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简述自然生成音系学

摘要:自然生成音系学最早是由加州大学的维特曼提出的一种向传统音位学回归的音系学流派。自然生成音系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对底层表达式进行制约,认为词库中的底层形式应与表层形式中的某一个基本上一致。

关键词:音系学;生成音系学;自然生成音系学;限制条件

一、简介

自然生成音系学最早是由加州大学的维特曼(Theo Vennemann)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提出的。后来,他的学生胡珀(Joan Bybee Hooper)在1976年出版的《自然生成音系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Natural Genarative Phonology)中全面地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解释。自然生成音系学理论的中心内容就是对底层表达式进行制约,认为词库中的底层形式应与表层形式中的某一个基本上相一致。

针对生成音系学过分考虑概括充分、形式完美而脱离语言学的实质和自然语言事实这一问题,维特曼和胡珀提出了一条音系研究的原则:音系研究的表述要在表层能成立,音系表达式应基本上与语音形式一致。他们提出的限制条件(constrinsic)主要包括:一是真实概括条件(true generalization rule),规则的概括直接以表层形式为基础,将一个表层形式与另一个表层形式、而不是将一个底层形式与一个表层形式相联系,亦即说话人只建立表层正确和透明的概括;二是无先后顺序条件(no order rule),规则之间所有的顺序关系都是内在的(instrinsic) 或决定于规则应用的普遍原则,而不能有外在的顺序(extrinsic order)。

二、起源

乔姆斯基和M·哈勒的巨著《英语语音模式》于1968年问世,标志着生成音系学时代的到来。众所周知,生成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其抽象性。作为生成语法的分支生成音系学也是如此。它在音位区别特征理论的基础上,用形式语言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它从语音的生理特征出发,把区别特征从原来的12对扩充为30多对,每对区别特征用“±”号表示,如“+浊音/-浊音”,“+圆唇/-圆唇”等,使区别特征的偶值性更加突出,语音和语音规则用符号、以形式化的方法进行描述。乔姆斯基和M·哈勒提倡用一套形式符号( formalized symbol ) 来描述所有的语音现象,用形式的尺度来衡量描述是否成功,是否充分。这种高度抽象的形式化描写,使音系学研究如同教学和逻辑研究一样,需要考虑的就是概括是否充分,形式是否完美。为了使音系结构的描写更加充分、完美,其系统的抽象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到后来,人们发现这一研究方法无疑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即音系学的形式与语音学的实质脱离。

一个问题几乎立即引起了辩论。这就是音系学的“抽象性”,即基础形式的音

语言学知识_音系学

音系学 一.音系学(Phonology)的定义: 音系学主要有以下两个任务:其一,发现某一特定语言中出现的所有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其二,找出语音是如何组织起来表达意义的。 二.音素(Phone)、音位(Phoneme)和音位变体(Allophone): 音素(Phone):一个语音单元或音段。 音位(Phoneme):一个具有区别性价值的单位,是一组语音特征的抽象集合体。 音位变体(Allophone):同一个音位在不同语音环境下的实现的方式。 三.音位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Phonemes): 音位对立(phonemic contrast)以及互补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相似的音素之间相联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如果它们是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不区别意义,就处于互补分布状态;如果它们不是同一个音位的音位变体,且能够区分意义,就构成了音位对立。 自由变异(free variation): 如果两个音素出现在一个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并不区别意义,换而言之,用一个音素替换另一个音素而不产生一个新词,仅仅产生同一个词的不同读音,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处于自由变异。 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 如果两个单词,除了出现在同一个位置上的一个音以外,其余的都相同,则这两个词就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体。若最小对立体按照相同的条件进一步的扩展,扩展到多对,就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集(minimal set)。例如:hook和book,book和look,look和cook就构成了三对对立体,而这六个词则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集。 四.音系学的一些规则(Some Rules of Phonology): 在音系学中,孤立的音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为了表达意义,音素必须组合在一起,但是也需要符合一定的组合原则。 1)序列原则(Sequential rules):即语音组成词在排列顺序上要受到一定的制约。音位系统规定了哪些音位可以放在词首,哪些可以放在哪些可以相互搭配。 2)同化原则(assimilation rule):一个音通过吸收其相邻音的特点,变得与其相似,这种音系规则叫做同化原则(assimilation rule)。如果后面的音同化了前面的邻音,这种同化叫做逆同化(regressive assimilation);反之,则叫做顺同化(progressive assimilation)。常见的同化有鼻音化(nasalization),齿音化(dentalization)和软腭 化(velarization)。 3)省略原则(deletion rule):有关于在什么条件下某个音被省略掉,即只有拼写形式存在而不发音的音系规则。 五.超音段特征(Suprasegmental Features): 超音段特征主要有音调(tone)、重音(stress)和语调(intonation)。 重音(stress):在产生一个音节过程中所用力的程度。重音分为两种:单词重音和句子

