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答案.docx

(完整word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答案.docx
(完整word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导学案答案.docx

[ 高二生物导学案17]第三章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校:江门一中学科:生物编写人:马莉审稿:吴海涛

班级 ______学习小组 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组内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列举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知识目标)

2.描述植物顶端优势的现象、原因、解除方法及应用。(能力目标)

3.举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知识目标)

4.尝试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培养实验设计、收集和处理数据、评价实验设计

和得出结论的能力。(能力目标)

【学习重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学习难点】

探究活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学法指导 1. 使用要求:课前自主完成。

2.使用步骤:通读教材→完成”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积极思考→”分层巩固”→”大胆质

疑”→研读教材、查资料→解决问题→归纳积累知识,形成网络。

3.完成时间: 40 分钟。

【知识网络与积累】

【问题设计与活动指引】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既能 __________ ,也能 _____ ______ ;

既能 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 ;既能 ______________,也能 _________________ 。

( 2)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 3)生长素调节生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浓度过高时

甚至杀死植物。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分别是:根________芽 ________茎 __________ 。

( 4)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

顶端优势形成的原理是。

探究 1:

下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讨论:

1.对于根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曲线 A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B 点表示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曲线 BC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生长素对根的促进作用越;

C 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生长的效应是;

超过 C点,生长素对根的作用转为,而且浓度越高,这种作用越;

2.对于不同的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根最适浓度约是mol/L;芽最适浓度约是mol/L;茎最适浓度约是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

3.作用特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性

既能生长,也能生长;

既能发芽,也能发芽;

既能落花落果,也能花果。

mol/L。

4.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器官和细胞的年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生长;浓度过高时会生长,甚至植物。

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老细胞则比较。

③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较:根>芽 >茎。

探究2:顶端优势是指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除?有何应用?顶端优势

①概念:植物的顶芽生长,而侧芽生长受的现象。

②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

又比较,使侧芽的生长受到的缘故。

③解除方法:(应用:果树、棉花等的剪枝、摘心)

④顶端优势现象体现了。

探究 3: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

感性不同有关。

分析:

( 1)由于作用,B处生长素浓度于A处,茎对生长素敏感性较,B处生长速度于 A 处,茎向上生长。

( 2)由于作用,D处生长素浓度于C处,根对生长素敏感性较,D处生长速度于 C 处,根向下生长。

知识点二、生长素类似物及其应用

( 1)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如:等。

(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②促进结实;

③获得果实;

④促进扦插的枝条。

知识点三.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该探究实验可提出什么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比较简便的是_______法和 ________法。

( 3)在正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有什么好处?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预实验?为什么?

( 4 )在实验过程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你准备设计成什么样的浓度梯度?

【知识网络与积累】

【分层巩固】

一.基础巩固( 预习用 )

1.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

A. 果树的整枝修剪

B. 摘心促进侧芽发育

C. 无子番茄的获得

D. 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2. 如图所示,有 4 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最易成活且生出的根最多的枝条是( C.)。

3.用生长素除草,其原理与下列各项中相似的是()。

A. 用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修剪制造植物盆景

C. 雪松保持塔形的树姿

D.除去种子后的子房停止发育

4.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

A. 顶芽营养比侧芽多

B. 顶芽受阳光照射多

C.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比侧芽多

D.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生长

5.下列各项中,解除侧芽受抑制的措施是()。

A. 摘掉多余的侧芽

B.摘掉侧芽中的叶芽

C. 摘掉顶芽

D. 整枝修剪

6.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长点>伸长区,顶芽>侧芽

B. 生长点<伸长区,顶芽<侧芽

C. 生长点>伸长区,顶芽<侧芽

D. 生长点<伸长区,顶芽>侧芽

7.植物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来自()。

A. 侧芽

B. 胚芽

C. 发育着的种子

D. 顶芽

8.对 4 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理使植株长出了

侧芽?()

A.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上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B. 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C. 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上琼脂

D.

9. 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生长素具有双重作用现象的是()

A. 单性结实

B.枝条生根

C. 顶端优势

D.

