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

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
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

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煤、岩巷道)

回采工作面地质原始记录本(回采)

新亚煤矿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煤、岩巷道)(1602掘进工作面回风巷)

2013-1

煤矿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煤、岩巷道)(10803掘进工作面运输巷)

2013-1

煤矿掘进地质原始记录本(煤、岩巷道)(10802掘进工作面运输巷)

2013-1

纳雍县富民煤矿回采工作面地质原始记录本(回采)

(10803采煤工作面)

2013-1

纳雍县富民煤矿回采工作面地质原始记录本(回采)

(10801采煤工作面)

2013-1

研究生实验记录本

研究生实验记录本 一、实验记录的书写要求 -基本要求 1实验原始记录须记载于正式实验记录本上,实验记录本应按页码装订;须有连续页码编号,不得缺页或挖补。 实验记录本首页一般作为目录页,可在实验开始后陆续填写,或在实验结束时统一填写。 3每次实验须按年、月、日顺序在实验记录本相关页码右上角或左上角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也可记录实验条件如天气、温度、湿度等。 4字迹工整,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及外文符号,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注明全称及中文释名。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碳素笔记录,不得使用铅笔或易褪色的笔(如油笔等)记录。 5实验记录需修改时,采用划线方式去掉原书写内容,但须保证仍可辨认, 然后在修改处签字,避免随意涂抹或完全涂黑。空白处可标记“废”字或打叉。 6实验记录中应如实记录实际所作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格、图表和照片均应直接记录或订在实验记录本中,成为永久记录。 实验记录本应作为发表论文和实验室科技档案管理的必备文件。研究生毕业应在离校前将全部实验记录和其他科研资料上缴实验室保管和存档,不得随意处置或丢弃。二、实验记录的内容 1日期:包括年、月、日和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实验名称3实验目的 4实验材料:

5试剂(名称、批号、厂家、浓度、溶剂、保存条件); 6仪器(名称、型号、供货厂商); 细胞/细菌(名称、复苏、冻存、保存处); 8动物(品系、来源、年龄、性别、数量); 9临床标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其他临床资料); 1试剂的配制 11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1实验结果:包括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可视图及实验结果的整理。 13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并详细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4实验小结:简短的实验结果总结和解释,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结论、存在问题、改进方法和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记录注意的问题 1实验记录不允许隔天写以及写在纸片上。 保持实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记录时间(年、月、日)。 3原始数据(包括照片)必须贴在当天的试验结果栏里;不要保留在公共计算机里。4即便是阴性结果,也必须保留。不能仅记录符合主观想象的内容和认 为成功的实验。 5定期整理、分析数据,并向导师汇报。 四、实验记录的坏习惯实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是科学研究的原始资料,并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某些不良习惯对客观、及时和准确收集实验数据非常有害。常见为: 1 ?将实验数据记录于纸片实验操作时,由于未携带实验记录本,有时将某些实验现象随手记录于身边的纸片或其他纸质材料的空白处,本想以后再将其抄至实验记录本,

实验记录本模版

实验记录本模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实验记录本 课题名称: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系 实验记录具体要求: 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课题名称、实验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日期、实验条件、参考文献、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记录者签名。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1, 课题名称,要求写明本课题的全名、课题来源等。 2, 实验目的,写明本次实验的名称和具体目的。 3, 研究内容,本次实验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验设计原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采用统计学原理设计实验,以4, 使实验结束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有利于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 5, 研究方法,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本次实验的方法,详细记录本次实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设计、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工艺流程,详细叙述每个实验步骤。 6, 实验日期,本次实验的年、月、日、时。在记录本的每一页右上角填写日期。

