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专题及答案详解

【精品】人教版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专题及答案详解
【精品】人教版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专题及答案详解

【精品】人教版中考数学《锐角三角函数》

专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如图,在△ABC 中,CA = CB = 4,cos C=1

4,则sinB 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

2..如图,一块矩形木板ABCD 斜靠在墙边(OC ⊥OB ,点A ,B ,C ,D ,O 在同一平面内),已知AB=a ,AD=b ,∠BCO=x ,则点A 到OC 的距离等于( ) A .asinx+bsinx B .acosx+bcosx C .asinx+bcosx D .acosx+bsinx

【答案】D

【解析】作AE ⊥OC 于点E ,作AF ⊥OB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90°,∵∠ABC=∠AEC ,∠BCO=x ,∴∠EAB=x ,∴∠FBA=x ,∵AB=a ,AD=b ,∴FO=FB+BO=a ?cosx+b ?sinx ,故选D . 3.如图,一个人从山脚下的A 点出发,沿山坡小路AB 走到山顶B 点.已知坡角为20°,山高BC =2千米.

A.

B.

C. D.

BC AB 2

sin 20sin 20BC

.故按键顺序为

20°

2

4.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1

2,则∠α=()

A.30°

B.45°

C.60°

D.90°

【答案】A 【解析】∵∠α为锐角,且sinα=1

2,∴∠α=30°.故选A.

5.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 (32,2),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P 是对角线OB 上一动点(不与原点重合),连接PC ,过点P 作PD ⊥PC 交x 轴于点D ,下列结论:①OA=BC=

32;②当点D 运动到OA 的中点处时,PC 2+PD 2=7;③在运动过程中,∠CDP 是一个定值;④当△ODP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 的坐标为(33

2,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已知B (32,2),所以OA=BC=32,故①正确;当点D 运动到OA 的中点处时,

OD=3,而OC=2,所以OC 2=7,在直角三角形CPD 中,PC 2+PD 2

=7,故②正确;过点P 作PD ⊥

PC 交x 轴于点D ,所以在运动过程中,∠CDP 是一个定值,故③正确;当△ODP 为等腰三角形时,

OC ⊥BD ,∠CDO=60°所以3

OD OC

,即OD=332,所以点D 的坐标为(332,0).

6. 如图,在△ABC 中,CA = CB = 4,cos C=1

4,则sinB 的值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cosC=1

4,AC=4,∴CD=1,∴BD=3,

AD=

B

224115-=,在Rt △ABD 中,AB=2

2

(15)326+=,∴sinB=1510

26

AD AB ==

,故选D.

7.2sin60°的值等于

(A) 1 (B)

2(C)3(D)2

【答案】C 【解析】常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sin60°=3

21

,再乘以2,可得答案C.

8.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已知AB=m ,∠BAC=∠α,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DC=∠α B.BC= m·tanα C.AO=2sin m α D.BD=cos m α

【答案】C .

【解析】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s inα= 2BC OA ,∴AO=2sin BC

α,故选C .

9.如图,一架长为6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 上,这时测得∠ABO =70°,如果梯子的底端B 外移到D ,则梯子顶端A 下移到C ,这时又测得∠CDO =50°,那么AC 的长度约为 米.(sin70°≈0.94,sin50°≈0.77,cos70°≈0.34,cos50°≈0.64) 【答案】1.02

【解析】∵∠ABO =70°,AB =6m ,∴sin70°=

≈0.94,解得:AO =5.64(m ),∵∠CDO =50°,

DC =6m ,∴sin50°=≈0.77,解得:CO =4.62(m ),则AC =5.64﹣4.62=1.02(m ),答:AC 的长度约为1.02米.故答案为:1.02.

10.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若2AB=AC 则cosC=___________.

【答案】或

【解析】若∠B=90°,设AB=x ,则AC=2x ,所以BC==x ,所以cosC===;若

∠A=90°,设AB=x ,则AC=2x ,所以BC==x ,所以cosC===;综上所述,

cosC 的值为或.故答案为或.

α

m O

D

B C A

11.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DE为△ABC的中位线,延长BC至F,使CF=1

2BC,连接FE

并延长交AB于点M,若BC=a,则△FMB的周长为________.

【答案】9 2a

【解析】∵BC=a,∴CF=1

2BC=

1

2a,∴BF=

3

2a∵DE为△ABC的中位线,∴DE∥BF,DE=

1

2a,∴△MED∽△

MFB,∴MD ED

MB FB

=

,在Rt△ABC中,∠ACB=90°,∠B=60°,∴∠A=30°,AB=2a,BD=a,∴MD=

1

2a,MB=

3

2a,∵MB=FB,∠B=60°,△BMF是等边三角形,周长=9

2a.

12.如图,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将B角折起,使点B落在AC边上的点D(不与点A,C重合)处,折痕是EF.

如图1,当CD=1

2

AC

时,

1

3

tan;

4

α=

如图2,当CD=1

3

AC

时,

2

5

tan;

12

α=

如图3,当CD=1

4

AC

时,

3

7

tan;

24

α=

……

依次类推,当CD=

1

1

AC

n+(n为正整数)时,tan nα=

……

【答案】21

.

2(1)n n n ++

【解析】当n =1时,

133tan ;414α=

=?当n =2时,255

tan ;1226α==?

