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超声诊断吴志芳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超声诊断

吴志芳

Diagnosi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by ultrasonography

Wu Zhifa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Jingzhou Cancer Hospital,Hubei Jingzhou43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sonographic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

si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Methods: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18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lymphede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Features of lymphedema sonogram of18cases with

upper limb were mainly:skin,subcutaneous tissue and deep fascia were thickened;In the thickened subcutaneous

tissue we can see the no echo crack;Under the fascia muscle tissue echoes blurred,the texture was not clear.Con-

clusion:Ultrasou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for breast cancer affected side upper limb lymphedema;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re showed in the sonogram images.

【Key words】breast cancer;lymphedema;ultrasonography

Modern Oncology2013,21(02):0345-0346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

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声像图表现

为: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均增厚,增厚的皮下组织内可见裂隙样无回声,筋膜下肌肉组织回声模糊,纹理

不清。结论:超声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声像图具有特征性。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02.39

【文章编号】1672-4992-(2013)02-0345-02

患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6%-30%[1]。对其诊断一般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即可,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排除其它疾病。本文分析了乳腺癌根治术后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因患侧上肢肿胀来超声科检查的患者18例,观察肿胀上肢的血管、软组织的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超声在淋巴水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荆州市肿瘤医院临床诊断为淋巴水肿的患者18例,均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以患侧上肢肿胀来行超声检查,左侧上肢水肿8例,右侧上肢水肿10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月-5年。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EnVisor-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3-12MHz。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姿

【收稿日期】2012-01-15

【修回日期】2012-02-05

【作者单位】荆州市肿瘤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

【作者简介】吴志芳(1974-),女,湖北荆州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影像诊断工作。E-mail:fhzx223@163.com 势,充分暴露受检肢体,运用上肢静脉扫查方法,依次对患侧的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桡静脉、尺静脉及浅表静脉进行超声检查。排除上肢静脉疾患,然后在上肢肿胀部位重点扫查,仔细观察病变处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肌肉组织的声像图特点,测量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的厚度,并与健侧同部位软组织相对比。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病变处血流情况。

2结果

上肢表面软组织结构由浅入深通常为皮肤(由表皮、真皮构成)、皮下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等组织构成。正常上肢软组织超声表现为:最表浅的皮肤呈线状高回声带,皮下组织层呈略低于皮肤的中低回声带,深筋膜为一条清晰而光亮的强回声带,下面的肌肉组织的回声较脂肪层强,各层肌纤维回声清晰,长轴切面呈羽毛状或水纹状回声(图1)。本组18例上肢淋巴水肿声像图特点总结如下:①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均增厚,以皮下组织增厚最为显著;②增厚的皮下组织内可见不规则裂隙样无回声,沿肢体长轴分层排列,随着病情的加重,裂隙加大加宽形成小块状无回声区,CDFI在裂隙样无回声区内未探及血流信号;③深筋膜下肌肉组织纤维回声模糊,纹理不清(图2)。以上淋巴水肿的声像图说明淋巴水肿具有不同于其他病变水肿的声像图特征。

3讨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根治性手术后患肢的淋巴回声障碍和(或)血液回流障碍引

·

543

·

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2月第21卷第2期MODERN ONCOLOGY,Feb.2013,VOL.21,NO.02

