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

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
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在软土地基上修建的公路越来越多,公路建设对软土处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分析了公路软土地基的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公路软土地基的处治措施。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危害;处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一、软土的简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工程地质手册》称软土为“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粘性土、粉土等”。公路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塑或者流塑状态下的粘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天然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渗透性小、流变性大、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工程特性较差。

二、软土地基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

公路软土地基注浆加固的方法【最新】

公路软土地基注浆加固的方法 软土地基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如果不在后天的建设中对其不足的方面进行及时补救,则会影响到整个公路建设的质量和使用质量。所以,注浆加固法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软土地基注浆加固方法使用的专业性比较高,施工程序比较复杂。所以针对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注浆加固方法施工程序及施工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其科学具体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公路软土地基注浆加固方法使用的必要性介绍 1.公路软土地基自身特征的需要 软土地基作为现今普遍存在于公路建设过程中地形地面,其与公路建设过程中其他部分地基在土质的组成部分、土质强度和硬度及土质额厚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尤其是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比较高,导致其土壤的粘性和柔软度比较高。而如果不对其加以特别的处理,那么在整体的公路建成后,经过长期的重压下将会造成公路发生严重的变形,甚至发生边缘地基下降偏移的现象,所以注浆加固方法的使用是改善软土地基自身不利特征的必需。 2.注浆加固是应对公路软土地基保护的必要措施

公路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作为常见的也是必要的建设部分,其在公路长度和宽度的形成拓展中是非常基础性的工程建设部分之一。而由于软土地基自身含水量高、土壤粘性大、土质松软等多项特征导致软土地基必须进行注浆加固。 3.保护施工公路软土地基的必要措施 软土地基突出的地质特征则为土壤疏松,土壤粘性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根据公路运行所需要的承载力对其强度和硬度进行处理,那么将会对今后公路的安全使用带来不利影响。注浆加固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硬度,与公路其他建设部分的地基保持一致,从而为公路的进一步建设做好基础保护作用,这也是保证施工团队正常进行建设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公路软土地基注浆加固方法的介绍分析 1.基本应用概况介绍 对于我国而言,常见的广泛存在于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基本上为滨海、湖泊、河滩、谷底以及残土等五种沉积型的软土地基类型。而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存在给具体工程建设带来的困难,专业人员则针对具体的特性进行了加工处理。在考虑经济成本和建设效果的两方面情形下,注浆加固方法的使用具有较强的优势而被普遍的应用。具

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我国的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在道路建设工程中,会遇到多种地质情况并存的情况,而软弱地基会降低路基承载力,如软弱地基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因此,在道路建设中要对地质条件做好详细分析,做好施工方案,从中选择最为经济适合的软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对城市道路的影响 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强度低、固结慢、变形大,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道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稳定与沉降变形。软土地基对道路还有一种影响,即其含水量不能达到较好的压实要求和其他的技术标准。 2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针对软弱土地基的特性,目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换填土、夯实、深层搅拌桩、喷粉桩、塑料排水板、碎石桩、加筋等技术手段对软弱土地基进行处理,如选用不当或施工方法错误,不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就会造成质量事故。下面对以上方法进行单独介绍。 2.1换填土法 换土加固是处理浅层地基的方法,所谓换填土法是指当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一般采用把一定厚度的弱土层挖除,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多用于公路构筑物的地基处理。机械碾压、重锤夯实、平板振动可作为压实垫层的不同施工方法,这些施工方法不但可处理分层回填土,又可加固地基表层土。换填土法的加固原理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让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软弱层承担较小的应力,以满足设计对地基的要求。换填土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的浅层处理。换填土法要注意换土夯实中出现橡皮土,换土用的土料不纯、分层虚铺厚度过大、土料含水量过大、过小或机械使用不当,夯击能量不能达到有效深度时,都会造成换土后的地基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2.2夯实法 夯实地基分重锤夯实地基和强夯夯实地基: 1)重锤夯实是用起重机械将特制的重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将重锤自由下落,重复夯击基土表面,使地基土受到压实加固,从而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是属于浅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此法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

