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第六版习题解答(不全)

《工厂供电》第六版习题解答(不全)
《工厂供电》第六版习题解答(不全)

高专《工厂供电》习题解答

刘介才编

前言

本习题解答是应采用本人编《工厂供电》高专教材的部分任课教师的要求、并在出版社有关编辑的大力支持下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批改学生作业时参考。

由于习题中涉及的一些技术参数大多有一定的选取范围,而从技术图表上查得的数据也不可能绝对精确,因此习题解答应着重注意其解题的方法步骤,而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仅供参考。

本习题解答不宜在学生中传播,以免有的学生盲目抄袭,影响其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如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章工厂供电概论习题解答---------------------------------------------- 第三章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习题解答-------------------------------

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及变配电所电气设备选择习题解答-------------

第五章工厂电力线路及其选择计算习题解答------------------------------

第六章工厂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习题解答------------------------------

第七章工厂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习题解答------------------

第八章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习题解答------------------------------------ 第九章节约用电、计划用电及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习题解答---------

第一章 工厂供电概论 习题解答

1-1 解:变压器T1的一次侧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即为10.5kV 。变压器T1的二次侧额定电压应比线路WL1末端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高10%,即为242kV 。故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10.5/242kV 。

线路WL1的额定电压应与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相同,即为220kV 。 线路WL2的额定电压应为35kV ,因为变压器T2二次侧额定电压为38.5kV ,正好比35kV 高10%。

1-2 解: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比6kV线路额定电压高5%,因此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应为6.3kV。

变压器T1的一次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G的额定电压相同,故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 6.3kV。T1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35kV线路额定电压高10%,故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38.5kV。 因此变压器T1的额定电压应为

6.3/38.5kV。

变压器T2的一次额定电压应与35kV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35kV 。T2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10kV 电网电压高10%,即其二次额定电压应为11kV 。因此变压器T2的额定电压应为35/11kV 。 变压器T3的一次额定电压应与6kV 线路的额定电压相同,即其一次额定电压应为6kV 。T3的二次额定电压应比220/380V电压高5%,即其二次额定线电压应为0.4kV 。因此变压器T 3的额定电压应为 6 / 0.4kV 。 1-3 解:该变电所白天的电压偏差按式(1-4)计算为:

360380%100% 5.26%380V V U V

-?=?=-

该变电所晚上的电压偏差按式(1-4)计算为:

410380%100%7.89%380V V U V

-?=?=+ 因此该变电所昼夜的电压偏差范围为-5.26%:+7.89%。

为了改善该变电所的电压质量,该变电所主变压器的主接头宜切换至“-5%”的位置运行,而晚上则宜切除主变压器,投入低压联络线,由临近车间变电所供电。

1-4 解:该系统的接地电容电流按式(1-3)计算为:10(403525)26.1350

C I A A ?+?== 由于C I <30A ,因此该系统不必改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第三章 工厂的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习题

解答

3-1 解:(一)机床组计算负荷:查附表8得d K =0.18:0.25(取0.2),cos 0.5,tan 1.73,??==因此

30.10.2800160P kW kW =?=

30.1160 1.73277var Q kW k =?=

30.1320S kVA ==

30.1486I A == (二)通风机组计算负荷:查附表8得0.70.8d K =:(取0.8),cos 0.8,tan 0.75,??==因此

30.20.85644.8P kW kW =?=

30.244.80.7533.6var Q kW k =?=

30.256S kVA ==

30.285I A == (三)车间总的计算负荷:取0.9,0.95,P Q K K ∑∑==因此

30.0.9(16044.8)184P kW kW ∑=?+=

30.0.95(27733.6)var 295var Q k k ∑=?+=

30.348S kVA ∑==

30.529I A ∑== 负荷计算表见书末习题3-1参考答案所列,此略。

3-2 解:(一)机床组的计算负荷:查附表8,得0.160.2d K =:(取0.2),cos 0.5,tan 1.73??==,因此

30.12000.240P kW kW =?=

30.140 1.7369.2var Q kW k =?=

(二)起重机的计算负荷:查附表8,得起重机在25%ε=时的0.10.15d K =:(取0.15),cos 0.5,tan 1.73??==。而起重机在15%ε=时的容量为

5.1kW,故由式(3-16)得25%ε=时的容量为

2 5.1 3.95e P kW kW =?=

因此其计算负荷为:

30.20.15 3.950.59P kW kW =?=

30.20.59 1.73 1.02var Q lW k =?=

(三)通风机组的计算负荷:查附表8得0.70.8d K =:(取0.8),cos 0.8,tan 0.75??==,因此

30.30.854P kW kW =?=

30.340.753var Q kW k =?=

(四)点焊机组的计算负荷:查附表8得点焊机在100%ε=时的0.35,cos 0.6,tan 1.33d K ??===。而点焊机在65%ε=时的容量为10.5kW 。故由式(3-11)得100%ε=时的容量为:

10.58.47e P kW kW ==

因此其计算负荷为:

30.40.358.47 2.96P kW kW =?=

30.4 2.96 1.33 3.94var Q kW k =?=

(五)车间总的计算负荷:取0.9,0.95p q K K ∑∑==,因此

3009400594296733P kW kW ?∑=??

