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知行合一的现实意义

标签:杂谈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道理人都懂,就是不做。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奈何人懒,虽知不行。许多人都晓得仁义很好很强大,然而都不去遵行,因为与私利不一致。虽知不行,本质上不是不知,如果一个道理人们真的懂了,认可了,怎么会不行?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知行合一”的好处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说了这么多知行合一的好处,那么我们都急切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领悟知行合一,并运用这一强大的工具。我要告诉你的是,“知行合一”的这篇文章或这趟讲座,只能促进你去实践,因为没有实践,你了解了也是白费,知行合一就是要你把这些智慧应用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否则不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那么我们就从王守仁悟道中来深入了解知行合一吧。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掌握知行合一,不仅仅是靠学习知识,而是要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心学创始人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王守仁的悟道是从贵州龙场开始的。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公路站长)。在贵州龙场这个穷山僻壤之地,受尽磨难的王守仁不断反思,终于领悟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智慧: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存天理,去人欲!

天理,人欲!

理!欲!

吃喝拉撒都是欲,“欲”在心中,“理”在何处?“理”在何处?!

“理”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

“心学”就此诞生。

王守仁“知行合一”在后人中的应用

在贵州龙场之后的几年,王守仁竟然一路升迁,当上都察院高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当时江西土匪盛行,面对土匪,王守仁不再空谈理论和哲学,因为光凭说教和四书五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让土匪放下手中的刀,最好的方法是用火枪。

而他的用兵方法可以用两个字形容——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士兵不够他就玩阴的,什么挖坑打埋伏,那是家常便饭。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确实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会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

这帮赣南土匪们为他提供了突破的机会。王守仁终于发现光懂得哲学是不够的,要想成功立业处事,还需要另一样神秘的工具。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在后来,王守仁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也是利用这个工具,因为跟叛乱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而后世的名臣徐阶、张居正也正是借助了这件工具,建立不世功勋,名留千古。四百年后,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这句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行为准则,并据此改名——陶行知。

王派传人徐阶用知行合一来制伏矿霸

徐阶最高做到了内阁首辅,也就是总理的位置,并利用20多年的艰辛,斗倒了大奸臣严嵩。明朝最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就是他的学生。

徐阶和王守仁的经历很类似。首先,他被贬后担任延平府推官,延平多矿霸,政府人员人浮于事,这样的糟糕的环境最适合磨练人,使其悟道。徐阶在面对这样困境的时候该怎么办?面对矿霸,难道像念咒一样把它念出来,矿霸们就能落荒而逃?

徐阶在痛苦的思索中发现,他坚守二十余年的信念和原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是另一样东西。说教没有用,礼仪廉耻没有用,忠孝节义也没有用。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终于找到答案:利益。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在醒悟的那一天,徐阶面对当地的里长亮出了底牌:铲除那些矿霸,我将给你们更大的利益。于是矿霸被制伏了。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追求光明的“心学”正是诞生于在这黑暗的世界中,倔强地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在官场上用知行合一斗严嵩

忍辱负重是其政治权谋斗争中的杀手锏,而“徐阶曲意事严嵩”也成了权谋术中的经典案例。

1、结党。在徐阶回京任职后,与“心学”同门赵时春、唐顺之结成团体,共同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利益。

2、后来杨继盛弹劾严嵩,被严嵩害死。徐阶他学生血淋淋的尸首前,领悟了政治斗争的最终秘诀: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3、严嵩多次设计陷害徐阶,徐阶装聋作哑,从不与严嵩争执。徐阶的学生张居正不理解,质问徐阶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徐阶甚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表面上十分恭顺。

4、徐阶了解嘉靖皇帝与严嵩的深厚关系,所以采取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绊倒严嵩的策略。严世蕃被杀最致命的理由是私通倭寇,这其实是被徐阶设计冤杀的。

5、在斗到严嵩后,徐阶还麻痹严嵩,让严嵩还认为自己是好人,成功击退了严嵩的反扑。事实证明徐阶是对的。

徐阶给现代的年轻人很多启示

纵观历史,掌握知行合一的官员都得到善始善终,没被奸臣整死,例如王守仁、徐阶、张居正等,并且活着的时候做到了很大的官位,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给天下百姓带来幸福,并且个人和家庭都过着优越的生活。而大部分的清官都很少有善终的,例如袁崇焕、于谦、海瑞等都是在世的一辈子都清贫如洗,甚至穷困潦倒,被排挤,被迫害。并且给历史、给百姓带来的实际贡献,也难以比上知行合一的政治家们。

历史人物分三种,第一级是“关键人物”,就是可以改变历史发展航道的人(或者说没有他历史就会改写),比如徐阶、张居正(张居正变法)、秦桧等;第二级是“重要人物”,就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例如戚继光、袁崇焕,海瑞等,此级人物与一级人物的区别在于,就算没有戚继光,倭寇也会平息,无非是个时间问题。第三级是“鸡肋人物”,但凡史书留名,又不属于上述两类人物的,皆归于此类。

