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为中的内在动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人行为中的内在动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人行为中的内在动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目录

一、引言 (2)

二、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化 (2)

三、认知评估理论 (4)

Theory perceived causality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4)

四、认知评估理论 (6)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rapersonal regulation (6)

五、有机整合理论 (8)

Mo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8)

六、因果定向理论 (9)

七、操作性和归因性理论 (11)

八、信息处理理论 (12)

九、教育 (13)

十、心理疗法 (15)

十一、工作 (15)

十二、体育 (15)

分工表 (16)

人行为中的内在动机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一、引言

激励研究是对能量的探索和对行为的指引。激励理论中的能量实质上是人的需要。一个完整的激励理论必须同时包含有机体为生存和健康必须的需求,以及在于环境交流过程中获得的需求。而激励理论中的行为关乎有机体的整个过程和结构。在这个过程和结构中,内外部的激励才有意义,继而通过行动诗需求得到满足。只有同时拥有这两个基本点,才真正能称得上激励理论。

这本书是基于实证心理学的传统。从实验性研究出发,探索环境因素对于内发动机的影响,并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由此延伸出关于人格的激励理论。

本书核心是关于人类激励的有机理论,并检视了以便这个理论赖以成立的一些研究。一开始,讨论了内发动机的意义,及其现行概念的演化过程。第二章中还介绍了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并讨论了这个心理学核心理论的形成。

三到六章介绍了三个理论,而这三个理论后来共同构成了今天的自我决定理论。第三、四章是关于认知评价理论,也是这三个理论中最易于厘清的。这一理论有大量的实证验证,在这两章以及偏向应用的9到12章都有涉及。该理论分析了一些事件的影响,这些事件在它们对人的自我决定和技能方面与人行为息息相关。

第五章介绍了有机整合理论的初始形成过程,涉及到内发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发展。这个理论基于这样的主张:对于能力和自我决定的需求激励着对于内在和外在激励的详尽说明。内发动机方面,理论认为,人们会内化,并最终与利于有效的自我决定功能的外部规则结合在一起。

最后,第六章介绍了第三个理论:因果定向理论,这个理论描述了在行为初始和规范方面的个人差异。

第三到六章中的研究都是自我决定理论发展的实证基础。这些研究是我们对于如何实证地处理一些问题的最新尝试,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人类的自由与限制的。

第七章和第八章介绍了一些自我决定理论中的概念和研究事项的可行解释。第七章从归因视角讨论并展示了,为什么已经被我们的机体预测到的所谓的反复失败其实并不是反复失败。在第八章,我们讨论了几个信息处理和期望理论,这些理论后来引发了Deci关于自我决定理论的陈述。

也许这本书中最精华的部分在于它对于人类生活中许多领域的直接应用,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稀少而模糊。最后四章我们讨论了理论与教育、心理治疗、工作和运动之间的关联。这些应用的章节证明了自我决定理论与生活中许多领域之间的相通之处,代表着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概念化

这一章首先探讨了许多种使内在动机概念化的学派,有充分的的证据证明内在动机是存在的并且它具有无组织基础、独立驱动的特点。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驱动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驱动命名,而这种研究是不合适的,比如说驱动理论使用次级强化和困惑减少的办法。

另外一种途径,被看做是无驱动理论的的途径,它主要集中在生物学领域,并且假设组织为了有效运作需要自身最大化的醒悟,比如说非具体化的表面刺激。这种方法虽然很有趣但是对心理学领域是没有太大作用的。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是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它涵盖了较多的动机类型,动态地观察各种动机类型,可以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作为一种新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其基础是有机辩证元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自我决定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体现了动机研究的趋向,为众多的动机理论的整合提供了基础。

德西等人指出,个体有一种天性就是想相信他们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来活动的,是因为他们想做,而不是他们不得不做。他们认为人们形成了影响他们的信息解释的不同的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从个人取向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体把自己知觉为他们自己的行为的原因,这种他们称为因果的内在点,又叫做自主取向;另一种情境是个体相信他们的行动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取悦他人,或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叫做因果的外部点,又叫做控制取向。当人们的因果点是内部而不是外部时,人们更可能被内在激发来活动。一个人的因果取向形式决定结果行为是自我决定的或是非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们的有机需要的认识,并且设计选择行为,这种行为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而非自我决定行为,不包含真正的选择,所以可以说是自动的,它们受外在刺激和非整合的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控制,如替代需要、机体调节或压制人们的需要结构的驱力和情绪。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有一种学派专注在不确定和不协调因素的领域,具体来说就是认知结构和刺激输出的不协调方面。即使当那种不确定和不协调现象渐渐消退时许多行为很清晰地回表现出来,但是那些行为的不确定性与不协调性也在增加。有些学者假定人们有这样一种趋势会去表现出来心理上不平衡的状态,并且他们都是再不确定和不协调性两者的基础上考虑的。激发动机和给行为提供能量的最为重要的信息来源是最初的一系列驱力。驱力可以作为发动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出现,或者它们可能是自动行为的发动者。驱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循环运作。形成动机的第二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是智慧和自我决定的内在需要。这种基本的、不断发展的动机倾向在于给行为提供能量和指导,引导人们去挑战,去从混乱中创造秩序,去调节他们的驱力或投入有趣的活动。情绪像驱力和内在需要一样,提供可以导致动机形成和随后的目的行为的信息。例如,愤怒可以引起一种动机来改变人所处的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因素。情绪作为行为的前提和后果在动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自我决定理论

中,情绪反应是信息的源泉,这种信息先于行为并给行为提供能量,并且它们以体验到满足的形式成为成功行为的结果,或以挫折的形式成为不成功行为的结果。德西认为,自我决定行为由动机提供能量,而这种动机由情绪以及对将来满足状态的需求引起。非自我决定的情绪行为有一种非整合的情绪直接提供能量并以自动的、富有表情的反应出现。驱力、内在需要和情绪这三种动机来源会相互影响、相互侵占和相互干扰,也可能联合起来产生多重动机。在一个动机或多个动机显现时,人们根据他们对这些动机的满足的预期来选择目标,从事自我决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通过自我修正并指向目标而获得。如果所有的步骤都进展顺利,并且这种目标将产生预期的满足,行为将终止。不然,人们将需要选择一个不同的目标,这种目标增加了一些,是预期产生满足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本章节也考虑了内在动机的概念化。它是用来评估人们对竞争以及自我决定的那些需要。这些需要当然是和神经系统的组织分不开的。他们和竞争和自我决定的经验、还有高兴有趣的情绪是有紧密联系的。他们会激发适应环境的并且战胜苦难的不间断的一些活动,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竞争与自我决定的这个方式是本书的一个中心部分。自我决定的心理标志在于灵活地控制自己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自我决定时,人们自由选择行动,而不是被迫或受到强制,并且这种选择基于对有机体需要的一种认识,和对外在事件的一种灵活解释。自我决定时常涉及对人们的环境或结果的控制,但它也可能涉及放弃这种控制的选择。但同时,自我决定也会受到环境力量的支持或阻止,所以,对自我决定的研究部分地依赖于对环境影响的探索。

最后,文章指出即使自我决定的品质需要通过心理调整以及经验的选择来实现,并且是自主动机中固有的,但是他也表现在外部动机行为上。本章简单地回顾了自我决定理论的产生,并且分辨了自我决定和控制的区别。最终得出结论表明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外在动机发展的理解和对社会的适应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三、认知评估理论

