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介绍

(整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介绍
(整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介绍

高山雪鸡别名暗腹雪鸡。鸡形目,雉科。它的下胸和腹部暗灰而杂以暗红棕色的粗纹,而淡腹雪鸡下胸和腹部为白色而具粗纹。分布于昆仓山区、阿尔金山、祁连山,多栖息于海拔3500-5500米的裸岩或高山草甸灌丛,冬季常到海拔3500以下觅食,多在黎明和黄昏觅食。由于数量少,肉细嫩味美,视为上等补品,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高原山鹑鸡形目,雉科。栖息于海拔3500-5000米之间的高原地区,常见旱沟谷、半荒漠草原、高山草原和草原灌丛地带。食植物种子、幼芽、浆果和苔藓类等,善跑不善飞,边跑边发出“嘎啦、嘎啦”的鸣声。肉细嫩味美,青海收购销往国外。

血雉鸡形目,雉科。形如家鸡。体重不足1公斤。多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林中。群结生活,杂食性。肉嫩味美,是野味中的上品。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腹角雉鸡形目,雉科。两眼上方各具有一肉质的角状突起,故名角雉。通体大部为朱红色,叫声“哇、哇”,故又叫哇哇鸡。体重1公斤左右。主要分布于青海南部的林中,飞不多远。是珍贵观赏鸟类。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绿尾虹雉鸡形目,雉科。外形象雌孔雀,羽色华丽。体重3-4公斤。喜掘食“贝母”,故有贝母鸡之称。夏季多在海拔4000-5000米的多岩石的高山草甸上,冬季下迁到海拔2000

米左右的山坡上活动。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南部。因数量稀少,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马鸡别名白马鸡。鸡形目,雉科,马鸡属。通体羽毛大都呈白色,故又有白马鸡、雪鸡的雅号。头顶有黑短羽,飞羽褐色,尾羽黑色闪紫绿色光泽。有5个亚种,其中有3个分布于青海林区。一般20-30只成群在海拔3000-4000林区或林缘草地上觅食。食植物果实、昆虫等。孵化期25─26天。分布于玉树、果洛部分地区。肉鲜美,纤维较粗;尾羽美丽,可作装饰品。为特有珍稀观赏鸟它是著名的观赏动物。国家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蓝马鸡别名马鸡、松鸡。与藏马鸡同属。通体蓝灰色,头侧呈绯红色,全身羽毛披散,中央两对尾羽特长且下尾如马尾。体稍大,体形优美。栖于海拔2100─3600米的混交林和高山灌丛地带,以10─30只结群,早晚觅食。杂食性。因翅羽体重不能久飞。4─6月产卵,卵呈椭圆形、浅绿色杂以淡棕斑点,孵化期26天。为我国特产珍禽,体态优美,可代观赏。肉可食,其尾羽和外侧尾翎是装饰佳品。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石鸡鸡形目,雉科。常栖息于裸露的岩坡、干燥的山谷间或多居住在乱石堆岩洞中,故名石鸡。有时迁移到山麓田野上。成群活动,边食边叫。又叫‘嘎嘎鸡”、“红腿鸡”,肉可

食。

雪鸡别名高山雪鸡、藏雪鸡、喜马拉雅雪鸡。雉科,雪鸡属。分暗腹和淡腹两种。前者通体棕色或红棕色;后者头、颈褐灰色。栖于3000─6000米间的裸岩和灌丛草甸带。暗腹鸡绝不混群,位于河谷上部;淡腹鸡喜结群,在河谷下部。晨昏觅食,杂食性。6月中旬产卵,每窝产卵8─16枚或6─7枚,产齐后孵卵,卵为椭圆形,光滑呈淡黄色或暗红赭石色,淡灰蓝色或浅橄榄褐色,孵化期27天。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及青南地区。肉可食用,具有滋补、壮阴功效,治妇女病、癫痫、疯狗咬伤等症。

大鵟别名花豹、白鹭豹。隼形目,鹰科,鵟属。留鸟。上体暗褐色,下体暗褐色或棕白色,有暗色纵、横纹,翅下有块大白斑。栖于山地、草原地带,最高可栖息到4500米高山,多单个或4─5只小群活动。有时在空中飞翔,有时停歇在较高处。性凶猛,机警。主要以小鸟、蝗虫、鼠、兔为食,亦吃昆虫、蚂蚁等。常筑巢于崖壁缝隙或乔灌木上,4月底5月初产卵,每窝2

