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故事(9)

《论语》中的故事(9)
《论语》中的故事(9)

《论语》中的故事(9)

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这个字在古代的含义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着重于恭敬,古代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

在这一章里,敬有敬畏、谨慎、认真的意思。敬事就是作为执政的君子对待政事要慎重,让我们从《论语》中子路篇定公问一章的内容来领略一下敬的内涵: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其大意如下:

定公问孔子:请问有没有那样一句话,国君如果照着做就可以让

自己的国家兴盛起来?

按照礼乐制度来说,作为一个国君要勤勉地对待政事,严格遵守制度,为全国人民做榜样,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国家才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总这么苛待自己,有点接受不大了,所以鲁定公想从大政治家孔子那里找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一般人碰到这种事情都会懵,如果后世的儒学大家碰上皇帝肯这样向自己请教,一般会哼哼教导一番,有些甚至教导完了还不过瘾,回去还会写篇文章给皇帝看,大道理小道理一通猛讲,古今中外的例子一通猛举,将皇帝老儿腻歪死算完。

孔子毕竟是圣人,善于玩脑筋急转弯一类的游戏,不过人家玩脑筋急转弯不玩树上骑个猴儿那种水平的,而是正儿八经地含着学问的。

孔子回答鲁定公:哎呀,这可是有点难度了。不过有这样一句话:“为君难,为臣不易。”

如果一个国君知道作为国君之难而慎重治理国家,是不是可以算一言兴邦了呢?

鲁定公一看没难住孔子,就又出了一道难题:那有没有一句话,可以让国君丢掉国家的?

孔子回答说:话不大好这么讲。不过有这样一句话:“我做国君没有觉得有什么可开心的,唯一开心的事情,就是我说话没有敢不听的。”如果一个国君说得对,大家都认真服从,这是好事;可是如果他说得不对,大家也不来反对,这不麻烦了?这算不算一言丧邦呢?

中国早期的文化是一种生存的文化,对于各种事情充满了戒惧的心理,似乎随时不小心都会有大祸临头。

这是因为早期中国版图上国家非常多,最多时号称万邦,所谓的邦绝大多数都是现在人们说的部落,规模非常小,在这么大一块版图上生存着这么多国家,彼此之间生存竞争非常激烈,说不定你在吃着饭,背后来一拨人拎着棒子就把你干挺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见识的部落首领都千方百计地扩大自己的势力,经过无数代人的筛选,最终认定扩大势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善待跟随自己的民众,跟他们同甘苦,共命运,只有这样才能应付各种难关。

这就是仁作为政治理念的来由。

孔子说得一言兴邦,就是要国君敬畏上天,勤于政事,善待民众。

后来,随着中国的国家兼并、民族融合,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对于执政者来说,国家就像当年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大得已经让人觉察不到危险了,所以敬作为敬畏、慎重、认真的含义慢慢地淡化了,渐渐地走出了中国人的视野。

但是,敬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合并没有从世界上消失,而是连同文化一起被移植到了日本,在日本扎根,至今不绝。

我们可以看一个发生在日本的故事,看看日本人对敬的理解:一个日本人在酒店里负责洗刷厕所,带了一个女徒弟。他刷马桶的时候,女徒弟就在旁边看着,只见自己的老师刷完一个马桶之后,从马桶里舀起了一勺子水,喝了。

女徒弟看傻了,就算你工作认真,刷得干净,也不要这样吧?

后来,弟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给他看自己喝水的含义了:在酒店里刷马桶、打扫卫生是非常卑贱的工作,可是你一旦选择了它,就要尊重它,那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这就是敬。

也许是日本是岛国的原因,四周环海,没有可扩展的机会,所以日本人的危机感特别重,礼乐文化的敬特别适于这一民族,而日本也正是凭着自己的敬赢得了世界。

在《论语》中讲到敬的章节很多,其中和本章最为想象的是宪问篇的一章,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这一章的大意是这样的: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一个君子的标准,孔子告诉他提高自己的修养,用敬的态度对待一切事情。子路似乎认为孔子提出的标准有些过于简单,就进一步追问:这样做就可以了吗?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安定你周围的人。子路仍然还是不满意,继续追问。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修养来安定百姓。提高自己的修养安定天下的百姓,尧舜都还不能完全做到呢。

从孔子的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敬在古代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先是执政者从提高自己的修养开始,认知到自己身上担负的社会责任,用敬的心态对待自己该做的工作。端正了这种态度之后,首先要安定自己周围的人,让你的上司对你放心,为你的下属提供好的工作

环境,为你的家人提供好的生活条件。

修己以安人,指的是安定自己周围的人,杨伯峻先生翻译这一句的时候,说“修己以安人”是“修养自己使上层人物安定”明显有些误解了古人的意思,它是把“人”和下文的“百姓”对立起来,得出了这样的概念。

实际古人对每一个人的责任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以自己为圆心一层层地向外扩展,所以“修己以安人”之人是指自己周围的人,自己应该首先担负起责任的人。

这种理解才符合“思不出其位”的思想。

孔子在继“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之后,提出了最后一个标准:“修己以安百姓。”

为什么修己以安百姓是连尧舜这样圣人级别的人做起来都有些困难?因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礼乐制度的核心目标:仁!