+?++?=?() 300956921023394733var Q k ?∑=??

?+?++?=?()

30849S kVA ?∑==?

30129I A ?∑== 负荷计算表如书末习题3-2参考答案所列,此略。

3-3 解:(一)用需要系数法计算

查附表8得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电动机组的需要系数为0.160.2d K =:(取0.2),cos 0.5,tan 1.73??==。因此

300.28517P kW kW =?=

3017 1.7329.4var Q kW k =?=

3034S kVA ==

3051.7I A == (二)用二项式法计算

查附表8得二项式系数0.140.4b c ==,,最大容量设备台数5,cos 0.5,tan 1.73n ??===。因此

300.14850.47.5433120.9P kW kW kW kW kW =?+?

+?+?=() 3020.9 1.7336.2var Q kW k =?=

3041.8S kVA ==

3063.5I A == 负荷计算表如书末习题3-3参考答案所列,此略。

3-4 解:单相加热器按其容量尽可能三个相均衡分配,因此一相装3台1kW 的,另两相各装1台3kW 的。

等效三相计算负荷按3kW 的3倍计算。

查附表8得0.7,cos 1,tan 0,d K ??===因此

300.733 6.3P kW kW =??=

300Q =

3030 6.3S P kVA ==

309.57I A == 3-5解:(一)弧焊机各相的计算负荷

1.将接于AB 相间的1台21kVA (65%ε=)换算成100%ε=时的有功容量(kW )。由附表8查得其cos 0.35?=,因此按式(3-1 5)可得其有功容量为:

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成人高等教育 《员工关系管理》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25题) 1.员工关系是( C )在企业这个组织系统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的,取代“劳资关系”的概念。 A.劳动关系 B.劳资关系 C.社会关系 D.劳工关系 2.在诸多政策环境下,( A )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员工关系的影响最为直接。 A.就业政策 B.经济政策 C.福利政策 D.法律政策 3.劳动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 D )。 A.规范化管理 B.安排与指导 C.支付相应薪酬 D.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4.<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B )。 A.一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5.集体合同订立后,应报送(A )。 A.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法律部门 C.劳动司法部门 D.劳动监察部门 6.以下哪个不是沟通的三个层次( B )。 A.技术层次 B.行为层次 C.心理层次 D.管理层次 7.( C )是指发送者有意选择性传达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受者更为有利。 A.信息选择 B.信息传递 C.信息过滤 D.信息分享 8.( B )是“心理契约之父”。 A.阿吉里斯 B.莱文森 C.施恩 D.卢梭 9.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概念,不包括( D )。 A.工作满意度 B.工作参与 C.组织承诺 D.凝聚力 10.最常见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方式是( A )。 A.工作描述指数法 B.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C.彼得需求满意调查表 D.工作分析法 11.按照冲突的( B )可分为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和员工之间的冲突。 A.形式 B.类型 C.表现 D.主体 12.( C )是最为常见的解决冲突的方法。 A.协商发 B.教育法 C.拖延法 D.和平共处法 13.发生矛盾冲突,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使企业或其他人受到影响是员工关系危机的( B )阶段。 A.集合 B.爆发 C.疯狂 D.协调 14.作为管理者,在进行正式的处罚活动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与( D )。 A.教育 B.批评 C.警告 D.通告 班 级 姓 学号 …………………密……………封……………线……………密……………封……………线…………………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西安小升初考试中的热点题型,纵观近几年试题,基本行程问题、相遇追及、多次相遇、火车、流水、钟表、平均速度、发车间隔、环形跑道、猎狗追兔等题型比比皆是,以下是一些上述类型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的汇总整理,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我。 例1: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用了4个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了1/7,问:回来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与解答: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设汽车去时的速度为v千米/时,全程为s千米,则:去时,有s÷v=s/v=4,则 回来时的时间为:,即回来时用了3.5小时。评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题,其中任一项固定,另外两项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正比或反比)。 例2: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原计划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应加快多少? 分析:对于求速度的题,首先一定是考虑用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相除得到。 解答:后半段路程长:240÷2=120(千米),后半段用时为:6÷2-0.5=2.5(小时),后半段行驶速度应为:120÷2.5=48(千米/时),原计划速度为:240÷6=40(千米/时),汽车在后半段加快了:48-40=8(千米/时)。 答: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加快8千米/时。 例3:两码头相距231千米,轮船顺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11小时,逆水每小时少行10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几小时? 分析:求时间的问题,先找相应的路程和速度。 解答:轮船顺水速度为231÷11=21(千米/时),轮船逆水速度为21-10=11(千米/时),逆水比顺水多需要的时间为:21-11=10(小时) 答: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10小时。

