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首都经贸大学专业课背诵版_宏观经济学部分)

XXXX年首都经贸大学专业课背诵版_宏观经济学部分)
XXXX年首都经贸大学专业课背诵版_宏观经济学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

编写说明:

历史上,《宏观经济学》部分在每年考试中除考察基础知识点外,还承担着考察当年经济热点的重任。

但从2010年真题分析,自从考察政府工作报告后,宏观经济学反而趋向考察基础知识点,这需引起考生关注。

但本人依然会对有关热点进行提示,考生可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复习。

此外,我的资料中明确提出大纲(旧)未要求,但很重要的,且在新大纲中重新回归的,需引起考生的关注符号同《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1 为什么投资等于储蓄是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重点)▲

2 在短期中,为什么增加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可以增加国民收入,而增加储蓄、税收和进口会减少国民收入?(基础知识点)△△

3怎样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国生产总值?(基础知识点)△

4 简述使用GDP缩减指数、CPI和PPI在衡量价格水平变动时的区别。(基础知识点)△

5 怎样用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来说明经济波动?(基础知识

点)△

6 解释为什么GDP的支出等于生产GDP所获得的收入。(基础知识点)△

7以GDP为核心核算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存在哪些缺陷?(基础知识点)△△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基础章,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出口)复习,这里是短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1 用存货变动机制说明,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实际产出为什么总是趋向于均衡产出?(基础知识点)△△

2 怎样理解在短期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基本原理?作图予以说明。(注:宏观经济学第一个重要图形,此图形只考虑产品市场。第二个图为IS-LM曲线,此图形考虑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投资是利率的函数。第三个图为AD-AS曲线,此图形把二图进行扩展放在总需求AD一方,而由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通胀的出现(stagflation)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总供给。)(注2:微观经济学六个字:需求供给均衡。宏观经济学八个字:总需求总供给均衡)(注3:此题重新回归新大纲是必然的)

3 怎样用投资等于储蓄的恒等式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基础知识点,新大纲增加)△△

4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政府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什么?(基础知识点)△

5 增加同等数量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均衡产出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吗?为什么?(基础知识点)△

6 怎样理解乘数的作用?乘数扩经济作用的条件是什么?(重点)▲

7 在税收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条件下,乘数的作用为什么会变小?(基础知识点)△

8 怎样理解加速数的作用?加速数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重点,新大纲增加)▲

第十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重点章)

1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什么?IS曲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2 怎样理解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基础知识点)△

3货币乘数作用的机理和条件是什么?(重点并热点)▲▲4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什么?LM曲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5实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重要基础知识点)▲

6为什么说经济只要运行再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就可以实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基础知识点)

△△

7 均衡产出和均衡利率的变动取决于哪些因素?(基础知识点)△

8凯恩斯是如何解释有效需求不足的?由此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重点并热点)▲▲

第十二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近年来经常考)

1 官方储备资产的作用是什么?确定适度官方储备资产要考虑哪些因素?(热点,但考的可能不大)△

2影响实际汇率的因素有哪些?(基础知识点)△

3 怎样认识购买力平价?为什么购买力评价只决定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基础知识点)△

4 汇率的变动对国际收支以及一国的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基础知识点,大纲新增点,热点)△△

5 净出口函数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分析影响净出口的因素。(基础知识点)△

6在开放经济中,均衡产出是怎样决定的?为什么开放经济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乘数?(基础知识点)△

7 为什么只要经济运行在BP曲线上,国际收支总是平衡的?(基础知识点)△

8 简述一国经济外部同时均衡的条件。如果经济运行偏离外部均衡的均衡点,宏观经济的失衡会出现哪些状况?为什

么?(基础知识点)△△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点章,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宏观调控部分复习)

1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都有哪些?(基础知识点)△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怎样运用这些工具干预宏观经济运行?(考生应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看今年我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基本的类型?它们各自适用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基础知识点)△△

4财政政策中的在稳定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其效应如何?(基础知识点)△△

5货币政策中的在稳定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其效应如何?(基础知识点)△△△

6 使用扩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基础知识点,大纲新增点,但不如直接考什么事挤出效应)△

7阐述需求管理政策(凯恩斯主要理论和政策观点的体现,热点并重点)▲▲

8 怎样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基础知识点)△9怎样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国际传导?(基础知识点)△△

第十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是怎样导出的?解释总需求变动的经济含义。(基础知识点)△△

2 从总需求函数的推导过程来看,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基础知识点)△△

3 劳动市场的均衡与总供给曲线存在着怎样的在联系?(基础知识点)△

4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基础知识点)△

5斜率为正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什么政策含义?(基础知识点)△

6 长期总供给和短期总供给是由什么决定的?(基础知识点)△

7怎样用AD-AS模型解释经济波动?(基础知识点)△△

8 怎样理解供给冲击?经济中出现滞涨的原因是什么?(基础知识点,大纲新增点,但考的可能不大)△

9 面对滞涨的经济形势,如果政府运用总需求管理政策调节经济运行,会出现什么后果?(基础知识点,大钢新增点,但非今年重点)△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结合去年背诵版会发现有意思的变化)