这就是在开首介绍仁时所讲的,仁就是执政者要让为跟随你的人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要让你国家里的人生活得快乐。

为什么从“修己以敬”开始可以做到“修己以安人”乃至“修己以安百姓”呢?

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这个敬字。

我们做事总是马马虎虎,尤其在为别人做事的时候,职责这两个字已经从我们的脑海里消失了。

敬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有一份工作,我虽然不喜欢,但我需要它,那我一定尽我自己的

努力去做好它,直到我找到满意的工作。

敬是一种认真的精神。

当我们将垃圾漫不经心都丢在垃圾箱的外面的时候,这种精神就已经远离了我们。

敬是为了他人负责的精神。为他人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

一个企业的员工把心思放在如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上,老板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条件与福利,用孔子的话讲,这就叫“修己以敬”,能“修己以敬”才能“修己以安人”。

有人会疑问:如果员工尽心尽力,老板吝啬万分怎么办?

其实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尽到我们的职责却拿不到相应的报酬的时候,就可以走了。

敬不是讨价还价,不是只有别人做到自己才做到,而是从自身做起

这也就是孔子前面讲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只要你肯努力,有好的品行,这样的员工那里不喜欢呢?

儒家虽然将道德吹上了天,落在现实里我们却变得更加物质了,而且由于某个时期的政治总是挑起富人和穷人的矛盾,挑起有文化和没文化的矛盾,使得人们之间多了许多戒心,充满了抵触,许多人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弱者,总是在受到伤害,从来没考虑过自己为这个世界,为这个社会付出过什么。

在了解了礼乐文化中敬的第一种含义之后,与日本人比一下,敬的这一种精神似乎在我们中国失传了。

当我们丢失到了敬的这种精神之后,实际上就丢失了人们彼此之间的责任感。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糟糕,人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信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又一个亮点,可惜后来的儒家很少提到它。

在古人眼里,人和人相处的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信,道德制度无论多么美好,没有了信,一切都形同虚设。

古人对信的重视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了,但并不因此就轻信别人。研究历史的人会发现,春秋时期的人喜欢发誓。

古人信神尚鬼,发誓是取信于人的一种方式,表示自己如果不践行诺言愿意接受鬼神的惩罚。

更重要的盟誓是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旅行一些仪式的,像祭社、宗庙都是非常好的盟誓场所。

盟誓的时候,大家将条款协商好,献上祭品,在嘴唇上涂上血,请神灵见证。这就是后来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歃血为盟”。

现在的国人也经常赌咒发誓,不过现在人的赌咒发誓与古人不很一样。古人信神,所以发誓之后会努力践约,现在人不信神,所谓赌咒发誓不是急了眼的胡说八道,就是骗子。

如果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喜欢赌咒发誓的人往往不怎么诚实。

古人重视信,在他们的心目中,承诺是必须要兑现的。

而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谁都不是万能的,所以在

向别人承诺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里仁篇)

意思是说古人不轻易向人承诺什么,是因为做不到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向人承诺的时候不但要有能力兑现,而且诺言要合情合理,只有合情合理才有兑现的可能。

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学而篇)

义,在这里是合情合理的意思,意思是说诺言只有合乎情理才有兑现的可能。

如果你有一个彩民朋友人告诉你:我如果中了大奖,一定好好请你吃一顿。

那么,你可以相信他,他中了大奖一定会兑现这个诺言,因为这个承诺合情合理,而他完全可以做到。

如果他告诉你:我如果中了大奖,送你20万。

如果你真有这种朋友,那么,你离他远一点。

古人重视诺言还因为那时候有那种氛围,大家都从诚信上去观察一个人,看他值得信任否,一个人没有诚信,在社会上就没法立足。

孔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指的就是这种状况。(注:輗、軏是古代车子上勾连部件的插销,没用它就没法往车上套牛马,车子没用牛马就没有了动力)现在有信用的社会我们见过,比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信的认知非常深刻,而且建立其一套体系来评估个人的社会信用。

没有信用的社会我们也见过,比如现在的中国。尽管我们经常鼓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灿烂的文化,但那不过是属于我们的先人,跟我们似乎关系并不大。

最近温州的信贷荒既说明了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信用现状,又可以完美地诠释“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真谛。

高息借贷必须有巨额的暴利做支撑才有可能兑现这种借贷契约,可是放眼当今社会,有多少行业可以年创利在200%以上?

如果借贷方没有年创利200%之上的事业,他靠什么来支付年息高达180%的利息?

