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标准状态:现行)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标准状态:现行)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5.020.40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 Y/T2188.3 2013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

F o r e s t r e s o u r c e d a t a c o l l e c t i o n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P a r t3:F o r e s t o p e r a t i o n a l i n v e n t o r y

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

L Y/T2188.3 2013

目次

…………………………………………………………………………………………………………前言Ⅰ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数据源及技术要求3………………………………………………………………………………………5技术指标4…………………………………………………………………………………………………6成果及质量要求5…………………………………………………………………………………………

………………………………………………………………………………………………………参考文献6

前言

L Y/T2188‘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第2部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三

本部分是L Y/T2188的第3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借鉴林业科学数据库二数字林业标准等,并参照已有的国家标准二行业标准以及全国各省作业设计调查技术规范首次制定三

本部分由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林业信息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瑞萍二黄国胜二李应国二闫宏伟二徐泽鸿二张敏二郑冬梅三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第3部分:作业设计调查

1范围

L Y/T2188的本部分规定了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中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数据源及技术要求二数据采集技术指标二成果及质量要求等内容三

本部分适用于以森林资源数据为本底的数据库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也适用于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 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L Y/T2186森林资源数据编码类技术规范

L Y/T2188.2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第2部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作业设计调查f o r e s t o p e r a t i o n a l i n v e n t o r y

简称三类调查三查清一个伐区内,或者一个抚育二改造林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量二出材量二生长状况二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二改造的方式二采伐强度二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二工艺设计等三这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范围的作业地块上三

3.2

森林类型f o r e s t t y p e

森林按其生态生活型二外貌二树种组成与结构所划分的类别三

[G B/T14721 2010,2.1.1]

3.3

作业区o p e r a t i n g a r e a

根据集材系统,按一个楞场或装车场所吸引的采伐范围划分的区域三

[G B/T26423 2010,5.16]

3.4

林班c o m p a r t m e n t

为便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二合理组织生产作业而划分的一种长期性的二最小的森林经营管理区划单元三

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资源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公司名称 2011年7月二O一一年七月

目录 第 1 部分概述 (3) 1.1 项目概况 (3) 1.2 系统建设目标 (3) 1.3 建设的原则 (4) 1.3.1 建设原则 (4) 1.4 参考资料和标准 (5) 第 2 部分系统总体框架与技术路线 (5) 2.1 系统应用架构 (6) 2.2 系统层次架构 (6) 2.3 关键技术与路线 (7) 第 3 部分系统设计规范 (9) 第 4 部分系统详细设计 (9)

第 1 部分概述 1.1 项目概况 Internet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和全球范围内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站 点遍布全球的巨大信息服务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源。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 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都越来越多地依赖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利用。 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Internet成为人们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桥梁。网络 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大量信息的产生,如何在海量的信息源中查找搜集所需的信息资源成为 了我们今后建设在线预订类旅游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及时性。而Web数据采集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依据用户兴趣,自动搜取网上特定种类的信息,去除无关数据和垃圾数据,筛选虚假数据和迟滞数据,过滤重复数据。直接将信息按照用户的要求呈现给用户。可 以大大减轻用户的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失。 1.2 系统建设目标 在线预订类旅游网是在线提供机票、酒店、旅游线路等旅游商品为主,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综合资讯信息、全方位的旅行信息和预订服务的网站。 如果用户要搜集这一类网站的相关数据,通常的做法是人工浏览网站,查看最近更新的信息。然后再将之复制粘贴到Excel文档或已有资源系统中。这种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 在查找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遗漏,数据转移的过程中会出错。针对这种情况,在线预订类旅游网信息自动采集的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因调查目的不同而调查精度要求不一,其主要调查技术规程为: A、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a、分类系统 主要依据土地的现实利用状况和覆盖特征进行四级分类,图示如下。 b、分类定义

