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上洋务运动

冀教版历史八上洋务运动
冀教版历史八上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魏源等人的主要思想;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和要求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知道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洋务派创办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

1、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2、难点:洋务派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转向重点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学法指导

近代化: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为应对国外危机,维护清朝统治而发起的,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场自救运动。时间上集中于19世纪60~90年代。

1、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

2、掌握本课知识点:

一、睁眼看世界(魏源在鸦片战争后对拯救中国民族危机的思考及其提出的方案。)

1、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是,他的作品是,主要内容

主张,意义

二、“自强”与“求富”

1、目的:

2、代表人物:中央,地方

3、时间:

4、口号:

5、主要内容

前期后期

时间

口号

内容

6、结束标志

7、评价洋务运动(难点)第一、

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第三、

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关系、思想文化的变化,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第四、洋务运动受当时主客观条件限制,如政治制度的限制,洋务派本身的局限、列强的影响等,没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三、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出现

社会条件

内容时间代表

新式交通工具

新式通讯工具

练习检测

1、想一想:魏源为什么会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2、说一说:不允许用机车牵引而使用骡马来拖拽车厢,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什么心态?

3、问题探究: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觉得他们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洋务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8.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新人教版-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二,洋务运动的概况。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 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二、教法建议 1.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2)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导入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3.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材是从以下四方面介绍的,应以教师讲解为主。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时,要明确它们各自具有“开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的特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第二、创办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又给他们以很大刺激,“分洋商之利”也是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此外,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为其提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精品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3.教师强调: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4.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 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学生回答: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2.教师提问: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

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教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 学生回答: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实现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是如何实现强兵的? 目标导学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 2.教师讲解:洋务派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师,势力雄厚,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军备训练不当,最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破产。 3.教师指出: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学生回答) 4.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其次,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而不除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三、课堂总结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先后提出“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板书设计?

2018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4课洋务运动 练习题

第4课洋务运动 一、选择题 1.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 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 A.镇压农民起义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封建的统治者在19世纪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它开始 于( C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3. 《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 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 施的是 ( B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 4.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B )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则徐 5.“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下列企业是在“自强”口号 下创办的是( A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6.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 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D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7.下列企业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事( C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矿务局 D.安庆内军械所 8.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 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C) 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出现在( B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民国时期 10.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入列,表明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么,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D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11.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出现在( B )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中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C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C.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一定抵制作用 D.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3.洋务运动时期创建了中国的新式海军其中不包括( D )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福建水师 D.北海舰队 14.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因素是( B ) ①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②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具有探索意识的官员③太平天国的威胁④统治者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⑤西方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5.洋务运动的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化中的一块界碑,为什么( D ) A.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洋务运动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办洋务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为目的,进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虽未达到富强,但却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和视频) 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交流法。 2、说、评、议结合法。 3、系统知识归纳法。 4、中外历史联系法 学习准备 阅读收集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人物、事件资料。板书设计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派出现的背景、代表 2、洋务运动出现的目的、时间、口号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开办民用工业 (3)筹建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初二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新苏版

初二历史上册第6课《洋务运动》教案新苏版教学目标? 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 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 将学生分为假设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之后,各组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表与图,大家共同讨论,制定最为合理的表与图。 难点分析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洋务运动也不例外。虽然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具有消极影响,但是,它对中国近代历史所起得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慈禧支持洋务派的原因,〝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含义,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根本目的,洋务运动中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新式学校的兴建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的评价洋务运动以及分析出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内探究活动 ⑴让学生仔细观看〝江南制造总局〞和〝开平煤矿〞两张图片,通过比较两者建筑物外观的特点的异同,分析洋务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的后果。 ⑵详见〝重点突破〞。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节洋务运动 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洋务运动知识点讲 解 知识点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 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既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6、洋务运动主要活动: (1)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目的:武装军队 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c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中近第一个交通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2)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辅助军事工业) 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中近第一个轮船公司。 b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近第一个钢铁厂)见书第29页。 (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rarr;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奕訢创立的,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 (5)设立翻译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7、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 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因此,

八年级上册历史 洋务运动

八年级上册 洋务运动 1、背景: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清政府的一些官员痛感中国的武器装备和技术落后于西方。于是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的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 2、主张: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在中央以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潘、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 4、指导思想: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分类思想是“师夷制夷”,也就是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来抵御外辱。和“中体西用”,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5、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6、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筹办新式陆海军;组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舰队。(3)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电报总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7、影响: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