这是用脚丫子都可以算出来的事情,可是有的人偏偏愿意上当,正所谓一眼障目不见泰山。

贪婪、愚昧、无知是现在社会的三大特征,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思想。

个人之信非常重要,你没有信用别人凭什么相信你?你说忠就忠,国君怎么相信你?所以信是个人长期信守诺言而赢得的一把敲开社会大门的钥匙。

从这里我们依然可以了解在第一章孔子讲的那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面自然也有信的成分,你是一个非常守信的人,别人却对这一点不了解,没有关系,说明自己做的还是不够,如果达到子路那种水平,自然就有人相信你了。

孔子评价子路说:子路无宿诺。

意思说子路对人的承诺不会拖到第二天去做。

春秋时期邾国的一个大夫想带着封地投奔鲁国。按照惯例,鲁国的执政者应该派一个身份相当的人去跟他盟誓,双方将条件摆一摆,谈妥了,向神灵报告一下,请神灵他老人家监督。

但是这位大夫却认为还有比盟誓更让他放心的方法,他希望得到子路的承诺,由子路来担保鲁国绝对会兑现他的利益。

子路一诺竟然如此之重,当鲁国的执政者找到子路的时候,他却拒绝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苟无义,找我又何益?

子路,孔子的又一个得意弟子,对他不是很了解的人常常把他当成了一介武夫,其实他与有子一样,身上的许多优秀品质都被时间蒙上了一层灰尘。

上面所述的是信体现在个人身上在古代的作用和古人对它的认知,但这种信还不是“敬事而信”的信。

那么,“敬事而信”的“信”究竟是什么意思?

重耳回国主政晋国的时候,遇到了饥荒,他找箕郑想办法,问箕郑有什么能解决饥荒的好办法没有。

箕郑告诉了他一个字:信!

重耳是国君,箕郑是大夫,回答国君的问话竟然用一个字,这在今天看来非常不像话,倘在专制年间,碰上个脾气不大好的二百五皇帝,估计箕郑这样的人要倒霉,直接拖出去就打,就算不挨打,也会有个别心眼儿不地道的出来给他和皇帝之间架秧子。

但在春秋时期没有这种担心,那时候的人都喜欢买关子,就相当于相声里的包袱,就等着你来问。

重耳听了之后,按规矩往下问:怎么信?

箕郑说: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

箕郑的包袱包得比较严实,所以重耳还得继续问:然后呢?

箕郑接着抖包袱:信于君心呢,善恶就不会混淆;信于名呢,上下就不会侵犯;信于令呢,就不会耽误农工;信于事呢,老百姓就会各司其职。这样的话,老百姓知道国君值得信赖,有了灾荒也不担心,家里有余粮的人拿自己的粮食出来救灾,就像往自己家里送一样,这样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呢?

箕郑的包袱到此才算揭完了,重耳终于明白了箕郑的意思,封他做箕地的大夫,从那以后箕郑才以封地做氏,冠于名前。

重耳虽然明白了箕郑的话,由于现代人不是生活在春秋时期的环境里,对于那个社会里面的一些事情可能不是很熟悉,理解起来未必有重耳这么快当,我尝试着给大家解说一下:

1、信于君心,就是说作为国君做事要公正无偏私,按照礼法来治理国家。

2、信于名,就是要尊重尊卑的名分,尊卑在古人心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人的尊不但是靠世袭,还要靠自己的能力争取,一旦争取来了,如果没有什么过失,就不能随便取消。重耳刚从秦国回到晋国,有很多人担心重耳会任人唯亲,所以箕郑才指出来这一点来,让重耳注意,不要搞得人心纷纷。

3、信于令,令是指政令。在过去什么时间做什么,应该颁布什么命令都是有规定的,这是古人针对农业社会的特点总结出来的经验

积累,这才是礼乐制度核心的东西。比如农忙季节就不能调用民力做大的工程,像李隆基那样在农忙时候兴师动众地耽误农业生产,老百姓是非常反感的。

按照制度来颁布政令,老百姓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知道执政者不会乱来。

4、信于事,是指安排民事说的。信于令是按照时节来安排工作,像修桥这等事情一般安排在九月十月,那时候河水一般都会退下去了,水流不急,而且秋收也都完了。信于事可能是根据个人能力特长(原文是: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来安排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你有修桥的本事抽徭役的时候就安排你去修桥,你擅长盖屋,就安排你去修房等,这样老百姓择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擅长来选择。

做到这些的时候,人们对国君心里想什么就有了底,也知道他是值得信赖的,可以依靠,所以有了灾荒也不害怕。那些家里有余粮的地主也敢于把自己家的存粮拿出来救荒,因为国君守信,不担心以后收不回来。

全国上下,同心同德,互相帮助,什么样的难关都可以渡过,什么样的灾荒也可以应付。

这就是箕郑给重耳出的注意。

其实箕郑给重耳出的注意,绕来绕去还是要遵守礼法,让重耳按照制度治理国家,不要乱来,这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如出一脉。

所谓信,也就是仁,民众相信国君会安排好一切,对他充满信心,这样在有了困难的时候,国家才不会陷入慌乱的境地,国家的政策法

令才能贯彻下去。

孔子的另一位得意弟子子贡和孔子之间也有类似的一次对话: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孔子告诉了他三条:1、足食。2、足兵。3、要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

孔子有几个学生是很善于思考也喜欢刨根问底的,像这位子贡就是,他继续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果不得已,要从三条中拿掉一条,您认为该拿掉哪一条?孔子说:那就去掉军备吧。

子贡继续给老师出难题:如果从剩下的两个里面再去掉一个呢?