土地(不含海域)分为陆地(含滩涂)和内陆水域两大一级地类。 ㈠陆地:常年露出水面的土地和滩涂(包括河流、湖泊的常水位至洪水位之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之间的面积)。 1)、林地:包括森林、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苗圃地。 (1)森林: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20以上(含0.20)的林地或冠幅连续宽度10米(面积0.1公顷)以上的林带,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乔木树种定义包含乔木经济林树种,例如油桐、乌桕、杜仲、厚朴、漆树、板栗、栓皮栎、黑荆树、桑树等。 ①针叶林:针叶树蓄积占65%以上的森林。 ②阔叶林:阔叶树蓄积占65%以上的森林。 ③针阔混交林:针叶树或阔叶树蓄积均占65%?以下的森林。 ④竹林:由竹类构成的森林,不包括胸径2?厘米以下的小杂竹丛。当毛竹为纯林时,每公顷株数不低于?225株(新造毛竹188株)即可划为毛竹林,否则划为荒地。当林木郁闭度不低于0.2,毛竹与林木混交,且毛竹株数每公顷不低于625株时,划为毛竹林;低于625株划为乔木林分。当林木郁闭度为0.10~0.19,毛竹与林木混交时,毛竹株数每公顷不低于225株划为毛竹林,低于?225株划为疏林地。 (2)疏林地:由乔木树种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竹林和灌木经济林不划疏林地。 (3)灌木林地:由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或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构成,且覆盖度不低于30%的林地。

优化设计作业

作业 1. 阐述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三要素。写出一般形式的数学模型。 答:建立最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的三要素: (1)决策变量和参数。决策变量是由数学模型的解确定的未知数。参数表示系统的控制 变量,有确定性的也有随机性的。 (2)约束或限制条件。 由于现实系统的客观物质条件限制,模型必须包括把决策变量限制在它们可行值之内的 约束条件,而这通常是用约束的数学函数形式来表示的。 (3)目标函数。 这是作为系统决策变量的一个数学函数来衡量系统的效率,即系统追求的目标。 2. 阐述设计可行域和不可行域的基本概念 答:约束对设计点在设计空间的活动范围有所限制。凡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设计点,它在设 计空间中的可能活动范围,称可行设计区域(可行域)。不能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设计空间便 是不可行设计区域(不可行域)。 3、无约束局部最优解的必要条件? 答: (1)一元函数(即单变量函数) 极值点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函数f (x )的一阶导数f’(x )存在的话,则欲使x *为极值点的必要条件为: f’(x *)=0 但使f’(x *)=0的点并不一定部是极值点;使函数f (x )的一阶导数f’(x )=0的点称为函数f (x ) 的驻点;极值点(对存在导数的函数)必为驻点,但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至于驻点是否为极 值点可以通过二阶导数f’’(x )=0来判断。 (2)n 元函数在定义域内极值点X *存在的必要条件为 即对每一个变量的一阶偏导数值必须为零,或者说梯度为零(n 维零向量)。 ▽f (X*)=0是多元函数极值点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满足▽f (X*)=0的 点X *称为驻点,至于驻点是否为极值点,尚须通过二阶偏导数矩阵来判断。 3. 阐述约束优化问题最优解的K-T 条件。 答:K-T 条件可阐述为: 如果X (k)是一个局部极小点,则该点的目标函数梯度▽f (X (k))可表示成该点诸约束面梯度为▽ g u (X (k))、▽h v (X (k))的如下线性组合: ()()()()0****21=????????????=?T n x X f x X f x X f X f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森林资源调查常用术语18条 1 森林 Forest 植被类型之一。以乔木为主体的,包括灌木、草本植物、其他生物及林中土壤在的自然综合体。 2 森林类型 Forest Types 森林按其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的不同所划分的类别。 3 优势树种 Dominant Species 简称优势种。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4 龄级 Age Class 对林木年龄的分级。是经营上计算林龄的单位。各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根据林木主伐年龄的长短和起源的不同,通常天然起源的针叶树和硬阔叶树以20年为一个龄级,软阔叶树以10年为一个龄级;人工林的龄级年限要短些。我国有些速生树种,如杉木、檫木、树、泡桐等人工林,多以5年为一个龄级;竹林和灌木树种,根据经济用途不同,又常以1年或2年为一个龄级。龄级由小到大以罗马数字1、Ⅱ、Ⅲ、Ⅳ……等表示。 5 地位级 Site Class 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一般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以符号Ⅰ、Ⅱ、Ⅲ、Ⅳ、Ⅴ表示。地位级越高,说明立地条件越好,其自然生产力也越高。任一林分的地位级可根据其平均树高和年龄在地位级表中查得。地位级是组织作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地位级不同的林分应采取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 6 树种组成 Species Composition 又叫林分组成。它说明某一林分中各个树种所占的比重。比重的大小以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准。如各树种的直径相差不大,也可以其株数多少为准。林木组成以各树种所占的十分比表示,叫组成式。如十分之六是落叶松、十分之四是桦树,其组成式为6落4桦。凡比重不到一成,但在0.5成以上则算做一成。比重不到0.5但在0.2成以上时,则以“+”号代之。不到0.2成者,则以“—”代之。如6落4桦+云-冷(落是落叶松,桦是桦树,云是云杉,冷是冷杉)。在组成式里,按树种比重大小排列。如遇比重相同,则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排在前头。 7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National Forest Continues Inventory 简称一类清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动态,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实行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以省(区、市)为单位,每五年复查一次。 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简称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等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其成果亦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10年。 9 作业设计调查 Forest Operating Investigation 简称三类调查。查清一个伐区,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围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围的作业地块上。 10 林种 Sorts of Forest 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如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11 生态公益林 Ecological Forest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生态公益林涉及到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林种,相应包括水源涵

