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损伤

垂体损伤
垂体损伤

产后出血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机理

一、妊娠期垂体前叶缺血和缺氧极为敏感,妊娠期垂体前叶生理性代偿增大从500mg增至1000mg,尤以PRL细胞增生肥大更明显并分泌较多PRL,需要大量血氧供应,故一旦发生围产期出血、低血容量休克和DIC极易发病;分娩期轻度出血发生率8%,严重出血休克者53%发病,女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65%为产后出血所致。

二、80%来源于垂体上动脉和门脉丛,10~20%来源于颈内动脉分支,故一旦脑循环血灌注量不足,则缺血、缺氧首先从垂体柄水平开始向垂体前叶延伸,缺血时间越长,垂体坏死和功能损害越严重。

三、垂体前叶有较强力的功能代偿能力依其组织坏死和功能损害程度分为:(1)重度:垂体组织丧失≥95%,临床症状严重;(2)中度:重体组织丧失≥75%,临床症状明显;(3)轻度:垂体组织丧失≥60%,临床症状轻微;(4)垂体组织丧失≤50%一般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四、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很大,可为单一的激素(常见的为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或二种和多种垂体激素系统的功能缺陷。席汉综合征垂体激素功能缺陷出现的先后顺序和频率为促性腺激素(FSH、LH)-GH-TSH-ACTH。PRL分泌

不足与促性腺激素缺乏同时出现,且仅见于席汉症而少见于肿瘤和其他病因。

摘要: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有许多潜在的原因,但最常见的是子宫收缩乏力。所有产科工作人员和参与孕产妇保健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个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管理的明确计划。应当记住:“一到位,两个重视,三个正确”,提高产后出血救治水平。

关键词:产后出血;药物治疗;外科治疗

2009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1.9/10万,比1990年降低了66.4%。美国直接与妊娠相关的产妇死亡率约为7/10万~10/10万活产的妇女,约8%的死亡是由产后出血引起的[1]。全球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产后出血,已经成为多年不变的问题。尽管我国个别地区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不是产后出血,但至少有90%以上仍为首位,某些城市甚至10年不变[2]。

1定义与病因

1.1定义目前产后出血的定义有些问题,由于没有精确的测量方法,往往出血量被低估。更重要的是,诊断将是回顾性的。有人提出产后出血的定义应当为产后24h之内阴道分娩出血超过500mL,剖宫产出血超过1000mL,为早期产后出血[3],建议使用在血细胞比容值下降10%来定义产后出血,但这种改变依赖于测试的时间和液体复苏量[4]其精确度值得商榷。我们认为,精确测量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在评估出血中有一定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5]。

1.2病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首位还是子宫收缩乏力

国外研究发现,巨大儿、产程延长、绒毛膜羊膜炎,硫酸镁的应用与宫缩乏力有关[6]。高危因素还有胎盘原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软产道裂伤、阴道助产、高龄初产(LGA)、引产、产程用缩宫素超量等[7]。国外为便于产后出血原因的记忆,缩略为“4 T”(tone,tissue,trauma,and thrombosis),即子宫收缩张力、胎盘组织排除和剥离的能力,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时产道的损伤,分娩即刻的凝血机能改变[8]。以便救治时更加贴切病因,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2产后出血救治要素

2.1一到位:失血量评估要到位,出血量必须认真评估往往目测法对失血量的估计明显低于实际出血量,实际出血量常两倍于估计量。使用称重法、计量法、面积法进行产后出血的计算则比较客观、准确可靠,但工作量大,要求也高。一次性产妇垫可以随即更换,观察并测量产后1 h、2h、24h的出血量。每个产妇垫内附有一个弹簧称,弹簧称所指示的刻度都已转换成毫升数。可以直接称出产妇的出血量。休克指数(SI)和平均动脉压(MAP)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SI≥2.21,MAP≤45mm Hg,则出血量在2000mL以上;1.41<SI<2.20,45mm Hg <MAP≤60mm Hg,则出血量在1500mL左右;SI≤1.4,MAP>60mm Hg,则出血量在600mL左右。SI每增加0.5,MAP降低10mm Hg左右出血量增加500~1000mL[5]。在产后出血的病例中,我们进行过估算,有实用价值,目前尚缺乏大样本的资料。达到两个“100”,两个“30”,即收缩压>100mm Hg,心率<100/min,尿量>30mL/h,HCT>30%,

说明灌流正常[9]。

2.2两重视:重视高危产妇,重视团队协作

2.2.1警惕高危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葡萄胎、前置胎盘、前壁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胎盘、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宫缩乏力、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早剥。值得注意的人群(即使出血量少也不能耐受):子痫前期、贫血、特殊血型、体形小且脱水、严重肝损害、合并心脏病(尤其是心输出量固定型及艾森曼格综合征)。对于没有救治条件,时间允许,应当及时转诊。

2.2.2团队协作包括有经验的助产师、高年资产科医生、麻醉医生、ICU医生、血液科医生、血库、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科、医院机关管理人员。

2.3三个正确:正确按摩子宫,正确使用药物,正确选择手术

2.3.1正确按摩子宫可采用经腹部按摩或经腹经阴道

联合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

2.3.2正确使用药物缩宫素类[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巧特欣)]、脑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类[PGEF2a: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卡前列甲酯(卡孕栓);PGE2:米索前列醇]、人重组活化因子Ⅶa。

2.3.3正确选择手术保守治疗:宫腔填塞、SOS Bakri填塞球(子宫填塞球囊导管)、避孕套和医用手套注入生理盐水后扎紧开口,填入宫腔。保守手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髂内动脉、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方块式缝合术(Cho缝合术)、

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Hwu缝合术)、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根治手术:多子女,无生育要求,宜早期决定做子宫切除。有软产道撕伤和剖宫产撕伤者最好做子宫全切。