孔子说:那就去掉粮食吧。没有粮食人们会饿死,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人们不相信他的君主,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从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执政者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只有获得人民的认可,才有国家。

如果我们能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仁政的含义了。

子夏对于信做过一个更为详尽的描述,他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篇)子夏的意思是:执政者只有取得人民的信任的时候,才能役使你的人民,如果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就去役使他们,老百姓会认为你在虐使他们;只有得到对方的信任之后,才能向他进谏,否则他会当你

在诽谤他。

信是如此的重要,有了它世界才会变得美好。

按照制度规定,国君和大夫可以收上来的赋税的额度大约在百分之十左右。这些赋税收上来可不是供国君与大夫自己享乐的,要派好多用场。

它包括: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要拿来接济那些家里没粮的人家;制做武器的费用要从这里面出,军备是必须的,孔子曾经将它与“足食”和“信”并列,当做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之一;修路,修桥,加固城墙的费用也要从这里开支;祭祀的费用,国君有祭祀山川之神的责任与义务,那是代全体国民祈福的事情。

我们还记得有一个故事,在灾荒年间的一个灾民,饿得耷拉着脑袋走了过来,开粥厂施舍的那位大爷喊道:嗟,来食!

结果,这位饿得快不行了的老兄一边走一边嘟囔:我就是不爱看你这样的嘴脸,所以才饿成了这样。

这个故事说明,在过去遇到灾年赈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听语气,那位挨饿的老兄已经遇见好几个施舍的粥厂了,都因为对方态度不够友善,而放弃了生的希望。

碰上灾荒年,国君与大夫还有拿出粮食来赈灾,不消说,所有的开销也要从这里面出。

如果储备不够,就得去别的国家借兑或者粜米,这种事情各诸侯国几乎都做过。发生了灾荒,本国粮储不足,国君又放任不管,那么人就跑光了,而且一跑就不会再回来。

总之,这百分之十包括国君与大夫所有的开支,从个人生活到公共开支,全部在里面。

所以,作为执政者必须划算着花钱,不能超支。

懂得了这些,就会明白孔子为什么一再强调节用。

有人可能会觉得疑惑,礼乐制度不是讲究等级吗?贵族是要按照自己的等级来享受生活的,而且诗经里不是也唱过么,“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礼乐制度规定人们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等级来享受不同的待遇确实不假,但那是最高标准,而不是必须要享受的。

也就是说,那些享乐的事情,只有在祭祀、军备、储备、基本建设都搞好了之后才能搞,如果开支不够,你可以压缩个人享乐方面的开销。

其实提起等级制度,我们要留意两点:

1、等级制度规定给个人的待遇是最高标准,可以比这个标准低,但不能高于这个标准,高于这个标准是违背礼法的。

也就是说,你是地主,家里有余粮,也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故事在春秋时期有很多。

晋国赵文子给自己建造宫室,张老去看他,正巧遇到工匠在做活,将椽子砍削之后,在仔细的打磨。

张老见到这种情形,掉头就走。

赵文子听说长老来了,啥也没说就走了,赶忙去找张老问原因。

张老说:天子的宫殿,椽子砍削完之后,要细细地打磨;诸侯宫

室的椽子砍削完毕,粗粗地打磨一下就可以;大夫宫室的椽子则只砍削,不打磨;士建房子只把房椽的头砍掉就可以了。天子、诸侯、大夫、士等级不同,享用的待遇也不同,这就是义;遵守尊卑的等级,这是礼。你现在显贵了忘了义,富有了忘了礼。我怕你将要大祸临身了啊。

赵文子回去之后赶紧嘱咐工匠不要打磨了,工匠们老干这活,自然知道原委,请求重新砍削。赵文子说:算了,给后人留个纪念吧,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古代,不是你有权有钱就什么都可以干。也许你干的时候是你正得势的时候,但人的失势都是从得势时候开始的,所以越是得势越要遵从礼法的约束,为自己和后人积累德基,这样才能长保富贵。

这跟现在的情况没什么两样,富二代、官二代的故事告诉人们,超越礼法行事是没有什么好处的,纵然你家有权有势,保得了你一时,难保你一世。

礼为有财者制是礼乐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的一个观点。

也就是说,你虽然身份很高,但是如果经济条件达不到,就不要过度地去追求某些东西。从个人的依仗一直到丧葬的陪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

山东鲁南、鲁西南、鲁东南地区依偎于孔孟出生生活的曲阜与邹县附近,深受儒家思想的侵染,非常看重丧葬,到现在有破家厚葬的

习俗,我亲自听说过一件事情,有一户出嫁的女儿,母亲死了,自己家庭有非常困难,连买稻种的钱都要出去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她却不得不出去借2000元来发送自己的母亲。

这种习俗是人道还是不人道是不言而喻的,许多人会认为这都是孔子思想的余毒,其实不然,无论是礼乐制度还是孔子都反对超出自己的能力来做这些事情。

对于借贷办丧事,古人是非常反对的。

搞清楚这点,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礼乐制度的等级待遇不是你必须享受的,能享受的到不能享受的到全凭你自己。

每年可供征收的赋税只有这么多,土地上的人能提供的徭役也是有规定的,收上来的赋税有许多用场要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大夫或者国君过于追求奢华的生活会怎么样?他就要挪用其余方面的物资款项,就需要人们提供超出规定的徭役。

这种情况会怎么样?导致人们的反感与背叛。

夫差是吴国的国君,在他全盛的时期,击败了越国,逼得越国国君做了自己的奴隶,使得晋国、楚国、齐国这些诸侯国的老大们都俯首称臣,可以说牛到家了吧?