当n =3时,

377tan ;

2438α=

=?……∴2121tan .(22)2(1)n n n n n n n α++==++

13.如图,在△ABC 中,?=∠30B ,2=AC ,

53

cos =

C .则AB 边的长为▲.

【答案】16

5【解析】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ADB =∠ADC =90°在Rt △ADC 中,∵∠ADC =90°,

53cos =C ,AC =2,∴DC=35×2=65

,85AD ,在Rt △ADB 中,∠ADB =90°,

∠B =30°.∵sin B=12AD AB =

,AB =2AD=16

5.

14.如图,在Rt △ABC 中,∠B=90°,AB=5,BC=12,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DE ,使得

点D落在AC上,则tan∠ECD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3

2【解析】在Rt△ABC中,∠B=90°,AB=5,BC=12,∴AC=22

512

=13,∵△ABC绕点A

旋转到△ADE,∴ED=BC=12,AD=AB=12,∠ADE=90°,∴CD=AC-AD=13-5=8,∴tan∠ECD=ED DC

=12

8=

3

2,故答案为:

3

2.

15.如图,在由10个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构成的网络图中,∠α、∠β如图所示,则cos(α+β)=.

【答案】

【解析】连接BC,

∵网络图是由10个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构成,

∴AD=DE=CE=BE,∠ADE=∠BEC=1200,

∴△ADE≌△BEC,∴∠EBC=α.

∵∠BEC=1200,BE=CE,∴∠BCE=(1800-1200)÷2=300,

∴∠ACB=∠ACE+∠BCE=600+300=900,

设小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则AC=2a,BC=√3a,

在Rt△ACB中,AB=√AC2+BC2=√7a.

∴cos∠ABC=BC

AB =√3a

√7a

=√21

7

.

又∵∠ABC=∠ABE+∠CBE=α+β,∴cos(α+β)=√21

7

.

三、解答题

16.如图,某旅游景区为方便游客,修建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栈道AB,栈道AB与景区道路CD平行.在C 处测得栈道一端A位于北偏西42°方向,在D处测得栈道另一端B位于北偏西32°方向.已知CD=120m,BD=80m,

求木栈道AB 的长度(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数据:sin32°≈17

32,cos32°≈1720,tan32°≈58,sin42°≈2740,cos42°≈34,tan42°≈910)

【解题过程】解:过C 作CE AB ⊥于E ,DF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F , 则//CE DF ,//AB CD Q ,∴四边形CDFE 是矩形,120EF CD ∴==,DF CE =, 在Rt BDF ?中,32BDF ∠=?Q ,80BD =,

17cos32806820DF BD ∴=?=?

≈g ,

1785sin3280322BF BD =?=?≈g ,155

2BE EF BF ∴=-=, 在Rt ACE ?中,42ACE ∠=?Q ,68CE DF ==,

9306tan 4268105AE CE ∴=?=?

=g ,155********AB AE BE m ∴=+=+≈,

答:木栈道AB 的长度约为134m .

17. 图9是一种淋浴喷头,图10是图9的示意图,若用支架把喷头固定在A 点处,手柄长AB =25cm ,

AB 与墙壁D D '的夹角∠D 'AB =37°,喷出的水流BC 与AB 行程的夹角∠ABC =72°,现在住

户要求:当人站在E 处淋浴时,水流正好喷洒在人体的C 处,且使DE =50cm ,CE =130cm .问:安装师傅应将支架固定在离地面多高的位置?(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sin72°≈0.95,cos72°≈0.31,tan72°≈3.08,sin35°≈0.57,cos35°≈0.82,tan35°≈0.70).

【解题过程】过B 点作MN ∥DE ,分别交直线AD 和直线EC 于点M 、N ,由题意

可知AD ∥CE ,∠ADE =90°

∴四边形DMNE 为矩形,∴∠AMB =∠BNC =9 0°,MN =DE ,MD =NE .在

Rt △ABM 中,∠D AB =37°, sin ∠MAB =MB

AB ,∴MB =AB ·sin37°=25×0.6=15,cos ∠MAB =AM

AB ,∴AM =AB ·cos37°=25×0.8=20,∵MN =

DE =50,∴NB =50-15=35,∵∠ABM =90°-37°=53°,∠ABC =72°,∴∠NBC =180°-53°-72°=55°,∴∠BCN =90°-55°=35°.在Rt

△BNC 中,tan ∠BCN =BN CN ,∴CN =35

0.75=50,∴EN =CN+CE =50+130=180=MD ,∴AD =MD -

AM =180-20=160(cm ).

答:安装师傅应将支架固定在离地面160cm 高的位置.

18.如图1,正方形ABDE 和BCFG 的边AB ,B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B =2BC ,取EF 的中点M .连

接MD ,MG ,MB .

(1)试证明DM ⊥MG ,并求MB

MG 的值;

(2)如图2,将图1中的正方形变为菱形,设∠EAB =2α(0°<α<90°).其它条件不变,问(1)中MB

MG 的值有变

化吗?若有变化,求出该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若无变化,说明理由.

D'

图10

D

C

B

A

D'N

M 图10

D C

B

A

解:(1)延长GM交DE于H,∵EF的中点M,∴EM=FM,∵正方形ABDE、正方形BCFG,∴AB∥DE

∥GF,∴∠HEM=∠GFM,在△EHM和△FGM中,

=

=

AMH FMG

EM FM

HEM GMF

?

?

=

?

?

?

