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历史学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历史学专业选题方向参考

历史学专业选题方向参考、撰写提示及参考书目

历史专业学生可以在以下五个方向中选择自己的论文写作方向,具体为: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历史课程教学论。

选题方向一:中国古代史研究

(一)概述:

网络课程“中国古代史研究”主要以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与文明的演变脉络与状况为讲授的重心,即以中国古代王朝的兴替为线索、以文明的演变为核心,揭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典型人物、制度更新、社会思潮等,及其产生的社会与历史动因,演变的特点与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只有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才能对中国文明整体进程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中国古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

(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

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途径和演进的具体模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具体内容和趋势;中国历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及演变的主要时代特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演变历程中的各阶段主要内容及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学说之评价;中国历代民族政策;中西文明比较和其在世界文明史中之历史地位。

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翻阅《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考古》、《考古学报》、《文物》等文史考古类期刊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史学月刊》、《史学集刊》、《文史哲》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

(三)参考论文题目:

1、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特点及其与中国文明的特质形成关系。

2、殷周政治文化的关系:变革乎,抑或损益乎?

3、轴心说与先秦诸子学说的主要内容。

4、汉承秦制乎?楚制乎?抑或周制乎?

5、周秦汉唐政治制度之比较。

6、中国古代经学流变中的汉学、宋学与清学。

7、汉武帝“独尊儒术”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

8、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条件及表现。

9、士族门阀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衰落原因

10、隋唐时期的政治体制的内容及其意义。

11、隋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2、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13、宋代文人政治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14、宋代理学的形成及演变脉络

15、元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6、明朝初年国家体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17、王守仁心学与程、朱理学之比较

18、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9、16-18世纪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化。

20、清代初叶国家制度的主要特点。

21、晚明以来思想界的批判思潮未能在清代中期深入延展下去的原因。

22、清朝初年对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贡献。

(四)参考书目:

1、詹子庆著,《走近夏代文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2000年版。

3、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7、白寿彝总主编, 徐喜辰、斯维至、杨钊主编,《中国通史》第三卷《上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8、晁福林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晁福林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胡厚宣、胡振宇著,《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12、杨宽著,《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3、许倬云著,《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版。

14、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15、杨宽著,《战国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16、林剑鸣著,《秦汉史》( 上、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 上、下)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18、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史》( 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再版。

2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1、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版。

22、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下)》中华书局1959 年版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白寿彝总主编,陈振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卷(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德] 傅海波、[英] 崔瑞德编,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汤纲、南炳文著,《明史》(上、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上册, 1992年出版下册。

29、李洵、薛虹主编,《明清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30、王天有著,《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31、[美]魏菲德著,《洪业:清朝开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32、王戎笙总主编,《清代全史》(十卷本),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

33、张国刚乔治忠著,《中国学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选题方向二:中国近现代史

(一)概述:

网络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包含15章内容,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开端讲起,分别讲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各团体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从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道路探索从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共党人继续探索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在经过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华民族进入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课程内容在时间跨度上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进170年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阐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坚船利炮敲开国门之后的变迁和转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只有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才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

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的侵略),中国各阶层的抗争(包括政府当局的抵抗、民间自发反抗等),西风东渐下中国社会的变迁,救亡道路的探索,建设模式的探索等等。

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翻阅《近代史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近代史(现代史)》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社会科学战线》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三)参考论文题目:

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传统秩序的冲击

结合新的研究动态重新评价农民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怎样评价洋务运动在近代中国求富求强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怎样评价清末“新政”与清政府的自救努力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意义

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的争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两次国共合作比较

十年内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成就评价

南京国民党政权失败原因

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

五十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述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

(四)参考书目:

1、王文泉、刘天路:《中国近代史:1840-194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3、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杨先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7、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8、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林增平:《中国近代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11、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上、中、下)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3、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5、(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北京)1997年版。

16、(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中国改革通史·近代卷(1840-1911)《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1995年版。

22、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海天出版社1992年版。

23、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

24、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5、尚克强、刘海岩主编:《天津租界社会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沙健孙、龚书铎主编:《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29、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30、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31、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3、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4、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版),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原名《五四运动史》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以英文出版)