电网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电网资源数据采集技术规范 1.概述 2010年10月27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试点实施全面推进视频会议的召开,省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全面启动。 电网GIS平台是构建在“SG186”工程一体化平台之内,实现电网资源的结构化管理和图形化展现,以面向服务的架构,为各类业务应用提供开放的、符合SG186工程技术规范的电网图形和分析服务的企业级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满足电网GIS平台建设需要并提升电网GIS平台图形质量,需要进行全区电网设备地理位置数据以及全区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工作。 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是构建在“SG186”一体化信息化平台之内的企业级公共空间平台。省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新建试点单位。省公司下一步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实施计划方案,建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省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工作有序进行。 2.资质及规模要求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投标人为参与本次招投标活动的合格投标人: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具备遥感测绘乙级及以上测绘资质,且近三年来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3)具有从事遥感测绘、工程测量和数据处理等工作的基础、实力和2个及以上省级测绘业绩。 3.项目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网GIS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典型设计标准以及各类测绘作业相关的规章、制度等内容,完成电力公司电网空间GIS平台所需电网地理数据的采集、整理、录入等工作,提供招标方所需的坐标、照片及现场采集的电力设备属性数据。

3.1测绘设备范围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准备工作方案》的要求,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通信、公共设施七类电网资源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由于电网GIS平台建设的第一阶段主要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10kV电压等级)、用电(大用户)的设备、公共设施六类数据,根据采集数据类型的不同,规范了数据采集的精度,所以本方案只对以上六类数据的内容及采集要求进行说明。 3.2测绘参考数据量 不再另外计算费用,如果实际数据量有超出参考数据量的±?%,再根据超出部分的额度另行结算。

水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水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bathymetric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JT/T 701 —200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深测量的系统配置、测前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的检查 验收和资料汇交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水深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进行的沿海港口航道水深测量。本标准不包括多波束测深设备的测量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319 中国海图图式 GB 12327 海道测量规范《沿海港口、航道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及质量评定标 准》(交通部海事局) 3总则 3.1平面坐标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坐标系,其与地心坐标系的关系采用国家统一使用的转 换参数或满足 GB 12327精度要求的区域性转换参数。 3.2高程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 平均海面。 3.3深度基准面采用理论最低潮面,深度基准面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一般情况下,它应与 国家高程基准进行联测。深度基准面一经确定并正式采用,一般不得变动。 3.4测图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大于 1:5,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1.5 °带投影,大于(含) 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3°带投影,小于 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6°带投 影,小于(含) 1:50,000 比例尺测图可采用墨卡托投影,并以测区的中央纬度作为基准纬线。 3.5直接用于沿海港口航道水深测量的最低平面控制基础应采用 GPSE 级点,或等同于该等 级点的控制点。 3.6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验 潮站的 水尺至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可用等外水准测定。 3.7水深测量定位中误差:大于 1:5,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 1.5mm;小于 (含) 1:5,000 大于(含) 1:100,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 1.0mm;小于 1:100,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实地 100m。 3.8图式符号按 GB 12319 执行。 3.9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为: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 声明:本文是根据“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2010年后续教育讲义”整理,著作权由授课老师所有,本人上传仅为学习交流用,若需用作其他用途,请与授课老师联系。若因我的上传侵犯了他人权利,请告诉我,我立即删除。 授课老师:王宏伟 小周整理 Neo_18@https://www.360docs.net/doc/8d8504868.html, 2010年10月

