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整理后)

社会心理学复习(整理后)
社会心理学复习(整理后)

社会心理学复习

(同大114寝室整理,如有不详之处,勿喷,看不看个人选择,本单位概不负责)

各位同学,复习提纲仅供参考。详实内容参考课堂笔记及书本。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溯源、对象与方法(本章没有大题)

1、定义:A、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包括个体与群体)在与社会

交互作用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从属的社会行为的学科,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B、社会心理:指由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C、社会行为: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

2、知识点:

(1)掌握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霍华德的三个阶段论)思辨期——在哲学怀抱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阶段;

经验描绘期——在母体学科(社会学、心理学)中孕育并脱胎成型阶段;

实验期——以实验、实证为主要方法开展研究的渐趋成熟的独立发展阶段。(2)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四个方面,及具体内容)

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

2、人际层面(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

3、群体层面(群体心理):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群体领导方式(小群体心理)、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大群体心理);

4、社会层面(应用社会心理学):风俗、时尚、舆论、谣言、阶级、阶层。各种应用社会心理学(如:环境、法律、宣传、教育、婚姻等)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过程(理解)

目的:干预、预测、解释、描述

过程:(1)选择课题(2)确定对象(3)研究设计(4)搜集资料(5)分析资料(6)做出结论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

因果研究——实验法

相关研究——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等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派别及理论(本章没有大题)

1、班杜拉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点:观察学习的定义、观察学习的过程、三元交

互作用理论:B = f (P,E),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个人及其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观察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某种情境中做出或避免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的过程:

?对信息的注意。

?保持,把示范行为表征化,即转换成意象和语言符号加以贮存。

?制作或组织反应,产生即时动作再现或延迟性的动作再现。

?动机通过结果的性息反馈,获得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认知与经验,形成具有自我评价、语气或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机系统。

2、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人的交往的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

会交换”,人们在交往时,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报酬(reward)—代价(cost)=后果(outcome)

3、勒温的群体动力学观点:心理生活空间的理解,B = f (P,E)=(LSP),心理

生活空间包括心理环境,个人的需求、欲望、意图等个人因素和个体行为三部分组成,个体的行为受个人因素和个体所处的环境(更多的是个体所理解的心理环境)的影响。

4、舒茨的人际行为三维理论:人的三种基本的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

情需要)和两种表现(主动表现和被动期待)构成六种人际趋向。

包容需要(表现为希望和他人交往、交际,有与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支配需要(表现为在权利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感情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5、角色理论的理解: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举例说明。

第三章社会化育自我概念的发展

1、定义:社会化、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指个体通过自我观察或他人的反馈而获得的对自我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社会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知识点:

社会化

(1)人能够被社会化的条件:学习潜力(人脑)、语言和人类长期的依赖性的生活。

(2)理解和举例说明:社会化、再社会化(原先学习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能适应新情况,个体需吸收新的。例如:移民)、终身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生的过程)、文化反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3)理解社会化的内容;人类所有的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基础的,人类的社会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语言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等等。

(4)掌握社会化的影响源。1、家庭的特殊作用: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交往对象(父母教养方式等)。2、同辈:同辈认同(同辈群体的交往具有平等性、开放性)。3、学校:教师威信、教师期望等。4、媒体:电视、网络

自我概念

(1)掌握自我概念的结构:

主体我:(纯粹的自我)——是个体能经验、知觉、选择、记忆和计

划的主体。

客体我:客体我包括1、生理自我——对自身的生物属性的认识。如:

性别、身高、体重等。2、社会自我——对自身社会性要素的认识。

如:与人相处的关系,在班上的地位和作用等。3、心理自我——对

自身心理状况的认识。如: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认知、情感、

意志等。

(2)掌握自我概念的功能:1、保持内在一致性(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看法相一致,“现在”)。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按照与自己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行为,“过去”)。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对自己的期望与自我概念是相一致的,“将来”)。

(3)理解认识自我的方法:橱窗分析法、心理测试法、自我评价法等

周哈里窗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1、定义:社会知觉: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的印象。主