软土地基对桥梁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对桥梁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03-24T11:49:08.515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李玲 [导读]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基础施工风险成为桥梁安全事故的核心因素,为了加强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我们需要科学地管理基础建设。 山东沂蒙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水平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对公路网络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公路网建设中肯定有桥梁的建设,而在软土基质地方建桥,是一个广泛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在软基地质建筑的技术问题,这个问题在桥梁建筑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由于软土地基的自然孔隙小,含水量高,渗透性小,可以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影响桥梁的质量。同时,天气对其影响很大,恶劣天气下其稳定性不强。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遇到软土地基施工时,要注意技术处理,保证桥梁的质量。 关键词:软土地基;桥梁施工;危害;处理措施 导言: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基础施工风险成为桥梁安全事故的核心因素,为了加强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我们需要科学地管理基础建设。在具体的桥梁施工中软土基施工技术的使用决定着施工作业的有效性,因此要分析施工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落实桥梁施工作业,全面彰显桥梁施工软土基施 1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必要性 软土地基的施工会给予桥梁整体施工作业的压实度产生影响,还会引起路面硬化与沉降情况。(1)桥梁压实度层面。现有的软土地基土结构涉及软土和松散砂体,软土地基的压实在具体桥梁施工中尚未得到实施,影响了桥梁运行的稳定性。此外,软土地基的渗透性相对较小,含水量相对较高,因此如果施工期长雨季,则会造成桥梁被雨水侵蚀,降低工程运行质量;(2)引起路面硬化现象。桥梁的实际施工期间因为使用材料往往是混凝土与沥青,且沥青与混凝土自身稳定性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施工路面硬化或者开裂现象,同时因为软土地基稳定性不佳,桥梁施工期间便有可能出现硬化现象;(3)沉降现象。因为浅层降水或者深层抽汲地下水的作用,会引发水土流失,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有所降低,以致于建筑物出现地面沉降,势必会影响到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与施工效率,且软土地基施工的最大风险便是路面的沉降现象。 2软土地基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2.1环境因素 环境对软土地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可大致分为两种:粘性地基和砂性地基。前者需对地基进行实压,让其固定,而后者需对地基进行挤压,让砂性地基变得紧密。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环境的特点和土地的特性进行,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2.2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也是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因素之一,尤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缓和过渡段影响较大。因此,桥梁软土地基的施工也需要注意工程设计,良好的工程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施工问题。桥梁施工按截面进行,根据不同的施工区段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能很好地适应地基的特点和差异。在过渡段施工中,软土地基会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因为工程设计沉降过大,导致桥梁断裂甚至倒塌,因此过渡段的设计需要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 2.3现场施工 软土地基施工会受到周围因素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干扰,且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现场,就不能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从而延缓施工的整体进度,甚至影响桥梁施工质量。此外,桥梁施工需要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这些大型机械设备会损坏软土地基,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避免。 3常见的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3.1垫层处理技术 常用的垫层处理技术主要有砂砾石垫层和砂垫层两种方法。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砂、砾石等建筑材料。通过软基垫层,达到了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在垫层处理技术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换材料,因为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选材过程中,应选用级配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和砾石,也可加入卵石等材料进行混合。第二,换填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基坑内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对基坑内的杂物或给水应及时清除,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勘误表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D31-02-201勘误表 P4 2.1.26 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PCC桩) Cast-in-place concrete large-diameter pipe pile 将内外双层套管形成的空心圆柱腔体沉入地基,在腔体内灌注混凝土,振动拔管之后形成的管桩。 增加“振动”。 P5 2.2符号 p s——静力触探(单桥探头)总贯入阻力; q c——静力触探(双桥探头)锥尖阻力; 删除这两个符号。 P15 3.5.5 2 剪切试验宜采用三轴试验剪切方法。 “剪切”改为“试验”。 P15 3.5.7 详细勘察工程地质报告软土地基部分的图表资料应符合本细则第3.1.10条的规定及第3. 4.6条中比例尺相关规定,……… 增加“的规定”。 P16 4.1.3软土地基沉降应计算至附加应力与有效自重应力之比不大于0.15处。 删除“有效”。 P25 5.1.1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应按地质资料准备、设计路段划分、稳定性和地基沉降计算验算、处理方案设计的流程进行。 “验算”改为“计算”。 P27 表5.2.6 应力扩散角θ(°) 换填材料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砾、 石屑、碎石、矿渣 粉质土、粉煤 灰 灰土