36、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37、刘永明《国民党与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8、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9、毛磊等编:《武汉抗战史要》,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0、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选题方向三:世界古代史

(一)概述:

网络课程“世界古代史”主要以地域文明为单位,简要描述了古代世界诸文明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创造与社会生活,并分析了它们之间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的漫长而复杂的历程。世界古代史是世界历史的开端,与我们所熟知的近现代世界的重大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联。只有了解和研究世界古代的历史,才能对人类文明整体进程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世界古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

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世界古代及中世纪诸文明宏观特色的归纳与比较,上古欧洲文明的两大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成就,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结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文化特色,中古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翻阅《世界历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社会科学战线》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

(三)参考论文题目:

1、古代世界诸文明特色的比较

2、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3、雅典与斯巴达之城邦政体的比较

4、古希腊与古埃及宗教特点之比较

5、古希腊人本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

6、罗马平民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

7、罗马成功对外征服的成因与影响

8、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9、西方古典史学的特点及其学术价值

10、中古西欧王权与教权斗争的过程及影响

11、中古西欧大垦殖运动的历史意义

12、中古西欧大学建立的社会与文化意义

13、中古基督教文化的特色及其历史影响

14、阿拉伯帝国的世界历史地位

15、拜占庭文明的世界历史地位

(四)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龙华:《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黄洋、赵立行、金寿福:《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等译:《全球文明史》,中华书局2006年版。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麦克尼尔著,张卫平等译:《西方文明史纲》,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

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布罗代尔著,肖昶等译:《文明史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阮炜:《文明的表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辛哈:《印度通史》,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

顾准:《雅典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王晓潮:《希腊宗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基托著,徐卫翔、黄韬译:《希腊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斯威布著,楚图南译:《希腊的神话和传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恺撒著,任炳湘译:《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普鲁塔克,陆永庭等译:《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阿庇安著,谢德风译:《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罗斯托夫采夫著,马雍、厉以宁译:《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蒙森著,李稼年译:《罗马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詹金斯著,晏绍祥、吴舒屏译:《罗马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叶民:《最后的古典:阿米安和他笔下的晚期罗马帝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0年版。

杨真主编:《基督教史纲》,三联书店1979年版。

布洛赫著,张绪山等译:《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奥古斯丁著,王晓潮译:《上帝之城》,人民出版社2006年。

格雷戈里著,寿纪瑜、戚国淦译:《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勒戈夫著,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马克垚主编:《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穆尔著,周术情等译:《阿拉伯帝国》,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徐家玲:《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选题方向四:世界近现代史

(一)概述: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是历史学专业和世界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讲述的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向全球扩张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和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世界近现代史是以世界的整体性运动和各国的多样性发展为考察理念,对1500年以来世界历史由分散到一体

化、全球化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考察。只有了解和研究世界近现代的历史,才能对人类文明整体进程形成比较全面而准确的认识。通过以世界近现代史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梳理课程中所学习的具体史实,深化对历史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从而巩固和提升我们的专业学习水平。

(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

基于学员一般现有的学习水平和国内资料可资利用的方便程度,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世界,工业革命前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及其向垄断过渡与世界整体化趋势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冷战起源和两极格局时期的世界。学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为了研究更有针对性,如果条件允许,学员可阅读《世界史纲》(下册),《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或登录“中国期刊网”,搜集与所写论文主题相关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社会科学战线》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

(三)参考论文题目:

1.试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西欧各国文艺复兴之比较研究

3.欧洲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

4.资本主义扩张与世界一体化进程

5.试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动荡性

6.革命和改革——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7.维也纳会议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8.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比较研究

9.美英文官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10.1871—1900年国际关系的新变化

11.威尔逊与国际联盟的建立

12.英国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13.杜鲁门主义与美国战后的外交政策

14.马歇尔计划与法国的经济复苏

15.美国学术界罗斯福新政研究述评

16.中国史学界十月革命研究述评

17,评乔治·勒费弗尔的《拿破仑时代》

(四)参考书目:

马世力于群董小川:《世界史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英] HG韦尔斯:《世界史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植枬主编:《20世纪世界史》,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上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克拉克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2001年。