1 怎样计算通货膨胀率?用消费价格指数和GDP减缩指数计算通货膨胀有什么不同?(基础知识点)△△

2 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基础+热点,10月CPI达到5.1%)▲▲

3 简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基础知识点)▲

4 奥肯法则揭示了失业变动和产出波动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在联系?(基础知识点)△

5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怎样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的?(基础知识点)△△

6 为什么说只有当实际失业率水平稳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时,物价水平才会具有稳定性?(基础知识点)△

7 试分析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关系。为什么通货膨胀预期会改变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位置?(基础知识点)△8试述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和政府反通货膨胀的政策。(基础知识点)△△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长部分复习,但又要注意其中区别,这里是长期经济增长)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怎样理解经济理论和现实生活中对经济增长定义的区别?(基

础知识点)△

2 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有哪些?(基础知识点)△△

3 简述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基础知识点)△△

4 简述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重点)▲

5 简述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实践意义(重点)▲

6 简述AK模型。AK模型是怎样解释经济增长和储蓄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知识点)△

7促进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有哪些?(基础知识点)△

8简述经济周期的类型、阶段特征和原因。(基础知识点)△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8章 失 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8章 失 业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劳动力(labor force ) 答:劳动力指一国或地区法定劳动年龄以上的,或者在工作,或者在积极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时失业而等待召回的所有人。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一国劳动力的规模取决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劳动力参工率以及移民等因素。劳动力是既包括就业者又包括失业者的工人总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2.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 答:失业率指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失业率是劳工统计中用来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失业程度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是失业人数除以劳动力人数再乘以100%,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失业率可以分别按性别、年龄、种族、产业和职业分组进行计算。西方各国失业者的统计标准并不相同,一般的标准是:凡是统计时没有工作,但在此以前的4周以内曾做过寻找工作的努力,却没有找到工作的人。此外,包括在失业者统计范围的还有:①暂时被解雇,正在等待召回的人。②正等待到新工作岗位报到,但等待时间达30天以上的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这一指标并不足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失业的严重程度,因为还有那些因为寻找工作太难而放弃寻找工作的努力,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成为非劳动力人口的“丧失信心的工人”,他们并没有包括在失业者范围之内。 3.劳动力参工率(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 答:劳动力参工率是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的百分比。这一统计指标反映了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的比率。劳动力参工率用公式表示为: 100%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成年人口 =? 劳动力参工率的高低是家庭工作决策的结果,取决于工资率、失业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工作态度。在20世纪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参工率方面,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已婚女性劳动力参工率的提高。这是性别歧视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以及实际工资的上升等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各国男性的劳动力参工率略有下降。在有些国家(例如英国)或有些组织(例如国际劳工组织)也用活动率这个概念来替代劳动力参工率概念,但两者除名称外,计算方法及所包含的意义并没有区别。 4.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中国人民大学2003研;华南理工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处级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一轮处级领导干部换届、聘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经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现将教学单位院长(主任)、副院长(副主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拟任人选进行公示。 一、拟任职务 张强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院长; 陈季修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张国山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 刘欣葵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 戚聿东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张红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张映红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张梦霞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张连城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 郎丽华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田新民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徐雪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付磊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院长; 金京虎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刘文辉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李百兴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杨河清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

赵耀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张琪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 冯喜良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 段霞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韩小青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石刚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杨同庆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杨一平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马慧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姚翠友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牛东来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 柴建设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李金国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钮英建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 王勇毅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 赵仑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 姚东旭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李红霞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 蔡秀云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院长; 符启林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 谢海霞同志拟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宏观经济学知识重点总结

金融市场 三、期货(Futures) 1. 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锁定未来价格(降低亏损风险) 2.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 四、证券价格: 证券价格主要包括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市场利率 股票发行价格方式 1.平价2溢价3折价(后两者即场外市场) 场外市场特点:无固定交易场所、价格商议达成、管制少。 场内市场即股票交易所 债券价格确定的基础是本金和利息。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益资本化理论和现值理论确定,但由于受市场利率预期和还本付息方式的影响,因此,其价格确定方法有多种多样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 资本积累功能: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工具的流动,会引导和带动社会物质资源的流动和再分配。 调节经济功能:微观上通过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进行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的调节。宏观上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反映经济功能:金融市场的价格变化反映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实施效果和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六、我国资本发展现状: 一是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 二是资本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三是品种结构日趋合理。 四是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逐渐壮大。 五是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日益明朗。 六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已初步形成 七、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1)金融资产证券化 (2)金融市场国际化 (3)金融活动自由化(减少各种壁垒是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开放金融市场,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间的金融壁垒 放松或消除外汇管制,给外国投融资者以国民待遇 放宽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实行业务交叉 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 九、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因素 一、净资产(底子)二、盈利水平(当下) 三、发展潜力(预期)四、发行数量(交易量) 五、行业特点(风险性、企业特殊性)六、股市状态(整体行业动态) 商业银行 十、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服务流程电子化转账系统自动化 网络银行发展扩大海外业务 十一、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连接资金供应者和资金消费者,优化经济结构 支付中介:转账、兑换货币等 信用创造 信息中介:规避个人交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十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建立原则 竞争原则促进改善服务,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 稳健原则为防范金融为机 适度原则合理规模,服务最优,最大利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及解析