7, 实验条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动物实验室的级别。 8, 实验材料,详细 记录标本、样品的来源、取材的时间,实验原料的来源、特性。所用试剂、标准品、对照品等的名称、来源、厂家、批号、规格及配制方法等。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厂家、出厂日期、生产批号、规格型号。 9, 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本次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所观察到的反应过程。需保留所有的原始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0,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各种实验数据及反应现象,并做简要分 析。不得在实验记录本上随意涂改实验结果,如必须修改,须在修改处划一斜线,不可完全涂黑,保证修改前记录能够辨认,并应由修改人签名,注明修改时间及原因。 11, 实验讨论,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详细说明在实验过程 中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实验制定实施方案。 12, 参考文献,详细记录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的作者、文题(书名)、刊物(出版社)、页码、发表时间及卷、期号等。 13, 记录者签名,参加记录的人需在实验记录本上签名,最后由指导教师审核后签名。 实验室温度、湿度, 实验日期, 实验记录人, 指导教师,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填写方法

建筑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填写方法 第一篇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基础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编制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编制施工资料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编制施工资料有关签字和盖章的要求 第三节底框砖混结构多屋商住楼实例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编制要求 第一节施工技术资料归楼基本要求 第二节施工技术资料目录 第二篇施工技术资料具体内容 第一章建筑施工法定程序 第一节法定程序及相关文件 第二节建筑工程综合管理资料 第三节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第四节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第五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第六节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第七节竣工图 第二章施工资料及竣工备案管理流程 第一节施工资料管理总流程 第二节施工物资资料管理流程 第三节检验批质量验收流程 第四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流程 第五节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流程 第六节分项、分部、部位工程的划分 第七节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 第八节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流程 第九节单位工程验收资料管理流程 第十节一建设工程竣工备案管理流程 第三篇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编制实例(目录范例) 第一章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资料(目录范例) 第二章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资料(目录范例)、 第三章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资料(目录范例) 第四章屋面工程施工资料(目录范例) 第五章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资料(目录范例) 第六章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资料(目录范铡) 第七章施工物资资料(目录范例) 第八章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竣工备案资料 第四篇建筑工程施工资料通用表格第一章通用表格填表第一节工程资料的管理要求 第二节基建文件用表

第三节监理资料用表 第四节施工资料用表 第二章资料表格填写说明 第一节建筑工程与结构工程施工资料表格的填写说明 第二节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表格的填写说明 第三节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资料表格的填写说瞬第四节竣工图的内容与要求 第五节施工资料的编制与组卷 第六节验收与移交 第三章主要物资的性能试验项目与取样规定 第一节试验项目与取样规定 第二节混凝土试块强度 第五篇建筑工程施工资料及表格填定范例 第一章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表填定范例 第二章主体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表填写范例 第三章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表填写范例 第四章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表填写范例 第五章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表填写范例 第六章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表填写范例 第七章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竣工备案资料填写范例 第八章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书编写范例 第六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表格) 第一章施工质量验收用表 第二章表格编制及填表说明 第一节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第二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三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第四节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表 第五节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 第十七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强制性条文应用 第一篇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基础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编制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编制施工资料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编制施工资料有关签字和盖章的要求 第三节底框砖混结构多屋商住楼实例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技术资料档案编制要求 第一节施工技术资料归楼基本要求 第二节施工技术资料目录 第二篇施工技术资料具体内容 第一章建筑施工法定程序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范例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例 一、地基基础工程与主体结构工程 1、土方工程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情况;检查基底清理情况,基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情况; (2)填写要点:土方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将检查容描述清楚。 2、支护工程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和基坑支护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插入长度、钻孔直径、深度和角度;检查地下连续墙成槽宽度、深度、倾斜度、钢筋笼规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情况; (2)填写要点:支护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插入长度、钻孔直径等主要数据描述清楚。 3、桩基工程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和桩基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钢筋笼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等情况; (2)填写要点:桩基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将检查的钢筋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等情况描述清楚。 4、地下防水工程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和防水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预埋件等设置的形式和构造等情况;检查防水层的基层处理,防水材料的规格、厚度、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情况;