后人总结他失败的教训就是穷兵黩武、追求奢华的生活倾一国之力建造姑苏台,最后被一个小小的越国灭国,下场不可谓不惨,教训不可谓不深。

所以,作为执政者首先要做的不是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是要让治下的人民生活的安定康乐,要做到这一点,不节财是不行的。

所以鲁哀公请教有子,碰上荒年,国家的用度不足该怎么办的时候,有子告诉他:盍彻乎?

彻是古代的一种税收制度,折合起来,比例大约在百分之十左右。

哀公说:我现在赋税已经加到二成了,还不够,你现在让我倒回去按照彻法收税,这怎么行啊。

有子说:老百姓富足了,国君你怎么会不富足?老百姓如果食不果腹,你跟谁一起富足呢?

有子的意思就是,你这样重敛,老百姓生活得不到保障,都跑光了,你的国家还有么?

所以,作为执政者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要竞相奢华,只有这样,老百姓才愿意留在你的土地上,你土地上的人口多了,人民跟你一心,即便按照彻法收税,也会越来越多,国家就会越来越富强。

哀公问这一章源自《论语》颜渊篇,原文如下: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哀公)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有若)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节用是说只有执政者不滥用收征上来的赋税,才能在原来税率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国家的开支,才有可能尽可能地给治下的人们提供改善生活的条件,远方那些感觉不怎么幸福的人才会愿意到你的土地上来生活,这就是孔子在另一章里回答叶公问政的话“近者悦,远者来”的含义。

如果不节用会怎么样?鲁哀公与有子的对答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除了重敛,没有别的办法。

而重敛就是将民众口袋里的钱掏到自己的口袋里,这种做法违背了仁的精神,看似执政者富裕了,其实以长远的眼光看,损害的还是执政者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执政者实际是重敛最大的受害者。

礼乐制度的宗旨是仁,仁的实质是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达到仁治的境界需要执政者付出不断地努力,节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关于“爱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是说爱护百姓,有的说是爱好自己周边的人。

如果从翻译的角度都可以讲得通,但我还是认为孔子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爱护周边的人。

作为一个执政者履行政事的时候,从来都不是一个人,他有上司(天子除外,春秋时期国君就是老大,所以也可以除外),有同僚,有下属,爱人就是提供为人们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搭建一个好的工作平台。

在八佾篇里,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哀不丧,吾何以观之哉。

“居上不宽”的意思就是本章的爱人。

礼乐制度是贤人政治,按照原理,它根据人们不同的能力给予不同的工作,孔子不主张苛求人们,只要把能做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在仲弓问政章里,孔子将这个观点表达就更为清晰了: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篇)

这段话的意思是,仲弓做了季氏的家宰(对于大夫的家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了,大约与卿在国的地位差不多),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做好政事,孔子告诉了他三点:1、先做。2、不要抓人小辫子。3、推荐有能力的人协助自己。

仲弓又问:怎么知道谁贤谁不贤呢?孔子告诉他:你知道谁贤就推荐谁,不知道的不要管嘛。即便有你不了解的贤人也没有关系,可以有那些了解他们的人来推荐嘛。

仲弓问政主要也是请教自己的工作怎么做,不是问如何巴结上司,所以孔子告诉他的都是处理与人的关系。

执政就是找到合适的人给他安排合适的工作。

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要当道德家,有事没事地揪人家的小辫子,弄得人人自危,这就是爱人。

孔子在仲弓问政篇里说得“先有司”,有司是指下属的相关部门。所以有人把先有司翻译成“先给下属各部门安排好合适的负责人”,这样讲也通,而且跟下面举贤才在思想上也能呼应起来。

“使民以时”是礼乐制度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过去执政者和老百姓各有各的职责要尽,各有各的义务要承担,作为普通老百姓无论你是在大夫的土地上生活,还是在国君的土地上生活,通常有两件必进的义务,1、纳税。2、出徭役。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一: 1、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4、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5、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8、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10、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

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1、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2、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4、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15、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7、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经典句子大全

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经典句子大全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论语中的成语全

《论语》中的成语 《学而篇第一》 1-1、【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2、【不亦乐乎】——不就是很高兴的不?《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4、【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5、【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6、【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7、【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1-8、【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与时间。《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9、【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瞧重女色。《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1-10、【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1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

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第二层含义同样是有针对性的, 即孔子希望孟懿子能遵从父亲的意志,学礼、懂礼,能在无违于礼方面有所作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的