201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真题翻译硕士英语,30个单选,(说好的改错呢:)专四难度,三篇选项阅读,一片问答阅读,都是六级难度,不太难,作文是写sow seeds, growth,harvest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400词,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只写了300,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英语写作了,400不好编的。 翻译基础,GATT,EEC,APEC,FOB,十八届四中全会,一站式服务,西厢记,公务专用车,石油输出 国,想不起来了,首经贸仿照对外经贸出题,大多数都是经济术语,幸好我提前准备了,哈哈,英汉翻译是李克强在亚洲做的讲话,汉英是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 百科写作,名词解释,当时拿到卷我脑子一片空白,说好的选择题呢,一看就感觉跪了,不夸张的说绝对有北外的难度,大家感受下,十二铜表法,傅聪的前丈人(为什么不让我解释前丈人?),小篆,史诗,魔幻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基准利率,陋巷,策论,礼部,圭臬,第一年就敢这么出,好样的!应用文是结合怀柔的人文自然,给怀柔做个旅游广告,我靠,有没有考虑过外地考生的感受啊,大作文是文明,材料是杭州图书馆让流浪汉看书。 首经贸总体不难,百科太坑,有没有考首经贸的啊,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一、复试办法 1.复试考核由专业笔试与综合面试两个环节组成。

2.专业课笔试全面考核考生对各自所报考的专业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3.综合面试。综合面试用全英文进行,包括自我介绍与回答问题两部分。由不少于5名复试教师为一组进行面试,每位考生至少抽取不少于3道专业题做答。每名考生的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综合面试总分为100分。分值比例如下:口头表达20分;听力反应20分;基础知识20分;学术潜质20分;综合素养20分。 4.依据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复试的操作惯例,本次复试无第二外语测试。 5.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所修“高级英语”这一科目科目。 二、复试成绩评定与权重 1.成绩评定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参与成绩评定与核 算的 教师须按规定在试卷或成绩评定单的指定部位亲笔签名。 2.复试按百分制。其中专业课笔试与综合面试各占50分。 3.总成绩为初试成绩权重50%,复试成绩权重50%。 三、复试时间与地点 1.专业课笔试:3月28日下午1:30-3:30;博学楼502、504。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重点上课讲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 重点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 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 (用Y 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 Y = C + I + G + NX 3 实际GDP 与名义GDP :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 100?=GDP GDP GDP 实际名义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 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ator ) 5 GDP 与经济福利: ? 由于GDP 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 括进来,特别是,GDP 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 GDP 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 GDP 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 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 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 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 → 找出价格 → 计算费用 →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 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格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100 1001122?-=CPI CPI CPI 年底年第年第年的通货膨胀率第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差别1: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 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差别2: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固定的一篮子,只是偶尔变动;而GDP deflator 则是现期价格,随时间变 化而不断变化。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全

?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重要结论: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稳定化政策: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代表“投资”和“储蓄”。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 LM代表“流动性”和“货币”。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固定,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余额发生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 ?描述价格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的效应。 ①使收入增加。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引起LM曲线右移,增加了收入。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P↓和实际货币余额↑,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消费者支出↑→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 ②使收入减少 ·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如此,债务人的支出更少了,债权人的支出更多了,若债务人的消费倾向>债权人的,则会导致支出的↓→IS曲线左移→收入↓。 ·预期通货紧缩效应。根据r=i-π(预期),假定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

