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

回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
回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

《回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三首表现回声的音乐作品,学习音的强弱几号f、p、pp,了解无伴奏合唱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感受音乐要素所传达的消息,从而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与音乐的共鸣,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体验“回声”效果并能运用各种音响和力度的变化制造“回声”。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唤起学生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这种人类音乐精髓的情感共鸣,使其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

【教材分析】

《回声》是十六世纪“尼德兰乐派”重要作曲家拉索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仍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的经典无伴奏合唱名曲。作品采用“卡农”等复调手法结合主调音乐和声技法创作而成。“回声”效果的营造主要是由于采用了“双合唱队”——即大型合唱、小型合唱或重唱进行多次模仿、追逐,再辅以力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堪称妙趣横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合唱(特别是无伴奏合唱)的艺术感受力,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

2.用节奏模仿、音乐模仿、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中回声的变现特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1.看图片谈话导入情景。

2.亲身体验回声,感受音的强弱。。

3.学习音的强弱几号f、p。

在音乐实践中学习音的强弱,初步了解回声的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回声》

A.欣赏歌曲《回声》,听到回声用“聆听”的动作表示。

B.再次欣赏歌曲,并用打击乐伴奏,感受原声的强与回声的弱。

C.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在歌曲中感受强弱并表现。

2.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

A.欣赏无伴奏合唱《回声》,感受歌曲的表现形式,感受歌曲的名字。

B.了解什么是无伴奏合唱及其特点。

C.再次欣赏《回声》感受无伴奏合唱带来的歌曲意境,并了解歌曲采用的重复完整乐句的方法。

D.学习无伴奏合唱的相关知识,感受其表现的音乐意境。

3.欣赏无伴奏合唱《翠谷双回声》

A.聆听《翠谷双回声》,比较这首无伴奏合唱与前一首《回声》在重复乐句上有什么区别。

B.学习力度记号pp很弱。

C.模唱《翠谷双回声》。

D.分声部感受歌曲的三种不同的力度。

在聆听中感知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音乐表现力。

【课后作业】

回去对比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并且熟唱,掌握两个歌曲的特点。

高级中学音乐教案设计

高级中学音乐教案设计 【篇一: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曾一度称为“唱歌”课,且现在“唱歌”教学的份量在音乐课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突出了“唱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所指出的“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最恰当的手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学音乐课程中会如此强调“唱歌”教学的原因所在。在义务教育阶段“唱歌”是音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而高中阶段《歌唱》属音乐课程中单独开设的教学模块,那两者之间的学习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歌唱》模块教学的准确定位。首先,从名称来看,“唱歌”和“歌唱”的主体学习内容是歌曲的演唱,但“唱歌”重在演唱歌曲,而“歌唱”的内涵更广,应该包括与“歌”和“唱”相关的诸多内容,如,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提高以及歌唱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其次,高中阶段的《歌唱》教学目标定位更专业,指向性更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唱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高中阶段的《歌唱》模块学习旨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并使学生对“歌唱”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表现、排练、赏析等的综合能力。再次,高中阶段《歌唱》教学的内容更具专业性,学习的时间也更集中。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以齐唱、合唱歌曲的学习为主,并将歌曲学习与音乐教学其他领域相结合。 高中《歌唱》模块涉及到各种演唱形式的学习与实践,并且是歌曲演唱与歌曲赏析相结合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集中于一到两个学期。最后,高中阶段《歌唱》模块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唱学习,是全员参与的唱歌学习;高中阶段是选修课程,是一部分对“唱歌”有兴趣,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学习。学习的方式也更主动,以互动或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任何教学措施都是为着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服务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篇一: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已编辑】人音版音乐鉴赏教案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第九节现代京剧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 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 1 -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第二十三节爵士乐 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 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 教学设计 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节《聂耳》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 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 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 2 - - 3 - - 4 -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聆听 《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联 想与想像力,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并将音乐的形式要素溶入到作 品分析中。初步学习鉴赏的方法,逐步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用其 他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完成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 一、学习目标: 1、聆听两个版本的《脚夫调》,比较舞台演出与原生态演唱带给人 不同的心理感受,认同民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对人们普遍存在情感的 真挚表达。 2、认真细致的聆听《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刨洋芋》,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情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 能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设计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并体验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能够随音乐哼唱,理解记忆音乐主题。 (二)能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兴趣,乐于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三)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感受其风格特征。 (二)难点:体验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二)展开: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 (三)深入:进一步了解艺术歌曲的与特点。 (四)拓展: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情况。 四、教学资源 (一)教师: 1.利用配套教学参考书和课件资源。 2.自选一首舒伯特歌曲做范唱,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二)学生: 1.自主学习查找舒伯特对相关资料,制成课件展示交流;同时了解我国艺 术歌曲的发展情况。 2.学唱一首经典歌曲在课上演唱,汇报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学习鉴赏:认真聆听教材提供的三首作品,学唱《鳟鱼》,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了解其风格特征。 (二)聆听教师和个别学生的演唱,直观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与风格。 (三)观赏教师提供的影视资料,感受艺术家对舒伯特歌曲的解读。 (四)探究感悟:在充分聆听、鉴赏的基础上,探究舒伯特艺术歌曲所蕴含的深层内容,了解作者本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情况,拓展学生视野。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让学生将本课歌曲进行演唱,个人、分组、自由组合,形式均可。