不去顶芽,在侧芽涂上低浓度的生长素

植物向光性

10. 下列各项中,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使生根加快

B. 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11.凹凸不平、发育不均匀的西瓜,切开后发现其凹侧的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这种现象可以解释

为()。

A.种子的发育需要果实提供营养

B.无种子的子房绝对无法发育成果实

C.光照不均匀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发育着的种子里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12.一般情况下,侧芽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都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由此可知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

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

【能力拓展】(上课选用或课后练习用)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

分别指()

A.大于 a 的浓度、小于 a 的浓度

B.大于 c 的浓度、小于 c 的浓度

C.大于 b 的浓度、小于 b 的浓度

D.大于 a 的浓度、小于 c 的浓度

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4.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C

5.用图中的 4 根月季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最多、最易成活的是( B)

6.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7.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条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该一致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能力提升

8.将植物横放,测量不同浓度生长素条件下根和茎的生长状况,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的

P 点最可能对应乙图中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9.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10.某学者曾做过如图 a 所示的实验,即在天竺葵的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分别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水和14C-葡萄糖,待充分作用后,得到如图 b 所示的结果,其阴影部分表示具有放射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有很强的吸引与调运养分的效应

B.加水是作为实验对照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可能与它能调运养分有关

D.放射性糖分布不均匀是受单侧光的影响

11.探究吲哚乙酸(IAA) 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12.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外加生长素浓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mg/L)

花粉管平均长度

3.6 5.8 6.4 5.2 3.10.40.2

0.5

(mm)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外加生长素浓度为 2.0 ~ 3.0 mg/L时,对花粉管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大

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 6.0 mg/L 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 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

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13.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

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

( α) 。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B) 。

A.a B.b C.c D.d

14.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

(1)乙图 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示②处生长素浓度。②处结构长

不出来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_______点浓度可表示③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点表

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_______________ 生长。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⑦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⑧

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_______点浓度,因此根将________生长。表示⑤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表示⑥侧浓度的是________点浓度,所以 ________侧生长快,茎将 __________ 生长。

(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

浓度范围是 ____________ mol·L-1。

参考答案

1. A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D 9. B 10. D 11. D 12. C 13、B 本题通过识图分析来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

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

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曲线 b 所示。在低浓度时都弯曲,但在高浓度时弯曲的角度不可能超过

90°( 如a) ,也不可能超过一定浓度时弯曲度就不变( 如c) ,d与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不相吻合。所以B 正确。

14. (1)b或 d f ①处 ( 顶芽 ) 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 侧芽 ) ,抑制②生长去除顶芽

(2)g 或 k c 向右 ( 向光 ) 弯曲 (3)e a 向重力弯曲g 或 k c⑤向上 ( 背重力 ) 弯曲(4)10 -

10~10-210-10~ 10-8

三、反思总结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完整word版)冒号的使用和举例.docx

标点符号应用举例: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之后或括之前的停,有提示下文或括上文的作用。例如:1.常我:“放学回来,你也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 懂得尊敬老人,照老人。” (小学《文》第五册《人》) 2.老牧人江希大叔老就喊起来:“我的雁又来啦!” (小学《文》第八册《女的信》) 3.??一走一听着伯父意味深的:在个世界上,金可 以到山珍海味,可以到金珠宝,就是不到高尚的灵魂啊! (小学《文》第八册《苦柚》) 4.多少种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得以形容。 (小学《文》第十一册《林海》)例 1“ 常我”是提示,后面用冒号,冒号后面是“ ”的内容。 例 2“喊起来”是提示,后面用冒号,表示后面是“喊”的内容。 例3“ ”是提示,用冒号,后面是“ ”的内容。 例4 冒号用在提示(括)“多少种色呀”之后,后面是些色的品种。 提示后面用冒号,是冒号的主要用法,是小学段必掌握的。 【冒号用在总括语之前的用法,在小学教材中比较少见。现在举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现代汉语》(下册 )和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上的例子作一叙述。 5.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大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 《现代汉语》 1985 年 12 月版 ) 6.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 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怀疑与学问》) 例5 先分项说三个人都走了,干什么去了呢 ?去拼搏进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去了;所以总 结语说:“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总结语前使用了冒号。 例6 先分项对学问家的“怀疑”进行举说,然后总结说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总结语前用了冒号。】 下面再介几种冒号的用法,些用法的基仍是提示性的。 一、注性的字眼后面加冒号。像“按”“注”等字。 例如: 7.者按:本届参《因工作》出心裁地提出 了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因此,我邀了几位女性,她 就此表看法。 (摘自 1996 年 12 月 6 日《文》)8.注: ⑥ 秀媛:《关于教育价的几个理》,《中小学教育价》,

