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故事: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

传说: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淮安民间传说:刘邦曾经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其它有关歇后语:

韩信伐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保你不扑空

关东大侠——气概非凡

关公脖子挂葫芦——脸红脖子粗

关公打喷嚏——自我吹嘘(须)

关公当木匠——大刀阔斧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公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公面前要大刀——不自量

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

关公在曹营——心不在焉

关公战秦琼——乱了朝代;挨不上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着;死到临头

关进笼里的狗熊——团团转

关进笼子里的猴子——抓耳挠腮

关老爷赴宴——单刀直入

关老爷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了闸的喇叭——一声不响

关门踩高跷——自看自高

关门唱山歌——自我欣赏

关门炒辣椒——够呛

关门打狗——没跑;跑不了;走投无路;死挨揍

关门打叫花子——拿穷人开心

关门打锣——名(鸣)声在外

关门打拳——里手

关门打瞎子——没跑;跑不了

关门过日子——自家知底细

关门挤了鼻子——碰了个巧茬

关门骂皇帝——家里横;不起作用

关门摸瞎子——没跑;跑不了

关门养虎——后患无穷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

关住门打财神——穷极了

观景上泰山——回头见高低

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

观音的肚腹——慈善心肠

观音菩萨打喷嚏——好神气

观音菩萨的五脏——一肚子泥

观音菩萨年年十八——妙龄(庙灵)

观音菩萨下毒手——面善心不善

观音菩萨下崽——天晓得;天知道

观音菩萨坐莲台——高高在上

观音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官仓里的大老鼠——肥吃肥喝

官老爷出告示——百姓该死

官老爷的衙门——难进

官老爷上朝——按部就班

官老爷下轿——不(步)行

韩湘子出家——一去不复返

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

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旱地的乌龟——无地容身;无处藏身;无处逃生旱地的鱼虾——活不长

旱地里的蛤蜊——横行不了几天旱地里的蛤蟆——干鼓肚

旱苗得雨——正逢时

旱天的井——水平太低

旱田里的泥鳅——钻得深

旱鸭子过河——不知深浅

旱鸭子追猫——紧赶

旱烟袋打狗——坏了杆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韩信点兵下一句

韩信点兵下一句 韩信点兵下一句参考资料一: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参考资料二: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多多益善qq个网名 故事: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此刻,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必须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能够能够。”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 传说:韩信点兵的成语来源学习呀网淮安民间传说:刘邦以前问他:“你觉得我能够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但是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参考资料三: 韩信点兵的下一句:多多益善歌颂老师 完整语句: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出自: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小学奥数韩信点兵典型例题和解题思路

韩信点兵典型例题与解题思路 一、基本原理: ?a÷b...r 表示方式b|(a-r),b|(a+b-r),其中r为余数,减去余数就可 以整除;b-r意味着如果再补这么多数据,就可以整除。如10÷3=3...1。如余数为1,10-1=9,可以整除;1缺少2,如果补3-1=2,就可以整除,也就是10+2可以整除。 ?m|a,n|a,p|a,相当于【m,n,p】|a (1)A÷3...1;A÷4...1;A÷6...1 【3,4,6】|(A-1)---A-1=12K---A=12K+1 (2)A÷3...2;A÷4...3;A÷6...5;补数相同为1,【3,4,6】|(A+1)---A+1=12K---A=12K-1 二、基本规律 1)减同余 若a÷m...r;a÷n...r;则【m,n】|(a-r) 2)加同补(补数,除数-余数) 若a÷m...r1;a÷n...r2;且m-r1=n-r2则【m,n】|(a+m-r) 3)逐级满足 (1)A÷3 (2) (2)A÷5 (3) 由(2)得A-3=5K A=5K+3 (3) 将(3)代入(1),的(5K+3)÷3 (2) 3|(5K+3-2)

