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2012学年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课外文体工程的实施,深入开展课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增强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加强学习研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认真搞好新课程的实施工作

①参加市里的小学新课程备课培训活动,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观摩活动。。

②认真开展以教研室的“和谐教学、和谐课堂”为母主题的校“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四个阶段的系列研训活动。

2、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认真执行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常规》和加强学生上体育课的《课堂常规》;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上报工作。

3、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

4、、健全两操两活动制度,努力提高活动质量,积极开展大课间和小型多样体育竞赛活动,推广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5、开好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并努力向全体化、多项化、娱乐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使我校85%以上的学生都能参加校运会。

6、加强课余训练提高运动水平。要加强课余训练工作,特别是摔跤、田径、篮球、排球等运动队的训练,要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努力提高我校课余训练水平和运动水平,并能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展示我校运动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8、继续健全和完善体育组信息网,提供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开展网上交流和研讨。

三、分月工作

九月份:1、制订体育课教学计划和体育组工作计划

2、两操二活动按计划开始实施(第二周),实行大课间活动,开展在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并建立大课间活动出勤登记制度。

3、做好各运动队队员的选拔、组队工作,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

4、校摔跤、柔道队、田径队和篮球队的训练工作开始。

5、参加市第十一轮轮新课程备课和教研组长会议。

6、部署第五届高段年级篮球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下发第六届校运动会规程.

7、健全课外文体工程的档案整理工作。

十月份:1、做好课外活动情况检查及实施大课间锻炼活动的阶段小结工作。

2、参加在武岭小学举行的小学体育学科名师带徒暨市研训一体化活动。

3、校教研活动

4、组织校立定跳远比赛

5、部署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上报工作。

6、参加市课外文体展示活动。

7、组织落实教师参加小学体育优秀录像课评比。

8、参加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比赛观摩活动

十一月:1、召开第六届学校运动会(初定11月6日---7日)

2、组队参加宁波市传统校摔跤和柔道比赛

3、选拨、推荐教师参加市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现场比赛。

4、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及案例

5、校教研活动

6、开展大课间“8圈跑”活动。

7、参加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和市小学篮球四强赛。

十二月份:1、组织举行校第五届高段篮球“三人制”篮球联赛

2、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上报。

3、组织一至三年级跳绳、踢毽子比赛。

一月份:1、组织校第二届“8圈跑”达标争优比赛。

2、评选各年级课外活动及大课间活动优秀班级。

3、做好学期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结束工作。

4、完成学期体育工作总结

初中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初中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中学体育教学课标》以及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并在传授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跳跃、力量、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培养勇敢、顽强、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品质。 三、主要工作: 1、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充分贯彻课改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效率。 2、抓好学校田径队的建设和训练工作,为本学年举办各类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广泛开展学校群体活动,上好大课间活动,本学期将进行班级间的各项体育比赛,如:跳绳比赛、拔河比赛、长跑比赛、各种球赛等。 四、具体安排:

1、抓好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 2、抓好基本技术的练习。 3、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抓好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以好的学生帮助老师组织、辅导、督促素质较弱的学生进行练习。素质较弱的学生可消除自卑感和心理压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欲望。 5、学生练习一段时间进行模拟考试,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 6、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专项练习。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树立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2、运用体育对学生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文明行为,逐步提高,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注意能力的培养,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大学体育体育舞蹈选修课大纲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分: 2 英文名称:sports dance 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8学时实践学时: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1、2学期 适用专业:大学体育 课程平台:通识教育平台 课程模块:通识教育选修 先修课程: 教材: 主要参考书: 1.《全国体育舞蹈等级考试培训教材》,王子文主编,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2004年。 2.《体育舞蹈》,张清树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形体训练教程》,常薏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体育舞蹈选项课是根据体育课教学计划,为大学二年级喜欢体育舞蹈的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是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双人或集体配合,既有娱乐健身作用,又有竞技表演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健身能力:学生健美的体形,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 2.培养学生观赏能力: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音乐美、服饰美、和礼仪美等多方面美的欣赏和鉴别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生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消除障碍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育舞蹈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体育舞蹈基本功练习。 难点:体育舞蹈动作元素的强化练习,动作衔接、协调性及表现力。

