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将军省

中国第一将军省
中国第一将军省

中国第一将军省

中国将军

中国第一将军省——江西,325人~

江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1927年秋。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一。随后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是著名的红色故都,是中央苏维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5万多人,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无数江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仅赣南地区就有33万人参加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了军事家方志敏和上将萧华、陈奇涵、赖传珠等325位开国将军,是中国出将军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将帅总数的20.l,)。江西籍将军主要分布在赣西南地区的莲花、永新、吉水、吉安、泰和、兴国、宁都、于都、瑞金一带,其中的兴国(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县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中国第二将军省——湖北,235人~

湖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根据地之一。1912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武昌首发起义,爆发了辛亥革命,动摇厂清王朝的统治;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外展上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1927年,在黄安、麻城爆发了一场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即诞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这里涌现了林彪、李先念、徐海东、王树声4位军事家(1位元帅、2位大将)和王平、王新亭等14位上将、31位中将、187位少将。将帅总数为235人,是中国第二大将军省。湖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鄂东北地区靠近鄂豫皖

边界的大悟、红安、麻城、黄陂一带。其中红安县出了61位将军,被称为“中国第

一将军县”;大悟县出了37位将军,也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中国第三将军省、军事家大省——湖南,202人~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自古就是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之地,尤其是在进入中国近代社会以后,更是涌现了一大批对中国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湖南也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毛泽东在这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彭德怀等在这里领导了平江起义;贺龙,任弼时等在这里领导创建了湘鄂赣、湘鄂川黔苏区……从而,造就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现代37位军事家中,湖南籍有15位,占40.5O%。1614位开国将帅中,湖南籍有202人,占总

数的12.30%,为全国第三大将军省。尤以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居多,10位元帅中有彭德怀、贺龙、罗荣桓3人(占30,),10位大将中有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等6人(占60%),57位上将中有王震等19人(占33.30%),177位中将中有73人(占41.20%)。湖南籍将帅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靠湘赣边界的平江、浏阳、酸陵、茶陵一带。其中平江(52人)、浏阳(3人)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中国第四将军省——安徽,128人~

安徽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活动在长江南北;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主战场。在安徽这片土地上,走出了洪学智、李克农等128位开国将军。安徽籍将军大多出自红四方面军,从地域上主要分布在皖西地区的霍邱、六安、金寨县一带。

其中金寨(55人)、六安(34人)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中国第五将军省——河南,108人~

中原国土河南,孕育了军事家彭雪枫和上将许世友等108位开国将领。他们大多来自豫南地区的新县、商城、光山、固始一带。这里曾是鄂豫皖苏区地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批豫南儿女涌跃参加红军,从而成长了一批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

新县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全县出了36位开国将军。

中国第六将军省——四川,含重庆共99人~

天府之国四川,涌现了朱德、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杨尚昆、罗瑞卿等7位无产阶级军事家(含4位元帅、l位大将)以及张爱萍、陈伯钧、傅钟等3位上将、3位中将、88位少将,将帅总数99人。他们大多来自四)门东部的宣汉、达县、平昌、通江、巴中、苍溪、IN中等县,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川陕苏区,

大批热血青年在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时参加了红军。

中国第七将军省——山东,90人~

齐鲁大地山东,走出了90位开国将军,他们来自寿山、荣成、牟平、文登等49个市县。山东籍将军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八路。

中国第八将军省——福建,83人~

八闽之地福建,走出了杨成武、叶飞、刘亚楼等3位上将、9位中将、对位少将,将军总数83人。他们大多来自闽西地K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一带。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苏区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地域。将军们大多是闽西暴动和中央苏区“扩红”时参加革命的老红军。

中国第九将军省——河北,80人~

燕赵大地河北,产生了孙毅、韩振纪等80位开国将军,他们分别来自定州、大名、蠡县等48个市县。他们中有部分人是土地革命时期参加红军的,大多是在抗

日战争时期参加人民武装的老八路。

中国第十将军省——陕西,63人~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所在地。中共中央在陕西革命斗争问年,在这片土地上凝铸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陕西也孕育了军事家刘志丹和解放军上将李达、张宗逊、阎红彦等63位开国将军。

