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化媒体简介

社交化媒体简介
社交化媒体简介

社交化媒体简介

网络营销的一些方法、弄懂一些网络营销专业术语、学习网络营销课程之后的概括及总结、希望了解网络营销的新知识新观点。能力秀——网络营销开始的地方官网(网络营销能力秀官方网站-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平台)官微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wm23微信号(wm23com)。

●【关于网络营销能力秀】: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官网http:// 网络营销

能力秀官方网站-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平台)是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平台,通过社交化学习、竞赛式实践全面提升网络营销学习者的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

●【内容参考及版权声明】:参考书籍及网站:《网络营销》,百度网站、网

络营销能力秀官网(网络营销能力秀官方网站-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平台)等互联网资源。

一、社交媒体营销简介

(一)认识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社交化媒体、社会性媒体、之互联网上用于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社会媒体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现阶段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

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炫目的力量。构成社交媒体的是一系列建立在web2.0意识形态和技术上的网络应用与服务,其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

实际上,社交媒体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最先出现于2007年在一本叫作《什么是社交化媒体》的电子书中,作者Antony Mayfield将其定义为一个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并总结社交媒体的特征。

●参与:社交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参与。

●公开:网络用户可以免费登录多数社交媒体。

●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广播的形式。

●社区化:在社交媒体中,大家可以很快形成一个区。

●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的内容为交流。

●多平台:基于网络的社交化媒体不受平台限制。

(二)社交媒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在追求单位产品低成本但也同时牺牲了个性化。社会化媒体正在以更具个性化的开发、更低成本的生产、更高投资回报率的营销,为消费者带去更多受欢迎的商品,也为企业打开新的商业空间。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增多使主要信息来源途径改变

在非网络时代,消费者想要收集商品信息主要通过商业来源和公共来源,对广告过度依赖。而广告又是以企业为主导,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企业说什么就

是什么,而企业又爱自说自话,自卖自夸,所以这种渠道不透明也不可信。个人来源和经验来源虽然可靠可信,更贴近实际,可是信息量又有限。

在网络时代,购买相关信息的“个人来源”和“经验来源”通过网络得以实现,人们把对商品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博客,论坛,社交网络等社会化媒体表达出来,当越来越多的“个人来源”、“经验来源”的信息汇聚到网络上来,信息量增加,权威性增加。而信息量和权威性一旦成立,其对产品选择与购买决策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社交媒体营销的优势与特点

所谓社交媒体媒体营销就是依靠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传播与发布资讯,从而形成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关系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营销方式。一般的社交媒体营销工具包括论坛、SNS社区、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自媒体平台或组织媒体平台。(一)社交媒体的优势

1.社交媒体可以精准定向目标客户。

社交网络掌握了用户大量的信息,抛开侵犯用户隐私的内容不讲,仅仅是用户公开的数据中,就有大量极具价值的信息。不只是是年龄、工作等一些表层的东西,通过对用户发布和分享内容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判断出用户的喜好、消费习惯及购买能力等信息。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比例越来越高,移动互联网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性也将给营销带来极大的变革。这样通过对目标用户的精准人群定向以及地理位置定向,我们在社交网络投放广告自然能收到比在传统网络媒体更好的效果。

2.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可以拉近企业跟用户的距离。

互动性曾经是社交媒体相较传统媒体的一个明显优势,但是直到社交媒体的崛起,我们才真正体验到互动带来的巨大魔力。在传统媒体投放的广告根本无法看到用户的反馈,而在网络上的官方或者博客上的反馈也是单向或者不即时的,互动的持续性差。往往是我们发布了广告或者新闻,然后看到用户的评论和反馈,而继续深入互动却难度很大,企业跟用户持续沟通的渠道是不顺畅的。而社交媒体使我们有了企业的官方微博,有了企业的人人网官方主页,在这些平台上,企业和顾客都是用户吗,先天的平等性和社交网络的沟通便利特性使得企业和顾客能更好的互动,打成一片,形成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此外,微博等社交媒体是一个天然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寻找用户对企业品牌或产品的讨论或者埋怨,可以迅速的作出反馈,解决用户的问题。如果企业官方账号能与顾客或者潜在顾客形成良好的关系,让顾客把企业账号作为一个朋友的账号来对待,那企业的获得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3.社交媒体的大数据特性可以帮助我们低成本的进行舆论监控和市场调查。

刚才详细描述了社交媒体在互动性方面的优势,除此之外,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社交网络的大数据特性得到很好地体现。而企业如果能做好社交网络的数据分析与处理,也能从中收到很大的好处。首先,通过社交媒体企业可以低成本的进行舆论监控。在社交网络出现以前,企业想对用户进行舆论监控的难度是很大的。而现在,社交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时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任何一个负面消息都是从小范围开始扩散的,只要企业能随时进行舆

