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6月份)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6月份)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6月份) (含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6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石油分馏

B. 钢铁生锈

C. 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D. 油脂的皂化反应

2.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

是()

A. 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79N

B. N2分子的电子式:

C. 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D. 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及印刷术”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 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氧化剂只有KNO3

D. 活字印刷使用的胶泥由Al2O3、SiO2、CaO等组成,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4.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酒精可以杀灭病毒是因为其能使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B. 研究表明,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 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HClO

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46g C2H6O含有的O?H键数目为N A

B. 100mL12mol/L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6N A

C. 将0.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小于0.1N A

D. 常温常压下,124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粗硅

B. Mg(OH)

2

盐酸

MgCl2(aq)→

电解

Mg

C. Cu→盐酸CuCl

2(aq)→

蒸发无水CuCl

2

D.

7.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实验室

制备乙烯

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沸点:苯

为80.1℃,溴苯为156.2℃)

分离KCl和

NH4Cl固体混合

实验室用纯碱和稀硫酸

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

装置

A. A

B. B

C. C

D. D

8.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前者高

B. 阴离子的还原性:W2?>Q?

C. 离子半径:Y2?>Z3+

D. 元素的非金属性:Y>W

9.铜板上铁铆钉处的钢铁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 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B. 接触部位铜板表面有气泡生成

C.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 此过程中电子从Fe转移向Cu

10.某药物中间体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X的分子式为C23H25N2O3

B. 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 1 mol X最多能与9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 X能发生水解、氧化和消去反应

11.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mol C2H5OH和含1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

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

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 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 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 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2.熔融钠?硫电池性能优良,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电池。如图中

的电池反应为,难溶于熔融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2S4的电子式为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 x

C. Na和Na2S x分别为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D. 该电池是以Na?β?Al2O3为隔膜的二次电池

13.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

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Na2SO3溶液中存在:c(Na+)>c(SO?32?)>c(H2SO3)>c(HSO?3?)

B. 已知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c(Na+)>c(HSO?3?)>c(H2SO3)>c(SO?32?)

C. 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Na+)=c(SO?32?)+c(HSO?3?)+c(H2SO3)

D.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2c(SO?32?)+c(HSO?3?)

14.实验室欲探究CO还原CuO,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④中均可盛装碱石灰

B. 加热的顺序为③①⑤

C. ①③⑤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可将尾气用导管通入到⑤的酒精灯处灼烧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0分)

16.如图为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 (填元素符号).

(2)N、P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______ H3PO4(填“>”、“=”

或“<”).

(3)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 族.

(4)S、Cl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H2S______ HCl(填“>”、“=”或“<”).

17.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N2和x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6mo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90%,请回答下列问题:

(1)x=__________

(2)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消耗n mol N2

②用N2、H2、NH3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为1:3:2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2v

正(H2)=3v

(NH3)

18.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

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流程如下: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用1mo/L的硫酸800mL,若用18.4mol/L的浓硫酸来配制,量取浓硫酸时,需使用

的量筒的规格为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加入的NaClO 可与Mn2+反应:Mn2++ClO?+H2O=MnO2↓+2H++Cl?,还有一种离子

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中除含有Fe(OH)3、Al(OH)3外还有______。

(4)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波中Fe3+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______。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40506070

MgSO430.933.435.636.9

CaSO40.2100.2070.2010.193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操怍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便得到了MgSO4?7H2O。

(6)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g,得到的MgSO4?7H2O为17.22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

19.“点击化学”是指快速、高效连接分子的一类反应,例如铜催化的Huisgen环加成反应: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反应设计、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聚合物F并研究其水解反应。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

(1)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2)关于B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B和C

b.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醛基

(3)B生成C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X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请根据以上流程,并推测聚合物F所具有的特殊结构,下列关于聚合物F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F中必含—CH2=N—结构

B.F中必含—N=N—结构

C.F的结构可能是

(6)H是比A多一个碳原子的同系物。H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_种。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②能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

(7)为了探究连接基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设计了单体K,其合成路线如下,写出H、I、J的结构简式: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A

解析:解:A.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过程,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钢铁生锈,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蛋白质和浓硝酸的反应,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油脂的皂化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注意掌握核素、电子式、结构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表示错误;