方连庆主编:《现代国际关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宫少朋、朱立群、周启朋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肖月、朱立群主编:《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3-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1980-1989),第1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田上四郎:《中东战争全史》,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刘建珊等:《世界科技文化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查尔斯·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法】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R·G·甘米奇:《宪章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刘绪贻等编著:《美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上下卷,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版。

陆庭恩等:《非洲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威廉·海克林·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罗伯特·达思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英]罗杰·普赖斯:《拿破仑三世和第二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第2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1982年版

金重远:《战后世界历史长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选题方向五:历史课程教学论

(一)概述:

“历史课程教学论”主要包括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资源、历史课程教学过程、历史课程教学方法与技能、历史课程的学习方法、历史课程的评价、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内容的呈现。本课程在历史师范专业学科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学习本课程,从而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历史教学的基本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以历史课程教学论为专题的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员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教学反思,进一步领会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水平。

(二)选题方向及撰写提示:

针对学员一般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课程固有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本专业方向将选题集中于教学研究如历史教材研究、历史课堂教学技能研究、历史教学内容研究、历史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研究、历史教学方法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和历史科学研究等方面。

论文题目分专业理论研究和应用实验研究两大类。专业理论研究论文,侧重于专业学术研究内容,要求有一定的创建和独到之处;应用实验研究类论文,侧重于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岗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专业研究者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更多地来源于理论材料的占有以及有理论建构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研究主要围绕自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学员可根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广泛地翻阅浏览下述参考书目,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对各具体问题的把握程度,在本课程推荐的参考论文题目中寻找合适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有针对性地细致解读相关参考书目中的篇章,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排比与细致分析,寻找利于论证自身题目的史料证据,逐步搭建论文框架,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参阅书目可不局限于下面所列参考书目。参阅他人成果或引证史料和其他论据时,应以页下注释方式明确标明其出处(包括作者、论著名称、源出刊物、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具体可参见《历史教学》等专业期刊论文的引证格式),以免引发知识版权纠纷。

(三)参考论文题目:

1、历史教育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

2、历史教育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研究

3、历史教育评估与考试改革研究

4、历史课的难点重点设计研究

5、历史教育时间改革方法研究

6、历史教学方法价值的比较研究

7、历史教学发展史研究

8、历史教学心理特质研究

9、历史学习心理特质研究

10、《历史课程标准》的把握与解析

11、《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如何密切衔接

12近几年文科综合高考试题研究

13、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历史观察能力、记忆力、感知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的培养研究

14、新课程背景下的讲述法、讲解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历史教学方法研究

15、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

1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案学案设计研究

17、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1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教法研究

19、新课程背景下的板书设计与运用研究

20、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试验总结研究

(四)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一)(二)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朱汉国,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6、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朱煜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叶澜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新基础教育论》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金相成:《历史教学法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

11、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12、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