论监控,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品牌危机产生和扩散的可能。其次,通过对社交平台大量数据的分析,或者进行市场调查,企业能有效的挖掘出用户的需求,为产品设计开发提供很好的市场依据,比如一个蛋糕供应商如果发现在社交网站上有大量的用户寻找欧式蛋糕的信息,就可以加大这方面的蛋糕设计开发,在社交网络出现以前,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现在,只要拿出些小礼品,在社交媒体做一个活动,就会收到海量的用户反馈。

4.社交媒体让企业获得了低成本组织组织的力量

这句话有点拗口,但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确实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感触。通过社交网络,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组织起一个庞大的粉丝宣传团队,而粉丝能带给企业多大的价值呢?举一个例子,小米手机现在有着庞大的粉丝团队,数量庞大的米粉成为了小米手机崛起的重要因素,每当小米手机有活动者出新品,这些粉丝就会奔走相告,做足宣传,而这些,几乎是不需要成本的!如果没有社交网络,雷军想要把米粉们组织起来为小米做宣传,必然要花费极高的成本。此外,社交媒体的公开信息也可以使我们有效地寻找到意见领袖,通过对意见领袖的宣传攻势,自然可以收获比大面积撒网更好的效果。

社交媒体在营销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同时也还有很多问题的存在。比如社交媒体营销的可控性差,投入产出比难以精确计算等等。不过随着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营销的体系也必然会逐渐完善,所以,每一个营销人都不能选择躲避它,我们要直面这个新的挑战。

(二)社交媒体营销的特点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而它的特点是:

1. 以用户为中心,制定客户规划,真正理解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和需求;

2. 制定社会化媒体的内容策略。这是很多企业所缺失的。

3. 持续提升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提升是建立在对用户需求和理解基础之上的,营销部门需要有对用户有深刻洞察力的人员。

4. 精湛的专门技术。社会化环境中诞生了一些新的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技术平台,营销部门需要深刻领会这些技术带来的变革。

5. 交互媒体设计。这一点我理解是企业营销人员不能简单的在一些社会化媒体上投放一些广告,而应该根据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特点以及用户在上面的行为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

6.即时数据分析。这个涉及到社会化媒体分析,最难的不是在数据的收集,而在于对社会化数据(social data)的分析上面。

(三)社交媒体营销利器简介

社交媒体营销发展如此迅猛,根据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90%的中国网民登录过社交媒体,微博和微信等媒体也早已经成为很多中国网民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鉴于这些新型网络媒体强大的传播功效和庞大的用户规模,各式各样的营销活动开始借助于这些网络媒体开展。下面对主要的社交媒体营销工具做介绍。

论坛营销:论坛营销就是"企业利用论坛这种网络交流的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发布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从而让目标客户更加深刻

地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达到企业宣传企业的品牌、加深市场认知度的网络营销活动"。

●博客营销:博客营销,博客最初的名称是Weblog,由web和blog两个单词

组成,英文单词为BLOG(WEB LOG的缩写),按字面意思就是网络日记,后来喜欢新名词的人把这个词的发音故意改了一下,读成we blog。由此,blog 这个词被创造出来。

●微博营销:微博营销是指通过微博平台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

种营销方式,也是指商家或个人通过微博平台发现并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的商业行为方式。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每天更新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互动,或者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来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就是新兴推出的微博营销。

●该营销方式注重价值的传递、内容的互动、系统的布局、准确的定位,微博

的火热发展也使得其营销效果尤为显著。微博营销涉及的范围包括认证、有效粉丝、话题、名博、开放平台、整体运营等。自2012年12月后,新浪微博推出企业服务商平台,为企业在微博上进行营销提供一定帮助。

●微信营销:微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或个人营销模式的一种。是伴随着

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通过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而实现点对点的营销。

●微信营销主要体现在以安卓系统、苹果系统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的移动客

户端进行的区域定位营销,商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结合转介率微信会员管理系统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IM营销:IM营销不是简单的即时通讯营销。IM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其最

基本的特征就是即时信息传递。对于被动展示信息模式的网站营销而言,IM 营销能够弥补其不足,同潜在访客可以进行即时互动,并能够主动发起沟通,有效扩大的营销途径,使流量利用最大化。由此可见,IM营销不是简单的即时通讯营销,而是以IM为载体获取商机的高级营销活动。

●网络视频营销:网络视频营销指的是通过数码技术将产品营销现场实时视频

图像信号和企业形象视频信号传输至Internet网上。企业将各种视频短片以各种形式放到互联网上,达到一定宣传目的的营销手段。网络视频广告的形式类似于电视视频短片,平台却在互联网上。"视频"与"互联网"的结合,让这种创新营销形式具备了两者的优点。

●问答营销:问答营销属于互动营销新型营销方式,是互动营销介于第三方口

碑而创建的网络营销方式之一,营销方式既能与潜在消费者产生互动,又能植入商家广告,是做品牌口碑、互动营销不错的营销方式之一。遵守问答站点(百度,天涯等)的发问或回答规则。然后巧妙地运用软文,让自己的产品、服务植入问答里面,达到第三方口碑效应。

能力秀——网络营销开始的地方!