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漏掉的氮原子的最外层1对孤电子对;

C.将共用电子对换成短线即为结构式,氯气中存在一对共价键;

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核电荷数不发生变化,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电子数应为8。

A.氮元素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7+9=16,该核素可以表示为:?716N,故A错误;

B.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氯气电子式为:,分子中存在1对氯氯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Cl?Cl,故C正确;

D.氯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为8个电子,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 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A.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制指南针的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

C.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3CO2↑,其中N、S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氧化剂有KNO3和S,故C错误;

D.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为两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变性、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消毒液等基本概念和物质,难度较小,掌握基础是关键。

A.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

B、胶体的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气溶胶属于胶体,故B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属于高分子,聚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故D错误。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熟悉物质结构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溶液中电荷守恒应用。

A.C2H6O结构简式未知,无法判断含有O?H键个数,故A错误;

B.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2mol,若与铜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氮,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6mol,但是由于铜足量,浓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后来变成了稀硝酸,生成了一氧化氮,转移的电子数增加,所以1.2mol硝酸与足量的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6mol,故B正确;

C.将0.1mol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n(CH3COO?)+n(OH?)=

n(Na+)+n(H+),而由于溶液显中性,故n(OH?)=n(H+),则有n(CH3COO?)=n(Na+)=0.1mol,即醋酸根的个数为N A个,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124gP4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P?P键数目为6N A,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本题是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的特点、反应条件,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A.Si可与氯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l4,SiCl4可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Si和HCl,该反应可用于工业提纯硅,故A正确;

B.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工业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镁,故B错误;

C、氯化铜溶液蒸发得氢氧化铜,而得不到无水氯化铜,不符合各步转化,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不是硫酸,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装置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分离、制备等基本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重点是针对实验选择合理的装置,难度不大。

A.制取乙烯,应加热到170℃,缺少温度计,故A错误;

B.为充分冷凝,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故B正确;

C.加热固体用坩埚,蒸发皿常用来蒸发液体,故C错误;

D.纯碱为粉末固体,则多孔隔板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解: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Y位于第二周期,Z、W、Q位于第三周期,Q与稀有气体元素相邻,位于ⅦA族,则Q为Cl元素,结合各元素

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Y为O,Z为Al,W为S元素。

A.W、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硫化氢、水,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水的沸点较高,故A 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SCl?,故B

正确;

C.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大小为:O2?>Al3+,故C正确;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O>S,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表结构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

素周期律内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

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了金属的腐蚀,难度不大,明确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条件

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钢铁的吸氧腐蚀中还含有氢氧化亚铁生成氢氧化铁的反应。

根据图片知,水中溶解了氧气,铜、铁和水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

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A.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2H2O+O2=4Fe(OH)3,故A正确;

B.该原电池中铜作正极,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没有气体生成,故B 错误;

C.该原电池中铜作正极,原电池放电时,负极失电子容易被腐蚀,正极被保护,所以铜不被腐蚀,

故C正确;

D.该原电池放电时,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铁流向正极铜,故D正确。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X的分子式为C23H20N2O3,故A错误;

B.X分子中连接羟基的为手性碳原子,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3个苯环以及羰基,则至少需要10mol氢气,故C错误;

D.含有羟基,可发生氧化和消去反应,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分子中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消去和氧化反应,含有苯环、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以此解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为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A.加入NaOH,NaOH和HBr发生反应而消耗HBr,导致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乙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A正确;

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溴乙烷产率增大,所以有利于生成C2H5Br,故B正确;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在原来平衡基础上向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但是各种反应物开始浓度相同、消耗的浓度相同,所以其转化率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

D.升高温度,HBr是挥发性酸、乙醇易挥发,在此温度下会挥发出去,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平衡的时间增长,故D错误。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解:A、Na2S4的结构类似过氧化钠,Na2S4电子式为,故A正确;

B、放电时,熔融硫作正极,电解质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 x,

故B正确;

C、放电时,Na做负极,负极反应式为2Na?2e?=2Na+,熔融硫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xS+2e?=S x2?,故C错误;