高中音乐《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京剧之美》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京剧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模块教学,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等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京剧艺术特征的介绍,让学生在京剧欣赏中感受京剧的 艺术美,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京剧艺术的鉴赏力。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感受京剧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生进入课堂时播放《万年欢》来营造京剧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 1. 提问:刚才同学们听的音乐是属于什么剧种? 生:“京剧”。 2. 师:很好,我们都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们对京剧了解吗? 3. 多媒体播放相关画面:头饰、服饰、靴子、脸谱(代表某个人的身份、性格和品质及角色和命运)等图片,初步感受京剧之美。 4. 介绍京剧的起源与唱腔。 5. 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 ①、多媒体呈示:各种行当的分类及特点 ②、依次结合图片介绍“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A、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讲解: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B、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讲解:包括花旦、老旦、青衣、武旦、刀马旦等),并附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 优质课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1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 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其音色判断能力,了解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剧烈冲击下,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远主动去接触这类意境深远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导致学生对于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本堂课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听、说、演等手段,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通过参与演奏、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例在设计上着重让学生认识两个乐种的音乐风格,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重点难点

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和判断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2、探究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丝竹之悦耳,祛案牍之劳形师生探讨“”丝竹“”一词来源,引出“丝竹乐”。 活动2【讲授】 一、江南丝竹 1、浏览教材52页文字部分,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2、思:聆听《中花六板》,分析其风格。 3、议、评:探究:《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旋律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变化? 4、展、练:师生合作完成乐曲《紫竹调》。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的认识。】 活动3【讲授】二、广东音乐 1、检:教师高胡演奏《步步高》,学生判断是否区别于江南丝竹。 2、展:学生展示搜集的广东音乐基本知识,教师总结。 3、思:简介主奏乐器——高胡

歌唱模块_第四单元_世界之光

第四单元《世界之光》 教学内容:《世界之光》 ?本单元涉及的有美国、苏联、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爱尔兰、阿根廷、朝鲜等国家的声乐作品.包括两首欣赏歌曲,一首实践歌曲和若干自选歌曲. ?本单元实践的内容是一首重唱歌曲,也是本教材中唯一的一首重唱歌曲. ?拓展与探究可分为三个层次:以探究为主的第一,五题;以拓展为主的第三,六题;既有拓展又有探究的第二,四题. 教学目标: ? 1. 通过欣赏、歌唱各国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享受世界音乐之光。? 2.感受混声合唱《故乡的亲人》及女声合唱《你不要忘》的不同合唱音响,了解合唱队的各种编制。 ? 3.歌唱实践,重唱(或二声部合唱)《深深的海洋》。继续学习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统一,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自选歌唱曲目,唱好不同风格的作品。 ?欣赏:《故乡的亲人》和《你不要忘》等歌曲,学习黑人灵歌、苏联歌曲和合唱队的编制等相关音乐知识。 ?歌唱实践:重唱(或二声部合唱)《深深的海洋》,继续学习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统一。 ?拓展与探究:其他国家歌曲的欣赏与歌唱实践。 ?重点:欣赏《故乡的亲人》并了解其作者福斯特, 歌唱《深深的海洋》。 ?难点:唱准《深深的海洋》二声部的三、六度音程。 斯蒂芬·福斯特(1826-1864) 《故乡的亲人》 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了他很深的印象的缘故。 《Amazing Grace》中文翻译为《奇异恩典》,也有人称《天赐恩宠》,grace原意为"优雅、优美",此处解释成"上帝对人类的慈悲、恩宠"。是美国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村福音歌曲,是美国人最喜爱的一苜赞美诗,也是全世界基督徒都会唱的一首歌。ROV. John NEWTON作于1779年,开始是一首传统的民谣,或黑人灵歌,它表达了宗教的忠诚,其中包含着一个平淡但是极富深意的赎罪的故事,它成了基督徒每次祈祷忏悔时必唱的曲目,后来它流行越来越广,超越了宗教,成了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成为人们祈求和平的经典歌曲,是人民精神世界的赞歌,歌的主题和《圣经》的主旨相符:忏悔、感恩、赎罪、重生,现在在任何庄严隆重的场合、在仪式上、在很多流行音乐唱片里、在国家级的典礼以及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你都能听到这首圣洁,祥和,庄重,优美的歌曲。 体验”重复”和”对比”所带来的美感,找出哪些地方是重复?哪些地方是对比? 如果歌曲中只有一个”f”记号,它将会在哪出现? 你怎样设计歌曲的力度变化? 歌曲中的乡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第一单元学会歌唱教案