我们年轻人要做关键人物,也就是改变历史的人物。而不懂知行合一,太过幼稚、太过

迂腐,都会导致我们还没有取得成就就会被排挤或被干掉。就连自己都混不好,更不要说去施展自己的雄才伟略,为社会造福、去改变历史了。

清官就一定贫穷吗?好人就注定安于贫困吗?圣贤之道给予人非凡的境界。但是不懂变通的圣贤之道,一种是迂腐,墨守成规,例如海瑞;一种是稚嫩,不经世事,就如同我们的年轻人。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懂得变通,懂得妥协,是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造福更多的百姓。与社会甚至与坏人的妥协,跟圣贤之道、跟你的崇高理想是不矛盾的。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

徐阶还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党。谁说结党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党?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党中其他人的缺点。

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党”,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党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

圣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

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

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

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成大事必须知行合一有大境界,有大境界的人才得道多助

自古以来,圣贤之道讲究的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追求的是安于贫贱、与世无争、大

公无私的崇高境界。而这些是跟现代年轻人追逐名利、追求大事业的思想是相违背的。在激烈的竞争和追逐名利过程中,似乎小人的处世方法更有效。例如搞点贪污腐败、阴谋诡计、小心算计等能让自己不吃亏。

且慢,我们翻开史书,会发现历史上没有一个小人能成就大事业的。小技巧只能让人得意一时,如果品德有缺陷,时间一长终究会露馅,因为言行不一,虚情假意,终究成不了大器。

当然,学些做人的技巧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修炼品德才是你成功的根本。而速成的技巧与捷径只是次要作用的。否则小技巧只能带来小成功,但是会妨碍你的大成功。

很多教成功学的书都注重技巧,而对品德只是草草带过,品德只不过是用来妆点门面,认为要紧的还是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魅力、人际关系技巧。但这都不适合做大事的标准,只适合短期、弱性关系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我们相处的是小圈子,跟别人相处的时间也短。由于跟别人打交道时间短,很多朋友过往匆匆,不需要深交,因此你的小伎俩别人也太计较,或者你自以为没有露馅。但是以后你将身在更大的圈子,要面临更大的竞争,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跟别人相处更长的时间,并且要有更深的关系,才可能成功。时间可以验证一切,过去的小技巧就不适合生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品德和境界相应的提高。

一个没有境界的人不能成功

一个人没有境界,就会造成你拥有的很多,但与你的承受能力不匹配,很多暴发户就是这样。就好比你打了很多猎物,但是没有地方存放。你水很多,容器不够大。海能纳百川就是因为有大境界。没有境界,只追逐名利的人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因为你会迷失自己,被名利牵着走,成为名利的奴隶。

没有境界的人追逐名利是做加法,一点点的累积名利;而知行合一的人是做乘法,是质变到量变。前期的名利可能比较缓慢,一旦有一个突破,就可以无限复制,无限扩张,一下子名利双收,名扬天下。

没有人愿意去做小人。但对于很多有小聪明,但本质是善良的人来说,小聪明的习气经常被人诟病,想改,想变得想有大境界,但是又怕吃亏,因为小聪明能保护自己,所以一直苦于没有具体的方式。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知行合一告诉你办法。

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之一就是言行一致。其实小聪明的人,要把小技巧收一收,把实际行动再多做一做。这样别人就会觉得表里如一,是真诚的,是踏实的。别人才改肯为你付出,帮助你,并委以重任。

我不是要把你变得更傻。是要你有大境界,而不是小心眼;有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以上说的是没有境界的人不会成功。还有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精神层面,是高处不胜寒,而你的肉身却地位

卑微。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而知行合一,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用“行”去把肉身提升一个档次,把“知”尤其是对其他人的态度降低一个档次。高度都查不多,这样才和谐。

说到底,就是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

人必须要追求圣贤之道,但是又不能迂腐;追求圣贤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追求圣贤一定不会成功。

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历程

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这个轮回往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

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现在所处不同的环节,有的是从追求圣贤倒退回来,因为总是碰壁,所以变得失去信心;有的是追逐名利,想要把境界提升上去,但是又难以割舍小聪明。其实这两者都不算什么大困难。人生以后的路途还很长,如果把这段经历放在更长远的时间来看,年轻人都是在初级阶段,无本质相同。每个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

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所以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现在我们要知道知行合一的真谛,圣贤之路是可以变通的。

阻碍年轻人成功的另一个障碍,就是太自我,不重视依靠团队的力量,不重视与别人的真诚交往。其实年轻人成功的关键不是靠个人的技能,而是靠朋友圈的帮助。

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知行合一”:个人就好比是一个工厂,“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工厂的产品,“行”是市场营销,把产品(知识)卖出去获利,而朋友是你这个工厂的经销商。朋友越多就代表你的经销商越多,你的产品(知识)就能让更多人得知,你赚的就越多。

把自己变成股票

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呢?尤其是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来说,你此刻不可能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可以给朋友,那么你靠什么吸引朋友和贵人?没有钱,可以靠你的境界!境界越高,朋友越多,有境界的人才能获得大成功!有境界的人就可以把自己变成一支潜力股,让人一眼就看到你未来升值的潜力。因为朋友会觉得,由于你的境界符合一个普世的规则和道理,所以其他更多的贵人也对你有同样预期,愿意帮你成功。