3|(3K+2K+1) 3|(2K+1)K最小为1 A=5×1+3=8 三、例题 例1、一个大于10的自然数除以4余3,除以6余3,则这个数最小为多少? 解:A÷4...3 A÷6...3----------[4,6]|(A-3) A-3 = 12K A=12K+3 K=1,A=15 例2、一百多个苹果,3个3个数多2个,5个5个数剩2个,7个7个数缺5个,则苹果有多少个! 解:A÷3...3 A÷5...2 A÷7...2----------[3,5,7]|(A-2) A-2= 105K A=105K+2,当K=1,A=107 例3、一个自然数除以6余2,除以8余4,这个数最小为多少? 解:A÷6...2 A÷8...4------------【6,8】|(A+4) A+4 =24K A=24K+4 当K=1时,A=24×1-4=20 例4,一个自然数除以7余1,除以9余2,这个自然数最小为多少? (1)A÷7 (1) (2)A÷9 (2) 由(2)得A=9K+2 (3) 将(3)代入(1),的(9K+2)÷7 (1) 7|(9K+1) 7|(7K+2K+1)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

[标签:标题] 篇一:俗语谚语歇后语 第三讲常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积累 一、【常见俗语】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是冤家不聚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拆东墙,补西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到黄河心不死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不费吹灰之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见棺材不落泪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看僧面看佛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二、【常见谚语】 动形象,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一、知识学习实践经验 1.知识是智慧的火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14.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理。1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16.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4.1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5.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6. 19.记得少年骑竹马,转身便是白头翁。7. 20.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8. 21.你和时间开玩笑,它却对你很认真。9. 22.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2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24.一日无二晨,时过不再临。12. 2.没有松柏性,难得雪中青。 3.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4.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练。 5.艺高人胆大。 6.身经百战,浑身是胆。 7.雨淋青松松更青,雪打红梅梅更红。8.夜越黑珍珠越亮,天越冷梅花越香。9.能力同肌肉一样,锻炼才能生长。三、智慧、策略、方法 1.鸟靠翅膀,人靠智慧。 2.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3.想捉孙悟空,就得有比孙悟空更大的神通。 4.智慧好比登山,登山便可望远。(法国谚语) 5.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6.不见兔子不撒鹰。 7.放长线,钓大鱼。 8.好处着手,坏处着想。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风中不知风11.熟能生巧,巧能生妙。 12.师傅领进门,修练在个人。三、【常用歇后语】 如:四两棉花——免谈(弹)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饺子破皮——露了馅 老虎屁股——摸不得东北的二人转——一唱一和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唐僧念佛——一本正经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铁公鸡——一毛不拔打开天窗——说亮话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打破砂锅——问到底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兔子尾巴——长不了大海捞针——没处寻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瞎子点灯——白费蜡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挨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鼻子里插葱-——装象菜篮子打水——一场空麻雀虽小

余数问题之韩信点兵

余数问题之韩信点兵 减同余、加同补: 例1、小林同学非常喜欢吃棒棒糖。有一天,小林同学给自己买了一盒的棒棒糖。他算了一下,如果他每天吃3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天吃4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天吃5个,最后剩下2个。问小林同学买了至少多少个棒棒糖? 例2、小林同学非常喜欢吃棒棒糖。有一天,小林同学给自己买了一盒的棒棒糖。他算了一下,如果他每天吃3个,最后剩下1个;如果每天吃4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天吃5个,最后剩下3个。问小林同学买了至少多少个棒棒糖? 【练习1】一个两位数除以4余3,除以7余3,问这个两位数至少是多少? 【练习2】一个自然数除以8余2,除以9余3,问这个数至少是多少?

【练习3】一堆水果糖,如果按8块一份来分,最后剩下2块;如果按9块一份来分,最后剩下3块;如果按10块一份来分,最后剩下4块。这堆糖至少有多少块? 【练习4】一个小于100的自然数,除以3余2,除以7余2,则满足条件的自然数有哪些? 逐级满足: 例3、1)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4,问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为多少? 2)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4,除以7余3,问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为多少? 【练习1】一个自然数在1000和1200之间,且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求符合条件的数?