Theoryperceived causality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在《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第三章中,主要的内容是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perceived causality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本章从八个方面来彻底论述了认知评估理论,在八个小节中,作者得出了六个重要的结论(均已黄色标记重点表示)。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节:作者谈到了monetary-rewards带给局中人的一些影响。通过介绍,可以看出作者肯定了通过monetary-rewards机制,的确可以促使局中人更为有效的完成任务,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但是对于想要研究的主要是内在激励的效果则是无法确定的,这也就为后来的论证打下了基本的条件。

第二节:作者对perceived causality进行介绍,重点突出的是从内部到外部的区别。作者认为内在激励是建立在自我决定的基础上,并且外在的奖励常被用做控制的工具,是由于其可以影响人们的自我决定的过程。同时又说明了在自我决定中的一些约束条件和另外一些外部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了:监督,期限,评估,施加目标,竞争等因素。

第三节:作者从另一个方面,论述perceived causality中的从外部到内部的作用机制。目前的实验已经证明了,外部奖励与控制确实会影响到人们自我决定的过程。在已有的案例研究中,在认知归因路径中从内部到外部的一个流程里,当外部的临时性措施取消后,人们会出现对目标行为的内在激励,同时对活动本身兴趣降低,行为的感受也会下降。因此,作者认为,正是外部环境的改变进一步演化为内部激励的更改,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机制。

第四节:内容是认知能力的增长。通过多个实验的验证,对局中人进行适当的反馈会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相反缺乏反馈,则会是另一种效果。

第五节:是认知评价理论的全面阐述。在前文的铺垫下,已经可以对认知评价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认知评价理论描述了那些实施或调控人们的激励或激励相关的过程中起作用的事件的影响。共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与行为相关的外部事件会影响人们的内在激励,其程度取决于认知归因路径。同时引起外部认知归因路径变化的事件会损害到内在激励。引起内部认知归因路径变化的时间会增强内部激励。第二:外部事件影响到内在激励。其程度取决于它可以影响到的人的认知能力的程度。可以提高认知能力的事件会增强内部激励。相反则会降低内部激励。第三:与控制人们行为有关的事件有三个潜在的内容,并且每个都对应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一信息方面是可以通过认知归因路径和认知能力来增强内部激励。控制方面则是通过外部认知归因路径来减弱内在激励,同时提高外部抱怨或对抗程度。这三个方面相互的显著性也会对行为带来严重的损害效果。

第六节:作者又简单论述了该理论的演变过程。认知评价理论自从产生时起,经历了一些完善与发展,才会形成当前的比较充实的内容。主要由于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是对自我决定和认知能力之间关系的逐步验证。第二方面是由于在研究过程中,从认知理论逐步扩展到

了一个更为清晰明了的激励的过程,显得比较完整。第三方面是该理论延伸到了对当内部激励减弱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的探讨,以及人们如何遵守或违背规则的分析。第四方面试该理论也探讨了与激励相关的一些心理层面的过程分析。最后,该理论目前已经扩展到了对个体层面的研究。

第七节:重点论述了奖励管理和任务类型。首先是权变奖励,作者认为奖励实际上可以根据许多不同的标准而实施。包括有:Task-noncontingent rewards,Task-contingent rewards,还有Performance-contingent rewards ,competitively contingent rewards。在论证后得出的结论中表明,任何奖励管理带来的正面的绩效反馈都倾向于加强内在激励。但是,所欲的应急奖励如果脱离一致性的反馈,则会降低内在激励。竞争性的奖励最不受控制以及绩效奖励同样,并且,任务奖励次之。结果的复杂性是由于奖励控制的正面反馈的综合作用。

第八节:本节中,作者则开始论述了任务的本质。作者使用数个有效的研究来分析任务的本质,认为任务奖励损害了趣味工作的绩效,但是提高了那些单调无味的工作的绩效。当人们因为从事趣味工作而获得奖励时,这时奖励会减弱其内在激励和本身的乐趣,同时降低绩效。当从事无聊工作而获得奖励时,则会提高乐趣和绩效,但同时内在激励还是处于同样的低水平。

总论

总的来看,本章通过实验研究来论述了控制内在激励的各种事件的影响作用和机制原理。这些构成了认知评价理论的核心内容。认知评价理论是就那些控制人们行为的事件分析,从而探究对人们的认知行为和能力的影响过程。

在认知评价理论中,作者追溯了那些从第一版到当时最新的实验研究成果,中间包括了许多的改良和完善。并且还套讨论了从心里抵抗到无助的关系,激励组织和各种具体的奖励制度。还有许多具体的方面,都有详尽的说明。可以从文章中系统的构建出认知评价理论的框架,体会到人们认知行为的决定过程及其机理。

四、认知评估理论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rapersonal regulation

4.1论点导出

上一章节建立的结论加深了我们对外部事件影响人们动机过程的理解,研究的首要任务放在事件本身。根据认知调节理论,事件对动机过程的影响是确定的,但不是由其客观特征,而是由它对个人的心理意义决定。本节引入三个关键词,即信息化、可控化、无动机,并以三个重要结果开篇,以此探索感知主体的人际沟通和自我调节的感知能力。

4.2Interpersonal Contexts

环境在行为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际情境的丰富经验可以成为影响感知者的重要决定因素,可以让事件产生弦外之音。

4.2.1 Performance-Contingent Rewards

根据回顾Harackiewicz的实验研究,瑞安对于绩效奖励的人际管理分为信息化和可控化,在这两种情境下对个体的内部动机产生影响。控制化管理往往会减弱内在动机,而信息化管理则会加强内在动机。

4.2.2 Positive Feedback

德西(1971)首次提出积极的绩效反馈能够加强内在动机。随后,Smith(1974)、Weiner和Mander(1978)的研究成果恰恰背道而驰。这是由于Smith实验前告知了实验主体绩效会被测量的事实,所以得出了积极的反馈会减弱内在动机的结论。这可以用信息化和可控化解释,强调绩效的测量会使人际环境更加控制化,继而导致内在动机的减少。

Pittman(1980)等人进行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15分钟解谜题活动,实验表明在控制化条件下,实验者会对实验主体的绩效产出有一定的参与和压力给予,导致更少的内在动机。瑞安(1982)通过hidden-figures puzzles概括出和Pittman相同的结论,即能力被隐含地控制后,反馈会削弱内在动机。

4.2.3 Self-Administration

一系列关于奖赏和反馈的自我管理的实验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由此向行为学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奖赏的自我管理是更信息化还是可控化,或者说相同的奖赏下与其他的管理方式有无差别,这是不清楚的。

瑞安认为关键因素不在于管理的类型,随后组织大学生进行了解谜题的实验,一半的人是控制条件下的自我管理反馈,另一半是信息化条件下的自我管理反馈,实验也建立了其他管理方式的反馈模型(信息化和可控化程度无差别)。实验证明不管能力反馈的管理模式如何,信息化的反馈会增加内在动机,而控制化的反馈会减少内在动机。