3应当注意和警惕的问题

3.1积极处理第三产程经过6000例大样本的研究显示,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是防控产后出血的关键,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分娩后立即使用缩宫素。(2)早期断脐。(3)在子宫收缩时牵拉脐带[10]。

3.2注意要点

3.2.1血液指标产前必须做全血细胞计数(completeblood count,CBC),并有CBC的结果。警惕贫血的患者,及早干预,血红蛋白低于100~105 g/L的患者,妊娠结局不良。产后出血早期血红蛋白值不反映失血量。注意识别罕见的血小板减少。应当做凝血机能检测。产前进行鉴定血型和抗体筛查试验,尤其是Rh血型也是必需的。

3.2.2适时转诊对有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包括严重的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可能,前次剖宫产,已知的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在产前应当交叉配血2~6U,还应备血小板,对于基层医院最好转诊。

3.2.3治疗注意复苏和处理产后出血,抗休克;鉴别和处理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对于产后出血的救治十分重要产后出血的液体复苏要谨慎,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产后出血量和速度低估;妊娠期良好的机体状况和血容量的增多对最初的出血代偿好;复苏掌握不好,可能引发肺水肿;体内血液动力学障碍。

4严重产科出血的处理的步骤

4.1成立抢救小组呼唤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到场(产科医师、麻醉师、熟练的助产师或护师是必不可少的);告知血库和血液学家,交叉配血,6个单位的压缩红细胞;血液制品的及时提供是至关重要的;查全血细胞计数、凝血机能、尿素氮和肌酐、电解质;指定有经验的护士记录生命体征、尿量、管理液体和药物等关键信息和时间;确保手术室的可用性和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待命[11]。

4.2复苏面罩给氧;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用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氏液快速补液;输注适量的压缩红细胞和血浆。

4.3注意凝血物质凝血机能筛查(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如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血涂片、D-二聚体;凝血机能异常和多处渗血可给予FFP;出血仍在继续,凝血试验结果没有纠正,给冷沉淀;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和继续出血,给浓缩血小板;手术治疗前使用冷沉淀和血小板。

4.4评价监测脉搏、血压、血气状态和酸碱状态,有条件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留置导尿管测量尿量;定期检测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试验,以指导治疗性成分输血。

4.5查找出血的原因胎儿和胎盘娩出前或后,有无胎盘早剥、胎盘低置;产后有无使用缩宫素、前列腺素等;检查有无胎盘残留,探查子宫腔,检查子宫的外形;检查宫颈和阴道等有无软产道损伤,出血应结扎血管;控制子宫血液供应[即结扎子宫,卵巢,和(或)髂内动脉];子宫体缝合(各种术式);考虑动脉栓塞;考虑子宫切除术。尤其在处理

软产道损伤时,密切注意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5药物治疗:可供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宫缩剂

5.1缩宫素类

5.1.1缩宫素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是体内自然产生的物质,作用符合生理;但受体位点饱和后,增加药物剂量无作用,大剂量的药物可导致水中毒。多在胎儿娩出后使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引产、产前子宫收缩无力、产后出血和子宫复旧不全。肌注剂量20U/次、用缩宫素10~20U加入500mL输液中静脉点滴,可能比小剂量静脉推注更安全。

5.1.2卡贝缩宫素(巧特欣,carbotocin)一种长效的缩宫素,合成的具有激动剂性质的九肽类似物。不论是静脉注射还是肌肉注射后,子宫迅速收缩,可在2min内达到一个明确强度。用于选择性硬膜外或腰麻下剖宫产术后,以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剖宫产术婴儿娩出后,10μg(1 mL)缓慢地在1min内一次性静脉注射。对于急诊剖宫产、经典剖宫产、硬膜外或脊髓麻醉的其它麻醉下的剖宫产或产妇有明显的心脏病、高血压史、已知的凝血疾病或肝、肾和内分泌疾病(不包括妊娠糖尿病)的情况使用卡贝缩宫素还没有进行研究。经阴道分娩后给予卡贝缩宫素治疗也没进行适当的研究,其剂量还未确定。

5.2脑垂体后叶素小剂量可增强妊娠末期子宫的节律性收缩,控制产后出血,肌注每次5~10U。极量为每次20U、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静注10U。本品所含的抗利尿激素具抗利尿和升压作用,临床选用应当谨慎。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停药。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忌用。

5.3前列腺素类

5.3.1 PGEF2a的衍生物

5.3.1.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hemabate、欣母沛、15甲基前列腺素F2α)已发现卡前列素能控制86%其他方法无效的出血。起始剂量为250μg,深部肌肉注射或宫体注射。73%病例单次注射即有反应。个别病例由专职医师根据病情而定,间隔15~90min多次注射,总剂量不得超过2mg(8次剂量)。卡前列素无效时,通常是存在绒毛羊膜炎、急性盆腔炎的患者。当患者有哮喘、高血压、活动性心肺肾肝疾病时,使用此药要小心。10%的患者可能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头痛、潮红或发热等副反应。

5.3.1.2卡前列甲酯[carboprost methylate suppositories,消旋(5z,9α,11α,13E,15S)-9,11,15-三羟基-15-甲基前列腺素-5,13-二烯-1-酸甲酯、卡孕栓]胎儿娩出后,立即1枚(1mg)放入阴道,贴附于阴道前壁下1/3处,约2min起效对子宫平滑肌具有较强的收缩作用,前置胎盘及异位妊娠急性盆腔感染,胃溃疡,哮喘及严重过敏体质,青光眼患者禁用。糖尿病,高血压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3.2前列腺素E2的衍生物米索前列醇片(misoprostotablets)可使子宫颈纤维组织软化,也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起到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胎儿娩出,200μg舌下含化,150 s起效,口服给药方便,吸收好,见效快,给药15 mi内,血浆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醇酸水