四、课程学时分配 五、课程的实践要求与内容 (一)理论部分 1.体育舞蹈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国内外体育舞蹈运动简况和价值。 2.介绍体育舞蹈各舞种和舞步的技术特点。 3.介绍体育舞蹈比赛规则和评判标准。 (二)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1)基本形态练习:芭蕾形体练习、基本位置 (2)音乐节奏练习 (3)体育舞蹈舞步的基础摘要和标准变化 ①摩登舞(华尔兹、快步舞、狐步舞、探戈、维也纳华尔兹) ②拉丁舞(伦巴舞、桑巴舞、西班牙门牛舞、恰恰舞、捷舞) ③摩登舞和拉丁舞选一、二个舞种学习,其他舞种介绍 2.舞步组合 (1)学习基本舞步组合 (2)学习舞步套路组合(铜牌动作) (3)介绍银牌、金牌舞步组合 (三)身体素质训练部分 1.柔韧性练习:颈部。肩部、腰部、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2.耐力性练习:3—10分钟的基本步伐练习、800米 3.力量性练习:克服自身体重的一般性练习 4.肌肉弹性练习:下肢各关节及肌肉的弹性练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计划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2015-2016学年度小学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 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 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 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

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 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 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 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 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14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我校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是长远的事。按照体育竞赛计划表,认真抓好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为我校能成为体育特色学校而积极努力。加强田径队训练,争取在小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5、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部署学期体育工作。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6018-47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七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摘要】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基层教学组织。而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由体育专业的老师与公共体育课团队的老师共同组成的,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组成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团队之间互相协作,相互帮助。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团队建立过程中,由于经验匮乏,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建立优质的大学体育教学团队为目标,在实践中努力完善团队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探索建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面临大众化的趋势,在这种趋势带领下,做好高校教育也是必要的。大学体育也不例外,作为大学课程中的必修公共课,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根据时下的情况,建设一支完善的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是保证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以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学生为团队的责任,将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建立做到最快最好,对当前体育教学团队的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团队建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体育教学团队指的是体育专业的老师或者是教授公共体育课的老师在学校建立的、以发展教学任务为基本要求,在团队之间的共同合作下,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群体。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建立除了要有基本的要素,还要以扩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新型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理念方针,改进教学发展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加优质的教学。 一、建立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团队都有教学团队缺乏沟通,教学团队之间缺乏合作的问题,只做到了建设一个体育教学团队,没有认识到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个团队的合作直接影响到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团队大多缺少凝聚力和协调性,是团队,但是不合作。学校应该及时组织开展团队之间的会议,集中大家的想法,针对大学团队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召开讨论分析,打破从前松散的教学团队,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发生。这种进步有助于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能够从一定意义上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合作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建立大学体育教学团队的过程 (一)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 团队之间开会商议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方法,制定共同的准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的前提下,完成教学任务,为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进步而努力,充分认识新教学改革体制下的目标。每学期开始前,团队组织召开制定教学目标的会议,每位老师都谈自己的想法,吸取大家的意见,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要鼓励团队中的每位成员热情参与,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团队制度 在建立团队时,团队成员应该共同协商一份教学团队的制度,在不断的实践中改正制度的不完善,每位团员要严格按照制度实施教学,互相监督,打造优良的制度环境。在思想方面禁止团队之间“拉小群体”的现象出现,思想要统一和谐。学校也要采取定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为打造一支优秀的队伍做努力。还要注意完善团队之间的奖惩制度,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严惩不贷,有利于约束教师的行为和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三)公平评选团队带头人 评选出合适的团队带头人,可以选择择优上岗制、轮流上岗制或者评选制。在团队中选择一个大家认可的带头人,从带头人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和综合评价。评选团队带头人应该有利于为各级教师树立榜样,形成榜样力量,这也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在带头人的带领下,带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加强团队之间的互相比拼。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表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表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学期里,我本 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以新课改为标准将本 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以跑、跳为主,在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 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的练习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跳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弹跳水平为主要的练习内容 二、教学目的: 1.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2.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懂得简易急救及体育常识。 3.对学生的运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三、教学重点: 努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规范体育课堂教学,提升 教学质量。 四、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力争提升全校学生的体育达标率。 五、教学措施: 1.从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出发,完善体育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职责,为体育工作的展开铺平道路。 2.学校体育教育坚持普及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展 开工作,对所学课程即时测试,以督促学生学习,提升学生锻炼的积 极性,