14、姬秉新主编:《历史教育学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15、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徐锡祺主编:《中学历史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张保华主编:《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1、胡永生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赵亚夫等的《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4、叶平:《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赵克礼:《历史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黄牧航主编:《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28、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朱煜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周方才:《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王海芳主编:《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与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32、安桂清著:《整体课程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周晓光主编:《历史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34、蔡笑岳主编,雷晓云副主编:《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35、朱汉国,郑林主编:《新编历史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历史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历史学 联系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本科生大量扩招导致毕业人数直线上升,使得本就饱和的历史专业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其就业前景相对所谓的热门专业来说更是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学历史的纯文科学生不得不冷静地分析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作出相应对策,作出合理的职业规划,以帮助自己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发展方向并贯彻落实,锻炼出足够的能力以面对日后激烈的竞争。 一、前言 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并使其增值,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可以增强个人实力,增强未来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并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可以定位职业方向,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为前进提供动力,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体的人生规划上,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将个人生活、事业学习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而有条理。在现代社会,社会更新换代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就会像无头苍蝇到处碰壁,这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分析 1.个性:性格活泼开朗,与人友善,但与生人相处会有拘束感,这对于我发展社交能力造成一定阻碍;做事认真负责,且追求完美,有“三心”——责任心、耐心、以及细心,但是恒心不足,面对长期工作会有想退却的念头,但不会懈怠,能告诫自己坚持下去;看待事情很乐观,即使有再困难的事,也会往好的方向看,不会让低落的情绪困扰自己太久;好胜心强,有不服输的精神,对人很坦诚,会将心比心,非常看重友谊,对朋友有绝对的信任。 2.兴趣:喜欢音乐、画漫画,也喜欢唱歌;运动细胞比较少,但喜欢羽毛球和网球。 3.能力:有一定的写作及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技术,在师范技能方面积累了一些知识;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欠缺,并且有时会有些懒散,做事有时欠考虑,盲目冲动。 三、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1)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可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以下分别列举各项工作: a.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b.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 c.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 1、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问题研究 2、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3、会计实践教学之探讨 4、论如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5、结算资金的核算及管理之研究 6、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7、会计诚信建设之研究 8、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其完善机制 9、浅议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体系的改革方向 10、基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角度谈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11、从“三大改革”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前景 12、对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测试的思考 13、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分析 14、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15、论《工会会计制度》的改革 16、论《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 17、论《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改革 18、浅淡基于制度关联性在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 19、管理层收购的利弊之我见 20、浅析金融企业会计与一般工商企业会计在教学上的衔接 21、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22、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23、中小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初探 24、浅析增值税改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5、、公允价值下企业利润与资产价值波动的研究 27、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研究 28、论制度环境与财务舞弊 29、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30、浅谈我国保险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1、浅析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的披露 32、商誉会计变迁的综合分析 33、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探析 34、公允价值计量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35、浅谈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及其影响 36、关于法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37、有关破产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38、生物资产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3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探讨 40、首批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41、ST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方式及效应分析 42、节能减排类上市公司盈利现状及前景分析 43、内蒙古资源类上市公司发展方式转换研究 44、中国乳品类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研究 45、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excel财务分析模板 46、商业实质研究 47、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研究 48、综合收益研究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考试,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一)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幼儿园覆盖率的提高,国家教育政策对幼儿教育也更加的重视。从而使近几年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问题成为一个话题,文章从国家政策、自身因素这方面分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从而使在校学生做好面对就业时遇到困难的准备,以及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儿童学前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是最根本的基础,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起 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在3-6岁这一阶段,学前教育是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在这一阶段也是儿童神经系统、表达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必须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对3-6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是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为他日后的生活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国家也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幼儿教师则是幼儿在在教育过程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要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便离不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只有一批批优秀的、专业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加入幼教队伍中,才能使中国的学前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现在读大学相对七八十年代来说现在读大学已经没有那么难了,全国各个院高校近 年来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已经是一个普遍化现象了,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近10年,全国各个行业几乎接近饱和状态,而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一界比一界多,且部分大学毕业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对就业岗位报太大的期望的局面,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愈发的困难。而学前教育专业,国家强调要重视幼儿教育,近几年由于种种机遇,乡镇幼儿园、私立幼儿园不断增多,为满足市场需求,各个院校不断扩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虽然近几年就读学前教育的学生增加了很多,但学前教育还是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2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便到97.8%,就业率排在第五名。但是在 社会扩大对幼教的需求的同时,也增大了对幼教的要求,我们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是会被社会淘汰。而且在应聘时高职毕业生还得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5年制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她们的基本功扎实、实践的次数也比高职毕业生多,这使她们能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这也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之一,也有部分人对这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没能以正确的认识到幼教这份工作的待遇状况,这也导致部分人就业难。