∠∠

∠∠

,∴△EHM≌△FGM(ASA),∴HM

=MG,GF=EH,∵AB=2BC,∴GF=EH=DH=DG,∴DM是△HDG底边上的中线,∴DM⊥MG;

设AB=4,BC=2,易求MB=1

2EF

=

MG

=BC

,∴

MB

MG

(2)MB

MG比值会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理由如下:

连接AM、EB、EF、GC,DF,交点为T、Q

由题知AD⊥EB、EF⊥GC,DF⊥BF,∠EA T=∠BAT=∠GBQ=∠CBQ=α∴四边形TBFD为矩形

∴DF=TB

∵G为BD的中点

∴MG=11 22 DF TB

=

由题设AB=2,BC=1

∴EB=2BT=4sinαFB=2BQ=2cosα

∴DF=TB=2sinαMG=11

22

DF TB

=

=sinα

在RT△EBF中由勾股定理得

EF

∴===

图2

图1

A B C

D

E

F

M

G

A B C

D

E

F

M

G

图2

图1

A B C

D

E

F

M

G

A B C

D

E

F

M

G

Q

T

图2

图1

A B C

D

E

F

M

G

A B C

D

E

F

M

G

Q

T

∴MB =2

∴MB MG

sin α=

第二批

二、填空题

19.在ABC ?中90C ∠=?

tan A =

,则cos B =.

【答案】1

2

【解析】解:Q 在Rt ABC ?中,90C ∠=?

,tan A =

设a =,3b x =

,则c =,

1cos 2a B c ∴=

=

. 故答案为1

2. 【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0.如图,在△ABC 中,sinB =

,tanC =,AB =3,则AC 的长为 .

【答案】

【解题过程】过A 作AD ⊥BC ,在Rt △ABD 中,sinB =,AB =3,∴AD =AB ?sinB =1,在Rt △ACD

中,tanC =,∴=,即CD =,根据勾股定理得:AC ===,故答案

为: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

21.在Rt △ABC 中,∠C=90°,AB=5,BC=4,则sinA= ___________.

【答案】5

【解析】根据正弦的定义直接求解,sinA=45BC AB =

,故答案为4

5.

【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

2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F 分别为BC ,CD 边的中点,连接AE ,BF 交于点P ,连接

PD ,则tan ∠APD=.

答案:2

解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概念等,由正方形ABCD 和点E ,F 分别为BC ,CD 边的中点,易证△ABE ≌△BCF,证得AE ⊥BF,延长BF 交AD 的延

长线于点G,可证△BCF ≌△GDF,∴DG=CB=A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AD=DP=21

AG,∴∠APD=∠DAE=

∠AEB ,∴tan ∠APD=tan ∠AEB=2.因此本题填2.

三、解答题

23..如图,在Rt ABC ?中,90C ∠=?,D 为BC 上一点,5AB =,1BD =,

3tan 4B =

(1)求AD 的长; (2)求sin α的值.

解:(1)3

tan 4B =Q ,可设3AC x =,得4BC x =,222AC BC AB +=Q ,222(3)(4)5x x ∴+=,

解得,1x =-(舍去),或1x =,3AC ∴=,4BC =,1BD =Q ,3CD ∴=,

2232AD CD AC ∴=+=;

(2)过点作DE AB ⊥于点E , 3

tan 4B =

Q ,可设3DE y =,则4BE y =,

222AE DE BD +=Q ,222

(3)(4)1y y ∴+=,

解得,15y =-

(舍),或15y =,∴35DE =,1sin 210DE AD α∴==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24如图,在A 处的正东方向有一港口B .某巡逻艇从A 处沿着北偏东60?方向巡逻,到达C 处时接到命

令,立刻在C 处沿东南方向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行驶3小时到达港口B .求A ,B 间的距离.(3 1.73≈,

2 1.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题过程】解: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点D ,则60ACD ∠=?,45BCD ∠=?,如图所示. 在Rt BCD ?中,

sin BD BCD BC ∠=

,cos CD

BCD BC ∠=,

2sin 20342BD BC BCD ∴=∠=??

≈g ,2

cos 20342CD BC BCD =∠=??≈g ;

在Rt ACD ?中,

tan AD ACD CD ∠=

tan 42372.2AD CD ACD ∴=∠=?≈g .

72.242114.2AB AD BD ∴=+=+=.

A ∴,

B 间的距离约为114.2海里.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几何综合题】(几何)精品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专题训练【几何综合题】(几何)精品解析 在中考中,几何综合题主要考察了利用图形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证明线段、角的数量关系及动态几何问题。学生通常需要在熟悉基本几何图形及其辅助线添加的基础上,将几何综合题目分解为基本问题,转化为基本图形或者可与基本图形、方法类比,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解决几何综合题时,重点在思路,在老师讲解及学生解题时,对于较复杂的图形,根据题目叙述重复绘图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分解出基本条件和图形,将新题目与已有经验建立联系从而找到思路,之后绘制思路流程图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把握题目的脉络;在做完题之后,注重解题反思,总结题目中的基本图形及辅助线添加方法,将题目归类整理;对于典型的题目,可以解析题目条件,通过拓展题目条件或改变条件,给出题目的变式,从而对于题目及相应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将同一类型的几何综合题成组出现,分析讲解,对学生积累对图形的“感觉”有一定帮助。 一.考试说明要求 图形与证明中要求:会用归纳和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图形的认识中要求:会运用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两点之间的距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和方法,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综合运用几何知识解决与圆周角有关的问题;能解决与切线有关的问题。 图形与变换中要求: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二.基本图形及辅助线 解决几何综合题,是需要厚积而薄发,所谓的“几何感觉”,是建立在足够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熟悉基本图形及常用的辅助线,在遇到特定条件时能够及时联想到对应的模型,找到“新”问题与“旧”模型间的关联,明确努力方向,才能进一步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中档几何题目教学中注重对基本图形及辅助线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 举例: 1、与相似及圆有关的基本图形