4.2.4 Information——Control

本节主要围绕实验进行展开,实验的一般结论都与信息化与可控化相关,因此通过学者综述和一些实验研究对二者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在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information environment和permissive environment,即信息环境与放任环境的区别。二者都是自主的,但放任环境是不仅没有控制,也没有反馈和结构的环境。

4.2.5 The Communicator and Context

前文已经论证过若干个影响人际情境的具体因素,现在要做的是验证交流者的倾向和导向是否能够影响交流的信息化或者可控化,借此影响个体的内在动机。

德西:不同导向的老师影响学生的实验

“supporting autonomy”“controlling behavior”

4.3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ipient

主体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4.3.1 Sex Differences

不同性别的主体的感知能力有所不同。据德西发现,男性在接受赞扬后会展现出更高的

内在动机,而女性恰好相反。男性对赞扬更显著,女性则对控制更显著。男性趋向于独立和成就导向,女性趋向于依赖和敏感导向。

在Blanck关于不同性别影响内在动机的反馈实验中,表明没有差别,这是因为Blanck 的实验主体是已经形成导向的成年人,不具代表性。后续的两个研究选择上小学的儿童,得出的结论是和瑞安一致的,女孩往往把混合的反馈反映为控制化的,而男孩反映为信息化,由此其内在动机也不一样。

4.3.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iver

这里注意,引入了控制点这一概念作为个体差异性的变量。内在控制点下的人认为他们的产出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外在控制点的人认为产出更多的是被超出他们控制范围的一些其他力量所影响,控制点的不同可能会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相关。内在控制点高的人更有可能把奖赏和交流作为信息化的,而内在控制点低的则作为控制化的。控制的概念如果在含糊不清的情况下,内在控制点的人就会把奖赏作为信息化,外在控制点则相反。

紧接着探索了积极和消极的反馈在内在导向和外在导向下对内在动机的绩效表现。无动机这一关键词在此处出现,外在导向的孩子对于消极的反馈最终会减少内在动机,从而形成一种无动机和无帮助的状态,消极反馈在外在动机和无动机之间建立了联系。

4.4Intrapersonal Regulation

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都与行为的调节有关,调节行为的事件并不是外部的而是事件内部本身,需要区分的是行为调节的事件是处于信息化还是可控化的情境,信息化的调节代表着自我决定,控制化并不是。通过两个女孩学吉他的例子,阐明了控制化调节和信息化调节的区别,前者激励自己练习防止失败后羞愧感和焦虑的产生,后者更多的是为了提高自我和出于自愿。

最后一部分讲述内在动机行为可以定义为自我决定,当行为是内部信息化调节的,它就是自我决定的。

4.5总结

首先,奖励和积极的反馈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加强内在动机;其次,个体的行为差异会对内在动机产生影响,包括性别、控制点和动机导向,都将会有三种结果:信息化、可控化、无动机;最后,本节对认知评价理论进行了扩展,行为可以被人的内在事件所调节,这种扩展可以成为讨论内在与外在的因果关系、自我管理的基石。

五、有机整合理论

Mo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主要围绕两个核心内容:一个是基于外来经验影响而形成的内在结构导致的行为,一个是源自自然动机的表现形式。这里并没有说那种假设更重要,文中将以孩子成长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影响现象进行讨论。整个理论主要是把出于人的主观意志和认知的“自我决定”行为进行有机整合,整合的途径是通过人的认知作用,将人的需求和动机联系在一起,探讨了外在动机的类型和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条件。该理论又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动机三种类型。内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先天倾向,它是高度自主的,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

的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

文章列出了关于人类发展的有机整合理论初步的模型,通过发展,我们不仅仅在组织部分上有所改变和整合,还使个人的能力朝着更精更有弹性更同一方向的转变。这些结构的能力通过事物外在边界和拥有驱动力、情感力的内在边界两方面,表达其精通或胜任。整合发展过程中理论对账目的需要,假定了内在动机为整合的动力源,这种观念不同于整合,建议一种自发的、自然趋势的而不是靠环境进行激励与推动的。

当然所有改变也不是全由内部动机驱使的。只有改变了的才有发展的意义,换句话说,改变那些代表不同的、整合动态性质的活动,无论是知识、技巧还是兴趣方面,能力都朝着结构统一的方向发展,能力当有不同和相同时,倾向于弹性、自发的、自由冲突的这种结构,有着统一的方向,并具备着功能上健康的特点。

不仅内在动机有着发展方向的进展,结构的不同化也使得内在动机朝着不同的方向而活动。这不仅指的是内在动机的发展,而且文章还讨论了外在动机的发展,聚焦于内化跪着针对那些不是内在动机而定的社会性机构的要求。

文章还列出一个内化的连续一体的无牵制、无自发表现的进程,直至扩展规则通过的瞬间接触,无限制的融合。其中外在规则进程被包含作为一个控制源,因此保持内在控制的二分式和冲突对于识别目标、规则的价值很重要。在其中,内部冲突会被大大抵消,而变成整合规则,在这种规则下,自己会变成整合其他规则以统一感知的个体,这就是自我决定的基础,我们作为真实的内化功能,内在动机整合的过程和我们讨论环境情况的不同程度同化,我们的焦点在于,得到相应的能力和内向性的挑战,识别个人的整合理论趋势和所需的表现行为,利用内在冲突产生的动力,最小化控制、压力方面施加的力量。

有机整合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个体出于不同程度的自主性行为,将外在动机行为划分为四种不同程度的调节形式,即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具体而言,外在调节是个体在行动时所表现的自主性最少的调节形式,个体的行为仅仅是为了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内摄调节是个体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消除其焦虑等情绪而采取行动,虽然有主动性但不是真正的自主性的调节形式。认同调节是个体的观念中已然认识到某件事的重要意义,将它作为自我的一部分来接受并付诸于实践。整合调节是个体在行动时所表现的自主性最多的调节形式,个体的观念中不仅认识到某件事的重要意义,并把它当作信念的一部分而自愿的实施某种行为。

六、 因果定向理论

6.1 因果定向理论概述

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 )认为个体具有对有利于自我决定的环境进行定向的发展倾向。该理论描述的是个体差异对动机的影响,指出根据个体自主程度和意志卷入程度可区分出三种水平的因果定向,分别是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

每一种

定向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着。自主定向与内在动机相对应,是指个体对能够激发内在动机的环境的定向。具有自主定向的个体会利用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并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自身的既定目标,表现出很高的自我决定性。个体行为的动因完全出于自身的意愿。控制定向是个体对控制性环境的定向,指个体倾向于受报酬、限期、结构、自我卷入(ego-involve-ments)和他人指令的控制。非个人定向与无动机相对应,指个体相信对满意结果的获得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这些行动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运气相联系。他们的行为通常是漫无目的的,并且希望事情都一成不变。非个人定向的人从来不进行规划,并且墨守成规,随波逐流。根据这些不同的偏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和选择行为作出预测。

6.1.1自主定向

自主定向的中心是选择的体验。具有自主定向的个体会利用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并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自身的既定目标,无论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他们都会基于选择去行动,表现出很高的自我决定性。同时,也表现出选择性迁就融合。当环境不具有反应性而且难以改变时,他会去迁就环境并与之融合,而不是表现出顽固坚持,他调整自己的行为去迎合环境直至环境有所反应。他们将环境事件当作信息性事件来处理,选择性迁就融合不失为一种有效利用信息的行为。他们基于现实可能性的考虑,会去选择那些最大可能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激励性行为,对选择性迁就融合个体来讲,是整合而不是顺从才是其发展的过程和方法。