乳腺癌术后胳膊水肿怎么办

乳腺癌术后胳膊水肿怎么办? 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有20%-30%会出现抬不了手、胳膊水肿的情况发生。胳膊水肿术后并发症对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也需要及时处理,尽量让病人早日恢复康健。 ◆乳腺癌术后胳膊水肿的原因 专家指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手臂水肿很常见,水肿后还会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比如抬手、梳头等动作就没有办法做了,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手臂水肿其实是一种淋巴水肿,这是由于一些乳腺癌患者要进行腋窝清扫,切除了一些淋巴组织,使得淋巴液回流的“通路”受阻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如果术后腋窝进行了放疗,还会加重上肢水肿。 ◆乳腺癌手术后的水肿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急性水肿,在手术后6个月内发生,主要是由于手术后不运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的; ◇另一种是继发性水肿,一般在手术后1-2年后发生,多数是手臂过度用力、劳累所致。所以,乳腺癌手术后,要科学地做手部运动,同时还要保护好患侧的手臂,否则,很容易发生水肿。 ◆怎样减少胳膊水肿的发生保护好手臂呢? ◇睡觉时垫高手臂 夜晚睡眠时,尽量将手臂置高于心脏的位置上,譬如用几个枕头将手臂垫高,但要注意,要将整个手臂支撑起来。 ◇经常活动手臂 平时仍应经常活动手臂,也可做点家务活或适当的工作。但切记,不可以让手臂感觉劳累,就连挎包在肩上时,也应挎在没有动手术那侧的肩上。 ◇避免手臂肌肉使劲 不要手提或肩挑重物,尽量不要干需要手臂肌肉使大劲的活儿。因肌肉使劲时,需要供给肌肉大量的氧,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入手臂,然后又必须从充血的手臂将静脉血和淋巴液输送出去。 乳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胳膊水肿,当手臂刚开始水肿应及时按摩处理,已经发生水肿时,不可让手臂直接受热,像热水浴、长时间的日光浴等,受热后水肿将会更剧。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护理对策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护理对策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近年来乳腺癌手术治疗有了较大进展,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已广泛开展,但腋窝淋巴结清扫仍是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标准术式。患肢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30%[1]。严重的上肢水肿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法,护理工作在术后上肢恢复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标签: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护理 乳腺癌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该疾病多见于女性身上,罕见于男性身上。由于乳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在中晚期的时候才被确诊,这是导致乳腺癌患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对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阻,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从而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本文主要收集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标本7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标本70例,患者均为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左乳癌34例,右乳癌36例,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肿瘤大小:≤2cm者23例,>2cm者57例;其中伴淋巴结转移者36例,无淋巴结转移者44例,无远处脏器转移患者。临床分期:Ⅰ期25例,Ⅱ期21例,Ⅲ期24例。 1.2 研究方法 于术前24小时及术后2周、4周及3个月分别测量患者双侧上肢腕上10cm 与肘上10cm臂围,两处测量值加和,根据健侧与患侧臂围差值将水肿分度。轻度水肿:(术后患侧臂围-术后健侧臂围)-(术前患侧臂围-术后前健侧臂围)≤2cm;中度水肿:2cm4cm。 1.3 护理方法 1.3.1 向心性按摩自患肢手掌开始,逐渐向近心端按摩,先桡侧,后尺侧,注意手法轻柔,每日3次,每次5分钟。 1.3.2 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患侧上肢握拳、伸指、曲腕、屈肘锻炼。

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图

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较广,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有利于手术后上肢静脉回流及上肢水肿的消退 有利于术后引流液的流出 降低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及上肢严重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疤痕挛缩的发生,提高了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 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重建,增强了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卧床期 乳腺癌根治术后1-3天,主要锻炼手、腕部及肘关节的功能 术后24小时做伸指握拳动作

●术后2~3天坐位练习屈肘、屈腕动作,前臂伸屈运动 下床期 肩关节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一环 ●术后4~7天摸同侧耳,摸对侧肩膀 出院后 ●术后9-10天抬高患侧上肢 ●术后14天

①低头位②挺胸位③抬头位 ④患侧手掌越过头顶并触摸对侧耳部 ⑤肘关节后伸练习⑥手指爬墙练习 避免过度疲劳,定时定量,循序渐进,适可而止 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但尽量不要停止练习。 手指沿墙壁向上伸,以术前记录高度为目标。每天做好记录,每次尽量向上伸。伸至一定高度时,停留3~5秒,再慢慢放下。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 ?功能锻炼持续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前三个月尤为重要 ?不要在患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提重物等,患肢负重不能超过5公斤,以免影响患肢功能锻炼,避免皮肤破损及感染、避免蚊虫叮咬和戴腕饰。