(完整版)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讲解

动点及动图形的专题复习教案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研究历年来各区的压轴性试题,就能找到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的形成和命题的动向,它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对策,把握方向.只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本文拟就压轴题的题型背景和区分度测量点的存在性和区分度小题处理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举例分析.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一、中考专题诠释 选择题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选择题解题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的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但更应看到选择题的特殊性,数学选择题的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是解选择题的基本策略. 具体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 三、中考典例剖析 考点一:直接法 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例1 方程的解是() A.x=±1 B.x=1 C.x=﹣1 D.x=0 思路分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1),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 解:方程的两边同乘(x+1),得 x2﹣1=0, 即(x+1)(x﹣1)=0, 解得:x1=﹣1,x2=1. 检验:把x=﹣1代入(x+1)=0,即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把x=1代入(x+1)=2≠0,即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则原方程的解为:x=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转化思想的应用,注意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对应训练 1.某单位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0场比赛,则参加比赛的球队应有() A.7队B.6队C.5队D.4队 考点二:特例法 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对各选择支进行检验或推理,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由此判明选项真伪的方法。用特例法解选择题时,特例取得愈简单、愈特殊愈好.

专题讲座(数学思想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

专题讲座(数学思想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为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维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 二、几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转化思想”是指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思想,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把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系列转化的过程,转化是化繁为简,化难为

易,化未知为已知的有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对转化思想并不陌生,中学数学中常用的化高次为低次、化多元为一元,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在具体内容上,有加减法的转化、乘除法的转化、乘方与开方的转化、数形转化等等。例如: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除法”这两节教学内容中,教材是通过“议一议”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把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过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个地方虽然很简单,但却充分体现了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加以解决,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后无论遇到多么难、多么复杂的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把“不会的”转化为“会的”、“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加以解决,这符合学生原有认知规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简单而忽视它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往往是越简单、越浅显的例子,越能引起学生的认同,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类比探究类问题解析版

类比探究类问题解析版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M是AD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一动 点,连结EM并延长交线段CD的延长线于点F. (1) 如图1,求证:AE=DF; (2) 如图2,若AB=2,过点M作 MG⊥EF交线段BC于点G,判断△GEF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2,过点M作 MG⊥EF交线段BC的延长线于点G. (3) 如图3,若AB=3 ① 直接写出线段AE长度的取值范围; ② 判断△G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在矩形ABCD中,∠EAM=∠FDM=900,∠AME=∠FMD。 ∵AM=DM,∴△AEM≌△DFM(ASA)。∴AE=DF。 (2)△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点G作GH⊥AD于H, ∵∠A=∠B=∠AHG=90°, ∴四边形ABGH是矩形。∴GH=AB=2。 ∵MG⊥EF,∴∠GME=90°。 ∴∠AME+∠GMH=90°。 ∵∠AME+∠AEM=90°,∴∠AEM=∠GMH。 又∵AD=4,M是AD的中点,∴AM=2。∴AN=HG。 ∴△AEM≌△HMG(AAS)。∴ME=MG。∴∠EGM=45°。 由(1)得△AEM≌△DFM,∴ME=MF。 又∵MG⊥EF,∴GE=GF。∴∠EGF=2∠EGM =90°。 ∴△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①23 3 <AE≤23。 ②△G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点G作GH⊥AD交AD延长线于点H, ∵∠A=∠B=∠AHG=90°,∴四边形ABGH是矩形。 ∴GH=AB=23。 ∵MG⊥EF,∴∠GME=90°。∴∠AME+∠GMH=90°。∵∠AME+∠AEM=90°,∴∠AEM=∠GMH。 又∵∠A=∠GHM=90°,∴△AEM∽△HMG。∴MG GH EM AM =。 在Rt△GME中,∴tan∠MEG=MG GH23 3 EM AM2 ===。∴∠MEG=600。 由(1)得△AEM≌△DFM.∴ME=MF。 又∵MG⊥EF,∴GE=GF。∴△GEF是等边三角形。 2、(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求证:CE=CF;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GCE=45°,请你利用(1)的结论证明:GE=BE+GD.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DE=10, 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CD,∠B=∠CDF,BE=DF, ∴△CBE≌△CDF(SAS)。∴CE=CF。 (2)证明:如图,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 由(1)知△CBE≌△CDF,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相似】专题解析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已知A(﹣2,0),B(4,0),抛物线y=ax2+bx﹣1过A、B两点,并与过A点的直线y=﹣ x﹣1交于点C.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对称轴;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四边形ACPO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M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点,过点M作直线AC的垂线,垂足为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以点M、N、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把A(-2,0),B(4,0)代入抛物线y=ax2+bx-1,得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 x2?x?1 ∴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 (2)解:存在 使四边形ACPO的周长最小,只需PC+PO最小 ∴取点C(0,-1)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C′(2,-1),连C′O与直线x=1的交点即为P 点. 设过点C′、O直线解析式为:y=kx