员工关系管理试题及答案

1、( )适用的对象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A.榜样法 B.角色扮演法 C.视听法 D.安全研讨法 参考答案:D 2、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 ) A.裁决应先行调解 B.当事人不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 C.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才能接受仲裁 D.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应当回避 参考答案:C 3、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 )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绩效的活动。 A.传授观念 B.传授技能 C.传授知识 D.传授经验 参考答案:C 4、关于定员定额表述正确的是( )。 A.定员就是企业用人质量的界限

B.定额是组织生产.指导分配的基本依据 C.定额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劳动的标准 D.按照综合程度,定员定额标准分为单项标准和综合标准 参考答案:D 5、集体劳动合同体制以( )为主导体制。 A.基层集体合同 B.行业集体合同 C.集团集体合同 D.地区集中合同 参考答案:A 6、为了获得过去行为的写照,面试考官应当避免提出的问题是( )。 A.“你是怎样看待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合作现象的?” B.“当你的工作得到了不好的反馈时,你是怎么做的?” C.“请举一个你亲身经历过的部门合并中人员重组的事例。” D.“在你所承担的项目中,你是怎样获得技术部的支持和帮助的?” 参考答案:C 7、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 )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

绩效的活动。 A.传授观念 B.传授技能 C.传授知识 D.传授经验 参考答案:C 8、行为导向型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 A.行为观察法 B.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C.关键事件法 D.直接指标法 E.目标管理法 参考答案:A,B,C 9、在企业发展的( )阶段,更能够暴露出组织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的状态。 A.创立 B.扩张 C.稳定 D.衰退 参考答案:C 10、岗位研究首先产生于( )

五年级行程问题经典例题

行程问题(一) 专题简析: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2×2=64(千米)。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呢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64里包含8个8,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8小时,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就能得出。 32×2÷(56-48)=8(小时) (56+48)×8=832(千米) 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练习一 》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此时,慢车行了95-25-7=63(千米),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3=21(千米)。 [ (40×3-25×2-7)÷3=21(千米) 答:慢车每小时行21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答二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行15×2=30(千米),说明二人已行30÷6=5(小时),上午8时至中午12时是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是15÷(5-4)=15(千米/小时)。 因此,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5×(5-1)=60(千米)

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员工关系管理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对等性义务是指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 行~如提供劳动与支付劳动报酬之间具有——性。 2、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是员工关系管理的——。 3、员工的团队价值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问题。 4、当冲突发生时~首先要辨别冲突的——。 5、人本管理在——的假设下有企业管理研究人员提出来的。 6、——型员工成为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对象。 7、企业的——人才是指那些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机密~控制关键资源~对 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人才。 8、在劳动关系管理的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 9、——是用人单位录用决策的依据~也是劳动者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10、——是员工管理的起点。 1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彼得超过——个月。 12、法律规定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除员工具备法定条件或自身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均应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 1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 位所在地的——。 14、对于试用期考核来说~最为注重的是考核的——性。

15、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兼职人员~他们以兼职身份与单位签订的是——~而不是劳动合同。 16、当事人应当帮助另一方履行其义务~其实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这反映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17、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人。 18、发展人际关系的最初阶段首先是——。 19、入职前沟通应在——时进行。 20、在岗位向下调整时~对于被降职的员工一定要——。 21、离职面谈责任人原则上由——部和员工所属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 22、沟通要选择合适的——~要避免在公共区域。 23、对方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考虑你所提出的问题是——沟通。 24、在主管和员工进行沟通时~如果外在环境嘈杂吵闹~或者沟通的双方因生理或心理因素而无法专心~则会降低沟通的有效性~这是沟通障碍中的——障碍。 25、组织庞大层次多~沟通有效性降低~原因在于~在传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问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除了员工关系管理之外~都有可能采用——方式来处理。 2、——关系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3、心理契约是员工关系管理的——。 4、员工关系管理的外部环境有——、——、——、——和——。 5、员工参与管理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几种形式是——、——、——、——、——和——这几种形式。 第 1 页共 14 页