删除“粉质土”。 P33 表5-1 不同地区水泥搅拌土强度与龄期关系式对比表 “鉴别”改为“搅拌”。 P46 6.1.8沉降起控制作用的路段,预压期应根据要求的工后沉降确定;稳定起控制作用的路段,预压期应根据地基固结度确定;沉降与稳定均为控制因素时,应选

用两者中较长的预压期。地基采用竖向排水体处理时,预压期不宜小于6个月;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时,预压期不宜小于3个月。 增加“预压期”。 P47 6.2.7粉煤灰路堤底部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天然砂砾料、采石场碎块片石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也可采用工业废渣、炉渣、钢渣、矿渣等。隔离层厚度不宜小于0.3m,横坡不宜小于3%。 删除“采石场”。 P50 6.4.8当现浇泡沫轻质土置于平面与斜坡面交界处时,可将其分成斜坡前和斜坡上两部分计算滑动力和滑动抵抗力,底面抗滑稳定性可参照图6.4.8,按式6.4.8验算。 增加“坡”和“斜”。 P55 6.7.1反压护道可用于提高软土地基上低路堤的稳定性,也可用于施工期间失稳路堤的应急修复。 删除“低”。 P57 7.1.1 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3 检验有关原材料。 删除“有关”。 P89 表A软土地基常用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一览表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 【摘要】: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 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 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 到地基的基础承栽力。 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强夯法、静力排水固结法、反压护道法,桩基法 换土法,灌浆法,加筋法等,排水砂垫层,石灰浅坑法及其他辅助方法!不同的软 土地基应该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有效经济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主要类型危害路基工程地基承载力影响使 用性能抗剪强度工程质量有机质空隙比含水量地基土投资变形 一软土地基的辨认 软土地基的确认是一项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我们在具体施工时决定用 量化的试验指标来控制和确认。在确定软土时要查明软土及与之共同存在的一般 土层的成因、类别、范围、物理力学性质和必要的化学性质,以便采取经济有效 的处理措施。既可降低造价,又能确保质量、缩短工期。由于各省区各公路工程 的软土成因不尽相同,因此会同乐监理和业主确定了切实可行的鉴别方法,对本 路段的主要软基取样并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实验检测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规律: 1.1 土质的影响一般天然细粒土的天然密度在1. 60~1. 75 g/ cm 3 之间,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密度远小于土的天然密度,所以对于同样的土质,含 水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土体干密度的减小,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路基填料时其压实度 的降低,这对地基成型后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1.2 液塑限的影响由以上结果分析,液塑限对软基的断定并非必然的联系,只要含水量控制得当,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料紧缺地段,用高液限土作路基填料 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在本工程中,我们遇到了相当多的高液限土(约 为60 %),考虑到该工程为二级公路,压实度要求仅为94 %左右,为降低工程造 价我们采取了分段开挖晾晒、换位填筑路基的办法,将软土全部挖除晾晒换填,考虑到路基耐久性的要求,只是在换填段增加了30~50mm 厚的砂砾料垫层,这 样既解决了软土路段的交通问题,又避免了大量的土方调运,缩短了工期,降低 了造价,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当然,高液限土( w l > 50 %) 是一种不适宜材料,击实试验表明液限大,最佳含水量也较大,自然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就会较小,一般高液限粘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 55~1. 65g/cm3。 1.3 孔隙比的影响孔隙比与含水量有较大的关系,其公式为e 0=Gρ ω(1+ ω)/ρ-1,其中ρω为水的密度,G为土粒比重,ρ为天然密度,ω为含水