?出院后,可重复做上述的各项练习,特别是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可使上肢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恢复正常。为了进一步使各项动作协调、自然、轻松,还可以进行以下几项功能锻炼?(1)上肢旋转运动;先将上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渐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渐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时要尽量伸直,避免弯曲,动作应连贯,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锻炼。 ?(2)上肢后伸运动;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用力向后面摆动上肢,再恢复原位,反复进行。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 ?此外,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常用以恢复手臂及肩部功能,若您对常规锻炼感到厌倦,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如扫地、洗碗、晒衣服、擦窗户等,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以上锻炼要求每天锻炼1~3次,每次15~20分钟。按时、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锻炼中既要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影响伤口愈合,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增加动作时不增加量,加量时不加动作,循序渐进,争取患侧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最终达到功能锻炼的达标要求。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评估及护理规范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评估及护理规范 【摘要】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产生原因的分析和评估,针对性提出护理规范,降低或减少水肿的出现,促进早日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水肿 乳腺癌手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是术后三大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资料显示,水肿发生率为28%。国内文献资料报导,改良根治术后水肿发生率为19%,同时接受放疗者水肿发生率为50%。我科从多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使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以最大程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回顾2006年以来根治术后236例乳腺癌病人,发生率为8.9%,比文献报道明显下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水肿产生的相关因素 1.1 手术因素 手术方式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仅为根治术者的1/3~1/2。手术切口的选择对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1]。腋淋巴结清扫范围也是影响水肿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1.2 放疗因素 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对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很大。术后放疗都会造成放射野内的静脉闭塞,淋巴管破坏,还会因局部肌肉纤维化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影响患侧上肢回流及患侧上肢功能产生水肿。 1.3 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切口下积血、积液、皮瓣缝合张力过大和皮瓣坏死也均与水肿发生有关;腋窝创面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挛缩、瘢痕增生,压迫腋静脉及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术后感染可导致患侧上肢、颈、胸部之间的淋巴交通不能很好建立,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水肿;术后锁骨上下及腋窝的肿瘤复发转移,造成局部静脉及淋巴管的压迫性回流障碍,形成不可逆的水肿。 1.4 患侧上肢制动情况 术后及早的进行有成效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侧上肢血液、淋巴回流及循环。反之,则淋巴管的再生迟缓,水肿出现或持续时间延长。 1.5 其他因素 有观察显示优势侧手臂的淋巴水肿率为18%,而非优势侧为2%,说明其发生与活动有关。其他因素尚有患者的年龄、体质、肥胖、肿瘤进展等都是产生水肿的因素[2]。 2 患侧上肢水肿的评估 国内提到淋巴水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分法。临床上应该把淋巴水肿的评估方法更量化、标准化,可以用客观测量法、病人的自我症状和患肢的功能来评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程度[3]。 2.1 客观测量法①周长测量:指间隔一定距离测量患侧上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 预防和治疗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综述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陈耿煜综述 【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乳腺癌(breast cancer)”、“淋巴水肿(lymphedema)”、预防(prevention)和治疗(treatment)等为关键词搜索PubMed、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结果: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预防措施主要有心理治疗,手术操作,术后放疗和上肢的护理。结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不可治愈性病态,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疗效难以持久且个体差异较大,关键在于预防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治疗 Currentstatusofresearchon the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treatment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Chen gengyu shandong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sumpupcurrentstatusofresearchon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treatment breastcancer-relatedlymphedemaMETHODS;“breastcancer,lymphedema,Prevention , treatment””weresearchedaskeywordsinthedatabaseofPubMed,CNKI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护理、治疗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护理 据大量临床统计,乳腺癌发病率近年呈上升的趋势。外科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淋巴水肿是指液体及蛋白在脉管外组织中的积聚,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在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中其发生率达9%,进行放射治疗者更高达50%。淋巴水肿的形成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形体,累及上肢的功能,而且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水肿还可导致纤维化,关节肌肉的受损,所以,在强调重视人的生括质量的今天,认识、预防及治疗淋巴水肿,对乳腺癌患者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医学界在淋巴水肿的成因、治疗,尤其是护理方面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淋巴水肿的病理生理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阿络组织,起始于毛细淋巴管,其内皮细胞间隙大,腔内静脉压低,使得漏出到血管外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及蚩白易进入淋巴系统并最后回流到循环系统。淋巴管具有类似静脉的单向瓣膜功能,淋巴管平滑肌的收缩,骨骼肌对管壁的挤压促使淋巴液的回流。 淋巴液水肿产生的关键是淋巴产生与淋巴液的运输之间的不平衡,当淋巴液产生过多或回流受阻时则形成淋巴水肿。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为:腋窝淋巴结的清除导致所属淋巴管的同流障碍,其范围累及同侧上肢及躯干的上部。其它的影响因素有手术造成同侧上肢的损伤,神经的损伤,血肿形成,血棒形成,伤口感染,肢体过多运动及局部热敷,肥胖驶肌肉萎缩等。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淋巴水肿的患者,应该向患者解释淋巴水肿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身体、心理上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身体角度来看淋巴水肿产生一系列功能减弱,如肿胀上肢的感觉减退,张力性疼痛,肢体的沉重感、无力,运动能力的下降,皮肤变脆易损伤。患者也会因为其运动能力的下降而需要体力上的帮助。从心理角度看淋巴水肿会影响其容貌及改变形体,是患者在经受一个大的手术后,额外的精神上的打击。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所以,应该让患者知道淋巴水肿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能在术后即发生,也可能在术后数周甚至数年才发生,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及通过自己的努力,淋巴水肿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以减轻患者痛苦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治疗