《语音学和音系学引论》 第二版

《语音学和音系学引论》(第二版) 分章导读 第一章导言 本章是全书的开篇,分为四个小题目:语音学和音系学,理论和分析,与其他领域的关系,全书的框架。 第一小节介绍本学科的研究范围。作者提出语音学和音系学从两个层面研究人类语音的发生和感知:第一个层面是语音的解剖和生理层面,涉及发音器官及功能、语音、传递语音的声波、听者对语音声波的分析和处理。在这一层面上的研究称为“语音学”,可以细分为语音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听觉(或感知)语音学。在第二个层面上,语音被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具有传达意义的目的,在这一层面上的语音研究称为“音系学”,因此音系学常被看作是与特定语言内部的语音构造有关的。 第二小节论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指出本书旨在介绍一种科学的理论方法,是与会不会发音或会不会模仿截然不同的。普通人通过说话表达意义,从不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哪些器官在做什么样的动作,但语言学家所感兴趣的恰恰是说话者的这些细微的过程和活动,并对此进行分析,对器官的动作和活动如何表达意义作出解释。 第三小节首先讲解语音学和音系学对口语的记录和描述以及对英语拼写的指导作用,然后讨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有关英语标准发音(RP)的争论,最后说明语音研究与科学技术的相互联系。从事录音、语言描述和语言教学工作的人对语音知识会有一定的兴趣,而从事听力学、语言矫治和言语病理学的人员需要具备坚实的语音学和音系学基础。二十世纪的科技进步为语音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使语音研究的成果与生理学、物理学和电子学有了更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语音研究与科学技术结合在语音合成和语音-文本转换方面也有了可喜的进展,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对理论探索的兴趣,使语音学家和音系学家得以更加紧密地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 第四小节叙述本书的框架,指出各章的目的和方法。本书在结构上比较特别,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内容交叉进行。第二、三、六、七、八章明显属于语音学的内容,其余各章属于音系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模糊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界限,使这两个在很长一段时间独立进行研究的学科更加一致起来。 思考题: 1.语音学和音系学在对语音的研究上有哪些异同点? 2.语音学和音系学与我们平时发音的关系是什么? 3.语音学和音系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哪些其他领域? 4.语音学和音系学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有什么关系?

语音学和音位学 练习题

第2章语音学和音位学 Phonetics&Phonology 1.phonetics is the study of_______. A.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B.sppech sounds used by human languages to represent C.the differernces between sounds used in human languages and sounds in nature D.how phonological difference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 2./m, n/ are ____. A.fricatives B.dentals C.glides D.nasals 3./w, j/ belong to ____. A.fricatives B. dentals C. glides D. nasal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vowel is the rounded vowel? A.[i:] B.[u:] C.[i] D.[a:] 5.In the field of phonolog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A.stress B.tone C.intonation D.syllable 6.Classification of vowels are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s EXCEPT____. A.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B.the openness of the mouth C.The shape of the lip D.The width of the vowels 7.A sound which is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one word or one shape of a word from another in a given language is a______. A.phoneme B.allophone C.phone D.allomorph 8./p, t, k / are______. A.fricatives B. affricates C. glides D.stops 9./kuku:/ is a bird’s call. The name of such a bird is CUCKOO which is an example of ______. https://www.360docs.net/doc/8d16927150.html,nguage universals B.onomatopoeia C.teaching grammars D.morphs 10.The vowel [u:] in [fu:d] (food) is a____ vowel.