3.展开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 学校增强对课间操课间舞的管理,建立课间操常规,严格纪律,保证课间操、舞顺利展开。在本学期力争使我校课间操、舞形成自己的特色。 4.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下午第三节课的时间,实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协助各班制定执行锻炼计划,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班主任要把班级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实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学校将定期对各班锻炼情况实行评比,即时总结,形成制度。 5.学校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出发点,在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舞的基础上,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力争通过这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本学期学校领导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对体育工作充分重视,相信在领导的督促协调下我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案(全)

《体育健康教育教案》 一、课题:全力以赴保健康 教学目标 1. 明确健康的定义。 2. 认识亚健康。 3. 了解卫生革命。 4. 把握健康的准则。 教学内容 1、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构成人身体的九大系统 人的身体由神经、运动、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和生殖九大系统构成。 九大系统出现问题可导致的疾病: (1) 神经系统一神经炎、半身不遂 (2) 运动系统一肌肉拉伤、扭伤、骨折 (3) 循环系统一脑中风、冠心病

(4) 呼吸系统一肺炎、气管炎 (5) 消化系统一肠胃炎、胃溃疡、肠梗阻 (6) 内分泌系统一侏儒症、大脖子病 (7) 泌尿系统 (8) 免疫系统一艾滋病 (9) 生殖系统一性病 3. 亚健康的定义 亚健康是一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4. 亚健康的促成因素以及如何预防亚健康 亚健康的促成因素: (1) 心理因素(2)体质因素(3)社会环境因素(4)不良生活因素 如何预防亚健康: (1) 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各种压力。 (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均衡。 (3)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5. 影响人们健康行为的因素 (1)倾向性因素(2)促成性因素(3)强化性因素

二、课题:吃的明明白白教学目标 1、明确理想的膳食(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清淡杂食)。 2、了解盐为什么是把双刃剑。 3、明确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 4、如何做让一日三餐更有营养。 5、明确特殊阶段的营养(高中阶段、发展体能、体育锻炼后)。教学内容营养(膳食)与健康 1、膳食宝塔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是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条原则: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④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⑦饮酒应限量; 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高中学生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避免饮酒。此外,在这八条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营养学会还同时制订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条补充原则: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本学期我将通过教学实践,确实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走、跑、跳、投掷以及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加强思想教育,确实完成教学任务,以达预期的教学效果。使他们好学、了学、爱学,快乐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健美操动作等教材的难点:健美操操化组合动作;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时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强。男爱动,喜欢对抗性的项目: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这学期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多通过集体游戏来提高凝聚力,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修订稿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 学计划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2015-2016学年度小学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 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 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

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 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 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 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 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 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 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