历史学职业规划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一、前言 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并使其增值,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可以增强个人实力,增强未来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并提高应对竞争的能力;可以定位职业方向,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为前进提供动力,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体的人生规划上,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将个人生活、事业学习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而有条理。在现代社会,社会更新换代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就会像无头苍蝇到处碰壁,这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分析 1.个性:性格活泼开朗,与人友善,但与生人相处会有拘束感,这对于我发展社交能力造成一定阻碍;做事认真负责,且追求完美,有“三心”——责任心、耐心、以及细心,但是恒心不足,面对长期工作会有想退却的念头,但不会懈怠,能告诫自己坚持下去;看待事情很乐观,即使有再困难的事,也会往好的方向看,不会让低落的情绪困扰自己太久;好胜心强,有不服输的精神,对人很坦诚,会将心比心,非常看重友谊,对朋友有绝对的信任。 2.兴趣:喜欢音乐、画漫画,也喜欢唱歌;运动细胞比较少,但喜欢羽毛球和网球。 3.能力:有一定的写作及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技术,在师范技能方面积累了一些知识;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欠缺,并且有时会有些懒散,做事有时欠考虑,盲目冲动。 三、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1)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可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以下分别列举各项工作: a.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b.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 c.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 d.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 e.文物保护工作。 (2)职业的岗位职责:

历史学类就业前景

历史学类就业前景: 历史学:基本信息【高考资料,收藏必备】 专业代码:060101专业人气:21860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学科门类:历史学专业类:历史学类选考(学科)建议:历史/地理/地理+历史 就业率(近三年) ?65%-70% ?2015 ?80%-85% ?2016 ?85%-90% ?2017 第一印象 ? 史记 ? 资治通鉴

? 战国策 ? 汉书 是什么 历史学主要研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涉及中外通史和断代史、中西史学史、中外历史文献选读等,对先人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历法、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当今的社会生活所借鉴。该专业侧重于理论研究,对口的职业相对需求较少,选择需谨慎。关键词: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汉书 学什么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关系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献学》、《中国断代史》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国学、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产业、满族语言文化、满族历史与文化、文物鉴定与修复。 干什么 中小学校:历史教学;文化类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

世界史: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060102专业人气:21235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学科门类:历史学专业类:历史学类选考(学科)建议:历史/地理 就业率(近三年) ?75%-80% ?2015 ?75%-80% ?2016 ?85%-90% ?2017 第一印象 ? 独立战争 ? 十月革命 ? 明治维新

? 世界大战 是什么 世界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世界通史、世界军事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等,了解世界的历史发展和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制度、经济等,在文化、文博、档案等行业进行世界历史与世界文物方面的科学研究等。该专业毕业生的择业面不是很广,选择需谨慎。关键词:独立战争十月革命明治维新世界大战 学什么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文化史》、《美国史》、《加拿大史》、《西方史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西方经济史》、《世界历史英文文选》 干什么 中小学校:历史教学;文化类企事业单位:科学研究。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学年论文选题参考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1、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论执政为民与和谐社会建设 3、论和谐社会构建的难点与要点 4、对依法行政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考 5、论法治文明与道德建设 6、对提高执政能力的认识和思考 7、科学发展观与依法行政 8、论行政道德与建设和谐社会 9、试论如何营造学习型社会 10、论政府职能转换与依法行政 11、对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12、浅论民主程序与科学决策 13、对提高政府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度的思考 14、对提高行政人员道德水准的认识与思考 15、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认识与思考 16、对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评价机制的几点思考 17、论行政人员法治观念的培育

18、论官德与民风的辩证关系 19、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及其效率的提高 2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角色定位 21、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行政听证程序探讨 24、行政问责制问题研究 25、论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和缺陷 26、浅论政务公开 27、政府绩效管理浅议 28、论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29、依法治腐,建设廉洁政府 30、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31、论行政权利腐败及其整治对策 32、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 33、我国干部人事上的腐败问题透视 34、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 35、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的现实思考

36、“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 37、试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及其途径 38、浅议依法行政与行政自由裁量 39、试论行政决策冲突的表现、原因和解决方式 40、论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 41、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途径研究 42、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43、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改革研究 44、地方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45、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6、新时期突发性群体冲突的表现及治理对策 47、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48、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50、我国乡(镇)行政管理的特点、现状与改革研究 51、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全国各地教育学各专业博士点及其就业前景介绍(截止2016年)

教育类博士点院校及专业 (截至2016年) 教育学原理博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点(15个)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博士点(14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学前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高等教育学 国家重点学科 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点(16个)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 成人教育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博士点(10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博士点(9个)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已划归公共管理学)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博士点(17个) 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博士就业前景(仅供参考) 1.教育学原理专业 1)就业前景