《学会歌唱》教学设计 课题:《学会歌唱》(人教版歌唱模块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欣赏独唱《我爱你,中国》、《我的未来不是梦》,合唱曲《回声》、《把我的奶名儿叫》四首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作品,从感性和理性上提升高中学生对歌唱的情趣和认识,将使喜欢歌唱的你,升华为理智歌唱的你。 2、初步认知什么是歌唱、什么是合唱,并开展探究性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歌曲在风格、歌唱表演技巧上的特征,引导学生对不声乐表演艺术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2、鼓励学生对熟悉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和演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歌曲歌曲《想唱就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上课,礼式,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歌唱吗?《尚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你对歌唱了解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歌唱。 三、新课 我们所要学习的第一单元的标题是什么?学会歌唱。歌唱是什么?怎样才能学会歌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1、音乐知识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8页的音乐知识:歌唱与合唱。然后阅读课本中给出的这四首作品,结合讲解,请同学们将歌曲按独唱和合唱的类别来分组。 2、分组欣赏

同学们通过阅读把歌曲简单地按类别分为两组。一组是独唱,分别是《我爱你,中国》、《我的未来不是梦》;一组是《回声》、《把我的奶名儿叫》。接下来我们就按同学们的分组分别来欣赏这几部作品。 1)、独唱组 欣赏《我爱你,中国》 A、分析作品:这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歌曲以强烈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祖国的崇高之爱。音乐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鲜明的创作个性,是一首雅俗共赏的独唱歌曲。 第一乐段是引子式的风格,由两个乐句组成,它既类似戏曲中的导板,又近乎民歌中的山歌,速度比较自由,音调高亢、明亮,旋律跌宕起伏。巧妙地刻画了意境,完整地呈示了主题,把人们引入百灵鸟俯瞰祖国大地引吭高歌的艺术境界。 中间乐段是歌曲的主体,开始部分,旋律线的起伏相对第一乐段来说较为平稳,表现出真切的深情,然后,有意识的加大旋律的起伏,抱起了感情的波澜,展现了情绪的激动,铺展出一幅祖国美好山河的宏伟画卷。 第三乐段是带有尾声的结尾段落,旋律富于动力感。经过两衬词“啊”的抒发,引向歌曲的高潮。最后在高音区上呼唤“我的母亲,我的祖国”倾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的军方情感,从而完满地结束全曲。歌唱者的感情、声乐技巧,在这里也锋利了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B、老师范唱 C、引导学生针对这部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等角度切入来谈听觉的艺术感受,体会歌唱的艺术魅力。 欣赏《我的未来不是梦》 A、作品分析:这是一首男声演唱的比较典型的通俗歌曲。歌曲反映了当代青年对“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整天忙着追求”,并誓言“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歌曲采用二段体结构写成。A 段每句弱起及多次切分节奏为其特征,以构成通俗歌曲的风格,加上富于朗诵式的口语性的特点,使歌曲更具通俗歌曲的典型性。B段其音乐素材来源于A段,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勋伯格》教案设计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等知识。 (三)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表现主义音乐知识。 难点:对表现主义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预兆》和第二首《往事》,了解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二)观看绘画《格尔尼卡》和《生与死》,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与此两幅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表现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以“感受——体验——讨论——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二)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与学生的交流学习有方向性、目的性、针对性。 2.认识两首乐曲在表达音乐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3.通过对两种不同(音乐、,美术)艺术风格的异同,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