D、为防止熔融的钠与熔融的硫接触,以Na?β?Al2O3为隔膜,可以传递离子,构成闭合回路,由提高提供信息,电池反应为为可以充电的二次电池,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图片知,放电时,N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熔融钠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2Na?2e?=2Na+,阴离子向负极移动,Na?β?Al2O3为隔膜,熔融硫作正极,放电时电解质中钠离子向正极移动,放电时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 x,以此答题。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正确获取图片提供信息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阴

阳极,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计算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

题目难度中等。

A.Na2SO3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大小c(Na+)>c(SO32?)>c(OH?)>c(HSO3?)>c(H+)>c(H2SO3),故A错误;

B.NaHSO3溶液pH<7,该溶液中亚硫酸根离子电离大于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Na+)>

c(HSO3?)>c(H+)>c(SO32?)>c(OH?)>c(H2SO3),故B错误;

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可以是NaHS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c(H2SO3)+c(SO32?)+c(HSO3?),可以是NaHSO3和亚硫酸钠混合溶液可能呈酸性,物料守恒不是选项中的物料守恒,故C错误: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H+)=c(OH?),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为c(Na+)+c(H+)=c(OH?)+

2c(SO32?)+c(HSO3?)得到c(Na+)=2c(SO32?)+c(HSO3?),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原理、目的,难度不大。

A项,反应①装置是通过加热NaHCO3制取CO2,干燥管②是为了干燥CO2气体,不能用碱石灰,错误;

B项,装置③是将CO2转化为CO,如果先加热③,则会使反应装置中的炭粉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2,会发生H2还原CuO,与实验目的不符,应先加热装置①,使生成的CO2气体将空气赶出实验装置,再加热装置③,错误;

C项,装置①中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D项,最后的尾气中含有CO,可以通过燃烧将其除去,正确。

15.答案:(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变红酸性

(3)褪色漂白性

(4)变浑浊氧化

(5)褪色还原

(6)吸收多余的SO2气体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本题考查了SO2的制取及SO2的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重要性质:酸性气体、强还原性、弱氧化性、漂白性;二氧化硫有毒,对大气造成污染,实验中应有尾气处理装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⑥装置为SO2的制取装置,所以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

H2O+SO2↑,

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因此实验现象是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

故答案为:变红;酸性;

(3)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还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褪色;漂白性;

(4)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还有还原性;由于H2S具有强还原性,能被SO2氧化生成单质S,所以实验现象是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故答案为:变浑浊;氧化;

(5)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所以实验现象是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做还原剂,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褪色;还原;

(6)SO2是大气污染物,不能排放在大气中,所以⑤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的SO2气体;SO2+2NaOH=Na2SO3+H2O。

16.答案:F;>;二周期ⅥA族;<

解析:解:(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则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故答案为:F;

(2)非金属性N>P,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NO3>H3PO4,故答案为:>;

(3)O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电子层数为2,则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ⅥA族,故答案为:二周期ⅥA族;

(4)非金属性Cl>S,氢化物的稳定性:H2S

(1)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

(2)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3)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位置;

(4)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弱.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1)3

(2)20%

(3)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判断、化学反应的速率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难度不大,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是高考的热点,比较容易。

(1)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xmolH2,20min后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6mo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90%,则反应前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故氢气为4mol?1mol=3mol,即x=3;

故答案为:3

(2)设消耗的氮气为n mol,则:

N2(g)+3H2(g)?2NH3(g)

起始量(mol):1 3 0

变化量(mol):n 3n 2n

平衡量(mol):1?n3?3n 2n

所以:1?n+3?3n+2n=3.6,解得n=0.2,

N2转化率为0.2

1

×100%=20%;

故答案为:20%;

(3)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本来就需要消耗n mol N2,若改为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n mol N2,则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②N2、H2

NH3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一直为1:3:2,故不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故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在改变,表示气体分子数不再改变,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

⑤2v

正(H2)=3v

(NH3),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当,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答案为:④⑤。

18.答案:2Fe2++C1O?+2H+=2Fe3++Cl?+H2O MnO2、SiO2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趁热过滤、过滤洗涤70%

解析:解:(1)需用1mo/L的硫酸800mL,因没有800mL容量瓶,需用1000mL容量瓶,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18.4mol/L×V=1.0mol/L×1L,V≈0.054L=54mL,则应选择量筒的规格为100mL,即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由于溶液中有亚铁离子,能够被次氯酸钠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 2H+=2Fe3++Cl?+H2O,

