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论文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摘要: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协调配合。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更好地维护我国

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利益,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理论基础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手段、功能差异性

财政政策目标是针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而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对货

币供给量及结构的影响,进而影响社会最终支出及总需求,从而影响经济总体的运行。财

政政策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投资、补贴、预算等。货币政策所采

用的手段是银行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财政政策功能是

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和再分配直接参与投资和生产调节的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经济手段,具有行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货币政策功能是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直接作用于价格水平,

在金融市场中影响融资主体的借贷成本和资产选择行为,是一种间接调控经济的手段,具

有伸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模式

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所以要达到理想调控效果,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运用,两者的具体组合方式有以下四种:

1.双松政策模式: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当货币总需求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

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松财政货币配合模式。当经济萧条时,可用膨胀财政

增加总需求,以及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当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

可选择双松政策,通过财政支出增加,减税和降低利率、扩大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政

策组合对经济产生整体的扩张效应。

2.双紧政策模式: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上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

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的财政货币配合模式,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支出的财政政

策压缩社会需求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减少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减少货币

供应量。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胀时,可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紧缩财政

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两者配合会对经济产生整体的紧缩效应。

3.紧财政松货币模式: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当政府开支过大,价格基本稳定,但企业投资不十分旺盛,经济不十分繁荣,促进经

济较快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取“紧财政,松货币”。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

太严重时,可用紧缩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再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

紧缩而可能引起衰退。

4.松财政紧货币模式: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停滞”,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松财政紧货币”的配合

模式。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再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抑制通货膨胀。

二、加强宏观调控,发挥组合效应优势——结合我国的实践

一提高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效果,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效果除了决定两种政策的合理搭配外,还受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制度的制约。财政体制方面,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造成财政收入

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严重下降,致使国家财政收入增

长缓慢,大大削弱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金融体制方面,国有银行仍没有真正摆脱

行政奴隶的地位,国有企业对银行的过渡依赖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不仅加大了银行的负

担和风险,也导致银行角色和功能的模糊与紊乱,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调控难以做出

灵敏的反映。

因此,财政体制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分税制体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税收

征管机制,减少财政收入的流失,提高“两个”比重,从而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金融体

制上要深化国有银行的体制改革和非银行机构的调整,真正确立国有商业银行依法自主经

营的地位,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扫清体制上的障碍。

二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应该防止总体经济大起大落

本轮财政货币政策运作的经济环境与以前的宏观调控相比,主要是背景特点不同,一

是在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出现重大问题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表现为要随时考虑外部经济

的变化。并且国内经济已经出现明显比较高的波动,经济增长率可能突破合理区间。三是

中国经济刚刚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投资过热、结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因此,财政货币政策运作就应该异于以前,要防止经济“滞胀”问题,要对潜在通货膨胀保持警惕。

三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应该适应国际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如果中国经

济“打喷嚏”,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可能“感冒”。显然,新的科学的政策搭配应该

充分考虑中国经济走向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而且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以期达到政策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长江证券股份公司联合研究小组.经济总量平衡中的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N].上海证券报,2021,01-243.

[2]郭庆旺.积极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配合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21.

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

一问题的提出

财政支出的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面对欧债危机、世界实体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在2021年继续实施积

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

济调控的主要手段。面对如何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的难题,有必要从全局着眼,从政

府政策手段综合平衡协调的角度去考虑财政支出扩张性。财政支出扩张到什么程度,必须

充分考虑货币政策手段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认识货币手段的主观目标和客观效应对

财政支出扩张的影响程度,并基于此,来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

二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应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由于我国本轮经济的收缩期与世界经济的收缩期叠加在一起,又由于金融危机的作用

导致了收缩的时间延长和幅度加大。使得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既有短期性的,又有中

长期性的;既有总量方面的,又有结构方面的。面对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及政策传导机制的

局限性,很显然,只采用一项经济政策绝不可能实现目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

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难以独立承担起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标和实施的措施、手段以及工具又是不同的,其政策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存在着某些矛盾。在综合运用各项经济政策时,需要处理好这些可能存在

的矛盾,使各项政策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治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既治标

又治本,使中国经济运行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银行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

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因此两者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与社会资金运动相联系,共同调节再生产资金的循环,制约社会资金流量和流向; 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都要通过控制超越当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第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同属需求管理政策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必须保持密切的相互配合.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每一政策都会受其政策功能及实施范围的限制而难以产生全面的效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能产生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抵触,