《新闻两则》导学案概论

第1课 《新闻两则》 教学重点: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 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 2、学习第一则新闻。 1、自读课文2遍,并给课文标好段序 2、读谁下列加粗字字音 溃〈ku ì〉退 要塞〈s ài 〉 阻遏〈è〉 锐不可当〈d āng 〉 歼〈ji ān 〉 灭 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业已:已经。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4、我不理解的词语还有 5、结合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并在课前展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幻灯片1、2) (二)、交流质疑 1、各小组展示生字词,并要求学生识记。 2、小组指定发言人口头展示词语解释 3、各小组交流新闻的有关知识。 4、教师点拨新闻知识:(幻灯片3、4)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 来说,就是指消息。 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3)、 新闻的基本要求: 让事实说话 (4)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 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 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5)、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A、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B、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1段或第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 C、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就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另外,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电头”。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6)、新闻的结构:“倒金字塔”式。 (7)、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三)、合作探究 一、初步感知课文 1、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学生指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教师补充: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至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1000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事件经过与结果:中路军30万人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35万人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线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它们的特点并知道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直线。由于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三幅生动具体的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这一认知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能够建构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正确读出三种线。 二、学情分析 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到可以想象的现象中发现熟悉的线段、射线、直线,再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这是学生直观地学习理解线、应用线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抽象的概念一种具体的认识和规范,更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4、培养操作、观察、发现、总结、概括等能力。 5、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看一看”,“认一认”,“拉一拉”,“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借助实际情景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四、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实际操作、活动探究、归纳概括。 五、教学用具: 教具:手电筒、细绳、直尺、幻灯片。

1、新闻两则公开课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情感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新闻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课时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获得信息一般通过什么途径?我们要知晓国内外的大事,一般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但是,广播、电视、报纸都只是传播媒介,而报导这些事件的文字,才是最主要的,它们被称为"新闻"。 二、介绍新闻: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在表达上以叙述为主,多用较朴素和概括的语言。有时(看需要而定)兼有议论(精辟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 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三、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是新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介绍写作背景并背诵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

(完整word版)Word图文混排教案.docx

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 性质:公共基础课 《Word 图文混排——电子板报我来做》 教案 单位:陕西省明德职业中专 姓名:张娜

Word图文混排 ——电子板报我来做 授课专业及年级 9级各班。 授课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傅连仲,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利用 Word 操作修饰文档的意义;使学 生熟练掌握艺术字、边框和底纹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等。 教具准备 纸、彩笔、打印机、多媒体机房。 教学重点 艺术字、边框和底纹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利用修饰文档的各种操 行实际应用。 求助授课时间 4课时 教室布置 见右图 西 展 示 南北区 作进黑板投影 中控 东

通过课前组织,使课前组织 学生了解本次课1、组织学生分组,选出组长; 学习内容,对学生2、要求学生复习已学知识,预习本次课内容; 潜移默化的进行3、提供我国传统文化的文字、图片资料,感召学生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教育,为4、要求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继续收集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并制作电子板报做利用资料设计小板报样稿。 好准备工作。 课堂教学( 180 分钟) 通过一篇《唐三一、新课导入( 5 分钟) 彩》的原文和修饰 过的例文对比,使 学生了解修饰文 档的意义,引出本 次课内容—— Word 修饰文档 (电子板报我来 做)。【原文】 1、共享原文给学生; 2、布置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分析问(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如何将原文 【例文】 题、思考解决问修饰为例文效果? 题。(2)有哪些操作是没有学习的操作,小组讨论学习。 (3)记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分组学习( 25 分钟) 1、学生根据布置的学习任务完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点: (1)艺术字操作 掌握学习方法比①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艺术字 掌握知识更重要。 ②编辑艺术字: A、在艺术字工具栏中编辑

《线的认识》教学实录_教案教学设计

《线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线与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并会用字母表示。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处理:直线、射线、线段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个别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不曾深入了解,鉴于学生的思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边设疑边探索;边实验边总结,最后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每小组准备一对带线的盒子(即一根长长的线由两头向中间缠起,然后将两团先分别放在两个封闭的盒子里,)、剪刀、手电筒、尺。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线?”(直线、线段、射线,还有

