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前一阶段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他们之间的联系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的指引作用都是决定性的。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一路风雨飘摇,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今天的十八大顺利召开,每个公民都在为十八大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最终十八大圆满闭幕,我想这一切的一切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十八大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个全新的概念,并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大章节单列出来。在该章节中,胡锦涛指出,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五大建设之一提出,并正式写入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有其理论原理的。下面我就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谈谈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离不开自然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点。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其次,实践实践是人类有意思的活动,体现了自觉地能动性。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

提。

各种形式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人类社会其实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发展的人类社会又应该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着我们必须要正确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的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

事物的普遍联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密切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争取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可以说经济领域的发展世界瞩目。可是鲜亮的经济成绩单背后却是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

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应该,也必须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建设联系起来看,不能孤立的处理其中一方面的问题。只发展生态建设而不发展经济,那是缘木求鱼;只关注经济建设而不关心生态保护,那是竭泽而渔,两者都不可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辩证唯物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关系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接、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

有些地方官员没有弄清楚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关系。只片面的看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斗争性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以为发

展经济和环境的保护只能取其一,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牺牲环境这以错误观点。今年我国就发生了很多起由于当地政府部门为了经济建设而舍弃生态所引发的多起恶性环境群体性事件。比如,宁波PX事件以及四川什邡、江苏启东。

我们必须抓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规律。我们必须要看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同一性,生态建设本就是经济建设中的应有之义。只有绿水青山,而百姓却食不果腹,那是历史的倒退;只有经济的迅猛发展,而环境破坏殆尽,那是自断后路。我们必须是矛盾双方达到平衡,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重,才有机会创造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真正的和谐世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指引,这次的十八大成功召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合理的政策,用科学的严谨的理论指导我们国家的政策方针,为我国实现中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指出了正确的道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 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

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4】生态文明建设(含答案).doc

专题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主要内容】1.感受大自然2.关爱大自然3.保护大自然4.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及要求5.可持续发展战略6.科学发展观 【教材内容】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十三课;九年级第三单元第八课。 【学习重点】1。掌握知识结构。2.分析出我国重视资源环境问题的意义。3.说出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措施。4.从自身做起,为保护资源环境做贡献。

【主要理论观点】 1.大自然是美丽的,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鉴赏的距离、角度、时间,还要发挥人们的想象力。 2.人类与大自然出现不和谐之音,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3.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4.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 5.人口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就业压力增大,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6.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资源相对短缺。原因:对资源需求量增加,资源相对短缺;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7.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扩大。 9.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1.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12.我们青少年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动。 【热点链接】 1. “六五”世界环境日,山东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建美丽家园”。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响治污攻坚战、持久战。 2. 6月5日,第43个世界环境日,泰安市发出“向污染宣战建生态泰安”的号召,开展“泰汶环保世纪行”活动 3.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科技部发表了《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3年报告》 4. 我国第2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二个全国低碳日分别将于6月8日至14日、6月10日举行。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战 略目标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北京市生态环境规划为依据,以科技为先导,以法律法规为保障,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防护相结合,紧紧围绕水土流失、风沙危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重点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分区推进,促进我区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构筑首都第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做出贡献。(二)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

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节约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北京与房山以及不同建设部门间的关系,优先安排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防风固沙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原则。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从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大局出发,以生态环境建设区划为基础,以重点工程为骨干,通过实施重点整治工程,建立山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平原治沙与生态农业和城市绿化美化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 4、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则。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原则出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水平,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优势,加强房山区的国内国际交流,

