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年中考考纲《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上海市2020年中考考纲《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上海市2020年中考考纲《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上海市2020年中考考纲《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数与运算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 (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 二、实数 1.内容要目 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 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 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二次项系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6)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的法则。 说明 ①在求代数式的值时,不涉及繁难的计算;②不涉及繁难的整式运算,多项式除法中的除式限为单项式;③在因式分解中,被分解的多项式不超过四项,不涉及添项、拆项等技巧;④不涉及繁复的分式运算。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整式与分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难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因式分解及代数式的混合运算。 4.知识结构

(完整word版)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上海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 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 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4、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6、知道影响晶体和结晶的概念,并能记住几种典型的结晶水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的俗名和化学式。能正确描述加热硫酸铜晶体时的现象,正确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8、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2017上海中考数学试卷

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0 B.2 C.-2 D. 7 2 2.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A.0x 2-x 2= B.01-x 2-x 2= C.01x 2-x 2=+ D.02x 2-x 2=+ 3.如果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A.k >0,且b >0 B.k <0,且b >0 C.k >0,且b <0 D.k <0,且b <0 4.数据2、5、6、0、6、1、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0和6 B.0和8 C.5和6 D.5和8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菱形 B.等边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6.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AC 、BD 是它的两条对角线,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断这个平行四边形为矩形的是 A.∠BAC=∠DCA B.∠BAC=∠DAC C.∠BAC=∠ABD D.∠BAC=∠AD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2a.a 2= . 8.不等式组???2 2-x 6x 2>,>的解集是 . 9.方程13-x 2=的根是 . 10.如果反比例函数x k y =(k 是常数,k ≠0)的图像经过点(2,3),那么在这个函数图像所在的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 。(填“增大”或

“减小”) 11.某市前年PM2.5的年均浓度为50毫克/立方米,去年比前年下降了10%。如果今年PM2.5的年均浓度比去年也下降10%,那么今年PM2.5的年均浓度将是 毫克/立方米。 12.不透明的布袋里有2个黄球,3个红球,5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那么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恰好为红球的概率是 。 13.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0,-1),那么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只需写一个) 14.某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各月份产值占这个季度总产值的百分比如图1所示,又知二月份产值是72万元,那么该企业第一季度月产值的平均数是 万元。 15.如图2,已知AB ∥CD ,CD=2AB ,AD 、BC 相交于点E 。设=,=,那么向量用向量表示为 。 16.一副三角尺按图3的位置摆放(顶点C 与F 重合,边CA 与边FE 重合,顶点B 、 C 、 D 在一条直线上)。将三角尺DEF 绕着点F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 °后(0<n <180),如果EF ∥AB ,那么n 的值是 。 17.如图4,已知Rt △ABC ,∠C=90°,AC=3,BC=4,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画圆,如果点C 在☉A 内,点B 在☉A 外,且☉B 与☉A 内切,那么☉B 的半径长r 的取值范围是 。 18.我们规定:一个正n 边形(n 为整数,n ≥4)的最短对角线与最长对角线长度的比值叫做这个正n 边形的“特征值”,记为λn ,那么λ6= 。 图1

上海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上海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导语: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通顺、连贯。 1.常识: ①.选自《孟子o公孙丑下》。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弟子所着。 ②.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孟子》中的文章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中心: 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 段意: ①.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③.突出“地利不如人和”。 ④.紧接前面的“人和”,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得道”的作用。 3.句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时机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不如得人心,上下团结重要。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敌人既然来包围并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用兵器和盔甲的锐利坚固来在天下建立威信。 ④.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得到民心(的人,帮着他的人就多;没有施行仁政,没有得到民心(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知识点归纳: 1、表明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锐意进行变法改革时的抱负的诗句;写出《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这首诗中,“鸡鸣日升”、“浮云”“最高层”寓意各是什么?答:“鸡鸣日升”的灿烂图景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三四两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王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只要宋神宗信任他,支持他变法,他就不会害怕朝廷小人刁难、作祟,新法一定能推行, 变法一定能成功。表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019上海中考考纲词汇