论语(孝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他父亲活着,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孝顺”这个词,孝和顺放在一起,为什么呢?这还要从古代孝的根源来看,而今天的孝顺和孔子那个时代是很不同的。 首先要说起西周的政治制度。当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时,他该怎样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国呢?于是他想到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封出去建立诸侯国,诸侯再照样分封,并由嫡长子继承。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世卿世禄的制度。每个人各安其位,绝不僭越,也没有向上越级的想法,这叫做身份社会。西周有800年的统治,可见这个社会可以说是相当稳定。而保证身份社会稳定的两个重大因素,一个就是孝,另一个是礼。这都是孔子所极力推崇的。不僭越就要保证儿子对父亲的绝对服从,这就是顺。在父亲生前绝对服从,在父亲死后不违背父志,便是孝,也就是这则论语的内容。可见西周春秋那个真正的封建社会,孝由一个伦理层面的问题叠加到了政治问题上。举个例子,春秋时卫国有个叫石厚的,协助卫桓公的弟弟州吁弑兄篡位,但在卫国不得人心,于是找到父亲石碏,石碏让他们去见周天子并从那里得到许可,但却在半路派两个人诛杀他们。一个人代表国家诛杀篡位的州吁,一个是他的家臣诛杀自己的儿子。可见父亲可以掌握生杀大权,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才是孝的真正目的。绝对服从是那个时代孝顺的含义。 今天,时代变了,最简短的概括就是从身份社会变为契约社会,不再有封建、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孝便不再具有政治意义。孝从原本的伦理变为政治因素最终又变为伦理,经历了一个转变,但还有一些观念保留了下来,比如我们今天讲孝顺,虽然已不是绝对服从,但本质上还是不要违背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父母亲手把我们养育,血浓于水的亲情就是孝的纽带。“百善孝为先”,我们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就是伦理道德中最高尚的爱。孔子的话说父母生前和死后都要孝顺,因为古人认为死生亦大矣。而今天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多陪陪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这比当父母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再祭奠他们重要得多。父母用半辈子把我们养大,他们的恩情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所以从现在开始,多陪陪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记得他们的生日,帮父母干点活,让他们少操老一代,就是我们最大的孝心了。让他们享享福吧,所谓孝顺,不过如此。 孝顺,这样一个因爱而生,因政而盛,最终因爱而流传的东西,还会因爱长久留存。孔夫子的至理名言,今天仍有它存在的重大意义。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13 富而有礼(通用)

13 富而有礼 有一天,鲁国有个人说孔子的坏话,但对子贡的评价却很高,恰好被子贡听到了。子贡并没有因为自己受到夸赞而高兴,反而特别生气。他对那个人说:“如果说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个房子的话,那么我的老师孔子,光围墙就得有十丈高,而且屋子豪华无比,普通人是没有办法穿过围墙看到里面的,所以有人不懂得他的好。而我的房子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很容易就被人看到了。”说孔子坏话的那个人听了这些话之后,不仅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也更加尊重子贡了。 子贡的一个好朋友对他说:“你对你的老师那么恭敬,但是他真的比你强吗?”子贡说:“我的老师是高不可及的,就像高空一样,不能顺着梯子爬上去,他老人家就像是日月一样光耀,我哪能比得上呢?” 子贡的这段话表示了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他用天比作老师,用天之高比作老师的德之高,用所有人都不能衡量的高度,来形容老师德行高度的不可比及。 子贡在外面非常维护孔子的名声,也是孔子晚年的依靠,给予老师各方面的照顾。可以说,对于当时丧子丧妻的孔子来说,子贡成为老师的唯一安慰,作为老师最亲的人陪伴与照顾老师。孔子去世后,他又为老师守丧六年,之后回到卫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 我们知道,子贡是个有礼貌的人。但是,他也做过一件让他羞愧的事。 孔子的弟子原宪为孔子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在“草泽”之中隐居起来。原宪很穷,住在茅屋里,吃些粗茶淡饭。茅草屋狭小,蓬草门漏风,桑条作门轴,破瓮为窗户,上漏下湿之中,原宪尚能自得其乐弹琴唱歌。 有一天,已经当了卫国之相的子贡来见同学,高头大马,一身华贵,只可惜原宪贫民窟的窄巷过不去他的马车,只好下车步行,叩响柴门。原宪戴着裂口的帽子,穿着破跟的鞋,拄着藜杖应声开门,子贡一见原宪这个样子,非常惊讶,问道:“哎