会计类学年论文选题参考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本科学年、毕业论 文选题参考题目 指导教师:杨钰 1.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创新问题的探讨 2. 关于绿色会计理论的探讨 3. 关于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探析 4.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5. 关于合并报表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6.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7.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 8. 关于企业会计政策若干问题的研究 9.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 10. 现金流量表分析与运用的研究 11. 合并会计报表合并理论的比较研究 12. 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原因及探讨 13. 关于或有事项若干问题的研究 14. 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问题的研究 15. 社会责任成本问题研究 16. 企业社会成本问题研究 17. 关于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 18. 新制度经济学对现代会计的影响分析 19. 中国会计中介商业贿赂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 研究与开发费用的会计问题研究 21.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22. 我国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方法)研究 24. 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研究 25. 关于财务呈报若干问题的研究/财务业绩报告的 改进问题研究 26. 对商誉会计的探讨

27. 中国会计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28.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 29. 合并理论与方法探讨 30. 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管理研究 31.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32.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3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 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与企业业绩评价 35.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机制 36.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37. 债转股问题研究 38. 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 39.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40. 企业综合效绩评价指标的研究 4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 42.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43. 论责任会计的激励职能及其实现 44.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 45. 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46. 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 47. 财务预测管理与创新 48.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 49. 并购融资方式及其风险防范 50. 公司治理评价问题探析 51.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2. 上市公司董事会业绩评价问题 53.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54.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55. 基于债权人视角的经营业绩评价 56. 内部管理业绩评价若干问题 57. 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体系

英语本科专业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An Analysis of Hardy’ s Comparisons in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浅析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The Use of Hemingway’ s Iceberg Theory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3. An Analysis of Alec’ s Personalities Tessin of the d'Urbervilles 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阿雷克的性格 4.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Female Character Estella in 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中女性形象艾丝黛拉解读 5.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Female Character Miss Havisham in 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中女性形象郝维辛小姐解读 6.The Use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Mrs. Dalloway 浅析《达洛维夫人》中的意识流运用 7.Fatalism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by Thomas Hardy 哈代的宿命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8.An Analysis of Thomas Hardy’ s Attitudes towards the Heroin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哈代对《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态度解读 9. An Interpretation on the Themes of the Poems Written by Emily Dickenson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主题解读 10.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Heroines’ Personalities in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性格对比研究 11.An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苔丝悲剧人生的成因分析 12.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18th-cen tury English Female’ s Choice of Husbands from Jane Austen ’ s Novels 从简·奥斯丁作品解读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择偶观 14.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Of Studies ” 《论学习》三种汉译本比较研究 15.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of Long Sentences in TEM 8 英语专业八级中长句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16. A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 of English Majors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状况调查 17.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s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18.A Survey on the English Majors ’ Current Learning Situ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s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19.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urs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s’ Marginalizatio 英美文学课程“边缘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 A Survey on the English Majors’ Use of Electronic Dictionaries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教育学就业前景发展趋势

教育学就业前景发展趋势 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不同的教育学专业方向,所能否从事的工作也是分别于不同的领域,这里由凯程教育权威专家就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对大家在备考的征程当中有所帮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1.教育学原理专业 1)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但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原理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2)就业方向 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综合文科师资、高等教育人文教育方向的教学与研究、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文秘、专业技术与管理等 01 普通高校 这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的主要的去向,但现在硕士生进高校越来越难,基本上都要求博士学历,所以想考这些方向的研究生想去高校就要做好读博士的准备了。 02 中小学校 现在全国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具有较强教育理论素养的人才特别缺乏,而且随着中小学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本身比较稳定,越来越多教育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进入中小学校,今年还出现了南京某中学几百个硕士竞争两个岗位的现象。