借鉴国内外生态环境整治的先进经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建设生态环境整治的精品示范工程。5、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针对房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景点众多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景观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不仅要体现生态功能,而且要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 6、治理、建设、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农田环境为目标,以造林绿化、建设绿色屏障为核心,生物、工程、农业措施相结合,治理、建设、保护并重,在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基础上,全面整治房山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7、坚持生态环境整治与加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房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力求将房山区建成环境优美、城镇居民、农民富足和社会稳定的新郊区。(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房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统筹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十三五绿色发展战略(上)60分卷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之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十三五绿色发展战略(上)60分卷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 A.以绿色发展为中心 B.以节能发展为中心 C.以社会发展为中心 D.以环境发展为中心 2. ()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A.十五大报告 B.十六大报告 C.十七大报告 D.十八大报告 3. 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是能源消耗,而工业的能耗又占能源消耗的左右 A.60% B.70% C.80% D.90% 4. 根据本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 A.低级阶段 B.中级阶段

C.中高级阶段 D.高级阶段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可以纳入到交通体系的范畴里。 A.铁路、公运 B.水运、航空 C.管道 D.邮政 2. 根据本讲,以下关于中国的能源消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占总量的近2/3 B.石油消耗占总量的近2/3 C.石油消耗占总量的1/4左右 D.煤炭占总量的1/4左右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已经超过90%。 正确 错误 2. 生态文明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确 错误 3.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央文件里创新性提法最多的文件,也是亮点最多的文件。 正确

错误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绘出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路线图,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 正确 错误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届五中全会培训班讲稿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西峡县委党校党校王亚冰 这一讲我们讲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最年轻的建设。说她年轻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七大上才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这一讲我准备将四个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四个依据 三、近年来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举措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什么是“生态”?“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什么是“文明”?我国古代人对文明做了各种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现代对文明的解释一般是:“文明”

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在这个文明阶段,人类对资源的采伐是有限的,除了捕猎一些动物外,几乎谈不上对生态有什么影响,并且所得到的资源还不够维持生命的延续,因此,人类的寿命是很短的。同时,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导致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的造化,出现灵论、巫术、图腾崇拜等,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是一种原始的绿色文明。 2、农业文明(黄色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这个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加强,从简单的捕猎升级到种植和养殖,基本能解决一些温饱问题,并且人类的寿命也随之增长,私有制也开始出现。由于大量的烧山、砍伐森林,用于耕作,城建(森林与含水),致使资源逐渐在减少,但是这时候人类数量不多,虽说与自然的关系是轻、中度的掠夺与被掠夺关系,但是影响还不是很大。 3、工业文明(黑色文明):自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一切为了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时三百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化石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2)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3)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导致科学伦理、生物入侵等问题;(4)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5)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竞赛题及其标准答案.doc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竞赛题及其标准 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竞赛题及其标准答案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建立什么制度? 答案:生态文明制度。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什么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答案:美丽中国。 3.党的十八大首次将什么建设载入《党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答案:生态文明建设。 4.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什么样的理念? 答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5.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答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6.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什么样的方针? 答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 7.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什么样的文明发展道路? 答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8.生态文明建设应着力构建什么样的社会? 答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9.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家园? 答案:天蓝、地绿、水净。 10.党的十八大提出应坚持什么样的方针,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1.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什么样的事业? 答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2.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 答案:国土。 13.生态文明建设应按照什么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答案: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 14.什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答案:节约资源。 1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施什么战略? 答案:主体功能区。 16.主体功能定位可划分为哪几方面生态功能区? 答案: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 17.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应划定并严守什么? 答案:生态红线。 18.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什么方面? 答案: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