∴k=- ∴y=- x 则P点坐标为(1,- ) (3)解:当△AOC∽△MNC时, 如图,延长MN交y轴于点D,过点N作NE⊥y轴于点E ∵∠ACO=∠NCD,∠AOC=∠CND=90° ∴∠CDN=∠CAO 由相似,∠CAO=∠CMN ∴∠CDN=∠CMN ∵MN⊥AC ∴M、D关于AN对称,则N为DM中点 设点N坐标为(a,- a-1) 由△EDN∽△OAC ∴ED=2a ∴点D坐标为(0,- a?1) ∵N为DM中点 ∴点M坐标为(2a,a?1) 把M代入y= x2?x?1,解得 a=4 则N点坐标为(4,-3) 当△AOC∽△CNM时,∠CAO=∠NCM ∴CM∥AB则点C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C′即为点N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江苏徐州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数学压轴题是初中数学中覆盖知识面最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综合近年来各地中考的实际情况,压轴题多以数学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常见题型有两类:函数型压轴题和几何形压轴题。压轴题考查知识点多,条件也相当隐晦,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还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下面从知识角度和技术角度谈谈中考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技巧。 先以20XX年河南中考数学压轴题为例: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 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 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 线段EG最长? 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 这是一道函数型压轴题。函数型压轴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相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相结合型。这些压轴题主要以函数为主线,涉及函数的图象、方程、点的坐标及线段长度、图形面积等问题。 先从知识角度来分析: (1)通过观察图象可以发现,直线AD和x轴平行,直线AB和y轴平行,因此,A点与D点的纵坐标相同,A点与B的横坐标相同,因此A的坐标为(4,8).知道了点A的坐标,加上已知条件点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很容易可以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此问在本题中占3分,解决此问的关键在于:①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图形;②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压轴题 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O ABC 中,O A=5,AB =4,∠OCA=90°,动点P 从O 点出发沿射线OA 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移动,同时动点Q从A 点出发沿射线AB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 (2)试求出当t 为何值时,△O AC 与△PAQ 相似; (3)若⊙P 的半径为 58,⊙Q 的半径为2 3 ;当⊙P 与对角线AC 相切时,判断⊙Q 与直线AC 、B C的位置关系,并求出Q 点坐标。 解:(1)42033 y x =- + (2)①当0≤t≤2.5时,P在O A上,若∠OAQ =90°时, 故此时△OA C与△PAQ 不可能相似. 当t>2.5时,①若∠APQ=90°,则△A PQ ∽△OCA , ∵t>2.5,∴ 符合条件. ②若∠A QP=90°,则△APQ ∽△∠OA C, ∵t>2.5,∴ 符合条件.

综上可知,当 时,△O AC 与△APQ 相似. (3)⊙Q 与直线AC、B C均相切,Q 点坐标为( 10 9 ,5 31) 。 2、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 A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 (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x 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 、N ,使得四边形MNF 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31)E ,;(12)F ,.(2)在Rt EBF △中,90B ∠=, 2222125EF EB BF ∴=+=+=. 设点P 的坐标为(0)n ,,其中0n >, 顶点(1 2)F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2 (1)2(0)y a x a =-+≠. ①如图①,当EF PF =时,22 EF PF =,2 2 1(2)5n ∴+-=. 解得10n =(舍去);24n =.(04)P ∴,.24(01)2a ∴=-+.解得2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1)2y x =-+ (第2题)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圆】专题解析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圆】专题解析 一.教学内容: 1.圆的内容包括:圆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 2. 主要定理: (1)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2)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 (3)圆周角定理、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 (4)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 (5)切线的性质及判定。 (6)切线长定理。 (7)相交弦、切割线、割线定理。 (8)两圆连心线的性质,两圆的公切线性质。 (9)圆周长、弧长;圆、扇形,弓形面积。 (10)圆柱、圆锥侧面展开图及面积计算。 (11)正n边形的有关计算。 二. 中考聚焦: 圆这一章知识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分数比例大约如下表: 圆的知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大,题型多,常见的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或证明题,近年还出现了一些圆的应用题及开放型问题、设计型问题,中考的压轴题都综合了圆的知识。 三. 知识框图: 圆 圆的有关性质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 ? ? ? ? ? ? ?

圆的有关性质 圆的定义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是重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圆的有关性质 轴对称性—垂径定理(这是重点) 旋转不变性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间的关系 圆心角定理 圆周角定理(这是重点) 圆内接四边形(这是重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离 相交 相切 切线的性质(这是重点) 切线的判定(这是重点) 弦切角(这是重点)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这是重点难点) ? ? ? ? ? ? ? ? ? ? ? ? ? ? ? ? ? ?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外离 内含 相交 相切 内切(这是重点) 外切(这是重点)两圆的公切线 ? ? ? ?? ? ? ? ? ? ? ? ? ? ? ? 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定义 正多边形和圆 正多边形的判定及性质 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这是重点)圆的有关计算 圆周长、弧长(这是重点) 圆、扇形、弓形面积(这是重点) 圆柱、圆锥侧面展开图(这是重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典型例题】 【例1】. 爆破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0.9cm,点导火索的人需要跑到离爆破点120m以外的安全区域。这个导火索的长度为18cm,那么点导火索的人每秒钟跑6.5m是否安全? 分析:爆破时的安全区域是以爆破点为圆心,以120m为半径的圆的外部,如图所示:

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专项练习

(一) 数与式的化简与求值 (参考用时:40分钟) 一、实数的混合运算 1.(2019长沙)计算:|-√2|+1 2 -1-√6÷√3-2cos 60°. 2.(2019滨州)计算:-1 2-2-|√3-2|+√3 2 ÷√1 18 . 3.(2019巴中)计算-1 2 2+(3-π)0+|√3-2|+2sin 60°-√8. 4.计算:√(1-√2)2-1-√2 20+sin 45°+1 2 -1.