治疗乳腺癌上肢水肿的主要方法:(注意:某些特殊方式,系我科专科特色治疗,故没有详细写出) 1、按摩: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按摩加速患侧上肢的淋巴液回流。不过按摩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按摩师进行。 2、皮肤保护及理疗:做好皮肤保护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感染,因为淋巴水肿其组织间隙富含蛋白质,微小皮肤破损即可引发细菌感染。因此,应避免外伤、在患肢抽血、注射、量血压或静脉注射;避免患肢手提重物和长时间下垂;避免昆虫叮咬,预防皮肤损伤,一旦出现皮肤损伤应立即处理。可以使用HYJ 炎症理疗仪每天2次,每次15-30分钟理疗;蜡疗或水疗机也有类似效果; 3、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乳癌术后淋巴水肿是常见并发症,"爬墙锻炼"可减轻淋巴水肿;然而,过强的运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切记不能过度锻炼,应循序渐进。运动应以帮助恢复上肢功能,减轻水肿的发生才好。运动时,应坚持由患肢远端到近端活动(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再到肩关节)的方法锻炼。 4、压力手套:穿戴压力手套可预防淋巴水肿及避免肿胀加重。压力手套可压在肿胀部位,避免体液积聚;同时作为患肢的支架,以帮助肌肉泵走体液。压力手套经特别设计,使压力集中在手臂远端,以加速淋巴液回流。 5、压力泵疗法:即淋巴水肿机治疗。将可充气的袖套置于水肿肢体上,间断充气使水肿液向心流动。这些空气压力设备多为多腔房、序贯性、可调节压力梯度的泵,泵压力向心地如波浪一样递减,将水肿液挤入血液。此法在淋巴水肿早期、明显的皮下纤维化发生前有一定疗效。我科住院患者常规采用该治疗,循环规律施压促进淋巴液回流,防止上肢水肿。 6、药物治疗:目前西药尚无有效药物。近期研究表明苯并吡喃酮可能是一类有希望的药物,该药可与沉积在组织间隙中的蛋白质结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导蛋白水解从而改善症状,然而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相反,治疗淋巴水肿的中药较多,不详述; 7、在预防的基础上再加上日常防护,更会有利于乳癌后淋巴水肿的康复: (1)锻炼及弹性夹板的应用,短期有效率达90%、根据淋巴回流途径,采用正确的按摩方法。从近端开始,刺激淋巴管道,然后由患肢的上臂向前臂移动,逐渐促使液体向上流动。按摩手法必须轻柔、缓慢、时间不超过20分钟。

1例乳腺癌术后中度淋巴水肿患者穴位按摩的护理观察

1例乳腺癌术后中度淋巴水肿患者穴位按摩的护理观察 总结1例乳腺癌术后中度淋巴水肿患者穴位按摩的护理体会。此例患者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中度淋巴水肿,我们对此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通过进行中医穴位按摩、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患者患肢肿胀感明显缓解,水肿基本消退,至今为止水肿未见明显反复,淋巴水肿得到显著疗效。 标签:穴位按摩;乳腺癌;中度淋巴水肿;护理观察 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由淋巴循环障碍及富含蛋白质的组织间液持续积聚引起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并发症,尤其是上肢淋巴水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其发病率为10%~37%[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因素:①治疗相关因素: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治疗方法引起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不同;②癌相关因素:肿瘤的分期、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发生部位等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有密切相关;③患者相关因素:年龄、肥胖程度、是否合并高血压等都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④其他因素:术后感染可引起淋巴管炎及术后活动不当导致淋巴水肿;腋窝积液使腋区组织水肿,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3]。我科于2014年11月21日收治1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中度淋巴水肿的患者,我们每周对患者进行患臂测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因发现右乳肿物1年,粗针穿刺病理示浸润性癌1w,于2014年7月4日入院。诊断:右乳浸润性癌于2014年7月7日在全麻下行右乳单纯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前上臂臂围35cm。术后行AC-P方案化疗,于2014年11月21日再次入院进一步治疗。诉:右上肢肿胀不适10d余。测量患肢上臂臂围为39cm。全身评估:体型轻度肥胖,心理焦虑。社会状况:对疾病缺乏认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为职工医保报销。 2 护理措施 2.1臂围测量法于患肢腕横纹上10cm处及肘横纹上10cm处分别测量其周径与健侧对比。臂围评估:患者左、右腕横纹上10cm处周径为25cm。患者左肘横纹上10cm处周径为35cm,患者右肘横纹上10cm处周径为39cm。上肢淋巴水肿程度分为3级轻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3cm以下,多限于上臂近端。中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3~6cm,水肿的范围影响到整个上肢。重度水肿:患侧上肢周径比健侧粗6cm以上,水肿的范围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疗效标准显效:水肿完全消退或减轻1个级度。有效:水肿减轻但未达到1个级度。无效:水肿未减轻或加重。 2.2中医穴位按摩先对患肢内、外、前、后四侧施以拿揉法约10min,同时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超声诊断吴志芳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超声诊断 吴志芳 Diagnosi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by ultrasonography Wu Zhifa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Jingzhou Cancer Hospital,Hubei Jingzhou43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sonographic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 si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Methods: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18patients with upper limb lymphede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Features of lymphedema sonogram of18cases with upper limb were mainly:skin,subcutaneous tissue and deep fascia were thickened;In the thickened subcutaneous tissue we can see the no echo crack;Under the fascia muscle tissue echoes blurred,the texture was not clear.Con- clusion:Ultrasou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for breast cancer affected side upper limb lymphedema;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re showed in the sonogram images. 【Key words】breast cancer;lymphedema;ultrasonography Modern Oncology2013,21(02):0345-0346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 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声像图表现 为: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均增厚,增厚的皮下组织内可见裂隙样无回声,筋膜下肌肉组织回声模糊,纹理 不清。结论:超声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声像图具有特征性。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02.39 【文章编号】1672-4992-(2013)02-0345-02 患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6%-30%[1]。对其诊断一般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即可,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和排除其它疾病。本文分析了乳腺癌根治术后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因患侧上肢肿胀来超声科检查的患者18例,观察肿胀上肢的血管、软组织的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超声在淋巴水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荆州市肿瘤医院临床诊断为淋巴水肿的患者18例,均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女性患者,以患侧上肢肿胀来行超声检查,左侧上肢水肿8例,右侧上肢水肿10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月-5年。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 EnVisor-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3-12MHz。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姿 【收稿日期】2012-01-15 【修回日期】2012-02-05 【作者单位】荆州市肿瘤医院超声科,湖北荆州434000 【作者简介】吴志芳(1974-),女,湖北荆州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影像诊断工作。E-mail:fhzx223@163.com 势,充分暴露受检肢体,运用上肢静脉扫查方法,依次对患侧的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桡静脉、尺静脉及浅表静脉进行超声检查。排除上肢静脉疾患,然后在上肢肿胀部位重点扫查,仔细观察病变处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肌肉组织的声像图特点,测量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的厚度,并与健侧同部位软组织相对比。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病变处血流情况。 2结果 上肢表面软组织结构由浅入深通常为皮肤(由表皮、真皮构成)、皮下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等组织构成。正常上肢软组织超声表现为:最表浅的皮肤呈线状高回声带,皮下组织层呈略低于皮肤的中低回声带,深筋膜为一条清晰而光亮的强回声带,下面的肌肉组织的回声较脂肪层强,各层肌纤维回声清晰,长轴切面呈羽毛状或水纹状回声(图1)。本组18例上肢淋巴水肿声像图特点总结如下:①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均增厚,以皮下组织增厚最为显著;②增厚的皮下组织内可见不规则裂隙样无回声,沿肢体长轴分层排列,随着病情的加重,裂隙加大加宽形成小块状无回声区,CDFI在裂隙样无回声区内未探及血流信号;③深筋膜下肌肉组织纤维回声模糊,纹理不清(图2)。以上淋巴水肿的声像图说明淋巴水肿具有不同于其他病变水肿的声像图特征。 3讨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由于根治性手术后患肢的淋巴回声障碍和(或)血液回流障碍引 · 543 · 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2月第21卷第2期MODERN ONCOLOGY,Feb.2013,VOL.21,NO.02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