学生回答为毛线、白线等等) 师: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但毛线和白线是一种生活中的实物,而直线、射线、线段是将生活中的线抽象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今天我们就具体来研究它们。 板书:直线射线线段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召唤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二、实验验证探索真理 (一)分组活动 活动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1、选两名学生每人拿一个盒子分别向两边拉,但要保证线是直的,要求四名学生认真观察整个过程。 2、汇报观察到的结果 生:我发现盒里的线怎么拉也拉不完。 生:我发现线是直的。 生:我想我继续拉一定会到头。 师:根据观察到的这些你们认为它属于你们说的哪种线呢?(有的说直线、有的说是射线) 师:它是直线,今天我只拿来直线的一部分让大家观察。一会你们就会知道他为什么不是射线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一《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又称“消息”。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气势恢宏的崇高基调,读来能使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他更是欢欣鼓舞,挥毫泼墨写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战争报道。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其作品已失去新闻价值,但其审美价值却历久不衰。 4、相关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

《新闻两则》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新闻两则》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4、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学习重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学习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声情并茂地朗读毛泽东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自主学习 1、查阅有关新闻的知识。 A.定义: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报道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B.特点:、、简明性。 C.要素:新闻的内容一般包括六个要素:人 物、、、事件的原因、、。 E.结构: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 分:、、、、。其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2、查阅有关解放军渡江作战和南阳解放的背景资料。 3、字词积累:

(1) 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 鄂()豫()荻()港芜()湖溃()退歼()灭要塞()锐不可当 ()星宿()绥靖()阌()乡杜聿()明阻遏() (2)解释词语意思 要塞业已绥靖溃退 阻遏 排山倒海高屋建瓴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二合作探究 1、听录音朗读,注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2、学生试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气势。 3、点名读,师生评价,明确朗读要领,体会在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 4、学生自由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并写在下面,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与结果: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七册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第16—— 17 页) 教学简析: 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三个图形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教学生线段、射线与直线的 读法。 教学目标: 借助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对线段、射线与直线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蓄电筒、三角板人手一把、小黑板、谜语卡片。 教学设计: 活动一:认识线段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生活用品,猜猜是什么? 学生自由猜。 教师出示毛线和手电筒。 2、(师拿住毛线两头,拉直)提问:毛线现在是什么样子?能再把它拉长些 吗? 3、你能用尺子或三角板把这条线的样子画下来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线段,一生板演。 4、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的线,叫做线段。 板书: ·· 线段

同桌找一找: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个别汇报。 根据学生的返馈,教师板书:直直的,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无限延长。 6、体位法记线段 师: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记住线段的特征。 介绍体位法:双手向两侧伸直展开,握起两个拳头表示两个端点。 学生跟做,同时嘴里念:变变变,变线段。 7、猜谜语记线段 用谜语向家人介绍新朋友 师出示谜语卡片:有始有终 ——打数学中某种线的名称()提问:“有始”表示什么意思?“有终”呢? 8、读线段 学生看书自学线段的读法,介绍有哪两种读法。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教师板书:线段AB(或 BA) 活动二:认识射线 演示教具 师拧亮手电筒射向天空,提问:从手电筒中射出来的光线,是什么线呢?估计学生不知道,教师讲解:像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我们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 板书:射线 画射线 师指手电筒提问:射线该怎样画呢?手电筒的光线从哪里发出?(学生指灯泡)射出的光线是怎样的?(直直的)还能不能射出更远的地方? 板书射线图形: · 射线 学生画射线。 找特征 仔细观察这条射线,同桌讨论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个别反馈,教师板书:直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边无限延长。 体位法记射线 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记住射线的特征吗? 学生自己编动作记射线。 读射线 学生思考:射线该怎样读?全班反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一《新闻两则》 (1) 二芦花荡 (10) 三蜡烛 (19)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25)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31) 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37) 单元达标训练题 (38) 六阿长与《山海经》 (45) 七背影 (52) 八台阶 (60) 九老王 (66) 十信客 (74) 第二单元复习课 (81)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88) 十一中国石拱桥 (93) 十二桥之美 (98) 十三苏州园林 (104) 十六大自然的语言 (111) 十七奇妙的克隆 (118) 十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25) 十九生物入侵者 (131) 二十落日的幻觉 (137)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44) 二一《桃花源记》 (151) 二二短文两篇 (155) 二三核舟记 (159) 二四大道之行也 (164) 二五杜甫诗三首 (168) 第五单元复习课 (174)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78) 二六三峡 (185) 二七短文两篇 (194)