【练习2】一个大于10的自然数,除以5余3,除以7余1,除以9余4,那么满足条件的自然数最小为多少? 【练习3】一个数除以3、5、7、11的余数分别是2、3、4、5,求符合条件的最小的数。 例4、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是4、7、9的倍数,这三个自然数的和最小是多少? 三、拓展提高: 1、有一筐苹果,甲班分,每人3个还剩11个;乙班分,每人4个还剩10个;丙班分,每人5个还剩12个。那么这筐苹果至少_______个。

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

四大名著歇后语大全 一、《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 生非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曹操转胎——疑心重曹操杀人——乱来一气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刘备报仇——因小失大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卖草鞋——有货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刘备杀人——心慈手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刘禅小阿斗——扶不起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关公脖子上挂葫芦——脸红脖子粗关公放曹操——念旧情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关公失荆州——骄兵必败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关公走麦城——一蹶不振关公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上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的脸——红到头了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诸葛亮舌战群儒——全凭一张嘴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哭周瑜———做给人看长坂坡上的赵子龙——单枪匹马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趣味数学] 韩信点兵

[趣味数学] 韩信点兵 民间故事《韩信点兵》: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的兴建立下了卓绝的功劳。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保住军事机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部队的实力,先令士兵从1至3报数,然后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再令士兵从1至5报数,也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最后令士兵从1至7报数,又记下最后一个士兵所报之数;这样,他很快就算出了自己部队士兵的总人数,而敌人则始终无法弄清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名士兵。比如,已知军队人数大概在1000-1100左右,如果1-3报数余2人,1-5报数余3人,1-7报数余2人,则韩信立刻知道总人数1073人。 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每次出战都士气大振,经常大获全胜。把韩信点兵问题再换个更简单的说法,就是说,有个数除3余2,除5余3,除7余2,问你这个数字最小是几?也可以给定一个范围,问你是几。 这类问题,纠结应该怎么下手解决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要先观察,是否存在规律,如果符合一定的规律,则可以通过

简单口诀来实现;如果没有规律,那么就要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处理。 一、有规律问题的解法 重要口诀:和同加和,差同减差,余同取余,最小公倍加 先来说说最后一句,最小公倍加,意思是,不管什么情况,先把最小公倍数求出来,这个是作为基础。然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辨别,如何继续处理。 (一)和同加和 意思是,如果不同被除数和余数的和相同,那么就把这个和,加到最小公倍数上。 例:一个数除5余3,除6余2,除7余1 解题思路:5、6、7的最小公倍数是210,因为5+3=6+2=7+1=8,所以这个数最小就是8,其余满足条件的数字是210的倍数+8,比如218、428…… (二)差同减差 意思是,如果不同被除数和余数的差相同,那么就把这个差,用最小公倍数减掉。 例:一个数除5余3,除6余4,除7余5 解题思路:5、6、7的最小公倍数是210,因为5-3=6-4=7-5=2,所以这个数最小就是:210-2=208,其余满足条件的数字是210的倍数+208,比如418、628……(三)余同取余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歇后语故事 导读:一、成语、俗语、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二、历史故事 1、版本一: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相传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双方大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而汉军也有伤亡,只是一时还不知伤亡多少。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准备清点人数。当行至一山坡时,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韩信驰上高坡观看,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经十分疲惫了,这时不由得人心大乱。韩信仔细地观看敌方,发现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不一会儿,值日副官报告,共有1035人。他还不放心,决定自己亲自算一下。于是命令士兵3人一列,结果多出2名;接着,他又命令士兵5人一列,结果多出3名;再命令士兵7人一列,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值日副官计错了,我军共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个个奋勇迎敌,楚军顿时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2、版本二: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 三、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 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又被称为“孙子定理”、“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秦王暗点兵”、“物不知数”等,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重大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中国余数定理”。 四、相关史料:《史记·淮阴侯列传》 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各有差,高低。上问曰:“如

韩信点兵(同余问题)