陕西籍将军来自安定仔长)、米脂、长安第36个市县。

山西,44人~

山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根据地。1937年、八路军115师在山西东北部发起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寇10见余人,取得全国抗战第一个大胜利。同年、中国共产党倡仪并领导组建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这支队伍成为华北地区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在山西这片土地上,涌现了徐向前元帅和董其武、赵尔陆上将等44位开国将帅。

他们分别来自五台、定襄、原平等28个市县。

辽宁,32人~

辽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战场。1946年2月至1948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先后在这里进行了秀水河子战斗、本溪保卫战、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和辽沈战役。辽宁籍开国将军有吕正操、周桓2位上将、1位中将、29位少将。他

们分别来自海城、沈阳、开源、营口等17个市县。

广东,18人~

岭南百粤广东,是近代中国革命最活跃的地区之一。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冈起义,为武昌起义u吹响了前奏曲;1924年5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黄埔港附近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材;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发动了广州起义……

广东走出了叶剑英、叶挺两位军事家和邓凡逸、萧向荣等18位开国将帅。

广西,18人~

广西是革命老根据地。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在百色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广西籍有韦国清、李天佑等18位开国将军,他

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百色起义时走上革命道路的。

新疆,5人~

1位中将,4位少将。

天津,4人~

天津4位少将。

吉林,4人~

吉林省有4位少将。

内蒙古,4位~

西藏,3人~

其中1位中将,2位少将。

上海,3人~

均为少将。

贵州,2人~

贵州有杨至诚上将和1位少将。

江苏,17人~

江苏省有1位中将、16位少将。

浙江,15人~

浙江有15位少将。

甘肃,9人~

在共和国将帅中,有9位来自甘肃省。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年曾是国民党第26

路军官兵。1931年春被蒋介石从山东调到江西“围剿”中央苏区。1931年12月,他们参加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等领导发动的宁都起义后,加人了中国工农红军。

北京,6人~

北京有1位中将、5位少将。

海南,5人~

海南有大将张云逸、上将周士第和2位中将、l位少将。

黑龙江,5人~

5位少将。

云南,5人~

2位中将,3位少将。

宁夏,1人~

中将,韩练成。

外籍,1人~

在共和国开国将帅中,有一位来自越南的外籍少将,他的名字叫洪水

新中国开国上将

新中国开国上将(57名) 中文名李志民 别名李风瑞、李明阶、李轩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省浏阳县 出生日期1906年7月9日 逝世日期1987年11月16日 职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主要成就一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上将军衔 宋任穷(1909-2005 ),原名宋韵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宋任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文名唐亮 别名原名唐昌贤,别名唐昌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浏阳县永和市火石岭

出生日期 1910年6月13日 逝世日期 1986年11月20日 职业将军 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 王震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杨勇(1913—1983)湖南浏阳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8年10月回国后,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中文名傅秋涛 别名旭高,武名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平江县安定镇鸣山乡程家园村 出生日期1907年8月3日 逝世日期1981年8月25日 主要成就皖南事变成功突围 代表作品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期间后勤作出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帅名单(按授衔顺序) 元帅(10名):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大将(10名): 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上将(57名):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诚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中将(176名): 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风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肖望东丁秋生赖毅旷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哲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聂鹤亭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璋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