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 又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 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通过分配领域进而影响生产领域。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并通过流通领域影响生产领域。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对社会需求总量的影响较之货币政策为逊。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财力数量的限制,因此,由此引起的赤字或结余都不可能太大,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的局限性。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完整版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协调配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原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运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和差异。其共同点主要有: ①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可采取的政策,是为实现本国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服务的。 ②都是为社会提供资金的部门,两种政策执行的结果都体现为货币收支行为。 ③都是需求管理政策。 ④两种货币收支之间存在着接合部。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点体现在: ①政策工具不同。 ②两种政策部门的资金使用方式和范围不同。 ③作用过程不同。 ④政策时滞不同。 正因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着差别和矛盾,所以需要两者之间协调配合。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③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②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金融学论文-我国近年货币政策

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分析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告别过去两位数高增长模式,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宏观经济面临着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结构的多重结构失衡的局面。经济增速下调和经济结构调整业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经济环境的变化暴露出原有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产能过剩、地方债务以及房地产泡沫等多重经济风险,如若继续保持传统的数量扩张刺激经济的调控方式,不仅不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还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隐患。不仅如此,在“新常态”条件下,随着国内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原有货币政策的操作手段和实施工具效力受到削弱,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分化也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长期以来,通过外汇占款实现基础货币的投放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手段,为了控制外汇占款发行基础货币的规模,央行需要对外汇占款数量有着准确地预测。但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不稳定趋势,甚至多次出现外汇占款结余为负的情况。 进入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呈现出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增长乏力;未来美联储降息或削减其自身资产负债表必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收缩,加速国际资本回流。受此影响,未来我国外汇占款的趋势性下降必然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传统的通过结售汇和发行央票来发行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情况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的货币政策亟需转型。 在我国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以总量调控为特征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面临宏观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多重结构失衡,传统货币政策亦无助于解决产能过剩和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亟需转型。总体而言,“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双重转型任务:一是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及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目标、操作规则和政策工具;二是货币政策需承担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在较长时间内需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明确货币政策目标,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完善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是“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首要任务,这包括明确货币政策目标 首先,就最终目标而言,在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型过程中,其货币政策经历了由多目标向突出物价稳定目标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较多地强调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而对于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重视程度较弱。在经济“新常态”格局下,由于潜在增长率下滑,宏观调控的政策权衡空间缩小,高速的经济增长不宜再成为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相反,“新常态”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则应强调稳定和均衡目标,尤其应致力于稳定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结构均衡。相应地,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也应下调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同时,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削弱了货币供应量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程度,应将汇率、利率、国际收支情况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指标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范畴。 其次,在操作目标方面,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有两类,一类是价格型操作目标,如货币市场利率;另一类是数量型操作目标,如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一般采用价格型操作目标,比如: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选择主要再融资利率,英格兰银行选择14天期限的国债回购利率。 值得指出的是,从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转型经验来看,其对操作目标的确定几经反复,将近三十年才最终走向成熟。以美国为例,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联邦基金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贴现窗口最终回到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曲折的过程。美联储确定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如此曲折,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战后的利率管制刺激了金融创新使得利率管制趋于无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模式

1.试分析我国当前为什么要进一步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二者协调的主要模式有哪 些?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和措施。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和措施。 在我国,财政与银行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 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 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3)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 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中央银行。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货币政策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 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摘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和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

货币政策论文货币学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货币学论文 论非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摘要]按照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干预是否采取配套的市场操作、是否最终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干预可以分为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冲销干预会通过资产组合渠道和信号渠道影响汇率。非冲销干预的影响取决于外生冲击的性质。通过一个包含两个国家的一期模型,我们可以看到当冲击是来源于国内的货币层面的,非冲销干预可以同时兼顾价格目标和汇率目标。 [关键词]非冲销干预;货币政策;外生冲击 按照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干预是否采取配套的市场操作、是否最终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直接干预可以分为冲销干预和非冲销干预。冲销干预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它是指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来抵消货币当局外汇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例如,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国资产,抛售本币,抑制本币升值,保持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造成央行外汇储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扩大。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央行在货币市场上采取配套操作,如出售国债、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等,使得国内货币供给回复到实施干预前的水平。而非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关于冲销干预的有效性,西方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