二信点兵 例1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 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后再加3,得9948(人)。 例2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 解: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20,23…. 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 除以4余1的数有:1,5,9,13,17,21,25,29,…. 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5,9,1,5,9,…. 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 如果我们把问题改变一下: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是几?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是几?.很明显,这个数最小是5,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们是5+12×n (n=0,1,2,3…),事实上,我们首先找出5后,注意到12是3,4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12的整数倍,就都是满足条件的数.这样就是把“除以3余2,除以4余1”两个条件合并成“除以12余5”一个条件. 题目中提出的条件有三个,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然后再与第三个条件合并,就可找到答案. 例3朝末年,楚汉相争.信帅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信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人,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符合条件的最小数. 解:第1步先列出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数(一般从小到大),即除以3余2的数: 2,5,8,11,14,17,20,23,26,…, 第2步再列出满足其中第二个条件的数,即除以5余3的数: 3,8,13,18,23,28,…. 第3步归纳前面第3步首先出现的公共数是8. 8就是满足除以3余2,除以5余3的最小的那个数。 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5.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就是8+15×n (n=0,1,2,…)。

歇后语大全

【关于一年级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四两棉花——免谈(弹) 生姜——老的辣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猫哭耗子——假慈悲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打破沙锅——问到底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肚里有货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打翻了五味瓶——不知啥滋味;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电线杆上绑鸡毛——胆(掸)子不小;好大的胆(掸)子 丢了西瓜捡芝麻——大处不算小处算;不知大小;得不偿失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哉(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作(大材小用)(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蛤蟆跳井——不懂(不通)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猴子捞月亮——一场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来者不善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脚踩两只船——三心二意。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拐弯抹角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老虎的屁股——拍不得;摸不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聋子的耳朵——摆设;爱打岔;没用处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寺里起火——妙哉(庙灾);慌了神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鹜远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又动(冻)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韩信点兵同余问题

二韩信点兵 例1我们先考虑下列的问题:假设兵不满一万,每5人一列、9人一列、13人一列、17人一列都剩3人,则兵有多少? 首先我们先求5、9、13、17之最小公倍数9945(注:因为5、9、13、17为两两互质的整数,故其最小公倍数为这些数的积),然后再加3,得9948(人)。 例2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 解:除以3余2的数有:2,5,8,11,14,17,20,23…. 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 除以4余1的数有:1,5,9,13,17,21,25,29,…. 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5,9,1,5,9,…. 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 如果我们把问题改变一下: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是几?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是几?.很明显,这个数最小是5,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们是5+12×n (n=0,1,2,3…), 事实上,我们首先找出5后,注意到12是3,4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12的整数倍,就都是满足条件的数.这样就是把“除以3余2,除以4余1”两个条件合并成“除以12余5”一个条件. 题目中提出的条件有三个,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然后再与第三个条件合并,就可找到答案. 例3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韩信帅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人,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符合条件的最小数. 解:第1步先列出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数(一般从小到大),即除以3余2的数: 2,5,8,11,14,17,20,23,26,…, 第2步再列出满足其中第二个条件的数,即除以5余3的数: 3,8,13,18,23,28,…. 第3步归纳前面第3步首先出现的公共数是8. 8就是满足除以3余2,除以5余3的最小的那个数。 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5.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就是8+15×n (n=0,1,2,…)。 列出这一串数是8,23,38,…, 第4步再列出满足其中第三个条件的数,即除以7余2的数 2,9,16,23,30,…, 第5步归纳第3步第4步得到的数列。就得出符合题目条件的最小数是23. 事实上,我们已把题目中三个条件合并成一个。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 ,满足三个条件的所有数是23+105×n(n=0,1,2,…) 第6步那么韩信点的兵在1000-1100之间,应该是23+105×10=1073人 如果你随便拿一把蚕豆(数目约在100粒以内),假如3粒一数余1粒,5粒一数余2粒,7粒一数余2粒,那么,原有蚕豆有多少粒呢?