故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

(3)由于二氧化锰和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在滤渣中存在,另外调节溶液pH生成的Fe(OH)3、Al(OH)3也在滤渣中,

故答案为:MnO2、SiO2;

(4)可以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三价铁离子,方法为: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故答案为: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滤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

(5)有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过滤洗涤,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过滤洗涤;

=0.1mol,根据镁原子守恒,生成MgSO4?7H2O的物(6)10g硼镁泥中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10g×40%

40g/mol

×100%=70%,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246g/mol×0.1mol=24.6g,MgSO4?7H2O的产率为:17.22g

24.6g

故答案为:70%。

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份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加入硫酸酸解PH=1,得到溶液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锰、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铝,加入次氯酸钠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沉淀锰离子,过滤后的滤液中利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除去硫酸钙,得到硫酸镁溶液,通过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得到MgSO4?7H2O。

(1)根据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硫酸的体积;

(2)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次氯酸钠氧化;

(3)根据题中信息,不能够与硫酸反应的成分会存在滤渣中,调节pH得到的不溶物也在滤渣中;

(4)根据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方法完成;

(5)根据表中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影响完成;

(6)根据硼镁泥中MgO的质量分数(占40%),计算出生成MgSO4?7H2O质量及产率。

本题考查了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的方法,涉及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选择、铁离子检验方法、硫酸镁晶体的产率计算等知识,把握实验流程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9.答案:(1)取代反应

(2)a

(3)

(4)(5)BC

(6)20

(7)H为、I为、J为

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涉及官能团的识别、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注意根据物质的结构明确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题目涉及有机物结构复杂,注意酚和溴发生取代反应位置,题目难度中等。

(1)A生成B,A中溴原子被取代,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2)a.红外光谱可以检验化学键,二者化学键不同,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法可以鉴别B和C,故a正确;

b.B中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醛基和碳碳三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中含有醛基,

故c错误;

故答案为:a;

(3)B生成C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种生成物X,分子式为C3H6O,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由C 的结构可知X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由D的分子式,可知C与脱去1分子水生成E,C中醛基与氨气反应形成C=N双键,故D为,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由聚合物F的水解产物中存在的五元环结构,可知E中碳碳三键、?N3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反应中形成五元环结构,故F的结构简式为:或

或,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中不含?CH2=N?结构,故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中必含?N=N?结构,故B正确;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有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5月份)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煅烧贝壳 B. 粮食酿醋 C. 古法炼铁 D. 火药爆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制镜利用了葡萄糖的氧化性 B.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 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对应的酸和醇 D.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 3.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 化,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血红色 Fe(NO3)2已变 质 B 在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 震荡。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 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比 碘强 C 炭粉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SO2和CO2产 生 D 向AgN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Cl溶液,然后再 向其中滴加KI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 成黄色沉淀 溶解度:AgCl> AgI 4.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图所示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 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GaN表面发生氧化反应:2H2O-4 e-=O2↑+4H+ C. Cu表面的反应是:CO2+8e-+6H2O=CH4+8OHˉ D. 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迁移 5.一定温度下,向10mL 0.40mol?L-1 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FeCl3溶液,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所示。资料显示,反应分两步进行: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化学试卷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 化学 ★祝你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复旦大学研究的能导电、存储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 B. 中国天眼用到碳化硅、芯片用到高纯硅、石英玻璃用到硅酸盐 C. 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当做金属合金材料使用的 D. 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 【答案】D 【解析】 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所以二硫化钼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 B.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 C. 金属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氮化镓是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 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故D正确;答案:D。 2.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A.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Ca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热选:(十三) 含解析

2018年(四川)高考化学二轮选择题热选(十三)及解析 1.(2017·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理综能力测试)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答案 C 解析A项,雾属于胶体,胶体的性质之一是具有丁达尔效应,故说法正确;B项,铁比铜活泼,发生Fe+Cu2+===Fe2++Cu,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C项,此方法属于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D项,钢是铁和其他单质组成的合金,故说法正确。 【链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时发生了物理及化学变化,明矾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红宝石、蓝宝石主要成分足氧化铝,而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日常生活中碱块(Na 2CO 3 ·10H 2 O)变成碱面(Na 2 CO 3 )属于风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B 【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明矾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B.稀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碱块与碱面是不同的物质,风化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2.(2017·长白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6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2.(3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 A.A B.B C.C D.D 3.(3分)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 4.(3分)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表: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138******** 熔点/℃13﹣25﹣47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甲苯的沸点高于144℃ C.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5.(3分)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