试论述生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试论生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生态系统方式原则 所谓生态系统方式,即遵循生态系统运动发展规律、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管理手段对生态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运动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总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就是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执法、自觉守法和法律监督,规范、调整、保障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环境资源再生产之间的平衡、协调与稳定持续发展;就是要本着生态系统方式原则的要求,完善经济再生产规范、人口再生产规范和环境资源再生产规范,建立约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机制,以保障循环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二)生态资本的绿色核算原则 生态资本的价值形态,一是直接表现为经济再生产的生产要素(土地、矿藏、森林、水、风力等自然资源),二是表现为消纳、分解、转化生产消费所产生的废弃物的能力,三是表现为满足生物繁衍存续的环境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四是表现为满足人类美学休闲等舒适性需求的生态服务功能。循环经济法律对此应设定明确规范,并作为法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的重点和亮点来加快推行步伐。 (三)国家宏观调控原则 循环经济尽管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但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所要克服的“外部效应”和“公地悲剧”,单靠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无能为力的。因此需要依靠国家法律的宏观调控规范的强制干预。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土地、矿藏、森林、河流、海洋、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环境资源虽经宪法和法律确定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但除了土地等少数资源以外,对于这种所有权中的占有权、处分权、经营权、受益权的取得和行使并无明确规定,实际上所有权规范是模糊不清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循环经济建设的初始阶段,要在完善现有立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行政规划,行政管理及财政、物价、金融、税收等各种规范措施,规范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让循环经济建设尽快走上法制轨道。 (四)环境公平原则 所谓环境公平原则,是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律体现。循环经济法所规范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要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前提是保障系统的生态平衡,环境公平则是保障生态平衡的基本法律准则。其具体要求是:第一,完善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平等、协调与和谐的法律规范;第二,完善各类不同区域的经济主体公平享用生态环境权益的法律规范;第三,确定享用生态环境权益的各类主体公平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责任的法律制度。 (五)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要自觉地履行法定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经济双赢的义务,而且要主动地投入循环经济建设的行列。所以循环经济法律在赋予社会主体享有环境权利的同时,要确定其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义务。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任务,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公众广泛参与的立法、守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的良性运行机制。 (六)环境经济双赢的原则 环境经济双赢原则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具体指循环经济法律规范要能有效地保障和约束政府决策、规划、新扩改的每项建设项目,及各市场经济主体的每一项投入和所有经营行为都合符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要求,都有利于生态资源的循环再生和永续利用,都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经济繁荣。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规则的总和,其表现形式为正式制度(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和非正式制度(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1]。生态文明建设既需要通过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解决好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问题,而解决这些关系问题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 (一)国家层面:明确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预示着我们国家将迎来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局面。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国家现代化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态文明制度能有效规范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降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了追寻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顾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制度确立后就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行为依据,哪些行为是应

该做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做的,不是某些人的主观判断,而是法律和制度规定的。在有章可循的前提下,人们必须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其次,生态文明制度能够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总体上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原因在于资源环境问题不仅与自然原因及社会发展阶段有关,更是与法制和体制机制等制度因素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制度是一种具有长远眼光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和战略性。并且,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是基于可操作的历史阶段的层面,并指向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需要用制度进行公平、公正、有效的裁决与规范,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最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有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身体力行推进环境与发展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先后加入多个世界性环境保护组织,签订了多个协议,参与多个国际环境公约,在世界环境与发展领域影响不断扩大。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责任向全世界彰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形象。与那些进入21世纪便发生一连串的债务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气候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的发达国家相反,中国越来越对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特别是制度充满自信。作