5.计算:|3.14-π|+3.14÷ √3 2 +10-2cos 45°+(√2-1)-1+(-1)2 019. 二、整式的化简与求值 1.如果x-2y=2 019,求[(3x+2y )(3x-2y )-(x+2y )(5x-2y )]÷2x 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 (m-n )(m+n )+(m+n )2-2m 2,其中m ,n 满足方程组{m +2n =1, 3m -2n =11. 3.已知实数a 是1 2x 2-5 2x-7=0的根,不解方程,求多项式(a-1)(2a-1)-(a+1)2+1的值.

三、分式的化简与求值 1.(2019长沙)先化简,再求值: a+3a -1-1 a -1 ÷ a 2+4a+4 a 2-a ,其中a=3. 2.(2019黄石)先化简,再求值: 3 x+2 +x-2÷ x 2-2x+1 x+2 ,其中|x|=2. 3.先化简,再求值: x -1x -x -2x+1 ÷2x 2-x x 2+2x+1 ,其中x 满足x 2-2x-2=0. 4.(2019常德)先化简,再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x -1x 2+x -x -3 x 2-1 ÷ 2x 2+x+1 x 2-x -1.

中考数学动点问题专题讲解

中考动点专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动中求静.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 函数思想 方程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转化思想 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研究历年来各区的压轴性试题,就能找到今年中考数学试题的热点的形成和命题的动向,它有利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对策,把握方向.只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解题素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明确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导向.本文拟就压轴题的题型背景和区分度测量点的存在性和区分度小题处理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 函数揭示了运动变化过程中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动点问题反映的是一种函数思想,由于某一个点或某图形的有条件地运动变化,引起未知量与已知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这种变化关系就是动点问题中的函数关系.那么,我们怎样建立这种函数解析式呢?下面结合中考试题举例分析. 一、应用勾股定理建立函数解析式 例1(2000年2上海)如图1,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弧AB 上,有一个动点P,PH ⊥OA,垂足为H,△OPH 的重心为G. (1)当点P 在弧AB 上运动时,线段GO 、GP 、GH 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线段,并求出相应的长度. (2)设PH x =,GP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 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 的长. 解:(1)当点P 在弧AB 上运动时,OP 保持不变,于是线段GO 、GP 、GH 中,有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这条线段是GH=32NH=2 1 32?OP=2. (2)在Rt △POH 中, 22236x PH OP OH -=-=, ∴ 2362 1 21x OH MH -== . 在Rt △MPH 中, . 222223362 1 419x x x MH PH MP +=- +=+=H M N G P O A B 图1 x y

专题讲座 ——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专题讲座——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近几中考试题都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知识考查基础化;二是题材选择生活化;三是能力要求层次化;四是思维模式开放化;五是试卷结构格式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的开展复习工作,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下面就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是总复习的重点。 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要充分体现“习、练、透”。 1.习,即温习。在每单元的复习之前,让学生事先依据要求进行温习,例如:要求他们根据考试大纲,温习所学过的知识,整理复习提纲,编写复习资料,各自编写单元或综合试题,互相考查,互相研究解题答卷的技巧,互评试卷的优劣性等等。同时,运用“讲演法”,让学生对现阶段复习进行回顾、思考及提高,以便指导下阶段的复习。所谓的“讲演法”不只是用语言表述,更主要是对复习的总结。 2.练,就是在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讲解,在每一个单元设计一些针对性强,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练习,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形成严格又精确的思维习惯。运用数字化的处理方

式,进行建模训练,学会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事物表象之下的数量关系,提出带普遍意义的数学问题,达到强化、巩固复习效果。 3.透,就是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并贯穿复习的始终。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区别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将繁杂的知识简约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交叉的知识立体化,横纵的知识网络化。这样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按这个层次结构,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复习质量和效 第二轮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侧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这一轮采取专题讲座、综合训练等形式。 分类复习,一一击破 分类复习的依据为内容分类和题型分类两种形式。根据不同要求,对相关内容分门别类的进行综合比较讲解等。下面谈谈题型分类复习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复习课中,特别是在解题教学中,很多内容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有意识地加以概括,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分析一道综合题推理运算论证时,有意识展示数学思想方法的优越性,在哪里体现了数形结合,使问题得到转化,哪里体现方

最新人教版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8题图 C A B D E ]命题人:仁怀市 夏容 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数学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满.) 1.2-3等于 A .5 B.-5 C.-1 D.1 2.一种花瓣的花粉颗粒直径约为0.0000065米,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7 1065.0-? B. 6 6.510-? C.76.510-? D.6 6510-? 3.图3-1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立方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图3-2中的 4.下列数字分别为A 、B 、C 、D4位学生手中各拿的三根木条的长度,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2、3 B .4、5、3 C .6、4、1 D .3、7、3 5下列式子计算结果等于6 x 的是 A. 3 3 x x + B. 32x x ? C. 6632x x - D. 23)(x - 6.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其六面上分别刻有1、2、3、4、5、6 六个数字,投掷这个骰子一次,则向上一面的数字小于4的概率是 21.A 61.B 31.C 3 2.D 7.如下图,小明拿一张矩形纸,沿虚线向下对折一次如图甲,再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乙,按图丙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是( ) A .都是等腰三角形 B .都是等边三角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 8.如图,在△ABC 中,D 、 E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DEA=∠C , 甲 乙 丙 7题图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圆的综合】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