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 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 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 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 6.(3分)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7.(3分)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 装 置 现象a、d处试纸变蓝;b处变红,局部褪 色;c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 处有气泡产生;…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 制氢气用于新 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 料 D.开采可 燃冰,将其 作为能源 使用A.A B.B C.C D.D 【考点】1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熔点、状态发生改变,为物理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原子不会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8年全国卷,题目考查物质的变化,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主要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

别,难度不大。 2.(6分)(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 3 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 3 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 4→CH 3 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15:化学反应的实质;H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分析】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 B.甲烷反应后生成乙酸,结合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法判断; C.图中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说明为放热过程通过过渡态形成了C﹣C 化学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 【解答】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 成CH 3 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C.①→②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C键形成,故C正确; D.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2020年高考最新押题卷 化学 (一)试题

绝密★ 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 64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口罩、防护服、消毒用品及疫苗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两者的消毒原理不同 B.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C.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两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熔喷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两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8.对伞花烃()常用作染料、医药、香料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伞花烃的一氯代物有5种 B.对伞花烃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C.对伞花烃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D.对伞花烃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 9.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 .仪器a 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 .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先向浓硫酸中缓缓加入浓硝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将苯逐滴滴入 D .反应完全后,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苯和硝基苯 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的33.6L 氯气与足量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C .1L 1mol·L ?1的乙酸溶液中含H +的数量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乙醇完全燃烧产生CO 2分子的数目为N A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的H 2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 ?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电基体上的正极产物仅有NO 和NH +4 B .若导电基体上的Pt 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 C .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NO ?3能全部转化为N 2O D .若Ir 的表面处理1mol N 2O ,理论上负极消耗89.6L H 2 12.常温时,向H 2C 2O 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 表示 或 -24224c() c(HC O H C O )

2014年-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选择真题

2014年高考(全国Ⅰ卷) 理科综合能力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9.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 分解的机理为: H2O2 + I?→H2O + IO?慢 H2O2 + IO?→H2O + O2 + I?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 D. (H2O2)=(H2O)=(O2) 10.W、X、Y、Z 均是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 单质沸点:X>Y>Z C. 离子半径:X2?>Y+>Z- D. 原子序数:X>Y>Z

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 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

2019年高考化学冲刺押题卷及答案(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厨房中的食盐、食醋都是电解质 B. 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 Na、Mg、Al 三种金属 C. 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石油的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 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答案】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78g苯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 A B. 1mol的白磷(P4)或四氯化碳(CCl4)中所含的共价健数均为4N A C. 500mL2mol/L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数目为2N A D.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32g,则阴极转移的电子数效目一定为N A 【答案】C 【解析】A.苯分子结构中无碳碳双键,故A错误;B.一个白磷(P4)分子中含有6个P—P键,而一个四氯化碳(CCl4)分子中只含有4个C—Cl键,故B错误;C.根据物料守恒,500mL2mol/L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数目为2N A,故C正确;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溶解的是铜和比铜活泼的金属,则阳极质量减少32g,转移的电子数效目不一定为N A,故D错误;答案为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3.下列相关家庭实脸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预期目的 A 在少量食用碱中一次性加入过量食醋探究食用碱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B 在食用盐滴加少量淀粉液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C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液探究淀粉液是胶体还是溶液 D 将鸡蛋白溶于水后,滴加AgNO3溶液验证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 【答案】C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共有(不含之体异构)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答案】D 【解析】分子式为C9H12的单环芳烃共有8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二种丙 苯:正丙苯和异丙苯;三种甲乙苯:邻间对三种;三种三甲苯:邻三 甲苯、偏三甲苯和均三甲苯,故答案为D。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考前押题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2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和解释均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 A单晶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单晶硅可使光发生全反射 B泡沫灭火器是利用Al2(SO4)3溶液与饱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Al3+和HCO3﹣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阻燃性气体CO2,隔绝空气 C利用铝热剂(Al和Fe2O3)焊接钢轨铝置换出铁,吸收能量使铁凝固 D用乙醇洗去织物上的油污乙醇能与油污发生取代反应A.A B.B C.C D.D 2.(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B.Na2S的电子式: C.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 D.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 3.(2分)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2O(g)═COOH●+H2O● C.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D.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70eV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7Cl和35Cl﹣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B.白磷与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H3NO2与HNO2互为同系物 C.CH3CH2NO2与H2NCH2COOH互为同分异体体 D.CH3COOCH2CH3和CH3CH2COOCH3均由甲基、乙基和酯基组成,因而是同一种物质 5.(2分)下列关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联合制碱法生产的两种产品一种是碱,一种是盐 B.在硫酸工业生产过程的接触室中运用热交换技术可充分利用能源 C.在合成氨生产中有原料循环使用的工艺,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用烧碱溶液吸收精制硝酸产生的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6.(2分)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在钠碱循环中,吸收液为Na2SO3溶液,当吸收液的pH降为6左右时,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使其再生,图为再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阳极 B.a极区吸收液再生的原理是HSO3﹣+H+═H2O+SO2↑ C.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SO3﹣﹣2e﹣+H2O═SO42﹣+3H+ D.b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7.(2分)设X、Y、Z代表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中的三种主族元素,已知X+和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Y和Z 两种元素可形成含4个原子核、42个电子的负一价阴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 B.元素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 C.元素Z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X2Z中离子都达到稳定结构