为,冲销干预会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汇率。一是资产组合平衡渠道。冲销会改变国内居民可获得的本币债券和外币债券的相对供给,当本币债券供给增加时,持有者要求得到更高的预期回报作为补偿,这样才会鼓励其持有更多本币债券。若国内利率由货币市场决定,冲销干预并不改变国内货币供给,则利率不变,那么汇率必须改变(通常是本币贬值)。二是信号渠道,央行实施冲销干预改变了国内和国外债券的相对供给,向私人机构传递了信息,使其改变了对预期未来汇率的估计,这样冲销干预就通过信号渠道影响了即期汇率。 那么非冲销干预的效果如何呢?一般来说,各国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往往同时追求价格水平和汇率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央行需要兼顾这两个目标,央行为了避免本币汇率升值会接受多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呢?或者央行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会接受多大程度的本币升值呢? 下面,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一期模型。模型包括两个国家——本国和世界其余部分,每个国家都生产单一的同种产品,这种产品或者用于本国消费,或者用于跟对方进行贸易。两个国家都有中央银行,央行出于交易目的创造货币。若货币供给超过了实际现金余额的交易需求,则通货膨胀率会提高。两国的通货膨胀表达式如下: (1)π=[AKm?]-[AKy?]+e -[AKy?]* 方程(1)中,π是国内通货膨胀率是国内货币增长