综述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陈耿煜综述 【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的研究现状。方法:以“乳腺癌(breast cancer)”、“淋巴水肿(lymphedema)”、预防(prevention)和治疗(treatment)等为关键词搜索Pu bMed、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结果: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预防措施主要有心理治疗,手术操作,术后放疗和上肢的护理。结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不可治愈性病态,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疗效难以持久且个体差异较大,关键在于预防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治疗 Currentstatusofresearchon the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treatment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breast cancer operation Chen gengyu shandong university Abstract:OBJECTIVE;Tosumpupcurrentstatusofresearchon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treatment breastcancer-relatedlymphedemaMETHODS;“breastcancer,lymphedema,Prevention , treatment””weresearchedaskeywordsinthedatabaseofPubMed,CNKI rESULTS: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e drug treatment、surgical therapie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revention options include psychotherapy. :surgicalmethod.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 and the nursing of Upper limb .CONCLUSIONS:Breastcancer-relatedlymphedemaisachronic,incurablesickness,However, the efficacy is unsustainable and hetergeneous..Preven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reducetheincidenceoflymphedema. [KEYWORDS]breastneoplasms;lymphedema;prevention;treatment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且呈现常年增长和年轻化的趋势,同时也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89%[1],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率高,但是也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上肢淋巴水肿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上肢淋巴水肿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LND)后发生率高达41%[2]在部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患者,约有0 ~ 6% [3]。进一步可以引起肢体变相、功能障碍,可继发感染,甚至并发血管肉瘤。因此明确淋巴水肿的形成过程、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的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评估及护理规范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评估及护理规范 发表时间:2010-08-20T10:33:46.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晓雪徐晶芳 [导读] 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对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很大。 王晓雪徐晶芳(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内蒙古通辽 02800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254-02 【摘要】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产生原因的分析和评估,针对性提出护理规范,降低或减少水肿的出现,促进早日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水肿 乳腺癌手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是术后三大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资料显示,水肿发生率为28%。国内文献资料报导,改良根治术后水肿发生率为19%,同时接受放疗者水肿发生率为50%。我科从多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使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以最大程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回顾2006年以来根治术后236例乳腺癌病人,发生率为8.9%,比文献报道明显下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水肿产生的相关因素 1.1 手术因素 手术方式与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仅为根治术者的1/3~1/2。手术切口的选择对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1]。腋淋巴结清扫范围也是影响水肿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1.2 放疗因素 乳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对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影响很大。术后放疗都会造成放射野内的静脉闭塞,淋巴管破坏,还会因局部肌肉纤维化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影响患侧上肢回流及患侧上肢功能产生水肿。 1.3 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切口下积血、积液、皮瓣缝合张力过大和皮瓣坏死也均与水肿发生有关;腋窝创面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挛缩、瘢痕增生,压迫腋静脉及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术后感染可导致患侧上肢、颈、胸部之间的淋巴交通不能很好建立,造成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水肿;术后锁骨上下及腋窝的肿瘤复发转移,造成局部静脉及淋巴管的压迫性回流障碍,形成不可逆的水肿。 1.4 患侧上肢制动情况 术后及早的进行有成效患侧上肢功能康复锻炼,可以促进患侧上肢血液、淋巴回流及循环。反之,则淋巴管的再生迟缓,水肿出现或持续时间延长。 1.5 其他因素 有观察显示优势侧手臂的淋巴水肿率为18%,而非优势侧为2%,说明其发生与活动有关。其他因素尚有患者的年龄、体质、肥胖、肿瘤进展等都是产生水肿的因素[2]。 2 患侧上肢水肿的评估 国内提到淋巴水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分法。临床上应该把淋巴水肿的评估方法更量化、标准化,可以用客观测量法、病人的自我症状和患肢的功能来评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程度[3]。 2.1 客观测量法①周长测量:指间隔一定距离测量患侧上肢不同部位周长,再和对侧患侧上肢作比较。一般认为患肢周长比对侧患侧上肢周长长小于3cm为轻度,3cm~5cm 为中度,大于5cm为重度。