一、圆的综合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E(8,0),F(0 , 6). (1)当G(4,8)时,则∠FGE= ° (2)在图中的网格区域内找一点P,使∠FPE=90°且四边形OEPF被过P点的一条直线分割成两部分后,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要求:写出点P点坐标,画出过P点的分割线并指出分割线(不必说明理由,不写画法). 【答案】(1)90;(2)作图见解析,P(7,7),PH是分割线.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FEG的三边长,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定△FEG是直角三角形,且∠FGE="90" °. (2)一方面,由于∠FPE=90°,从而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直角的性质,点P在以EF为直径的圆上;另一方面,由于四边形OEPF被过P点的一条直线分割成两部分后,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从而OP是正方形的对角线,即点P在∠FOE的角平分线上,因此可得P(7,7),PH是分割线. 试题解析:(1)连接FE, ∵E(8,0),F(0 , 6),G(4,8), ∴根据勾股定理,得FG=,EG=,FE=10. ∵,即. ∴△FEG是直角三角形,且∠FGE=90 °. (2)作图如下:

P (7,7),PH 是分割线. 考点:1.网格问题;2.勾股定理和逆定理;3.作图(设计);4.圆周角定理. 2.如图,在ABC ?中,90,BAC ∠=? 2,AB AC == AD BC ⊥,垂足为D ,过,A D 的⊙O 分别与,AB AC 交于点,E F ,连接,,EF DE DF . (1)求证:ADE ?≌CDF ?; (2)当BC 与⊙O 相切时,求⊙O 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2)2 4 π. 【解析】 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知AD =CD 、∠1=∠C =45°,由∠EAF =90°知EF 是⊙O 的直径,据此知∠2+∠4=∠3+∠4=90°,得∠2=∠3,利用“ASA”证明即可得; (2)当BC 与⊙O 相切时,AD 是直径,根据∠C =45°、AC 2可得AD =1,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1)如图,∵AB =AC ,∠BAC =90°,∴∠C =45°. 又∵AD ⊥BC ,AB =AC ,∴∠1= 1 2 ∠BAC =45°,BD =CD ,∠ADC =90°. 又∵∠BAC =90°,BD =CD ,∴AD =CD . 又∵∠EAF =90°,∴EF 是⊙O 的直径,∴∠EDF =90°,∴∠2+∠4=90°. 又∵∠3+∠4=90°,∴∠2=∠3.在△ADE 和△CDF 中. ∵123C AD CD ∠=∠?? =??∠=∠? ,∴△ADE ≌△CDF (ASA ).

中考数学专题讲解汇总

中考数学专题1 动态几何问题 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 【例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3AD =,5DC =,10BC =,梯形的高为4.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MN AB ∥时,求t 的值; (2)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思路分析1】本题作为密云卷压轴题,自然有一定难度,题目中出现了两个动点,很多同学看到可能就会无从下手。但是解决动点问题,首先就是要找谁在动,谁没在动,通过分析动态条件和静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求解。对于大多数题目来说,都有一个由动转静的瞬间,就本题而言,M ,N 是在动,意味着BM,MC 以及DN,NC 都是变化的。但是我们发现,和这些动态的条件密切相关的条件DC,BC 长度都是给定的,而且动态条件之间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当题中设定MN//AB 时,就变成了一个静止问题。由此,从这些条件出发,列出方程,自然得出结果。 【解析】 解:(1)由题意知,当M 、N 运动到t 秒时,如图①,过D 作DE AB ∥交BC 于E 点,则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 A B M C N E D ∵AB DE ∥,AB MN ∥. ∴DE MN ∥. (根据第一讲我们说梯形内辅助线的常用做法,成功将MN 放在三角形内,将动态问题转化成平行时候的静态问题) ∴MC NC EC CD =. (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将静态与动态联系起来的关键) ∴ 1021035t t -=-.解得5017 t = . 【思路分析2】第二问失分也是最严重的,很多同学看到等腰三角形,理所当然以为是MN=NC 即可,于是就漏掉了MN=MC,MC=CN 这两种情况。在中考中如果在动态问题当中碰见等腰三角形,一定不要忘记分类讨论的思想,两腰一底一个都不能少。具体分类以后,就成为了较为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于是可以轻松求解 【解析】 (2)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 当MN NC =时,如图②作NF BC ⊥交BC 于F ,则有2MC FC =即.(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高也是底边中线的性质) ∵4 sin 5DF C CD ∠==, ∴3 cos 5 C ∠=,