高二歌唱教案设计

高二歌唱教案设计 【篇一: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曾一度称为“唱歌”课,且现在“唱歌”教学的份量在音乐课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突出了“唱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所指出的“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最恰当的手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学音乐课程中会如此强调“唱歌”教学的原因所在。在义务教育阶段“唱歌”是音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而高中阶段《歌唱》属音乐课程中单独开设的教学模块,那两者之间的学习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歌唱》模块教学的准确定位。首先,从名称来看,“唱歌”和“歌唱”的主体学习内容是歌曲的演唱,但“唱歌”重在演唱歌曲,而“歌唱”的内涵更广,应该包括与“歌”和“唱”相关的诸多内容,如,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提高以及歌唱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其次,高中阶段的《歌唱》教学目标定位更专业,指向性更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唱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高中阶段的《歌唱》模块学习旨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并使学生对“歌唱”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表现、排练、赏析等的综合能力。再次,高中阶段《歌唱》教学的内容更具专业性,学习的时间也更集中。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以齐唱、合唱歌曲的学习为主,并将歌曲学习与音乐教学其他领域相结合。 高中《歌唱》模块涉及到各种演唱形式的学习与实践,并且是歌曲演唱与歌曲赏析相结合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集中于一到两个学期。最后,高中阶段《歌唱》模块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唱学习,是全员参与的唱歌学习;高中阶段是选修课程,是一部分对“唱歌”有兴趣,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与学习。学习的方式也更主动,以互动或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任何教学措施都是为着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服务

人音版高中音乐欣赏《京剧大师——梅兰芳》教案教学设计

《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 李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和他的梅派艺术,感受梅派艺术的魅力和京剧大师的个 人魅力。 2 、能力目标: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史,以及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主要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音乐特点及情感内涵;将京剧上升到国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暗示。教材从京剧大师梅兰芳入手,通过了解、学习、尝试,旨在激发、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京剧艺术的特征,了解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术的发展历史。教材注重京剧学习中的欣赏,让学生从欣赏的角度了解京剧的唱腔。从而更多的学习了解京剧。 三、教学重难点 1、观赏梅兰芳的表演片段,学生体验、学唱作品中的几句唱词和念白。 2、认识“南梆子”和“四平调”的艺术表现功能。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1、上课之前,多媒体播放《霸王别姬》的唱段; 2、回忆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有关京剧的内容,唤起学生对京剧的记忆;