小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练习题复习.doc

精品文档 “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凉州”生态文明知识竞赛题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面什么样的水适宜再利用于浇花、洗菜?() A、工厂污水 B、洗米水 2、污水经过处理净化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可以冲刷厕所、洗汽车等用途的水叫() A、脏水 B、中水 3、如果电视播报的空气质量为三级,那么就说明当天的空气是() A、重度污染 B、轻度污染 4、关于冰箱的使用,下面的行为中哪一种可以节电?() A、用完及时关门 B、用完不用关门 5、达到同样照明效果,一支好的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电约() A、70%——80% B、50%——60% 6、地球日是指哪一天() A、5月22日 B、4月22日 7、奶奶将刚买来的青菜散开后放到水中浸上1小时再炒,主要是为了() A、清除农药 B、泡软一点 8、郊游的时候,下面哪种做法是留住美好记忆的正确方式?() A、照相留念 B、刻字留念 9、目前有多种燃料被人们同时使用,下面哪种燃料对环境有利?() A、天然气 B、石油 10、买电池的时候,选下面的哪一种是相对环保的?()A、重复使用的无汞电池B、重复使用的有汞电池 11、人离不开水,体内缺水就会生病,水是我们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你知道儿童体内水占体重的百分比吗?() A、60% B、80% 12、虽然已关机,但未拔下电源插头的电视机、电脑、音响、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在备用状态所耗电量,约占家庭总耗电量的() A、10% B、30% 13、垃圾分类可分为?() A、可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再利用 B、生活垃圾工业垃圾 14、中国的环境日是() A、5月5日 B、6月5日 15、去超市购物哪种是环保袋() A、一次性购物袋 B、全棉布质袋 16、野外没有垃圾箱,手中有垃圾应怎样处理() A、随地乱扔 B、装在背包找到垃圾箱再扔掉垃圾 17、可再生能源有哪一些?() A、太阳能 B、石油 18、家庭装修你应该建议家长选择,() A、有环保标志的装修产品 B、没有环保标志的装修产品 19、凉州区的五禁规定是() A、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放火 B、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放火 20、在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危害较大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二氧化硫和氟化物C.一氧化碳和氟化物21、今天,提着篮子购物却成了环保人士的时尚标记,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塑料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原则和战略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北京市生态环境规划为依据,以科技为先导,以法律法规为保障,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防护相结合,紧紧围绕水土流失、风沙危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重点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分区推进,促进我区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构筑首都第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做出贡献。(二)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原则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节约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北京与房山以及不同建设部门间的关系,优先安排生态环境脆弱区的水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和防风固沙等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3、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原则。在系统论的指导下,从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大局出发,以生态环境建设区划为基础,以重点工程为骨干,通过实施重点整治工程,建立山区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平原治沙与生态农业和城市绿化美化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整体优化。4、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则。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原则出发,瞄准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水平,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优势,加强房山区的国内国际交流,借鉴国内外生态环境整治的先进经验,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建设生态环境整治的精品示范工程。5、景观生态多样性原则。针对房山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景点众多的特点,生态环境建设应遵循景观生态多样性的原则,不仅要体现生态功能,而且要构建合理的景观空间格局。6、治理、建设、保护并重的原则。以保护水资源、森林资源和农田环境为目标,以造林绿化、建设绿色屏障为核心,生物、工程、农业措施相结合,治理、建设、保护并重,在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基础上,全面整治房山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区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7、坚持生态环境整治与加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房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力求将房山区建成环境优美、城镇居民、农民富足和社会稳定的新郊区。(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房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目标是: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统筹安排,围绕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环境建设的总任务,积极组织全区人民,运用政策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形成完善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

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十八大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013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十八大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经济部分首次提出来的,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高度阐释和全面升华。这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独立章节,这是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也足以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十八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总体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涵盖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有几个变化与亮点值得我们注意。 【报告摘要】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解读】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首次提出,一个根本性的保障。 首先在段落字数上看,十七大报告用了一句话来说明法律建设,并未提到制度;而十八大报告用了一个段落来说明制度建设。这足以说明十八大报告对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细化程度。 从具体内容看,十七大报告从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政策两个方面来阐述,概括面比较笼统。而十八大报告的方向更加明确、全面,从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生态补偿制度、耕地保护、水资源保护、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税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到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名词都被列入到十八大报告的具体内容,这些都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生态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挑战而准备完善或出台的新政,这些对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人与自然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实现生态安全这个终极目标。 [存在问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我国之所以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跟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分不开。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环境产权制度不明晰,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完善。 一是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尚未确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即交易后合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哪些方面做起?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摈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英雄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

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一思想和观念。 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我们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为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宣传环保,促进环保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环保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行动,更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继续发挥我们在宣传环保、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