体育教学计划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动力,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工作越上一个新台阶。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狠抓课堂常规,提高课堂质量 本学期体育组将狠抓体育常规,提高堂课质量,根据大纲,新教材,积极组织好体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体育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根据新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备好室内和室外课教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水平,理论水平,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人师表,严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统一运动服装,对待学生耐心细致。建立好体育科研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科研,多统计数据,以论文的形式来汇总。上课多练,多讲,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两操一舞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室内广播操的训练,举行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比赛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3、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学校关于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本学期的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师新课标的领悟和运用能力,并更好的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在已有的训练经验上不断的总结提高和完善。在总结过程中注重训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正常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方法,注意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促进体育教学水平和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上。组内教师要开展好听课、评课活动,分管体育的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以促进体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4、抓好学校运动队的训练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能够达到以下教育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的好处,并能将学习的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运用; 2.初步掌握本学期新学的的各项运动技术、技能,促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步养成习惯,在群体活动和比赛中能够以公正、团结、协作的态度与同学友好相处。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材包括: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发展你的体能;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田径;跳跃 3.体操:体操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4.球类:篮球和排球 5.武术:太极拳 6.健美操。由于太极拳、排球和健美操都是新授内容,作为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且学生对排球和太极拳的接触的比较少,因此,把排球和太极拳的教学作为难点来对待。三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是速度、爆发力发展的敏感期,学生活泼、好动,体育活动参与意识、竞争意识、集体意识强,特别是女生正处于身体发展快速期,伴随着“月经”的出现,部分同学开始出现害怕上体育课的问题,应该适时的作好指导。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本学期重点作好学生速度和爆发力的素质的练习。四本学期预期学科教育目标 1、运动参与: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能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认真上好体育课。

2、运动技能:学会太极拳,并学会应用到生活中;掌握篮球、排球基本技术,并能够在比赛中运用。明白各种游戏时所要求的具体动作。 3、身体健康:发展柔韧、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心理健康: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对体育活动能表现出快乐与伤心的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形成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5、社会适应:能够体验集体活动能和个人活动的区别;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在游戏中能够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五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充分推行“三段六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体育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关注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体委轮流制——学生组织能力”研究课题,提高每个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氛围。 5、将游戏和比赛,穿插到每一节课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完整版)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第一篇: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 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 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 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 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 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 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 生。 教材内容有: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 跑、跳、投;体操,球类: 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

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 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 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 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五、学生方面:

2021年初一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初一下册体育教学计划 初一下册体育教学计划怎么写?以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和学习对自己终生发展有用的体育知识为的关键,充分地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这里给大家 ___一些关于初一下册体育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理论,探教学 ___之路,实施创新教育,顺应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认真完成七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 ___任务,争取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 ___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认真积极参加学校 ___的各项 ___学习, ___活动,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服从 ___,听从分配,团结同志,关心爱护学生。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职守,为人师表。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

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1)教师方面: (2)学生方面: 学校应 ___全体体育教师学习各项有关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例,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 ___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正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课堂中,评价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学校“两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___学生开展大课堂活动。

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

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 导读: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下面是学校体育课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七年级和八年级,两个班人数在48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过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因为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

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考虑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

初一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格式(通用版)

初一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格式 (通用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初一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格式(通用版)导语:工作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制订工作计划不光是为了很好地完成工作,其实经常制订工作计划可以更快地提高个人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中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

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1)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