试述道路设计中的软土地基处理 杜科科

试述道路设计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杜科科 发表时间:2018-04-08T11:00:41.170Z 来源:《建筑科技》2018年第1期作者:杜科科 [导读] 我们必须对软土路基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掌握和优化。 杜科科 绍兴市上虞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我国的公路建设中,鉴于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地质地基问题经常遇到,其中,软土地基对工程造价和道路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对整个工程造成困扰。因此,我们必须对软土路基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掌握和优化。 关键词:道路设计;软土地基;处理;思路 1对软土地基形成原因的分析 对于软土,主要是湖沼、滨海以及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较高、孔隙较大的细粒土,其抗剪强度较低,同时,压缩性较高,呈现水饱和状态的土。孔隙中水分十分充足,鉴于粘土颗粒粒径较小,同时,土粒之间孔隙直径也不大,使得孔隙中的部分水吸附在土粒的表层,因此,结合水形成。软土隶属于细粒土,其孔隙较大,含水量异常高,固结系数小,拥有较长的固结时间,抗剪强度较弱,透水性不高,但是,灵敏性突出,这种土的土层分布呈现复杂的状态,存在差异性的物理学性质。鉴于软土地层强度上的弱点,使得其不利于进行短时间路堤的修筑主要原因是其需要较长的固结时间,一旦地基软土中孔隙水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排出,就会引发抗剪强度的急速下降,很难阻挡快速增长的附加应力,因此土体剪切破坏不可避免。针对这种软土,在处理的时候主要是采取排水的方式,加快排水速度,使得固结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强度随之增强。 2对公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模式的介绍 2.1对强夯法的介绍 这种方法别名为固结法或者动力压实法,主要是发挥重物的作用,对地基进行强夯,使得其密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得以提升,减少沉降的发生。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地基深度在3米以内的情况,土质为低饱和或者度粉土、粘土以及湿陷性黄土。在开展施工前,要做好重夯位置的测量放样工作,目的是保证夯点位置的准确性,确定合适的间距。通常,夯击次数为3次。由两侧开始,逐渐向中部,逐一进行,一排接一排,实现对夯击点的连续性夯打。在整个夯击过程中,要进行随时的测量工作,后两次夯击的夯沉设置为2厘米左右,随后,夯击结束。在具体执行中,要结合反复操作,采用40吨的重锤,落距为6-40米,呈现自由落体的模式,实现对地基土加大的冲击和振动能。对于强夯法,其主要适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在多年的发展中,这种方式也能够应用在砂土、低饱和土以及杂填土中,效果明显。 2.2对排水固结法的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是在地基中进行排数系统的设置,目的是有效降低地基周边土壤的含水量,切实提升地基的密度,强化抗剪能力,比较适合于厚度较大、饱和度较高的地基,抑或是充填土地基。在应用中,对天然地基或者是进行砂井的设置,形成竖向排水体,而后结合建筑物的自重,分层次进行加载,也可以在建筑物建设之前,先进行加载预压,促使孔隙中的水被排出,地基得以加固,强度提升。等载预压法比较常用,主要是借助路基荷载,对地基进行应力的添加,促使其发生沉降,而后逐渐稳定。这种方法在软基处理中经济性突出加固效果比较明显。 2.3粉喷桩加固原理介绍 粉喷桩即为粉体喷射搅拌桩,隶属于深层搅拌法。主要是应用特制的机械,也就是深层搅拌机,沿着深度,实现固化剂与软土地基的搅拌,形成水泥土桩。鉴于固化剂类型为干粉,能够实现对软土水分的有力吸收,尤其是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效果更加明显。与外掺剂地基加固方式相比,这种模式固化剂使用量不大,很少出现地表凸起现象。另外,这种方式不会产生振动,不存在污染,对周边影响不大。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的技术优势突出,能够实现对原土的有效利用。在搅拌过程中,不会出现振动现象,没有噪音产生,即便是密集度较高的建筑群,也可以施工,对建筑物及相关配套影响不大。结合地上结构,能够灵活地采用柱状、壁状等加固形式。与钢筋混凝土桩相比,成本不高。 2.4对喷射注浆法的分析 高压喷射注浆法主要是在钻机的支持下,将注浆管钻至预先设计的土层深度,而后进行高压喷浆,目的是实现混凝土砂浆与土体的结合,形成整体,对地基结构进行改变,促使其承载力得到增强,减少沉降。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软土地基深度较大的地基类型,通常在30米以上。 2.5对加筋地基法的介绍 这种方式是将土木织物植入地基,而后形成整体,实现压力扩散角得以增大,地基承载力增大,降低沉降发生的几率。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由回填土形成的路堤,在沙土和粘土中作用突出。 2.6对反压法的分析 反压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比较传统,尤其在堤坝两侧的填土和堆石中,应用较多,有效防止基土被挤出,维护堤坝的稳定性。在软土地基的应用中,反压法基本原理是以反压土体重量来实现地基应力状态的改变,改善变形条件,有力抵制地基因加荷不均衡而产生的塑性挤出现象,防止地面出现隆起,同时,固结软土地基,切实增加地基强度,尤其是针对排水较好的薄层软土,效果更加明显。 3系统介绍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 3.1对换填法注意事项的介绍 在换填法中,注意是清除软弱土层,而后将砂碎石进行回填,同时,采取压实措施。通常,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淤泥质土和黄土,深度通常在5米以内。在进行测量放样的时候,要对路基坡脚的各项参数进行明确,目的是实现对施工的合理指导。按照规定进行物料的准备、摊铺的设置以及物料的搅拌,保证配料的均匀性与准确性。而后,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依据设计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要控制好摊铺的厚度,防止对下承层的破坏,同时,保证每次摊铺宽度与上一次摊铺重叠50厘米。