平达峰值,首次活性代谢的半衰期约为20~40 min,以后的半衰期约为90s。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禁忌者,包括青光眼、哮喘及过敏体质者,心、肝、肾疾病患者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带宫内节育器妊娠和怀疑异位妊娠者。该药便宜、稳定,不需低温保存,也较为安全。米索前列醇作为产后出血治疗的第三线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使用缩宫素对产后出血不可行时,米索前列醇是一个合适的选择[12]。

5.4益母草注射液中药制剂,经过全国多中心研究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价值,胎儿娩出后,宫体同时注射益母草注射液1mL(20mg)缩宫素(10U),可明显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且药物安全性好[13]。

5.5葡萄糖酸钙钙离子是平滑肌收缩的必需离子,能增加子宫平滑肌敏感性,减少缩宫素用量;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欠佳时,葡萄糖酸钙10 mL缓慢静脉推注,Ca2+也是凝血因子Ⅳ,有多个外源性凝血环节上的促凝作用,可以维持神经肌肉兴奋的作用,胎盘娩出后促进子宫胎盘床血窦的关闭和血栓形成[14]。

5.6人重组活化因子Ⅶa静脉注射的剂量通常是在50~100mg/kg,每隔2h1次,直至达到止血效果。给药达到止血效果大约10~40min。对于凝血因子异常的特殊产后出血有效。

5.7麦角生物碱市场无药。

缩宫素为首选药物,其他药物是在缩宫素应用无效,产后出血难以控制时应用,高危患者可以预防性应用。

6保守治疗

6.1按摩子宫按摩可以压迫子宫肌层的血管并刺激宫缩。可以一手置入阴道内,把宫体推向上,另一手放在子宫上,将子宫压向阴道内的手。也可以用手在腹部按摩子宫底和子宫体。应当坚持,我科曾有患者按摩3h后子宫开始收缩。

6.2宫腔填塞纱条应当早进行,病情危重时效果不佳纱布大小为长1~1.5m,宽4~5cm,4~6层厚。经消毒后术者用手在腹部固定宫底,另手或用卵圆钳将纱布条送入宫腔内,纱布条必须自宫底开始自内而外塞紧。经抗休克处理后,病情改善,24~48h后缓慢抽出纱条,抽出前应先用宫缩剂。

6.3 SOS Bakri填塞球(子宫填塞球囊导管)为保守性治疗产后出血的硅胶球气囊装置,容易取放,在其他保守治疗措施失败的情况下,发挥压迫宫壁止血作用,导管前端有开口能够监测宫内出血。在低资源环境,避孕套和医用手套注入生理盐水后扎紧开口,填入宫腔已被成功地用于控制出血。

7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处于基层,缺乏有经验的手术医师,最好填塞后,及时转诊,以免延误治疗。

7.1保守手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

7.1.1子宫动脉结扎阴道分娩出血时,用两把组织钳钳夹宫颈前后唇并向下牵引,于宫颈两侧上端用可吸收线缝扎双侧壁,进针深度约0.5cm,若无效,则应迅速开腹。与剖宫产出血相同处理,结扎两侧子宫动脉上行支,即在宫颈内口平面,触诊无输尿管,缝扎宫颈侧壁,

进入宫颈组织约1cm。

7.1.2髂内动脉结扎于两侧髂内动脉起始点,以7号丝线结扎,在剖宫产时易于施行。

7.1.3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缝合)将子宫托出腹腔,下推膀胱腹膜反折进一步暴露子宫下段,从右侧子宫切口下缘2~3 cm,宫体内侧3cm处进针,经宫腔至距切口上缘2~3 cm,子宫内侧4 cm出针,然后经距宫角约3~4 cm,将缝线垂直经宫底绕向子宫后壁,于前壁进针进入宫腔横向至左侧后壁与右侧进针,出针后缝线垂直经过宫底至子宫前壁,收紧两根缝线,检查无出血即打结。再关闭子宫切口[15]。

7.1.4方块式缝合术(Cho缝合术)子宫出血严重处进针,子宫壁全层贯穿缝合,在第一个进针点一侧2~3 cm,从子宫后壁到前壁贯穿缝合;然后再第二、三进针点一侧2~3cm,从子宫前壁到后壁贯穿缝合;组成方形,然后打结。宫缩乏力时,从宫底到子宫下段行4~5个缝合;胎盘粘连时需要在胎盘剥离面做2~3个缝合;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缝合之前应下推膀胱。子宫放回腹腔若正常即逐层关腹[16]。

7.1.5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Hwu缝合术)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的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下推膀胱腹膜反折进一步暴露子宫下段,在宫颈内口上2~3 cm,右侧缘内侧3 cm处由子宫下段前壁向宫腔进针,再从子宫下段后壁距宫颈口2~3 cm进针,不穿透子宫后壁,针于子宫后壁肌层中,距宫颈口3~4 cm处出针,从子宫下段前壁切口下缘2~3 cm由宫腔向外出针;左右两侧平行,分别打结。常规关闭子宫切口[17]。

7.1.6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控制产后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应用于重度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对医生的要求比较高。术中应当注意,行双侧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即可。寻找既要止血,也要避免正常组织的过度坏死,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子宫、卵巢坏死发生的平衡点。栓塞剂选择的首要原则,最好是能降解,可为子宫动脉复通创造条件;栓塞剂颗粒大小适宜,避免栓塞后子宫血管交通支被完全栓塞;做血管网式栓塞而不是血管的点状栓塞。因此,直径1~3mm大小的明胶海绵颗粒是产后出血首选的栓塞材料,在栓塞前灌注2/3量的广谱高效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复达欣,ceftazidime,fortum)2.0g],余下的1/3量抗生素加入栓塞剂中,栓塞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8]。