历史本科生就业方向

历史本科生就业方向 历史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历史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内容如下: 1.就业前景: 因为历史学专业属于基础性长线学科,社会需求以教学单位为主,且由于近年多数高校盲目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使得本就趋于饱和的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大于求的不良局面,竞争激烈。除了毕业生相互间竞争激烈之外,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数大中城市的高等教学科研单位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大中城市的中等教学单位,待遇较好者均要求毕业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部分重点中学甚至要求是博士毕业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就业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形势,用人单位选择余地极大,除了要求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名校教育背景和高学历之外,对专业对口程度要求亦十分严格。 2.从业方向: 历史学就业方向主要涉及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博物馆、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主要在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在历史学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全国各高校(任教),出版部门(编辑、记者)。 历史地理学: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区域规划、环境保护、新闻出版、方志地名、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及为政府决策部门作专题研究等。 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主要有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历史与社会学教师历史教师,在博物馆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导游,档案管理工作、政府部门或各报纸新闻单位相关工作,或者在社会科学院系统从事专职历史研究。 专门史:主要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 世界史: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相对冷门的基础性长线学科,历史学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想选择历史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慎重,充分做好思想

2008级学年论文参考选题

08级英语专业学年论文题目 文学文化类: 1. On the Meanings of Images in Moby Dick 论《白鲸》中的象征意义 2. The Economic Influence on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 3. On the Death Theme in Hemingway’s Novels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4. The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ism between Moby Dick and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白鲸》和《老人与海》中的个人主义比较 5. Unity of Opposites of “Guilt” and “Punishment”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carlet Letter “罪”与“罚”的对立统一—浅谈《红字》的主要人物 6. A Mother or Lover — On the Character of Mrs. Morel in Sons and Lovers 是母亲,还是情人—论《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太太的人物性格 7. On the Humorous Characteristic of Mark Twain’s Short Stories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8. On the Motivations of Tourists to Lijing and its Strategy 丽江游客的旅游动机及对策 9. Cultural Conflicts in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 Teachers 与外国教师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10.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 on Lijiang 浅析西方文化对丽江的影响 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mpliments 英汉恭维用语对比研究 14. 浅谈中英委婉语的文化差异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15. Cultural Differenc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含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含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统计学院2014级学生写作学年论文的通知 为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 好基 础,根据《统计学院关于实行学年论文的暂行规定》的要求,现将我院2013级学生写作学年论文的通知如下: (1)我院2014级学生每人撰写一篇学年论文。论文题目由学院提供选题方向,供学生参考选择,并由学院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指定每名学生的指导教师。同时该指导教师也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论文选题方向和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变动。 (2)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实验班学生,若今后有申请双学位的意向,即经济学与管理学两个学位,就必须两个学位都要求写作毕业论文,故本次在论文选题上就要提供两个即经济类和管理类的题目,但学年论文可以只撰写一个方面的。 (3)学生选题后应搜集资料,进行写作,对所选题目应有系统全面的阐述,并应作到理论联系实际,逻辑清楚、文理通顺。学年论文写作形式不作统一要求,可是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课程论文,也可是纯学术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 (4)2017年10月中旬,完成学年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提出修改意见,返还学生修改。2017年10月20日须将学年论文定稿,并交指导教师评阅,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上报学院。 (5)指导教师在学生学年论文的基础上,加强指导并形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基础。

统计学院2014级论文选题参考方向 管理科学专业方面 1、运筹学理论在经济管理及企业中的应用 2、决策理论、技术及其应用 3、管理系统工程理论及其应用 4、博弈问题的建模与分析 5、管理对策理论、模型与应用 6、质量科学与质量管理研究 7、系统分析方法及应用 8、系统模拟技术及应用 9、企业组织变革理论 10、投资项目管理、项目评价 11、决策分析及企业管理 12、金融投资与金融工程、公司决策分析 13、复杂网络 14、供应链管理 15、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6、其它 注:①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方向,确定指导教师后再具体定题目。 ②同学在选择方向时一个方向不宜太集中; ③同学写作学年论文可结合假期社会实践来进行。 ④请于9月12日前选定。

关于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关于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护理专业就业前景 众所周知,当今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就业竞争用“惨烈”来形容已不为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方向:工厂基础工人、 各行业服务员(主要是个体餐饮店或底层服务性行业)。特点:工资比较低,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低,没有发展前途。用“惨烈”来形 容已不为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方向:工厂基础工人、各行业服务员(主要是个体餐饮店或底层服务性行业)。特点:工资比较低,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低,没有发展前途。 无论是选择普高还是职业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实事求是,选择合适的道路,家长应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根据孩子的优势和特长来选择学校;勉强自己去读一个高中,如果以后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还是没有任何的一技之长,就业还是只能在工厂或者服务行业从事基层工作,就算是考上大学,一般也是民办二专,专业不好,就业 前景也不容乐观!实践证明,初中毕业选择一门好的技术,对于初中 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 人才紧缺国家重点扶持 医学类专业譬如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 国家护理人才紧缺。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