所以善用知行合一,不仅可以让自己受用终生,也可以让一个公司、一个组织有更大发展,让现在还是很平凡的自己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帮助自己。人们一眼就会看到你未来的价值,而愿意跟随你。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觉得你有境界呢?让人看到你未来一定会成功呢?因为你符合了

这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失败的原因是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人性永远不变。并且人性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比其他技能、比其他天文地理都重要。但是,年轻人过度追求变化的东西,而忽略了千古不变的主流的的东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分清分辨边缘与主流:年轻人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因为分不清什么是主流的,什么是边缘的。

年轻人往往自以为是,喜欢特立独行,去开创自己理想的国度,而不屑于与主流为伍。但是往往碰的头破血流。这是因为年轻人认为自己时尚潮流是主流,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却是边缘。所以,自身所在的小空间供血不足,穷困潦倒,难以为继。

何为主流?何谓边缘?油盐酱醋、钢铁资源产业是主流,人的长百年的基本需求,时尚娱乐产业是边缘;传统产业是主流,互联网是边缘;夕阳产业是主流,高科技是边缘;社会制度是主流,新技术是边缘;在中国中老年人是主流,年轻人是边缘……

年轻人必须先融入主流,用知行合一抢占资源

年轻人要想有大成功,不是靠你自己的技能,而是主流社会给你的帮助,因为你成功所需要的资源都在他们那边。所以年轻人不能老闷头忙自己喜欢的,否则永远只是边缘人物。你必须先融入主流,与他们为伍,了解主流的规则,去主流抢占资源,主流的规则其实就是做人,就是利益,就是要你学会尊重人性。你在懂得尊重别人利益的同时,自身也在逐渐提升。习惯成自然,你的内心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由之前强迫自己成习惯,变得真正成熟起来,真正懂得去尊重别人,去喜欢别人。所以这个社会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在你学会懂得人性的同时,也推动着你自己境界的提升!

能力与做人的二八原则

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就是完美了。有就是说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但是你错了,实际情况是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人在年轻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主要。从总的人生来说,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同样,有很多人认为成功主要是靠个性和魅力,其实也错了,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80%靠品德,20%靠魅力。

在个性的选择上,有人觉得我的个性是我与别人区别的标志,然后我在80%的个性基础上学点20%通用的处世的技巧作为润滑剂。其实也错了,真正的做法是你80%的基础是你的境界,是通用的对人性的认识,而只有20%是个性,是你与别人的区别。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技术会变,潮流会变,风格会变,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千古不变的,这就是人性!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吃亏与沾光

提升境界不是一句话那样简单,因为在提升境界的过程中,有很多付出,要吃很多眼前亏。所以有很多人很难一下子心胸宽阔起来。其实,这只是牺牲短期利益,而收获长期利益的过程。

第一种情况,为朋友的付出,等于你把钱存到了朋友那里,以后朋友会回请你。

另外一种情况,你在这个朋友身上现在吃亏,以后朋友没有回请你,但是你也可以在别人身上赚回。因为别人通过看你的行为,知道你是一个有境界的人,所以更愿意来帮助你。境界很低的人,只关注眼前利益;境界高的人会关注长远利益,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信,所以不在意牺牲眼前利益。

互相利用与感恩精神

为什么要学会做人?是需要在这个社会建立起你的信用。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句话是告诉整个社会,你现在帮助一穷二白的我,我以后会支付高额的利息给你。人都是在感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实际行动证明,来提升你的信用额度。只有别人觉得你感恩的信用额度越大,才会愿意更大的付出来帮助你。

但是很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感恩精神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觉得自己懂感恩,其实大部分的人还不懂。

感恩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功利。很多人觉得感恩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今天我帮你,改天你必须要回报我。这其实不算是感恩,而是偿还、互相利用,双方境界都很低。

感恩其实是一种大境界。是自发的一种对任何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或万物的感激,并且也不在乎对象是否还有利用价值。感恩不是靠别人教,你的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教你要如何孝敬他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或者只说不做的人,是不会懂得感恩精神的,也别指望他会真正对别人好。即便现在表现的很好,也只是互相利用而已,以后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他保准忘了你。

总之,知行合一不是教你为人处世的技巧,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言行一致!提升你的境界,积累你的信用,让你获得更多的人帮助。

利用知行合一可以打败比自己强一百倍的敌人

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比你强大很多倍的敌人,怎么才能轮到你获得成功呢?