要是指人知觉。社会认知:人们对来自与他人、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社会信息进行加工、推理的复杂过程。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印象管理:多数人在与人交往时,常常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恰当的印象,这种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2、知识点:

(1)掌握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空间距离、背景参考)两大类,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知觉主体(过去的经验、兴趣与动机、情绪、个性特征、固有的知觉偏差)和知觉对象(外表特征、人格特征、魅力、知名度、自我表露)两个方面。

(2)掌握图式的定义、分类、作用;

分类: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事件图式

作用: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自我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影响信息的提取和信息的填充、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掌握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包括四种,其中安德森提出的三种(平均法则、叠加法则和加权平均法则)和中心品质法则。

平均法则:人们在接受到信息后对其单独加工,然后将它平均起来从

而形成一种总体的印象。

叠加法则:人在形成印象时将各个独立的信息叠加在一起形成总的印

象。

加权平均法则:人们将所有品质平均起来形成印象,但他们给予那些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品质以更多的权数。

中心品质法则:在我们形成印象时,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

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称为中心特性或中心品质

(2)社会知觉偏差(理解,会举例说明)

首因效应: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

近因效应:最后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信念固着偏见:人们一旦对某人形成了第一印象后就很难改变,并且还会寻找更多的信息或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尽管以后这个人所表现出的特征或行为并不符合原先的印象,但人们仍然要坚持。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光环效应”——好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 “扫帚星效应”——坏的(厌恶和尚,恨及袈裟)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积极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叫宽大效应。

证实偏差:人们总是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

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事后诸葛亮)

虚假一致性偏差: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

自我中心偏差: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例如:夫妻双方总认为自己在家务中作的事情更多,篮球队员总认为自己在比赛中的地位很重要等。

自我服务偏差:人们常常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差。例如:多数成年人认为自己对年迈父母的赡养要多于自己的兄弟姐妹,但对于自己的责任,多数人会尽量否认。

(3)认知启发的三种形式:表征性启发、获得性启发、调整性启发(理解)表征性启发:就是人们根据当前的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获得性启发: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认为其更平常)的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调整性启发: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调整性启发。

(4)掌握印象管理的策略。

1、保持形象的一致性(“门面”效应“登门槛”效应)

2、讨好与自我提升(使别人喜欢自己)

3、SOLER模式(艾根,G.Egan)——在陌生人面前留下良好第一印

象。“S”(squarely)——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open)—

—姿势要自然放开、“L”(lean)——身体微微前倾、“E”(eye)—

—目光接触、“R”(relaxed)——放松

4、恰当的自我表露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

1、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决策:是指人们

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

2、知识点:

(1)归因理论的掌握:

海德的归因理论:

①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

需要,人们就有了归因行为。(控制感和安全感)

②每一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naive psychologist),每一个人

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

③行为的后果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个人的因素(内部因素)环境

的因素(外部因素)

内部原因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需求、能力、努力等;

外部原因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影响等。

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

①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

其行为的真正目的(或意图),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②从行动者的意图推断行动者的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

因素:

社会称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

非共同性效应(noncommon effect)

选择自由性(freedom of choice)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①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的内容: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身心状况(如心境等)、别人反应(如他人帮助)

②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三个维度:

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

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1979年补充的)

(2)举例说明:内归因(个人归因)、外归因(情境归因)

(3)归因偏差的理解及举例说明。

1.认知性偏差:(1)行动者与观察者(2)显著性与获得性(3)歪曲的思维方式

2.动机性偏差:(1)自我服务(2)自我设阻(3)社会比较

3.性别偏差

(4)决策树的理解。

决策树(decision tree):决策一般包括两个或多个行动方案,而这些方案对行动者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同时,这些方案对于达成预期后果的概率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于任何一种决策,我们可以用一种有用的图示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然后加以表示,这种方法就是决策树。

决策树的优点:

第一、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问题(实质性的、重要的问题);

第二、必须考虑各种关键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真正作用做更客观的评价;