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秀(官网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是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平台,通过社交化学习、竞赛式实践全面提升网络营销学习者的认知和实践应用能力。

能力秀始于2009年,每个学期举办一期,到2016年6月已举办15期,超过7000个院校的20多万名大学生曾经参加过这一活动

·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

·官方微博: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wm23

·官方微信号:wm23com

网络营销能力秀其他实践平台:

·网络营销教学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

·网络营销词典: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wiki.htm

·梧桐子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

·秀友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8e18274579.html,/

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 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社会化媒体,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传播最新信息, 正因为如此, 好的品牌营销才能一夜之间红火, 一些负面评价也会爆发式增长,相较于传统的危机应对 12小时黄金法则,网络公关的黄金时间只 有 45分钟。当负面信息流传时,企业要及时快速回应,迅速解决,将危机扼杀在萌芽期,反应稍有迟疑, 负面消息便有可能发展到难以挽救的地步, 对品牌形象造成巨大 影响, 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红人的影响力空前强大, 他们可以利用一个人的力量吸 引大量围观者, 与大公司开展“公关战争”。 社交媒体时代一方面让危机蔓延的范围无边界,传播速度也更加快速;另一方面 也给了品牌快速回应和弱化危机影响的机会,那么,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又有哪些呢? 1、互动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以“分享和参与”为核心,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产品的信息 和观点,这与以往传统营销中“自上而下”的理念不同,社交媒体强调“自下而上”进行 品牌推

广, 企业必须进入到社交媒体营销中去, 通过与消费者的对话和互动, 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 情感是市场的主题之一, 如果能赢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距离赢得市场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购买完商品就结束,他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与商家、其 他消费者共同完善所购商品, 网上经常会看到很多产品的测评报告, 商家也欢迎消 费者在购买后对商品进行评估和分享, 将优秀的测评报告放到首页或给予返现之类的奖励, 这样, 既满足了消费者分享的目的,又提升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和认可度。 2、口碑营销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口碑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者乐于通过以往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购买风险, 通过了解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消费者极易改变原有的对该品牌的态度。 虽然企业的口碑是消费者自发传播的,但是仍然需要企业有意识地去维护,社交网络的发达可以轻而易举地让某个产品一夜之间红火起来,亦可以让其口碑毁于一旦。 3、内容营销 社交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文字、图片、音频到视频,只要是人们能想到的信息, 几乎都能以简短而快捷的形式进行传播, 快节奏的生活和 发达的移动通讯设备导致用户的注意力时间越来越短, 获取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 更需要重视传播的内容, 众多品牌通过内容营销取得了不同凡响的营销效果, 给品牌带来了极好的网络口碑。比如:去年北京大雨不断,人们在网络上吐槽,积水潭、地铁站均成为人们调侃戏谑的对象, 杜蕾斯微博团队结合人们对暴雨的关注, 策划了一次营销活动, 仅仅 20分钟, “杜蕾斯套鞋防止被淋湿” 便登上当天新浪微博转发排行榜榜首, 借助北京大雨的话题, 杜蕾斯 微博团队通过对产品用法的创新, 利用玩味的方式, 巧妙进行了品牌的营销传播, 充满了创意和趣味。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

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 【摘要】: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安全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和特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强调当代国家安全问题具有综合性,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影响力上升,人们开始关注当前除军事以外的诸如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其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安全理论关注的焦点。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安全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世界大战和外国直接军事入侵的威胁基本消除,但文化安全问题变得突出。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始终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把“文化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说明“文化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也为我们研究和制定国家文化安全理论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据此,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和阐析。(一)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实践的平台,文化是全球化的一个维度,两者是相互联动的关系。全球化对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冲击了民族认同,同时全球化也冲击了文化的封闭性,促使不同区域文化的相互交融与碰撞增强。同样,文化也对全球化至关重要。(二)全球化与文化安全。全球化加速了国家安全由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演变,国家文化安全亦浮出水面。全球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突出

表现在对文化主权的挑战方面。面对西方强国的文化霸权战略,不仅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即使西方发达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都不得不强调自己的文化主权,把文化主权的维护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三)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安全观的变迁。全球化促使了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增生和文化安全观的演变。全球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全球化与每一阶段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具有同构性。鸦片战争后,中国全球化进程艰难启动,中国文化安全危机开始凸现,文化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安全的主题;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中国文化安全的序幕,启蒙与救亡构成国家文化安全的双重构建;冷战时期,文化安全分为两大阵营,中国采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文化安全模式,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内容;“冷战”结束后,文化安全观开始由传统文化安全观向非传统文化安全观嬗变。(四)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总体态势不容乐观,文化安全问题日趋复杂多样。中国文化安全问题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在内部文化安全问题上存在着意识形态淡化、社会思潮多样化、社会认同危机等问题。在外部文化安全问题上存在着西方“话语霸权”的威胁、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西方文化产业的挑战等问题。(五)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战略选择。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谋划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科学的战略选择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论文提出了和谐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根本战略以及文化创新战略、文化崛起战略和“软实力”战略。全球化不仅是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背景,而