关于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20210120045340)

关于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关于韩信点兵歇后语 1、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2、韩信伐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3、萧河月下追韩信——为国操劳;连夜赶,爱才;谋士识良才 4、韩湘子出家——一去不复返 5、好斗的公鸡——好了不起;肥不了 6、好斗的山羊——顶顶撞撞;又顶又撞 7、喝敌敌畏跳井——必死无疑 8、喝海水长大的——见过风浪 9、喝酒不拿盅子——胡(壶)来 10、喝开水吃菜——各有所爱;各人所爱

11、喝凉水剔牙缝——没事找事;穷要面子 12、喝老陈醋长大的——光说酸话 13、喝了迷魂汤——昏头昏脑;昏了头;神魂颠倒 14、喝了五味汤——啥滋味都有 15、喝水用筷子——捞不着;故作姿态 16、喝足酒跳太湖——罪(醉)该万死 17、何仙姑要下凡——六神无主 18、河边上逮螃蟹——有一个捉一个 19、河里的木偶——随大流 20、河里的泥鳅——老好巨猾 21、河里赶大车——没辙 22、河里捞不到鱼——抓瞎(虾) 23、河南到河北——两省 24、河滩里盖房子——靠不住;不可靠 25、河水不犯井水——互不相干;各不相干

26、荷包里的东西——十拿九稳 27、荷包里装针——锋芒毕露 28、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来 29、荷叶包鳝鱼——溜啦;溜之大吉 30、荷叶包蟹——包不住;露爪了 31、和尚拜堂——外行 32、和尚别发卡——调(挑)皮 33、和尚不吃豆腐——怪哉(斋) 34、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 35、和尚打阳伞——无法(发)无天 36、和尚戴礼帽——与众不同 37、和尚的帽子——平铺沓 38、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咧开了嘴;不打不响; 39、和尚的念珠——一连串 40、和尚分家——多事(寺)

部编版三年级常用歇后语大全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11、大海捞针--------没处寻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19、芝麻开花--------节节高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25、老虎屁股--------摸不得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35、猫哭耗子--------假慈悲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41、板上订钉--------跑不了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密码学简答题及计算题

简答题及计算题 1.RSA 算法中n =11413,e =7467,密文是5859,利用分解11413=101×113,求明文。 解:10111311413n p q =?=?= ()(1)(1)(1001)(1131)11088n p q ?=--=--= 显然,公钥e=7467,满足1<e <()n ?,且满足gcd(,())1e n ?=,通过公式1mod11088d e ?≡求出1mod ()3d e n ?-≡=, 由解密算法mod d m c n ≡得3mod 5859mod114131415d m c n ≡== 2.用C 语言编写欧几里德算法的程序。 #include unsigned int Gcd( unsigned int M, unsigned int N ) { unsigned int Rem; while( N > 0 ) { Rem = M % N; M = N; N = Rem; } return M; } void main() { int temp; int a,b; scanf("%d",&a); scanf("%d",&b); printf("the greatest common factor of %d and %d is ",a,b); printf("%d\n",Gcd(a,b)); } 3.用欧几里德算法计算gcd (1024,888)。 1024=888*1+136 gcd (888,136) 888=136*6+72 gcd (136,72) 136=72*1+64 gcd (72,64) 72=64*1+8 gcd (64,8) 64=8*8+0 gcd (8,0) gcd (1024,888)=8

人物歇后语

人物歇后语 本文是人物歇后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关于人物的歇后语1 阿斗的江山——白送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晁盖的军师——无(吴)用 陈世美做附马——喜新厌旧 成吉思汗的兵马——所向无敌 楚霸王困垓下——四面楚歌 韩湘子出家——一去不复返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韩信伐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华佗行医——名不虚传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老包断案——脸黑心不黑 李逵卖煤——人黑货也黑 李自成进北京——好景不长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得出神了 刘三姐对歌——随口而出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粗中有细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吕洞宾推掌——出手不凡 孟姜女寻夫——不远千里 王母娘娘伸手——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王小二敲锣打鼓——穷得叮当响 关于人物的歇后语2——灶王