②水置换法:是用患肢体积的变化来反映水肿程度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一种被认为是测量淋巴水肿的金标准。分别把双肢置入盛满水的容器中,然后分别测量双患侧上肢溢出水的体积,计算其差值。一般认为体积增加250mL有意义。③几何量法:先用测量器测手的宽度和厚度。用公式转换手的体积。每隔一定距离测量患侧上肢的周长,计算患侧上肢的体积,最后把手和患侧上肢的体积相加得出患肢的体积。④相对周长测量法:在双患侧上肢部分指定的点。如手掌、腕、距肘15cm、7cm 处测其周长,然后把双侧部分点的周长差值求和,每次测量的结果都和他们比较,得出一个体积变化率。第1种和第2种方法较传统,应用广泛,第3种复杂烦琐,第4种容易操作。 2.2 凭借患侧上肢肿胀、沉重、麻木预测患侧上肢水肿Bosompra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她对148例进行调查后发现63%的人有麻木感,35%的明显肿胀感,13~15% 报告有部分程度的疼痛,1~4%有肩关节活动受限和肌力降低,欲了解患肢功能情况,应密切注意自我感觉异常。 3 护理规范 3.1 术后患侧上肢的护理指导避免患侧上肢采血、输液及任何注射、测血压等。在医疗和患者日常生活中均应避免一切可能引起患侧患侧上肢淋巴渗出增多或淋巴引流受阻因素,如患侧患侧上肢长时间下垂、受压、外伤、感染。术后半年内患侧患侧上肢勿抬举重物。避免佩带手表、饰物、背书包,走路时,患肢摇动幅度不宜过大,术后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患侧肢体受压:避免穿过紧的衣服,注意选择宽松柔软的内衣。 3.2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可能出现切口下积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均与患侧上肢水肿有关[4]。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1)术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伤口,并压沙袋>24小时。(2)保持腋窝引流管通畅,定时挤捏引流管,并观察记录引流量、颜色。(3)若出现积血积液,应积极抽吸,加压包扎,必要时引流。(4)皮瓣坏死时要防止感染。 3.3 抬高患肢术后有效抬高患侧上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血液易从高处流向低处,可有效促进淋巴回流和静脉回流。贾奎等应用自制软枕抬高患肢,使肘关节高于肩部,手腕高于肘关节,斜面坡度30度,术后即开始使用,每天至少10小时,观察术后第10天臂围与术前的差值。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分别为31.43%和57.1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说明乳腺癌术后病人使用专用软枕能有效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5]。 3.3 功能锻炼术后正确的运动可帮助附属淋巴管建立并可代替部分因手术而受损的血管。术后第1天便可开始活动,活动应集中在患侧肘、腕和手部的运动,可作肘的屈伸运动,深呼吸以刺激淋巴液流动,术后第2天可作耸肩等主动运动。避免管道和切口部位压力过大,注意勿活动过度以免导致疲劳。拔管后7~10天,可开始作90。以上的动作,包括肩胛骨和肩的各种方向的运动。告诉病人每天在家锻炼2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诊疗现状分析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诊疗现状分析 唐武军,王笑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北京,100010) [摘要]目的:介绍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诊疗现状。方法:对近10年有关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严重危害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按摩、压力泵、微波等物理治疗对轻中度水肿有效,但易反复;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重症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结论:水肿一旦形成则很难治愈,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取代腋窝淋巴结解剖,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上肢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诊疗现状 Current Statu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Mastectomy Tangwujun, Wangxiaomin. Oncology department of Beiji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ertain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current statu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mastectomy. Method:To review researches on th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so on published in the last ten years. Result:Upp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mastectomy can severely threat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The mild to moderate dropsy can be effectively treated by massage, booster pump, microwave and other physiotherapies, however they frequently relapse. The medication is not ideal. Severe cases might consider operation. Conclusion: Once the dropsy is generated, it can hardly be cured. Prevention should be the key point.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DN) can be substituted by the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 which migh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complications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key word] Breast Cancer; lymphedema; statu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成为女性肿瘤的首位,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各式手术都需要同时行腋窝淋巴结解剖(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腋窝淋巴结,确定分期,判断预后,决定综合治疗方案[2]。ALND切断了大量淋巴管,淋巴液主要依靠代偿机制进行引流。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出现损害代偿机制或增加淋巴负荷的因素则较容易发生淋巴水肿。引起间质中蛋白质的浓度明显升高,使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进一步增高,水肿加重。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可以刺激间质中纤维母细胞增殖和释放胶原蛋白。于是皮下组织发生纤维化,进一步限制了淋巴引流,由此形成恶性循环[3]。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为6~30%[4],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是目前国内、外临床治疗的难题。 1相关因素 1.1手术因素手术方式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手术[通讯作者]*王笑民,Tel:(010)52176508; E-mail:ntxm100@https://www.360docs.net/doc/8c15071879.html, [收稿日期]2006-10-31