英语词 汇表 1 单词(Vocabulary) A ability n. 能力,才能 able adj. 能够;有能力的 about adv. 大约;到处,四处prep. 关于 above prep. 在……上面 abroad adv. 到(在)国外 accept v. 接受 accident n. 事故,意外的事accurate adj. 准确的 ache n. 疼;痛 achieve v. 达到,获得 across prep. 横过,穿过 act v. 表演,扮演(角色);行动active adj. 积极的;活跃的 activity n. 活动 actor n. 男演员 actress n. 女演员 actually adv. 实际上;现实地 add v. 添加,增加 addition n. 增加 address n. 地址 adult n. & adj. 成年人 advantage n. 有利条件;优势;优点advertisement n. 广告 advice n. 忠告,劝告,建议 afford v. 负担得起,抽得出(时间) afraid adj. 害怕的;担心的 2 after prep. 在……之后;在……后面adv. 在后;后来 conj. 在……以后 afternoon n. 下午 again adv. 再一次;再,又 against prep. 对着;反对 age n. 年龄;时代 aged adj. 有……年岁的;上年龄的ago adv. 以前 agree v. 同意;应允 ahead adv. 在前,向前

aim n. 目的;目标 v. 打算;瞄准 air n. 空气;大气 airline n. 航线 airport n. 机场 alarm n. 警报 alive adj. 活着的,存在的 all adj. 全(部);总;整 adv. 全部地 pron. 全部;全体人员 n. 全部;全体人员 allow v. 允许,准许 almost adv. 几乎,差不多 alone adj. 单独的 adv. 单独地 along prep. 沿着;顺着 adv. 向前;和……一起;一同 already adv. 已经 3 also adv. 也 although/though conj. 虽然,尽管 altogether adv. 总共;全部地 always adv. 总是;一直;永远 A.M. (a.m.) 上午 amazing adj. 令人惊讶的;令人赞叹的 ambition n. 雄心;野心 among prep. 在……中间;在(三个以上)之间 amount n. 数量,总数 amusement n. 娱乐;消遣;娱乐活动 amusing adj. 引起乐趣的 ancient adj. 古代的,古老的 and conj. 和;又;而 angrily adv. 生气地;愤怒地 angry adj. 生气的,愤怒的 animal n. 动物 another adj. 再一;另一;别的;不同的 pron. 另一个 answer n. 回答;答复;答案;回(信) v. 回答;答复;回(信) any adj. (用于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一些,什么;任何的,任一的pron. (无论)哪一个;(无论)哪些 anybody/anyone pron. 任何人,无论谁 anything pron. 什么事(物);任何事(物) anywhere adv. 任何地方

202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保密★启用前 202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 A B C D 2.用换元法解方程21x x ++21 x x +=2时,若设21 x x +=y ,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方程是 ( ) A .y 2﹣2y +1=0 B .y 2+2y +1=0 C .y 2+y +2=0 D .y 2+y ﹣2=0 3.我们经常将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用各类统计图进行整理与表示.下列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 ) A .条形图 B .扇形图 C .折线图 D .频数分布直方图 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y = 2 x B .y =﹣ 2x C .y = 8x D .y =﹣ 8x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6.如果存在一条线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个部分沿某个方向平移后能

○………………○…………装※※请※※不※※要○…………………○…………装与另一个部分重合,那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做平移重合图形.下列图形中,平移重合图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腰梯形 C .正六边形 D .圆 二、填空题 7.计算:23a ab =________. 8.已知f (x )= 2 1 x -,那么f (3)的值是____. 9.如果函数y =kx (k ≠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0.如果关于x 的方程x 2﹣4x +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值是____. 11.如果从1,2,3,4,5,6,7,8,9,10这10个数中任意选取一个数,那么取到的数恰好是5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 12.如果将抛物线y =x 2向上平移3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 13.为了解某区六年级8400名学生中会游泳的学生人数,随机调查了其中400名学生,结果有150名学生会游泳,那么估计该区会游泳的六年级学生人数约为____. 14.《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测量井深的方法.如图所示,在井口B 处立一根垂直于井口的木杆BD ,从木杆的顶端D 观察井水水岸C ,视线DC 与井口的直径AB 交于点E ,如果测得AB =1.6米,BD =1米,BE =0.2米,那么井深AC 为____米. 15.如图,AC 、B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设BC =a ,CA =b ,那么向量BD 用向量,a b 表示为____.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 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实施细则 数学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参考《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结合本市数学教学实际,制订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数学学科的相关说明。 一、考试笵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考试要求】 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效果。 学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数学课程目标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也是数学学习能力考试的重要内容。 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依次用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辨认。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感受经历过的有关数学活动,并从中辨认数学对象。 b——描述。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受和体会有关数学活动,并能描述数学对象的有关特征。 c——运用。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体会具有新情境的数学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一些简单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d——综合。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能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或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验证等。 二、考试方式 1