一个具有高水平自主定向的人倾向于表现出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寻求有趣的和有挑战性的活动。具有强烈自主定向的个体在行为上会表现出多样性。他们会想方设法去获得自主性。他们会将环境看作是信息性的,并据此信息去选择行动的时间和地点,如此做法会使得他们具有更大的弹性而即使在控制性的环境中也很少受到损伤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性的损失。当一个人能够整合外在的控制时,他就会在外在控制的情境中具有或者保持更多的自我决定性。

6.1.2控制定向

控制定向的中心是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冲突或者力量斗争。有些情况下,这种冲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比如,两个人之间,人与组织、机构、制度、体制之间等。而更多的情况下,争斗来自内心,所谓控制者与被控制者是同一个人。

一个具有高控制定向的人对报酬或别人的控制易形成依赖性。他们更容易与别人的要求而不是自身的要求取得一致。具有高控制定向的人容易把财富、荣誉和其他一些外界的因素看作极端重要的事情。控制定向的个体在行为上常常是去寻找并选择控制性的环境,而且去寻求那些客观上具有信息性的环境的控制,比如,有些学生会请求教授给一个建议,然后就把建议当作要求去执行和完成。

6.1.3非个人定向

非个人定向是基于人面对生活的挑战的不胜任感而言的。非个人的机能是不稳定的、无特定路线、且无目的性,这样的个体面对外来和内在的力量缺乏必要的心理结构。非个人定向者认为行为和产出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外来的和内在的力量均不可控,它常处于不能胜任感(无能力感)的结果当中。它与动机连续体上的缺乏动机状态是一致的。

非个人定向者在行为上常表现出无目的的状态。比如,他们会循规蹈矩、照章办事,那是由于他们不具备有目的性、有意图性的能力。缺乏动机的行动者常受无意识的力量所驱使,因此会投入一些上瘾性的行为中去,并常感到很无助。总的来讲,非个人定向常伴随着高度的焦虑。

6.2总体因果定向量表

在因果定向理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总体因果定向量表(the 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s Scale,GCOS),用于测量个体总体因果定向水平,即为自主性、控制性或非个人性。自我决定研究者认为,每种导向在任何个体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总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个体总体因果定向水平为三个子量表得分之和。①自主定向量表,用于测量个体的自主性程度。高自主性倾向个体趋于表现更好的自我,寻求兴趣和挑战性行为,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②控制定向量表,用于测量个体受奖励、限定期限、结构、自我卷入、他人指示等外在因素控制的承担。高控制性倾向的个体倾向于依赖奖励或控制因素的影响,更倾向于做他人要求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所想要做的事情。研究表明,高控制倾向的个体更倾向于专注于财富、名声和其他外在动机因素。③非个人定向量表。个体对获得奖励或成就源于非控制性因素(如运气)的观点进行等级评分,从而测量个体非个人定向的程度。高分者倾向于无动机行为,行为墨守成规。

Deci & Ryan的研究发现自主定向与自我实现、自尊、自我发展和个人幸福正相关,而控制定向与公开自我意识正相关,非个人定向与自我贬低、抑郁相关。

6.3总结

基于因果定向理论的观点,自我决定理论又区分了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自主性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内化的很好的外部动机,自主性动机意味着人们从事活动是出于兴趣,或者活动的价值被整合为自我的一部分,行动是完全自觉自愿的。控制性动机是指行动出于压力感即不得不做,包括外部调节动机和内摄调节动机。自主性动机、控制性动机和非动机是描述状态性动机的概念,而因果定向理论的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是描述个体特质性动机倾向的概念。实际上,动机变量是通过环境方面,包括工作氛围和个人因果定向预期的,前者可以通过自主性、控制性和非动机理解,而后者可以通过自主定向、控制定向和非个人定向理解。

总之,自主定向是基于兴趣和自我认同价值的行为调节,表明一个人内部动机的普遍趋势和很好整合的外部动机趋势,自主定向个体体验到社会情境是支持性的和自我决定的。控制定向是指定向于控制和对于该怎样做的直接关系,与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相关联,控制定向的个体体验到社会情境是控制的或被控制的。非个人定向是指没有行为意向,认为无法控制行为的结果和意图,与非动机状态和有意识行动的缺乏相关联。每一种定向相对独立存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动机的内化过程。

七、操作性和归因性理论

研究显示,报酬和外在激励因素有正向联系,和内在激励因素有方向联系;产出和内在激励因素有正向联系,和外在激励因素是反向联系。Kite(1964)做了一个实验来回答其他外部事件和内在、外在激励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因素与环境相关,惩罚条件下的因果关系比奖赏时更倾向于外部控制。和Deci等(1974)的研究作比较可看出,一个人不仅会接受外在金钱奖励,还会被其他外在因素控制,从而导致内在激励因素的减少。

Deci等人(1974)做了一个2*2维度的实验,分别是产出和回报、偶然和非偶然。研究者发现高产出/高回报的偶然单元最具外部激励,低产出/低回报的偶然单元最不具外部激励,两个非偶然单元情况适中。高产出/高回报的单元,非偶然回报最具内部激励,低产出/低回报单元,非偶然回报最不具内部激励。

自我归因

自从归因理论现世以来,越来越多社会心理学家使用归因分析研究人们是怎样感知他们自己内心状态的。Bem(1967,1972)的自我认知理论被广泛讨论,用来研究态度变化、情

绪、内在激励、社会化等等问题。

在自我归因的研究中,和人际归因一样,打折扣原则和扩大原则被广泛使用。当人们在有趣的工作中得到了回报或被控制了,他们会评估现状,归因于很强大的外部因素。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或者他们忽略了活动中的障碍,他们会倾向于内部因素。

根据一些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有外部监管活动,内部激励因素不会发生破坏,归因也就没有必要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归因不会影响后来的内部激励。事实上,Pittman等(1977)的研究显示自我归因会影响内部激励。

许多研究都显示尽管当人们得到回报时,归因变得更加外在化(Brockner & Vasta, 1981),尽管自我归因会影响内部激励,他们决不为内在激励变化的发生进行调解。因此需要一个理论将自我归因的营销考虑进去但不把他们放在内部激励改变的正中心。激励理论就是如此。根据这个理论,人们的需要和对环境可供性的感知使他们以某种方式加入到某个活动,但并没有被内在或外在激励,这就意味着外部活动的影响在加入前就发生了。

自我归因理论第一次将视线放到外部力量或促进或阻碍人们的表现。如果是促进表现的话,内部原因就打折扣了,如果阻碍表现的话,内部原因就增加了。

但是自我归因理论忽视了个体的意识和知识。当应用到人际之间的感知时,归因理论是合适的因为研究者和行为者内心的状态没有直接联系,因此必须作出推断,但是应用到个体内在感知时就没那么合适了,因为人们和自己内心的状态是有联系的。自我归因关于“了解自己”的观点引发了一个迷惑,就是从人的机体状态中意识到的或者想要的和最适合实际状况下想要的或感受到的之间的矛盾。