在进行碾压和养生的时候,要进行现场取样,形成试件,在满足要求之后,采取稳压。振压中,要采取6遍左右,直到满足技术要求。在碾压成型2天之后,进行洒水养生,对来往车辆进行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摘要:对杭嘉湖地区软土地基的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病害进行分析,从施工工艺、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几种方法,同时通过一实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Abstract: the hangjiahu area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disea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treatment effec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commonly used several method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a specific example of research,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highways; and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method 1. 前言 杭嘉湖平原广泛分布着软基,而这一地区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求迫切,尤其是高速公路。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路基且不加以处理,将会给公路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简单地分析了该地区的软土特性,详细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排水垫层等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为以后的公路设计、施工等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2. 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可能产生的病害 (1)杭嘉湖平原软土地基特性 以海相灰、灰黑色淤泥质土、淤泥为主,间夹薄层冲海相粉土、粉砂,表部常有有机质黏土和泥炭层薄夹层。上更新地层顶部为冲湖相灰绿色、灰黄色硬可塑状粉质黏土、黏土,其下为海相灰色淤泥质土,多发育双层或三层软土。软土具有高含水性、大空隙比、弱透水性、高压缩性与固结速度缓慢、低抗剪强度、触变性、流动性等工程特性。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摘要:位于滨江、谷底、河滩等的城市地带,经常存在着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强、抗剪能力弱、承载能力低的软土。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如果没有对地基做适当的处理,地基将难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譬如路堤可能由于地基不稳而引起沉降开裂甚至剪切破坏。本文将以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求改善地基的变形性和渗透性等工程性质,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问题处理 一、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常见问题 软土俗称淤泥质土,包括淤泥、泥炭、冲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中不同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的软土,对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根据施工实践,对软土地基存在危害性进行分析,认为形成软土地基危害性的主要原因有: 1.承载力太低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之一就是承载能力弱,在高强度的施工环境下,地基的整体很容易遭到破坏。软土地基在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软土含水量高,譬如淤泥软土,含水量最低35%,最高为50%。在高含水量的状态下,软土的孔隙被水充满,致使土质疏松,容易被压缩,承载强度就越低。 2.沉降量太大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工程施工功能的正常发挥,譬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量太大的软土地基道路容易出现裂缝,致使路面不均匀,甚至使得地下管线断裂。软土地基沉降量太大的原因是弱透水性使然,软土的渗透系数小,在压力的作用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固结,如果在加荷初期受到高强度的孔隙水压力,地基强度就会加速降低。目前一些市内交通主干道的路基,软土沉降情况严重,这也是工程界的焦点难题之一。 3.地基上建筑物移位的原因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落成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移位情况,使得周边其他建筑和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这种移位情况缘于软土的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性与其含水量成正比,在地基上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在超出地基允许承载力之外时,就会发生差异性的倾斜,引起建筑物移位。 4.地下水破坏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市政工程地下水含量高,地下水的承压力会影响基础施工,甚至破坏基础施工。软土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小,受到荷载力之后,孔隙的水没有排