目录 第一部分森林资源资产调查 .................................................................. - 1 -1.1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资产 . (1) 1.1.1森林资源................................................................................. - 1 - 1.1.1.1森林资源的定义 ......................................................................... - 1 - 1.1.1.2森林资源的分类 ......................................................................... - 1 - 1.1.1.3森林资源的特点 ......................................................................... - 1 - 1.1.1.4森林资源的管理 ......................................................................... - 1 - 1.1.1.5森林区划 ..................................................................................... - 2 - 1.1.2森林资源资产......................................................................... - 2 - 1.1. 2.1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 ................................................................. - 2 - 1.1. 2.2森林资源资产的分类 ................................................................. - 2 - 1.1.2.3森林资源资产的特点 ................................................................. - 2 -1.2森林资源调查 .. (3) 1.2.1单株立木测量......................................................................... - 3 - 1.2.1.1直径测定 ..................................................................................... - 3 - 1.2.1.2树高测定 ..................................................................................... - 3 - 1.2.1.3年龄测定 ..................................................................................... - 3 - 1.2.1.4材积的测定 ................................................................................. - 4 - 1.2.2标准地及样地调查 ................................................................. - 5 - 1.2.2.1标准地调查 ................................................................................. - 5 - 1.2.2.2随机样地(简称样地)的调查.................................................. - 6 - 1.2.3角规测树................................................................................. - 6 - 1.2.3.1使用角规测量林分单位断面积(G/hm2)。................................. - 6 - 1.2.3.2使用角规测量林分单位蓄积量(M3/hm2)。............................... - 6 - 1.2.3.3使用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株数和平均直径的近似值。 ...... - 6 - 1.2.3.4角规测树注意事项: ................................................................. - 6 - 1.2.4小班调查................................................................................. - 7 - 1.2.4.1小班区划 ..................................................................................... - 7 - 1.2.4.2小班调查的方法 ......................................................................... - 7 - 1.2.4.3小班调查因子 ............................................................................. - 7 - 1.2.5抽样调查................................................................................. - 8 - 1.2.5.1抽样调查的概念 ......................................................................... - 8 - 1.2.5.2对森林抽样调查需要说明的问题.............................................. - 8 - 1.2.5.3常用的森林抽样调查方法.......................................................... - 8 - 1.2.6森林景观资源调查 ................................................................. - 8 - 1.2.6.1森林景观资源的分类 ................................................................. - 9 - 1.2.6.2森林景观资源的调查内容.......................................................... - 9 - 1.2.6.3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评价.......................................................... - 9 - 1.2.7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 - 10 - 1.2.7.1国家森林资源清查 ....................................................................- 10 - 1.2.7.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 11 - 1.2.7.3作业设计调查 ............................................................................- 12 -第二部分森林资源资产核查 .. (16) 2.1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16) 2.1.1森林资源资产清单 (16) 2.1.2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编制依据 (16) 2.1.3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主要内容 (16) 2.2森林资源资产核查的目的、要求和工作步骤 (16) 2.2.1核查目的 (16) 2.2.2核查内容 (16) 2.2.3核查精度要求 (17) 2.2.4森林资源资产清单可信度的判断 (18) 2.2.5工作步骤 (18) 2.3森林资源资产核查技术方法 (19)

机械优化设计大作业2011 - 副本

宁波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优化设计大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机械优化设计大作业 1.题目 行星减速器结构优化设计 NGW型行星减速器应用非常广泛。 1.1结构特点 (1)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传递功率大、承载能力高; (2)传动效率高,工作高; (3)传动比大。 1.2用途和使用条件 某行星齿轮减速器主要用于石油钻采设备的减速,其高速轴转速为1300r/min;工作环境温度为-20℃~60℃,可正、反两向运转。 按该减速器最小体积准则,确定行星减速器的主要参数。 2.已知条件 传动比u=4.64,输入扭矩T=1175.4N.m,齿轮材料均选用38SiMnMo钢,表面淬火硬度HRC 45~55,行星轮个数为3。要求传动比相对误差02 ?u。 .0 ≤ 弹性影响系数Z E=189.8MPa1/2;载荷系数k=1.05;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1250MPa;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1000MPa; =2.97;应力校正系数Y Sa=1.52; 齿轮的齿形系数Y Fa 小齿轮齿数z取值范围17--25;模数m取值范围2—6。 注: 优化目标为太阳轮齿数、齿宽和模数,初始点[24,52,5]T