用数据告诉你如何进行社交媒体营销

用数据告诉你如何进行社交媒体营销 本文作者 JohnRampton 是一名企业家、投资人、在线营销大师,热衷关注新兴公司。 大多数企业家都知道应该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得比较活跃。社交媒体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大企业需要在客户经常访问的网络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让你有更多的动力来扩大你的社交媒体活动,我已经收集了这方面的25 个最不可思议的、最令人惊讶的实例。如果你还有其他奇怪的或重要的实例要补充,请在下面的评论中与我们分享! 1.在Facebook 上很难定义怎样才算得上是很好的互动。然而,根据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工具Social Bakers 提供的研究数据,平均一家企业主(有 0-9999 粉丝的企业 Facebook 账号)每发布一则消息就和粉丝达到约 28 次互动。如果你的公司明显少于 28 次,你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Facebook 营销策略。 2.你以为 Instagram 只是流行一时吗?目前,Instagram 在月度活跃用户的数量上已经超过了 Twitter。在最近的一次统计中,Instagram 用户达到了 4 亿,相比之下 Twitter 只有 3 .2 亿人。 3.《时代周刊》杂志表示:男性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分享想法,而不是和身边的搭档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换感受。虽然我不确定这份数据和男性企业家是否相关,但如果完全排除在外的话,也太奇怪了。

4.社交网站Pinterest 的用户更倾向于一周内发布特定类型的内容。“每日”最受欢迎内容类别:健身(星期一)、技术(星期二)、励志名言(星期三)、时尚(星意(星期日)、时尚潮流(星期四)、幽默(星期五)、旅游(星期六)、美食和手工创意(星期日)。 5.在美国,成年网民中有 72%的人是 Facebook 的用户。18-29 岁之间的互联网用户,比例更是高达 82%。如果你的公司不是 Facebook 的企业用户,以下数据你会大吃一惊,恨不得立刻加入其中。 6.还在犹豫要不要把 Pinterest 添加到社交媒体营销名单中吗?不要犹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

社交媒体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摘要: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革新催生社交媒体, 而社交媒体则开创了市场营销的新时代。随着国外脸书 (Facebook、推特 (Twttier等社交网络的盛行 , 国内互联网也紧随其后 , 人人网、开心网、微博等众多社交媒体不断衍生、爆火。大量社交媒体的诞生 , 不仅改变了国内人们的上网行为 , 同时影响着众多企业的营销模式 , 企业纷纷转向了消费者的新聚集地——社交媒体。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博营销名人效应消费决策 正文:社交媒体主要以微博、 SNS 、 IM 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网络媒体,这些媒体互动性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撰写、分享、评论、转发,相互沟通交流。社交媒体时代也可以说是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是传播的介质, 人人参与,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都可以分享评论, 这里从不缺少正义的力量, 也从不缺少各类社会热点话题, 不管明星还是草根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圈子, 展示自己, 分享心情等。 社交媒体正快速转变着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方式。相对于像 E-mail 之类的传统交流方式而言,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在线营销手段, 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发微博等来推销其产品和服务, 为用户提供及时的回馈和技术支持, 为该品牌的爱好者在网上建群。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性。 我认为, 社交媒体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是广泛并且积极的。社交媒体的市场仍在不断扩大, 它不再是朋友们共享的场所, 而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竞争模式。从利益来说, 社交媒体营销的出现, 将改变传统信息传播、销售方式以及宣传推广滞后性、盲目性、松散性的特征,现代的社交媒体营销方式将呈现及时性、有目的性、集中群体性,同时,社交媒体营销的出现为企业的渠道运营、广告投资方式,品牌概念的传播以及企业文化的交流提供便捷公开的方式。 社交媒体对企业营销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海外新媒体运营必读:125条海外社交媒体统计数据

1. Facebook日活用户超过16亿 2. 每15分钟就有7,246人注册Facebook,或者每秒8人注册 3. 平均每分钟150,000条消息被发送 4. 每分钟500,000次“LIKE”(点赞) 5. 79%的用户来自移动端 6. 每天45亿移动用户使用Facebook 7. 每天上传图片数量超过5亿张 8. 用户日均使用Facebook21分钟 9. 每月共花费27亿小时在Facebook上玩游戏 10. Facebook每小时的的收益是140万美元 11. 每天产生近46亿次“LIKE”(点赞) 12. 75%的Facebook广告收益来自移动端 13. Facebook共有超过4亿个小企业主页(Page) 14. 平均每分钟就有130万次内容分享 15. 每分钟产生10万条好友请求 16. 9亿的用户每天都会登录Facebook 17. 52%的用户为女性,48%是男性 18. Facebook上有近8100万虚假账号(僵尸账号,虚假信息等) 19. Facebook上共激活过超10亿的移动应用链接(最大的移动广告平台) 20. 18到29岁的用户占比5% 21. 带有图片的状态的互动率比普通状态高出179% 22. 问句式的状态的互动率比普通状态高162% 23. Facebook目前一共支持140种不同的语言 24. 所有网站23%的流量来自于Facebook 25. 30%的美国民众使用Facebook获取每日新闻信息 Twitter: 1. Twitter日活用户达1亿 2. Twitter月活用户25亿 3. 78%的用户在移动设备上使Twitter 4. Twitter广告价格比其他渠道便宜33%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方伟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利益的扩大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利弊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合组织认为:“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技术和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每天发生的无数有关技术选择、市场结构、通信形式的决定都在推动着全球化发展。”中国“入世”谈判团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似乎这样评论全球化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我也自然也以这样一句话来开始我这篇关于全球化的文章。 双刃剑,自然有其利有其弊,自然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那么我先从利说起,也就是从机遇开始说起。 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国际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并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然,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对此,我们国家似乎很得益于全球化。在美国,几乎各大超市卖场都充斥着中国制造的商品,美国人没有了中国商品似乎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那我们中国应该从中得益良多吧!可是事实上,我们并未从中获益多少。