首都经贸大学审计考研必看的经验

之前对自己说,如果考上了就来论坛分享自己的经验,毕竟吸取了很多前辈的经验,也很明白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未知而带来的迷茫,我也一直希望有个人能引导着我向前走,可是渐渐明白,经历了才会收获更多。大家不用全盘接收,挑些适合自己的tips~ 1.个人情况加审计专业最重要的择校 二战,首都经贸大学审计,245分,复试线209(我能吐个槽吗?比很多211.985都高!这就叫扎堆!)排名第3。本科学校排名比首都经贸靠前一些,但一心想来北京,也因为二战的恐慌,所以选择一个就去年的北京高校审计专业来看,分数相对低的,谁知道今年首经贸的审计严重扎堆,论坛上说报名了1000多人,最终去考试是700多人,今年学校后来扩招了,48人复试,应该是只录取40人。所以我要说的是不管是投机还是真心想走审计这条路,择校是个很大的问题。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关注点可以有: ①历年分数线:一般大牛学校分数都高,但不排除,比如今年对外经贸是210 ②招生人数:历年有没有扩招现象,详情咨询对应学校的研招办 ③学费:我想很多人报首经贸是因为去年都是公费,就算收费也只有5000,不过明年不是都没有公费了吗,这个视个人情况而定。 ④复试难易程度:很多人忽视这点,总觉得初试过了就OK,那是学术,学术就算复试没过也可以本校相关专业调剂,(首经贸是这样)但是选择了审计就意味着没有退路。所以报考前多看看复试比例以及复试笔试,专业面试的题,看看自己能不能吼住,因为这个淘汰率还是挺高的。 ⑤地理位置与就业情况:比如首经贸的会计是相当不错的,就业也很好。 九月份预报名,现在就可以广泛关注各种消息,比如网上吐槽的江西财经跟华科,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网上真的各种信息都有,有的时候你看一篇帖子讲经验讲的很好,但其实是软贴,是销书的,还有的各种吐槽,总之真真假假,都不一定,要学会甄别,当然,大部分都是像我一样的热心青年,来攒个人品,传播下正能量滴。 2.关于初试 这个我真的不想多说,各种学习方法,书籍选择,网上经验应有尽有,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实现目标的途径很多,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问题加坚持。有人问我9月开始复习晚吗?我现在什么书都没买,晚吗?到底应该选哪本书呢?不晚。真的,我是10月份才在网上买了一整套审计的书,每天8点起床,晚上11点准时睡觉,周六周日全部出去玩。其实学习时间真的很少,关键是学习的质量,以及状态的保持。我自己是觉得如果是跨专业而且基础不是很扎实的可以报个班,我当时是别人推荐的新祥旭感觉还可以资料比较有用。就算是图个心理安慰吧而且还能。当然,这个过程我也痛苦与害怕过,痛苦自己每天要坐那么久,肩颈特别酸痛,也害怕自己失败,但是,内心一直知道这是个正确的决定,这个过程的心理磨练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3.关于复试 首经贸的复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这个过程也相当折磨人,充满各种等待与紧张。复试开始时间比较晚,也就意味着没有调剂机会,复试不过就是刷掉。首先是所有参加的复试的童鞋去复试确认。接着第二天上午在首经贸校医院体检,很简单,会有胳膊抽血。下午就是在博学楼笔试,笔试题目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今年题量大,试题有同学分享过,我就不多说了。中间休息一天,接着就是专业课面试加英语面试了,专业课是抽4道选3道题回答,无重复抽样,抽出来的题就拿走了,下一个考生就不会回答那道题了,这样也比较公正,首经贸的老师们都相当nice,如果你不会回答,会一直引导你,专业课也没有那么难,如果不会就坦诚讲自己不会,老师们都不会为难的。英语面试简直就是跟老师开心的聊天,我觉得自己进去后跟我的面试老师全程交流很愉快。简单自我介绍,家乡,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杜宗飞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计算机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北大出版社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全英题库有答案23章

Chapter 23 Measuring a Nation's Income MULTIPLE CHOICE 1. Macroeconomists study a. the decisions of individual households and firms. b.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ouseholds and firms. c. economy-wide phenomena. d. regulations imposed on firms and unions. ANS: C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Definitional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ewspaper headlines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what microeconomists study than to what macroeconomists study? a. Unemployment rate rises from 5 percent to 5.5 percent. b. Real GDP grows by 3.1 percent in the third quarter. c. Retail sales at stores show large gains. d. The price of oranges rises after an early frost. ANS: D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s more likely to be studied by a microeconomist than a macroecon- omist? a. Why do prices in general rise by more in some countries than in others? b. Why do wages differ across industries? c. Why do national production and income increase in some periods and not in others? d. How rapidly is GDP currently increasing? ANS: B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opics are more likely to be studied by a macroeconomist than by a microe- conomist? a. the effect of taxes on the prices of airline tickets, and the profitability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firms b. the price of beef, and wage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s c. how consumers maximize utility, and how prices are established in marke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d. the percentage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out of work, and differences in average income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ANS: D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5. We would expect a macroeconomist, as opposed to a microeconomist, to b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a. explaining how economic changes affect prices of particular goods. b. devising policies to deal with market failures such as externalities and market power. c. devising policies to promote low inflation. d. identifying those markets that are competitive and those that are not competitiv e. ANS: C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The study of economics and definitions in economics TOP: Macroeconomics MSC: Interpretive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