智慧树生态文明标准答案

年智慧树生态文明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20世纪后半期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对人类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与之相伴的便是相关著作和论述的不断出现下列哪本著作被称为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标志性著作 A.《增长的极限》 B.《寂静的春天》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只有一个地球》 2、【单选题】(2分)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参加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对于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大会。 下列哪项不属于此次会议的讨论成果 A.签署气候变化协定 B.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C.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D.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 3、【单选题】(2分) 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在我国于何时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被确定为国家治理环境保护的方针 A.1972 B.1975 C.1974 D.1973 4、【单选题】(2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上论述出自党的 A.十八大报告 B.十六大报告 C.十七大报告 D.十五大报告

形势与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 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和概括的重大理论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第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矛盾和挑战。这些矛盾与挑战既可能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能来自既得利益的阻碍,还可能来自于技术条件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2.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3.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要把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融入各级政府的决策、评价、考核之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基础文明建设来实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究 摘要: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生态文明看做题中应有之义。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生存,是人类和其他文明的基础。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字: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言 21世纪,我们的生活是生态文明的时代,全球生态危机表明,工业文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并正在走向衰落;生态文明作为新文明正在兴起。十八大报告和新修改的党章规定,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发展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环境污染或生态危机是当今时代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们党和政府为了解决环境生态问题,很早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战略构想,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胡锦涛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从这以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明确的政治方针。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

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其基本含义是: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二、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

发展生态工业的基本原则

第22卷第3期河北工业科技V ol.22,No.3 2005年5月H ebei Jour nal of Industr i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 y M ay2005 文章编号:1008-1534(2005)03-0162-05 发展生态工业的基本原则 赵风云1,董丽华1,王建英1,刘洪杰1,金涌2 (1.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2.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 摘要:生态工业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乃至消除废弃物,将工业副产物转化成可以再利用的产品或资源的一种工业化模式。生态工业的发展可以在实现改善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阐述了发展生态工业应遵循的耦合共生、循环减量、演变进化和集体优先4项基本原则,并结合这些原则给出了一些具体实例。 关键词:生态工业;基本原则;发展;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X17114文献标识码:A Principles for industrial ecology ZH AO Feng-yun1,DONG L-i hua1,WANG Jian-ying,LIU H ong-jie1,JIN Yong2 (1.Co llege o f Chemical and Phar maceutical Eng ineering,H ebei U 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 gy,Shijiazhuang H ebei 050018,China; 2.Depar tment of Chemical Eng ineering,T sing hua U niv 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 he pr imar y concerns o f industr ial ecolog y ar e w ast e minimizatio n and the conversio n of by-product s into reusable pr oducts or resour ces.T he a pplicat ion of industr ial eco lo gy improv es t otal env iro nmental qua lity while satisfying the eco no mic demands o f industry in a w in-w in situation.In the paper four pr inciples fo r industrial eco lo gy including coupling sy mbiosis,cir-cular ly reducing quant ities,g radual evo lv ement,and collectiv ity pr ior ity are intr oduced.Some examples ar e pr esented. Key words:industria l ecolog y;basic principles;develepment;circular econom y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已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构成威胁,中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产出、高污染、低效率0的经济发展模式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21世纪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在平均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明显小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严重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工业是建设循环经济型社会的根本出路。 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和进化型工业。在 收稿日期:2004-12-10;修回日期:2005-03-10 责任编辑:张士莹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03213541D,04213508D) 作者简介:赵风云(1962-),女,河北正定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工程方面的研究。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从区域范围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对企业生产的原料、产品和废物进行统筹考虑,促使现代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1,2]。 生态工业的目标是达到成熟的生态系统,即物质实现闭合循环,能量实现最优利用。发展生态工业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运用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理论,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引进关键的链接项目增加企业的关联度,延长产业链,培育一批生态工业园区。为了发展生态工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优化利用和污染源头治理的总目标,人们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