2013财政与货币政策

2013财政与货币政策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等一般性财政支出。 和以往不同的是,本届会议弱化了对于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要求,着重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取代了此前的“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提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允许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总体来看,2013年还是延续了2012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就具体宏观调控措施而言,也基本上和去年没有太大变化,强调的是平稳过渡。 一、2013年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具有很大的弹性 2009年以来,我国一直定位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积极”的程度却是逐年递减,以财政赤字率看,2009~2011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分别为2.3%、1.7%和1.1%。以去年的财政收支状况看,前11个月财政盈余4000多亿元,而年初的预算是全年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所以,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实具有很大的弹性,如果以国际公认的3%的财政赤字率作为积极与否的分水岭,我国的财政政策其实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 2、我国的财政支出应该逐步向民生支出倾斜转移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不意味着重回“4万亿”的老路,在保持适度的投资增速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支出应该逐步向民生支出倾斜转移,2013年是财政转型的一个良好契机。在中央政府强调经济增长质量、淡化数量指标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刺激投资的角色。随着各地轨道交通项目陆续获批,今后数年各地的轨道交通建设将渐入高潮,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国经济的投资增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正好可以将大量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在我国2012年财政预算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占同期中央财政公共支出比例约为9%,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占比约为3%,无论以怎样的标准衡量,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比都依然偏低。 二、2013年仍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1、我国外汇占款开始频现负增长,对于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方式带来较大冲击 2013年的货币政策依然定位于“稳健”,和过去几年的表述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具体到执行方式,2013年还是将有很大不同。2012年是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的一年,由于外贸顺差的大幅减少,以及热钱外流等因素影响,我国外汇占款开始频现负增长,对于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方式带来较大冲击。外汇占款的负增长,刺激央行实施了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不过进入2012年下半年之后,央行对于继续降准显得异常谨慎,逆回购成为央行释放流动性的主要手段,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宏观经济增速继续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央行担心继续降准释放出大量的资金无法被实体经济吸收,反而有可能形成滞胀的不利局面。应该说,2012年央行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控制通胀还是做到了较好的平衡。 2013年的货币政策预计将会比2012年出现较大不同。2012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8%,已经基本上无法实现预定全年增长10%的目标。在欧美经济体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背景下,2013年中国的外贸同样不容乐观,外汇占款仍有可能继续出现负增长,这将继续给国内的货币政策带来冲击。但是与2012年不同的是,2013年中国经济探底回升的概率加大,企业的投资意愿加强,对于长期资金的需求将会上升,如果央行继续沿用2012年以逆回购作为主要工具的操作方式,将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也就是说,2013年仍有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在经过3次降准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仍然高达20%,还有很大的调降空间。与降准相比,2013年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因为实体经济已经开始探底回升,继续通过降息刺激企业投资的必要性已经减弱,同时,与2012年的CPI相比,2013年的通胀水平将会有所抬头,预计将会反弹到3%以上。我国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如果继续降息将会重现负利率现象,而负利率往往会催生出众多的资产泡沫。 对于2013年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其中降低融资成本是一个并不常见的提法,常理看,降息是最直接的降低融资成本的方式,不过鉴于2013年降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降低融资成本可能更多意味着将会加大培育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建设,尤其是债券市场有望得到重点发展。另外,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也有可能加快,通过利率的市场化竞争,也可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政策中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就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就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与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与其她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与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她有关部门,她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与开发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则就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就是: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二者主要就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二者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必须准确把握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协调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对社会资金供求的调节应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而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加以引导,当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时,财政政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带动作用。同时,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不仅就是财政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可以为中央银行发展债券市场开展货币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必要条件,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一、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是调整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社会,一国货币总量指的就是以货币单位表示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主要包括现金(或现钞)与银行存款(“存款货币”),其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现金所占比重则很小。因此,所谓货币投放,绝不仅指现钞的投放,而更多的就是指存款货币的投放。目前一国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1、中央银行购入发钞储备黄金(或其它储备物资);2、央行购买储备外汇;3、央行购买国债或给予政府(财政)透支;4、央行向各类贷款银行发放贷款,或者买入贷款银行持有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等,并通过贷款银行向社会发放贷款;5、贷款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交存央行一定比例的存款保证金或保持一定的备付金存款外,向社会发放贷款,并形成贷款投放的乘数效应;6、央行外的各类银行购买国债、企业债券以及外汇等。另外,从整个国家货币购买力总额瞧,境外资金流入与本国货币流出境内也会影响社会货币总量(这要进行净流入或净流出量的具体分析)。 我国目前货币投放最具有调节余地的渠道,一就是银行贷款,这也就是货币投放最主要的一条渠道;二就是各类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其它渠道投放货币的伸缩余地都就是有限的。这里,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因而也会形成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增加货币回笼)。也就就是说,财政收支不仅也体现为社会货币的收付,体现为社会货币的再分配,而且财政向银行发放国债规模的大小就就是调整货币供应总量的重要渠道。这也就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的重要表现。 二、运用两种渠道,有效调节货币供应总量特别就是“流通货币量” 一般来讲,社会货币总量就就是以货币表示的社会购买力总额,即社会总需求,但从某一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毕业论文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毕业论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公共管理 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下数据来自中央银行的统计或估算和财政 部); 在 现在的经济社会中,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宏观调控的手段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都是通 过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从而实现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健康的发 展或缓解经济发展的极端现象和失调现象。 要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给经济带来影响,首先要了解其 定义和内涵,以及这两种政策所使用的工具。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 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税收的变动是指改变税率和利率的结构,在 经济萧条时通过减税促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刺激需求 增加,让经济社会逐步恢复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使经济步入正轨。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 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在经济社会中,投资与利率是成反 比的,即利率越小投资量越大,人们认为此时投资有利可图,所以都愿 意投资。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降低利息率,这时大部 分人只愿将钱用来投资而不愿用来储蓄,所以货币的供给量也就相应的 增加,从而带动社会需求,使经济恢复正常。如果经济社会发生通货膨

胀时,中央银行又可以提高利息率,让人们把钱储存到银行,从而减少流通的货币量,进而减小需求。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购买支出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政策。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中央银行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等政策 那么2005-2009年间我国实现过那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呢这些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呢 以下是来自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数据;2005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下调到%,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不。同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一是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二是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 2006年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2006年8月19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个百分点,由%提高到%;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同时,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15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一、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1)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弹性的价格、利率与货币工资的作用下,经济能够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对于任何干扰与冲击导致的经济对充分就业均衡的偏离,灵敏的市场机制会有效地运作,使经济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市场机制在微观方面确实会产生某些低效率现象,但在宏观方面永远是有效的与和谐的。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常常导致经济的更大的不稳定。 (2)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萨伊定律 A、萨伊定律的内容 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6——1832),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 “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的观点,被后人称为萨伊定律。 B、萨伊定律在物物交换经济中自然成立 物物交换经济中,任何产品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以外,其余部分总会用来交换其他的产品,从而形成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此,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供给一种商品意味着需求其他一些商品。 C、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 大多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萨伊定律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也同样成立。货币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它方便了交换,但不会改变交换的实质。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中,萨伊定律的表现形式就是储蓄等于投资: 人们的收入扣除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如果说储蓄就是资本的供给,那么,投资就是资本的需求。在利率