上海话声调的优选论分析-09重修-李云靖

上海话声调的优选论分析 李云靖1马秋武2 (1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认为上海话声调的底层形式为H(T1)、M(T2/T4)和L(T3/T5)。底层形式在Align(Tone, L , Word, L)、StressedWord-H、mora-Tone、Default-L、StressedSyl-H-Closeness、Align(Tone, R, Word, R)等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下实现了由底层到表层的转换过程。我们的分析使上海话声调系统的描述得到了迄今最彻底的简化,揭示了上海话声调系统的实质,并证明除了音高特征以外,重音位置也应该是调类的内在特征,清晰地阐明了多字调与首字的关系,加深了对上海话声调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上海话声调优选论 零、引言 上海话作为吴语中重要的一支历来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其中对其声调的研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上海话声调有新派和老派之分,在连读变调上有些差别(Sherard 1972;沈同1981,1981-1982;许宝华等1981-1983)。本文的分析将基于新派的材料进行。上海话多字调(二字及以上,下同)由于同单字调不同,所以传统上称作连读变调,并分为广用式和窄用式两种(许宝华等1981-1983)。本文认为单字调与广用式变调属于一个层次,窄用式变调属于另外一个层次。单字调和广用式变调都是底层调在韵律单位内的实现形式,所以本文将单字调和广用式变调统称为“声调”。窄用式变调是相邻韵律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变调,属于比声调更高的一个层次。本文将只讨论由单字调和广用式变调构成的基本声调系统。 Zee & Maddieson(1980)基于语音实验对上海话单字和多字调进行了描写;许宝华等(1981-1983)对上海话声调及连读变调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朱晓农(2005)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单字调和两字调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音系学的分析上,学者多采用自主音段音系学的框架(Zee & Maddieson 1980;徐云扬1988;沈同1985;Yip 1980),也有学者采用节律音系学(Metrical Phonology)(Wright 1983)和词汇音系学(Lexical Phonology)(Lu 1987)的理论。最近,王嘉龄(2008)将上海话广用式变调视为轻声,在优选论的框架内进行了分析,但该文对音系表征的处理和对底层的认识并未比以前的研究有重要突破,并且仅讨论舒声三个调类,对两个入声调类没有涉及。本文将对上海话声调的音系表征方式进行全面的检讨,提出自己的主张,并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对底层到表层的音系过程进行分析。 一、概述 上海话不管单字调还是多字调都只有五个调类,分别对应中古的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阳入。我们下文将用T1、T2、T3、T4、T5分别代表这五个调类。多字调的调类与首字的单字调调类相一致。各家对调值的描写大同小异,表一是本文对各家调值的取舍后的总结。调值用五度制进行描写,音节之间用点隔开,入声短调加下划线。根据朱晓农(2005)的测定,T1-4多字组第一个音节重读,T5多字组最后一个音节重读。我们用着重号标示重读音节。单字时只有一个音节,即为重读音节。 表一 单字双字组三字组四字组五字组 T1 52..55...31 55...33.31 55...33.33.31 55...33.33.33.31 T2 34..33...44 33...55.31 33...55.33.31 33...55.33.33.31 T3 14..11...44 11...55.31 11...55.33.31 11...55.33.33.31 T4 34..33...44 33...55.31 33...55.33.31 33...55.33.33.31 T5 1.3.11.2.3.11.11.2.3.11.11.11.2.3.11.11.11.11.2.3.Zee &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比较

生成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比较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enerative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姓名黄秋娟 班级英语09-4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fields of linguistics studies, the genera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have occupied prominent positions. They form the different view points on language. Then they put forward the different research goals and research methods. However, the genera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re not different completely. They also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from the above perspectives. According to this clue, the article mak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 generative linguistics ; task of linguist; research method Introduction In 1957, a book of Chomsky, the Syntax Structure, was published, which announced the coming of At the same time, cognitive linguistics put forward new, challenging point of view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tive linguistics. No matter how complex they are, there are two aspects which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One is the task of the linguists, the other is the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1 T ask of Linguists 1.1The Task of Generative Linguistics Linguists Generative linguistics distinguishes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and focuses on the former one. They hold the opinion that the task of linguistics is studying the competence of speaker. The representative, Chomsky, hold the opinion that linguists ‘s object of study is the idealized speaker s’language, that is the language which fully meets the grammar rules. Because language is an independent sign system, linguists should ignore complex context factor, focus on the study of language itself, especially syntactic. This decides that an important task of linguists is to find common phenomenon of all languages through researching one grammar and to establish common rules shared by all human languages ----universal grammar. Therefore, linguists don't have to master a