3.数学模型的建立 建立数学模型见图1,即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最优化问题,模型中的数学关系式反映了最优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各种约 束条件。 3.1设计变量的确定 影响行星齿轮减速器体积的独立参数为中心轮齿数、齿宽、模数及行星齿轮的个数,将他们列为设计变量,即: x=[x 1 x 2 x 3 x 4 ]T=[z 1 b m c]T [1] 式中:z 1ˉ ̄ 太阳轮齿数;b―齿宽(mm);m—模数(mm);行星轮的个数。通常情况下,行星轮个数根据机构类型以事先选定,由已知条件c=3。这样,设计变量为: x=[x 1 x 2 x 3 ]T=[z 1 b m]T [1] 3.2目标函数的确定 为了方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重量可取太阳轮和3个行星轮体积之和来代替,即: V=π/4(d 12+Cd 2 2)b 式中:d 1--太阳轮1的分度圆直径,mm;d 2 --行星轮2的分度圆 直径,mm。 将d 1=mz 1, d 2 =mz 2 ,z 2 =z 1 (u-2)/2代入(3)式整理,目标函数 则为: F(x)=0.19635m2z 1 2b[4+(u-2)2c][1] 式中u--减速器传动比;c--行星轮个数 由已知条件c=3,u=4.64,因此目标函数可简化为: F(x)=4.891x 32x 1 2x 2

关于数据采集技术的内容

关键词:声卡数据采集MATLAB 信号处理 论文摘要:利用数据采集卡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价格昂贵且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匹配。声卡作为数据采集卡具有价格低廉、开发容易和系统灵活等优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和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数据采集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声卡为数据采集卡,以MATLAB为开发平台设计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本文介绍了MATLAB及其数据采集工具箱, 利用声卡的A/ D、D/ A 技术和MATLAB 的方便编程及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案,该方案具有实现简单、性价比和灵活度高的优点。用MATLAB 语言编制了相应软件,实现了该系统。该软件有着简洁的人机交互工作界面,操作方便,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扩充。最后给出了应用该系统采集数据的应用实例。 1绪论 1.1 课题背景 数据也称观测值,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等的结果,常以数量的形式给出。数据采集,又称数据获取,就是将系统需要管理的所有对象的原始数据收集、归类、整理、录入到系统当中去。数据采集是机管理系统使用前的一个数据初始化过程。数据采集技术广泛引用在各个领域。比如摄像头,麦克风,都是数据采集工具。 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可以是物理量,也可以是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作

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 被采集数据是已被转换为电讯号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水位、风速、压力等,可以是模拟量,也可以是数字量。采集一般是采样方式,即隔一定时间(称采样周期)对同一点数据重复采集。采集的数据大多是瞬时值,也可是某段时间内的一个特征值。准确的数据测量是数据采集的基础。数据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检测元件多种多样。不论哪种方法和元件,都以不影响被测对象状态和测量环境为前提,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采集含义很广,包括对连续物理量的采集。在计算机辅助制图、测图、设计中,对图形或图像数字化过程也可称为数据采集,此时被采集的是几何量数据。 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常常需要对外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技术是一种流行且实用的技术。它广泛应用于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仪器仪表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数据采集技术也呈现出速度更高、通道更多、数据量更大的发展态势。 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模拟量测量设备,其基本任务是把信号送入计算机或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它将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还可以用计算机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储存、显示和打印,以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用作生产过程中的反馈控制量。

