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一)

从事教育工作,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是培养人,这么多年来,一批批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成长,到底我们培养的人算不算是真正的人,怎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人,带着这些疑问,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读后颇有感触、很有启发。书中内容都在阐述怎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人的思想,即怎样培养人在精神上的丰富,思想上要充满信念、和有崇高道德、要善于忠实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忠实的憎恨敌人、捍卫我们国家的财富。

书中还有很多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工作中亲身经历的生动的故事,他娓娓道来,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人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我们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呢? 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让孩子们在各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而要做到这种让学生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就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护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个体。

苏霍姆林斯基在讲述小女孩卓亚的故事时说到”如果孩子没有生活的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天空是蔚蓝色的。”教育应当让孩子们享受到欢乐和幸福。于是,我想到了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的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差生难教、老是拖欠作业、上课不认真听经常影响别人、分析过的作业还是仍然要错、同学之间相互吵架惹是生非等等。但作者的一句话:”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激醒了我。是啊,谁都从幼年走来,我们曾经也是个孩子,谁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呀!我们会常常觉得学生们所犯的错误是那么的恶劣和有点不可理解。所以,我们有时会表现出不满或愤怒,甚至会采用训斥和惩罚的办法。却少了一份慈爱和宽容。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二)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条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再看自己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发誓要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远离家乡在遥远的学校,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大家都远离家乡都很不容易,因此,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记得当时,也是冬天,每天晚上,打开水很费劲,因为我的暖水壶是全宿舍仅有的两个之一。于是,许多人,都用我的水,到最后我总是只剩一点点,更多的时候是一点也没有。可是,我每天还是排着长队去打水,但是豪无怨言。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就像你自己在小的时候,对父母的爱护,当成了管教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可如果有一天当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常常记挂起,你的父母,看着你的孩子,忽然间就像回到了你自己的小时候,想起了在你母亲的怀里,或是父亲拉着你的小手的样子。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爱别人就等于爱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作为老师的你不也会更加快乐了吗?让我们都拥有一颗爱心吧。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三)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著作中,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并且一语道破了原因:”如果孩子没有生活欢乐,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得仙鹤是蔚蓝色的。”是的,教育应当使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同时教育并不是万能,它不能保证一个人不受他所生活的那种环境的影响,而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产和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觉得,”一旦孩子的心灵遭到了不幸,我们就应该记住:我们面前的人是孩子,首先应让他平静、安宁,帮他解除痛苦、不安和忧虑,然后给孩子带来生活的欢乐。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现出美丽、精细、柔弱、温和色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

这只是《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其中一个故事,还有很多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原来学生该这样教。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真正的人,是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挚诚关怀。”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

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不禁汗颜。在我们身边,有哪个孩子会发出”仙鹤是蔚蓝色的”

这样的惊叹!当孩子遇到不幸时,我们有没有发自内心地付出我们的关怀,解开他们的心结?还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当她知道有人把她的洋娃娃放在露天下,而且被雨淋透的时候,她一晚上没睡,不言不语也无泪,在默默地痛苦着。如果孩子孤独地忍受着自己的不幸,没有同情和怜悯,那他的心灵就会长期被一层冷漠的冰壳所覆盖。

平时我们还能经常看到教育者无能为力地摊开双手说:这个孩子是不可救药了,什么方法对他都不起作用了。苏霍姆林斯基对这样的行为甚觉奇怪,同时又觉得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在这个难以管教的孩子身边,没有人给他以启迪,同时也没有人向他道出真谛的话语,他们的行为并未作为人类之美使孩子惊奇、赞叹。”是啊,我们总是抱怨孩子越来越难教,不正是孩子身边缺乏一种能震撼他们心灵的教育力量吗?不正是缺乏有人向他道出真谛的话语吗?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是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的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尤其是教育界的学者、专家、教师们,在这座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许多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部教科书——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愿更多的人能读到它!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后感小学语文教师读后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教育名著《守望教育》读后感

古庙学校金朝良

《守望教育》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于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当我们拒绝理论的、或者权力的威权简单地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时,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的教育怎么都行,怎么都好。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