不用担心,首先学习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让你提升境界,获得更多人帮助;其次,知行合一让我们其他人更明白行动的重要性,勇敢去做,占领先机。

不要惧怕自己实力的弱小。朱元璋做过乞丐,但是他的成就比很多懂得更多知识的圣人要大!因为他做了圣人知道但是却不敢做的事情。很多老板的知识都比不上经济学教授,

但是他们比教授更有成就,就是他们做了教授知道但没去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是这样,不要小看自己的卑微。只要你知行合一,做到了现在很多厉害的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你的成就必然超过他们。可能你没有他的技能高,但是可能你比他更懂得变通;可能你没有他的资源多,但是你可能境界高而吸引更多的朋友相助;可能你比他各个方面都比不上他,但是你有一套组合流程,或者你的公司(组织)可以胜他。

最后一点,知行合一不仅是是最实用的成功工具,也是最高的修身智慧。但是要领悟知行合一必须是靠实践,这篇文章,只能促进你去实践,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白费。

存瑞中学首届“知行节”活动方案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 值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

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求实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内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内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

2021年中学校长思政第一课《 三牛齐力,犇向美好》

2021年中学校长思政第一课《三牛齐力,犇向美好》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我们共同渡过了一个温暖平安的“春节”,回到了美丽的校园,此刻,我们隆重集会,举行新学年的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中学的全体教职工,向全体师生们平安回到校园,迎接新学期共同的校园生活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首先,我们要做陶知陶真的拓荒牛 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挑战未知领域的知识、真理或难题,这需要的是一种“创新发展、攻坚克难” 的拓荒牛精神,只有一点点的积累,我们的知识与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只有陶养充足的知识和掌握更多的真理,我们才能形成独具一格的“灼见”,才能成长为有丰厚实力的拓荒牛。

其次,我们要做务善务行的孺子牛 我们中学培养的学子不仅要有“才能”,也更要有“美德”。孔子提出“里仁为美”,墨子认为“务善则美”,孟子认为“充实善信”是美德之人,只有善的、诚实的,心灵才是美的。我们要务善务行才能养育美德,这样的人才富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符合教育“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要求。“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因此,我们要做务善务行的孺子牛,成长为“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时代新人。 第三,我们要做克难克苦的老黄牛 过去的一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获得了多项殊荣。成功总是诞生在拼搏之后,这些成绩是我们师生共同克服困难、克苦挑战而获得的,也将成为我们牛年继续努力奔跑的新动力。 希望全体师生继续齐心协力,九年级毕业班的同学要挑战2021年中考,全体毕业班师生要象老黄牛一样坚守备考的节奏,向着你理想的高一级学校努力奔跑!八年级同学新学期也要迎接市“小中考”统测,下半年你们也是将成为新的毕业班,成为学校里的大哥、大姐,要象老黄牛一样养成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

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有选择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关系,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

读《知行合一》有感

读《知行合一》有感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项目部的***,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说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王阳明的“心学”,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其

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

校训作文范文

“校训”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校训体现着学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做人、学业、品质、人生价值等方面都提出了期待和要求,希望广大在校学生铭记在心,并用来激励自己努力成才。以下是一些中外名校的校训。 哈佛大学: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 西点军校:荣誉、责任、国家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要求:①你可以从中挑出一则,谈谈你受的启发;②你也可以为我们学校(广西大化县二中)拟一则校训,并就你拟的校训写一篇文章。③自定题目,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范文】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可有谁敢否定《战争与和平》的伟大? 毕加索生前贫困潦倒,无人看好,可有谁能否定他那一双隐藏着美与智慧的眼睛? 李杜、苏辛都曾仕途坎坷,不被重用,可有谁敢否定他们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 还有那些在各个领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现当代人民,没有奖杯」有奖金,可有谁能否认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呢? 诺贝尔奖、奥斯卡奖、格莱梅奖,太多太多的奖项充斥着这个世界, 可又有谁敢保证,没有获奖的人真的没有才能吗?而那些被桂冠掌声包围的赢家真的就是才华过人,身价万千吗? 诚然,得奖是对一个人自身价值的肯定,获得荣誉也是对个人为社会做贡献的鼓励,这无可非议。但我们却不能忽视,那些在领奖台下默默奉献的人,他们拥有比拿到奖杯的人更令人崇敬的品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正的人才,不论得奖与否,都具有自