3、提问有关京剧的一些基础知识:四大徽班、四大名旦、四大行当、四大基本功;脸谱的 功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介绍梅兰芳的生平、演出代表作,图片,展示大师的舞台风采;尤其 是他的爱国情操―――蓄发明志,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 2、课堂互动--提问:a为什么解放前舞台上塑造旦角绝大部分由男性演员扮演? b 四大名旦的产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c它和现在一些舞台上男扮女装的的演员性质一样吗?为什么 3、名段赏析: A 播放课件,欣赏根据梅兰芳《霸王别姬》中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B 思考提问:这段改编开头和结尾的京剧唱段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色彩? 有什么音乐特点?(南梆子---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 C 简介南梆子: 属于西皮类唱腔,唱腔结构与西皮原板、西皮二六大致相同,易与西皮唱 腔衔接。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适于表现细腻柔美的情致。 D播放课件,欣赏李玉刚《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录象,用听唱、模唱法学唱几句,感受体验京剧音乐的韵味;尤其是学说其中的“念白”,感受梅派的唱腔特征。 E 欣赏梅兰芳表演的唱段《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分析演员是如何通过动作、神态来 塑造人物形象的?甩水袖―――表现贵妃生气时的投袖动作 F 你能理解这段京剧音乐表现的色彩、情绪吗?具体说一说。(华丽多姿、委婉缠绵) G 简介四平调: 又叫“平板二黄”,行腔特点兼备西皮、二黄两种性格,适合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如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怒的情绪。 H 播放李玉刚表演的《海岛冰轮初转腾》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用动作来塑 造人物形象。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 《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教学设计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体验亚洲不同地域的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二)初步了解亚洲音乐概况,学习亚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三)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印度的萨朗吉的音乐特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这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难点:通过总结、分析以上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利用自己对亚洲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主动探究此音乐特点的形成及与这些相关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安排 (一)东亚——通过练习“呼麦”唱法,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掌握“呼麦”的初步知识,分析音乐,欣赏三条旋律的“呼麦”演唱; (二)东南亚——通过欣赏“克隆钟”音乐《星星索》并演唱,与前曲做风格上的对比,联系印度尼西亚地理知识,分析歌曲与地域、生活方式的关系; (三)中亚——通过萨朗吉(Sarangi)音乐《欢迎》与小提琴音色和演奏特点的比对,分析中亚音乐特点,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艺术之间的影响和交融; (四)西亚——阿塞拜疆卡曼贾(Kamanche)音乐《巴雅提木卡姆》与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的对比,从地理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音乐特点的生成与发展。 四、教学资源建议 《音乐鉴赏教材》及自选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本节内容为亚洲四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赏析,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造就了风格迥异而又异彩纷呈的音乐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为快捷地学习到与之年龄和能力相匹配的音乐知识,建议根据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了解唱法、分析音乐(长调、短调); (二)印尼歌曲《星星索》——分析歌曲艺术风格的成因(地理、历史); (三)印度音乐《欢迎》——与小提琴对比,乐器形制、演奏姿态、典型节奏;(四)阿塞拜疆卡曼贾音乐《巴雅提木卡姆》——与新疆《十二木卡姆》对比,从地理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音乐特点的生成与发展。

高二歌唱模块-第四单元-世界之光教案

第四单元《世界之光》教案 教学内容:《世界之光》 * 本单元涉及的有美国、苏联、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爱尔兰、阿根廷、朝鲜等国家的声乐作品.包括两首欣赏歌曲。 * 歌唱的声区与音色的统一。 * 拓展与探究可分为三个层次:以探究和拓展为主的讨论 教学目标: * 通过欣赏、歌唱各国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享受世界音乐之光。* 感受混声合唱《故乡的亲人》及女声合唱《你不要忘》的不同合唱音响,了解合唱队的各种编制。 * 欣赏:《故乡的亲人》和《你不要忘》等歌曲,学习黑人灵歌、苏联歌曲和合唱队的编制等相关音乐知识。 * 继续学习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统一。 * 拓展与探究:其他国家歌曲的欣赏与歌唱实践。 重点:欣赏《故乡的亲人》、《你不要忘》。并了解其作者福斯特和杜纳耶夫斯基。 难点:继续学习歌唱的基本要素——歌唱的声区和音色统一。 教材分析: 一、《故乡的亲人》分析。 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曲,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了他很深的印象的缘故。 《Amazing Grace》中文翻译为《奇异恩典》,也有人称《天赐恩宠》,grace原意为" 优雅、优美",此处解释成"上帝对人类的慈悲、恩宠"。是美国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村福音歌曲,是美国人最喜爱的一苜赞美诗,也是全世界基督徒都会唱的一首歌。ROV. John NEWTON作于1779年,开始是一首传统的民谣,或黑人灵歌,它表达了宗教的忠诚,其中包含着一个平淡但是极富深意的赎罪的故事,它成了基督徒每次祈祷忏悔时必唱的曲目,后来它流行越来越广,超越了宗教,成了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成为人们祈求和平的经典歌曲,是人民精神世界的赞歌,歌的主题和《圣经》的主旨相符:忏悔、感恩、赎罪、重生,现在在任何庄严隆重的场合、在仪式上、在很多流行音乐唱片里、在国家级的典礼以及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葬礼上,你都能听到这首圣洁,祥和,庄重,优美的歌曲。 体验“重复”和“对比”所带来的美感,找出哪些地方是重复?哪些地方是对比? 如果歌曲中只有一个“f”记号,它将会在哪出现?你怎样设计歌曲的力度变化?歌曲中的乡情 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旋律中有一个后附点的切分节奏,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说一说它在歌曲中的作用. 合唱队的编制合唱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声部。每一声部是由相同或相似的音量、音色和音域的人声组合而成。各声部有它们本身的特性。 14