数据采集技术规范V1.2-0811

电网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河北省电网GIS数据采集技术方案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项目概述 (1) 2、现有资料分析 (1) 2.1 基础控制资料 (1) 2.2 已有资料 (1) 3、项目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电网设备空间数据采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作业技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平面及高程基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数据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分幅编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数据取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硬件和软件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硬件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软件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电网设备空间数据采集 (2) 1、精度要求 (2) 2、电网设备空间数据采集内容 (2) 2.1 公共设施数据采集 (2) 2.2 发电数据采集 (3) 2.3 输电数据采集 (4) 2.4 变电数据采集 (6) 2.5 配电数据采集 (7) 2.6 用电数据采集 (9) 3、电网设备空间数据采集方案 (10) 3.1 资料准备 (10) 3.2 作业方法及流程 (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二00三年四月) 来源:国家林业局录入:admin 时间:2006-11-06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第四章调查方法 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第六章质量管理 第七章调查成果 附表格式 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 3.林种统计表 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 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 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 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 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 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积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 10.用材林与一般公益林中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 11.经济林统计表 12.竹林统计表 13.灌木林统计表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 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二条调查范围与内容 一、调查范围 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县级行政范围内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二、调查内容 (一)调查基本内容包括: 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二)下列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详细程度,应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目的以及以往资源调查成果的可利用程度,由调查会议具体确定: 1.森林生长量和消耗量调查; 2.森林土壤调查; 3.森林更新调查; 4.森林病虫害调查;

机械优化设计作业——梯度法求解

梯 度 法 求 最 优 解 问 题 姓 名:李刚 学号:2016210309 1、所求问题 用梯度法求目标函数121222125.05.1)(x x x x x x F --+=的无约束最优解,已知初始点 T X ]4,2[)0(-=,02.0=ε或002.0=ε 2、Matlab 编程实现 建立了一个Stair(e).m 的子函数来求解,e 为函数的输入变量,即问题中的ε。只需要在Matlab “命令行窗口”去调用此函数即可,用02.0=ε或002.0=ε去代替Stair(e).m 函数中的输入变量e 即可。 程序源码: function z =Stair(e) %输入变量e 来代替求解精度问题,方便求解不同静精度问题 syms x1 x2 a f=1.5*x1^2+0.5*x2^2-x1*x2-2*x1; %目标函数 dx1=diff(f,x1); %对x1求偏导 dx2=diff(f,x2); %对x2求偏导 g=[dx1,dx2]; %梯度 X=[x1,x2]; %建立坐标变量 X0=[-2,4]; %初始点坐标 g0=subs(g,X,X0); %subs 函数,用X0代替g 函数中的X G=norm(g0); %梯度的模 k=0; %迭代次数变量 F=subs(f,X,X0); %subs 函数,用X0代替f 函数中的X F=double(F); %数据类型转换 fprintf('迭代次数k=%d ;',k); fprintf('坐标值x1=%5.7f ',X0(1)); fprintf('x2=%5.7f ;',X0(2)); %fprintf('坐标值 X=%d %d\n',X0); fprintf('函数值F=%5.7f\n\n',F) for i=1:20 %迭代求解 if (G>e) %判断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k=k+1; d=-g0/G; %确定搜索方向