由于有结构化程序,减少焦虑;

第三、记录在案,避免短时记忆的不足;

第四、对结果的合意性和可能性给予数值,使我们的决策在理智的控制下进行。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1、定义: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稳定

的内部心理倾向。

2、知识点:

态度的成分、功能及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ABC三成分:知(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情(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欢或厌恶的情感体验)、意(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功能:(1)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价值表现功能。(4)认识或理解功能。

关系:

1、态度有时候与行为一致。例如:不喜欢某个人,就会拒绝和其接

触和交流。态度有时候与行为不一致。例如:拉皮尔的研究。

2、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的几个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

的一致性。

态度形成的理论的掌握:

1、凯尔曼的观点,服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服从:表面依从他人、群体或社会对自己的期望。

同化:与周围的环境、他人或群体要求保持一致。

内化:纳入自己原有的、相关的态度结构中,使之成为内在要求。

2、海德的认知平衡论,P-O-X模型;

平衡:三者正向,平衡的;

不平衡:三者两正一负等就会失去平衡,这时个体会体会到紧张、焦虑、不舒适和不愉快。

3、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认知失调的情况:

逻辑的违背(一个人站在雨里/这个人没有被淋湿)、文化价值的冲突(在

孩子独立性上,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贾尼斯、霍夫兰的态度“劝说情境模式”的理解:

外部刺激目标靶中介过程结果

第七章人际沟通与吸引

1、定义:人际沟通:简称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交流信息

的过程。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2、知识点:

(1)掌握沟通的结构,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结合沟通的结构);

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信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

通道——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

信息接受者——指接受来自信息源的信息的人。

背景——沟通发生的情境。

反馈——是指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一方将信息传送给另一方,这种回返过程就称作反馈。

障碍——对沟通形成障碍的因素有:

1)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

2)信息没有别有效或正确地转换成可以沟通的信号

3)误用沟通方式

4)信息接受者误解信息

5)沟通者之间缺乏共同的经验

(2)身体语言沟通的理解;

(一)目光与表情

(二)身体运动与接触

(三)姿势与装饰

(3)按照人际吸引的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亲和、喜欢和爱情;

(4)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有三个维度,分别是:

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

激情——魅力与性吸引

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

(5)掌握人际吸引的条件。

熟悉

空间距离

交往频率

个人特征(才能、仪表风度、个性品质等)

相似和互补

爱情

第八章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

1、定义: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关系。

2、知识点:

(1)人际关系的状态的理解(六种状态);

(2)掌握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

(1)定向阶段

注意——抉择——初步沟通

(2)情感探索阶段

一般的正式交往(很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

(3)感情交流阶段

双方人际关系出现实质性的变化,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有较深的情感卷入,超出了正式交往的范围。

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4)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更广泛深刻。

此阶段,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

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情感层次的友谊关系。

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

根据人际冲突和内耗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把人际关系的恶化分为三个阶段: 1)冷漠阶段——指交往的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2)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一方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3)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便是

结束这种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3)人际关系的深度与自我暴露的关系,及自我暴露应注意哪些问题;(理解)

自我暴露应注意的问题:

对等原则

循序渐进

不可强求

分清场合、对象

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爱好与需求,有针对性和准备性的暴露效果更佳。

存在性别差异

(4)掌握人际关系的原则。

(一)真诚原则

(二)交互原则——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

(三)功利原则——交换的对等

(四)自我价值保护——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五)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在人际交往上,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水平的变化与性质

(5)理解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一)沟通能力的提高:1、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二)正确使用身体语言:1、增加对自己身体语言的自觉性2、情境同一性概念

(三)人际关系改善的综合性心理学技术:1、综合性的方法。同时改变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例如: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2、具体性的方法。专门改善人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技能。例如: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

第九章侵犯

1、定义: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的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

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2、知识点:

(1)侵犯的定义及对定义的理解、分类;

?对定义的理解:

1)伤害行动——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实际的和可能的)