八、信息处理理论

期望理论

8.1Vroom的模型

用一组量化的代数公式代表“行动力量”,他声称,人格行动能导致大范围的结果,特定行动的力量Fi由这些结果的效价Vj所决定,行动的期望(Eij)引导这些结果。期望是从0到1的主观可能值。具体的命题是,第i个行动的力量是每个结果效价的代数和乘以行动i导致结果j的期望的函数。也就是说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乘积。

首先,模型实现没有提到一阶结果实现的内在价值。研究显示,一阶结果的效价由Vroom 提出的函数所决定,加上内在报酬的效价的函数。这点少有关注,但是它至少指出了内在和外在结果在激励行为的认知模型的重要性。

第二,Vroom的模型没有讨论二阶结果如何获取效价。

8.2Atkinson的模型

该模型是一种数量化模型,考虑成就行为的不同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理论声称,接近成就情景的趋势Ta是接近成功的趋势Ts和避免失败的趋势Taf的结果,也就是Ta=Ts+Taf(其中,Taf是负值)

一个人靠近成功的趋势是成功动机、成功可能性和成功的激励价值的函数,成功动机Ms是一个人实现成就的需要,这是相对稳定的个人特质;成功的可能性Ps是完成目标的期望值,期望代表了成功的客观可能性,取值从0到1;成功的激励价值Is与一个人在完成目标时感到的自豪感有关,取决于目标困难。Atkinson提出,Is=1-Ps,目标的激励价值与成功的可能性直接相关。(Ts=Ms*Ps*Is)

一个人避免失败的趋势Taf,引导人们避免而不是到达一个成就情景,避免失败的趋势有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分别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失败的期望和失败的激励价值。避免失败的动机Maf是相对稳定的个人因素,与个人想要避免消极情景的意愿有关,通常有焦虑测试表衡量。失败的可能性Pf是个人对失败的期望,等于1-Ps。失败的激励价值是负值,简单认为任务的失败激励价值会及其低。(Taf=Maf*Pf*If)

因此,接近或者避免实现成就情景的结果趋势(Ta)等于接近成功的趋势加上避免失败的趋势(后者是一个负数):Ta= (Ms*Ps*Is)+ (Maf*Pf*If)如果Ts的绝对值大于Taf,那么这个人往往会接近情景,反之,他会避免次情景。

通过数学操作,接近或者避免的趋势结果等价于:Ta=(Ms-Maf)*(Ps*(1-Ps),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趋势取决于两个独立的个人特质,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所以此模型考虑了个人和环境因素。

任务困难的问题

两人的期望模型都由一组代数关系表达,与一般成就领域的预期行为相联系。

人们困难选择水平依赖于他们是否被内在激励或者外在激励,外在激励目标往往选择相当容易的任务来增加他们的获得想要外在回报的期望,而内在激励目标往往选择更困难的任务来增加挑战数量和内在回报的大小。对于外在激励群体,可能有不是金钱愿望的其他激励目标影响选择,对于内在激励群体,他们在与任务相关实现上更倾向于挑战。

8.3Bandura的理论

此理论也被称为认知行为论,对于行为增强的联系的期望不足以促进行为和行为的改变,人们必须相信他们在所需的行为上是有效的。换句话说,人们不会进行弄个行为,如果他们不期望这个行为是成功的机会,因此Bandura把期望分成两个因素。

他认为效能期望很重要,不是因为效能与内在回报相联系,而是因为效能有助于实现加固,但是这个理论没有表明内在标准的本质。

九、教育

这一章节我们讨论了激励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其中包括Vroom的外在激励行为的期望理论、Atkinson的成就行为的期望理论、Hunt的内在激励行为理论、Bandura的行为改变期望理论。这些认知理论虽然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两大缺陷:首先、没有充分讨论行为是如何被激励的,而是关注行为是如何被控制的;其次、没有对选择行性为和无意识行为进行区分,而是把所有的行为均当成选择性行为。之后我们概述了激励行为有机理论,自我决定行为源于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当目标实现,行动者的期望得到满足,激励过程终止,当目标未能实现,行动者会重新设定新的目标以获得同样的满足。然而无意识或非自我决定行为会因控制或其他替代性的满意而终止。

应用和影响

近年来对教育的研究也逐渐认识到了内在动机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在提升孩子学习和成就中扮演的角色。天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励孩子学习是内在动机最好的证明。我们将运用认知评价理论和有机综合理论的相关原则来探索如何利用外在结构鼓励孩子自我调整从而不疏远学习,不扼杀他们相关的内在动机,这将有超出学习和成就的应用意义。

教室里的内在动机

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教室里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持和提升孩子们学习的内在动机。Bruner(1962)认为帮助孩子思考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免于奖励和惩罚的影

响。其他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由于研究表明,内在学习动机优于外在学习动机,所以运用分数或者其他奖励时需要慎重考虑。

DeCharms(1976)实验表明,教室氛围和孩子们的内在动机、感知能力、以及自尊心显著相关,这样证明了我们的主张:开放性的环境对孩子们的自己和大体幸福感以及内在动机非常重要。随后的众多研究表明,更加开放的情景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内在动机和创造性。我们强调孩子是有好奇心和内在动机去学习的,因此,为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应该给他们自我决定的机会。

Eison和Milton通过实验也发现,看重考试结果的学生比专注于学习过程的学生更容易焦虑和不自信。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有奖励的情况当中,即,过于重视奖励的学生会比一般学生更容易出现问题。

接下来谈论的是限制问题。因为孩子们往往对事物怀有好奇,并且自然而然想去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决定的机会意义重大。但就像前面提到过的,自我决定也不意味着放任,所以,到底怎样维持孩子的内发动机呢?

前文提过的Koestner研究认为应该对孩子进行一些限制。研究将限制分成控制型的限制和信息型的限制,实验结果表明,受到控制型限制后,实验对象的内发动机比受到信息型限制的实验对象低,而后者和不受限制的对象拥有等同的内发动机。这个实验结果可能带来一些关于教育方式的启示,例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减少利用规章制度来强制规范学生的行为,而采用一些更具引导性的方式,让学生主动选择遵守规范。或者,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可以更加包容,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这样也许相反有利于孩子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关于教育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者,就是老师。老师的行为和风格会对班级氛围以及学生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民主开明的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做决定,而传统的、控制型的老师则习惯对学生施加压力和要求,甚至干预他们的情绪和思维。Deci, Schwartz, Sheinman 和Ryan专门设计了一套量表老师这方面的偏好对学生会产生的影响,通过这套量表,最终得出结论认为,老师的类型和偏好强烈影响着学生的内发动机、自尊和对自己智力能力的感知,支持学生自我管理的老师能使学生有更强的内发动机。

同时,还有很多相关研究试图将动机变量与学习成就相联系。

Gottfried测量了孩子们对于阅读、数学、科学等科目的内发动机。这个实验表明内发动机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有很大的联系。并且进一步地发现了内发动机和焦虑情绪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Sadowski和Woodward发现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Connell和Ryan发现学生越是因为外在原因完成作业,他们的SAT成绩越不理想。这些实验似乎都验证了一个观点:内发动机有利于学生学习。

还有研究是关于学习中的合作/竞争关系。已有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合作关系似乎比竞争关系更有利于学习问题的解决和进步的取得,同时合作也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关系。竞争关系适用于例行测试,但对问题解决和概念学习过程来说,合作关系更有价值。