高中音乐创作选修模块《音乐形象的塑造》教学设计

音乐形象的塑造 ——高中音乐 《创作》选修模块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高中音乐课中创作模块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创作的学习,培养学生以此表达情感和感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音乐是听觉艺术,用声音塑造形象,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表达不同情感。本课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与实践丰富学生情感表达及对音乐的理解,强调音乐艺术实践探究,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发现乐谱中各音乐要素及其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能正确地使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改编简单曲调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及情绪。 3、了解音乐旋律进行的形态对音乐形象与音乐情感表达的影响。 4、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评论与评价,并提高音乐评价与评论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不同音乐要素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四、教学难点 使用不同音乐元素改编简单曲调表现不同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实践法、讲授法、探究法、体验法、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分三个主题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分析音乐作品中对音乐形象及情感的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元素即音乐要素,现在请同学们分主题介绍。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介绍与交流,讲述收集在个人音乐档案里的作品是如何运用音乐要素,表现不同音乐形象及音乐情感的,并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1)音乐中动物音乐形象的塑造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归结起来动物音乐形象的创造就是根据动物的体态特征、性格特征、动物特征来塑造动物形象。例如: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金鱼、小猫、小狗、蜜蜂、大象、狮子等,对音乐形象起重要作用的音乐要素有:音色、音区、速度等等。 (2)音乐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音乐是用声音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而像同学们刚才介绍的“早晨、春天、月亮、森林”全是些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听不见摸不着,作曲家便利用通感即借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由听觉形象引出视觉形象,使人产生联想,唤起人们的视觉形象。当然,利用声音联想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作曲家还用象征、类比的方法让人感受到不同的色彩和声等变化,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形象,如日出、日落。对音乐形象起重要作用的元素有:调式、调性、和声、节奏、节拍等。 (3)音乐中表现绚丽多姿的人的生活海洋 学生活动(略) 教师小结:音乐描写的对象虽然广阔,但最终是离不开表现人物的。在音乐作品中,写人是最重要的命题,无论是标题音乐或非标题音乐,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表现的内容不外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两大类。客观世界包括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其中包括人的感受,而主观世界大多是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物的歌颂等,例如:同学刚才介绍的《命运交响曲》、《献给爱丽斯》等,对音乐形象起重要作用的音乐要素有旋律、力度等。

高中音乐教案范文

高中音乐教案范文 【篇一: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篇一: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 高中音乐教案:《民歌欣赏》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简介中国民歌。 2、欣赏一组民歌。 3、活动与练习 教学目标: 一、音乐知识:通过了解中国民歌的分类,增长知识,为欣赏各地民歌做好铺垫。 二、通过欣赏一组不同地区风格与特点的民歌,感受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中国民歌的视听材料。 课时安排:2节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上去高山望平川》、《放风筝》三首民歌。 教学难点:听辨号子、山歌与小调 教学过程: 篇二: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模版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模版: 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 一、基本说明 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注明: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创作) 2)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分钟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 2、内容分析:(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3、学 情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 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 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描述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 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 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 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 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 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 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 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 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 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附:教学资源、学 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 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 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附:教学设计范例:戏剧表演——小品表演 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 2、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音乐与戏剧表演》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文艺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戏剧的表演与配乐》 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⑴、能积极、大胆地尝试参与小品的排练与表演活动,培养对戏剧 小品表演的兴趣和爱好,丰富艺术体验。