强不息的精神。自强的人,才会有远大的理想;自强的人,才会朝着理想不断努力;自强的人,才会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挑战自我。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类技能的不断提高,才会有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这一点来看,那些所谓的“第四十一席者”与前“四十席者”一样的可敬!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同样出自于《周易》,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真正的人才,除了具有专业技术的贡献外,还应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有的人,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站上了领奖台,得到世人的肯定。有的人,甚至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血汗,可依然默默的尽着本职。但是我们能说他们不优秀不杰出吗?正相反,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辉下刻苦钻研,他们愿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用止水般的心去从事平凡而有伟大的事业。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幕后英雄,才有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才承载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切一切。在这一点上,“第四十一席者们”比前“四十席者”更可敬!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商业世界,又有多少奖是公平清白的呢?钱权交易,内定名额,商业炒作,这些名词早已不再陌生。而那些“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绯闻更是如浪花翻卷,一波波汹涌来袭。 面对这一切,我倒真为那些榜上无名的实干家庆幸。因为老祖先教育我们的是“博学笃志” “知行合一”。正是因为如此,孔子的言传身教赢得后人的尊崇,曹雪芹的历经坎坷留下世界文化瑰宝,鲁迅的弃医从文引导青年解放思想。 这一切,都源于止于至善的实际行动! 在华灯锦衣的光芒下,别忘了幕后的千万英雄! 在繁华扰攘的尘世上,别忘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些,才是人生最大的奖赏! 附: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 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_读后感_模板 读《知行合一》有感2000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城建大厦项目部的张玉姣,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本读过的好书 ——《知行合一》。接下来我将从王阳明简介、心学精髓、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知行合一》进行阐述。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阳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 晚年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由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览群书,尤其是各种圣贤书,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树立了以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从而创建了东方哲学史上五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 ——心学。 《知行合一》这本书的作者度阴山是通过讲述王阳明先生辉煌传奇的一生,从而向大家 王阳明先生的内心也经历 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无穷智慧,即是”宁静于内,无敌于外”, 了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而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同样也悟到 了”读圣人书,学圣贤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内圣外王之道。” 不得不提的是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两个半完人,一个当然是万世师表的孔夫说到”完人”, 子,另外一个就是开创了心学的王阳明,还有半个,即后来晚清实学的代表人物曾国藩。而五百年来折服无数中外名人,包括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均 王阳明的”心学”, 对其称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学”呢? 《知行合一》则是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同时也在这 个过程中将”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 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曾有弟子问王阳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阳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学问,养的此心不动;如果非要说有技巧,那此心不动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 相差无几,胜负之决只在此心动与不动。 为什么”此心不动”是唯一的技巧呢?因为心不动才能冷静,冷静才能沉着,沉着才能在危机面前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这就是所谓的急中生智。事事讲技巧,似乎看着聪明,其实都 是投机者的小聪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会从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实实做功夫,这就是 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 指的是”良知”, 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 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现实社 会中,许多人仅仅理解为先知而后行,这就彻底理解错了王阳明大圣贤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来,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许多人理解错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选择地知,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知”和”行”是”行”就是”知”,” 知”就是”行”的关系,有选择地行”, 分开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这是许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对善恶的批判,是恒定的做到这两点,即是”致良知”. 世界观。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关于“青春”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关于“青春” 导读:本文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关于“青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 “这是一段红色青春的奋斗传奇”“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模样”……前不久,热播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讲述“两弹一星”研发中几位大学生义无反顾投身国防建设并奉献一生的故事,受到如潮好评。跨越时空,超越个人,在不同时代的青春中引来共鸣的,正是“奋斗”二字。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在成长中注入拼搏的精气神,坚定其脚步、强健其精神,这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心里有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志存高远是进步的根本动力。“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管是伏案苦读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抑或是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就能在成长中听到拔节的声音、看到雨后的彩虹,收获自己的人生精彩。有小梦想,更要有大志向。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

大时代,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在复兴征程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前景光明,征途豪迈,不奋斗,何以谈青春,何以谈梦想?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培养更多新时代的奋斗者,最关键的是激发年轻一代的责任感,锤炼坚强意志,培养吃苦精神。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长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在车间日复一日苦练,斩获世界技能大赛奖……无数这样的年轻人,以奋斗成就出彩人生,“吃苦”“拼搏”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只要有那么一股子中流击水的劲头,有那么一股子以梦为马的激情,奋斗就将成为实现梦想的阶梯、走向未来的桥梁。 客观来说,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教育者需要比过去花上更多心思。现实中,一些人不相信奋斗,觉得“靠奋斗不如靠背景”;一些人消极颓废,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还有一些人没有长远目标,得过且过……凡此种种,虽是少数现象,但也需要引起重视。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陡峭的山峰才有无限风景,要引导青少年克服生活中的“不容易”,挑战工作上的“不可能”,以奋斗让人生出彩、以奋斗让青春闪光。 应该说,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焦虑、成功的渴望,让当代青年同样有着“成长的烦恼”,这都可以理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 【摘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关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也一直是其后仁人志士修身持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从伦理学和科学实践层面看,探讨“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对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激发人们的道德意识、培育人们的道德精神、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方面的思想认识和方法论。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思想基本涵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传统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 “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知”主要是道德认知,“行”则是道德实践。“盖阳明之所谓知,专以德性之智言之,与寻常所谓知识不同;而其所谓行,则就动机言之,如大学之所谓意。然则即知即行,良非虚言也。”①因此,“知行合一”重点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识事物(道德),而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善”,这也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终价值归宿。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简单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强调“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把两者视为同一过程,即所谓的“知行并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以知为行,行由知定。“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王阳明认为,传统道德思想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按照传统道德的要践是“致良知”的根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指导道德实践的关键,而道德实践又必须服从传统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知行互含,知行互动。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不能“知而不行”。在道德问题上,道德意识应该付诸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不能离开道德意识而独立存在,所谓的真知就是要付诸实践,而且要自觉实践道德,即所谓的“良知”。换句话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互动环节,互为表里,互为一体。当然,“知行合一”把行为动机当作行为本身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性更多体现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本体论、知识论层面,这是必须厘清的在涵义。“知行合一”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方面,放到当今的视野下则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并具备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在思想道德层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意识、培育道德精神、指导道德实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知行合一”利于促成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对道德规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于心对社会道德义务的责任感,又是个体对道德理想和道德规的确认。道德信念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信念指导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方法是个体道德的在要求,藏于个体的心,通过对道德规的认识化为道德信念,形成个体道德需要。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利于体现个体道德的主体性,在复杂的道德冲突中明辨是非,作出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伦理学层面上看,“知行合一”是把知识作为道德,促进道