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赛福鼎钟汉华秦基伟孔从周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钧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榕肖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庭吴先恩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饶错杰 少将(787名): 解方陈沂童陆生詹化雨刘其人张瑞彭富九李信曹广化魏传统孙仪之傅家选喻缦云姜齐贤钱信忠贾若喻王光华王永浚曹丹辉李钟奇叶楚屏王文轩叶运高李兆炳黄远吴涛马文波陈外欧刘显宜张松平范子瑜严俊戴正华官乃泉黄曹龙阎捷三殷希彭曾育生陈远波黄新友张平凯吉合胡备文钱江陈福初陈铁君王兰麟洪水刘少卿周维刘绍文安东黄有凤李基况玉纯游胜华王兆相贺盛桂王兴纲车敏瞧张逊之何济林潘世徵罗亦经徐光华黎东汉幸元林汪东兴周子祯张文舟何克希徐文烈戴润生陶汉章谢振华谢立全林浩刘居英刘有龙谢良雷绍康罗若遐方升普刘永源王绍南袁渊谭知耕余克勤仲曦东谭佑铭张驾伍周志刚刘子云沈启贤吴嘉民李汛山吴华夺李开湘李治张书祥高存信周世忠陈海涵刘清明方正刘昂李光辉钟明彪唐凯唐铎胡正平陈金钰郑大林张崇文胡定千曹光琳李真李毅郭奇张日清李良汉钟发宗徐其孝林遵胡华居金忠藩贺振新段苏权谷文善薛少卿漆远渥王集成李中权张廷发何廷一石忠汉朱虚之沙克黄炜华杨焕民吴林焕何振亚傅传作王德贵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篇一:中国十大元帅及中国十大将军排名简介 力神20XX-03-0412:27 1、元帅——朱德(1886-1976.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1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3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4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 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11)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开本:0 册数:0 光盘数:8VCD 定价:680元 优惠价:578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描述: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粟裕、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等大将军衔,他们是共和国彪炳史册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这些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和缔造者,在其戎马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创造了共和国的奇迹,成为军事史上的楷模,受到人们的敬仰。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以宏伟的画卷,史诗般的场景,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共和国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再现了他们的戎马生涯,内容宏伟,场面壮观,镜头弥足珍贵,是纪念建国60周年的最佳礼品和收藏品,也是各级党政机关缅怀革命前辈,学习前辈精神的首选之作。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 《共和国大系》系列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描述: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粟裕、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等大将军衔,他们是共和国彪炳史册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这些共和国的开国功臣和缔造者,在其戎马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创造了共和国的奇迹,成为军事史上的楷模,受到人们的敬仰。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共和国开国将帅》,以宏伟的画卷,史诗般的场景,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共和国开国将帅的丰功伟绩,再现了他们的戎马生涯,内容宏伟,场面壮观,镜头弥足珍贵,是纪念建国60周年的最佳礼品和收藏品,也是各级党政机关缅怀革命前辈,学习前辈精神的首选之作。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解放军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开本:0 册数:0 光盘数:8VCD 定价:680元 优惠价:578元 本店订购简单方便,可以选择货到付款、汇款发货、当地自取等方式 全国货到付款,满200元免运费,更多请登陆文成图书。

1955年中国开国将领授衔名单

1955年授衔名单-------中国开国将领名单!! 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在1955年。当时,主要参考了苏联、朝鲜等国的军衔体系,共设6等19级。其中: 元帅两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三级:上土、中士、下士; 兵两级:上等兵、列兵。 我国55年授衔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上将共57人: 王平、王震、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叶飞、甘泅琪、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李聚奎、杨勇、杨至诚、杨成武、杨得志、肖华、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明仁、陈奇涵、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阎红彦、黄永胜、董其武、彭绍辉、韩先楚、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将 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万 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风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肖望东丁秋生赖毅旷任农林维先周贯五 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 治姚哲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聂鹤亭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璋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 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 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赛福鼎钟汉华秦基伟孔从周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 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钧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 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 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榕肖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 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庭吴先恩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饶错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解方陈沂童陆生詹化雨刘其人张瑞彭富九李信曹广化魏传统孙仪之傅家 选喻缦云姜齐贤钱信忠贾若喻王光华王永浚曹丹辉李钟奇叶楚屏王文轩叶运高李兆炳黄远吴涛马文波陈外欧刘显宜张松平范子瑜严俊戴正华官乃泉黄曹龙 阎捷三殷希彭曾育生陈远波黄新友张平凯吉合胡备文钱江陈福初陈铁君王兰 麟洪水刘少卿周维刘绍文安东黄有凤李基况玉纯游胜华王兆相贺盛桂王兴纲车敏瞧张逊之何济林潘世徵罗亦经徐光华黎东汉幸元林汪东兴周子祯张文舟