做好社交媒体营销的六大关键

做好社交媒体营销的六大关键 导读:本文做好社交媒体营销的六大关键,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做好社交媒体营销的六大关键 文/李丙羊 尽管社交媒体的潜力很大,但是企业应该如何制定有效的在线战略来接近和吸引消费者呢?同时,社交媒体将因个人掌握了媒体的所有权而蜕变为失去控制和责任的自由,进而带来巨大的社会破坏力。企业应该如何扬长避短,使新媒体为我所用?企业在使用这些新媒体进行营销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当然,企业能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社交媒体营销会对过程和结果有更好的掌控,这一点几乎无须赘述。我们着重讨论一下几个关键点。 第一,不能独撑品牌塑造,只是一个借助和辅助手段。 实际上,社交媒体营销是企业把权力赋予了消费者。消费者的在线交谈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资产起着重要影响,无论是以正面还是负面的方式。但是如果有坏消息发生,情况就会很危险。总体而言,社交媒体营销存在以下缺点: 不易控,博客、微博、视频网站、Twitter,Myspace、SNS等工具最有价值的在于互动性,体现在影响力和口碑价值。既然互动就有两面性,正面、积极的互动能够提升品牌价值,但负面、消极的互动只能令品牌价值贬值。如何引导好积极的互动、控制好消极的互动

是社交媒体营销永恒的话题,一般企业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就连知名企业也难免会有失误。王石因在汶川大地震时期博客里关于捐款的一番言论令其遭到媒体和网民的口诛笔伐,个人和万科品牌形象也跌至谷底。 难检测,任何的广告或者公关投放都是需要有一个结果数据提供给客户的,但是通过社交媒体影响提供的数据,往往只能是转载量、评论量、搜索量,但其质量如何?效果如何?美誉度如何?都是难以监测和定论的。 易做假,淘宝上买微博的粉丝只要5毛钱,雇水军发帖一个也不过1-2块而已。社交媒体营销的刷点击、顶贴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即便是客户在看数据的时候也要不自觉的打些折扣。也就是说社交媒体营销的真实性和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因此,以上弊端的存在决定了企业不能将社交媒体作为品牌塑造的唯一渠道,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可以支撑起企业品牌塑造的渠道,只是一个借助和辅助手段。 第二,网络营销活动,简单易参与是王道。 在设计网络营销活动时,理念、内容和传播都必须是具有创造性,而且要简单易参与。而设计一个好的活动就需要对你的业务目标和目标受众行为事先有一个仔细的分析。而信息的传达方式必须具有简单、效率和有趣。VeeV Vodka公司,他们办公室里面有许多剩余的帆布手提包,那怎么处理这些东西呢?他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给每个包标上价格,用户要想获得这些包,需要在这个企业的Facebook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杨方伟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利益的扩大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可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机遇利弊挑战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述是: “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合组织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技术和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每天发生的无数有关技术选择、市场结构、通信形式的决定都在推动着全球化发展。”中国“入世”谈判团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和科技三方面的全球化。三者之间,生产发展决定金融科技发展,同时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又对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似乎这样评论全球化再合适不过了,当然,我也自然也以这样一句话来开始我这篇关于全球化的文章。 双刃剑,自然有其利有其弊,自然经济全球化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那么我先从利说起,也就是从机遇开始说起。 参与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并且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当然,机遇和挑战也随之而来。对此,我们国家似乎很得益于全球化。在