─4枚,有红褐色或鼠灰色斑点。分布于西宁以东、青海湖以西及玉树、果洛等地。其翼翎尾羽作装饰用,出口商品叫“大豹”或“白豹膀尾”。在鹰科中这种鸟属中等大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金雕隼形目,鹰科。别名洁白雕。体羽上部为棕褐色,下部和头部为黑褐色,两翼展开后下有一白斑。性孤独,多栖息

于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草原和针叶林中,喜欢在高山岩石峭壁之巅栖立。体大性凶猛力大。食野鸭、天鹅、山羊、小鹿、野兔、旱獭、和一些小型啮齿动物等。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鸟类。羽毛价值高,可出口创汇。

草原雕隼形目,鹰科。别名大花儿雕。体形中等,猛禽。雄鸟通体多呈褐色;嘴、趾为纯黄色。多栖息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原低山和开阔的草原地。主要食鼠类。羽毛可作装饰羽。

玉带海雕隼形目,鹰科。为大型猛禽。嘴铅灰色。腿淡黄色,爪黑色,头赭褐色,翅和尾黑色,故有黑鹰之称,尾中部有一条似白色玉带状的横带,所以叫玉带海雕。栖息于河谷悬崖或山岳开阔地带。食小动物。嘴带钩,爪锐利,十分凶猛。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隼形目,鹰科。与玉带海雕相似,但尾纯白色。数量稀少,喜独栖,不常见。栖息于江河附近的广大沼泽地区。主食鼠类动物。羽毛可作羽制品。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秃鹫隼形目,鹰科。大型猛禽。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部和南部,体重5-6公斤。通体暗褐色,头部从额到枕部无长羽,颈部裸露,呈铅蓝色,故名秃鹫,也有人叫它座山雕。性孤独。食小型兽类、幼畜及两栖类,遇到人和其它大型动物尸骸时,即

出现集聚食之。因此,它与兀鹫、胡兀鹫共同完成青藏高原200多万平方公里草原上的清尸任务。它的翅羽、尾羽、肩羽是工业原料。

兀鹫隼形目,鹰科。大型猛禽。头和颈光秃。常栖息在多岩石的山区,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和祁连山等地。常以人、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尸体为食。飞羽和尾羽是工业原料。

胡兀鹫隼形目,鹰科。大型猛禽。下颏与嘴巴接连处长着刚毛垂于颏下,象一撮黑胡子,故叫胡兀鹫。栖于海拔2000-4000米人们难以攀登的岩石裸露地区。食鸟类、小动物和人畜尸体。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和玉树地区。由于它多猎取老弱病残家畜个体,又捕食大量鼠类,对防家畜疾病、保护草原有重要作用。国家已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鹤形目,鹤科。青海农民称为“青庄”、“干鹅”,藏族同胞称它为“格萨尔达孜”。体重约5公斤,颈长,腿长,头皮裸露呈红色,上有黑色细毛,全身灰白色,但因额、颊、颈的大部分呈黑色,故叫黑颈鹤。为夏候鸟。在海拔2100-5000米的高原沼泽地带生活。杂食性。10月份后,黑颈鹤到云贵越冬。长途飞行时,多排成“一”字纵队或“V”字形,集群觅食,分群成对活动。5月初产卵,新卵呈淡青色,上有棕褐斑点,孵化期31─33天。杂食性,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为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禽类,肉、骨、胃等可入药。青海共有黑颈鹤110多只,数

量很少,已濒临绝灭的危险,青海玉树州隆宝滩是黑颈鹤聚集地,已划为黑颈鹤保护区。国家已列为“国宝”和“稀世之珍”,是一级保护动物,定为青海“省鸟”。

大鸨鹤形目,鸨科。是我国最大的的草原鸟类。体高60厘米左右,体重10-15公斤。常栖息于起伏不平的草甸和水洼地之间,或远离人家的河滩地。善走不善飞。杂食性。雌雄都孵卵。肉味鲜美,有“上有天鹅,下有地鵏(地鵏即大鸟鸨)的赞誉。数量下降,国家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大天鹅雁形目,鸭科。为珍稀大型水禽。全身白色,为夏候鸟,飞得很高,可以越过世界最高峰一珠穆郎玛峰。近年来,有相当数量的大天鹅在青海越冬。