学校体育理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学校体育理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1. 团队历史 中国的体育专业学科最早发祥于师大学,最早的学校体育理论的学术研究和成果也最早出现在师大学。师大学的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先驱袁敦礼、吴蕴瑞是中国学校体育领导者,也是奠基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的精英。出版在30年代的《体育原理》《体育教学法》《运动学》《青少年体育锻炼》等巨作至今为后人所研读着,至今为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提供着思维方法的营养和历史考量的借鉴。后来由于大师们的培养和历史的造就,到了解放前夕,师大学的学校体育理论团队已是星光璀璨,群雄并举,徐英超、宋君复、鹤鼎、王幼良等成为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主干。解放以后,师大学的各种体育理论都是中国的核心和领头羊,联的学校体育理论由这里开始引进、翻译和出版,各种研究异常活跃。1952年,这种先进的研究由于师大学成为中央体育学院的组建班底而带到了中国体育的最高等学府。但是,当1959年恢复体育系以后,师大学的学校体育理论很快借助学校教育理论的根基和学校的地位迅速复,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又成为体育系的最有力的研究,新的学科带头人开始出现,其中,贾希效、田继宗、徐永昌、滕子敬等都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师大学的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也成为了强势学科,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团队。自从2002师大学成立体育与运动学院以后,外边调入的毛振明教授和原来体育系的国庆、殷恒婵、高嵘、建华、贾齐等学者汇合起来,大大加强了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团队力量,开始形成自己的系列教材,如《学校心理拓展训练》、《领会教学法》、《体育教师技能训练》、《体育与健康》等。作为教育部规定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体育教学论》的主编单位,完成该教材的创新任务,出版了与学校体育理论教学有关著作和教材50余册,如《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体育课程与教材新论》、《学校课余体育新视野》、《体育心理学》、《体育课程教学导论》、《新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容改革》、《体育教学容疑难问题》等都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也直接和间接地为提高学校体育理论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条件。这个团队还借助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点迅速培养了查萍、杜晓红、任园春、宋湘勤、王长权、笋男等年轻教师,使师大学的学校体育理论核心课程团队成为了一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研究力量较强、各学科力量比较均衡、学风正、教风严谨,在全国有相当影响的教学团队。 2. 团队成员 目前,“学校体育理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由:团队带头人1人,“主干课程责任主讲人团队”9人,“主干课程辅助主讲人团队”11人共同组成,共21人。整个团队的年龄、学位、专业和职称结构情况如下; (1)年龄结构:45-55岁8人,35-45岁6人,35岁以下7人; (2)学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8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其中在读博士 6人),学士2人; (3)学科结构: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10人、运动人体科学领域4人、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6人;体育课程教学论领域1人。 (4)职称结构:教授 8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 另外,本教学团队中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得者1名,市“三八”红旗奖章、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名,师大学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教师1名、师大学励耘优秀青年教师一等奖1名。情况详见表1。 表1:“学校体育理论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人员情况一览表

体育与健康课单元教学计划

体育与健康课单元教学计划 年级:高二年级教师:钟金霞项目:篮球 任务:通过篮球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初步掌握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基本技术方面,在完成各项传、接球和投篮技术动作 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通过组合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合运用 技术的能力。 课次任务与要求组织教法与措施 1 1、熟悉球性。 2、复习基本传球技术动作。1、教师讲解、示范。 2、组织学生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3、四人基本传球练习。(各12次) 2 1、复习基本传球技术动作。 2、学习传固定队员的单手肩上传 球。 1、四人基本传球练习。(各12次) 2、组织徒手练习。 3、组织有球练习。(两、三人) 3 1、学习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 术动作。 1、组织徒手练习。 2、组织有球移动练习。(两、三人) 4 1、改进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 术动作。 1、组织分组练习。 2、小组互助学习,互评。 5 1、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1、组织分组练习。 2、组织传切投篮练习。 3、小组互助学习,互评。 6 1、复习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1、组织分组练习。 2、半场两人一组一传一投的练习。 7 比赛了解与欣赏。1、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录像。 2、教师讲解、点评。 8 1、学习二攻一、一防二。1、讲解、示范。 2、分组练习、体会。 9 1、半场传球游戏。 2、三攻二。 1、讲解、示范。 2、分组练习、体会 10 半场教学比赛分组进行 11 半场教学比赛分组进行 12 比赛了解与欣赏。1、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录像。 2、教师讲解、点评。 13 巩固、提高半场两人一组一传一投1、进行分组评定,提高技术动作。 2、个别辅导。 14 比赛了解与欣赏。1、组织学生观看比赛录像。 2、教师讲解、点评。 15 考核1、布考试标准与要求。 2、每人做两次,取最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