[谈,音节,结构,其他论文文档]谈音节结构问题

谈音节结构问题 谈音节结构问题 谈音节结构问题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谈音节结构问题 一.引言在经典生成音系学理论(SPE)中,音节并没有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人们很难找到音节自然属性的依据,它和语音学和发音生理上都没有直接的交集。而SPE框架下的区别性特征矩阵中的特征又是制约人的发音机制的。音节的形式又因语言的不同而不同,造成音 节概念的抛弃。二. 传统音节理论 传统的音节理论认为音节中包含一个必须要出现的核音(nucleus),核音和后面的尾音(cod a)构成韵(rime),韵和首音一起则构成音节。这种音节结构给人的直观感受是有层级性的。核音和尾音构成韵部,因此核音和尾音的关系比起首音来说更为紧密。这种分层结构能够 说明一些现象,比如: (a)A’merica (b),Mon’tana Ne’braska ,ar’cade a’trocious ,At’lantic a’stronomy ,ar’thritic 中的词首音节中的元音均为弱读,而(b)中词首音节相对于(a)组有次重音。(a)组中,词首 元音后的辅音群[m,br,tr,str]都可能做为词首辅音群。而(b)中的相应辅音群[nt,rk,tl, rθ]则不然。由此可见,在重音语言中,元音前的辅音对重音是没有影响的。而元音后面出现的辅音则对重音有很大的影响。即重音位置往往由韵素数量决定的音节重量有关。因此这是层级结构优于平铺结构的例子。 三. CV音系学 McCarthy(1979)在用自主音段音系学思想分析闪语结构时提出了音系骨架(skeleton)的概念。Clements & Keyser 在《CV音系学》中将音段在音系结构中的位置与音段本身分开, 用C和V分别表示元音和辅音的位置,组成了一个位于音节音层和音段音层之间的一个独立 层次,CV音层。CV音系学抛弃了韵的概念,音节直接由C位和V位构成。 CV音系学理论对于 补偿性音段加长的解释也颇具有说服力。补偿性音段加长(Compensatory Lengthening)指的是低层音节性的音段被删除或者变成非音节性时,临近的具有音节性质的一段补偿性地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讨论会暨汉语音韵学第十届国际学术