高中音乐-现代舞-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音乐教案:《舞蹈音乐》教案模板 高中音乐教案:《舞蹈音乐》教案模板 舞蹈音乐一、学科:艺术欣赏 二、教学内容:舞蹈音乐 三、课型:视听结合欣赏课 四、教具:磁带、录像带、vcd、dvd 。 五、教学目的: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通过“听觉” 和“视觉”共同来完成作品欣赏,并了解音乐对舞蹈表演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从而起到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并从中了解世界多元舞蹈音乐文化。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放片段无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cl37)然后再放带音乐的舞蹈录像《多彩的脚铃》。 问题:1、你们看了这段录象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2、那么你们认为音乐在舞蹈中 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p29(音乐对舞蹈起到烘托作用、渲染作用、点缀作用) (二) 艺术性的民间舞 我们知道在音乐中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分,而在舞蹈中分为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下面,我们分别来欣赏这些舞蹈,先来欣赏经艺术家们加工、提炼、整理的艺术性的民间舞 1、《洗衣歌》 先请大家看书上的详细介绍(p30、31),并熟悉音乐主题。 请同学视听这个舞蹈的片段。vcd/3 篇二:高中音乐鉴赏《舞蹈篇》教案 《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 教材分析 德国现代舞蹈艺术家玛丽·魏格曼说:“舞蹈是表现人生命的情调的一种活生生的语言。”这“生命的情调”就是“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邓肯语),这“活生生的语言”就是以人 体为媒介的动作姿态。“绚丽的世界音乐——舞蹈篇”教材选择了巴西桑巴、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根廷探戈、印度尼西亚凯旋舞、非洲方族舞、印第安丰收舞等舞蹈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世界各地的舞蹈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艺术价值,从而能够理解并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形成多元的世界观。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桑巴、探戈、踢踏等舞蹈形式,但是 又知之甚少。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兴趣点,设置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深刻感知舞蹈的艺术魅力;同时,详细介绍世界各地的舞蹈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让学生对世界音乐产生兴趣,积极投入情感,能以积极的态度主动了解世界舞蹈 音乐,并进行相关的学习与体验活动。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巴西桑巴、西班牙弗拉门戈、阿根廷探戈舞蹈的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社会艺术价值。 技能目标:学会从节奏入手赏析音乐的方法。掌握探戈舞曲的节奏特点并接触世界各地的民 间舞蹈,能对舞蹈的社会功能作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巴西桑巴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 2.初步了解西班牙弗拉门戈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 3.初步了解阿根廷探戈舞蹈的特点及舞曲的音乐特点。

高中音乐新课程歌唱模块整体备课

高中音乐新课程歌唱模块整体备课 1 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兴趣 导入新课趣味化。歌唱教学中,教师“导”得有方,学生兴趣就高、学得主动、记得牢固。以表演的形式导入,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给学生以无比亲切的感觉;以听赏的形式导入,具有直观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使学生真切感受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发声练习趣味化。发声练习是唱好歌的前提,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传统的发声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调、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其失去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办法:采用旋律优美的歌曲,如《雪绒花》、《送别》等作为练习曲;让同学们根据所学歌曲的音域范围和音调特征,自己创编练声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让同学们用la do re mi sol来创编练声曲,效果更好。 节奏训练趣味化。节奏是歌曲的生命。因此,唱歌教学中节奏训练也很重要,而节奏训练的趣味化就更加重要,因为较之于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可能更加复杂而枯燥,更加要注重训练的趣味性。我认为在歌唱教学中渗透体育知识和技巧,能增加节奏训练的趣味性,促使全体同学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抓住歌曲的主要特征。要让学唱过程更加趣味化,我认为抓住歌曲的主要特征是一个好办法。例如:教唱歌曲《红河谷》时,我就采用了这种办法。《红河谷》是一首一段体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歌曲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句和第三句的节奏型完全相同,第二句和第四句的节奏型也完全相同。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这样的特征和规律,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此外,让流行歌曲适度走进课堂,也能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流行歌曲并非“毒虫猛兽”,许多流行歌曲其实也非常优秀,如《同一首歌》、《明天会更好》等作品,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上讲,都称得上是优秀的流行歌曲。作为音乐老师,我自己都禁不住喜欢一些流行歌曲,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才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大孩子呢?所以,我认为适当地选用一些健康、优秀的流行歌曲进入音乐课堂,是有益的。这样不但让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而且能让学生的歌唱热情更加高涨。(摘自高中音乐湖南岳阳音乐班庞玮)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人的身体就是歌唱的“乐器”。良好的歌唱姿势能使各发声器官发挥积极作用,能发出优美、自如的歌声。可是,有些学生平时对演唱姿势很不注意,也不讲究。他们认为,只要唱得好,姿势不要紧。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平时不注意,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如,头低看地、仰头望天的,摇头晃脑的,耸肩勾背的,挺腹弯腰的,等等,很多畸形怪状的动作。这些动作都是违反演唱的生理运动规律的。坏习惯一但形成,就难以纠正。因此,在上歌唱课时,要对学生进行严格地训练,训练时应经常提醒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用错误与正确姿势进行示范比较,使学生了解怎么样才是对的,知道怎么把错误改正过来;使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从而取得良好的演唱效果。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气息就无法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就唱不好歌。也就是说,发声是否准确、音质是否优美,以及歌曲的感情表达,如强、弱、快、慢、顿、连、婉转、欢乐、悲伤、愤怒等等诸多变化,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分不开,而且这不是自然呼吸所能做到的,必须经过歌唱