七年级行程问题经典例题

第十讲:行程问题分类例析 主讲:何老师 行程问题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顺流、逆流问题,上坡、下坡问题等.在运动形式上分直线运动及曲线运用(如环形跑道). 相遇问题是相向而行.相遇距离为两运动物体的距离和.追及问题是同向而行,分慢的在快的前面或慢的先行若干时间,快的再追及,追及距离慢快S S S +=.顺逆流、顺风逆风、上下坡应注意运动方向,去时顺流, 回时则为逆流. 一、相遇问题 例1:两地间的路程为360km ,甲车从A 地出发开往B 地,每小时行72km ;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 地出发开往A 地,每小时行使48km ,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速度继续行使,那么相遇以后,两车相距100km 时,甲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多少小时? 分析:利用相遇问题的关系式(相遇距离为两运动物体的距离和)建立方程. 解答:设 甲车共 行使了 xh ,则乙车行使了h x )(60 25-.(如图1) 依题意,有72x+48)(60 25-x =360+100,

解得x=4. 因此,甲车共行使了4h. 说明:本题两车相向而行,相遇后继续行使100km ,仍属相遇问题中的距离,望读者仔细体会. 例2:一架战斗机的贮油量最多够它在空中飞行 4.6h,飞机出航时顺风飞行,在静风中的速度是575km/h,风速25 km/h,这架飞机最多能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 分析:列方程求解行程问题中的顺风逆风问题. 顺风中的速度=静风中速度+风速 逆风中的速度=静风中速度-风速 解答:解法一:设这架飞机最远飞出xkm 就应返回. 依题意,有6425 57525575.=-++x x 解得:x=1320. 答:这架飞机最远飞出1320km 就应返回. 解法二: 设飞机顺风飞行时间为th. 依题意,有(575+25)t=(575-25)(4.6-t), 解得:t=2.2.

五年级行程问题典型练习题

行程问题(一) 【知识分析】 相遇是行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相遇问题中可以这样求全程:速度和×时间=路程,今天,我们学校这类问题。 【例题解读】 例1客车和货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8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相遇时距全程中点8千米,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两车相遇时货车行了全程的一半-8千米,客车行了全程的一半+8千米,也就是说客车比货车多行了8×2=16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90-85=5千米。那么我们先求客车和货车两车经过多少小时在途中相遇,然后再求出总路程。 (1)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8×2÷(90-85)=3.2小时 (2)两地相距多少千米?(90+85)×3.2=560(千米) 例2小明和小丽两个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8小时可以相遇,如果两人每小时多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相遇,两地 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两人每小时多少行1.5千米,那么10小时相遇,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8小时,这时两个人要比原来少行1.5×2×8=24(千米)这24千米两人还需行10-8=2(小时),那么减速后的速度和是24÷2=12(千米)容易求出两地的距离 1.5×2×8÷(10-8)×=120千米 【经典题型练习】

1、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相遇,如果两车 每小时都比原来多行10千米,则2小时就相遇,求两地的距离? 2、在一圆形的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反方向而行,8 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形一周需多少分钟?

【知识分析】 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合起来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走了几个全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类问题 【例题解读】 例 a、b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甲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行驶,分别到达对方站点后立即返回,在离乙地5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析】a、b两车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合走了一个全程,当两年合走了一个全程时,a车行了95千米 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两车一共行了三个全程,a车应该行了95×3=285(千米)通过观察,可以知道a车行了一个全程还多55千米,用285千米减去55千米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距离 95×3—55=230千米 【经典题型练习】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75千米相 遇,相遇后两辆车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离b地45千米处,求a、b两地的距离 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在距乙站 80千米的地方,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前进,在到达对方站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两车又在距乙站8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江苏自考30466员工关系管理2015年10月真题试卷

2015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0466员工关系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对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员工关系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策是( ) 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产业政策D.就业政策 2.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并且理由合理时,适合采用的冲突解决方法是( ) A.拖延法B.协商法C.和平共处法D.上级仲裁法 3.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最终所有者是( ) A.全体劳动者B.国家C.政府D.全社会 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 A.平均工资标准B.基本工资标准C.最低工资标准D.一般工资标准 5.集体协商时,担任职工一方首席代表的是( ) A.单位党委书记B.单位外聘的专业律师 C.单位法定代表人D.单位工会主席 6.在沟通过程中,详细介绍本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已有员工的情况、部门运作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内容,这种类型的沟通属于( ) A.入职前沟通B.岗前培训沟通C.试用期沟通D.工作异动沟通 7.如果在组织中需要创造出一种高昂的士气来实现组织目标,行之有效的沟通措施是采取( ) A.环式沟通网络B.轮式沟通网络C.Y式沟通网络D.全通道式沟通 8.下列属于劳动合同中标明的内容是( ) A.群体的归属感B.个人成长的可能C.员工的岗位职责D.自我价值的实现 9.现代企业中员工和企业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是( )

