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标准

21.1 课程基本信息(表21-1)

表21-1 “企业纳税实务”课程基本信息

21.2 课程性质与任务

21.2.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岗位专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纳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意义重大,具有综合性、法律性、实用性等特点,与会计、税收等相关学科的联系紧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和模拟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各项知识的融会贯通。

21.2.2课程任务

以税务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为中心,以税务会计岗位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模块来确定实验课程和相关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验课程为核心、以相关的理论课程为辅助来确定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采用“项目教学”,根据税务会计岗位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实务课程实践化,以“任务中心模式”为主,从而突显学生的能力本位特点

21.3 课程目标

21.3.1知识目标

A1:能够使学生对纳税实务的基本性质和概念、特点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A2:能够了解与把握税务会计人员的具体业务程序与工作内容;

A3: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种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账簿设置、报表编制、纳税申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1.3.2能力目标

B1:能够根据企业情况的变化进行各种税务登记;

B2:能够处理企业各涉税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应交税费账簿;

B3:能够编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消费税,营业税及地方税种相关的纳税申报表,进行网上申报和税款交纳。

21.3.3素质目标

C1: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

C2:形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C3: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21.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1-2)

表21-2 “企业纳税实务”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21.5 教学基本条件

21.5.1师资要求

本课程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在理论方面是个精通各种税法的能手,在实务操作方面也应该非常纳税业务与流程。

21.5.2仪器设备要求

本课程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等票据若干张作为示范教具使用。

21.5.3实验实训场所要求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同时根据学时机动安排实习。

21.6 课程实施建议

21.6.1课程模式建议

对本课程应采取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说明。

21.6.2教学建议

(1)实验与讲授相结合,构成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实施一体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式、体验式、模拟式、趣味式的“项目案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讲述和多媒体及实物演示相结合,讲述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从“做”中“学”,先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再引出专业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强制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了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强制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二手抓,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实现24小时校园网上可以进行实践训练和理论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外,为加强综合素质培养,还积极开展技能运动会、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的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操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考察和考试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中的表现,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进行测试。

21.6.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倡导“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纳税实务操作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态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建议采用“仿真情景模拟”、“工作任务驱动”、“解决方案”、“案例训练”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加深对各种涉税事宜办理流程的记忆,强化各税种核算能力的培养,熟练掌握各税纳税申报的工作要点,为接下来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实施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纳税实务工作的流程、基本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及相关的能力要求等的基础上,对本课程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再进行“单元课程设计”,进而到“第一次课设计”。

“仿真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教学活动的设计,将班级学生组成组,每组都有不同的部门,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模拟操作,完成企业办税工作,实现纳税实务各项目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

“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各个项目细分为若干环环相扣的工作任务,然后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驱动点,引导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该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要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为出发点,训练的内容要尽量真实

,要有利于学生巩固税法知识、掌握账务处理技能,从而提高办理综合涉税事宜的能力。“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应用于各个项目的学习及模拟仿真训练中,同时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编制“解决方案”教学活动的设计,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岗位工作过程,将所面临的所有涉税事宜融合在一起,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解决所有事宜的方案。

“案例训练”教学活动的设计,以真实公司业务情况为背景,要求学生以企业税务会计的身份,完成相关业务处理,并与真实的处理情况进行比对,找出差距。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训、任务操作等为手段导学生动手动脑,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学习的过程。

21.6.4其它

根据我国税法的调整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在平时授课中应介绍一些财税知识的新动态,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会计法规知识。

21.7 考核与评价

课程总评学习成绩构成:平时考核30%,具体比例为:课堂考勤20%、课堂表现20%、作业成绩60%。期末考核70%。

21.8 课程教学资源

21.8.1教材

十二五规划教材《企业纳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陈德萍主编。

21.8.2参考书

(1)《税法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杨则文主编

(2)《税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宁健主编

(3)《纳税模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杨博、乔梦虎主编

21.9 有关说明

(1)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通过网站、图书馆或资料室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自学能力。

(2)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建议任课教师能积极在校园网上与学生开展互动活动,通过校园网进行辅导答疑、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