(2)填写要点:地下防水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刚性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柔性防水材料的编号、规格、防水材料的复试报告编号、施工铺设方法、搭接长度、宽度尺寸等情况,还应将阴阳角处理、附加层情况等描述清楚,必要时可附简图加以说明。 5、结构钢筋绑扎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和钢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及垫块绑扎和钢筋除锈等情况; (2)填写要点:钢筋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主要钢筋原材复试报告编号,钢筋竖向水平各自的型号、排距、保护层尺寸,箍筋的型号,间距尺寸,钢筋绑扎接头长度尺寸,垫块规格尺寸等,若钢筋规格与图纸不相符,还应将钢筋代用变更的洽商编号填写清楚,检查容应尽量描述清楚。 6、结构钢筋连接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和钢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连接形式、连接种类、接头位置、数量和连接质量,若是焊接,还要检查焊条、焊剂的产品质量,检查焊口形式、焊缝长度、厚度、表面清渣等情况; (2)填写要点:钢筋连接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钢筋连接试验报告编号,钢筋连接的种类(焊接、机械连接),连接形式(锥螺纹连接、滚压直螺纹连接、钢套筒连接、剥肋直螺纹连接、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等),焊(连)接的具体规格尺寸、数量、接头位置应描述清楚,对不同连接形式分别填写隐检记录。 7、预应力工程 (1)检查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要求和预应力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预应力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形状及灌浆孔、排气兼泌水管的情况等,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切断方法、竖向位置偏差、固定、护套的完整性,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组装等情况,锚固区中加强构造情况。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模板 第一章 一般要求: 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 7、地质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 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L9灰底部为一层厚0.3m 的煤线,再向下为灰黑色砂质泥岩,顶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 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1 13151下付巷 2011.1.15 记录区域 附图区域 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 袁凌晖记录: 观测: 日期:地点: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模板 第一章 一般要求: 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 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L9灰底部为一层厚0.3m 的煤线,再向下为灰黑色砂质泥岩,顶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 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1 13151下付巷 2011.1.15记录区域 附图区域 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 袁凌晖记录: 观测: 日期:地点:

科学实验室登记表

中心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册 (二0 一学年第学期) 填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请按时登记,于每学期结束前按要求统计好,并上交教务处 仪器室管理制度

(1)仪器的存放要分类,定室、定橱、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开存放。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经常做好通风、防尘和清洁工作。 (2)建立与健全仪器明细帐、仪器清册和报表,定期核对,做到帐、清册、报表、物相符。人员调动要办理交接手续。 (3)仪器借用,报损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交接工作。 (4)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演示、学生分组实验和观察等实验活动)应填写借用单。实验后还须记载(实验活动开出登记),记好实验 情况,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成败原因。实验完毕,将仪器完好地归还仪器室。如有损坏或失少应及时登记、查找并报告,做好处理工作。 (5)仪器用后应及时进行保养工作后归橱。并根据仪器特点定期进行保养与维修工作。 (6)学期结束前清理一次仪器,并核对帐物,处理好有关事项。统计各实验活动的开出率,按要求上报。 实验室管理规则(学生须知) (1)学生在上课前须按教师要求进行准备。 (2)进入实验室后保持安静,按规定就座,未经教师许可不得动用实验用品。 (3)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仪器性能,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时按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如不按规定操作而损坏仪器,则应酌情赔偿。 (4)实验时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时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教师。 (5)实验完毕,应整理仪器并清点实验用品,按要求摆列整齐,做好仪器与环境的清洁工作,经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室内物品不得带出室外,丢失和损坏仪器应及时报告教师。

实验报告封面和原始数据记录表20150514(医大)

离心泵实验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专业: 同组人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表1单泵特性曲线测定原始数据记录表 第套设备离心泵型号WB70/055 转速2900 r/min H0=0.45m实验时间 表2管路特性曲线测定原始数据记录表 同组人姓名:指导教师:

过滤实验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专业: 同组人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过滤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第套设备滤浆浓度过滤面积m2实验时间 序号滤液量过滤时间θ/s V/ml ΔP1=MPaΔP2=MPaΔP3=M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实验起始温度℃ 实验终止温度℃ 同组人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传热实验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专业: 同组人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表1 普通套管换热器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第套设备实验时间 实验内管外径:d2=22.01mm 实验内管内径:d1=19.25mm 测量段长度:l =1m 序号空气进口温度 (℃) 空气出口温度 (℃) 壁面温度 (℃) 空气流量 (kPa) 1 2 3 4 5 6 7 表2 强化套管换热器实验原始数据表 第套设备实验时间 实验内管外径:d2=22.01mm 实验内管内径:d1=19.25mm 测量段长度:l =1m 螺旋线圈丝径:h =1mm 螺旋线圈丝径:H =40mm 序号空气进口温度 (℃) 空气出口温度 (℃) 壁面温度 (℃) 空气流量 (kPa) 1 2 3 4 5 6 7 同组人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 格式及内容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1. 野薄记录格式 日期:年月日天气:(晴、阴、雨)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 如:自经至 ) 手图号:航片号: 任务:( 岩区(或地层分布区)主干(或一般)穿越(或追索)路线地质调查;追索 断层(或层) 人员:(记录);(手图与航片) 点号:(如:0066) 座标: X: Y: GPS: (经度纬度高程 ) 位置:(如: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描述:(点E为………;点W为………;接触关系为………) 标本: (于900m处采同位素年龄样一件, 样号为0066-1, 岩性为………) 照相:( 记录照相序号、位置、照片内容简述等) 遥感影像特点:(仅对要求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的地质路线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 (2)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 点间:(如: (1) NO0066SE+650m 650m: 沿途为……… (2) 650m s+850m1500m: 沿途为……… (3) 1500m ssw+900m 2400m NO0067: 沿途为……… )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 线工作量统计(路线总长、地质点个数、素描图个数、照相数量、各类标本采集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 (注意:所有主干穿越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1/3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所有的一般穿越路线1/5的点须野外素描或照相; 追索路线视情况而定)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 规范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煤矿地质原始记录编录规范模板 第一章 一般要求: 1、各类原始记录必须采用正规的专业原始记录本。其中水文原始记录要有分井上、井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本。 2、记录本要保持齐全,不少页,每本每页都按顺序编号。 3、记录本要实行档案化管理,严禁丢失。分档按时间顺序保存,有目录、索引,便于查找。并且要建立电子或纸质的备份记录。 4、观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记录时须使用铅笔或黑色水笔,严禁使用圆珠笔。 5、记录时要求字体工整、版面整洁,记录内容齐全,字迹、草图清楚。出现记录错误时严禁涂改,只允许划改,且当页划改不得超过3处。 6、每次观测记录都要有观测时间、地点、位置和观测者的姓名。 7、地质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第三章矿井地质观测)的要求;水文原始记录的内容要符合《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 第二章 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原始记录和回采工作面探煤厚原始记录格式如下: 2