网络传播与社交媒体(传统社交媒体和前沿)提纲

专题二网络传播与社交媒体(传统社交媒体和前沿) 框架梳理:用户(认知盈余、虚拟关系、情感投射)、特征、影响(媒介使用、媒介生态)、问题、规制 1、直播 ①历史:1996年《新闻联播》,从广播电视到移动社交 ②现状:参考《谁在使用直播》,以研究数据做辅描绘这一新媒介技术使用图景 ③特征: 主体(内在逻辑):认知盈余的极大释放,聚合形成长尾价值 内容(传播文本):从信息刚需到多元选择,从供应内容到供应服务 形态(传播结构):权力下放、时空重组,从“大事直播”到“全民直播” 形态特征—分众化、垂直化、多元化、场景价值 ④影响: +媒介环境 ?传播主体 ?媒介形态:重组时空、伴随式传播、开放共享 ?传播内容:见上 ?传播结构:见上 ?受众\用户:扩大选择和表达的自主权,扩大社会实践空间(内容创业) ?社会环境:促进多元主体对话、形成多元产业网络 +传统媒体 ?内容:从新闻报道延展到电视节目,例如直播+综艺、直播+经典节目 ?形态:从长视频主导到短视频并举,例如内置移动直播栏目 ?定位: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从供应信息到建构关系,例如评论弹幕打赏 2、短视频 ①特征:内容表现—PUGC(持续生产优质内容) 渠道表现—导流(增加用户理论与粘性) 主体表现—虚拟社群(结构松散的弱关系连接群体,短视频是社群中多重动机的承载介质) ②影响:内容生产—UGC向PUGC转变,专业化生产出现 媒介使用—情绪化唤起、参与式生成和仪式化互动 ③发展问题:雷同化(抄袭与吞并)、垄断化、低门槛(内容制作和分发、优质内容欠缺、生产者素 质待加强) ④治理现状:事后治理,缺乏规则规范 政府治理,缺乏平台管理 内容质量,缺乏全面管理 ⑤治理对策:主体—政府、企业、用户 对象—播客、看客、刷客 内容与手段—共时性、历时性 ⑥拓展:短视频平台发展策略——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发展短视频这种新形态——短视频新闻生产 ?内容:与商业短视频平台展开合作,为内容生产赋能 报道主题选择、内容编辑呈现 ?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实现精准传播

社交媒体营销研究.

社交媒体营销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之前,市场上的营销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推销。企业如此,个体也如此。人们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把从古至今推动消费以及满足生活需求的市场交易行为延续到了今天。直到十年前,互联网的出现,论坛、网页、博客、空间被人们所熟知,最后在商家敏锐的嗅觉下,发展成现在称之为社交媒体营销的概念。社交媒体并非是新的概念,而且我们对此也是耳熟能详,不过是把过去繁琐、缓慢、效率低下,所需要的资源涉及广泛而且成本高的推销方式发展成为了现在人们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发布人们所需要的信息。 我们的报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的。作为社交媒体营销中参与的一员,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是如何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卷入”了社交媒体营销下的商业行为,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为将来自己从事的工作或者需要发布的信息服务。 二、关于社交媒体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概念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博客、论坛、播客等等。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社交媒体营销特点 与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其他网络营销相比,社交媒体以信任为基础的传播机制以及用户的高主动参与性,更能影响网民的消费决策,并且为品牌提供了大量被传播和被放大的机会。此外,社交媒体用户黏性和稳定性高,定位明确,可以为品牌提供更细分的目标群体。 社交媒体的市场仍在不断扩大,它不再是朋友们共享的场所,而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商业竞争模式。在企业促销活动中,社交媒体通常会起到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你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得到很好的回报。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企业应用了各种的社交媒体,创新应用打造了新的商业模式。

全球化进程中近代中国的选择

全球化进程中近代中国的选择 近代全球化以资本扩张为其主要的表现形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在近代全球化的进程中居主导地位,亚非拉不发达国家则处于被掠夺、被奴役、受压迫的悲惨境地。18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兴起并急剧扩张。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1793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次访问是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东方最庞大的封建国家中国与全球化进程的先行者、西方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在这次交锋中,满清君臣所表现出的对于世界形势和发展潮流的愚昧无知暴露了这个貌似强大的帝国落后和虚弱的本质。英国使团与清政府的贸易谈判虽无功而返,但此时英国已找到了平衡对我国贸易逆差的武器——鸦片。清政府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严禁鸦片,英国则决心以武力征服,一场鸦片战争不可避免。而兵戎相见的结果是清帝国一败涂地,这是迟暮的封建主义对青春的资本主义的失败。马克思对此评论说,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意识到了中国正经历着千古未有的变局,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面临着的深重危机,他们主张通过改革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从此,先进的中国人强国富民、洗雪国耻的追求与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努力紧密地结合起来。 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走向破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了戊戌新政,然而仅仅持续103天。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但并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也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20世纪初,世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这两个重大事件不仅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进程,对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剥削压榨其他民族尤其是欠发达民族的本质。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一战与十月革命引发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命运新的思考与新的抉择;而经过激励的斗争,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其他思潮,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同时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随之成长壮大。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显示了自身的力量。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于是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那么,我国照搬“俄式”的道路能否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呢?历史已经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走“俄式”道路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战略问题、方向问题,即要通过武力夺取政权,取得革命的胜利。但采取什么样的具体道路,要“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也就是说要立足于我们的国情,采取恰当的策略。正是对国情的正确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革命的胜利。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将我国纳入了全球化进程之中。从“经世派”睁眼看世界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自强求富”的物质层面变革,再到维新派的全面改良,最后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他们不断抛掉沉重的历史包袱,以新的眼光看待自身和周边的世界。俄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链条上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给正在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带来了一线曙光。这样,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论社交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传播优势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现代公共关系学》 论文题目:论社交媒体的公共关系传播优势—以新浪微博为例学科专业:广告学 所在班级: 1207班 作者姓名:齐梦琪 作者学号: 2012101030714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26日 二〇一四年六月