等韻學與音系學 南開大學施向東 摘要:等韻學把漢語語音作為一個系統,通過反切對漢語音節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並且力求在音位層級上找出他們的全體成員、揭示漢語音節結構的方式和 規則,建立具有中國傳統的語音體系,就是系統的研究。可以說,等韻學已經具有 音系學的若干特點。等韻學者破天荒地總結出漢語的聲母系統,從此漢語聲母的研 究就有了以簡馭繁的工具。等韻學把漢語的語音系統分出了許多個子系統。每一個 子系統又按區別特徵區分下位子系統,直到音位層級的成員,體現了漢語音系的層 次性這一鮮明的特色。等韻門法中聚集了為解釋等韻圖結構造成的困惑而設置的條 目,也存在真正由於漢語歷史演變和共時規則造成的音系規則,需要我們認真挖掘。 等韻學所探索的問題,實際上已經是很深入的,不是像有些人以為的只是模仿悉曇 章而已。把等韻學看成音系學研究的先驅是十分允當的。 關鍵字:等韻學音系學音位區別特徵層次與結構 中國傳統的“小學”包括文字、音韻、訓詁三部分,其中音韻學就是研究“音”這一部分的。按照傳統的說法,音韻學又可以分為“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三部分。“古音學”是研究以《詩經》為代表的先秦古音的學問;“今音學”是研究以《廣韻》為代表的中古音的學問;“等韻學”是利用韻圖來研究漢語音韻結構及其規則的學問。等韻學中包含了我們今天所說的語音學和音系學的一些內容,值得我們去剖析、探究。 按今天的學科分類和層級系統,語音學(phonetics)和音系學(phonology)都屬於語言學(linguistics)的範圍。 有些學者曾經聲稱,中國歷史上只有語文學(philology),沒有語言學(linguistics)。①我以為此斷言太絕對化了。即使以西洋的標準為標準,把研究古代文獻和書面語的學問叫做語文學,那麼,把訓詁學、音義之學歸入語文學是允當的,而音韻學當中有一些內容,特別是等韻學的內容,顯然是在語文學之外的。為什麼呢?第一,等韻學研究當時漢語語音的系統,分析的對象是語言本身,尋求的是漢語語音的規則,而不是具體某一部經典文獻;第二,許多等韻圖原本就是以方言為分析對象的,例如明代徐孝的《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據現代學者的研究,是直接描述當時的北京話的;②戚繼光的《八音字義便覽》,是他當時駐軍福建抗倭,為士兵學習福州話而編寫的,③如此等等,根本就是以現實語言為研究對象的,無論如何都裝不進語文學的框子。可以說,在傳統小學的範圍內,最先突破經學藩籬,進入真正語言學研究的,是音韻學。中國傳統學術中,首先用系統的觀念、系統的方法來研究處理研究對象的,就是等韻學。 漢語音韻學從漢末開始萌芽,首先用反切的方法把一個音節分析成聲和韻兩 ①見王力《龍蟲並雕齋文集》,第三冊492頁。 ②郭力《古漢語研究論稿》,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年。 ③李新魁《漢語等韻學》,中華書局,1983年。

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区别

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区别 在语音学(phonetics)里,偏重于发音部位,发音方式,语音特征的研究。在音位学(phonemics)里,偏重于各个独立的基本音在语音系统的重要性,语音结构及语音组合规律等。换言之,语音学里的工作较近于语言的具体面,音位学的工作较近于语音的抽象面。在音位学里,我们会去注意各种语音发音差异,在整个语音系统里是否有意义,在语音学里,说话者 ( 我们 ) 只注意它 ( 语音 ) 的实质不同,不去管它 ( 语音 ) 在整个语音系统里有无意义,我们听到别人怎么说,我们就跟着说。 ( 参考余光雄《英语语言学概论》) ?Phones :the sounds made by humans. [人类发出的语音] ?Phonetics:the study of phones; the study of human speech sounds; phonemics is the study of phones as they act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研究语音的学问;研究人类语音的学问;phonemics 是研究某一特定 语言的语音的学问] ?Phonemes :the smallest sound that contrasts meaning (they carry no meaning themselves); the smallest unit of sound in speech; the basic unit of spoken language; a member of the set of the smallest units of speech that serve to distinguish one utterance from another in a language or dialect. [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本身不具意 义) ;语言中最小的语音单位;口语中的最基本单位;一个语言或方 言中用来区别语词的最小语音单位] ?Phonemics :the study of phonemes; studies only the significant sound contrasts of a given language. [研究音位的学问;专门研究 某一语言中语音对比的学问] 语音学主要处理语音的物理性质描述,而音位学主要处理一个语言系统中语音的功能。当然在音位学的分析中也会利用语音学的基本知识。举例来说,在语音学方面,可以看出有许多不同的't'的语音,例如在音节首、两个母音之间以及音节尾。换句话说,在这些情形下的't'的发音都不一样。以此例来说,音位学检验这三个音在功能方面上的角色,例如它指出了它们三个发音不同时个