严重失调。 需求量大、技术性强、工资待遇高、工作环境好! 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x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发展前景好、社会地位高、就业后稳定性强、就业时间提前! 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信,并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业内专家介绍说,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如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大利亚,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大 利亚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 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 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关于护理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广告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分析

广告学专业就业方向与前景分析 专业剖析: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 理的科学,从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经济学科,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 法来教育和研究的学科,它揭示了广告促动商品销售的科学规律,其 两大支柱是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包括广告史、广告写作、广 告策划、广告战略、广告战术、媒体选择、广告心理、广告摄影、广 告设计、广告管理、广告道德规范等一系列原理和理论,这些原理和 理论揭示了广告活动的基本规律。广告学又是一门结合性的边缘科学,是因为广告学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统计学、美学、声学、光学、电学等众多学科,并且广告学本身 有着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很多分支学科。例如,广告理论学、实用 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市场广告学、广告心理学、广告美学、广告文学、广告摄影学、广告设计学等等。有人还说广告学是一门艺术,是 因为广告在创意、文字、图画、色彩、字体、修辞等方面都要使用艺 术原理,讲求艺术性,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产品的形象,准确、生动、简洁、鲜明、富于艺术的感染力表现广告内容,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消费者对广告的注意和兴趣。 就业方向及前景: 与广告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情形不相适合的是专业广告人才的缺乏。我国当前的广告从业人员不下 20 万,但真正受过高等专业教育和系 统培训的不到二十分之一,很多广告从业人员都是“ 半路出家” 。当然这不是说非专业出身的就拍不出好广告,仅仅从整体上看,显得 广告制作队伍参差不齐,且绝大部分水平不是很高。中国的广告要赶 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广告队伍素质,而提升广告队 伍素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从高等教育的专业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 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专业近三四年的毕业生分配去向表明, 该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人员少,质量高,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转)来源:胡佳红的日志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和异体字 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10,专书的词汇研究 11,专书的用韵研究 12,专书的语法研究 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18,《说文》部首研究 19,《说文》贝部研究 20,《说文》重文研究 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 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 30,陶渊明用韵研究 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 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教育学考研各个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与方向

一、教育学原理(专业代码040101) 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基本问题、比如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问题、教育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教育体制创新问题、受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制建设问题等等。其中既有教育学原理传统的理论领域,也有近年来根据教育实践的发展新开拓的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教育理论问题。主要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元教育学、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当代教育热点和问题、教育改革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 2、教育哲学方向 教育哲学是多以一定的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学科,原本科哲学专业的学生再选择这个专业比较好。注重对我国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考察研究,着重探讨在社会转型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教育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西方教育哲学思想的借鉴和批判。 3、教育文化学方向 教育文化学是以人类的教育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多角度地透视并理解人类的教育活动,重点是在深入诠释教育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比如研究不同国家教育观念里各自体现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教育制度中体现一国怎样的教育文化等。 4、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方向 主要侧重于学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同时,注重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学校发展与定位研究,区域教育规划研究等。如关于义务教育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研究,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研究,对学校管理与规划的研究。 5、教育政治学方向 教育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着重探讨教育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及二者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国内的研究一般包括:教育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教育与政治主体及其行为的各种关系、教育民主化、教育的国际化与国际政治的关系等。 6、教育法学方向 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如何用法律规定一切教育中权利与义务问题,主要集中在研究教育法的制定、实施与完善。 7、教育社会学方向 教育社会学以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主题: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自身的结构和组织、教育分流研究等。 8、教育人类学方向 教育人类学是指用人类学的概念、理论、观点和方法,描述、解释教育现象的应用性学科,旨在提示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9、德育原理方向(含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 主要研究对公民整体或个人怎样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比如研究如何培养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