论语中的所有成语总结,超有用

1不亦乐乎《学而》 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朋友从远方来到,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 成语义:①不也是很快乐;②表示程度过甚,达到难以应付的地步;③表示情况令人满意; ④表示十分高兴。 2犯上作乱《学而》 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 成语义:①触犯上级,闹乱子;②指叛逆活动;③历代剥削阶级把人民的反抗、起义诬蔑为“犯上作乱”。 3节用爱人《学而》 原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以要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季节役使人民。 成语义: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4食无求饱《学而》 原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成语义:吃饭不要求饱足。 5居无求安《学而》 原文:同上 成语义: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6 安贫乐道《学而》 原文: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翻译:贫穷却不去巴结,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仍快快乐乐,富裕仍爱好礼义的人。 成语义:安于清贫,乐于实践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7巧言令色《学而》 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花言巧语,面容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成语义:原指铺张修饰没有实际内容的语言或文章,后多指虚假而动听的话。 8告往知来《学而》 原文: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告诉你过去的事情,你就可以知道未来要发生的事。 成语义: 9慎终追远《学而》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10温良恭俭让《学而》 原文: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翻译: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 成语义: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11言而有信《学而》 原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翻译:讲信用,要符合于义;只有符合义的诺言才可以去实现。 成语义:说出来的话算数,有信用。 12从心所欲《为政》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中的孝道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在中国古代伦理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们大加赞扬的。在孔子的思想中,孝道是组成其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天地君亲师,古老的祖训与名言,代代传承,直至今天。 古人怀着对天地对自然的敬仰,在今天,似乎已经被渐渐地忽视,由于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之心日盛,这些暂且抛开不提。君,今天看来,国,似乎更加切合实际。再往下,就是亲,此处的“亲”,自然指的就是双亲,是父母。 那么,究竟什么是孝道?古老的时代,孝道是“父为子纲”的强权,孝也是“卧冰求鲤”的感人诗篇,孝道也还是杀子救母的荒诞,那么今天呢?今天的世界,需要怎么样的孝,才是真正契合时代的孝呢? 即使圣贤如孔子,在不同的人问及孝时,给的都是不同的答案,与其说是后人所解释的,孔圣人因材施教,倒不如说是,因为孝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初识世事的孩童,孝就是乖乖听话,不让父母生气; 对于开始读书的学子,孝就是好好读书,不让父母担心;

论语中成语故事大全

论语中成语故事大全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 1.为政方面 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如: (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2.教育方面 孔子适应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如: (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浅谈《论语》中“孝”的观念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儒家对“孝”的范畴概念入手,强调了《论语》中的“孝”包含了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醒现代人我们仍然应该重视孝道。同时,通过分析《论语》中对如何尽孝道的具体描述,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足。 关键词:孝《论语》孝治敬孝 百行“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孝”是最重要的伦理观念之一。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把“孝”作为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人格的重要因素。十九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他的名著《法的精神》里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 然而近代以来,我们的思想界对于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却采取了过度批判的态度。 诚然,在整个封建社会,孝文化都被极度地推崇,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控导和利用孝文化,使之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服务,因此受封建主义污染是在所难免的。当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崩溃,新思想新文化大潮汹涌,人们批判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及其伦理道德观,孝文化被首先推出来似乎是必然不可避免的。但我们那种不加分析地把孝文化全看作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结果,显然是有损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 不可否认,什么是孝,什么是不孝,其中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变化,但孝本身还是要肯定的。尤其当现在的报纸充斥着子女虐待父母,为遗产于父母兄弟对簿公堂,甚至有杀父轼母的行为,我想我们非常有必要在读《论语》时重新认识“孝”的重要意

义。 在孔子以“仁”治国的思想中,“孝”起到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所谓的“孝”之所以可以成为“仁”的根本,是君子“立本生道“的基础,因为儒家所推崇的“孝”包涵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儒家“孝”的范畴包括人际关系网络有血缘、亲戚、政治、社会四大系统。 孝最初是专指“亲亲”。在原始社会,人类只知其母,“亲亲”即亲母亲而已,由母推母之母。随着个体婚姻制的出现,人类由知其母过渡到兼知其父,父亲随之也成为孝敬的对象。父与母都是孝意识的本源。由此演绎发展,出现两条脉络:一是父脉,一是母脉。父脉和母脉都是人的血缘关系,即为孝的血缘系统。血缘系统是孝的基础。 孝意识缘亲戚关系演延,主要也是两条线:一条是夫党与婆家的关系,另一条则是妻党和岳家的关系,也就是孝的亲戚系统。 缘政治关系演延,主要有三: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孝祖宗而爱祖国,这是政治系统。 缘一般的社会关系演延就更多头绪了,或以师为父而尊师,或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或因业务职务而顺上,或因同事同学而友长,等等。