3 (注:当一个掘进头需要记录的内容较少时,本页可以记录其他掘进头的观测情况。) 6、记录巷道内的钻场、硐室、临时水仓、泵坑、沉淀池的位置、尺寸等。记录打钻情况或其他与地测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 5、记录巷道淋涌水情况。包括淋涌水点的地点、位置、涌水方式和涌水量等。 4、记录巷道的坡度资料,打坡度时要与上一回的记录保持延续,并与测点发生联系。 3、针对煤巷:记录迎头退后的顶底煤补探情况和两帮扒帮控制的煤层顶底板情况或构造发育情况,包括补探点的位置和探煤情况或扒帮点的位置和扒帮情况。针对岩巷:记录迎头退后的两帮岩层和构造发育情况。遇到构造时需在左页编录两帮素描图。 示例如下:1、煤巷存在顶底煤时:迎头左帮巷下沿底,右帮卡揽向下3.5m 见底,巷中巷上探2.3m 见顶。2、煤巷存在打顶打底时:迎头左帮卡揽向上0.5m 为煤顶,向下0.8m 为煤底,右帮卡揽向下0.2m 为煤顶,向下1.5m 为煤底。煤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产状为: 。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3.岩巷时:迎头左帮拱基线向上0.5m 为L9灰顶,向下0.8m 为L9灰底,右帮拱基线向下0.2m 为L9灰顶,向下1.5m 为L9灰底,L9灰垂直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脉,局部结晶程度较好。L9灰底部为一层厚0.3m 的煤线,再向下为灰黑色砂质泥岩,顶部为浅灰色中细粒砂岩。 2、主要记录迎头煤岩层的颜色、岩性、结构、空间位置、厚度、产状,断层面的位置、产状,上下盘的岩性情况。若是煤巷进行探煤时,记录两帮顶底探煤情况。控制煤岩层空间位置时,要以巷道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线或点为参照物,常用的有工字钢、木支护架棚巷道的棚梁顶面,U 型钢架棚巷道的棚腿(或卡揽)顶面,岩石巷道的拱基线等。 1、与测点发生联系,记录迎头位置。如:下4点向里35.2m 为当日迎头,迎头素描如左图。 .1 13151下付巷 2011.1.15记录区域 附图区域 煤岩巷原始记录格式 袁凌晖记录: 观测: 日期:地点:

建筑质量验收记录表格填写示范

质量验收记录表填写示例目录 1、柱基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柱基土方回填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砂和砂石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4、地下防水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地下水泥砂浆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6、地下卷材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7、地下涂料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8、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9、模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0、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Ⅲ) 11、钢筋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12、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3、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14、混凝土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Ⅱ) 15、现浇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16、砖砌体(混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7、填充墙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18、基土垫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Ⅰ) 19、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Ⅲ) 20、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Ⅳ) 21、水泥混凝土垫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Ⅶ) 22、水泥砂浆找平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Ⅷ) 23、水泥混凝土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4、水泥砂浆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5、普通水磨石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6、陶瓷地砖砖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7、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8、预制板块面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9、一般抹灰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0、水刷石装饰抹灰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1、清水砌体勾缝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2、普通木门窗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3、普通木门窗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4、钢门窗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5、铝合金门窗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6、涂色镀锌钢板门窗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7、塑料门窗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8、推拉自动门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范例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填写范例 一、地基基础工程与主体结构工程 1、土方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情况;检查基底清理情况,基底标高,基底轮廓尺寸等情况; (2)填写要点:土方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将检查内容描述清楚。 2、支护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基坑支护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插入长度、钻孔直径、深度和角度;检查地下连续墙成槽宽度、深度、倾斜度、钢筋笼规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情况;(2)填写要点:支护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锚杆、土钉的品种规格、数量、插入长度、钻孔直径等主要数据描述清楚。 3、桩基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桩基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钢筋笼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等情况; (2)填写要点:桩基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地质勘测报告编号,将检查的钢筋规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等情况描述清楚。 4、地下防水工程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防水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预埋件等设置的形式和构造等情况;检查防水层的基层处理,防水材料的规格、厚度、铺设方式、阴阳角处理、搭接密封处理等情况; (2)填写要点:地下防水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刚性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柔性防水材料的编号、规格、防水材料的复试报告编号、施工铺设方法、搭接长度、宽度尺寸等情况,还应将阴阳角处理、附加层情况等描述清楚,必要时可附简图加以说明。 5、结构钢筋绑扎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钢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锚固和接头位置、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及垫块绑扎和钢筋除锈等情况; (2)填写要点:钢筋工程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主要钢筋原材复试报告编号,钢筋竖向水平各自的型号、排距、保护层尺寸,箍筋的型号,间距尺寸,钢筋绑扎接头长度尺寸,垫块规格尺寸等,若钢筋规格与图纸不相符,还应将钢筋代用变更的洽商编号填写清楚,检查内容应尽量描述清楚。 6、结构钢筋连接 (1)检查内容:依据施工图纸、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和钢筋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检查连接形式、连接种类、接头位置、数量和连接质量,若是焊接,还要检查焊条、焊剂的产品质量,检查焊口形式、焊缝长度、厚度、表面清渣等情况; (2)填写要点:钢筋连接隐检记录中要注明施工图纸编号,钢筋连接试验报告编号,钢筋连接的种类(焊接、机械连接),连接形式(锥螺纹连接、滚压直螺纹连接、钢