Aronson, Blaney, Stephan, Sikes和Snapp通过拼图游戏探索了这种合作型的学习方式。在这个游戏中,参与的学生们每个人学习一段各不相同的知识,然后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教给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竞争,就好像每个人都是拼图的一个部分,只有合作起来,才能构成完整的图案。游戏结果显示,学生们比一般课堂上的孩子显示出更多的自尊,人际关系也有了改善,并且这种方式对原本低成就的学生更有积极影响。

十、心理疗法

十一、工作

调查是研究关于人际联系和技术领域之间变量的一种联系,这种人际联系是描述管理者从放任下属门自由活动道控制他们的行为的额一种转变。这些管理者的行为导向是和他们团队的技术人员的导向是一致的。

为了研究相关变量,作者对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这个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工人对工作的观点与态度,以及对工作气氛环境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对于想要的工作类型的排序,第三部分是他们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自主化、信任、监视还有压力和紧张程度。满意度的测量也包括安全、薪水和其他相关因素。最终得出一些数据与结论。比如德西(1985)在取代效应中用到了这些结论。当下属不满意监控程度的时候,他们回直接对上级管理层表示不满而不是在一个威胁的环境中忍气吞声。在面试或者会议中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事实上说有消极的情绪都会通过公司或者上级管理者表现出来。

总之,这个研究反映了在行为控制中的管理者导向,并且对自主相关变量有一定影响。十二、体育

分工表

CHAPTER1:黄钦

CHAPTER2:周怡婷

CHAPTER3:刘强

CHAPTER4:赵冉

CHAPTER5:潘泽

CHAPTER6:满香春

CHAPTER7:王佳露(部分)

CHAPTER8:王阳(部分)

CHAPTER9:刘春林(部分)、黄钦(部分) CHAPTER11:周怡婷(部分)

type setting:潘泽

201403西南《组织行为学》作业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 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__心理活动__与__行为反应__规律性。 2、__个体__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3、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__边缘性__学科,又是具有__两重性__和__应用性__的学科。 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__美国__。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造成知觉错误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种:知觉防御__首因效应__、晕轮效应和__投射__ 。 6、提出Y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__麦克里格__,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__归因__ 理论。 7、一般认为,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主要由__个性倾向性__和__个性心理特征__两大部分组成。 8、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__气质__、__能力__、__性格__。 9、创造性行为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形成一定__目标__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__新成果___的一种行为。 10、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有__家庭__环境、__学校__环境、__组织__ 环境、和__社会__环境。 11、__职业生涯__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12、有效的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应该遵循__个人__与__组织__相结合的原则。 13、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__个体__的组合。 14、群体规范具有的基本功能有:群体行为的__标准__功能、群体行为的__导向__功能、群体行为的__评价__功能和群体行为的__动力__功能。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激励与沟通)组织行为学激励计划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如何有效激励下属? ??李巍的激励计划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06 MBA 赵丽华 目录 一、引言 二、案例背景 三、李魏面临的问题 四、问题分析 五、相关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3、期望理论.................................................... 4、公平理论.................................................... 六、李巍的激励计划 1、信任激励法.................................................. 2、沟通激励法.................................................. 3、典型荣誉激励法.............................................. 4、知识激励法.................................................. 5、情感激励法.................................................. 七、总结 如何有效激励下属? ??李巍的激励计划 一、引言 在当今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充分发挥,并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发展以及公司整体的运作效率和生存发展。 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坏是决定组织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本案例中,作为工程设计指挥的李巍就面临着如何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改变目前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被动局面。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之: 二、案例背景

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 整理者:电子商务专业张帆学号:2011050693 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 提出时间:1943年 论文名称:《人类激励理论》 内容: 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指出,每个需要层次必须得到实质的满足后,才会激活下一个目标。同时,一旦某个层次的需要得到实质的满足,它就不在具有激励作用了。换句话说,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评价: ●积极因素: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其需要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进行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 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因素: 1.马斯洛过分地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 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的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遗传的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条件对先天潜能的制约作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一方面,他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 般趋势。另一方面,他又在一定程度上,把这种需要层次看成是固定的程序,看成是一种机械的上升运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改变需要层次的主次关系。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 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X理论和Y理论 提出人物: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提出时间:1957年 论文名称:《企业的人性方面》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群体 2.沟通 3.领导力 4.态度 5.价值观 二、简答题 1.动机理论包括哪些? 2.群体发展有哪些阶段? 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三、分析说明题 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群体: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两个或更多的人相互影响、互相依赖而形成的组合。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2.沟通:对意思的传达和理解 3.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4.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5.价值观: 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和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摒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的方式。” 二、简答题 1. 动机理论包括:早期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麦戈雷格的X理论Y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当代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2.群体发展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解体阶段 3.人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 三、分析说明题 1.霍兰德人格-工作适应性理论的意义是什么?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分析一下你的职业人格类型和适合的职业。 人职匹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人格可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适合的职业 2.什么是激励?利用激励的三要素分析一下你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动机是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的强度、方向和持续性。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自己目前的激励水平。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供参考)

- -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欢迎你,窦建华(VC2)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01月23日02点43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5年03月12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 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 A )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体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2.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 B ) A.同质群体 B.异质群本 C.混合群体? D.简单群体? 3.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多的群体属于()。? ( B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4.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 ( D ) A.人际群体

B.团队集体 C.无序群体 D.任务群体? 5.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 )。? ( A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6.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力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 ( )。? ( C ) A.强制? B.开诚合作 C.妥协 D.回避 7.“途径—目标”理论是( )提出的。? ( B ) A.菲德勒 B.豪斯 C.布莱克? D.耶顿 E.沙特尔? 8.管理系统理论是由( )提出的。? ( C ) A.菲德勒 B.豪斯 C.利克特? D.布莱克? E.沙特尔 9.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 )。? ( C )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摘要:动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持久的动力,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阐述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d??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如果我们

动机理论概述

动机理论概述 一、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他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死的本能有内向与外向之分。当冲动指向内部的时候,人们就会限制自己的力量,惩罚折磨自己,变成受虐狂,并在极端的时候毁灭自己;当冲动指向外部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出破坏、损害、征服和侵犯他人的行为。 二、驱力理论 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例如,进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内驱力刺激,推动有机体采取最终使食物摄入体内的行为。一旦需要满足之后,也就使内驱力刺激平息。所以驱力理论时常又被称之为驱力还原论或需要满足论。这种理论观点认定: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障碍。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坚持反对一切人类动机都可以用剥夺、驱力和强化来解释的观点。他致力于对人的动机研究,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最基础的生理方面的需要,即对食物、水、空气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出现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的需要;接着出现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最后剩下的便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马斯洛认为,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实现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满足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能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失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而对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来说,因缺失性需要已得到相当的满足,所以他们的行为是由不同类型的成长需要所决定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临床和咨询心理产生了影响,并成为其动机理论的基础。 四、成就动机理论