2019-2020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天长地久之怀念战友、伦敦德里小调——音乐情绪的把握》教案附教学反思

天长地久之《怀念战友》、《伦敦德里小调》 2019-2020年人音版高中音乐《天长地久之怀念战友、伦敦德里小调——音乐情绪的把握》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歌唱》 内容:第五单元《天长地久》――拓展与研究(四):《怀念战友》、《伦敦德里小调》 授课班级:高二音乐特长班 设计思路: 1、课前播放小提琴与竖琴合奏《伦敦德里小调》,让学生在安静、沉思的音乐氛围中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2、复习前二节课内容,突出强调人们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天长地久”的情感。 3、通过对比欣赏多种版本的《怀念战友》,探究音乐情绪与风格。 4、实践:把握《伦敦德里小调》的情绪、风格,结合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首有关“友谊”的歌曲片断接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们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多种情谊。 2、分析《怀念战友》三种版本中音乐情绪,探究同一作品不同演唱风格,不同音乐织体所引起的音乐情绪的细微变化。 3、感受多种版本《伦敦德里小调》的不同情感,在实践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分析音乐情绪变化的多种原因(表现手段)。 教材分析: 1、《伦敦德里小调》(The Song Of Londonderry)又名《伦敦德里之歌》、《丹尼男孩》(Danny Boy)。一首有着悠久历史的爱尔兰民谣。曲子流传至今已有三四百年,而歌词的谱写也有一百年了。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英告别》改编而成的。 这首歌的旋律仿佛夏日将尽的原野上遥远传来的风笛声,如怨如诉,轻轻撩起你一生最珍惜的记忆。柔缓的, 配着清新纯净的音符流动,悠然谈起玫瑰的凋零, 季节的变迁,一直到最后道出“爱” 字的时候都不激动, 仍是轻声细语。 数百年来,《伦敦德里小调》的版本不计其数,你能想象到的西方乐器几乎都为这首古老的民谣谱写了不同风格的旋律,这其中奥地利作曲家克莱斯勒将其改编成的小提琴曲影响最大。但就其最能准确诠释这首民谣神韵的,非竖琴和长笛莫属。我们现在听到的就是竖琴和长笛版的《伦敦德里小调》,乐曲纯朴动人,充满着温馨,感伤中印证着深情,让听者为之容。 2、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已成为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

高二音乐歌唱教案

高二音乐歌唱教案 【篇一: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曾一度称为“唱歌”课,且现在“唱歌”教学的份量在音乐课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突出了“唱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正如日本音乐教育家高萩保治先生所指出的“歌唱是人类的本能,歌唱是人类最自然的行为之一。歌喉是人人随身携带、最方便的‘乐器’,歌唱是表现人们喜怒哀乐的最恰当的手段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小学学音乐课程中会如此强调“唱歌”教学的原因所在。在义务教育阶段“唱歌”是音乐学习内容的一部分,而高中阶段《歌唱》属音乐课程中单独开设的教学模块,那两者之间的学习有何区别和联系呢?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歌唱》模块教学的准确定位。首先,从名称来看,“唱歌”和“歌唱”的主体学习内容是歌曲的演唱,但“唱歌”重在演唱歌曲,而“歌唱”的内涵更广,应该包括和“歌”和“唱”相关的诸多内容,如,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提高以及歌唱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等等。其次,高中阶段的《歌唱》教学目标定位更专业,指向性更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安排“唱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高中阶段的《歌唱》模块学习旨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并使学生对“歌唱”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表现、排练、赏析等的综合能力。再次,高中阶段《歌唱》教学的内容更具专业性,学习的时间也更集中。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以齐唱、合唱歌曲的学习为主,并将歌曲学习和音乐教学其他领域相结合。 高中《歌唱》模块涉及到各种演唱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并且是歌曲演唱和歌曲赏析相结合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集中于一到两个学期。最后,高中阶段《歌唱》模块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义务教育阶段基本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歌唱学习,是全员参和的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