2)伤害意图——行为者的动机,即行为意图

3)社会评价——社会(规范)所不允许的

?分类

(1)按照侵犯方式来分

言语侵犯——如谩骂、讽刺、诽谤等;

动作侵犯——如撞击、砍杀、枪击等。

(2)按侵犯的动机分

报复性侵犯——造成对方身心上的痛苦或伤害;也叫敌意性、情绪性侵犯工具性侵犯——通过侵犯对方达到其它的目的。

(一)侵犯的本能论:(内部因素)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与弗洛伊德相反,他不认为侵犯指向毁灭,而认为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二)挫折——侵犯理论:(外部因素)

挫折——侵犯理论的最初观点:多拉德等人于1939年提出来的。“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心理学家米勒1941年提出了修正观点: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他后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并且,侵犯与挫折的关系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

1978年,伯克威茨(L.Berkowitz)提出了“武器效应”,进一步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武器效应:是指在情境中武器将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

(三)侵犯的社会学习观点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侵犯可通过强化培养、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3)掌握侵犯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因素1、A型性格2、敌意归因偏差3、性别差异4、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控能力

(二)情境因素1、高温2、酒精和药物3、唤醒水平4、暴力物品(武器效应)

(三)社会因素1、去个性化2、媒体暴力3、群体极化

(4)掌握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一)社会层面上的预防和控制

1、社会公平的建立: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等等。

2、社会的外部制约:行为的代价(如惩罚等)超过其能够带来的满足感,则行为就会被抑制。

(二)个人层面上的预防和控制

1、宣泄:能量的释放,可以是实际的宣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宣泄。

2、去个性化的避免:加强对自我的观察和自我的控制和评价,加强对社会评价的关注等。

3、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如:移情能力的培养,成熟个性的培养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1、定义: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

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等。

也有称之为积极社会行动。

2、知识点:

(1)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的关系

(2)亲社会行为的原因解释(理解);

(一)社会生物学解释——本能论

(二)社会学习论观点——习得论

(三)社会交换论观点

(四)社会规范论的观点

(3)掌握助人行为的干预模式;

干预模式:旁观者决定是否助人的决策过程,需要经历五个认知阶段:

1)注意(notice):旁观者个人必须注意到发生的事件;

2)解释(interpret):个人将事件解释为紧急事件,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3)决定(decide):个人考虑要不要帮助困难中的他人,决定这是不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是否要采取行动;

4)选择(choose):选择助人的形式,具体做法;

5)履行(implement):将这种帮助付诸行动。

(4)掌握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受助者特点

1.性别

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

2.相似性

来自同一个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相似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3、外部特征

受助者外部形象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有魅力者更容易得到帮助。

4、人格特征

人格形象,看起来是善良的、友好的人;没有伤害过我们的人;由于外在不可控的原因而陷入无助状态的人;等等。

(二)助人者特点

1.年龄与性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是不断增长的。(道德发展水平有关)

在陌生人需要帮助又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中——男性更多助人行为

在安全的情境中和在长期照顾和亲密关系中——女性更多助人行为2.认知特点

对当前所处情境的认知(事态的严重性,事态的发展,周围的环境,活动的结果等)

自我的认知(自身条件的认知和自我角色的认知)

3、个性特点(人格特质)

仁慈、善良、慷慨、社会责任感、同情、善解人意、利他主义者等等。

3、情感状态

内疚---减轻痛苦情绪,维护自我形象

积极心境——增加助人行为

消极心境——有增加,也有减少

(三)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天气(晴朗对寒冷恶劣天气)

地理位置(大城市对小城市或农村人)

特定文化(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影响(传统美德熏陶对冷漠自私家庭)

2.匆忙与助人代价

匆忙助人——更相对于可能助人的一方

紧急助人——更相对于需要受助的一方

3、情境性的内疚——补偿

直接补偿内疚的行为过失

做出其他与过失行为无关的好的举动,以抵消不好行为

承担不愉快的事情或付出某种代价,以惩罚自己的错误

(5)掌握助人行为的培养。

(一)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

(二)示范作用

现场的示范作用

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三)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