7.2根治手术:多子女,无生育要求者,宜早期决定做子宫切除。对于挽救生命,出血在2000mL以上,有手术条件,无法后送的,应考虑子宫切除。有软产道撕伤和剖宫产撕伤者最好做子宫全切。

颅脑损伤康复诊疗常规(新)(DOC)

头部内伤(颅脑损伤)中医康复诊疗常规 、诊断要点 (一)病史 1?受伤时间、原因、头部外力作用的情况。 2?伤后意识障碍变化情况。 3.伤后作过何种处理。 4?伤前健康情况,主要了解心血管、肾与肝脏重要疾患等。 (二)体格检查 1意识障碍的程度和变化是判断伤情的重要方面。 2头部检查,注意头皮损伤,耳鼻出血及渗液情况。 .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要作重点检查,以了解颅内压增高,延髓功能状态以及有无休克等。 4瞳孔应注意对比双侧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情况。 5?运动与反射检查。 (三)辅助检查 1. 颅骨X 线平片只要病情允许应作常规检查,照正、侧位片或特殊位。开放伤更有必要,以便了解颅骨骨折部位、类型及颅内异物等情况。 2. 腰椎穿刺以了解脑脊液压力和成份改变,但对已有脑疝表现或疑有颅后凹血肿者应视为禁忌。 3. 脑血管造影对颅内血肿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方法。 4?电子计算机断层(CT)和磁共振(MRI)检查对颅脑损伤诊断,是目前先进的检查技术。 5. 脑电图可作为监测、了解脑的恢复情况的参数 6. 脑诱发电位可分别反映脑干、皮质下和皮质等不同部位的功能情况, 对确定受损部位、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有帮助。 (四)、损伤程度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被广泛地应由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判断上, 并且也被应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患者(参阅表8-2)。根据昏迷时间长短,可将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min以内。 中型: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min?6h。 重型: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h以上。特重型:总分3?5 分。 (五)中医证候分期分型 1.急性期(6 周以内)多从瘀血阻滞、脑脉痹阻来论治,症状表现:肢体无力,头痛,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或沉细涩。 2.恢复期(急性期过后)多从以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来论治,症状表现:手足拘挛,活动不利,头晕,记忆减退,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舌暗红,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弦细涩,或沉细涩。 、康复评定 颅脑损伤评定目的是对功能障碍的程度作出客观的评估, 为康复治疗方案、康复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除了神经系统方面内容以外, 重点意识障碍、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局等的评定。 意识障碍的评定常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lasgow Coma Scale, GCS)( 表8-2) 来评定意识水平。认知功能的评定认知功能主要由注意、记忆、思维、推理、智力等构成。认知功能的评定常用Rancho Los Amigos(RLA) 认知功能水平分级。常用Brunnstrom 中枢神经糸统损伤后运动

颅脑损伤试题答案.docx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三基三严试题 姓名工号成绩 1、诊断颅底骨折通常依据是 A. 头颅 X 线摄片 B. 受伤机制 C.剧烈头痛伴呕吐 D. 临床体征 E. 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D 2、关于颅骨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骨折线跨过硬脑膜中动脉沟时须防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B.运动区部位的凹陷性骨折禁忌手术复位 C.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漏时禁患堵塞耳、鼻道 D.颅底骨折属内开放性颅脑损伤 E.颅盖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 线摄片 【正确答案】:B 3、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有脑组织外溢,须立即缝合头皮,变开放为闭合损伤 B.处理时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 C. 尽早清创缝合 D.清创时限放宽至24 小时 E.即使伤口不大,出血也较多 【正确答案】:A 4、哪一种不是小脑幕裂孔疝常见的症状 A. 意识障碍 B. 一侧面神经麻痹 C. 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D. 剧烈头痛、呕吐 E.血压增高 【正确答案】:B 6、抢救幕上脑疝时应首选(成人) A. 气管切开 B.20 %甘露醇 250ml 快速静点 C. 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 D.快 速行脑室穿刺外引流 E. 以上全不是 【正确答案】:B 7、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根本区别是 A. 剧烈头痛 B. 频繁呕吐 C. 意识障碍发生较早 D.呼吸骤停 发生较早 E. 血压、脉搏、呼吸改变 【正确答案】:C 8、有一名 30 岁车祸头部受伤病人,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 CT未见脑内血肿及脑挫 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 A. 脑震荡 B. 脑挫伤 C. 轴索损伤 D. 脑干损伤 E.颅底骨折 【正确答案】:D 9、有一脑外伤病人, 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高密度影像,其诊断是 A. 急性硬膜外血肿 B. 急性硬膜下血肿 C. 慢性硬膜下血肿 D. 脑内血肿 E. 高血压脑出 血 【正确答案】:B 10、有一脑外伤病人, CT示右颞叶梭形高密度影象,脑室中线受压移位,其诊断是 A. 脑挫伤 B. 硬膜下血肿 C. 硬膜外血肿 D. 脑内血肿 E. 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C 11、有一病人。确诊为脑挫裂伤,哪项不是诊断脑挫伤依据 A. 脑脊液含红细胞 B. 意识障碍超过 30 分钟 C. 可表现局灶脑损伤体征 D. 脑脊液鼻漏 E.CT 有额部点状高密度灶