浅谈如何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进行技术处理

浅谈如何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进行技术处理 市政道路工程中,如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技术处理是一个难题,对整个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因为,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要充分考虑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软土性质、整个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等各种因素。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合理的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及的特性,介绍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处理软基技术。 标签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如果在软土地基修筑路基而未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就会导致路堤的滑动、隆起和沉降现象,地基沉降产生的路堤变形并致使路面发生破坏。因此,在软土地基修筑路基前,必须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这样可以使地基工程中土的特质得到改善与提高,使之达到一定的要求,从而避免地基不稳对路基和路面造成损害。 1 软土工程的特点 一是水量高:地基承载力的高低由软土的含水量决定,含水量越高承载力越低,这是因为土的压缩性和抗剪强度与天然含水量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二是孔隙比大,松软:同一垂直压力作用下的重塑土的孔隙比常常比纯天然的软土的孔隙比要低。三是压缩性高: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可以提高淤泥质土和淤泥的压缩系数。 2 道路工程中软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近况 2.1 软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2.1.1 地基状况 (1)土质条件的影响。粘性土:在施工,采用的处理方法应对地基的扰动务必达到最小,常采用压实法。砂性土:受扰动后,土体强度严重降低,可采用振动压实法或挤实砂桩法对可能发生液化现象的砂性土进行处理。(2)地基构成情况。软土层较厚时,应采用其他的方法来配合表层处理法。在软土层厚度较浅时可进行简单表层处理,重要的构造物的基础开挖可换填处理。 2.1.2 公路等级要求的道路性质 (1)根据公路等级,对于设计要求的公路道德等级越低,可先铺简易公路路面,等待地基沉降结束后,再铺常规的公路路面从而节约资金。相反公路等级较高时,平整度要求也越高越需要采取更有效的软地基处理措施。(2)公路道路的形状。对于宽且低的路堤易出现局部破坏宜用换填法;采用压重法时路堤稳定性不足且设计高度大;此外路堤设计的越宽越高,深层粘土的沉降也越大。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槽和泛油四大类。 一、裂缝 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一)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基原因。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 纵缝1 (2)路基施工原因。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纵缝,形成宽缝,后期会形成坑洞 (3)水的渗透破坏。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

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中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二)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1.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1)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低面裂缝。 横缝 (2)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这种温缩裂缝在北方温差较大地区初冬一般宽度为3~5mm,到严冬可加宽到10mm,最宽达到20mm,而到春季则又缩回。 横缝,贯穿全车道 (3)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

