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猜数游戏——解方程(一)》教学反思

《猜数游戏——解方程(一)》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

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教材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展开:会用字母

表示数、常用的运算规律、公式和简单的数量关系;根据简单问题

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解简单的方程,会利用方程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探索用等式性质解

“ax+b=c”这样较复杂的方程。让学生初步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

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习

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b”和“x+a=b”的简

单方程。通过猜数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

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

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在

教师引导下,先运用加减等式性质求出“ax=c”,再运用乘除等式

性质求出未知数。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找到2种等式性质的综合

运用方法。

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运用2种

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较复杂的方程,能在教师的示范下简

化解方程的步骤,基本建立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的概念。

1、在对教材的把握上,应该由教师给予的知识性问题,如列方

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简化解方程的过程,是由教师直接教给学生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自己又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

2、同时,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

探索如何解教复杂的方程时,在“2X”的处理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

思考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研究角的空间。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

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

3、在处理“2X”的问题时,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去感悟“2X”

作为一个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加数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学生运用

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一个蜕变。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

一直倡导的。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让学生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对“几X”在等式中的角色强调过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淡化角色的强调,学生更能接受。

2、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

3、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清楚,影响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把的太牢,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其中也表现出我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不够。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反思一: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首先是对旧知进行复习,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导入新课时,联系生活,先利用教材创设了上海两大机场的黄金周期间和春运进出港航班架次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基本问题,问:上海两机场2005年十一黄金周忙还是2006年春运繁忙?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学生尝试解答初步建立求平均数的简单统计思想。 然后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比较出来?由于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会分别列式求出2005年十一期间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和2006年春运期间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并进行比较,得出答案。教师板书演示达到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的目的. 接着进行实践应用,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下一步进行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在生活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的能力,建立求平均数的简单统计思想。 最后进行课堂总结,通过这样一个梳理的环节,让学生达到掌握已学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反思二: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应用》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新教材中《统计》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节数学小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求平均数是统计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尝试解决有关的平均数问题,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在探索中,依靠自己,依靠小组的配合来感悟,来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材料的提供。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创设情景、呈现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的表格,用这个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测量采集数据,再根据数据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整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让学生参与材料的提供,他提供的也是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所以在解答时,他们显得更得心应手。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的方法。 探索如何求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时,我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样的去计算,只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如学生在计算平均身高时,有部分学生是笔算的,有的是口算的,甚至于有的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计算器进行计算速度快,而且只要方法得当,正确率比笔算、口算就高;同时又巩固了前一阶段的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所有的这些测量、计算的过程都是学生在相互协作中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为协作是让每一个人参与的基本途径,而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 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 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人性化数学课堂,指导学生在生 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活动中感悟、 再创造中理解、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让 学生在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 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班的人数 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引入新课。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 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 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 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利 用课件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 近似数。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

活。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科技 节活动过程中查询过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 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 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 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进而感受到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3、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它仅表示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 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渗入一些准确数,然后让学生分类,并说出 分类的理由,从而自然引出近似数,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在各种分类中明确近似数与精确数这两类数的特点,从而让学生体会近似数产生 的过程,加深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也让学生能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在帮助学生建立了近似数的概念以后,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近似数,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教学 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 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新编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 反思新编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也是很广泛的,例如,跟学生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平均分问题。 而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 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 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 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 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本课的教 学中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四(1)班有30人,数学月测 试总分是2496,四(4)班有35人,数学月测试总分2687。问通 过以上信息哪个班成绩好?为什么?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 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经历、感悟到了求平均数的重要性, 在交流、合作中认识到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这一点我深感欣 慰,孩子们在自学的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比起以前单纯地教给孩 子们解题方法,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 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 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 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使孩子们在讨论中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从中体会到了应用数学知识要灵活。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本节课的遗憾:课堂上未能对每个学生举出的平均数实例进行探索、拓展应用,课结束时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时只是泛谈体会和收获。 学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深入地投入,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其次,这节课与以往教学平均数的呈现方式不同。在这节课上我注重了让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学习,首先让孩子们产生对平均数的强烈需求,在经历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再次,关注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改提出:“数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小河游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50厘米,他下河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90——9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数据整理分析最基础的一步: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传统的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其侧重点在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把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甚至是解题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导致只会算,不理解。现行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统计》中,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不仅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作业纸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2020-01-15 《近似数》教学反思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人性化数学课堂,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活动中感悟、再创造中理解、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让学生在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引入新课。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利用课件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查询过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进而感受到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及反思

《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一班邓小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P11页例6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会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为以后学习商的近似数知识打好基础。通过积的近似数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他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他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求积的近似数也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掌握求积的近似数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2)学生的学习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的近似值,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2、出示导纲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怎样列式? ?2、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3、如果把题中的“45”换成“46”呢? ?4、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3、自学设疑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18-06-16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课程,要考虑到学生。一起来看看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吧! 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1】 在数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在教学中,我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不是课本中的例题,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编制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我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然后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

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 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2】 近似数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体验。但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猜测和交流,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它的含义和作用。 教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通过对比两个人对参赛人数的不同看法(即准确人数与近似人数),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以便于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由于现阶段不宜给学生教“四舍五入”法,因而让学生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学生往往出现估计离谱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个数的近似数有很多个,但最恰当的答案应该是那个更接近准确数且更容易记住的数。要引导学生多结合实际情境,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对那些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我们要把它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方便多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准确数与近似数 的特点,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充分交流,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5