A. 劳动合同B.职业生涯规划C.劳务协议D.心理契约 10.心理契约没有正式的文字记录,而是以心理期望的方式埋藏在契约双方的内心深处,期待对方去理解、估测。这体现了心理契约的( ) A. 主观性B.不确定性C.双向性D.动态性 11.员工团体之间产生相对关系,并出现相对矛盾,对各自利益产生影响。这一阶段是员工关系危机发展的( ) A.爆发阶段B.萌芽阶段C.诉说阶段D.组织阶段 12.处理员工关系危机的关键是( ) A.确认员工关系危机的阶段B.充分考虑员工利益 C.及时找到危机团体中的核心人物D.广泛进行宣传 13.若明知企业有相关规定,还要以身试“法”、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要对其进行惩处,以明纪律,以儆效尤。这体现了“热炉法则”中的( ) A. 及时性原则B.彻底贯穿性原则C.警告性原则D.验证性原则 14.要管理好问题员工,首先需要( ) A. 确定问题员工的数量 B.鉴别问题员工的类型 C.查明问题员工的分布D.了解问题员工的组成 15.某类人员具有思考问题缜密,不喜欢做没有把握,事先没有准备,缺乏资源支持的事情,但很难适应工作的变化。根据GFT理论,该类人员属于( ) A. Xl型(诸葛亮型)B.Cl型(总理型) C.X2型(袁绍型) D.A2型(孙中山型) 16.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规则,提出对部门经理进行降职处理申请的是( ) A.副总经理B.办公室C.人力资源管理部门D.工会 17.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 ) A. 泰勒B.赫茨伯格C.阿吉里斯D.舒尔茨 18.企业通过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供自主的工作环境来吸引人才。这种针对主动离职员工的留用策略称为( ) A. 环境留人B.感情留人C.事业留人D.制度留人 19.因长期静止、单调乏味或感觉剥夺等因素而引起的一种缺乏自我实现的压力状况称为( ) A.过度压力B.匮乏压力C.静态压力D.潜在压力

行程问题经典例题

8.如图3-1,甲和乙两人分别从一圆形场地的直径两端点同时开始以匀速按相反的方向绕此 圆形路线运动,当乙走了100米以后,他们第一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60米处又第二次 相遇.求此圆形场地的周长. 【分析与解】 注意观察图形,当甲、乙第一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 12圈的路程,当甲、乙第二次相遇时,甲乙共走完1+12=32 圈的路程. 所以从开始到第一、二次相遇所需的时间比为1:3,因而第二次相遇时乙行走的总路 程为第一次相遇时行走的总路程的3倍,即100×3=300米. 有甲、乙第二次相遇时,共行走(1圈-60)+300,为 32 圈,所以此圆形场地的周长为480米. 行程问题分类例析 欧阳庆红 行程问题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顺流、逆流问题,上坡、下坡问题等.在运动形式上 分直线运动及曲线运用(如环形跑道). 相遇问题是相向而行.相遇距离为两运动物体的距离 和.追及问题是同向而行,分慢的在快的前面或慢的先行若干时间,快的再追 及,追及距离慢快S S S +=.顺逆流、顺风逆风、上下坡应注意运动方向,去时顺流,回时则为逆流. 一、相遇问题 例1:两地间的路程为360km ,甲车从A 地出发开往B 地,每小时行72km ;甲车出发25 分钟后,乙车从B 地出发开往A 地,每小时行使48km ,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速度继续 行使,那么相遇以后,两车相距100km 时,甲车从出发开始共行驶了多少小时? 分析:利用相遇问题的关系式(相遇距离为两运动物体的距离和)建立方程.

解答:设甲车共行使了xh,则乙车行使了h x) ( 60 25 -.(如图1) 依题意,有72x+48) ( 60 25 - x=360+100, 解得x=4. 因此,甲车共行使了4h. 说明:本题两车相向而行,相遇后继续行使100km,仍属相遇问题中的距离,望读者仔细体会. 例2:一架战斗机的贮油量最多够它在空中飞行 4.6h,飞机出航时顺风飞行,在静风中的速度是575km/h,风速25 km/h,这架飞机最多能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 分析:列方程求解行程问题中的顺风逆风问题. 顺风中的速度=静风中速度+风速 逆风中的速度=静风中速度-风速 解答:解法一:设这架飞机最远飞出xkm就应返回. 依题意,有6 4 25 575 25 575 . = - + + x x 解得:x=1320. 答:这架飞机最远飞出1320km就应返回. 解法二:设飞机顺风飞行时间为th. 依题意,有(575+25)t=(575-25)(4.6-t), 解得:t=2.2. (575+25)t=600×2.2=1320. 答:这架飞机最远飞出1320km就应返回. 说明:飞机顺风与逆风的平均速度是575km/h,则有6 4 575 2 . = x ,解得x=1322.5.错误原因在于飞机平均速度不是575km/h,而是) / (h km v v v v v x v x x 574 550 600 550 600 2 2 2 ≈ + ? ? = + ? = +逆 顺 逆 顺 逆 顺 例3:甲、乙两人在一环城公路上骑自行车,环形公路长为42km,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21 km/h、14 km/h. (1)如果两人从公路的同一地点同时反向出发,那么经几小时后,两人首次相遇? (2)如果两人从公路的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那么出发后经几小时两人第二次相遇? 分析:这是环形跑道的行程问题. 解答:(1)设经过xh两人首次相遇. 依题意,得(21+14)x=42, 解得:x=1.2. 因此,经过1.2小时两人首次相遇. (3)设经过xh两人第二次相遇. 依题意,得21x-14x=42×2, 图1