桥梁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原因及防治

308 探析桥梁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原因及防治 甘海峰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基桥台位移病害形成的因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同时 强调了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桥台位移;病害因素;防治措施 某周边地区主要以河、湖相沉积为主, 地貌单一,地层分布稳定, 连续性较好, 但从表层粘土、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的厚度看, 有一定的变化。此层软土特点主要表现是含水量大(最大含水量超过60%) 、高孔隙比、低强度、压缩性大, 施加外荷载表现有下沉与塑性变形, 另外还有蠕变、冻胀等不良现象。在滨海相沉积平原地区设计与施工桥梁结构物, 桥墩仅考虑沉降就可以, 但桥台不仅要考虑竖向变形, 还应考虑塑性变形( 如滑移、前倾) 、蠕变及冻胀等影响。因地基失稳产生塑性变形将直接引起桥台沉降与滑移, 主要是前移与台后下沉, 个别有侧向位移和扭转, 导致桥梁结构破坏, 影响桥梁正常使用。 1 桥台位移病害 地基下沉导致桥台向河心整体滑动( 正向、侧向) , 使墩台支承面、台桩及支座等结构产生变形、甚至破坏。桥台前倾也将使桥梁无法正常安装。现举两例: ①某路段2号桥为简支板梁桥, 桥台桩打完不久, 因软基变形桥头滑坡短时堆载, 导致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增加桩的竖向荷载并产生不均匀沉降; 另外桩周土发生水平向位移, 引起桩的挠曲、水平变形过大, 桩身承受的弯矩较设计的弯矩过大, 从而造成台桩产生严重偏移、倾斜, 被迫报废重打;②某路段3号桥为简支板梁桥, 墩台基础全处于软基中, 西桥台采用框架埋置式, 东桥台采用基桩U 形轻型桥台, 桥头填土高5m, 当时限于经费, 存在压缩河道现象,桥建成不久, 桥台滑动前移倾斜使墩、台移位, 上部结构构造缝全部受挤锁死, 背墙、耳墙、墩台帽、台身出现较大裂缝, 台后路基出现很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和滑动裂缝, 桥头严重跳车, 被迫整治加固。 软基桥台一旦发生位移, 其影响一般很大。软基桥台前移将使梁端与背墙紧贴甚至锁死, 进而破坏伸缩装置;严重时破坏背墙, 同时使大梁局部压曲、开裂、破碎, 桥面系破坏; 对于正在施工的桥梁, 将使大梁无法正常架设安装。 软基桥梁墩台一般采用桩基础, 其沉降量很小, 特别是桩尖处于硬土层的端承桩, 其下沉量几乎为零。而台后路基(一般为路堤) 由于与桥台所用材料不同, 路桥过渡段作为柔性路堤与刚性桥台的结合部位, 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在竖向位移、塑性变形、蠕变以及对外部环境改变的相应差异上, 桥台要比路堤小得多。当路面施工完毕后, 路基仍继续着主固结尚未完成部分的沉降, 同时产生末期次固结沉降(蠕变), 于是桥台与路基之间在衔接处存在着明显的沉降突变点, 导致沉降差异增大, 纵向形成高差, 导致桥头跳车, 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虽可设置桥头搭板来过渡、调整沉降差, 但由于调坡距离短, 只能解决小沉降, 如发生较大沉降, 易造成二次 跳车; 如不设搭板, 防跳车则要频繁调整加铺引道路基路面结构, 加重养护工作。 2 影响桥台位移病害形成的因素 (1) 台背填土高。软基上短期填土、堆载、压实, 主固结沉降与次固结( 蠕变) 尚未完成, 土压力增加, 使桥台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和水平滑移。 (2) 软土层埋置深度与厚度。上述地区软土层一般埋置在地表下 1~ 3 m, 属浅层埋置。经调查研究, 软土埋置越浅, 越易沉陷、塑性变形、蠕变、冻胀; 对多层软土, 是上层影响, 下层影响较小。软土层越厚, 越易发生较大的沉降与塑性变形。 (3) 软土层强度。滨海软土层主要为海淤质粘土或海淤, 形成时间、含水量不同、孔隙比差异, 强度亦不相同, 强度越低, 越易发生沉降、塑性变形、蠕变、冻胀。 (4) 软土层比例。滨海软土层厚度与基础埋置深度的比值越大, 基础在软土中越易沉降、滑移、蠕变甚至扭转。 (5) 顺桥向桥台基础长度。桥台基础顺桥向受力起主要作用, 因此顺桥向位移须受到严格限制, 如采用桩基础时, 当顺桥方向的排数越多, 大部分弯矩转化为桩轴向力,桥台滑移破坏将大为减少。 (6) 构造形式因素。重力式桥台自重大, 对地基要求高, 而且土压力不能从中间传出去, 在软基中, 发生前移倾覆与侧移比例较高。软基中不宜采用重力式桥台, 宜采用底部以桩基为主的轻型桥台, 将力传递至较好的土层上,减轻水平主动土压力对桥台的影响。 3 桥台位移病害防治 3. 1 桥台型式选取 采用轻型结构及顺桥向多排桩结构, 减少路桥过渡段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 同时结合溜坡、搭板、箱形、筏板等构造, 减轻或扩散填土荷载。3. 2 人工加固、改善地基 软土层不厚可以采取挖除全部软基, 换填压缩性低、强度高、透水性好、水稳性强的材料。若软土层较厚, 可以挖除部分软基, 其上按轻质路基、加筋路基方案处治; 也可采用挤( 压) 密法( 如砂桩、水泥桩、碎石桩等) 使软土密实脱水, 减少土体中的孔隙, 从而减少土的压缩性, 增加复合地基的抗剪和竖向承载力。 同理, 用预加荷载法使土压密脱水, 增加软基的抗剪及竖向强度, 使桥台软基位移提前发生, 从而减少建桥后桥台的位移量。对工期要求不急的项目, 桥台地基处理采用预压法, 效 (下转第312页)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