社会心理学之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亲社会行为 15商务英语2班周瑞153302235 社会心理学覆盖面极广,本学期学习了有关自我概念,从众,服从,依从,亲社会行为等相关概念。本篇文章意在研究亲社会亲社会行为的一些反应和体现。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本能习得旁观者个体情绪 在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有研究者提出多种看法,亲社会行为从何而来?据相关数据表明,犯罪分子的孩子犯罪的几率比普通家庭孩子高出很多。根据弗洛里达州立大学的Kevin Beaver教授研究表明,犯罪者体内存有犯罪基因。他们比对了美国2000个青少年的基因,MAOA基因突变的青少年参加帮派的概率是那些此基因正常人的两倍,而且那些基因变异的帮派成员使用武器的可能性更大。Beaver 说:“大部分情况下人们认为团伙犯罪与基因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却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故此,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本能行。 然而本能并非可以完全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后天的习得亦将对个体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社会性动物。”这句话强调两点,一、人是动物的一份子,无论多高级,依旧是动物,也就具备动物的一些通性;二、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可以说是群体性的,不能脱离群体存在。

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有关旁观者行为的研究视频。发现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对这一点的发现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里更好的帮助和求助他人。因为我们不想让“小悦悦”事件再次上演!《三字经》最初就告诉了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这里,也有人说过:人之初,性本恶。在此,我不置可否。我想提出的一句话是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存在即是合理”。同样的,对于旁观者行为的认识还让我想到了有关社会道德绑架的事情。因为道德绑架被爆出的视频太多,其中似乎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普遍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人在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动机,而人的行为多数是以目的性为特征的,所以应侧重于探讨追求期望的目的的动机,它把动机概括化为目的取向(goal)或个人目的(Personal goal)或目的取向(Goalorientations),目的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状态,是由相互联系的认知网络组成的,其中包括对结果的评价相关的信念、思想和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激活,环境(包括内在的环境)条件可以同时激活一个、二个或多个目的,且激活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价值取向看作是道德领域中的个人目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利他和不伤害别人的个人目的。i

组织行为学--激励理论

(6) 激励理论 介绍过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后,作为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可以在员工既有的各种背景因素之下,去改变员工的表现?这就涉及激励的理论和它的应用了。 (6.1) 激励概念 差不多所有自觉性的行为都是来自本身的激励(motivation)。激励实际上包括三方面:(1)需求(needs),(2)为满足需求而争取的目的或目标(goal),及(3)为实现目标而作出的行动(action)。由此可见,激励是为满足需求的历程。 例如:需求希望年老时能安享晚年 行动努力工作,安排投资及退休保障 目标拥有一座小房子及现金一百万 激励过程 假如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不安和紧张,于是设法消除这些不安和紧张的情绪,然后采取适当的行动去达成目标。如果所取得的报酬与期望一致,就会产生满足感,而先前的紧张情绪亦不翼而飞。这个过程可从下图看到。 激励过程 明白了激励过程后,管理人员对公司激发不了员工的工作热诚的原因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公司提供的报酬不符合员工的期望,又或是公司的组织架构使他们无法充分满足其它需求。因此,要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制造一种有利员工满足其大部分需求的工作环境,或者提供所需的奖励因素。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先了解一般人的各种不同需要。 激励 英文“motivation”有两个意义:一是动机,一是激励。“动机”是名词,与前面所谈的人格、知觉、价值观和态度有关,它表示个体的需求(need)、期望、价值和情感;“激励”是动名词,它是指个体和环境的互动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环境的因素,例如组织的设计、报酬、领导等,也牵涉个体的需求,例如生理、安全、社会、成就等的需求,但是激励所着重的是过程,显示如何由未满足的需求逐步转化成需求的满足和紧张(心理压力)的解除。因此,激励的理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偏重内容(content)讨论,一种偏重过程(process)的讨论。请留意激励有个别的差异性,就算对同一个人,于不同时间也会有差异。 《组织行为学》学者将激励理论分为早期和当代的两类。请注意:这种分类法只是按理论提出的时间先后来区分,并无好坏之别。 我们在前面提过,激励理论亦可按内容和过程来划分。下图介绍了各理论的发展年代的归类。内容理论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利他主义(altruism):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2、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 ?一、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为了基因的保存。 ?近亲选择:人们偏好直接指向血亲的利他行为。证据:人们在灾难中寻找家人比寻找朋友的可能性大得多。 ?互惠规范:帮助对方能够增加对方将来帮助自己的可能性 ?学习社会规范:自然选择使得学习社会规范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人们要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 ?二、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真正的利他主义是不存在的,只有报酬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 ?三、移情-利他主义假设(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巴特森(batson,1991)认为人们常常纯粹是出于善心而助人。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即使自己可能付出代价。 当移情发生的时候,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 ?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Batson,2002的研究 ?2*2因素设计,自变量:1、移情;2、利己 ?研究程序: ?大学生被试听录音,内容为一个出了车祸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人帮助补课。 ?移情条件的控制:通过指导语改变被试的移情程度。高移情条件下,要求想象该学生遇到这样的事件感受是怎样的,低移情条件下,要求被试不要关注该学生的感觉。 ?利己条件的控制:研究者改变不帮助该学生的代价,高代价条件中,被试知道该学生下周将回班级上课。那么被试将会因为拒绝帮助他而感到不舒服。低代价条件:该学生会在家学习,不会来上课,被试不必面对他,并为没有帮助而感到内疚。 ?结果:在高移情条件下,无论代价高低,人们都愿意提供帮助。在低移情条件下,认为将在课堂上遇到该学生的人比认为不会遇到她的人,愿意提供帮助的要多得多。表明移情低的时候,社会交换开始起作用。 3、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利他行为 3.1个体差异:存在利他人格吗?一些人有更多的利他人格,但人格的个体差异不是一个人多么乐于助人的唯一预测源。研究表明,利他主义人格测试分数高的人未必比分数低的更能助人。?但是个体的人际责任归因风格、移情能力和利他技能和价值观影响其利他行为。 人际责任归因:责任归属于谁? ?面对失去能力而需要帮助的人,人们是否会给以帮助主要通过认知归因而作出决定。 ?一般的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是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不是不可控制的。若他人的困难是由于自我放松而造成,则助人行为受到抑制,反之,他人困难若是不可控制的,则人们更愿意作出帮助。 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强者更多助人,即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需要、痛苦等)就能产生助人行为。 价值观:如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能助长信教者的利他行为,因为宗教一般都向教徒宣传“与人为善”。盖洛普(1984)