五年级上册数学:求积的近似值教学反思 大庙小学杨海燕 注重“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买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5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11月28号,市教研室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来到我校进行了教学视导。本次教学视导依然像以往一样,主要聚焦老师们最关心的课堂教学,以听评课为主。各科骨干教师是全市教学研究的领头雁,她们走进课堂,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推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本次视导中,我讲授的是《平均数》一课,本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提供的是一场篮球赛的情境,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基础上来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教学设计与试讲。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这一做法,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在第一次试讲后,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针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课。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件有的地方存在错误,平均数的求法应该在求出7号和8号队员的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根据老师们提的建议,我进行了二次备课,在课堂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信息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教练,你想让谁上场?”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分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分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水平,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这样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以生为本,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法 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在学习移多补少的方法时,借助课件让学生拖一拖,并说说理由,通过操作理解方法。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能独立做出,在做出后,老师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探究出求法,求出两个队的平均分后,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以及相关的数据,通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经历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过程,体验分类和归纳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处理尾数时怎样“四舍”和“五入二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出示信息: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排在世界第3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约13亿人,排在世界第1位。 师:找出所给材料中的数据,并观察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将数据分成两类) 师:一类数据是准确无误,没有偏差的;另一类数据前面加了“约” 字,说明这类数据是不准确的,是有偏差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索的问题。(板书课题:“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准确数、近似数 (1)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要用数字准确无误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如“国土面积排在世界第3位”就是能实实在在数出来的,非常准确的数,像这类数叫做准确数。没能非常准确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如“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就是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偏差,只是接近真实的数量,像这类数叫做近似数。所以,人们根据需要将数分为准确数和近似数两大类。 (2)组织学生议一议准确数和近似数,并说一说信息中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 (3)让学生判断下面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数,并说说为什么。 %1小红有8元钱。 %1我们祖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1我们班有29位同学。 %1我镇现有人口大约10万人。 师: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应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例子吗? 2.理解“四舍五入”法 (1)出示问题:地球的直径大约多少万千米?太阳呢? 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材料,搜索数据,最后找到:地球直径约12756 千米,太阳直径约1389000千米。 (2)师:如果以“万”作单位,那么,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各大约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1)教案与教学反思

8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活动课: 第1课时平均数(1)……………………………………………………………1课时第2课时平均数(2)……………………………………………………………1课时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1)…………………………………………………1课时第4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2)…………………………………………………1课时活动课营养午餐——第二食堂…………………………………………………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建阳区莒口中心小学伊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均数”。教材通过创设的“快速记忆数字”的数学游戏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平均数”出现的必要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进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在“试一试”环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会更加直观、鲜明,因此,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平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操作、计算等学习活动,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材通过创设的“快速记忆数字”的数学游戏情境,从记数字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下一步分析数据铺平道路。进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二、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淘气和机灵狗记住数字游戏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次数不一样,但如果想知道淘气平均每次记住多少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自己班上学生记数字的情境,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试一试”环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会更加直观、鲜明,因此,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平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

近似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做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万”或“亿”做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北京奥运会共有204个国家及地区参赛,运动员总人数近10000人,来自中外的志愿者约170万名.中国共获得金牌51枚,总奖牌数100枚.奥运会的金牌并非纯金,其中含92.5%的纯银,其余为纯金的材质电镀在表面,金牌总重量244.5克重量,其中黄金约有13.5克 . 问题: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得出概念 问题1:根据我们预习的结果,上述的问题中,如201,51,100是准确数,于是我们把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 如10000, 170,92.5%,244.5,13.5是近似数,于是我们把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近似数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这些数仅仅一个大概的数。 问题2: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用到近似数吗? 2、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3: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到位) ∏≈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2(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问题四:近似数3.142表示的实际数据在什么范围? 解:它的实际范围大于或等于3.1415,小于3.1425 3、小组合作学习 下列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1)七年级六班有37位同学; (2)小明的身高为1.57m; (3)我们数学书的定价是10.66元;

《平均数2》教学反思.

《平均数2》教学反思 2018-07-05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近似数》教学反思《近似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7页的内容,学生在学校本内容之前,已经学校过简单数的估数,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学生基本能理解“大约”、“左右”、“大概”等词的意思,并且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数的组成。这些知识构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基础。 我的教学处理是这样的:首先提示“我口袋上的钱大约是100元”、“我们学校学生总数约是310人”,让学生猜钱的数量和学生的总数,在猜出结果基础上,告诉学生像102元、313人这些数,它们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可以把它们叫准确数,而100、310接近真实情况的数,称为近似数。再让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数,它们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在学生说一些准确数和近似数之后。让生思考近似数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 课堂设计的板书如下: 近似数 准确数:近似数: 102元100元 313人310人 41人 40人 9992人 10000人 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近似数一般是整十、 整百、整千、整万的数,所以较容易记忆。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存在几个问题: 1、学生没有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近似数的特点与作用。比如说对于603米,有的学生的答案是约为601、602米。 2、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近似数可以有多个。 3、学生没有能正确地进行估数,比如练习“洗衣机售价为1198元,约是多少元?”这题,很多学生就回答约是2000元。 4、对于较大的数,学生比较难理解“接近”的程度,比如说:9019人,学生一般估成3020人,或9010人;学生根本没有想到9000人。教师讲解后,我模糊地听到有学生说“9000与9019相差了19,不能算接近了吧”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回顾我的教学过程,我发现对于近似数的特点,教授得并不透彻,而且好像没有正式地提到近似数可以有多个。所以如果上课时,我有意识地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