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定义

语音学(Phonetics)是对人类语言发音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建立一套描述语音的方法和体系,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理论建构,还可以包括由此带来的应用前景。 语音学phonetics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发音机制,语音特性和在言谈中的变化规律。由于它的研究内容关系到发音动作(生理现象),语声特性(物理现象)以及听感(心理作用),而人类的不同语言集体各有自己的语音特点,因此现代语音学的研究需同时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作为基础。 语音学(phonetics)一词在西方来源于希腊文嗞ων嬜τ忕κσs, 意为声音。早期研究范围比较广泛, 除研究语音特性外还包括语言的读音或拼音学、语音系统学等。在中国传统音韵学研究中有关语音的描写和分类, 也都属于语音学的范畴。但自近代科学的语音学发展以后,分类越来越细,定义也趋于严密,语音学就专指语音本身特点的研究了。 编辑本段研究范围和对象 早期的语音学研究多只为了语言教学的需要以及语言研究的兴趣。近年来由于医疗器械的完善,人们能观测发音器官的动作和功能,就发展了生理语音学。由于声学仪器的发展,从前许多只能耳听的语言现象现在不但可以目测,而且可以用人工来合成,于是有了声学语音学。由于心理测验方法的改善,思维和听觉神经生理的研究日趋进步,言语控制、听觉反馈中的语音规律分析得越来越深入,又产生了感知语音学(或心理语音学),并发展为神经语音学。这是从研究手段来看的 3大分支。最近,由于信息时代的前进和人机对话的需要,孤立研究语音已不能满足要求。因为人类的语言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音的缀合,而是一系列相互依存制约而且多变的音的串连,同时语言又离不开社会环境和个人语言习惯,研究语音不能离开

语音学和音系学:学术领域及发展前景-最新年精选文档

语音学和音系学:学术领域及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我国国外语音学和音系学研究的鼎盛时期,其间涌现了一批专业的研究学者,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十分喜人。对国外语音学和音系学研究成果的引进和学习开拓了我国语言学的研究视野、提高和更新了其研究水平及研究方法。 一、我国国外音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的译介 自生成音系学的开篇之作《英语音系》SPE发表至今的近40年中,生成音系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道路。生成音系学的创始人之一Noam Chomsky早年曾是最彻底的结构主义大师Zelling Harris的学生(王嘉龄,2000),却在其硕士论文《希伯来语语素音位学》(1951)中对结构主义音系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从此孕育了生成音系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生成音系学的经典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和得到更新,各种相关理论学派推陈出新,如词汇音系学)的创立扩大了音系规则的运用范围,使音系规则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全面;不充分赋值理论使得词汇表达式更为简明及严谨。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内地学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优秀的音系学著作。一批学术精湛、学风严谨的国内学者及时掌握国际上音系学研究的动态与发展趋势,积极地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代表性著作介绍给中国读者,其中,对国外音系学主要理论流派的译介工作独树一帜。这些学者包括王嘉

龄、王洪君、侍建国、李智强、吴宗济、宫齐、张金生、马秋武、赵忠德等。 王嘉龄(1989、1998、2002)、王洪君(1992)、李智强(1997)系统地介绍了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的理论主张。王嘉龄以生成音系学的历史发展为脉络,从音系学的第一篇论文“论英语的重音与音度”为源头,历时性地回顾了生成音系学的发展历程,对生成音系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如自然音系学、自主音段音系学、节律音系学、优选论等做出了评述,认为生成音系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式从线性向多层面、多层次发展,音系学与相邻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也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在论文“介绍《生成音系学的描写与理论》”中,王嘉龄着重评述了该书的第七章“声音的表达”,充分肯定了该书在生成音系学教学方面的重要地位。王洪君的论文“Morris Halle与生成音系学”从文献研究的角度,系统介绍了Halle在生成音系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李智强的论文“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以音节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了有序规则说和连续模板影射说两种音节组构理论,强调了音节在描写音系现象和揭示音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侍建国的论文“《生成音系学和非线性音系学》评介”把后生成音系学统称为非线性音系学,认为非线性音系学是在以线性结构为基本特征的传统音系学基础上质的飞跃。其中,重音、声调、韵律、特征、甚至元音和辅音均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层次。吴宗济的论文“自主音段音系学”认为自主

实验音系学

第五章实验音系学 Experimental Phonology 张杰 Jie Zhang 美国堪萨斯大学 University of Kansas, USA [内容提要] 语言学课本中的“音系”指的是可从语言中直接观察的语音的组织规律,但在生成语法中,“音系”特指为说话人对语音组织规律的潜在知识。这决定了以实验方法直接从说话人那里采集数据实际上是生成音系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对实验音系学近年的发展作一个简单的概述,着重讨论实验对音系结构的认识所起的作用及其对现有音系理论的挑战,也指出汉语研究与实验音系学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Abstract The textbook definition of “phonology” refers to sound patterns directly observable from language. But in generative grammar, “phonology” refers to the speakers’ tacit knowledge of sound patterns. This determines that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directly from the speakers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research in generative phonology.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phonology, focusing on the roles that experiments play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phonological patterns and the challenges experiments pose for current theories of phonology. It also discusses the roles of Chinese dialects in experimental phonolog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experiments in Chinese phonological research. [关键词] 生成音系学(generative phonology),实验音系学(experimental phonology),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随机优选论(stochastic Optimality Theory),最大熵值语法(Maximum Entropy Grammar)