数据采集管理办法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 一、总则 根据《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 [2012]42 号),为全面科学评价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情况,规范 试点工作技术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技术数据科学可信,特编 制本办法。 本办法规范了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技术数据采集的类别、 条目及具体要求,数据将作为甲醇汽车试点工作评价的重要 依据。甲醇汽车的定义、标准及技术规范、专项检验项目按 照《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节[2012]42 号)中附件《甲醇汽车技术要求》规定执行。 二、技术数据采集内容与要求 (一)甲醇汽车整车 1. 甲醇汽车整车技术数据采集分为装用点燃式甲醇发 动机的甲醇汽车整车和装用压燃式甲醇发动机的甲醇汽车整 车两类。根据甲醇汽车整车的特殊性,结合甲醇汽车整车使 用的特殊要求,采集如下内容和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车 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文号(含批次)、车辆产品型号、 车辆号牌号码、制造厂商、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码、行驶 里程、排放等级、燃料类型、甲醇燃料箱容积、汽柴油箱容 积、起动性能、冷起动性能、限定条件下百公里油耗、加速 性能、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车外加速噪声等参数。通过 数据分析和对比,评价甲醇汽车整车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 化及使用情况。 2. 采集甲醇汽车整车技术数据应依据制造企业提供的出 厂技术数据,按规定(见附表 1、2)的内容建立技术档案。 3. 试点用甲醇汽车每半年由试点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 部门指定的、具有资质的机动车检验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检 验方法按机动车检验相关规定,检验数据由试点车辆运营单 位负责收集汇总。 4. 试点工作结束后,在试点运行车辆中抽取不少于 3 辆 乘用车、不少于 1 辆商用车,由试点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 部门委托具有国家级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负责对甲醇汽车整 车起动性能、百公里油耗、加速性能、最高车速、最大爬坡 度、车外加速噪声、常规排放检测、甲醛进行测试并提出检 测报告。 (二)甲醇发动机 1. 甲醇发动机技术数据采集分为点燃式甲醇发动机和 压燃式甲醇发动机两类,根据发动机的固有特性和使用性,结 合发动机燃用甲醇燃料的特殊要求,采集如下数据和参数:发 动机制造厂商、所配车型、发动机号、发动机型式、缸径、冲 程、排量、压缩比、最大功率、最大转矩、最低燃油消耗率等 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评价甲醇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的 性能变化及使用情况。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XXX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 XXX市于2006年开展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随着XX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7年来,林地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满足XXX市林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必须的森林资源现状信息,为指导和规范XXX市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XXX市林业局委托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开展新一轮二类调查工作。根据《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及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定,结合XXX市实际,拟定本技术方案,作为XXX市二类调查工作的依据之一。 一、调查任务 1、调查目的 查清XXX市森林资源现状,为XXX市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XXX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调查成果也是XXX市森林碳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依据之一。 2、任务 查清XXX市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综合评价XXX市森林资源现状特征与森林经营管理绩效,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二、调查范围及面积确定 1、调查范围 根据XXX市民政局2000年11月勘界图,市级行政界线以内的区域为本次调查范围。余金庵林场鹤庆县境内部分一并纳入调查范围,但不纳入XXX市资源统计。 2、面积确定 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界线图,经扫描、配准、矢量化后,在计算机上进行面积求算,经检查后的求算面积为173811hm2(含余金庵林场XXX部分3186hm2),作为本次调查面积,与2006年XXX市二类调查面积一致。 三、调查依据 1、XX省林业厅《XX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下简称《操作细则》); 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 26424—2010); 3、XXX市林业局与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XXX分院签订的《XXX市利用卫星影像图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 四、调查内容及精度要求 1、调查内容 ⑴核对和确定调查范围的境界线、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市、乡、村)以及森林经营单位管理区界线、保护区界线,转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地范围界线。

小学生作业优化设计

小学生作业优化设计 作者:竺传新 (小学语文2010年湖南岳阳小学语文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308 发 表日期: 2010-08-11 12:05:14 我们的课题,大家给点意见! 一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作业,利用作业来关注学生的发展,现行大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和操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作业设计训练的目标单一,缺乏系统,多学科的整合,教师追求的是正确率。二是作业设计中的单向性,在作业训练中,教师出示给学生的作业题型都是课本(或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选的,缺乏多样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无所作为的。三是作业设计中的绝对性,这样的作业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只是与标准答案比较对错,这就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并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四是作业设计中完成的封闭性,这样的作业过于强调独立思考,从来不把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进行培养,唯一像合作的也仅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 鉴于上述认识,我们开始对“小学生作业优化设计”进行探索,希望通过研究,使学生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促使我校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课题的界定 本研究所涉及的“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了使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地理解、掌握知识体系,依托所学过的知识、技能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进行的练习。 本研究所涉及的“设计”,则是指对小学生作业的设计。具体地说,就是对小学生在课堂内外所需完成的作业,包括朗读、背诵、抄写、写作、计算、调查、收集、动手操作等口头、笔头练习的一种符合教学理念和规范的设计。“作业设计”就是指为了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根据作业本身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科学的规划,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可见,作业的设计又是一次创造的过程,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优化设计”不是一种特定的作业形态,而是在新课程观念下,对常规作业模式的改革、突破和创新。它的设计可以由科任老师自行设计,也可以是各科老师相互协调、合作,它可以是学生自己设计,也可以是家长提出。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使学生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重要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调查报告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美国的小学教师是以很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定位课程作业目的的。教师不仅从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关系,而且从课外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定位课外作业的目的。国内,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有不少的教师进行过有关课外作业的设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目前国内有一些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设计新型课外作业形式的尝试,但只属于局部、零散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教师和学生对待新型课外作业的态度又重新回到传统的作业态度观中,认为作业一定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