青年员工座谈会总结

知行合一做实干家聚心成志共话未来 --青年员工座谈会总结 各位与会的同志们: 大家好! 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零距离倾听青年员工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心声,努力将青年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相融合、互促进,今天我们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会上各位青年员工代表,立足岗位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畅谈人生理想、职业规划以及对事业对岗位的认知,大家有的分享工作经验,有的感言心路历程,有的坦言工作难题,有的勾画分行蓝图。座谈中,大家还交流了对当前公司经营改革和竞争发展现状的认识,并对落实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进一步的建成两型企业与改革发展以及加强青年员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在我就今天的开会讨论问题做一下最后总结: 目前公司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推进有序,行业拓展快速启动,草本业务逐步突破,服务费核查问题精细到位,争议问题逐月消减,反向对接意识增强,环境营造工作全面开展。但我们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产品服务费、电费未能常态化结算、室分需求获取不足、能源业务经营推广力度较小,以及电信企业压降成本带来的各种压力都需要我们

广大员工共同去克服。针对服务费和电费回款的问题,要全力以赴,确保每月的费用可以常态化结算;需求承接方面要反向对接,积极获取电信企业需求;积极探索新方法,力争实现行业木本业务和能源经营业务真正突破;青年员工要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勇敢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为两翼业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5G建设做好准备,提升我们的资源能力、协同能力和统筹能力,做好与电信企业间共建共享的协调工作。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的共同努力,在此我向各位提出以下四点期望:一要坚持学习,提升自我。当代社会,知识的储备与更新至关重要,它是做好一切工作起码的需要,因此,作为年轻人,要做到坚持学习不放松,活到老,学到老,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趁着年轻,要把该拿的证书都拿下来,这也是工作的硬性要求。要注重知识的积累,通过多读多写多练,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力争成为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二要树牢信念,追求目标。理想和信念是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目标,人生才有奋斗方向。要对自己的人生、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并且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完成它、实现它。只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三要肩负责任,勇于担当。每个人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在他对责任的认识和担当上。责任和担当缺一不可,有多大的责任,就应该有多

用马克思主义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日期: 2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中庸的知行合一就是做事到位

中庸的知行合一就是做事到位 本期主讲:翟鸿燊,我国当代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国学实践应用专家,经济与文化学者。 勤是一种修行,是养生的方法,所以境界决定追求,这就是活法的选择不同。 当年胡适曾给“差不多先生”立传: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为什么差不多先生这么多?因为很多人不负责任地把差不多先生的行为称作中庸啊!圆通啊!既然是“圣人之道”,当然要“知行合一”,践行“差不多”啊!可见知行合一如果在“知”这个根儿上出了偏差,“行”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什么是中庸的知行合一?按照今天管理学上的说法就是行动到位,管理精准,效果满意,就是想到做到,手脑合一。比如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早年创建了育才学校。行知先生有许多创举,其中一项就是每天要举行朝会,也就是现在的早会,全体师生都要来参加,先做早操,然后齐唱《手脑相长歌》。歌词是由行知先生亲自创作的:“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歌词非常有意思,因为育才学校是新式小学,要孩子们听得懂才行。陶行知把这个朝会称作“文化早餐”,他通过此举让师生们时刻不忘育才的办学宗旨:知行合一,手脑并用。所以这些育才学校的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办每一件事,处理每个问题都“想到位,做到位,精于心,勤于行”。 我的一个学生在“知行合一”方面做得很好,基本上能在这方面修行有成就的人都是实干家。有一次,他要我看看他带的队伍,就去他下面各个分公司检查工作落实情况。他边听汇报,边不断穿插提问,所提问题极为细致、深入,一些分公司经理当场被问得汗流浃背。但是整个过程中,总裁都深入引导着大家,让他们学习如何思考、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有什么解决措施?该怎么落实?什么时间完成?他用行动很好地示范了什么叫“想到位,做到位”。临走时,我送给他手下经理一幅字,曾国藩的“以勤治事”,只有勤,脑勤体也勤,告别所谓的“嘴上有风暴的味道”,才能做到中庸所要求的到位,而我的学生则总结得更为通俗,他说:“到位不到位,结果差十倍。”关于这个“勤”,有些人不以为然,心想我都是产业这么大的老总了,什么事情都有专业的人管,我还讲什么勤?每天打打高尔夫球就好了。这样的人不懂得勤是一种修行,是养生的方法。无为无不为,无为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干,而是让你做应该做的事。产业做大了就不需要勤了?那李嘉诚的产业大不大?李嘉诚先生办公室里面有七部 电话,要每天工作。所以境界决定追求,这就是活法的选择不同,如果有能力,就去追求立功、立德、立言的远大道路吧。 品牌就是兑现承诺 知行合一,才是品牌的正道。想要口碑,就去想想,你还有什么承诺别人的事情没干成,赶快去做!