赤麻鸭雁形目,鸭科。是一种体形较大的水栖游禽。为候鸟。体重可达2公斤左右。内可食。

斑头雁雁形目,鸭科。在青藏高原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湖泊岛屿和河流岸边的悬崖上筑巢,通体呈灰褐色,枕部前缘和后缘各有一条明显的“U”形黑带状斑纹,故叫“斑头雁”。

云雀雀形目,百灵科。是开阔地区,特别是草原景观的一种代表鸟。边飞边叫,又名告天鸟。沙棕色。食野生植物种子、昆虫。巢多营于地面陷凹处,有干草窝。为候鸟。它益多害少。善歌咏,人们常饲为笼鸟。肉可入药,有解毒、涩尿之功,

雀脑有滋补、壮阳的作用。

黑鹳别名锅鹳、黑巨鸡。同名科、属。体形大,通体黑褐色,下胸和腹为白色,嘴长呈红色。为大型珍禽,常单个或小群在河边、农田、沼泽和湿地活动觅食。飞翔轻快,飞时颈与爪成一直线,平稳。食鱼、蛙、蛇、甲壳类。为旅鸟,可供观赏,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斑头雁又称白头雁。鸭科,雁属。夏候鸟。体形如鹅,上体灰褐色,各羽均有棕白色边缘。下体污白色。嘴、爪为黄色。头顶有两道黑条斑,故名。每年3月从南方迁来,由30只左右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飞到青海湖、克鲁克湖、托素湖、扎陵湖、鄂陵湖等地,然后分群、成对活动。每窝产卵4─6枚,白色。水中交配,交卵于陆地。孵化时,雌雁伏卧于巢内,雄雁以单足站立一旁,29天雏鸟出壳,3天后随亲鸟涉水行走,9月后,飞往南方越冬。其体态优美,为观赏鸟。肉肥美醇香,羽绒可做防寒填充物。

鸬鹚鹈形目,鸬鹚科。广泛分布于我国,青海省也有。夏季在青海繁殖,冬季到南方越冬。食鱼类,捕鱼本领很强。体重约1.87公斤。青海湖鸟岛有此类鸟。肉可食,但有腥味。作药用,肉可治尿闭,骨可渗水肿,胃助消化。

猞猁别名猞猁狲、林拽、马猞猁。食肉目,猫科,猞

猁属。栖息于海拔3500米高山针叶林、灌丛和草甸地带的岩洞、石缝。多独栖。视觉、听觉发达,捕食鼠类、旱獭、兔和鸟类及中型动物。善爬树、游泳。形似猫,四肢较长,尾极短,耳尖有丛毛。体形比家猫大,外观似猫。毛色变异大,有乳灰、棕褐、土黄褐、灰草黄微褐等色。为珍贵的毛皮兽,毛皮厚而软,是制裘工业的上等原料。藏药中其肠晒干研细,可治肠炎。由于猞猁数量很少,难以见到,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兔狲别名海青、羊猞狸。食肉目,猫科。体似家猫,但比猫粗实肥大,短耳圆形,体重2-3公斤,其体色有背沙黄色和青灰色。2岁性成熟,1─2月交配,4月底5月初产仔2─4只。常栖息在荒漠草原、丘陵地区、戈壁地区,有时亦在林中或丘陵地带居住。常单独活动,是夜行性动物,多在清晨出来猎食。食性同荒漠猫。毛皮比较珍贵,绒厚、毛密而长。能消灭大量的啮齿动物,对保护草原起到一定作用。

荒漠猫别名草猞猁、漠猫。食肉目,猫科,猫属。体形似猫,比猞猁小,是国内极为少见的动物。栖息于高山森林、荒漠及草原边缘、丘陵地区和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地岩缝或石块之下。分布于东部农区和海北、海西等地。黄昏开始活动,夜间捕食鼠类、鸟类和雏鸡。视觉、嗅觉、听觉发达。体形较家猫大,四肢略长,耳端生有一撮短毛。体长61─68厘米,尾长29.5─31厘米,体重4─8公斤。体背部棕灰或沙黄色,毛长而密,绒