2019中考语文大纲

2019年盘锦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命题原则 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内容范围和学习程度的要求为依据。 2.命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命题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4.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试题要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及适当的选拔性。 二、考试范围 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来自教材上的课文,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另一部分来自课外。考查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记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书写汉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2.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能修改病句,能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辨析、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 4.掌握《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了解《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建议阅读的课外诗歌散文作品及作者;长篇文学名著及作者。

2018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4.00分)(2018?上海)下列计算﹣的结果是() A.4B.3C.2D. 2.(4.00分)(2018?上海)下列对一元二次方程x2+x﹣3=0根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C.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3.(4.00分)(2018?上海)下列对二次函数y=x2﹣x的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口向下B.对称轴是y轴 C.经过原点D.在对称轴右侧部分是下降的 4.(4.00分)(2018?上海)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5和30B.25和29C.28和30D.28和29 5.(4.00分)(2018?上海)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为矩形的是() A.∠A=∠B B.∠A=∠C C.AC=BD D.AB⊥BC 6.(4.00分)(2018?上海)如图,已知∠POQ=30°,点A、B在射线OQ上(点A 在点O、B之间),半径长为2的⊙A与直线OP相切,半径长为3的⊙B与⊙A 相交,那么OB的取值范围是()

A.5<OB<9B.4<OB<9C.3<OB<7D.2<OB<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4.00分)(2018?上海)﹣8的立方根是. 8.(4.00分)(2018?上海)计算:(a+1)2﹣a2=. 9.(4.00分)(2018?上海)方程组的解是. 10.(4.00分)(2018?上海)某商品原价为a元,如果按原价的八折销售,那么售价是元.(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11.(4.00分)(2018?上海)已知反比例函数y=(k是常数,k≠1)的图象有一支在第二象限,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12.(4.00分)(2018?上海)某校学生自主建立了一个学习用品义卖平台,已知九年级200名学生义卖所得金额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20﹣30元这个小组的组频率是. 13.(4.00分)(2018?上海)从,π,这三个数中选一个数,选出的这个数是无理数的概率为. 14.(4.00分)(2018?上海)如果一次函数y=kx+3(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1,0),那么y的值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15.(4.00分)(2018?上海)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E是边BC的中点,联结DE并延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F.设=,=那么向量用向量、表示为.

2019安徽中考数学考纲解读

安徽中考数学考纲解读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标》)规定,我省2019年初中数学学业水平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知识技能”的考试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试题的题型和难易度基本保持不变,考查的重点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形式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卷面满分为150分。与2018年安徽中考考试形式一致。 三试卷结构 (一)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内容约占50%,考点主要分布在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几大模块;图形与几何内容约占38%,考点主要分布在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尺规作图,图形的变换等几大模块;统计与概率内容约占12%,考点主要分布在几种统计图,数据的分析,概率等问题;综合与实践渗透在这三个领域之中,考查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和掌握情