机制的作用下,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D、萨伊定律的推论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是社会不可能产生普遍性的生产过剩,从而不会出现非自愿失业。 (3)萨伊定律被1929——1933的大危机这个经验事实所推翻。 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观点(John Maynad Keynes ,1883——1946。通论,1936) (1)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 (2)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第一、消费不足(消费倾向递减); 第二、投资不足(MEC递减与流动性偏好导致的r不能无限降低): (3)政策主张: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种类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个。这些目标相互之间有冲突。宏观经济学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经济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 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以提高社会福利。 2、宏观经济政策种类 (1)需求管理政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根源在于总需求的波动。总需求不足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萧条;总需求过多,导致物价上升,经济膨胀。需求管理政策就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

货币政策相关论文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由于M1数据从1990年才开始公布,故而1979年至1989年的相关数据由M0代替。财政政策变量用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数据表示,并利用HP滤波处理之后得到的周期(Cycle)部分代替。由于货币、财政政策的目标为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所以用全国GDP和商 品价格指数以及各省市GDP和商品价格指数作为货币、财政政策的 最终目标变量。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979-2010年的全国GDP、CPI、商品价格指数及M1、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人口数等全国 年度数据;选取各省区的GDP商品价格指数、人口数等地区年度数据。 为了剔除因人口增长快慢而扭曲的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各省区的人均GDP作为区域经济变量数据2。其次,与大部分研 究直接得到各省区物价指数的平均值不同,我们以各个地区的实际 生产总值占四大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比重为权重,计算 得到加权平均后的各省市商品价格指数(以商品价格指数1978=100 为基准来求实际值)。这一做法提高了物价指数的精确度。最后,对 各变量的实际值进行平稳化处理。 二、平稳性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 (一)平稳性检验 利用VAR模型做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分析需 满足序列平稳性条件,故利用ADF单位根分析检验各序列的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表明,财政政策变量(CZ)、货币政策变量、四大地区 物价变量(SI_PR_DONG、SI_PR_DONGBEI、SI_PR_ZHONG、SI_PR_XI)、以及四大地区产出变量(SI_GR_DONG、SI_GR_DONGBEI、SI_GR_ZHONG、SI_GR_XI)取自然对数后的一阶差分值满足平稳性条件,且是一阶单 整的 (二)协整检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pdf

1.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答: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 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 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力量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 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 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所能达到的。 2.政策工具; 答: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 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 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你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 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 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 策。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货币量→利率→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 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 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互相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 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 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 关系的调节 3、财政乘数与货币乘数 财政乘数一般包括 转移支付乘数 税收乘数 货币乘数在银行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着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功能。这种存款的创造有两种方式:一是银 行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二是银行向企业或个人买进债券。坝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 增加额S,称为派生存款,用D表示。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称为存款乘数。存款乘数计 算 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是有区别的。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为基础货 币的倍数。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的大小受许多因素影响。应该指出,无论是银行向企业、个人放款。环视银行向企业、个人买进证券。所形成的存款之创造的功能,绝不是 单个银行所能做到的,而是整个银行体系作用的结果。

财政政策与最新货币政策

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7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对旨要克服通货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对策论的角度探讨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途径或措施问题。 一、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微观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满足了这种定语限制的经济主体是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或者说相容的,反之则反是。这几个看似简单的修饰语,可以作为判断经济主体是否市场化的标准。以此标准来衡量,目前我国各种经济主体尚未实现市场化或者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换言之,目前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相容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手段,而宏观调控手段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计划”手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

者是—种对经济的事前规制,因为它是计划者对被计划者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发挥作用不需要市场作为媒介。而前者即宏观调控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经济总量非均衡对政府提出的调控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减少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时滞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可见宏观调控既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又是提高市场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又必须以市场行为人能够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为前提。这就是说,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基于与市场经济相容的、完善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要提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就必须首先改善这种微观基础,具体包括: 1.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从宏观层次改革国有企业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这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以全面收缩国有企业的经营战线,使其尽可能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让位给比它具有更高效率的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既是非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不仅使中央和地方财政难以承受,也给银行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充斥着不可持续的信用扩张的经济结构以及一个充斥着大量的不良债权的经济体系都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一个很明显的经验事实是,在传统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