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态。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论道、对教育侃侃而谈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品味一下刘铁芳教授这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读后感)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于是,在《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中,他在肯定魏书生“能在那个时期就有着还算独到、丰富的教育思考”的同时,敢于说出“他的教育改革大都是那种不越雷池半步的技术性改革,而不是整体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探索”,从而提出“让魏书生从神话中走出”;生在农村,在乡村学校教过书,成为大学教授后,他依然心系农村教育,在《建立农村支教体系的一点设想》中,他提出“在投入硬件的同时,以合宜的方式投入优秀的人力资源,也许是更关键之所在”;面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个老掉牙的问题,他“把不便说的也说出来”了,在《我看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他提出“理论研究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距离才可能有宽广的视界”……”

写于2012年6月20日

《复活》的读后感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

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读《奥赛罗》有感

作者:黄理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第一庭

本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

今年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在这样特殊的时间点,我拜读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

《奥赛罗》是关于嫉妒与欲望,爱与毁灭的故事。主人公奥赛罗是名正直高尚的将军,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相爱。这段爱情是不被祝福的,因为奥赛罗是名黑人,在当时,黑人与元老的女儿通婚是不被允许的,更何况两人年纪相差太多。但爱情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奥赛罗与美丽而善良苔丝狄梦坚定的走到了一起。

这样牢固的感情与可怕的嫉妒相遇,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故事给出了答案。奥赛罗将军的旗官伊阿古,嫉妒奥赛罗取得的成就,嫉妒他能娶到如此美丽而善良的妻子,更嫉妒比他资历低、比他年轻的凯西奥被奥赛罗提拔为副将。因为嫉妒,阴险狠毒的伊阿古偷来奥赛罗送给苔丝狄梦的手帕,用这个手帕地编造了一个完整的苔丝狄梦与凯西奥偷情的故事。奥赛罗出于对战友的信任,出于对一系列“证据”的信任,相信了伊阿古编造的谎言,在无比嫉妒和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事情露出破绽,得知真相后的奥赛罗后悔不已,自刎而死。整个故事用诗歌式的对白,展示与剖析了人性中最复杂与最阴暗的角落。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访英演讲中也提到了《奥赛罗》这部著作,他说:“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那个年代,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是的,读完《奥赛罗》,我对习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更是深有体会。莎士比亚用“血淋淋”而又不矫揉造作的故事将嫉妒之恶展现得淋漓尽致。你会发现,故事的情节发展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你不会有任何感觉觉得这个故事是编造的,甚至可能会觉得每一个角色都好像真实存在于身边,他就像被嫉妒蒙蔽了双眼的奥赛罗,他就像因为无法晋升而阴险报复的伊阿古,她就像纯洁美丽却被人污蔑的苔丝狄梦……或者,你会因此而自我反省,是不是曾经的行为也正是因为嫉妒而种下恶果……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无论时代和世事如何变迁,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奥赛罗》对人性的洞悉也仍然震撼并拷问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凭心而论,如果我们处在奥赛罗的角度,并不见得就一定会做得比他好。因为这种潜藏在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尤其是面对着一系列毫无破绽的“证据”的时候,嫉妒这一恶魔不是可以简单地驯服的。即便是极具正义感和智慧的奥赛罗,他妻子在临死时的苦苦哀求也都没能唤醒他那已深陷嫉妒与怒火之中的良知。诚然,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不要嫉妒的道理,可是当考验真正来临,没有多少人可以确定不被嫉妒所囚困。伊阿古在剧中所说,“主帅啊,当心你会嫉妒,那可是一只绿眼的妖魔,它惯于耍弄爪下的猎物。”这句话在我看来不是仅仅对奥赛罗所言,是更对全人类而言。在四百年过去后,科学技术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人类,内心却愈发没有了平静和冷静,“羡慕、嫉妒、恨”在无时不刻地上演,如魔鬼般的嫉妒与日俱增。嫉妒在各个角落隐藏,尤其隐藏在“别人家”,“别人家的孩子好优秀”、“别人家的房子好豪华”、“别人家的车子好有型”……嫉妒就是如此的滋生,有的嫉妒成长起来就安静的消亡,可有的嫉妒却狂躁的如不可控制的野兽,最终去往不可知的方向。正如书中另一人物伊阿古——读完后,给他的第一评价是阴险毒辣,但是我也知道,如此将人物脸谱化并不符合