人教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一章

人教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数与式 第一节 实数的有关概念 本节知识导图 中考考题试做 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2019·中考)规定:(→2)表示向右移动2记作+2,则(←3)表示向左移动3记作(B) A .+3 B .-3 C .-13 D .+1 3 2.(2016·中考)关于12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12是有理数 B .面积为12的正方形边长是12 C.12=23 D .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12的点 数轴 3.(2017·中考)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 ,B ,C ,其中AB =2,BC =1,如图所示.设点A ,B ,C 所对应数的和是p . (1)若以B 为原点,写出点A ,C 所对应的数,并计算p 的值;若以C 为原点,p 又是多少? (2)若原点O 在图中数轴上点C 的右边,且CO =28,求p . 解:(1)若以B 为原点,则点A ,C 分别对应-2,1, ∴p =-2+0+1=-1; 若以C 为原点,则点A ,B 分别对应-3,-1, ∴p =-3-1+0=-4; (2)若原点O 在图中数轴上点C 的右边,且CO =28,则点A ,B ,C 分别对应-31,-29,-28, ∴p =-31-29-28=-88. 绝对值、相反数、倒数 4.(2015·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1的相反数是-1 B .1的倒数是-1 C .1的立方根是±1 D .-1是无理数 5.(2018·中考)如图中的手机截屏内容是某同学完成的作业,他做对的题数是(B)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第5题图)) 姓名__张小亮__ 得分__?__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圆)(含解析)

专题训练 (圆) (120分钟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 1.半径为5的圆的一条弦长不可能是( ) A.3 B.5 C.10 D.12 【解析】选D.因为圆中最长的弦为直径,所以弦长l≤10. 2.有下列四个说法:①半径确定了,圆就确定了;②直径是弦;③弦是直径;④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选B.①圆确定的条件是确定圆心与半径,①是假命题,故此说法错误; ②直径是弦,直径是圆内最长的弦,是真命题,故此说法正确; ③弦是直径,只有过圆心的弦才是直径,是假命题,故此说法错误; ④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半圆,所以半圆是弧.但比半圆大的弧是优弧,比半圆小的弧是劣弧,所以不是所有的弧都是半圆,是真命题,故此说法正确.其中错误的说法是①③. 3.(2017·兰州中考)如图,在☉O中,=,点D在☉O上,∠CDB=25°,则∠AOB= ( )

A.45° B.50° C.55° D.60° 【解析】选B.因为在☉O中,=,点D在☉O上,∠CDB=25°,所以∠AOB= 2∠CDB=50°. 4.(2016·无锡中考)如图,AB是☉O的直径,AC切☉O于A,BC交☉O于点D,若 ∠C=70°,则∠AOD的度数为( ) A.70° B.35° C.20° D.40° 【解析】选D.∵AC是圆O的切线,AB是圆O的直径, ∴AB⊥AC.∴∠CAB=90°. 又∵∠C=70°,∴∠CBA=20°.∴∠AOD=40°. 5.(2017·自贡中考)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40°,则∠B等于( ) A.20° B.25° C.30° D.40° 【解析】选B.因为PA切☉O于点A,所以∠PAB=90°,因为∠P=40°,所以 ∠POA=90°-40°=50°,因为OC=OB,所以∠CBO=∠BCO=25°. 6.温州是著名水乡,河流遍布整个城市.某河流上建有一座美丽的石拱桥(如图).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及训练 完整版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完整版) 数学综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集中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方法的综合性,多数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函数型综合题:是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先求函数的解析式,再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 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求x的值等,或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端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 解中考压轴题技能:中考压轴题大多是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直观,得到某些代数问题的解答。关键是掌握几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是运用函数与方程思想。以直线或抛物线知识为载体,列(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其解析式、研究其性质。 二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对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多变性进行考察和探究。 三是运用转化的数学的思想。由已知向未知,由复杂向简单的转换。中考压轴题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因此,可把压轴题分离为相对独立而又单一的知识或方法组块去思考和探究。 解中考压轴题技能技巧: 一是对自身数学学习状况做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试的时候重心定位准确,防止“捡芝麻丢西瓜”。所以,在心中一定要给压轴题或几个“难点”一个时间上的限制,如果超过你设置的上限,必须要停止,回头认真检查前面的题,尽量要保证选择、填空万无一失,前面的解答题尽可能的检查一遍。

中考数学专题讲座 解选择题的策略

2009中考数学专题讲座解选择题的策略 概述: 1.选择题在中考中占的比例较大,题比较基础,做题时要细心认真,?失分很不合算,因为它只要一个答案,并不看你的解答过程,若在某个细节上出问题,全题就一分不得. 2.解选择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综合法、分析法、验算法、?排除法(筛选法)等.典型例题精析 例1.在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ab2)3=ab6(B)(3xy)3=9x3y3 (C)(-2a2)2=-4a4(D)(-2)-2=1 4 解:宜用排除法.(A)中,没有3次方,(B)中32≠9,(C)中(-2)2≠4. ∴应选D. 例2.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则△ABC的面积为() (A)6 (B)4 (C)3 (D)1 解:宜用综合法,令x2-4x+3=0,得x1=1,x2=3, ∴│AB│=│3-1│=2,令x=0得y=3.? ∴C(0,3),即△CAB中,AB边上的高为3, ∴S△ABC=1 2 ×2×3=3 故选(C). 例3.若m0 (B)m n >1 (C)m-5>n-5 (D)-3m>-3n 解:可用验值法,取m=-10,n=-2进行验算.(A)n-m=-2-(-10)=-2+8>0正确. (B)m n = 10 2 - - =5>1正确. (C)-10-5=-15,n-5=-2-5=-7 m-5>n-5错误.(D)-3m=-3·(-10)=30,-3n=-3×(-2)=5 ∴-3m>-3n正确.∴选(C) 例4.有如下四个结论: ①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