摘要 近年来,社交网络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潮流。截至到2011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4.85 亿,其中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 2.35 亿,年增长率达到33.7%。由于其即时性、对话性以及典型的病毒性传播模式和极强的社区粘性,已经引起很多学者及企业的关注及研究。而媒介在企业公共关系传播运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公共关系新闻的传播内容及效果, 社交媒体的变革与发展,为企业公共关系新闻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形式的一种,它已经不只局限于一个信息分享的娱乐平台,而是作为一社会力量,被企业、大众、传媒充分利用。微博本身所具有的微动力,引起了范围极广的微革命现象。对近两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与微博有关的政治大事件来看,微博在公共关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本文就将从微博本身特性出发探讨其在公共关系中的传播优势。 关键词:社交媒体;公共关系;新浪微博;优势

目录 摘要 (1) 第 1 章绪论 (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 第 2 章社交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4) 2.1社交媒体概念 (4) 2.2社交媒体的特征 (5) 第 3 章微博概述 (6) 3.1微博含义 (6) 3.2微博特点 (7) 第4章微博媒介下公共关系中的受众分析 (11) 4.1自我记录与表达需求 (11) 4.2公共信息获取需求 (11) 4.3自我形象塑造需求 (12) 4.4社交关系与社会资本需求 (12) 结语 (13)

社交媒体营销案例分析

社交媒体营销案例分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社交媒体营销案例分析》的内容,具体内容: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做营销,不但性价比十分高,而且传播的范围远而且持久。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戴尔电脑: 100%的电子商贸和客户服务众所周知,戴尔电... 企业在社交媒体上做营销,不但性价比十分高,而且传播的范围远而且持久。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戴尔电脑:100%的电子商贸和客户服务 众所周知,戴尔电脑是没有零售店的。过往,它只靠一些平媒广告,加一个电话销售热线,以及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就做它的直销生意。自从社交媒体冒起之后,Facebook和〃推特〃就成为戴尔的另一个据点。戴尔的武器,就是把产品资料和价格,以记录或者是微博的形式,发送到好友面前, 有兴趣的人只需要点击上面的链接,就可以到达戴尔的销售页面。这样,不但推广渠道增加了,还可以跟踪销售的路线,从而监测到利用不同社交媒体的回报率。或者是不同产品利用这些平台的回报率差异。 比如说,达尔电脑在〃推特〃上,开了儿个账号。其中@Delloutlet是专门销售产品的,现在有157万粉丝;@DellSmBizOffer是专门针对中小企方案的,有6 T哆粉; ?DellCares是负责售后服务的;还有?DellLounge> @Dell_Business等等不同的账号,处理不同的需要,跟不同的受众沟通。他们在Facebook上是同样的策略,而且投入的资源也不遑多让。

今天,戴尔电脑在美国的销售额,超过30%是从社交媒体转介过来的, 可以说是成功地利用了这些新渠道,开拓了更多电子商贸营业额的经典案例。 用免费来给你的社会化网络带来〃付费〃的流量 ScanDigital (一家网络照片扫描和视频数字化服务机构)想建立fans 群,驱动用户通过Facebook来与其进行互动,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就是每天发送两张有细微不同的照片。让用户指出其中的不同,而赢者会得到价值25美元的ScanDigital礼品卡。 再说一个,VeeV Vodka(译者:卖伏特加的),他们办公室里面有许多剩余的帆布手提包,那怎么处理这些东西呢?他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们 给每个包标上价格,用户要想获得这些包,需要在这个企业的Facebook 上上传自己喝VeeV伏特加的照片,很快这些 剩余的帆布手提包就赠送光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增加了,成本 呢?VeeV的办公室就显得更加宽阔了。 香港海港城:利用新浪微博为品牌增值 香港海港城,是全香港共至是全世界最好的百货商场。位于广东道的国际品牌名店的生意额,也是世界之冠。 它的成功,源于品牌的塑造。而海港城也是差不多第一个香港品牌,利用社交媒体网站推广它的形象,以及它的租户的形象的。在2008年,海 港城已经在YouTube设立海港城频道,把所有活动的视频、租户的广告放