毛丰厚。1─2月间交配,5月产仔约2─4只。将其胎盘焙干研细,用白开水冲服,治尿毒症可谓一绝。家猫胎盘亦可。

金钱豹别名银钱豹。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林中猛兽,巢穴固定于树丛、草丛或岩洞中。夜行性,动作敏捷、轻灵,善攀缘,白天隐卧于密林树叉。食物以羚、麝、岩羊、兔、禽类为多。分布于玉树、果洛州林区。冬季交配,孕期3个多月,每胎产2仔。其形似虎,四脚略短,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全身棕黄色或微黄色,背部有圆或椭圆形黑斑。为名贵观赏动物和用皮兽。

雪豹别名草豹、艾叶豹。与金钱豹同属。夏栖居于海拔3700─5300米高原。冬季下降到2000─3600米处,栖息于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山地针叶林缘,分布于海西、海南、玉树、果洛等地。夜行性,黄昏、黎明时十分活跃,上下山路线固定,喜走山脊、溪谷。性凶猛,行动敏捷机警,四肢矫健灵活,善跳跃。饥饿时常到牧群盗食家畜。头小而圆,尾粗长,体重35─45公斤,体长1.2米,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3年性成熟,1─3月交配,孕期98─99天,每胎2─3只,为珍稀观赏动物,毛密而柔软,可制皮衣等。骨可潜代虎骨治疗风湿病症,疗效亦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云豹别名龟纹豹、荷叶豹、乌云豹。食肉目,猫科,云豹属。典型的森林动物。生活于海拔较低的山地亚热带森林中,

囊谦县有发现。夜行性,白天常栖于大树上,以鸟类及中小型哺乳类动物为食。通体草黄色,背有云朵状大斑纹。四脚短,尾细长,超过体长之半(体长85─125厘米)。为珍贵的观赏动物和毛皮兽,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狐食肉目,犬科。与狐外形相似,体形小,体重2-3公斤。分布于青海广阔的草原、丘陵和荒漠等人烟稀少的地方。沙狐吃鼠,有时也吃家畜,但益大于害。皮可制皮大衣、皮领和皮帽等,质量比较好,但较便宜。

藏狐食肉目,犬科。体较小,体长50-70厘米。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地区,常在河谷地带的针阔叶林、灌丛、草原和皇陵地区活动,有时也藏身于村庄附近。平时单独生活。皮毛轻而柔软,十分珍贵,是我国珍贵毛皮兽类之一。

岩羊偶蹄目,牛科。别名石羊。分布于青海群山峻岭山顶岩石裸露、山腰碎石多、山下青草茂盛地带。体色青灰。善攀登。头长而狭,两耳短小,角粗大,嘴下无须,尾短,蹄黑。多在海拔4000-6000米林线以上的不毛之地生活。群居。每天清晨黄昏觅食。体重约50公斤,肉质鲜嫩味美,是上等野味佳品。皮毛可制革或做褥垫。

盘羊偶蹄目,牛科。头角特别粗大,余部同绵羊相似。

又叫“大头羊”。栖息于无林的高山,丘陵和山麓地带。群居。善攀登。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地区。体重60公斤以上。肉鲜美可口,皮可制革,因体形新奇,可作观赏动物,也是杂交培育新品种的亲本动物。国家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别名羚羊、西藏羚羊、长角羊。偶蹄目,牛科,山羊亚科,藏羚属。形似黄羊,但大得多,体长140厘米。雄者有角,角长笔直,角尖微内弯,远处望去,好似只有一角,故有“一角兽”之称。四肢匀称、强健。尾短小、端尖。通体被毛丰厚绒密,毛形直。头、颈、上部淡棕褐色,夏深而冬浅。青藏高原特有种。栖于海拔3000─6000米间的荒漠、高原草原和谷地环境。集中分布于昆仑山、唐古拉山一带,以及果洛、玉树地区。多小群活动,秋冬春有数十以至数百只大群出现。常出没于人迹罕至地区,善奔跑。清晨傍晚觅食,主要为禾本科和莎草科等植物。冬末春初交配,孕期6月,每胎1仔。肉鲜嫩、味美;皮质软,毛绒柔,为革皮、防寒用品填充佳品。角有镇静、解热功效,将角烧成炭研细,可治甲状腺肿大、胃炎、久泻,亦可催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原羚别名藏黄羊、黄羊。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体同山羊,重不超过20公斤。四肢细,蹄窄。通体灰褐色,脸颇灰白色,臀部纯白色,尾黑色。栖于各类草原,活动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