中国最杰出的100位名将

中国最杰出的100位名将 我心目中的史上百位名将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频繁,大小战争无数,名将也层出不穷。经过研究,我尝试排列出我心目中的一百位名将!因为夏商周的历史记载不全,我就从春秋开始以时间先后进行排序(以前没介绍过的以黑体表示)。这些名将,一是曾经指挥过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二是终其一生,军事造诣较高,即使部分将领如关天培、张世杰等以失败告终,但其英名长存;三是这些名将还没包括历史上一些出色的军事家,比如象范蠡、张良、诸葛亮一样的军师,象曹操、拓跋焘、李世民、赵匡胤、成吉思汗、朱元璋那样的统帅。 一、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以《孙吴兵法》传世的孙子(1)和吴起(2)列首是毫无疑问了,还有一位以“一鼓作气、二鼓气弱、三鼓气衰”而闻名的曹刿(3)了。 二、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

齐将孙膑(4)、燕将乐毅(5)、秦将白起(6)、赵将廉颇(7)四位最出名了,但还有齐将田单(8)、魏信陵君魏无忌(9)、赵将赵奢(10)和李牧(11)四位,也是中华名将。乐毅连破齐国七十城后,正因田单的存在,最终没能灭齐;魏无忌曾击败强秦,写有《魏公子兵法》;李牧则是赵国抗击匈奴最出名的将领;而赵奢指挥“阏与之战”出名,也是后来只会“纸上谈兵”在长平大败的赵括之父。 三、秦朝(前221—前206年) 秦为时较短,名将王翦(12)和蒙恬(13)最出名,除此二位,还有王翦的儿子王贲(14)也十分了得,六国多为王氏父子率军所灭。另外将楚汉争霸的项羽(15)也列入此时期的中华名将吧。 四、汉朝(前202—220年) 西汉名将颇多,汉初有韩信(16)、樊哙(17)、周勃(18)三位,韩信、英布、彭越实为刘帮收买用之即弃,而萧何、张良、樊哙和周勃等才是刘邦的股肱大臣。周亚夫(19)是

新中国唯一的一位开国女将军

新中国唯一的一位开国女将军:曾参加抗美援朝 2011年09月15日 09:33 来源:湖南日报作者:黄纯芳 字号:T|T 1680人参与5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她曾和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扩大了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影响。 本文摘自:《湖南日报》2011年09月06日09版,作者:黄纯芳史宣,原题:《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生平 李贞(1908—1990),湖南浏阳人。1926年参加革命,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曾任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她奉命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组织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保卫延安和解放大西北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

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1953年回国后,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她曾和许广平率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苏联,向苏联人民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扩大了中国妇女在国际上的影响。1957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1975年10月,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顾问等职。她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她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十三大特邀代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故事 舍身跳崖 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湖南城乡,敌人四处追捕共产党员李贞。 李贞钻进了湘赣边界的深山密林,她挎着竹篮子,四处寻找隐藏的共产党员。经过多日奔波,她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员刘先行、刘正元和李汇东。4名共产党员会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党支部,李贞任书记——这是浏阳县永和区第一位地下党支部书记。 革命火种又在浏阳大地上点燃。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正在筹划之中。9月11日,秋收暴动的工农队伍打进了醴陵,接着又攻进了浏阳。李贞带领党支部的同志立即投入战斗,策应部队,打击敌人。 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后,白色恐怖又一次降临浏阳河两岸。刘少龄任队长、颜启初任党代表、李贞任士兵委员长的浏东游击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立了。开始,游击队只有几个人,两条枪,他们以大围山、连云山为依托,靠鸟枪、马刀、梭镖与不断来犯的敌人巧妙周旋。 游击队日益壮大,国民党当局大为震惊。湖南军阀何键命令周翰带领一个团,同时纠集当地的团防军、联防军,向浏阳扑来,发起了冬季“围剿”。 李贞带领游击队依靠有利地形,顽强地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第二天傍晚,枪声稀疏了。队长考虑李贞怀有4个月的身孕,便让她和几名游击队员先行撤离阵地。 李贞说:“我是共产党员,应当让地方干部和群众先撤。” 突围的同志刚下山,就遭到敌人的疯狂扫射,除一名游击队员和几名地方干部群众成功突围外,其余同志都壮烈牺牲。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写完前两篇<共和国最骁勇善战的五位开国将帅》和《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再来参照<水浒传>列出心目中的108位战将,由于时间所限,姑且先列出36位将军称为"虎将"吧,先行登载. 开国上将有57位,我选取了33位,又从大将中选取两位资历与上将差不多的王树声\许光达.以我的观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身经百战,二是有战役指挥能力,三是军事生涯有其辉煌之处.排列顺序主要是按照将军军衔,兼顾建国后曾担任职务的大小及任中央委员的先后时间而定. 1、王树声(1905—1974年)湖北麻城县人,原名王宏信,乳名国萌。曾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担任过红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许光达(1908—1969年) 湖南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黄埔军校5期炮科,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