“知行合一”在年轻人中的应用

人如果能诚意面对生命,其实就很容易看见并化解生命的盲点。人如果总要靠衣服或语言的装饰,来炫惑他人的耳朵或眼睛,藉此让他人相信你都很好,或很称头或很成熟,这并不是在蒙蔽他人,而是在蒙蔽自己,因为人家觉得你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在於自己常不愿意内观生命,觅得心性的突破。而且,外在事业的开展,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历练与养成,很难不变成被事情牵引无主的俗人,终生在表象里打转,浪费时间,做尽无意义的琐事。人诚然需要有事业,不过,人的事业要有心性做基底,才能给出意义,不断过关,活出天命的人生。 --《阳明心学涵养实记》陈复 年轻人的困惑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什么是知行合一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守仁。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王守仁选集,具体了解知行合一思想。我在这里利用当年明月的话,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我们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学习,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一 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度阴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收获颇丰,对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心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要收获更多,是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践,按王阳明的说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阳明先生的人生经历。王阳明出生在贵族家庭,浙江余姚人,是王羲之的后代,父亲王华是状元,家族基因无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时王阳明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神童特质,还有他拥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勇气,他很小就立志要做圣人,这样的发愿让所有人惊讶,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种外在的内在的挫折也罢,他始终坚持,终成一代大师,是伟大心学的缔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集大成于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万人顶礼膜拜,敬仰爱戴。 他的人生经历可分成几段来看。 20岁之前,是他知识的积累准备阶段,是见山是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他兴趣广泛,对儒家学说、军事、骑射、书法、棋类、甚至道家养生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阶段值得提起的几件事,一个是他说话说得晚,4-5岁还不会讲话,直到有个道士建议改个名字王守仁后,才开口讲话;二是他十七岁结婚婚礼当天,他竟然外出与一个道士聊天忘了时间错过了迎娶新娘。 21岁至34岁,是他心学创建的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21岁,他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对朱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觉,终于病倒,甚至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疑问,对心学有了

知行合一的道德哲学意义

知行合一的道德哲学意义 摘要:知行关系的本质和真理都在于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仅关注“是”的事实问题,而且关注“应当”的价值问题。即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行合一,更要关注何种知行合一。说到底,知行合一于伦理道德,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在道德与自然关系中,坚持道德的本质性,形成道德世界观,知行合一于道德;在道德个体与伦理实体的伦理关系中,要坚持从实体出发,知行合一于伦理。实现道德与自然、道德个体与伦理实体之间“乐观的紧张”。伦理道德才是知行合一的真谛。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伦理 知与行是人类主体性存在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精神的一体两面,而不是两种事物。思维与行动无非是主体对待同一事物的两种态度:理论态度和实践态度。行动不过是特殊的思维方式,理论的东西本质上包含于实践的东西之中。所以,知行合一是知行关系的本质和真理。作为主体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知行合一绝对不是价值中立区域或者价值的盲区,必须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同一。没有伦理道德的价值引导,价值贫困的知行合一必然处于“转向作恶的待发点上”。当下,在知行合一问题上存在严重伦理道德困境,知行合一的伦理道德意义缺失。诸如风险社会、生态危机等便是知行合一的价值贫困的必然产物。 一、何谓知行合一 知行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的生活话题,而且一直是学者们

所倾情关注的理论问题。尽管生活话题和理论问题的聚焦点有所迥异,但最根本的要求却是一致的,即知行合一,不仅知行在本质上合一,而且在现实中也要求合一。王阳明曾在批判朱熹“先知后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他认为,真知必行,不行不为真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文成全书?卷一?语录一》)。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时候也鲜明指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以往的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1]502。当然,类似的观点不胜枚举。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一,却在诉说同一个真理:作为人之为人的主体性活动,知行在本性上是一体的,是不可分离的。在知行合一的理解和把握上,我们习惯于抽象地谈论知与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不太在意知行合一于什么。即过分关注知行二者之间的逻辑辩证,而忽视了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正如麦金泰尔针对现代性的正义和合理性所提出的质疑:到底是“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如果假借麦金泰尔的质疑方式,必然会产生“到底是何种知行合一”的问题。自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以来,人类在知行合一的问题上更加理性也更加自觉,如科学—技术—实践的高度融合的理性自觉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使人类自身陷入了“风险社会”———如生态危机、核战争风险等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和潜在风险之中。如歌德所言,“人类将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机灵,但是并不变得更好,更幸福和更强壮有力。我预见会有这样一天,上帝不再喜爱他的造物,他将不得不再一次毁掉这个世界,让一切从头开始”[2]导言9。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现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范文5篇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范文5篇 《稻盛和夫自传》是目前最完整、最详尽地记录了稻盛和夫克服困难、追逐梦想的全过程。在讲述一个又一个鲜活事例的背后,稻盛和夫还为我们展现了他从利己哲学转变为利他哲学的心路历程,下面给大家分享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欢迎借鉴!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1 稻盛和夫在度过了自己艰难的童年生活,考上了大学。然而在毕业抉择自己的出路的时候却处处碰壁。最终在自己的导师的帮助下,进了一家快要倒闭的生产绝缘子的公司。就在他为自己终于找到工作的而高兴的时候,却发现这家公司的条件极其艰苦,与他一同被雇来的几名大学生都在不久都辞职了。而当时稻盛和夫的家里不让他辞职,于是他只得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公司里做研究。 这时的稻盛和夫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反而感到轻松了,他知道再怎么牢骚也于事无补,干脆潜心的做科研。在经过了两年的努力中,他终于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公司里有了特磁课。 但是后来由于新任的技术部长的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于是稻盛和夫辞职了,他的特磁课的几个同事也跟着他一起辞职,并创办了今天的京瓷公司。 到现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以及后来他创办的KDDI都成了世界500强的公司,而他也成为了两大世界500强的创办人。