语音学和音系学考试资料

Phonetics 1.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onants and vowels Consonants are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ivert, impede, 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airflow in the cavity. However, a vowel is produced without such obstruction so no turbulence or a total stopping of the air can be perceiv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2.Manners of articulation It refers to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ulators and thus the way in which the air passes through certain part of vocal tracts. There are several basic ways in which articula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the articulators may close off the oral tract for an instant 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they may narrow the space considerably; or they may simply modify the shape of the tract by approaching each other. (1). Stop: complete closure of the articulators involved so that the airstream cannot escape through the mouth. It is essential to separate three phra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 stop: (a) the closing phase, in which the articulators come together; (b)the compression phrase, during which air is compressed behind the closure; (c)the release phrase, during which the articulators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美国语言学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猛烈地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因此,它的诞生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其标志是《句法结构》的出版,其创始人就是A·N·乔姆斯基(Avram Noam Chomsky)。 乔姆斯基,1928年12月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研究希伯来语的学者。中学毕业之后,乔姆斯基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和哲学。1951年完成硕士论文《希伯来语语法》。1951—1955年,乔姆斯基以哈佛大学学术协会会员身份从事语言学研究工作,写出《语言理论的逻辑结构》(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后返回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1957年,他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缩写成《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在荷兰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此后,他的语言学思想开始在语言学界、心理学界和哲学界引起重视。他的主要著作有:《句法理论若干问题》(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1966),《笛卡儿语言学》(Cartesian Linguistics)(1966),《语言与思维》(Language and Mind)(1968),《对语言的思考》(Reflections on Language)(1975),《规则与表达》(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1980),《支配与约束讲稿》(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1981),《语言知识》(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1986)

语言学派简介

结构学派 出现于二十世纪50年代末,以美国乔姆斯基为代表,运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语言。其活动中心是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麻省理工学院;另外,在欧洲有一个专门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的学术组织,称为"旧大陆生成语言学协会",它是一个国际性的生成学派的组织,于1975年秋成立于荷兰。 1957年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转换-生成语法从提出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理论"时期,从1957年到1965年,《句法结构》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有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以及语素音位规则。古典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主张语法自主,把语义排除在语法之外,在这一点上与此前流行的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是一致的。 第二阶段是"标准理论"时期,从1965年到1971年,代表作是《句法理论要略》,其语法包括四部分规则,即基础部分、转换部分、语义部分和语音部分。标准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修正是把语义纳入到语法中来,提出语法结构有深层和表层之别,深层结构决定语义,他通过转换规则而转化为表层结构。这一修正使它跟古典理论有了原则区别。 第三阶段是"扩展的标准理论"时期,从1972年到1979年,1972年出版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始,而以1977年出版的《关于形式和解释的论文集》为代表,则对这一时期的理论又作了一些修正,因而也称为"修正的扩展的标准理论"。1972年的主要变化在于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的作用,而在1977年的理论中,语义解释则被全部放到了表层。此外,这一阶段还提出了"虚迹"的理论。 第四阶段是从1979年至今,以《支配和约束论集》为代表。这本书是根据乔姆斯基1979年在意大利比萨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支配"和"约束"理论整理成的。这一阶段的理论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在原来的规则系统之外增加了原则系统,二是提出了"虚范畴"。目前,支配和约束理论仍然处于不断的修正和发展中。 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只有语法才是实际存在的,因此,转换-生成语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法而不是语言。另外,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的是现代数理逻辑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用演绎的方法生成无限的句子,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所以说,转换-生成语法无论是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传统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有原则的区别。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使语言学以新的面貌呈现于世。它对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