兵司令员。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3、王震(1908-1993)湖南省浏阳县人。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人称“胡子将军”,以 “南泥湾”垦荒、开垦“北大荒”、平定新疆、支持邓小平而功勋卓著。曾高居国家副主席之位,是八、九十年代“中央八老之一”。 4、陈锡联(1915-1999)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虎将和我军名将,绰号“小钢炮”,以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闻名。文革后期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华国锋所倚重,最后任中顾委常委。 5、许世友(1905-1985)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绰号“许和尚”。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毛泽东称其是“一员虎将”深爱之,是我军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代名将。建

开国元勋将帅

开国元勋将帅,仅健在4位上将 1955年9月,当中国的历史伟人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向众多的将帅授衔之际,全军上下,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 8名。之后,又补授上将2名、中将2名,补授、晋升少将562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从此,1600多将星便以其璀璨的光辉诞生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天幕中了,令世人瞩目,令世人敬仰,令中国人民自豪,令中华民族骄傲。 1989年3月29日,随着86岁的肖劲光海军大将的辞世,十位大将都离开了我们。 1992年5月14日,93岁高龄的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带着亿万人民的思念离去,十位元帅也都走了。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那些当年横戈马上,为新中国奠基的一代开国上将,尤其是健在者便成为中国军队中最为瞩目的星座,人民敬仰的焦点。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8名,他们分别是:贺炳炎(1960.7.1)、李克农(1962.2.9)、甘泗淇(1964.2.5)、刘亚楼(1965.5.7)、赖传珠(19 65.12.24)、赵尔陆(1967.2.2)、杨至成(1967.2.3)、阎红彦(1967.8.1); 在7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9名,他们分别是:郭天民(1970.5.26)、李天佑(1 970.9.27)、李涛(1970.12.20)、谢富治(1972.3.26)、陈伯钧(1974.2.6)、陈明仁(1974.5.21)、彭绍辉(1978.4.25)、苏振华(1979.2.7)、周士第(1 979.6.30); 在8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19名,他们分别是:邓华(1980.7.3)、王建安(1 980.7.25)、陈奇涵(1981.6.19)、傅秋涛(1981.8.25)、杨勇(1983.1.6)、黄永胜(1983.4.26)、王新亭(1984.12.11)、周纯全(1985.7.28)、肖华(1 985.8.12)、许世友(1985.10.22)、韩先楚(1986.10.3)、唐亮(1986.11.2 0)、李志民(1987.11.16)、乌兰夫(1988.12.8)、陶峙岳(1988.12.26)、朱良才(1989.2.22)、董其武(1989.3.3)、韦国清(1989.6.15)、傅钟(19 89.7.28); 在9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15名,他们分别是:钟期光(1991.5.22)、宋时轮(1991.9.17)、刘震(1992.8.20)、王震(1993.3.12)、陈再道(1993.4.6)、李达(1993.7.12)、王宏坤(1993.8.20)、周桓(1993.10.27)、杨得志(19 94.10.25)、李聚奎(1995.6.25)、陈士榘(1995.7.22)、王平(1998.2.8)、张宗逊(1998.9.14)、叶飞(1999.4.18)、陈锡联(1999.6.10)。 进入新世纪逝世的上将有2名,他们就是:张爱萍(2003.7.5)、杨成武(2 004.2.14)。