移情能力的培养

动机提升

(四)助人技巧的学习

(五)价值取向的教育

第十一章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1、定义: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

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增量,增质)。

◆社会干扰:也称社会干扰作用,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

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减量,减质)。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

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

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冒险转移:群体做出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冒险的现象。个人独自决策时,

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改由群体共同决策时,则最后的决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

◆竞争: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

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合作: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

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2、知识点:

(1)对以上定义会举例说明;

(2)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优势反应增强促进熟练工作P404-405 干扰非熟练工作(3)掌握群体的结构和功能;

1、黎维特结构:沟通网络质量指标: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收的信息量、接受者的满意度

中心化的沟通网络:轮式和Y式;非中心化的沟通网络:链式、环式和全通道式2、巴维拉斯等人(A. Bavalas et al.,1965)对于组织分层明确的群体,可以使用等级型网络;而对于需要权利集中的组织,则专制性网络(亦即轮型网络)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社会心理学实验案例 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 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个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A 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的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 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的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实行合理冲撞。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补充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实行的暴力举动。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这学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有一点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在对这些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常常可能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远远少于他人或者事件的认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好处是认识自己。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

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好处是认识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认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案例)培训课件

狼孩的故事社会化的角度 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在一个巨大的白蚁穴附近,发现狼群中有两个“狼孩”。辛格把她们送进了米梅纳普尔市孤儿院。据辛格讲,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很的特点:吞食生肉;四肢爬行;目光锐利;不会说人话,夜阑人静发出阵阵长嗥。辛格牧师夫妇俩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 其中的一个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另一个卡玛拉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将近5年的时间学会了两脚步行,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她为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解纽扣儿)做不好而哭泣。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 顺水推舟情绪与认知角度 有一位英语老师因经常批评一位学生作业马虎,而遭致这位学生的不满。有一次。这位老师无意间在语法上出了一点小错,当场被那名学生发现,那位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次报复机会,马上站起来作了毫不客气地指正。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英语老师以非常温和的神

色说道:“嗯,你说得真是对极了,可是其他同学刚才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发觉到,是不是上课在打瞌睡?” 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位同学的对立情绪消失了。这时,这位英语老师又不失时机的说:“像这样的错误很容易犯,同学们一定要像他那样小心才是。”接着,老师便继续讲解其他内容。 想象权贵刻板印象 从前有对乡下夫妻在门口纳凉,老婆问:“当家的,皇上天天上山打柴用的一定是把金斧子吧?”老公冷笑道;“蠢婆娘!当了皇上还用打柴吗,他老人家一准儿天天在院子里摇着扇子乘凉的,喝小米粥还有人伺候着呢!”估计,摇着扇子喝小米粥,就是这位农夫最大的理想。 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入住白宫一个月后,收到膳食开支帐单时,大吃一惊:“从没有人告诉我们,总统每吃一顿饭都要付钱的,而且干洗和使用牙膏等卫生用品也都要收费。”白宫就像一座豪华酒店,所有住在里面的人都要交纳餐费和杂费。连南希那样的美国人,在成为权贵前,都以为白宫的午餐是免费的。可见权贵的神秘,非常人所能想象。