颅脑损伤

颅脑外伤 头颅部的外伤,以跌坠伤和撞伤最为多见,击伤次之。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类 头皮外伤单纯的头皮外伤可分为头皮擦伤、裂伤、血肿、撕脱伤。头皮擦伤有少量出血和血清渗出,有不同程度的头皮肿胀,有时皮下有瘀血,局部有压痛。治疗主要是清洁伤面,不需包扎,忌局部热敷。头皮裂伤出血较多,需要压迫止血,头皮血肿可根据头皮解剖部位的深浅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在对血肿进行抽吸治疗时,一定剃去头发并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发生感染。头皮裂伤为开放性,治疗上应注意彻底清创,有头皮缺损的裂伤,可行头皮转移皮瓣缝合。头皮撕脱伤视情况植皮。 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常与脑外伤合并存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折两大类。 颅盖骨骨折以额顶骨多见,其次为颞骨。以线样骨折居多,其次为凹陷骨折和骨缝哆开。①线样骨折的骨折线呈线条状,可多发。骨折线多不移位。局部头皮可有挫伤及头皮下血肿。X射线摄片可助确诊。骨折本身无临床意义,亦不需特殊治疗,但若骨折线穿过硬脑膜中动脉或静脉窦,可使其破裂而致颅内血肿。②粉碎性骨折多为钝器猛击颅部的加速性损伤或头部坠地的减速性损伤。其临床意义亦在于其引起的脑损伤、脑受压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③凹性骨折,系头颅坠于有尖石块或突起的地面,或较强的暴力击于头颅所致。小的凹陷性骨折常与头皮血肿相混淆,诊断依靠X射线颅片并增拍颅骨切线位片。婴幼儿颅骨较软,其凹陷骨折多呈乒乓球样凹陷。有时在婴儿哭闹颅压增高时可自行复位,半年以上不自行复位的可以考虑手术。有局部性脑受压、癫痫发作、影响美容或深度超过0.5cm的凹陷骨折,应行手术复位。④嵌入性骨折是截面较小的钝器用力击于头颅,使骨折片脱落穿入脑内而成。临床意义在于硬膜或脑皮层血管的破裂所致的颅内血肿及脑组织盲管性损伤。无血肿并发症者亦需彻底清创。 颅底骨折属线样骨折。90%以上由穹窿部线样骨折延续到颅底所致。与穹窿部骨折相反,颅底骨折在X射线颅片上很难显示。其诊断常依靠临床表现而定。合并有脑脊液漏的颅底骨折属开放性颅脑损伤。 ①前颅窝底骨折的临床特点为眼睑及结膜水肿瘀血、青紫(称熊猫眼征),口鼻有血性脑脊液流出。②中颅窝底骨折时,外耳道有血性脑脊液流出,有时血性脑脊液通过耳咽管从口鼻流出。③后颅窝底骨折较少见,常在同侧颈部或枕部见到皮下瘀血斑(巴特尔氏征)。所有颅底骨折均可合并相应的颅神经损伤。其治疗主要着眼于脑损伤(脑脊液漏及颅内血管损伤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有脑脊液鼻、耳漏的颅底骨折千万不能堵塞或冲洗鼻腔和外耳道,以免引起颅内感染,亦禁腰穿、擤鼻,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脑脊液漏一般在1周左右自止,若超过1个月不愈,需行开颅修补术。 脑损伤分为闭合性(伤后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和开放性脑损伤(伤后脑组织通过颅骨及头皮的伤口与外界相通)两大类。中国的分类标准:①轻型(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改变。②中型(指轻度脑挫伤,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昏迷时间不超过12小时,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有轻度改变。③重型(主要指广泛脑挫裂伤、广泛颅骨骨折、脑干损伤或颅

脑损伤 (1)

脑损伤 脑损伤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一种严重创伤,死亡率在4%—7%之间,重度脑损伤的死亡率更高达50%—60%。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前者指脑组织与外界不相交通的损伤,通常属于闭合性脑损伤;后者指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的损伤,有头皮颅骨开裂,并有脑脊液和(或)脑组织外溢时,属于开放性脑损作 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脑震荡、脑挫伤、脑干损伤及颅内出血等。头部受击时的状态对于损伤的程度与后果关系密切. 分类 闭合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按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 脑震荡指头部外伤后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伤后昏迷短暂,一般于数分钟或30分钟内恢复清醒,伤后数日内可有轻度头痛、恶心、呕吐,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脑挫裂伤是暴力造成脑组织形态上的破损,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根据脑组织破损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四肢瘫痪、口眼歪斜和失语等;伴发颅底骨折时,易出现相应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如嗅神经、动眼神经和面、听神经损伤等;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有头痛和脑膜刺激征;损伤引起脑水肿、导致急性颅内压增高时患者头痛加剧,昏迷加深,甚至出现生命使体征改变,严重者也可引发脑疝形成。 脑干损伤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由外力直接引起,伤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是由于脑疝时发生移位的脑组织压迫脑干所致,脑干损伤患者表现为伤后持续昏迷、强直、瞳孔大小多变、双眼同向凝视或眼球分离、多数脑神经麻痹和双侧锥体束征等。 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闭合性脑损伤类同,但有以下特点:原发意识障碍较轻;伤道出血,有脑组织和脑脊液外溢;颅内压增高症状较轻,脑局灶症状较重,颅内可有异物存留,易发生颅内感染;远期癫痫发生率较高。 诊断:头颅CT更能简便、快速和正确地判断伤情 处理方法 颅内血肿患者处理

