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中国梦的青春赞歌

接力中国梦的青春赞歌

文建国

2013-5-16 10:22: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有梦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有梦的青年是有希望的青年。因为梦想能够促使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勇于承担起人生、社会和国家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中国梦逐步融入我们生活,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支柱的时候,尤其需要青年的在场。“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青年应有的精神品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勇于响应时代召唤,真切承载民族希望,怀揣梦想,拥抱明天的中国青年作为一个文明国度里最活跃的群体,必将是托起一个民族未来的依仗。回望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程,青年书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展望未来前进之路,青年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展示出热血的担当。

青年是追求拯救民族梦想的最坚强力量

近代以来,旧中国积贫积弱,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民不聊生,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青年群体作为一个最富创新精神的崭新力量步入人们的视野。

梁启超在阐释老幼两类人群的差别之后,将未来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他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也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到了青年的力量,“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他认为青年是推动社会新陈代谢的最终力量。为了聚集更多的优秀青年集合在民族繁荣富强的光辉旗帜下,陈独秀毅然创办《新青年》,以此作为激励青年追求爱国、自由、民主和科学的坚强阵地。李

大钊号召全国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

在哲人先师的思想指引下,血性担当的青年志士慨然成为革命军中先锋队。以“五四运动”为起点,中国青年开始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上书写下绚丽的诗篇。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青年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是托起中国未来的最有希望的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千百万富有青春热血的中华青年,使他们走向革命救国之路。夏明翰为了中华的解放振兴,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慷慨捐出年仅28岁的生命。刘胡兰毅然走向敌人铡刀的时候还未满15岁,毛泽东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响彻云霄的英名,哪个不是大义凛然、铁骨铮铮、流芳百世!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付出了壮丽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业绩必将永远铭记在世世代代、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目之中。

青年是追求建设祖国梦想的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后,亿万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人民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燃烧青春、建设祖国的热情空前高涨。毛主席对青年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金色盾牌,热血铸就。青年突击队、青年积极分子、青年技术革新能手不断涌现,奏响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音符。

“一五”建设时期,鞍钢技术工人王崇伦,知国恩,报党情,忘我工作,改革创新,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又17天的工作量,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在经历旧社会奴隶到新社会主人天翻地覆的沧桑巨变后,更明白了应该“怎样活着,为谁工作”,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阶级情感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强劲动力,“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身上所体现出的“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中国永远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偶像。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并对青年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他说“我们的党充分重视青年在国家生活中的作用。这一代青年广泛地受到党的培养、受到革命的锻炼。无数的事实表明了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是对社会主义抱有无限热情的,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的。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未来。”[1]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工作,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我们的事业薪火相传,永远兴旺发达。

领导干部年轻化战略方针的实施,使一大批年富力强、有真才实学、敢于担当的年轻人不断走上领导岗位,成为我们事业的崭新领航力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先后涌入国内。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少帅”奇迹一次次激荡国人的心扉。IT行业、中国航天、高新科技产业、企业高级管理层,中华翘楚在那里挥汗如雨、战天斗地,展示出龙的传人的昂扬斗志。更高、更快、更强的中国青年在中外技术、管理、文化对接中一次次起到排头兵、尖刀连、突击队作用,使古老的华夏文明能够与世界进步潮流同步,使东方神州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年是续写改革创新梦想的强力推手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凭借中国模式的巨大优势,中国经济成功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摸着石头过河”的浅水区已然过去,触碰“社会变革”、“体制变革”、“思想变革”的上层建筑层面的深水区就在眼前。全球化的浩瀚潮流,各种思想的激烈交锋启示我们,改革创新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始终续写辉煌的不竭动力。青年以其果敢、勇猛和睿智成为触摸这个创新时代的最富生机的力量。

不可否认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变革正在加速前行。作为“自然人”生命力旺盛的青年人,却是“社会人”人际关系交往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正处于最需要社会物质支持,但同时也是物质基础相对缺乏的时期。他们要面对就业难,看病贵、住房紧等现实问题,是一个需要担当、应该担当,但是又面临太多担当困惑的徘徊期。身体与心灵的纠结,前进与阻碍的碰撞,使青春之腰频频遭受撞击,使得一部分青年存在自私、偏狭、冷漠等不良倾向。这使得50、60年

代出生的人感叹“8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80后”面对“90后”的崛起却不得不感慨自己已经“老”了。青年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面临着艰难的解构、重塑过程。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更多的青年呼唤自由、平等、开放、包容,渴望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而这一切又促使他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而成为推动我们这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全国人民最根本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更加关心青年成长,倾听青年呼声,支持青年创业。要站在国家、民族和事业的最高端,创造出更加积极宽松的环境,为青年人岗位成长、岗位进步、岗位成才加油助力。唯有如此,我们事业才会后继有人,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梦才可望可及。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再次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他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聆听谆谆教诲,感触时代脉搏,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在中华民族即将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时刻,需要每一个青年都怀揣梦想,拼搏向上,“中国梦”尤其需要青年的参与,需要青年一代能吃苦、敢战斗、勇攻关、肯奉献,把无悔的青春激情迸放,托起中国梦,携手铸辉煌。

注释:

[1] 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128页。

(执笔:中国社会科学网评论员齐泽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