中国十大名将军事宣言排行榜古代霸气战斗宣言

中国十大名将军事宣言排行榜:古代霸气战斗宣言 中国十大名将军事宣言排行榜:古代霸气战斗宣言 军事宣言一般都是作战前的口号或者战斗檄文中清点语句。我国一直流行着先礼后兵的思想,所以出兵作战都要讲究名正言顺。所以战斗宣言基本上成为约定的认识。千年文化,总结出了不少的军事战斗宣言,这里排出其中的前十名句,为后人学习。 NO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赢政大帝做梦也始料不级,他的帝国竟只经二世即崩,而敲响丧钟的正是一群褴褛的布衣和囚徒。有道是英雄无贵贱,青衣多豪 俊。封建王朝伊始,劳动人民就用行动宣告: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的! 排行第十 英雄指数:95豪情指数:95综合指数:95 NO9――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什么是黄金时代?什么是盛世之音?霍骠骑登上狼居胥山,他的豪情穿越千年,告诉今人:胸怀天下,以国为家!在这种以国运为注的毫赌中,类似《流星》《还珠》的蝇头小情只能是自决天下,猛醒吧,青年!! 排行第九 英雄指数:96豪情指数:95综合指数:95 NO8――中流击楫,力复中原! 为什么中华民族没有变成犹太人?为什么我们的姐妹不是大篷车下哭泣的吉普塞女孩?因为中华民族是有意志的。祖狄同志立马大江之上,击楫和歌,力复中原。他白手起家,知其不可为而为,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就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排行第八 英雄指数:96豪情指数:96综合指数:96

NO7――驱逐靼虏,振兴中华! 中华五千年,4700年都站在世界的颠峰,百余年来的积弱,每战每败,几乎每个帝国主义国家都降黑手扼向中国。统治阶级麻木不仁,国民苦难深重。孙总理大声疾呼:驱逐靼虏,振兴中华!自此国人始抛开幻想闹革命,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不会被淘汰的!· 排行第七 英雄指数:96豪情指数:98综合指数:97 NO6――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中华民族千年不屈的图腾,古今多少英雄儿女把血肉埋在它的脚下。二十世纪30年代,南方的一群英雄跋涉万水千山,把革命的火种传递到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六盘山头,红旗漫卷西风,毛爷爷立马回首: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三军俱开颜。古老的长城,又将迎来它新的生命。 排行第七 英雄指数:99豪情指数:97综合指数:98 NO5――还我河山! 中华民族是有骨气的!江山如画,英雄好汉。北方的异族踏破了半壁江山,统治者节节败退,抱残守厥,民众埋没在血海中挣扎。岳武穆酒杯一举: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厥!大志大勇!气壮山河!! 还我河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还我河山!直捣黄龙,与君痛饮。 还我河山!! 排行第五 英雄指数:100豪情指数:97综合指数:98

中国十大谋士排名

十刘基刘伯温(1311-1375年) 明朝的谋臣,开国元勋。名基,字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元统元年(1339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因其建议不被朝廷的采纳,才能受到朝廷的压制,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潜心著述。著有《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朱元璋两次请他出山,经过深思,决定出山辅助朱元璋。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向朱元璋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朱元璋从此视其为的心腹和军师。出山之后,首先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朱元璋依计而行,不久削平江南群雄,而后挥师北上,攻入大都,消灭了元朝政权,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刘基作为开国元勋,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九徐茂功徐茂功(594~669):名世绩,字懋功,后赐李姓,又避李世民讳,改单名李绩,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北)。17岁随翟让在瓦岗起义。瓦岗军采用他的计谋,击斩张须陀,屡败宇文化及,声威大振。瓦岗军失败后归唐,深受李渊赞赏。随李世民迫降王世充,击灭窦建德、刘黑闼等,累迁左监门大将军。又从李孝恭攻灭反唐的辅公?。李世民即位后,任并州都督。后任通汉道行军总管,率军大败东突厥军于白道。后与李靖合谋,趁东突厥颉利可汗懈而不备,以精骑奔袭并从背后堵截,歼其部众于阴山。后又击败薛延陀,其余众逃至漠北,薛延陀屡被唐军所败后请降,徐世绩受命招降薛延陀军。消除了东突厥、薛延陀对唐的威胁。累功晋封英国公。他驻守并州16年,令行禁止,李世民誉其胜于长城。从李世民征高丽,用其计巧渡辽水,攻克玄菟、盖牟城和重镇辽东,又随李世民攻取白岩、安市等诸城。因天寒粮将尽,李世民决定退兵,他又和李道宗共同顺利完成了殿军的任务。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师。666年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击毙的日军将帅名录