质量验收记录填写范例及有关规定

质量验收记录填写范例及有关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文件的填写、编码和报验,为后续工程达标投产奠定良好基础,依据有关规程、规范和企业管理规定,特编写本填写范例和规定。 第二条本填写范例和规定适用XX工程 第三条编码规定 1、土建工程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及其报验单编码为19位,前六位相连(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后面从子单位开始,分部、子分部、分项、检验批以及流水号之间用短横线隔开,如:××××××-××-××-××-××-××-×××。公用系统划入1号机组,机组编号为01。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及其报验单编码为14位,前六位相连(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后面从子单位开始,分部、子分部、分项之间用短横线隔开,如:××××××-××-××-××-××。 3)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观感质量检查记录以及报验单编码均相同,具体编码按检验批、分项工程编码依次类推。

2、安装工程 流水号(无检验批和分项时,可删减) 对应的专业最新版《验评》中项目划分表检验批序号 对应的专业最新版《验评》中项目划分表分项工程序号 对应的专业最新版《验评》中项目划分表分部工程序号 对应的专业最新版《验评》中项目划分表单位工程序号 《典型表式》中规定的专业代码(如:电气为DQ) 《典型表式》中规定的机组代码: 注:01表示公用,01表示#1机组,02表示#2机组。 第四条验收记录表式格式及纸张、打印等要求:文件纸张要求为70gA4复印纸。页边距统一采用左2.5cm,右1.5cm,上、下为2cm。页面横向设置时,页边距统一采用上2.5cm,下1.5cm,左、右为2cm,装订线在上边。表头名称均采用三号宋体加粗;表格内容字体均采用五号宋体,如内容一页放置不下,可局部采用小五号宋体调节。打印机要求为激光打印机。 第五条填写要求 1)表式中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名称应为全称,不要使用简称。 2)表式中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应按照质量验收划分表中的名称完整填写,不得随意填。 3)对表式中带有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部位,应根据具有情况将不属于的工程名称用单横线杠掉,如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煤矿地质编录原始记录规范 实行一施工头(面)一记录本,记录本封面注明采掘头面名称,若一本不能记录完,必须在封面注明第一本、第二本等,记录本次封面必须注明顾桥矿地测科,注明联系电话号码,记录本前5页预留,作为记录测点坐标(拐点、特征点必须标明)、巷道设计情况(设计巷高、巷宽、断面等)及工作面参数、设备安装情况等。1、记录本必须有编号以及页码,发放登记、回收登记,由资料管理员负责。2、记录本必须妥善保管并保持整洁,不得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严禁撕页。3、调查日期:注明年、月、日。4、调查人:必须写全名。5、巷道拨门、拐弯、变坡、过断层及其他需要画平面图的,必须画平面示意图(上北下南),并标明测点、巷道名称、坡角及断层控制等相应要素。6、原始记录画图(平、剖、断面图)必须基本按比例画图,不能随意乱画,内容要全面,标注要规范,图面要清晰明了。7、距离(退尺):用测点控制,掘进、开拓头XX(测点)→YY.Ym,采煤面用退尺点控制(轨、运顺退尺)。8、新做的钻场、硐室、地质孔、水泱、测压孔位置压力以及与地质有关的内容等必须及时调查、记录(包括平剖面图)上图。9、调查内容:按以下要求顺序记录。 (一)采煤面: ①工作面位置必须注明轨、运顺退尺点及退尺距离,不能用上下口控制。 ②正常情况每10台支架调查一个点(采厚、倾角、丢顶底煤情况),即6#、16#、26#……,遇构造、破顶底、夹矸等异常情况明要加密调查(一般5台支架调查一个点)。③采高一律采用量活柱方式,采高按活柱+死柱计算(12/24、18/38、21/42型支架死柱分别按1.3、1.9、2.2m计算)。④厚度损失必须注明,即工作面跟顶、底情况,丢顶、底煤情况。⑤采煤工作面无论正常与否,必须画剖面图,在剖面中注明跟煤层顶、底或丢顶煤、底煤情况,采高、倾角、破岩及过断层情况等,剖面图内容要全面,图面要清晰明了。⑥工作面破顶底须注明其厚度,夹矸必须注明其位置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特征层必须注明。 (二)煤巷: ①分层在断面图中自上而下编号①、②、③……; ②文字描述按①、②、③……进行,必须说明每分层厚度(两帮)、岩性及其主要特性,尤其对顶底板煤线、炭质泥岩、包裹体等特征标志层,不管多厚,必须调查记录清楚。 ③顶板情况:岩性、层理、裂隙、稳定性、化石、特征标志……;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填写范例)29977