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

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目的: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的有效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 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月,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早期进行的基础感觉、语言、摄食、运动功能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结果:18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恢复良好7例,轻残5例,中残4例,重残2例。结论:颅脑外伤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一方面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另一方面还可防止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同时训练过程中的各种刺激对唤醒和强化病人神经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标签:颅脑损伤;意识障碍;康复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损伤,死亡率高,幸存者往往留有严重的并发症及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认知、语言及心理精神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痛苦,降低致残率,颅脑外伤后的康复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2],本文对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18例病人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病人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9~64岁;外伤性颅内出血致脑疝11例,严重脑干损伤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格拉斯哥评分:4~6分10例,7~9分8例。 1.2 方法 1.2.1 早期康复护理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5 d,病情趋于好转,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以1年为训练评价阶段。 1.2.2 评价标准①恢复良好:生活完全自理,语言、思维恢复正常,肢体活动无残疾,已经恢复工作。②轻残:生活可以自理,但语言、思维运动迟缓,肢体活动存在不协调等残疾。③中残:生活自理需要别人帮助,协助进食,能做简单的语言交流及肢体无阻力运动。④重残:持续植物状态。 2 结果 本组1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7例,轻残5例,中残4例,重残2例。 3 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与诊断关系概要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时间与诊断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时间与临床诊断的关系及提高诊断符合率的方法。方法对190例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的时间进行严格记录,分为无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20min以内组,20min以上组; 以头颅CT及腰穿为确诊依据,对每组误诊率进行分析。结果三组的误诊率分别为85.7%, 21.5%,6.3%。结论头部外伤后无意识障碍并不能表示无脑损伤;意识障碍20min以上组与脑挫裂伤诊断有显著关系;腰穿能显著提高脑损伤诊断符合率。【关键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伤病人逐渐增多,对颅脑损伤合并伤者的诊治,由于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仍是临床处理的重点和难点。原发性脑损伤形成于受伤的当时,引起的病变为脑震荡、脑挫伤、脑裂伤和神经纤维撕裂伤[1]。脑震荡是脑损伤中最轻的一种,其特点是头部损伤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特别是意识障碍[2]。意识障碍可以短至数秒钟, 一般不超过20min[3]。通过对19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意识障碍时间与诊断进行分析,得出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08年12月因头部外伤收入院的患者共225例,资料完整者190例。其中男123例,女67例,年龄2岁- 87岁。入院最基本条件为: (1) 有头部外伤史, (2) 受伤后有 相关的临床症状者。 1.2 方法(1) 对入院者进行严格统一的病史询问,分别对患者、旁人、肇事者三方面询问受伤者不省人事时间,取可靠时间记录。(2) 按意识障碍时间分成3组:无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20min以内组;意识障碍超过20min组。并以时间作初诊依据分:头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 (3) 对入院者均作头CT检查。(4)对CT结果正常,但临床脑外伤症状明显者作CT复查或腰穿。(5)以头CT及腰穿结果作确诊依据。(6)对比初诊与最后诊断 符合率,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 2. 结果无意识障碍组:14例 (7.3%),最后确诊有脑损伤者12例,误诊率85.7%。其中经头颅CT平扫发现有 脑损伤者7例,阳性检出率58.3%;腰穿14例, 异常者12例,阳性检出率100%。意识障碍<20 min组:137例(71.9%),最后确诊有脑损伤者30例,误诊率21.5%。其中经头颅CT平扫发现有脑损伤者2例,阳性检出率78.0%;腰穿126例,异常者28例,阳性检出率为96.6%, 其中假阴性1例为迟发性硬膜外血 肿。意识障碍>20min 组:40例(20.7%) ,最后确诊有脑损伤者37例,误诊率6.3%。其中经头颅CT平扫检查发现有脑损伤30例,阳性检出率81.1%;腰穿36例, 异常35例,阳性检出率95.9%。 3.讨论从初诊人数来看,因头 外伤入院患者中脑震荡患者占大部分,达72%。在临床工作中亦常会遇到有些患者头外伤后诉无意识障碍,无记忆障碍,但患者伤后却有典型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情绪不稳定等脑震荡后综合征(PCS)表现。从理论上讲,此类患者不符合脑震荡的诊断标准,但其中大部分却有脑挫裂伤。本组占7.3%,但这类患者初诊误诊率却达85.7%,与其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误诊率高的原因,笔者认为: (1)头外伤后无意识障碍的患者大部分在门诊处理后未收入院,而收入院者则是外伤后脑震荡后综合征表现较重者,门诊治疗无效后才收入院,使此类患者总体样本小,导致误诊率高。但由于这类患者症状明显,实际有脑损伤,但因无意识障碍,初诊亦不易引起重视,若不仔细严密观察,则极易引起误诊而延误治疗。(2)此类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相当部分因头颅CT平扫检查未见异常而门诊治愈未入院,造成所占总体比例小。本组CT阳性检出率仅为58.3%。(3)

脑损伤病人康复指导计划

脑损伤病人康复指导计划 全网发布:2011-06-23 19:37 发表者:韩峰(访问人次:813)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资源匮乏,临床医护人员往往因急症病人的抢救治疗已忙得身心疲惫,实在再难以顾及这些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损伤病人的手术后康复指导工作。本人抛砖引玉,搜集、编写此文,以期对病人及家属有所帮助。 急、慢性颅脑病变所致的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情感障碍。其中运动障碍最常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 (外伤、出血、炎症、肿瘤切除术后)脑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在损伤后的前3个月(特别是最初2~3周),病情变化最快,6个月时基本达到最大恢复,2年后一般不会再有明显变化。病因解除后早期的功能锻练,特别是发病后6周以内的功能锻炼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患者的远期效果和生活质量。一、一般注意事项: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颅内出血。 2.意识不清、躁动或合并有精神症状者,应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 3. 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于脑循环静脉回流、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4.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卧位、取下活动性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5.意识清楚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多在伤后2~3天)后开始在床上、床边、下床做主动肢体功能锻炼,时间从5~10分钟/次开始,渐至30~45分钟/次,若自感无明显不适,每日至少2~3次,避免过度用力憋气。 二、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脑循环。