歇后语:灶王爷跌跟头——砸锅了 歇后语:灶王爷放屁——神气 歇后语:灶王爷扔石头——砸锅 歇后语:灶王爷扫院子——多管闲事 歇后语:灶王爷上天——尽说吉利话;有一句说一句;有啥说啥;神气(起)来了;走了神;走神;尽说好话;好言在先 歇后语:灶王爷贴在腿肚上——人走家散 歇后语: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人走家搬;搬家 歇后语:厕所里寻灶王——找错了地方 歇后语:外屋里的灶王爷——独座儿 歇后语:灶王爷不在家——没主事的人 歇后语:灶王爷吹灯——好神气 歇后语:灶王爷打飞脚——离板了 歇后语:灶王爷打跟头——砸锅了 歇后语:灶王爷的横批——一家之主 歇后语:灶王爷跌到锅里——蒸神 歇后语: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离板了 歇后语:四扇屏里卷灶王——话(画)里话(画) 歇后语:丢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远

韩信点兵

一、成语、俗语、歇后语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二、历史故事 1、版本一: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相传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双方大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而汉军也有伤亡,只是一时还不知伤亡多少。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准备清点人数。当行至一山坡时,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韩信驰上高坡观看,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经十分疲惫了,这时不由得人心大乱。韩信仔细地观看敌方,发现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不一会儿,值日副官报告,共有1035人。他还不放心,决定自己亲自算一下。于是命令士兵3人一列,结果多出2名;接着,他又命令士兵5人一列,结果多出3名;再命令士兵7人一列,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值日副官计错了,我军共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个个奋勇迎敌,楚军顿时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2、版本二: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 三、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 韩信点兵的计算方法,又被称为“孙子定理”、“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秦王暗点兵”、“物不知数”等,它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一项重大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数学史上,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中国余数定理”。 四相关史料:《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点兵》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文化丛书《历史与数学》 《韩信点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文化丛书《历史与数学》第115-1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韩信点兵(物不知数)问题的由来。 2、让学生经历解决韩信点兵(物不知数)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自主尝试运用古代方法解决问题, 掌握剩余定理,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3、让学生了解列举法、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学生能在了解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数学成就中,开阔数学视野,提高数学素养,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剩余定理 教学难点: 探索剩余定理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生:课前浏览、阅读有关汉朝大将韩信的历史知识。 师:教学PPT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书本、上网浏览,了解有关汉朝大将韩信的历史故事,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先让我们来聊一聊吧。指名交流。 2、播放《韩信点兵》的故事 师: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带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

李锋交战。韩信的部队与楚将军大战一场,死伤四五百人。还剩多少人士兵,再次交战能胜利吗?韩信立即命令士兵排队,清点人数。令士兵3人一排,还多2人;令士兵5人一排,还多3人;令士兵7人一排,还多2人。韩信胸有成竹地说: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人,我们一定能打败敌人。 课件:士兵原有1500人,死伤四五百人,现令士兵排队。士兵3人一排,还多2人;士兵5人一排,还多3人;士兵7人一排,还多2人,问还剩多少人? 3、你们能一下算出这个数据吗?(不能)这里面有着数学奥秘。想去探索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韩信点兵。板书:韩信点兵当时,韩信说出这个数字时,大家就很惊讶问:你是怎么算的呢?韩信高兴地说:孙子算经里早有这个算法了。 课件出示:孙子算经 4、只要我们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韩信点兵这个问题就一定能受到启发。也就是化繁为简的思想算一算。 二、新授 (一)探一探:其题其解(《孙子算经》课件—化繁为简数学思想) 1、出示《孙子算经》课件 生读: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提问:这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题意 学生探究其算法。指名交流,强调列举法。

歇后语韩信点兵

歇后语韩信点兵 导读:歇后语韩信点兵的下一句: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 韩信人物介绍: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