二七记承天寺夜游 (200) 二八观潮 (205) 二九湖心亭看雪 (213) 三十诗四首 (221) 第六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231) 参考答案 (240) 第一课 (240) 第二课 (242) 第三课 (246) 第四课 (249) 第五课 (250) 单元达标答案 (252) 第六课 (252) 第七课 (254) 第八课 (255) 第九课 (256) 第十课 (258)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259) 第十一课 (260) 第十二课 (260) 第十三课 (262) 第十六课 (263) 第十七课 (265) 第十八课 (267) 第十九课 (269) 第二十课 (270) 第二十一课 (273) 第二十二课 (275) 第二十三课 (276) 第二十四课 (276) 第二十五课 (278) 单元复习参考答案 (279) 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答案 (280) 第二十六课 (281) 第二十八课 (287) 第三十课 (291) 第六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 (293)

1新闻两则

《新闻两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品读文中生动、准确、精辟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学习重点】 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自主预习案】 1、常识填空。 ①新闻,又叫________,它的结构通常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②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注意加点字词的读音。 负隅.( )顽抗撰.( )写区域.( ) 芜.( )湖锐不可当.()歼.( )灭要塞.( ) 溃.( )退荻.( )港 3、分别用一两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一则: 第二则: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报纸、电视、电脑……)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速读新闻。 1、快速默读,找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2、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二)研读新闻。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的认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难点: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出示第15页的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

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 无限长无限长有限长 无端点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新闻两则导学案

《新闻两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2、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重点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2、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3、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自主学习) 1、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 2、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习资料参考 1、简介“新闻”: (1)定义:新闻是报纸最常用的文章样式。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有教育、认识、移情作用)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语言简明准确性。 (3)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结构: 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5)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背景简介: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时代背景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之后,

word-操作练习题步骤

二级MS Office答案详解(操作题) 第1套上机操作试题 第一部分:字处理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DOCX,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DOCX)保存文档。某高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职场定位和职业准备,提高就业能力,该校学工处将于2013年4月29日(星期五)19:30-21:30在校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题为“领慧讲堂——大学生人生规划”就业讲座,特别邀请资深媒体人、著名艺术评论家赵蕈先生担任演讲嘉宾。 请根据上述活动的描述,利用Microsoft Word制作一份宣传海报(宣传海报的参考样式请参考“Word-海报参考样式.docx”文件),要求如下: 1、调整文档版面,要求页面高度35厘米,页面宽度27厘米,页边距(上、下)为5厘米,页边距(左、右)为3厘米,并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Word-海报背景图片.jpg”设置为海报背景。 重点提示:设置时注意高度与宽度的位置 【解析】 1)启动“Word.docx”文件。 2)页面设置:双击标尺→页边距:上下5cm,左右3cm→纸张:高度35cm,宽度27cm→确定。(注意:纸张的高度在下,宽度在上) 3)页面布局:页面颜色→填充效果→图片→选择图片→选择“Word-海报背景图片.jpg” →插入。(注意:考试软件上有图片的文件位置路径) 2、根据“Word-海报参考样式.docx”文件,调整海报内容文字的字号、字体和颜色。【解析】 1)“领慧讲堂”就业讲座:微软雅黑、62号、加粗、红色。 2)“报告题目:”至“报告地点:”:黑体、小初、加粗、深蓝(标准色:深蓝)。 3)“大学生人生规划”至“校国际会议中心”:黑体、小初、加粗、白色。 4)“欢迎大家踊跃参加”:华文行楷、67号字体、加粗、白色。 5)“主办:校学工处”:黑体、34号、加粗、右对齐。 主办:深蓝校学工处:白色 6)“领会讲堂”就业讲座之大学生人生规划:微软雅黑、加粗、19号、红色、居中。 7)“活动细则”:微软雅黑、加粗、25号、红色。 8)“日程安排”、“报名流程”、“报告人介绍”:微软雅黑、小四、加粗、深蓝。 3、根据页面布局需要,调整海报内容中“报告题目”、“报告人”、“报告日期”、“报告时

【K12学习】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线与角 1.线的认识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教学设计的导入阶段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线,探究阶段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出线段、射线、直线,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线段、射线、直线有了探究的欲望。 2.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只有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才能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扎实。本课时的设计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获取知识。如在感知三种线的特征的过程中,让学生画一画;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实际做一做,试一试。这些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木板、图钉、硬纸条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 (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 师:很好,看来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直的线。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事物引出线,让学生感受线,并能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中的直线、射线与线段。 ⊙情境创设,初步感知 1.认一认。 (1)感知直线。 ①创设情境,感知直线的两端可以无限延伸。 (课件出示金箍棒情境)瞧,你们知道孙悟空手中的宝贝叫什么吗?(金箍棒) 激趣:谁来说一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 (抓住金箍棒可以无限变长的契机进行下一步提问) 提问:(课件展示金箍棒向两端延伸的情境)金箍棒向哪个方向延伸了?