1. 急性期:推荐病人胃肠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低脂食物。高蛋白食物以肉类(瘦肉、禽肉等)为佳,多食新鲜豆制品。为保持病人大便通畅,可多食新鲜绿色蔬菜、红薯、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忌烟酒,避免食用肥肉、猪肉、蛋黄、鱼类、动物内脏等高脂类食物。 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注意限制碳水化合物、甜食果品摄入!高龄或合并有心脏功能不良的病人应限制钠盐摄入(不大于3g/日),防止心脏功能恶化、钠水潴留加重脑水肿。 食物温度适宜(36~40度),过热可能烫伤口腔黏膜,过冷易致腹泻、呃逆,影响消化吸收。对于尚能进食者,喂饮食物时不宜过急,遇呕吐或嗳气时应暂停,防止食物呛入气管内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持续24小时昏迷不能进食、确定无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者,尽早开始鼻饲流质饮食,4~5次/日,200~300 ml/次,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匀浆等,流质应煮沸消毒、冷却后再喂。 2. 恢复期病人给予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体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 三、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主、被动活动。 病人病情稳定即可开始协助其功能锻炼,按卧位—坐位—站位—步行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针灸等。肢体按摩应从远端关节开始,先行被动运动。

颅脑损伤-习题

颅脑损伤-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头皮血肿的处理原则,正确的是 A 均需用切开引流 B 均需用穿刺抽除积血加压包扎 C 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 D 巨大头皮血肿易引起中线移位故脱水治疗 E 均需静脉输血抢救休克 2.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创口有脑组织外溢,须立即缝合头皮,变开放为闭合损伤 B 处置时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 C 尽早清创缝合 D 清创时限放宽至24小时 E 即使创口不大,出血也较多 3.诊断颅盖骨折通常依据是 A 头颅X线摄片 B 头皮伤痕 C 局部触诊闻及骨擦音 D 剧烈头痛伴呕吐 E 对侧肢体偏瘫 4.诊断颅底骨折通常依据是 A 头颅X线摄片 B 受伤机制 C 剧烈头痛伴呕吐 D 临床体征 E 意识障碍 5.诊断颅底骨折最确切的依据是 A 头面部受暴力史 B 眼睑青紫 C X线片示额骨线形骨折 D 鼻出血 E 脑脊液鼻漏 6.关于颅底骨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形态多为线形骨折 B 根据部位可分为三型 C 若伤及颈动脉,形成海绵窦瘘 D 可表现为中枢性面瘫 E X线片仅显示30~50%的骨折线 7.下列颅脑损伤最急需处理的是

B 顶部的凹陷骨折,深度达 C 颅底骨折引起外耳道出血 D 开放性颅脑损伤,脑组织外溢 E 颅内血肿并脑疝形成 8.下列哪项不是诊断脑震荡的依据 A 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 B 伤后逆行性遗忘 C 意识障碍期间可有皮肤苍白,血压下降,呼吸浅慢 D 清醒后头痛,恶心,呕吐 E 脑脊液红细胞阳性 9.关于弥漫性轴索损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受伤当时立即出现的昏迷时间较长 B 神志好转后,可因继发脑损伤而再次昏迷 C 造成广泛的脑皮层损伤 D 昏迷原因主要是皮层与皮层下中枢失去联系 E C T可见皮髓质交界处,胼胝体等区域有多个点状出血灶 10.关于外伤性下视丘损伤,下列哪样是错误的 A 早期意识障碍 B 早期锥体束征 C 高热或低温 D 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E 尿崩症 11.急性小脑幕上硬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出血来源是 A 脑膜中静脉 B 脑膜中动脉 C 静脉窦 D 骨折的板障静脉 E 脑表面桥静脉 12.外伤性颅内血肿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 A 由对冲性脑损伤所致广泛的额颞部受累 B 血肿位于白质深部 C 脑膜中动脉受损,出血速度快 D 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 E 伴发脑水肿程度 13.抢救颅内血肿病人,最根本措施是 A 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 B 气管切开,减轻脑水肿

垂体疾病

垂体疾病 下丘脑-垂体疾病患者表现是:(1)有一些占位性病变症状和体征(如头痛,视野缺损);或(2)同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垂体激素过高或过低分泌.其他下丘脑功能同样可能受影响.垂体激素过低或过高分泌症状是垂体或下丘脑新生物最通常主诉,但这些症状可能有其他原因.如头颅X线上蝶鞍扩大,或者神经症状和体征提示视交叉压迫(尤其是双侧偏盲),那么累及下丘脑或垂体占位性病变同样应该怀疑. 如无内分泌和视野病变,蝶鞍扩大可能代表空鞍综合征,可通过CT或MRI肯定诊断.空鞍综合征病人垂体功能常常正常,但可有垂体功能减退.这一综合征的典型病人是:女性(>80%),肥胖(约75%),高血压(30%),并可有良性颅内压增高(10%),脑脊液漏(10%).可以有头痛和视野缺损,偶尔可同时存在分泌GH,PRL或ACTH微腺瘤.单纯空鞍无需特殊治疗 前垂体激素分泌过低 激素分泌过低可以是所有垂体激素(垂体功能减退),或者是选择性丧失一种或一种以上垂体激素. 成人全垂体功能减退

由于部分或完全前叶垂体功能丧失的内分泌缺陷综合征. 垂体减退最常见原因.注意LH和FSH分泌减少可能是过度PRL分泌所致和导致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 症状和体征 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与病因和特殊激素缺乏有关.通常起病隐袭,可以不被患者觉察,但偶尔可突然或呈戏剧性发作.一般促性腺激素首先丧失,继而GH,最后TSH和ACTH相继消失,但不清楚这一序列是否正确.原发性垂体疾病,ADH缺乏罕见,而多见于垂体柄和下丘脑病变.当所有激素缺乏时(全垂体功能减退),所有靶腺功能低下.女性缺乏LH和FSH致使闭经,第二性征退化,不育.阉割或更年期女性症状就是无性腺状态的典型表现.男性缺乏促性腺激素,就导致阳痿,睾丸萎缩,第二性征退化和精子生成减少伴不育.成人GH缺乏,临床上一般不能察觉.TSH缺乏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ACTH缺乏致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伴有疲乏,低血压,不能耐受应激和感染.ACTH 缺乏病人无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皮肤色素增深特征.希恩(Sheehan)综合征,由于逼近围产期产生低血容量和休克引起垂体坏死,产后无泌乳.病人主诉疲劳,可能有阴毛,腋毛脱落和选择性(单个)垂体激素缺乏(见下文),通常见于儿童或10余岁青少年,表现为生长衰竭或不能达青春期.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护理方法研究