社会心理学总结

“第1章绪论 第1节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研究核心是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 系统研究人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基础的学科; 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特点:哲学性强 (2)产生阶段特点:独立——以实证方法为主流研究范式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标志:奥尔波特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 (3)迅速发展阶段特点:理论众多、研究领域广泛、理论研究与应用结合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强化导向的社会化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多拉德、米勒 (一)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1.联结 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也能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例如,谈虎色变”。 2.强化:最核心的概念 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3.模仿 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观点 (1)观察学习: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制作或组织反应(动作复现)——反馈 (2)发展: 首先,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分开。获得以后未必立即执行有可能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执行;其次,发展了强化的概念:提出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的概念 (3)环境——人——行为交互作用的观点: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所获得的结果。 认知会影响行为,而且行为也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调节作用;行为改变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 (四)社会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 主要观点: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个体得到奖赏越多,就越愉快,并倾向于增加有关行为或活动;当前活动与过去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人就越易于由于收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社会心思学是古代心思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思学、实验心思学和认知心思学一同造成了古代心思学的基本结构。下面我们来看看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1 心思学是一门并不陈旧但却十分奥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了解他人的心坎世界,控制他人的思维。我也是怀着异样的想法才选了社会心思学这门公共选修课。 在接触社会心思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思学很虚幻,但是经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思学的根本成绩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成绩,人的本质成绩是人存在的根据成绩,人的发展成绩是人存在的价值成绩。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思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成绩, 如今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普通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旁边人的感受,以及一切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中央,他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中央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们只会在他人的身下来找缘由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咱们大先生都觉得本人最了解本人,但是随着对社会心思学课程的学习,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咱们思考过本人的心思瘦弱吗?咱们思考过本人的追求和动机与心思学的关系吗?咱们认真地总结过本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吗?咱们关注过本人的逆商吗?没有,素来都没有过,咱们只关怀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 通过对社会心思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思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思学课程与咱们是严密相干的,对咱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协助。此外想要了解本人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事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本人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本人,自我认同才可能失去别人的认同;其主要学会善待本人,在气愤时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些本人可以信任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操劳时,要心疼一下本人,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本人,打败疾病的力量还是在本人坚强的意志。 咱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还喜爱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复杂。把一些小成绩看得太重,但是如今社会心思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

社会心理学案例

1、案例:某超市原定感恩节清晨5时开门,但约2,000名经已等得不耐 烦的顾客,在4时55分强行一涌而进,混乱中一名职员被推倒在 地,从后涌上的人潮更将他踩至重伤。该名34岁的职员送院后,在早上6时证实不治。据报其他职员曾试图营救达穆尔,但顾客却无视职员劝阻。甚至当职员表示有人死亡而要暂停营业时,更有顾客怒哮:“我由昨天早上已开始排队了!”并继续“扫货”。超市保安及警方到场后,始能驱散人潮。惨剧中还有4人受伤送院,包括一名怀孕8个月的妇人,据报已经流产。 1)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文中提到的2000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2)攻击行为:企图伤害那些不愿被伤害的个体。 文中提到的应该是“工具性攻击”:不以伤害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商品)。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3、美国一家公司曾研制成一种猪皮便鞋,该鞋特点是轻便、舒适、走路无声,故起名为“安静的小狗”。为了解市场反映,公司采用了免费试穿的方式,规定试穿8周后将鞋收回,也可在8周后付5美元将鞋留下。结果大多数试穿者都选择了将鞋留下。此后,公司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并大获成功。几年后,美国成年消费者中90%的人都熟知该品牌产品。 这公司推出这种方法的人太有才了,首先将鞋以免费试穿的方式放出去,这样会有一定的人回去试穿的,这样就有了群众基础,这是利用人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即使不满意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在8周后在送回去。而在穿了8周,在加上鞋本身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的热评也不是难事。有人群众基础后,在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取得成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东西要卖出去,得让人们熟知才行,与其花大代价去做广告,在广告中说这鞋有多好还不如让人们自己去发现鞋的好。这其实比做广告的效果好多了。人们总是不会轻易相信广告中所说的。而是有从众心里,用葛优的话来说就是,哪人多我去哪,我相信群众。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1、Cosdta和McCrea,Goldberg,John等提出的“大五”人格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具有相似性,因此人类的人格结构也具有共同性。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调节状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忧伤、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得分低的人则能够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喜大悲,并且自我适应良好。 开放性: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开放,得分高的人不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则喜欢熟悉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外向性: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愉悦性: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古道热肠,并且注重与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公正严谨性:指个体对做事的态度。得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2、王登峰和崔红提出的“大七”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是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这七个因素分别为:外向性:指个体的活跃、合群和乐观。 善良: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主要包括: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缺点是: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