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和腋窝部位放疗的常见并发症。20世纪60年代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5%,术后加放疗其发生率增加到52%。80年代据文献报道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15%。近年来腋窝淋巴结清扫后中度、重度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不超过5%。淋巴水肿的程度与个体因素有关,部分患者上肢淋巴管交通支欠发达,容易发生淋巴水肿。高龄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高。 二病因1.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同时也切断、结扎了淋巴管,从而阻断了淋巴液的回流通路,造成上肢淋巴液回流障碍。大量含蛋白质的淋巴液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相关部位组织肿胀,日久还可引起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手术后腋窝积液、感染、瘢痕挛缩,也阻碍了上肢淋巴回流和静脉回流。 2.乳腺癌腋窝部位放疗会造成放射野内的静脉闭塞,淋巴管破坏,还会因局部肌肉纤维化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影响上肢淋巴回流。 三临床表现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在手术后任何时期,可术后立即出现,也可在30年后出现。急性淋巴水肿表现为患侧上肢增粗,若上肢周径增加超过2cm即可肉眼发现。慢性淋巴水肿上臂呈橡皮样肿胀。淋巴水肿可引起患侧上肢疼痛、肢体变形、功能障碍,并可继发感染,而感染又进一步造成淋巴管腔硬化与闭塞加重水肿。国际淋巴学会将其分为以下三期: Ⅰ期:上肢呈凹陷性水肿,肢体抬高则水肿消失。 Ⅱ期:水肿为非可凹性,上肢组织有中度纤维化,肢体抬高水肿不消失。 Ⅲ期:橡皮肿,上肢呈软骨样硬度,皮肤外生性乳头状瘤。 根据水肿的范围和程度分为三度: Ⅰ度:上臂体积增加<10%,一般不明显,肉眼不易发现,多发生在上臂近端内、后侧。 Ⅱ度:上臂体积增加为10%~80%,肿胀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上肢活动。 Ⅲ度(重度):上臂体积增加80%,肿胀显著,累及范围广,可影响整个上肢,并有严重的上肢活动障碍。 四治疗术后轻度上肢淋巴水肿可在数月内缓解,严重上肢肿胀很难自行恢复,各种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均有限。