第六节表格填写范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填 写范例)附表A 开工日期:2002年5月 18日工程名称北京华云酒店施工许可证(开工证)京施0200318 建设 单位北京市建设开发公司项目负责人李小东设计单位大地设计事务所 项目负责人田北监理单位五环监理公司总监理工程师郝大海施工单位 北京亿卷阁建筑工程公司项目经理安文生项目技术负责人刘延慈序号 项目内容①质量例会制度;②月评比及奖罚制度;③三检及交接 检制度;④ 1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与结济挂勾制度。 2 质量责任制 ①岗位责任制;②设计交底会制度;③技术交底制;④挂牌制度。 3 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书测量工、钢筋工、起重工、电焊工、架子工 有证。分包方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 4 制度 5 施工图审查情况审查 报告及审查批准书京设02006 6 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报告书 7 施工组织 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齐全 8 施工技 术标准有模板、钢筋、混凝土灌注等20多种 9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①有 原材料及施工检验制度;②抽测项目的检测计划 10 搅拌站及计量设置 有管理制度的计量设施精确度及控制措施11 现场材料、设备存放与管 理钢材、砂、石、水泥及玻璃、地面砖的管理办法检查结论:现场质 量管理制度基本完整。总监理工程师郝大海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2002年5月10日 1 砖砌体(混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填写范例)GB50203—2002 附表 B.0.1

0203010 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北京华云酒店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主体部分验收部位一层墙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文生北京亿卷阁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QJ68.006—2002砌砖工艺标准监理(建设)单位质量验收规范名称及编号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验收记录砖强度等级 2份试验报告MU10 1 MU10 砂浆强度等级试块编号6月10-06 2 M10 主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 90、96、97、90、95、96 3 控斜搓留置第5.2.3条 4 / 项直搓拉结筋及接搓处理第5.2.4条√符合要求 5 目轴线位移≤10mm 20处平均4mm,最大7mm 6 垂直度(第层)≤5mm 3处平均3.8mm,最大5mm 7 组砌方法√ 1 8-12mm 水平灰缝厚度10mm 第5.3.1条√ 2 一基础顶面、楼面标高 ±15mm 3 6 5 7 3 7 9 般表面平整度(混水) 4 4 6 8mm 3 3 项±5mm 符合要求门窗洞口高宽度⑤⑤ 2 2 5 3 4 2 1 2 4 目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11 8 20mm 6 6 10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 5 8 7 6 10mm 7 12 李伟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王力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杜志强2002年6月11日同意验收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徐玉林(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2002年6月11日 2 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本电箱(盘)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填写范例)