抗日战争过去几十年了,很多中国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停留在历史教科书和抗日神剧中。更有不少人还以为被八路军击毙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是唯一被中国军人击毙日军将帅。 事实上,自日军入侵以来,中国军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浴血奋战。从1930年起到1945年日军投降,中国军队共击毙日军将帅84名,其中:元帅1名,大将5名,中将33名,少将45名。 以下按日军将帅姓名、军衔、被击毙时间、地点详细列出,()内为说明。 抗日战争国军击毙日军将帅名录 畑英太郎大将1930.5.31 辽宁沈阳(毙伤不治身亡,日称病死) 古贺传太郎少将1932.1.9 辽宁锦州 林太八少将1932.3.1 上海 白川义刚大将1932.4.29 上海 武滕信义元帅1933.7.27 辽宁沈阳(毙伤不治身亡,日军称病死) 版冡朝吉少将1934.3.10 哈尔滨依兰 田代畹一郎中将1937.7.15 天津 仓永辰治少将1937.8.29 上海 加纳治雄少将1937.10.11 上海 浅野嘉一少将1937.10.14 天津 仪峨诚也少将1938.1.24 天津 加藤诚太郎海军少将1938.7.31 长江 杵村久藏少将1938.8.2 山西运城 版冡国五郎少将1938.9.3 江西德安 小笠原教夫空军中将1938.9.4 湖北孝感 谷川幸造少将1938.9.29 江西南昌 渡久雄中将1939.1.2 黑龙江密山 饭野贤十少将1939.3.22 江西修水 山田喜藏少将1939.3.12 湖北随县 田路朝一中将1939.6.17 安徽铜陵 沼田德重中将1939.8.12 山东临沂 森田彻少将1939.8.26 哈尔滨 山县武光少将1939.8.29 哈尔滨 酒井美喜雄少将1939.9.15 齐齐哈尔 阿部规秀中将1939.11.7 河北涞源(这个是八路军干的) 内藤正一中将1939.11.28 辽宁丹东 小林一男少将1939.12.21 内蒙古赤峰 中村正雄中将1939.12.25 广西南宁 秋山静太郎少将1940.1.23 山东济宁 宝藏寺久雄空军中将1940.2.26 湖南长沙 佐藤谦少将1940.3.2 江西九江 木谷资俊中将1940.3.20 山西平原 水川伊夫中将1940.3.22 内蒙古 吉川贞佐少将1940.5.17 河南开封 前田治中将1940.5.23 山西晋城 藤堂高英中将1940.6.3 江西瑞昌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 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 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 1.韩信. 2.项羽. 3.项庄. 4.樊哙. 5.虞子期. 6.钟无会. 7.曹延. 8.温庭允. 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 1.赵云. 2.关羽. 3.张飞. 4.黄忠. 5.吕蒙. 6.马超. 7.曹仁. 8.魏延. 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 1.多尔衮. 2.徐达. 3.岳飞. 4.薛仁贵. 5.常遇春. 6.李自成. 7.张献忠. 8.袁崇焕. 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 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

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 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也是个改革家。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著有《吴起兵法》。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帅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帅录 没有参加长征的将帅 元帅陈毅 大将粟裕许光达 上将 叶飞傅秋涛乌兰夫阎红彦 吕正* 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 中将 刘培善梁从学黄火星饶守坤卢胜赵启民 林维先崔田民张达志常乾坤阎揆要张藩 万毅韩练成孔从洲曾泽生赛福鼎 阿沛*阿旺晋美朵噶*饶错旺杰 建国后55年没有参加授衔,88年获得一级红星勋章的首长 耿飚伍修权孔原舒同 周文龙贺彪王彬 耿飚 1946年在北京军调部时曾任少将交通处长 伍修全 1945年赴东北时曾获少将军衔 孔原 1945年赴东北时曾获八路军少将参议军衔 舒同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周文龙建国北军区后曾任华后勤部部长 贺彪曾任军委卫生部副部长 王彬曾任志愿军9兵团副参谋长 部分当时将军的职务: (由于当时时期许多将军工作变动多,任职不尽准确见谅) 当时大将的职务 粟裕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黄克诚国防部副部长兼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长 谭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第一副部长 方强海军副司令员苏联海军军事学院学员 罗舜初海军副司令员 王秉璋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罗元发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军事学院学员 聂凤智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 曹里怀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