况,以及结合生活经验,综合应用知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整体内容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二)试卷难度 试卷由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适中。 了解水平(A)的试题约占30%,主要考查实数及函数的有关概念、图形的变换、图形的相似与位似、统计的相关概念等内容; 理解水平(B)的试题约占40%,主要考查有理数及整式的概念、图形与几何的相关概念及简单运算等内容; 掌握水平(C)的试题约占20%,主要考查实数和方程的运算、函数的应用、图形的性质,图形与坐标的运用,统计与概率的运用等内容; 运用水平(D)的试题约占10%,主要考查三角形,四边形,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相关内容的应用与综合(一般在压轴题内出现)。 试卷难度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三)试题类型分布 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的分布比例为:选择题占25%±5%,填空题占15%±5%,解答题占60%±5%。试题类型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1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 一、现代汉语 (一)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基本概念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音节、汉字、造字法、语素、词、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类、实词、虚词、句子、句类、修辞、辞格等。 (二)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基本原理 主要有: 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2.声母的发音,韵母的发音,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与声母的搭配),音节的拼写规则(Y 与W 的使用、隔音符号的用法、音节连写),变调(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3.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 4.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5.词义的性质(词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 6.成语的特征、来源和运用。 7.词汇的发展变化(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义的演变)等。 (三)现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 主要有: 1.同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色彩意义的差异)。 2.中心词分析法分析复杂句子。 3.短语的常见结构类型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

4.复句逻辑关系分析(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等) 5.词语的锤炼(声音的锤炼,包括平仄、韵脚、叠音)。 6.句式的选择(整句和散句的选择、长句和短句的选择)。 7.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仿拟、排比、反复等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等。 二、古代汉语 (一)理解基本概念,了解重要典籍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义、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词类活用反切注音法四声平仄古书的注释术语(传笺疏等)《说文解字》等 (二)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及特殊现象 主要有: 1.常用汉字所一、使用的造字方法的准确判别。 2.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 3.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 4. 常见副词的用法特点(程度副词“少、颇”,范围副词“皆、悉但、特仅”情态动词“且固盖岂”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 5.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 6.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主谓倒序、谓宾倒序、状谓倒序、介宾倒序判断句被动句等) 7.对仗的基本要求。

上海市中考数学及答案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数 学 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计算32 ()a 的结果是( ) A .5 a B .6 a C .8 a D .9 a 2.不等式组1021 x x +>?? -- B .3x < C .13x -<< D .31x -<< 3.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13101x x x x --+=-时,如果设1 x y x -=,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 A .2 30y y +-= B .2 310y y -+= C .2310y y -+= D .2 310y y --= 4.抛物线2 2()y x m n =++(m n ,是常数)的顶点坐标是(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m n --, 5.下列正多边形中,中心角等于内角的是( ) A .正六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四边形 C .正三边形 6.如图1,已知AB CD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D BC DF CE = B . BC DF CE AD = C .C D BC EF BE = D .CD AD EF AF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线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 8.方程 1=的根是 . A B D C E F 图1 =

人教版初中数学复习教案

第1课时有理数(1) 一、 考纲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 2.掌握求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3.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含计算器); 4.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二、 -知识基点: 有理数的意义 1、 和 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还可以分为 、 和 三类。 2、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3、 实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b a += . 4、非零实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 <10的数,n 是整数. 6、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 边第一个不是 的数起,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三、中考例解: 例1 、1、(08芜湖)若2 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 B .1- C .0 D .4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似数3.9×103 精确到十分位 B .按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8.04×105 其原数是80400 C .把数50430保留2个有效数字得5.0×104. D .用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8.1780精确到0.001 例3.右图是我市2月份某天24 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则该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 ℃. (2006连云港) 例4.a 、b 两数在一条隐去原点的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4个 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只填写序号)(2006连云港) ①a -b <0;②a +b <0;③a b <0;④a b +a +b +1<0.

中考语文考纲(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中考语文考纲(精品) 2019 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一、考试指导思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应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能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 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地反映全体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要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要注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1 / 8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的内容应全面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7-9年级)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为了体现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从六个能力层级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蕴涵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查。 六个能力层级为: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欣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灵活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上海中考英语考纲单词默写