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卷)(全国卷3)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化学键数相同3.(6分)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4.(6分)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 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6分)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确的是()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2Li+(1﹣)O2 6.(6分)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

2020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成果显著。下列成果所涉及的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 A.“天宫二号“航天器使用的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钛合金 B.“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砷化镓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的高效燃料——液氢 D.“C919”飞机身使用的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环氧树脂 2.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石灰乳脱除烟气中的SO2 B.用明矾[KAl(SO4)2?12H2O]处理污水 C.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 D.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杀灭细菌 3.水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水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Na B.Cl2C.NO2D.Na2O 4.已知:33As(砷)与P为同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s原子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 B.AsH3的电子式是 C.热稳定性:AsH3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案详细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考点分析答 案详细解析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分)(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 可燃冰, 将其作为 能源使用 A.A B.B C.C D.D 【考点】1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熔点、状态发生改变,为物理变化,而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为原子的重新组合,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但原子不会改变,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8年全国卷,题目考查物质的变化,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主要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难度不大。

2.(6分)(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考点】15:化学反应的实质;H1: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分析】A.原子利用率是指被利用的原子数和总原子数之比; B.甲烷反应后生成乙酸,结合分子中化学键变化法判断; C.图中可知。①→②过程中能量降低,说明为放热过程通过过渡态形成了C﹣C化学键; D.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和反应焓变; 【解答】解: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9~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 拟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i 28 Fe 56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抗疟良药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这充分说明了“化学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下列不属于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将氧化铁添加到油漆中制红色油漆 B.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C.将粘土烧制成精美的瓷器

D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8.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8 g 14CO 和N 2的混合物所含的质子数为14N A B .常温下,100 mL 1 mol ·L -1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 N A C .将N A 个NH 3分子溶于1 L 水中得到1 mol ·L -1的氨水 D .1 mol Cl 2分别与足量的铁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2N A 9.X 、Y 、Z 、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 元素的一种原子不 含中子,Y 元素在大气中存在两种常见单质,Z 与X 处于同一主族,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0.87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 C .化合物Z 2Y 2与X 2Y 2中化学键完全相同 D .由Y 、Z 、W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 10.如图表示除去X 中所含杂质的过程。下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X X ???→加入①操作② 含杂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1(OH)3:2AlO 2-+CO 2+3H 2O===2Al(OH)3↓+CO 32-