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关于打斗的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大全 口吃甘蔗登楼梯——节节甜来步步高八月的石榴——和不上 百年松树,五月芭蕉——粗枝大叶 板上钉钉——没跑 半天云里打灯笼——高明 半天云里的铜锣——落到哪里都当当响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鞭炮两头点——想(响)到一块了 扁担插进桥洞里——担不起 残局的棋盘——明摆着那么几个子儿井底雕花——深刻 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朝廷爷吃煎饼——君(均)摊 扯开头的线团子——牵扯很远 城门洞口扛竹竿——直进直出 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画笔敲敲——有声有色 穿了短裤套袜子——相差一大段 从梢开始吃甘蔗——越来越甜 打开蜂罐又撒糖——要多甜有多甜

孔子搬家——全是书(输) 带刺的鲜花——好看是好看,有点儿扎手电线杆当筷子——大材小用 豆腐坊里的石磨——道道儿就是多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缸里点灯——头里亮 花绸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过年吃饺子——都是一家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黑瞎子打立正——手遮天 咸菜炖豆腐——不必多言(盐) 咸菜就酒——不要言(盐) 咸鱼拌酱油——严(盐)重了 牵哈巴狗走路——跟(定)腚了 砍柴的下了山——两头担着心(芯) 削面刀刮胡子——乱骗(片) 冻豆腐——没法办(拌) 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沙漠里撵小偷——跟踪追击 蜘蛛结网——自私(丝)自利(理) 蹬着鼻子上脸——得寸进尺

吃麻油唱小曲——油腔滑调 民航开辟新航线——有机可乘 早上没刷牙——嘴巴不干净 葫芦里灌水——吞吞吐吐 吃鱼不吐骨头——嘴里带刺 田里的稻草人——没心肝 椅背上有钉——不可靠 发霉的花生——吵(炒)也没用 两个风筝一起放——胡搅蛮缠 横着扁担走路——霸道 暖水瓶的塞子——赌(堵)气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哈哈镜照人——歪曲真相 拷贝掉进油锅里——诈骗(炸片) 水牛打架——勾心斗角 藏书楼着火——输(书)光了 铁匠铺拆炉子——散伙(火) 登着梯子上天——没门儿 家里的厕所——随你便 鱼目做菜——另人吃惊(睛) 外贸商品不合格——难出口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余数问题之韩信点兵

余数问题之信点兵 减同余、加同补: 例1、小林同学非常喜欢吃棒棒糖。有一天,小林同学给自己买了一盒的棒棒糖。他算了一下,如果他每天吃3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天吃4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天吃5个,最后剩下2个。问小林同学买了至少多少个棒棒糖? 例2、小林同学非常喜欢吃棒棒糖。有一天,小林同学给自己买了一盒的棒棒糖。他算了一下,如果他每天吃3个,最后剩下1个;如果每天吃4个,最后剩下2个;如果每天吃5个,最后剩下3个。问小林同学买了至少多少个棒棒糖? 【练习1】一个两位数除以4余3,除以7余3,问这个两位数至少是多少? 【练习2】一个自然数除以8余2,除以9余3,问这个数至少是多少?

【练习3】一堆水果糖,如果按8块一份来分,最后剩下2块;如果按9块一份来分,最后剩下3块;如果按10块一份来分,最后剩下4块。这堆糖至少有多少块? 【练习4】一个小于100的自然数,除以3余2,除以7余2,则满足条件的自然数有哪些? 逐级满足: 例3、1)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4,问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为多少? 2)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4,除以7余3,问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为多少? 【练习1】一个自然数在1000和1200之间,且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求符合条件的数?

【练习2】一个大于10的自然数,除以5余3,除以7余1,除以9余4,那么满足条件的自然数最小为多少? 【练习3】一个数除以3、5、7、11的余数分别是2、3、4、5,求符合条件的最小的数。 例4、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是4、7、9的倍数,这三个自然数的和最小是多少? 三、拓展提高: 1、有一筐苹果,甲班分,每人3个还剩11个;乙班分,每人4个还剩10个;丙班分,每人5个还剩12个。那么这筐苹果至少_______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