2018年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2018年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企业中的员工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随着企业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体现了员工关系中 A.复杂性特征 B.多变性特征 C,社会性特征 D.适应性特征 2.企业处理员工关系的最大约束是 A.利益关系 B.心理契约 C.企业目标 D.企业价值观 3.属于员工关系管理的内部环境的是. A.经济环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技术环境 D.工作环境 4.个体与组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贵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称为 A.情感体验 B.心理沟通 C.心理契约 D.心理暗示 5.“知识型员工”概念的提出者是 A.莱文森 B.施恩 C.西蒙 D.德鲁克 6.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半个月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7.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兼职人员以兼职身份与单位签订的是 A.劳务协议 B.劳动合同 C.集体合同 D.集体协议 8.双方当事人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有关事项,不能隐瞒事实,不能造假虚设。这一劳动合同 订立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协商一致原则 9.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沟通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技术层次、心理层次和 A.安全层次 B.管理层次 C.控制层次 D.协调层次 10.在几种典型的沟通网络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与两人沟通信息。这种沟通网络称为 A.链式沟通网络 B.轮式沟通网络 C. Y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 11.在卢梭提出的心理契约的四种模式中,基于双方的信任和忠诚感,员工的奖赏与其绩效之; 闻的关系比较松散的心理契约模式属于 A.交易型 B.平衡型 C.变动型 D.关系型 12,心理契约没有正式的文字记录,而是以心理期望的方式埋藏在契约双方的内心深处,期待着对方去理解估测。这说明心理契约具有 A,可预测性 B.不确定性 C.主观性 D.动态性 13.造成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员工的个性差异。 B.沟通障碍 C.价值观和信仰的差异 D.利益和利益的分配 14.在处理冲突时,管理者鼓励冲突双方把他们的利害关系结合起来,使对方的要求得到满足。这种处理冲突的策略称为 A.合作策略 B.调和策略 C.分享策略 D.竞争策略 15.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并且双方的理由都合理时,则适合采取的冲突处理方法是 A.教育法 B.和平共处法 C.协商法 D.转移目标法 16.在员工关系危机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员工开始形成有明确意识的团体,确定主要领导者,进行任务分工,对活动进行组织策划。这一阶段属于 A.成长阶段 B.组织阶段

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工20春《员工关系管理》课程考试 期末考试复习题 ☆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2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 A.集体协议 B.工作理事会 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工人董事 答案: C 2、规章制度从其内部逻辑结构来讲,不包括的要素是()。 A. 严谨 B.假定 C.处理 D.制裁 答案: A 3、不属于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的是() A.诊断潜在问题 B.找出现存问题的症结 C.制定企业战略规划 D.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 答案: C 4、属于可明确确认的离职费用的是() A.个人离开企业时所发生的费用 B.因员工离职导致的设备闲置费用C.因训练不足导致的低生产性费用 D.因更换职务导致的不良生产性费用 答案: A 5、属于对等义务的是() A.员工提供劳动与管理方的照顾义务 B.员工的忠实义务与雇主的报酬给付

C.员工的忠实义务与雇主的照顾义务 D.提供劳动与支付劳动报酬 答案: D 6、不属于企业制定奖惩制度的限制条件的是() A.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 B.规章制度要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C.规章制度要向员工公示 D.规章制度要以员工的利益为重 答案: D 7、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年。 A.2 B.3 C.1 D.4 答案: A 8、不属于有效沟通的行为法则的是() A. 自信的态度 B. 尊重、体谅他人的行为 C. 善用询问与倾听 D. 使用专业术语进行沟通 答案: D 9、属于品德方面的惩罚事实的是() A.故意浪费材料或毁损机器 B.在外兼营与公司同类业务 C.言行粗暴,扰乱工厂秩序 D.对工作资料作不实记载或报告 答案: C 10、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对原集体协议进行修改后,应在()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A.5 B.14 C.7 D.30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实施员工参与管理的方法按实施方式可分为() A.咨询监督 B.团体参与 C.民主监督