高考化学考前押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4高考化学考前押题: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正确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1.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两种角度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是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差值,如 下图所示 a表示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 b表示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 c表示反应热。 (2)从宏观的角度说,是反应物自身的能量与生成物的能量差值,在上图中: a表示活化能; b表示活化分子结合成生成物所释放的能量; c表示反应热。 2.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反应热:ΔH =E 1-E 2或ΔH =E 4-E 3,即ΔH 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题组一 反应热概念的理解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3)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 2. 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 =2×(-57.3) kJ·mol -1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 ,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 283.0 kJ·mol -1 C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1 ,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 2O(l)=====电解2H 2(g)+ O 2(g) ΔH =+285.5 kJ·mol -1 D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答案 B 解析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液态H 2O 时的反应热叫作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1 mol 液态H 2O 为基准的,A 项错误;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 mol -1,则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则2CO(g)+O 2(g)===2CO 2(g) ΔH =-2×283.0 kJ·mol -1 ,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B 项正确;电解2 mol 水吸收的热量和2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C 项中的ΔH 应为+571.0 kJ·mol -1 ;在25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 项错误。 失误防范

云南省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3.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4.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5.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北京市高考试题--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0高考真题精品解析—理综化学(北京卷) 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6.答案B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 ...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 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类别。H2SO4和NaOH均具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A项正确;CH4、C2H4为易燃的气体,属于易燃气体,B项错误;CaC2、Na与水均能剧烈反应,属于遇湿易燃物品,C项正确;KMnO4、K2Cr2O7均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剂,D项正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 乳酸(C 3H 6O 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分子间发生 缩聚反应的产物,链节中含有酯基,A 项正确;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均为丁烷,B 项错误;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 项错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蛋白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误区警示】糖类中的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均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上下移动铜丝可 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 2的量,A 项正确;SO 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②中品红溶液可以验证SO 2的生成,B 项正确;SO 2有毒,能与NaOH 溶液反应,因此③中NaOH 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SO 2,C 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①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CuSO 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 项错误。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0.1 mol/L CH 3COOH 溶液的pH >1:CH 3COOH 垐?噲?CH 3COO -+H + B.“NO 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 2(g) 垐?噲?N 2O 4(g) ?H <0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 + +2NO 3- ===3Fe 2+ +2NO ↑+4H 2O D.向Na 2CO 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 23-+H 2O 垐?噲?HCO 3-+OH -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方程式的正误判断。0.1molCH 3COOH 溶液的pH >1,则c(H + )<0.1mol/L , 说明醋酸没有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 ,A 项正确;“NO 2”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平衡2NO 2?N 2O 4向正方向移动,颜色变浅,B 项正确;铁容易稀硝酸,溶液变黄,说明Fe 被氧化为Fe 3+ :Fe +4H + +NO 3- =Fe 3+ +NO ↑+2H 2O ,C 项错误;Na 2CO 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变红,D 项正确。

2018年度北京高考化学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 所制氢气用 于新能源汽 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 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 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 将其作为能源使 用 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4 NH+OH? 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 ?Cu 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NaOH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 水中 Na2S溶液滴入 AgCl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 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 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 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 随后变为红棕色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好教育泄露天机2018高考押题卷 化学(一)教师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31 Cu-64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 .医院常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 C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咸味,可被用来制造食盐 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 【答案】C 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8g H 218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 A B .精炼铜,若阳极失去0.1N 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3.2g C .将1L 0.5mol/L 的FeCl 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0.5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 3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N A 【答案】B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时,通入氢气并加催化剂加热 C .CH 3COOCH 2CH 3与 H 218O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CH 3CH 218OH D .含苯环结构且分子式为C 6H 5Cl 的有机物中一个氢被—C 5H 11原子团取代形成的有机物共有24种 【答案】D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A 11.利用在特定条件下用铂电极(阳极为铂丝)电解饱和硫酸氢钾溶液的方法制备K 2S 2O 8(过二硫酸钾)。在低温下电解液中主要含有 K + 、H + 和HSO 4- 离子,电流通过溶液后,发生电极反应,在阳极区可得K 2S 2O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是质子交换膜 B .d 出口有O 2放出 C .阳极反应:2HSO 4- -2e - =S 2O 82- +2H + D .低温饱和硫酸氢钾溶液在a 口加入 【答案】B 12.短周期元素X 、Y 、Z 、W 、R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且是一种清洁能源,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R 的电子数之和等于Y 与Z 的电子数之和,R 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R>W>Y>X B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比X 与R 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低 C .Z 、W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D .可以通过电解W 的氯化物来制取W 单质 【答案】C 此卷 只 装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