周赤萍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 邱创成炮兵副司令员 匡裕民炮兵副司令员 向仲华装甲兵副政委 谭家述防空军副司令员兼高炮指挥部司令员 李寿轩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 崔田民铁道兵副政委兼干部部部长 欧阳毅公安军政治部主任 冼恒汉兰州军区政委 王恩茂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张国华西藏军区政委 肖望东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 丁秋生南京军区干部部部长 赖毅南京军区干部部第一副部长 邝任农民航总局局长 林维先浙江省军区司令员 周贯五浙江省军区政委 刘先胜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刘培善福建省军区政委 彭嘉庆济南军区副政委 黄火星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军事检察院检察长(55。9成立就任)刘兴元广州军区副政委 文年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詹才芳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梁兴初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吴克华海南军区司令员兼 43军军长军事学院学员 毕占云河南省军区司令员 陈正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彭明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姚哲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 杜平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甘渭汉前沈阳军区副政委总干部部副部长(55。1就任) 曾思玉志愿军 19兵团副司令员军事学院学员 郑维山志愿军 19兵团副司令员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 聂鹤亭装甲兵副司令员 王尚荣总参谋部作战部代部长(56年任部长) 苏静总参谋部军务部部长 刘少文总参谋部二部部长 刘西元总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 孔石泉总政治部干部管理部副部长 袁子钦总干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 傅连璋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2018-2019】201X将官军衔晋升名单-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X将官军衔晋升名单 篇一:士官军衔授予(晋升) 报告表 士官军衔授予(晋升)报告表 篇二: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的八路军将领名单 上将:朱德 1937.9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中将:周恩来 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郭沫若 1937.9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叶剑英 1937.9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云南讲武堂 贺龙 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师长。 刘伯承 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师长。 叶挺 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宣侠父 1937.9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彭德怀 1937.9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林彪 1937.9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师长。 萧克 1937.9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副师长。 少将:左权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 聂荣臻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副师长。 周昆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参谋长。 陈光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旅长。

周建屏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3旅副旅长。 徐海东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旅长。 黄克诚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15师344旅副旅长。 周士第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参谋长。 卢冬生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张宗逊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旅长。 彭绍辉 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8旅旅长。 陈伯钧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旅长, 129师385旅副旅长。 王震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0师359旅副旅长。 徐向前 1937.9第十八路集团军129师副师长。 倪志亮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参谋长。 王宏坤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旅长。 王维舟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5旅副旅长。 陈赓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旅长。 陈锡联 1937.9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29师386旅副旅长、385旅旅长。 项英 1938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副军长。 篇三:军衔晋升与降级 军衔晋升与降级 军衔晋级,亦称军衔晋升。“晋”字在古汉语里是“进”的意思,升到较高层 次称为晋级。 我军军衔的晋升主要采取逐级晋升的原则,在特殊情况下可对少尉至中校军官 作超一级的军衔晋升。在战时条件下,对于特殊功绩者可提前晋升。晋升期限,将官一般不作具体要求,校官和尉官晋升各国都有衔龄的要求。中国人民解放 军的现行条例规定,平时军衔晋升期限,少尉晋中尉,一般3年;中尉至上校 的军衔晋升,每级都是4年;大校至中将的军衔晋升为选升,无年限要求。军 官军衔晋升期限届满,因各种原因不够晋升条件的,得延期晋升或退出现役。

中国古代的将帅

中国古代的将帅 1东方兵圣——孙武 孙武(约前551—?),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其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该书有13篇,共5000余字。但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了系统的注解,为后人研究运用《孙子兵法》打开了方便之门。《孙子兵法》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8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2孙膑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孙膑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3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廉颇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而未尝败绩。为人亦襟怀担白,敢于知错就改。

十大将军

十大将军 1: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2: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3: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4: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5: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6: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8: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

9: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 10:谭政(1892-1974)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