实验室记录填写规范

一、实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 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实验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项目(课题)名称、实验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日期、实验条件、参考文献、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记录者签名。 1. 项目(课题)名称:要求写明本项目的全名、课题来源、资助单位、项目编号。 2.实验目的:写明本次实验的名称和具体目的。 3.研究内容:本次实验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4.实验设计原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采用统计学原理设计实验,以便实验结束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有利于得出科学客观的实验结论。 5.研究方法:根据实验设计确定本次实验的方法,详细记录本次实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设计、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工艺流程,详细叙述每个实验步骤。 6.实验日期:本次实验的年、月、日、时。在记录本的每一页右上角填写日期。 7.实验条件: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动物实验室的级别,合格证书号及发证单位。 8.实验材料: 详细记录标本、样品的来源、取材的时间,实验原料的来源、特性,购买时的相关票据复印件(动物合格证要贴在实验记录本上)。 所用试剂、标准品、对照品等的名称、来源、厂家、批号、规格及配制方法等,应保留称量的原始记录纸,并贴在实验记录本上。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厂家、出厂日期、生产批号、规格型号。 9.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本次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所观察到的反应过程。需保留所有的原始记录于实验记录本上。 10.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各种实验数据及反应现象,并做简要分析。不得在实验记录本上随意涂改实验结果,如确需修改应保留原结果,修改的结果写在边上并要附有说明和课题负责人签字。 11.实验讨论: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详细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为下一步的实验制定实施方案。

实验室原始记录管理

行政管理 SOP-实验室管 理 长沙晶易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原始实验记录管理 一、目的及使用范围为规范实验记录本的使用以及加强对原始记录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的管理,特制定此规定。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及中南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所有原始记录相关事项。 二、原始实验记录内容 2.1原始实验记录具体内容 2.1.1原始实验记录的统一标准格式,要求原始记录必须有下列主要内容:项目 (课 题)名称、实验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日期、实验条件、参考文献、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原理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讨论及记录者签名。 2.2实验过程内容 2.2.1封面填写:要求写明本项目或课题的全名、编号、项目或课题负责人、实验记录人、实验起止时间。实验记录超过一本时,须按实验时间顺序编册。 2.2.2原始实验记录题头填写:须注明实验日期、空气温/ 湿度、实验参与人、实验题目等。 2.2.3原始实验记录的详细内容须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本次实验所需的实验条件及实验材料、实验具体研究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本次实验设计原理及研究方法、 2.2.4实验研究方法应根据近实验设计的方法详细记录本次实验所要采取的具体实验设计,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工艺流程等内容。 2.2.5任一实验都应详细记录本次实验最适需温度、湿度,动物实验应注明动物实验室的级别、合格证书及发证单位。 2.2.6任一实验应将其实验材料的来源、样品的取样时间、原料特性等内容进行

记录。其实验设备、仪器的记录应包括仪器及设备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规格型号等信息。其原料药的记录应包括原料药的厂家、生产批号、批文、规格等信息。 2.2.7实验过程:详细记录本次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情况及所观察到的反应过 2.2.8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各种实验数据及反应现象,并做简要分析不得在实验记录本上随意涂改实验结果,如确需修改应征得项目或课题负责人签字同意。修改内容不得覆盖其原内容并注明修改时间和原因。 2.2.9如有参考其他文献应详细记录文献资料文题、作者、刊物(出版社)、页码、发表时间及期号(卷)等。如有要求应保留参考文献的复印件。 2.2.10当天实验结束时,所有参加实验的研究人员、记录员均应签名,并于当天交项目或课题负责人审核。 三、原始实验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3.1原始实验记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 3.2实验记录必须用统一格式带有页码编号的专用实验记录本记录。 3.3实验记录本或记录纸应保持完整,不得缺页或挖补;如有缺、漏页,应详细说明原因;每次实验必须按年月日顺序记录实验日期和时间。 3.4实验记录必须做到及时、真实、准确、完整,防止漏记和随意涂改。严禁伪造和编造数据。 3.5实验记录应用字规范,字迹工整,统一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或其它易褪色的书写工具书写;实验记录应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常用的外文缩写(包括实验试剂的外文缩写)应符合规范,首次出现时必须用中文加以注释;属外文译文的应注明其外文全名称。 3.6文字记录应以中文工整书写,不得使用中英文外的字体书写。避免因使用外文出现文理不畅等问题导致今后的技术或法律纠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