广西地方标准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五月

目录 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3) 二、工作简况 (5) 1、任务来源 (5) 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5) 3、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 (5) (1)组织分工 (5) (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 (6) (3)标准编写及研讨 (6)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7) 1、标准的编制原则 (7) 2、标准主要内容 (8)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8) 1、术语和符号 (8) 2、基本规定 (9) 3、软土地基判别与分类 (10) 4、广西典型软土区勘察设计 (11) 5、特殊路段软土勘察设计 (19) 6、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 (20) 7、动态监测与沉降预测 (32) 8、附录 (32) 六、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35) 七、本标准的实施建议 (36)

广西地方标准《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软土是特殊土的一种,具有分布范围广、零散、厚度不一、性状差异大等特点。软土天然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物理力学性质差的特点,软土地基的处治常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濒临北部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气候条件造就了广西软土的特殊性质:软土分布范围广、零散、厚度不一、性状差异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区内公路软土地基处治长度平均约占整条线路的1/3。在广西已建和在建公路中,软基处治方案变更频繁,给设计、施工和管理都带来较大的困难。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同一地质环境,不同设计单位地基处治方案差异较大,许多方案并不适合广西的软土特点。另外,若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失当,还会导致路基滑移、不均匀沉降和工后沉降过大等问题,形成路基塌陷、路面开裂、桥头跳车等病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和影响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根据广西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新增公路1.32万公里,其中新增3426公里高速公路。预计至2016年末,全区公路建成通车里程将达11.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6000公里,一、二级公路约14800公里。若公路软基处治长度按1/3路线长度计算,“十

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

道路软土地基的处理 1软土地基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2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2.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 2.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2.3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2.4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2.5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3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3.1 换土垫层法 3.1.1垫层法。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干渣分为分级干渣、混合干渣和原状干渣;粉煤灰分为湿排灰和调湿灰。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该法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冲填土等)与低洼区域的填筑。一般处理深度为2m?3m。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素填土和杂填土等。 3.1.2强夯挤淤法。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试验才能确定其适应性。 3.2排水固结法在软基处理中,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是最常见的、最简单的施工方法。 3.2.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带有孔道的板状物体插入土中形成竖向排水通道,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缩短排水途径,地基承受附加荷载后排水固结过程大大加快,进而使地基强度得以提高。 322排水板材料①多孔单一结构型,是一种经特殊加工的两块聚氯乙烯树脂透水板,两极之间仅有若干个点以突缘相接触,而其间留有许多孔隙,故透水性好。该种材料具有耐酸碱、不膨胀、不变质等特点。但排水板在土压力作用下,过水面积将会减少,影响排水效果。②复合结构型,内为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杜艳花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京密项目部) 摘要:本文介绍了软土及软土地基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并介绍了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喷粉桩法土工格栅换土垫层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虽然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居国内前列,但是软土路基公路病害也时有发生。尤其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由于桥头与路堤沉降差异太大,造成行车事故,不得不反复根治,不仅耗费资金,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运行,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软土及软土地基 1.1 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1.2 软土地基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2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3)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本科毕业论文

网络高等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直属)[2]VIP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年级: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颖 完成日期: 201 年 08 月 20 日

容摘要 所谓软土,是指强度低,压缩性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隐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软土根据特征,可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土及泥炭五种类型。路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采取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这种土质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特别是桥头引道,如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软土地基下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根据沉降标准,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用容许工后沉降——路面设计使用年限的剩余沉降来控制(其值见有关设计标准)。 一般地,除要确保新填筑路基的密实度以减少沉降外,包括原地面的地基总沉降必须达到基本稳定,沉降量大致达到总沉降量的80%以上时,才容许铺路面。软土地基沉降严重时,不仅增加填方数量,而且沉降或水平位移对临近填土的桥台、挡土墙、涵洞,甚至对附近的住宅、农田以及路线的技术标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此,首先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充分研究已有地质资料,采取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物探等综合勘测手段。查明路段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径流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和路基排水条件,明确松软土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围及其在路线通过地带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软土层在纵向、横向的分布厚度、层次、各层土的土质及物理力学性质(如天然容重量、天然含水量、塑限、液限、孔隙比、聚力、摩擦角、承载力及渗透系数等)。根据路基土的工程特性,选用适当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软土定义,软土下沉,软土危害,软土勘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