单词(Vocabulary) A 1.__________ n. 能力,才能 2.__________ adj. 能够;有能力的 3.__________ prep. 关于 adv. 1.大约; 2.到处,四处 4.__________ prep. 在……上面 5.__________ adv. 到(在)国外 6.__________ v. 接受 7.__________ n. 事故,意外的事 8.__________ adj. 精确的 9.__________ v. 达到,获得 10.__________ prep. 横过,穿过 11.__________ v. 表演,扮演(角色);行动 12.__________ adj. 积极的;活跃的 13.__________ n. 活动 14.__________ n. 男演员 15.__________ n. 女演员 16.__________ adv. 实际地;现实地 17.__________ v. 添加,增加 18.__________ n. 增加 19.__________ n. 地址 20.__________ n. 有利条件;优势, 优点 21.__________ n. 广告 22.__________ n. 忠告,劝告;建议 23.__________ v. 负担得起,抽得出(时间) 24.__________ adj. 害怕的;担心的 25.__________ n. 非洲 26.__________ prep. 1.在……之后; 2.在……后面 adv. 在后;后来 conj. 在……以后 27.__________ n. 下午 28.__________ adv. 再一次;再;又 29.__________ prep. 对着,反对 30.__________ n. 1.年龄 1. 2.时代 31.__________ adj. 有……年岁的;上年龄的 32.__________ n. 代理人 33.__________ adv. 以前 34.__________ v. 同意;应允 35.__________ adv. 在前,向前 36.__________ n. 目的;目标 a)v. 打算;瞄准 37.__________ n. 空气;大气 38.__________ n. 航线 39.__________ n. 机场 40.__________ n. 警报 41.__________ adj. 活着的,存在的 42.__________ adj. 全(部);总;整 adv. 全部地 pron. 全部;全体人员 n. 全部;全体人员 43.__________v.允许,准许 44.__________adv.几乎,差不多 45.__________adj.单独的 adv. 单独地 46.__________prep. 沿着;顺着 adv. 1.向前; 2.和……一起;一同 47.__________ adv. 已经 48.__________ adv. 也 49.__________ conj.虽然;尽管 50.__________ adv. 总共;全部地 51.__________ adv. 总是;一直;永远 52.__________ 上午 53.__________ adj. 令人惊讶的 54.__________ n. 雄心;野心 55.__________ n. 美国;美洲 56.__________ adj. 美国的;美洲的 n. 美国人 57.__________ prep. 在……中间;在(三个以上)之 间; 58.__________ n. 数量,总数 59.__________ n. 娱乐;消遣;娱乐活动 60.__________ adj. 引起乐趣的 61.__________ adj. 古代的,古老的 62.__________ conj. 和;又;而 63.__________ adv. 生气地;愤怒地 64.__________ adj. 生气的;愤怒的 65.__________ n. 动物 66.__________ adj. 再一;另一;别的;不同的 pron. 另一个 67.__________ n. 回答;答复;答案;回(信) v. 回答;答复;回(信) 68.__________ adj.1.(用于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一 些;什么; 2.任何的;任一的 pron. (无论)哪一个;(无论)哪些69.__________ pron. 任何人,无论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6 B .√9 C .√12 D .√18 2.(4分)用换元法解方程x+1x 2 +x 2x+1 =2时,若设 x+1x 2 =y ,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方程 是( ) A .y 2﹣2y +1=0 B .y 2+2y +1=0 C .y 2+y +2=0 D .y 2+y ﹣2=0 3.(4分)我们经常将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用各类统计图进行整理与表示.下列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 ) A .条形图 B .扇形图 C .折线图 D .频数分布直方图 4.(4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y =2 x B .y =?2x C .y =8x D .y =?8x 5.(4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6.(4分)如果存在一条线把一个图形分割成两个部分,使其中一个部分沿某个方向平移后能与另一个部分重合,那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做平移重合图形.下列图形中,平移重合图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等腰梯形 C .正六边形 D .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4分)计算:2a ?3ab = . 8.(4分)已知f (x )=2 x?1,那么f (3)的值是 . 9.(4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那么y 的值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大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3有理数的加减法 4有理数的乘除法 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整式 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从算式到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3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几何图形 2直线、射线、线段 3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相交线 2平行线及其判定 3平行线的性质 4平移 第六章实数 1平方根 2立方根 3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统计调查 2直方图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轴对称 1轴对称 2画轴对称图形 3 等腰三角形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整式的乘法 2乘法公式 3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1分式 2分式的运算 3分式方程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乘除 3 二次根式加减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函数 2一次函数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1数据的集中趋势 2数据的波动程度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2解一元二次方程 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旋转 1图形的旋转 2中心对称 第二十四章圆 1圆的有关性质 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正多边形和圆 4弧长和扇形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