莎士比亚塑造人物的方式。伊阿古的做法是可恨的,被他坑害的除了自身也被嫉妒所困的奥赛罗,还有一直被他当做棋子利用的凯西奥、倾慕苔丝狄梦的小伙子,甚至还有伊阿古自己的妻子,全都因此丧命!嫉妒真的太可怕!可是,这样的嫉妒,除了伊阿古自身的缺陷,还有其他的更为深层次的归因。他曾经也是优秀的战士,是奥赛罗忠实的战友,也曾说过“无论男人女人,名誉是他们灵魂中最贴心的珍宝,如果有人偷走了我的钱袋,他不过偷走了一些废物,那不过是些毫无价值的东西罢了。”伊阿古为什么费尽心机的坑害奥赛罗?他是如何从一个好人转变为坏人?仔细思考,可以发现答案还有:不公平。从军数十年,屡有上佳表现的优秀战士,一位被主帅信任至极的优秀战士,却总是停留在旗官的位置上,他得不到晋升,他的抱负无法施展,他的付出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的境遇使得伊阿古愤懑与不满,种下了灾难的种子,最终爆发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主人,也不是每个主人都能值得仆人忠心的服侍!”

在现实生活中,像伊阿古这样的处境真的太平常太普遍了。那么,一种隐藏着推动人为恶的不公与人们内心中罪恶的嫉妒,哪个恶性更大?哪个更具有可谴责性?面对不公可以反击,可是如果现实对你的反击的回应是更大的反击呢?其实这些也许永远没有恒定的答案,正是思考的过程而非某一标准的答案,让我们对人性反省,对自己的人生警醒,绝对不能因处境不公就可以采取极端报复的手段,这会导致另外更大的不公平。如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本性,嫉妒这种与生俱来的缺陷应当是无法克服的,但是却可以抑制:自我内心的建设、使自己内心平静的能力是最为不可或缺的,而良好的教育和法律亦是抑制与威慑的方式。不仅是个人,这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有启示,那就是,制度和规则等顶层设计需要考虑人性,需要智慧,需要要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护最基本的公平。

读《奥赛罗》还有一些感悟是作为法律工作者更有深刻体会的,从事法律事业,阅尽纷争恩怨,可以更为直观的看到,有那么那么多的案件就是嫉妒长出的恶果,现实中像奥赛罗一样杀妻的案例难道少吗?嫉妒真的很可怕,在这浮躁的世界,真的需要让心灵的脚步再慢一点,多一点冷静,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为人处世的智慧。另一方面,《奥赛罗》仿佛也是一本有关证据认证的书,伊阿古如何让奥赛罗相信?是利用一方手帕以及由手帕串联起的天衣无缝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伊阿古相当于举证人,而奥赛罗则相当于裁判人,裁判的结果是奥赛罗裁定自己的妻子有罪。故事中,除了伊阿古,还有他的妻子知道手帕是伊阿古偷来的,但是她却因种种客观原因,根本就没有联想到手帕的作用,根本没有意识到也无法意识到她是关键证人,这才导致了与事实截然相反的结果。事实上,纯洁美丽的苔丝狄梦并没有罪啊!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因为伊安古制造的各种“恰巧”的故事!是不是有些荒唐?读完整本书,真的又好气又好哭又好笑,也忍不住背脊发凉——呈现在奥赛罗眼前的,即便缺少伊阿古妻子的关键证言,但也确确实实是形成了完完整整的“证据链”,他由此认定苔丝狄梦有罪也是符合“证据规则”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中由证据呈现的事实之间的差异在《奥赛罗》中显露无疑,要避免这样荒谬的结果,要避免这样的冤假错案,就要求我们的法官在案件审理时,对证据和事实的认定需要更多的细心、更多的耐心,甚至是小心。还有一点值得提的是,当奥赛罗开始怀疑自己的妻子时,他就戴上了有色眼镜来审视她的种种行为,比如苔丝狄梦出于善良和好心为犯了错的凯西奥求情,却被奥赛罗亮视为他们通奸的证据,诸如此类,最终酿成了悲剧。在司法实践中,法官绝对不能像奥赛罗一样,带有偏见和先入为主。但法官也是人,不可避免的带有感情,因此,职业道德便应当成为法官最为普世的价值追求。美丽纯洁的苔丝狄梦在临死时绝望的说自己是清白的画面,一定会一直鞭策着我和给我警示。

《奥赛罗》不仅限于对嫉妒的人性剖析,它值得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值得一读再读。用书中的一句台词来自勉:“我们的身体就象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不论我们插荨麻、种莴苣、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植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

得万卉纷披,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垦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是的,尤其是当外在因素和客观环境不可改变时,我们还有意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