动机过程观_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_杨涛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62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杨涛,博士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李力,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 杨 涛 李 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二语动机策略是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新研究领域。该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区分动机教学策略和动机学习策略,相关实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动机过程观是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基础,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能为动机策略的机制给出更有力的理论解释。我们认为未来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有必要在自我系统理论框架下深入研究动机教学策略,关注动机学习策略及其培训,重视二语动机过程观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学习动机;动机过程观;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二语动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10)05-0062-06 1.引言 自G ardner &L a m bert (1959;1972)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1 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对G ardner 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116)。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二语课堂学习情境对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动机相关的课堂教学和学习策略逐渐成为研究对象。本世纪初至今,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日趋完善,为二语动机策略研究(L 2M o ti va ti ona l S trate -g ies)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理论支持。G u illo teaux &D êrnye i(2008:56)认为目前对学习动机的认识和了解已经能够为二语教学提供方法支持。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因此有可能成为二语动机研究者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介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概况,然后简述二语学习动机过程观和自我系统理论对动机策略研究的影响,进而提出未来二语动机策略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2.二语动机策略研究2.1二语学习动机与策略 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策略研究主要来自二语学习策略和二语学习动机这两个研究领域。二语学习策略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了学习策略与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者(O x-ford ,1990;O p M a lley &C ha m o ,t 1993)指出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会对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吴本虎(2002),文秋芳、王立非(2003)提出的与情感相关的策略也同动机有直接关系。M acaro (2003:109)认为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提高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培训也可以帮助克服动机削弱的问题。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虽然/更关注动机的内部结构0(秦晓晴文秋芳,2002:51),但是还有些研究者(O x-ford &Sheari n ,1994;D êrnye,i 2001a ,2005)同样也注意到了学习策略及其培训在动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 êrny ei (1994)将二语学习动机分为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环境层面,其中学习者层面正是学习策略对动机产生作用的主 要范畴。 近年来,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者(D êrny e,i 1994,2001a ;D êrnye i &C size r ,1998;G uillo teaux &D êrny e,i 2008)还针对可能影响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明确提出了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概念。D êrny e i (1994)依照二语学习动机的三个层面列出了相应的动机教学策略。G a rdner &T re m b l ay (1994)认为有必要在二语学习环境中对这些策略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D êrnye i(1996)进一步将动机教学策略提炼为10项宏观策略:1)以身作则;2)创建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3)布置合适的任务;4)发展与学习者的良好关系;5)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自信;6)使语言课堂生动有趣;7)加强自主学习;8)使学习过程个性化;9)提高学习者的目的倾向;10)使学习者熟悉目标语文化。通过对匈牙利英语教师动机教学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D êrny e i &C s-i zer(1998)验证了上述10项宏观策略的存在。随着对动机过程的深入了解,D êrnye i(2001a ;2001b ;2005)又根据二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型进一步讨论了这些宏观策略,并将他们归为四组:创建基础动机条件;生成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动机、鼓励积极的反思型自我评价。 综合上述二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领域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研究者对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策略,即二语动机策略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二语动机策略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直接激发、保护和维持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0(D êrnye ,i 2001b :116-117),策略的执行者为二语教师。广义的二语动机策略则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的一切策略影响因素0(D êrnye ,i 2001a :28),策略的执行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本人。D êrnye i 等人的二语动机策略研究(如D êrny e,i 1994;D êrny ei &C size r ,1998;G uill o-t eaux &D êrnye,i 2008)多以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影响学习者二语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符合对二语动机策略的狭义定义。对于这些策略,使用/二语动机教学策略0命名更为准确,可以避免研究和应用中的误读。而上述二语学习策略研究中所提到的各种与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的学习策略,以及二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êrnye ,i 2001a :22)中提出的

组织行为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的涵义:组织是一群人数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组织和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环境。 组织和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组织行为学的目标: 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预测他人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 解释。组织行为学是解释组织中所发生的事情。 控制。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 分析和行动(引导)。依靠适当的分析,管理者才能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有关行为,处理所出现的问题。 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 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企业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等,都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人离开了组织,就如鱼离开了水;没有人的组织也不成其为组织。 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 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 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 个性:称为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己以及环境事务的适应中所显示出的异于他人的稳定和持久的心理特征。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可以掌握其目前的行为,而且可以根据其个性,预见其 未来的行为。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 反映。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 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是个人对某 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 久信念。 个性的特征 差异性。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学 习历史、所受教育、成长经历和所处环 境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 活动规律和个性倾向,具有独特的精神 面貌。 倾向性。人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表 现出对事物不同的态度、体验和特定的 行为模式,体现为个人的需要、信念和 理想、世界观倾向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 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它 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 稳定性。个性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成为判定一个人心理特点和行 为倾向的依据。 整体性。个性是所有心理特征的有 机结合,在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不存在 彼此孤立的、互不联系的个性特征。 社会性。人的个性是社会化的产物,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经过社会实践 和教育训练逐步形成的,是社会关系的 体现。当然,这并不排斥个性的先天遗 传因素。但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它 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人典 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天生的。主 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 力特征。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在组织管理活动 中,了解和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 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 面,抑制和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 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 极性,合理用人。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 织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 作。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习惯性 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 心理特征。简单地说,性格是人对现实 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性格是个体对社会环境较稳定 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2)性格是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 征 (3)性格是个体的本质属性 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 任务的可能性,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态度:是关于喜欢或不喜欢的客观事 物、人和事的评价性陈述。它反映了一 个人是如何感受某些事物的,是行为的 决定因素。 工作投入:指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 并将工作绩效视为一个人价值观的反 映。 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 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 中的反映。 价值观:代表了一系列基本的信念: 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说,某种具体的 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之于相反的行为 类型或状态更可取。它反映了人们在观 念上对于正确与错误、重要与不重要、 好与坏的评价和判断。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考虑价值观 影响当前及将来员工的行为价值观及其 变化有助于塑造组织的未来。价值观的 影响表现在: 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 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个人对决策和问题解决方法的选 择; 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 法; 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 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 压力的程度; 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 法; 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 的手段的选择。 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奖励是社会 对人们的良好行为或取得的突出成绩, 作出的卓越贡献给予积极肯定,以促使 人们将这种行为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 自我发展、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更好 的效益;惩罚则是社会对人们的不良或 不正确行为给予否定,以促使人们的行 为变异,增强反应强度和内驱力,警诫 他人,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励实际上 体现在奖励与惩罚两个方面。 行为。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需要。需要(Need)是指客观的刺 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 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动机(motivation)的原意 是引起动作。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 的。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

社会心理学[第十章亲社会行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 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是指合乎社会道德标准,与“反社会”相对。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2.利他主义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altruism)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外部的回报。 3.助人行为 亲社会行为还可能由助人行为引起,即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行为。 4.亲社会侵犯行为 亲社会侵犯行为(prosocial aggression)指的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1.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三种理论 (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 theory)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使用的是“最低失分”策略,即以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报偿。但是这种成本和报偿的监控并不总是很有意识的。 ①助人行为有隐蔽的个人利益 帮助他人为获得的报偿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外部报偿:为了树

立自己的形象,为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友谊等;内部报偿:解除内心的烦扰,提升自我价值感等。 ②移情是真正的利他主义的根源 移情的时候,个体的忧伤集中在遭受痛苦的人身上,从而激起助人行为。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都能使人做出助人行为。看到他人的苦恼可能唤起一种自我聚焦的苦恼,也可能是他人聚焦的移情,后者才产生真正的利他主义,因为如果人们有方法摆脱自我聚焦的苦恼就可能不去助人。 (2)社会规范理论(social norm theory) 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的和受到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或受到谴责的。推动助人行为的两种社会规范是: ①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 互惠规范是指人们认为对于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应该给予回报和帮助,而不是伤害。 互惠规范的假设是: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因此,自己帮助他人是因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所以从根本上看,助人行为也是为自己着想,人们在交往中期待着交换的平衡。 ②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ponsibility norm) 社会责任规范规定,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交换。人们遵从这一规范不仅为了互利,而且是为了“自身的声誉而采取的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贝科威茨和邓尼斯在“责任和依赖"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 这种完全出于社会责任感的助人行为经常是在人们匿名或完全不期待任何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的。然而,人们做出这种行为也是有选择性的,即通常只愿意对那些处于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的困境中的人给予帮助。这说明人们的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