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文章简介:乳腺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较大,所以手术后会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 乳腺癌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一、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行肿块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均可有此种并发症的出现。 乳腺癌病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常为: 1、术中止血不彻底遗留有活动性出血点。 2、术后由于应用持续负压引流体位改变或剧烈咳嗽等原因使电凝的凝血块脱落或结扎的丝线滑脱导致引流出血。 3、术前应用化疗或激素类药物使伤口容易渗血。 二、积液指皮瓣与胸壁或腋窝间有液体积聚,造成皮瓣不能紧贴于创面,它也是乳腺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见的原因有: 1、引流不畅使创面的渗出液不能及时引出而积聚; 2、创面内血液凝固形成凝血块不能引流出以后液化形成积液; 3、解剖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时一些小的淋巴管损伤而未结扎伴引流不畅形成积液一般发生在腋窝外侧; 4、用电刀解剖腋静脉时发生积液的机会较使用手术刀为多可能电刀对创面的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且经电刀解剖后一些小的淋巴管暂时封闭而在负压吸引后又有开放造成积液;

5、此外,皮瓣张力过大使伤口不易覆盖以及引流管拔除过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皮瓣坏死也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皮片坏死愈合延迟可能影响后续的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常需切除较多的皮肤,加之皮瓣分离的范围较大,皮瓣剥离得过薄或厚薄不均,会使真皮内毛细血管破坏而影响术后皮瓣的血供;或者皮瓣缝合时张力过大,术后伤口积液时也会引起皮瓣的缺血坏死。有时因使用电刀操作不当造成局部皮肤烧伤或血管凝固性栓塞也容易导致皮瓣坏死,皮瓣坏死一般术后24小时即见缺血的皮肤变苍白,逐步呈青紫色水肿,表面有小水泡3~7日后坏死区域的界限逐步清楚,皮肤逐渐呈黑色硬痂状。 四、上肢水肿。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上肢的淋巴及血液回流受障碍易引起上肢的水肿,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自5%~40%不等,近年来严重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不超过5%,造成上肢严重回流障碍的原因: 1、腋窝清扫范围不当,破坏了局部的侧枝循环.以往对腋静脉周围的淋巴脂肪解剖,常同时将腋鞘一并删除,亦影响术后的淋巴回流。因而手术时如未见有明显肿大淋巴结时,可不必将腋血管鞘拨除,实际上腋窝如有肿大淋巴结侵犯腋鞘时,常已非手术所能完全达到根治目的。 2、腋区有积液或感染,造成局部充血,纤维化,疤痕形成防碍了侧枝循环的建立。

如何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

一、不要手提或肩挑重物,尽量不要干需要手臂肌肉使大劲的活儿。因肌肉使劲时,需要供给肌肉大量的氧,这样会导致大量的血液流入手臂,然后又必须从充血的手臂将静脉血和淋巴液输送出去。 二、平时仍应经常活动手臂,也可做点家务活或适当的工作。尽量将手臂置高于心脏的位置上,譬如用几个枕头将手臂垫高,但要注意,要将整个手臂支撑起来,而不要单撑下臂。需要将包挎在肩上时,应挎在没有动手术那侧的肩上。感到肩部疼痛的妇女,应避免用肩挎包。平时尽可能将手放在上衣或裙子的口袋里,这样可放松双肩、手臂等各部位的肌肉。平时衣服的袖孔不要太紧,乳罩的带子也不要紧得嵌进肩里,必要时,可将带子加宽或加一衬垫。 三、戴戒指、手镯、手表时,应尽量宽松些,不要让它们嵌进皮肤,还要注意避免手臂直接受热,譬如热水浴、用很热的水洗碟子、长时间的熨烫、长时间的日光浴等。 还有提请注意,当手臂血液循环放慢后,在手臂上,尤其是手上的皮肤稍有破伤,例如割破、裂开、烫伤、被荆棘划伤等,就较难愈合。必要时,应及时采取消毒措施,例如用碘溶液消毒,若手头没有消毒液,用纯酒精也可。为避免不必要的伤口,通常应在未动手术那一侧验血、注射和输液。腋窝下淋巴结区域,不要皮下注射或针刺治疗。也就是说,手术那侧的上肢尽量不要注射药物,否则会增加这些部位充血的可能性。另外,为防止充血的危险,最好测量血压也要在未动手术那边进行。 只要坚持不懈地实施这些措施,会有满意的效果。然而,浮肿的

倾向仍始终存在。只要坚持正确的锻炼和适当地注意手臂的休息,可使70- 80%的浮肿手臂保持原样或变细。进一步的治疗方法是手臂上戴有弹性的绷带。如这些措施都不起作用,需要用机械消充血按摩法或减轻浮肿的药物。 要慎用几种减轻浮肿的药物,因为: ⑴利尿作用的药不可长期服用,它会增加细胞间组织蛋白质浓度,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 ⑵用于静脉中的药物,有时对短期浮肿有效,对慢性的浮肿已证实没有多大作用。 ⑶被推荐来治疗淋巴充血的药膏或胶药,会产生瞬间冷却和凉快感,因而感到舒服些。但对于慢性的手臂及胸部浮肿,不会有根本的改善。 最后,对于手臂浮肿问题再说几点: ⑴手臂浮肿后,需要对每天的生活作一些调整,而没有任何理由丧失信心。 ⑵浮肿刚开始时,你至少要对自己手臂的粗细有一定的控制。 ⑶倘若肯定浮肿越来越厉害了,不管有或没有炎症迹象,均应立即请医生会诊。 (实习编辑:朱文斌) 击溃癌细胞的中药配方: 本药方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防止癌细胞生长、扩散,调节细胞免疫,增强体内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起到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