数学行程问题公式大全及经典习题答案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 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 相遇问题(直线)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相遇问题(环形)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追及问题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 追及问题(直线) 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 追及问题(环形)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 流水问题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解题关键 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因此行程问题中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在这里将要反复用到.此外,流水行船问题还有以下两个基本公式: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1)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2) 这里,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走过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分别指顺流航行时和逆流航行时船在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 根据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由公式(l)可以得到: 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2)可以得到: 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另外,已知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根据公式(1)和公式(2),相加和相减就可以得到: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设后面一人速度为x,前面得为y,开始距离为s,经时间t后相差a米。那么 (x-y)t=s-a 解得t=s-a/x-y. 追及路程除以速度差(快速-慢速)=追及时间 v1t+s=v2t (v1+v2)t=s t=s/(v1+v2) (一)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行程问题,一般是指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求路程,求相遇时间,求速度。 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二)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的地点可以相同(如环形跑道上的追及问题),也可以不同,但方向一般是相同的。由于速度不同,就发生快的追及慢的问题。 根据速度差、距离差和追及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罕用下面的公式: 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距离差÷速度差 速度差=距离差÷追及时间

2016年员工关系管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关于团队,表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团队倾向于对革新思想持保守、封闭的态度 B.团队成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爱好扮演某种单一角色 C.优秀的团队领导者能澄清目标和价值观,确保团队成员不偏离目标 D.团队成员可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相结合,以最大限度达到团队目标 E.工作团队是正式的工作群体,但并非任何正式工作群体都可称之为团队 参考答案:A, C, D, E 2、周岁 B. 3、企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比较有效的途径是( )。 A.猎头公司 B.职业介绍所 C.大学校园 D.大学校园 参考答案:A 4、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 A.个人所提供的心理状态 B.个人所提供的思维习惯 C.个人所提供的行为习惯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D 5、目标管理法的步骤是( ) A.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B.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C.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分析回顾目标→实施控制 D.分析回顾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 参考答案:A 6、企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比较有效的途径是( )。 A.猎头公司 B.职业介绍所 C.大学校园 D.大学校园

参考答案:A 7、在培训需求调查面谈中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找出他们对培训( ),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预估他们对培训的支持程度 A.接受程度 B.态度 C.看法 D.态度和看法 参考答案:D 8、在企业发展的( )阶段,更能够暴露出组织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的状态。 A.创立 B.扩张 C.稳定 D.衰退 参考答案:C 9、由于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 )面试越来越重要。 A.结构化 B.非结构化 C.半结构化 D.单独面试 参考答案:B 10、对招聘中实行双向选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吸引力 B.使劳动者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业务水平 C.使企业改善自身形象 D.使劳动者身体强健 E.使企业改善自身形象 参考答案:A, B, C, E 11、可能会影响到绩效考核的工作特征包括( )。 A.企业规模 B.岗位在组织与企业中的地位 C.人员流动情况 D.利润与产值完成情况 参考答案:B 12、企业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可用方法有( ) A.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B 卷答案 年级:层次:专业:班别: 姓名:学号:考试日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招募者在招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就是( C ) A、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效应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德尔菲法是属于( B ) A、定量预测方法 B 、定性预测方法 C 、经验预测法 D 、工作研究法 3、美国学者斯潘塞博士提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认为胜任力由“水面上”和“水面下”两部分构成,以下不属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是( D ) A、分析决断力 B 、人际洞察力 C 、自信 D 、知识与技能 4、( C )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 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A、误差 B 、效度 C 、信度 D 、效标 5、( A )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依据,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 各项职能管理活动的方向。 A、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B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C、招聘与甄选 D 、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6、在外部招聘途径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经营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招聘有 赖于( B ) A、广告 B 、猎头公司 C 、就业服务机构 D 、校园招聘 7、以下不属于面试优点的是( D ) A、适应性强 B 、可进行双向沟通 C 、有人情味 D 、容易数量化 8、在面试过程中,若面试官提问“你能否谈谈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 或“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格式总经理辞职的经过”,这属于面试种类中的

员工关系管理试题

姓名:秦洁班级:11人力资源管理学号:111305118 员工关系管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题) 1.员工关系是()在企业这个组织系统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的,取代“劳资关系”的概念。 A.劳动关系 B.劳资关系 C.社会关系 D.劳工关系 2.在诸多政策环境下,()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的员工关系的影响最为直接。 A.就业政策 B.经济政策 C.福利政策 D.法律政策 3.劳动关系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 A.规范化管理 B.安排与指导 C.支付相应薪酬 D.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4.<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一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5.集体合同订立后,应报送()。 A.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法律部门 C.劳动司法部门 D.劳动监察部门 6.以下哪个不是沟通的三个层次()。 A.技术层次 B.行为层次 C.心理层次 D.管理层次 7.()是指发送者有意选择性传达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受者更为有利。 A.信息选择 B.信息传递 C.信息过滤 D.信息分享 8.()是“心理契约之父”。 A.阿吉里斯 B.莱文森 C.施恩 D.卢梭