中考语文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2 祸起萧墙

2 祸起萧墙 这次评比第一名又是小强他们组。下课铃声一响,小明迫不及待地搂着小强说:“哥们!真羡慕你们,又是第一,传授一下秘籍呗!”小强轻轻地推开小明的手,白了他一眼说:“要想小组壮,团结是根棒!集体的强弱要看内部是否团结,‘祸起萧墙’要不得啊!”小明一脸茫然地问:“‘祸起萧墙’什么意思?” “哈哈……不明白吧,我来给你讲讲吧!” 孔子时期,鲁国的季孙氏三兄弟已将鲁国大权掌握在手里,虽然只是卿大夫,季家却准备去侵略颛臾这个小国家。此时孔子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在季家做家臣。 冉有和季路来试探孔子的意向。俩人一起走进客厅,看见老师赶紧作揖问候,子路拱手问道:“老师,早饭吃过了吗?”孔子伸头看看院子里的阳光,又看看冉有,便闭上了双眼。冉有向前走了一小步,小声地说:“季家打算对颛臾用兵了。” 孔子微微睁开眼说:“冉求啊!恐怕你太过分了,要不得啊!颛臾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建立的,当时还封它为东蒙山之主,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出兵去讨伐呢?” 冉有看了看子路,说:“这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季先生要这样做,我跟子路也……”子路忙跟着说:“是啊!老师,我们……实在……实在是没这种想法。” 孔子坐直了身子,两眼盯着冉有说:“冉求啊!从前周任说过‘先衡量你的能力,再来决定你的职位,若你的能力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就该辞去。’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了,要摔倒了,都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帮手呢?你认为季家错了,那你拼命诤谏了吗?” 孔子又看看了子路,对冉有说:“况且你的话的确错了。我来问你,老虎和凶猛的独角兽从笼子里逃出来吃人,乌龟壳和玉石在匣子里毁了。是谁的过错呢?你们是辅相,季家当然要那样做,而你们所受的教育是什么?结果还是做了,这是谁的错?” 子路被骂,藏到冉有的身后不敢让老师看到。冉有没办法了,只好直说了,“老师!话要说回来,颛臾这个国家,紧靠我们鲁国边境的费城,现在如果不把它拿过来,将来恐怕会成为鲁国后代子孙的大问题。现在乘他衰弱的时候,正好把它拿过来……” 孔子轻轻捋着胡子想:你小子被老师一骂,就被骂出真话来了吧。 等冉有说完,孔子语重心长地说:“冉求啊!我告诉你,一个君子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明明心里想要这个东西,却装模作样说‘不要!不要!’然后又另外编一套理由,用很多好听的话,把它拿过来。” 子路慢慢探出身来,孔子看了看子路,接着说:“据我所知,不仅是一个国,乃至一家人家,不怕贫穷

成语典故大全(2010717整理)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含义:负:背着;荆:荆 典故: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典故: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成语:门庭若市:出处:《战国策?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含义: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含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成语:水落石出:出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义: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 典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出处:《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汗,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含义:天所宠爱的人 典故:风流人物:出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出处: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含义: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 典故:风骚:出处:《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出处:《国风》《离骚》 含义: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指文学才华。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成语:舍生取义。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含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孟子为了正义而舍去生命。 《秋水》作者:庄子 秋水》? 成语:望洋兴叹出处:《庄子“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含义:望洋,仰视样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成语:贻笑大方。出处:《庄子 含义:大方,指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人。表示知识短浅,见笑于人。 《劝学》作者:荀况,《荀子》 成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含义:靛青从蓝中取得,颜色却比蓝色更深 成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处:《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含义:没有日常积累就不能有成果

100句孝名言

100句孝的格言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3.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一》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4.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祀追念祖先,这样百姓的道德风尚就归于淳朴厚道了。”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6.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7.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

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告诉他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以礼事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 8.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9.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意思是: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1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意思是:“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1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四》 意思是:孔子说:“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六)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六) 《季氏篇》 【陈力就列】——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原句:《论语·季氏》:“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持危扶颠】——扶持危困的局面。 原句:《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开柙出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玉毁椟中】——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龟玉毁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原句:《论语·季氏》:“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原句:《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原句:《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祸起萧墙】【事在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原句:《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原句:《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在色之戒】——指色欲方面的戒忌。 原句:《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原句:《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论语》中的100个成语典故

《论语》中的115个成语典故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警句格言,广为流传。而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典故,竟有110个之多! 1.哀而不伤 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 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共,同“拱”。) 4.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做事没有原则、背弃忠信。

出处:《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暂时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博施济众 解释: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7.博文约礼 解释:约:约束。 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耻下问 解释: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处:《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昼夜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中文五班裴梓伊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旧制度已不复存在。当新思想取代旧思想、新文化代替旧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孝道,并应该赋予“孝道”符合时代的新的定义。 《论语》是儒学经典之一。而其中孔子关于孝道释义及理解,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可以说: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但这种伦理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阶段,孔子决心恢复周礼实质上也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可以说,这种关于孝道的思想很好的维系了宗法制度,也为同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家族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帮助。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才能成为贯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所以,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孝道”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如今的社会,我们应发现其蕴育千年的结晶。“孝”深深地熔铸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但在当今社会,封建统治的思想束缚早已不在,我们用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论语》中关于孝道我们应该理解学习的方面。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告诉我们应该学习父亲长辈合理的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学习父母正确处事原则。这对未来的独立,对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又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篇》作为子女,要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这表现出子女应对父母关爱)而另一方面又要因为[其寿高]而有所恐惧(又表现出了子女对父母的崇敬与依恋,为父母有一天要离去而感到恐惧和悲伤)

国学小知识:《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

国学小知识:《论语》中的27个成语典故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 '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 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能够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 在当地住了几月,*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 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 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 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个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持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能够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7.【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论语中的成语50个

论语中的成语50个 导读: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关于书中的成语有哪些?小编搜集整理了50个成语及解释,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论语中的成语50个: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0、【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2、【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