全球化对中国的文化地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交媒 体成为网民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给媒体信息传播注入了新的思维模式。现在品 牌的传播更应该利用当代社交媒体时代的快速性,这样高效的传播体系所树立起 来的品牌形象资产,不仅仅只有知名度、美誉度或忠诚消费那样简单,而是在市 场中能够体现出诸多现实的、潜在的、无形的、有形的且无可替代的价值,所以 本文将来探讨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社交媒体;品牌传播;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市场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 供过于求的现实条件下,消费者已具备“货比三家”的条件,因此,许多企业越有 品牌意识,希望通过品牌传播去占领一席之地,期望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达 到减少营销传播费用,并提高品牌营销的效果。并且处于当代的社交媒体时代, 更是带动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长,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知名的网 络品牌,成为越来越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进 行探究。 一、了解社交媒体与品牌传播 1.1社交媒体的含义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是 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 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具有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连通性和社区化等几个基本特征。社交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 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大部分的社交媒体都可以 免费参与其中,他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交媒体中的内容几乎 没有任何的障碍——受保护的内容除外;社交媒体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在社交 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交流的社区,并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 充分的交流;大部分的社交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 合到一起。 1.2社交媒体传播的特点 1.2.1社交媒体推动企业信息透明化 社交媒体比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新都更能够促进企业的协作精神,从而使得 所有的公司和组织都能够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企业对社交媒体积极性越高,其 透明度也就越高。例如,惠普的员工博客计划使得外界能够更好的洞察惠普的内 部状况。沃尔玛等公司甚至还邀请客户来撰写博客。在未融入社交媒体之前,大 型企业很难与用户进行互动,也就无法获取反馈。融入社交媒体后,用户可以直 达企业高层。除此之外,所有的企业面对环境问题、产品标准以及消费者和员工 权益等问题时,也不得不更加慎重。 1.2.2社交媒体传播的周期长 社交媒体传播的内容量大且形式多样,每时每刻都处在营销状态、与消费者 的互动状态,强调内容性与互动技巧;需要对营销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总 结与管理;需要根据市场与消费者的实时反馈调整营销目标等。 1.3品牌传播的含义 品牌传播(Brand Communication) , 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

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 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社会化媒体,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传播最新信息,正因为如此,好的品牌营销才能一夜之间红火,一些负面评价也会爆发式增长,相较于传统的危机应对12小时黄金法则,网络公关的黄金时间只有45分钟。 当负面信息流传时,企业要及时快速回应,迅速解决,将危机扼杀在萌芽期,反应稍有迟疑,负面消息便有可能发展到难以挽救的地步,对品牌形象造成巨大影响,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红人的影响力空前强大,他们可以利用一个人的力量吸引大量围观者,与大公司开展“公关战争”。 社交媒体时代一方面让危机蔓延的范围无边界,传播速度也更加快速;另一方面也给了品牌快速回应和弱化危机影响的机会,那么,社交媒体的营销策略又有哪些呢? 1、互动营销 社交媒体营销以“分享和参与”为核心,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来分享产品的信息和观点,这与以往传统营销中“自上而下”的理念不同,社交媒体强调“自下而上”进行品牌推

广,企业必须进入到社交媒体营销中去,通过与消费者的对话和互动,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情感是市场的主题之一,如果能赢得消费者的情感认同,距离赢得市场也只有一步之遥了。 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购买完商品就结束,他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与商家、其他消费者共同完善所购商品,网上经常会看到很多产品的测评报告,商家也欢迎消费者在购买后对商品进行评估和分享,将优秀的测评报告放到首页或给予返现之类的奖励,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分享的目的,又提升了商品的品牌形象和认可度。 2、口碑营销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口碑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者乐于通过以往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评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购买风险,通过了解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口碑,消费者极易改变原有的对该品牌的态度。 虽然企业的口碑是消费者自发传播的,但是仍然需要企业有意识地去维护,社交网络的发达可以轻而易举地让某个产品一夜之间红火起来,亦可以让其口碑毁于一旦。 3、内容营销 社交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文字、图片、音频到视频,只要是人们能想到的信息,几乎都能以简短而快捷的形式进行传播,快节奏的生活和发达的移动通讯设备导致用户的注意力时间越来越短,获取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更需要重视传播的内容,众多品牌通过内容营销取得了不同凡响的营销效果,给品牌带来了极好的网络口碑。 比如:去年北京大雨不断,人们在网络上吐槽,积水潭、地铁站均成为人们调侃戏谑的对象,杜蕾斯微博团队结合人们对暴雨的关注,策划了一次营销活动,仅仅20分钟,“杜蕾斯套鞋防止被淋湿”便登上当天新浪微博转发排行榜榜首,借助北京大雨的话题,杜蕾斯

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作业 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全球化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全球化进程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通信、网络、交通的飞速发展,地球似乎越来越小,全球化就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随时跟国外的笔友通过e-mail联系,全球化的大公司可以通过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就可以部署一份全球策略,制定一份重要的部署,这些在曾经不可想象的事如今已经变得习以为常了。这就是全球化,而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也发生在各个方面,现在主要看看对我们更为密切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我觉得,全球化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都很大,当然,对我们的传统习俗也有一定影响。 从1840年,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经过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对于重视自己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我们也感受到了文化危机感,但这就是全球化的结果,我们无法拒绝,除非我们愿意固步自封,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跟这个世界打交道。所以,我们只能理性地去接纳世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我们还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但要理性地去除一些不适合伦理道德的糟粕文化。 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这样既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又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好的继承与发扬。全球化,有利于我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竞争。全球化,也会对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外来思想,外来文化会影响我国人民的价值观,人生观。腐朽的,不健康的文化,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一些人过分的热衷于过“洋节”,反而忽视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这种过于崇洋媚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