9.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概念,不包括()。 A.工作满意度 B.工作参与 C.组织承诺 D.凝聚力 10.最常见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方式是()。 A.工作描述指数法 B.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C.彼得需求满意调查表 D.工作分析法 11.按照冲突的()可分为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和员工之间的冲突。 A.形式 B.类型 C.表现 D.主体 12.()是最为常见的解决冲突的方法。 A.协商发 B.教育法 C.拖延法 D.和平共处法 13.发生矛盾冲突,破坏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使企业或其他人受到影响是员工关系危机的()阶段。 A.集合 B.爆发 C.疯狂 D.协调 14.作为管理者,在进行正式的处罚活动之前有义务事先给与()。 A.教育 B.批评 C.警告 D.通告 15.()的员工是指员工本身的职业态度和行为方式符合企业文化,是企业需要的人。 A.合格 B.优秀 C.合适 D.个性 16.一个科学淘汰机制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要,淘汰机制是有生机的人事制度的()。 A.基本要求 B.根本保证 C.基本原则 D.根本目标 17.()是决定员工升迁的关键因素。 A.工作表现 B.工龄 C.目前职位 D.秘密偏好 18.()型的人成就大事的主要能力是整合并用好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 A.A1型 B.A2型 C.B1型 D.Y1型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奥数行程问题 一、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 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 三个关系: 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 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 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 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 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 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 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 二、奥数行程: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的概念及公式 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比如我们遇到的两大典型行程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也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转化.由此还可以得到如下两条关系式: 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两条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2、多次相遇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

江苏自考30466员工关系管理2016年10真题试卷

30466 绝密★启用前 2016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员工关系管理试卷(通卡) (课程代码3046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共2S小题,每小埋1分,共2S分) 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睡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u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员工关系中,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行,这体现了员工关系特征中的 A.经济性特征B个别性特征C.对等性特征D.双方性特征 2.届于员工关系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A.组织结构 B.社会文化环境 C.企业文化 D.工作环境 3.员工参与管理是依据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原则和 A. “分享管理”原则 B. “自主管理”原则 C. “利益共享”原则 D. “和谐共处”原则 4.如果双方的冲突不是很严重,并且里基于基本认识的冲突,对于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时 比较好的应对冲突的方法是 A.教育法 B.和平共处法 C.协商法 D.拖延法 5.对核心人才的绩效考核方式一般是釆取 A.结果导向型 B.过程导向塑 C.規范导向型 D.目标导向型 6.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的最终所有者是 A.国有企业职工全体劳动者C.中央政府D.全体国民 7.现代企业中员工和企业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是 A.心理契约 B.劳动合同 C.劳动协议 D.职业生崖规 8.合同当亊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的及数1、质S、种类、时间、地点、 方式等,全面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全部义务。这一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是

A.实际瓶行原则 B.亲自腹行原则 C.协助屉行原则 D.全面腹行原则 9.如果对方甭要一定的时间来考虑你提出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适宜采取的沟通渠道应该是 A.书面沟通 B. 口头沟通 C.电子邮件沟通 D.电话沟通 10.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沟通网络 B.轮式沟通网络 C. Y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 11.心理契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是 A.劳务协议签订 B.岗前培训完成 C.人职程序完成 D.劳动合同签订 12.在卢梭提出的心理契约四种类型模式中,一种短期的、任务不明确的雇佣关系的心理契约模式厲于 A.交易型 B.平衡塑 C.变动塑 D.关系型 13.在处理冲突时,管理者让冲突双方都能得到部分满足,即在双方要求之间寻求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互相做出让步。这种处理冲突的策略称为 A.分享策略 B.第三者策略 C.合作策略 D.调和策略 14.在员工关系危机发生的八个阶段中,员工团体成员将各自的感受表达出来,表示出自己的不满以及各自的霈求.这一阶段属于 A.协调阶段 B.爆发阶段 C.诉说阶段 D.组织阶段 15.无惩罚的纪律处分是指当员工犯错误时,公司采取的策略是对其 A.警告但不处罚 B.既不聱告也不处罚 C.置之不理 D.安抚和宽慰 16.在倾听的层次中,最离层次的听是 A.听而不闻 B.敷衍了事的听 C.有选择的听 D.同理心的倾听 17.领导做出晋升决策的基本依据是资历和 A.能力 B.组织偏好 C.学历 D.年龄 18.某类人员具有细心、苒欢与人打交道的特点.只要是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