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一 短新闻两则2

【学习目标】: 学习和借鉴细节描写。 珍惜和平生活,不要因为现在的和平幸福而忘记战争的残酷。 【学习内容】 一.情景导入 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残骸、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旧迹、伊拉克上空弥漫的硝烟,无不在向世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为了以史为鉴,维护和平,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知识积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千米,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维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据新华社电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三.信息筛选 1.读了资料和课文后,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明确: 2.作者有没有直接写集中营是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怎么体会到它的可怕的呢? 明确: 3.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word域的应用和详解.docx

Word域的应用和详解 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5793359.html,/100bd/blog/item/139a263997b166f9b311c7a2.html 本文主要内容:域基础通用域开关表格操作符和函数编号域 ■第一章域基础 一、域的作用 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系列,其方便和自动化程度是其他任何文字处理软件所望尘莫及的。究其原因,其一,微软有强大的软件开发技术人员队伍。其二,Word与其本公司的操作系统 Windows的密切结合。微软至今也没有公布Windows 操作系统和Word 文字处理软件的源代码,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垄断地位。其三,在 Word 中引入了域和宏,将某些特殊的处理方法用函数或编程的的形式交给用户,大大提高了文字处理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动化程度。 由于域和宏的引入,Word 文档易受病毒的攻击。此外,要灵活使用域和宏,要求用户学习一定的编程基础知识。一提到编程,有的人就感到头痛。其实,Word 中的域和宏所包含的知识是非常基础的,也是比较容易学会的。 域相当于文档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数据或邮件合并文档中套用信函、标签的占位符。 通过域,可以调用宏命令;也可以通过宏的语句在文档中插入域。 现在我们通过举例来简单了解一下Word 中的域能干些什么: 1. 给段落自动编号,如:1. 2. 3. ,一、二、三、,1.1.1,1.1.2,等等。 2. 插入用常规方法无法实现的字符,如: 3. 自动生存索引和目录。 4. 表格和数学公式的计算。 5. 插入超级链接,可以从文档的此处跳转至其他位置,或打开其他文件。 6. 生成同本书形式相同的页眉或页脚。 Word 中共有 70 个域,每个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二、在文档中插入域 最常用的域有 Page 域(在添加页码时插入)和 Date 域(在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日期和时间”命令并且选中“自动更新”复选框时插入)。 当使用“插入”菜单中的“索引和目录”命令创建索引及目录时,将自动插入域。也可以使用域自动插入作者或文件名等文档信息、执行计算、链接或交叉引用其他文档或项目、执行其他的指定任务,等等。 域代码位于花括号({})中。要显示域代码的结果(如计算的结果)并隐

(四年级数学教案)《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班级情况:在班学生人数53人,学生知识基础良好,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教具准备:电脑课件、直尺、三种不同颜色的线。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教师演示:教师取出手电筒,打开电源开关,让光线射向远处。师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手电筒的光线了吗?手电筒射出来的光线是什么线?你还在哪见到过这样的线吗?2、电脑出示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3、出示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设计意图〗: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通过教师演示、电脑出示画面,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线段、射线与直线,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为下一步描述这三种线的特征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教师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这是一条线段。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提问: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提问:如果沿b

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这三种线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集体交流,得出结论。名称共同点 不同点 直线 都是直的 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不可无限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长。

2019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一《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学习难点】 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特点。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2、了解新闻有关知识: 关于消息 新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概念。 (1)广义:泛指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 (2)狭义: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消息?。 (3)通讯社: 中国——新华社美国——美联社、合众社 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 日本——共同社俄罗斯——俄通社、塔斯社 3、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在他漫长的革命征途上,每一步踏响一曲豪歌。他留给后人的一卷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和回响。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 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写了数百篇消息、述评、评论、答记者问、调查报告、广播讲话等新闻作品,都始终贯穿着一种激昂慷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