如果不是他心态的转变,也不会有他今天的成功。心态好了,事业就会变好,事业一好起来,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于是又是心态变好,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非常赞同他的一句话:“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应该竭尽全力,做到每天都不留下遗憾。” 尽管我们有些人在学习上是落后与别人的,也有些人说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应该考虑合理分配节奏。但是有些落后的人就算拼命的冲刺也赶不上别人,也许他们没有什么胜算,但是这些同学应该在一开始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否则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比赛。如果今天不遗余力的努力了,那么自然就可以看到明天;这周竭尽全力就自然有了下一周;这个月勤奋的话就自然可以看到下一个月;今年同样拼尽全力的话,就能看到明年。每时每刻都在付出努力是最为重要的,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成功的!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2 读完道盛老先生的自传后,从字里行间传递出来一种不能言语的,持续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灌满我整个身心。一个多病又顽劣的穷小子成长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是他那份做事的执着和坚定还有那份大义名分的爱而有了今天的成就。也让我深深的反省了自己的言行和身心。至从接触道盛哲学才让我更深刻的清楚自己做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物质上的满足,它让我的思想境界提升到了要站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我原来想都没想过的问题,开阔了我的视野和心胸。 从道盛老先生的自传了解到他老人家一生真是在真枪实干中过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工夫及现实意义与价值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早期思想的体现,江右之后,王阳明则转扬“致良知”之论。因为在王阳明的内心,“致良知”论比“知行合一”说得更为直接和具体,也更有实践性。那王说的“致良知”具体内容如何呢?一般来讲,“致良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二是“致良知”说,指的就是王说的本体工夫同一论[1]125。当然,这两方面的内容也是密切相连的,无疑是其“致良知”论的宏观内容。 一、王阳明“致良知”的内涵 1.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 王说“良知”的初始含义,来源于《孟子》一书。而孟子认为,良知良能其实就是指人不需要思虑就能得知、不需要学习就能得行。而这一“良知良能”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中就成了人先天就具备的道德意识和思想。他的“良知”论其实也就是王说的道德本体论,这是王阳明对“良知”这一含义界定的首识。王阳明对良知的界定更为强调良知自主显现而为自我内心所自觉的特点。而且,他还使孟子“良知”说更推进了一步,让孟子那种萌芽状态的情的成分变为一种主体知觉层面的意识,让“知”的色彩变得浓厚了许多[2]118。 2.“致良知”的工夫

第一,“致良知”具有扩充、致极性。王阳明“致良知”中的“致”,不仅具有扩充的这种过程,还有至其极的意思。而且,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出了以“至”训“致”的观点。浅层意义上来讲,王阳明的“致”只是一种至极的意思,但其实要强调的则是“致良知”这一过程,其最终就是要达到“知至”的层次。所以,王阳明这里的“致”与“极”是贯通的,都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目的[1]156。最重要的是,王阳明这里的“致”,除了上面所述要扩充良知这一本体而到达“致其极”的目的,还有从本体到功用、再从功用复归本体的双向通道。他这一通过去除私欲而复归良知本体的渠道,不仅是一种格物致知而复归良知这一本体的过程,还是一种扩充延伸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彰显出本体与功用,也是二者的统一。因此,王阳明从这种本体和功用的层面来表达“致良知”之义,不仅使用了穷理尽性等词语,还应用了去欲克己等术语。因此,王阳明的这种本体与功用的“致良知”说,不是一种脱离日用常闻的理论玄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底,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用实行的。 第二,“致良知”具有推致、实行性。王阳明的“致良知”,在其发用流行的层面上不仅表现为“致良知”的至极之义,还应该以良知的实际功用,将其与至极其良知予以比较,如此才能与王阳明之前论述的“知行合一”说贯穿起来,而且,这也是王阳明自己所赞同的。《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代表作,对于“致知”的内涵,王阳明认为只有去实实在在地依良知去行便已达到。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