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中国产生了第一批近代产业,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的逐渐转化,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从根本目的上看,洋务派不改变不改变封建制度,就行让国家富强起来,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2)从内容上看:洋务派学习西方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是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的。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场自救运动有哪些内容?结果如何?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教案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教 案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 情感目标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化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西方经济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同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以失败告终,使学生认识到不改变封建统治根基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技能目标 通过对洋务运动内容的学习,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主要抓住洋务运动人物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法指导 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江南制造总局图片,介绍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简称制造局,还被称作机器局,是成立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生产机构。下设机器、木工、熟铁、炼钢、铸造、枪炮等分局,拥有2000多名工人,以制造枪炮子弹、水雷为主,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其于1865年9月成立于上海,由李鸿章创办。 洋务运动是怎么一回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在中国近代史上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讲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洋务派的概念、洋务派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概念、时间、及目的等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的答案 出示材料: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

初中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洋务运动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洋务运动 第6课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新课预习: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_____,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洋务运动在中央以____为代表,时间是_____,掀起了一场“____”的运动。 3、分两个阶段:前期以____为口号,兴办____,局(____

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____为口号,兴办____,如_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还建立了三支____。(分别是:_____ ____ ____) 4、____年成立的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5、洋务运动的评价: (见课本30页)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解课本的有关图片使学生认识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小结。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练习: 1.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作的铁甲舰“平远号”。请问: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的统治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 2.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c.自强d.求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6课 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洋务运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既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结果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洋务运动。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阅读课本“自强”与“求富”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________。 2.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________________。 3.代表人物:这些官员被称为“______派”。他们的代表在中央是________,在地方主要是________、李鸿章、左宗棠和________。 4.时间:从19世纪___~___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________”的洋务运动。 5.主要内容 (1)洋务运动前期又以“________”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近代________。 (2)洋务运动后期以“________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________,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________和________三支海军。 (4)洋务派还开始兴办________,培养人才。其中1862年成立的______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还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 6.结果:甲午战争中,________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阅读课本“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目,完成下列问题。) 1.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 的封建统治者的________。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________,而不是把中国引向________。 2.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

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苏版初二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练习题

苏版初二历史上第4课洋务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 A、镇压农民起义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2.封建的统治者在19世纪发起了一场〝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它开始于〔C〕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3. ?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那么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B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 4.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是〔B〕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林那么徐 5.〝自强〞与〝求富〞是洋务运动两大口号,以下企业是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是〔A〕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汉阳铁厂 6. 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D)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7.以下企业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事〔C〕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矿务局 D.安庆内军械所 8.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C ) ①轮船××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出现在〔B〕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民国时期 10.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入列,说明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那么,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 D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 11.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出现在〔B〕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中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2.上海轮船××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C ) 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C.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一定抵制作用 D.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3.洋务运动时期创建了中国的新式海军其中不包括〔D〕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福建水师 D.北海舰队 14. 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因素是( B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洋务运动练习题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第6课《洋务运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作 的铁甲舰“平远号”。请问:造此舰的目的 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 2.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 C.自强D.求富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4.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不包括()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5.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6.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 7.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A.孙中山 B.李鸿章 C.洪秀全 D.谭嗣同 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重要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 1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12.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动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创办近代企业采取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 二.列举题: 13.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4.列举洋务运动的内容。 15.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 请回答: ①你知道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洋务运动》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点,培养提取要点能力; 通过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学习,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 通过讨论并辨证评价洋务运动,了解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并初步学会使用,具备基本的辨证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难点:如何组织好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出示《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鼠首兔首铜像》图片,这些是今年来法国艺术品市场最高规格的文物珍品展之一。这些在海外漂泊了已经140多年珍贵历史文物什么时候能够回到祖国怀抱的,会让我们不得不想起近代史上的什么事件?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

学习新课 (展示时间轴)让我们把视线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的1860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历史的进入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贫弱的清政府在刚刚失败于英法之手的时节,却还要不得不去拼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是一种什么局面?(生答:内忧外患)对,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面对此背景,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朝廷重臣,你会向皇帝提出那些办法解除危机呢?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注意归纳要点) 那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清政府内部一些官员是怎么说的? 课堂辩论:分别扮演洋务派和顽固派代表人物 辩论结束教师着即引导并展示洋务派曾国藩和李鸿章的话 提问:两人有一个共同的什么主张呢?(学习西方国家技术) 看来我们中也有一些同学与这些官员的想法不谋而合!这部分官员在战争中亲眼目睹了或亲身感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他们对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有切肤之痛,因此他们才敢于大胆抛弃“天朝上国”的落后观念,提出了向洋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的想法,有这种思想的人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洋务运动拉开了序幕,古老而落后的近代中国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这也正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洋务派如此积极地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最终目的何在呢? (维护清朝统治) 当时,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有哪些人呢?大家看书,

初中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 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洋务运动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洋务运动教案 第1课洋务运动教案 【课标要求】 掌握以及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通过讲述洋务运动的一些史实,评价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和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

析评论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一、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二、难点:如何组织好课堂辩论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课件播放记录片《鸦片战争》和《黄海战役》片段,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