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护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04T15:48:48.3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孙彤马国娜朱燕[导读] 颅脑损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有效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和科学有效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有效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颅脑损伤;护理;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患者多因意外事件所致,其特点病情变化快而急.随时都有发生脑疝的可能而导致死亡,如何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治疗方案,而且还需要临床护士的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中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均来源本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8~68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车祸27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20例,高血压脑出血23例 1.2方法 对有大量流血伴有休克的患者,及时制止出血并进行抢救,护士要提前做好给予患者输血的准备,并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静脉输液,做好患者的心电监护,适当补充血容量,防止患者发生感染,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2一般护理2.1体位早期头部制动,对神志清楚,颅内器质性损伤患者头部可抬高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2基础护理 勤翻身,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发生。保持呼吸道通畅,轻型患者鼓励其咳嗽,咳痰,叩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另外预防肺炎的发生。根据病情,口腔护理2次/d,合理使用漱口液。 2.3各种管道的护理 留置尿管应选择带气囊的大小适中的尿管给予导尿,便于固定及清洁外阴,尿管每1~2周更换1次,可给予预防性的膀胱冲洗,每日更换尿袋。鼻饲管在进食后应注射足量的温水冲洗管腔,以防填塞管道及食物残留。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抢救需要,给予静脉置管术,护士在操作上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渗出,有无脱出,局部每周更换2次,敷贴不粘时,应随时更换,每次输液前后可用肝素封管,保持静脉通畅,以防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症状护理 3.1意识障碍护理 颅脑损伤后可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为数分钟或数月不等。损伤严重者可长期呈植物生存状态。护理中应注意意识障碍急性期的护理及长期意识障碍的护理。 3.1.1急性期的护理 (1)护理重点:①严密观察全身情况,争取早期发现异常,积极预防并发症;②掌握病情,尽早制订护理计划;③积极维护呼吸、循环、营养及排泄等方面的最佳状态;④尊重人格,注意语言方式。(2)观察要点:①注意神志、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②观察生命体征的改变;③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④有无癫痫发作现象。(3)护理措施:①确保气道通畅,有义齿者,取出义齿,舌后坠者向前轻托下颌角,纠正舌后坠,将患者头转向一侧,以防呕吐时误吸。充分给氧,对呼吸困难或无呼吸者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②确保输液管道通畅,保证液体和药物按时按量输入。③急性期一般禁食,待其全身情况稳定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食品。④做好排泄的管理,留置尿管,保持二便通畅。⑤记24h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⑥每2h翻身、叩背1次。保持肢体于最佳位置,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 3.1.2康复期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苏醒后大多留有生理功能障碍,重型颅脑损伤后,易引起偏瘫和失语,早期行康复训练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护士每天到床前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护士每天到床前指导和帮助患者主动和被动训练,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康复的目标。 3.2心理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身心创伤, 常因恐惧、焦虑、疼痛致精神紧张, 给医疗护理造成困难, 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当患者的神志、体力逐渐好转时, 常伴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应向患者解释, 让患者知道有些症状属于功能性的, 可以恢复, 鼓励尽早自理。要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 ,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早日康复。 3讨论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因中枢性体温调节失常或感染产生高热,当体温升高时,机体基础代谢就会增高,增加耗氧量,导致脑细胞的加速破坏,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当患者体温升至38℃以上时,使用20%盐水冰袋降温,体温持续超过39℃,可采取冬眠低温疗法。本组患者资料研究显示,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不但反映脑损伤的进展情况,同时也能反映有无其他合并伤的存在。为此护士应在0.5~1h 为患者测量1次,如脉搏出现缓慢,在60次/min以下,而且呼吸深而慢,血压有所升高,则提示患者有颅内血肿,如未能及时治疗解除脑受压,患者进入晚期失代偿阶段,出现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异常或突然停止。颅脑损伤患者多有低热,中枢性高热,常出现于丘脑下部损伤或脑干,为间歇性高热,护士应及时配合医生降温处理。手术后和脑损伤患者,当体温恢复正常后又突然上升,应考虑伤口感染或颅内、肺部、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患者体温低于正常或不升,表明患者出现周身衰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及有无腹痛、腹胀、排尿困难或血尿情况。综上所述,通过临床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颅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参考文献 1 马珍,刘桂宏,王献梅;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1年03期 2 苗华云,夏军红,孙香玉;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01期

颅脑损伤的一般常识

颅脑损伤的一般常识 佛山中医院神经外科 陈小华 头颅损伤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颅底骨折 头皮损伤 ?头皮覆盖于头颅穹隆部,依其解剖层次可分为额顶枕部和颞部。 ?额顶枕部由皮肤、皮下组织、颅顶肌和帽状筋膜、腱膜下组织和颅骨外膜构成。 ?颞部由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和骨膜构成。 头皮血肿 ?头皮富含血管,遭受钝性打击或碰撞后,可使软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而头皮仍属完整。 头皮出血常在皮下组织中、帽状筋膜下或骨膜下形成血肿,其所在部位和类型有助于分析致伤机制,并能对颅骨和脑的损伤做出估计。 皮下血肿 ?头皮的皮下组织层是头皮的血管、神经和淋巴汇集的部位,伤后易于出血、水肿。 ?其特殊表现:体积小、张力高,疼痛十分显著;扪诊时中心稍软,周边隆起较硬,往往误 认为凹陷骨折。 帽状筋膜下血肿 ?帽状筋膜下层是一疏松的蜂窝组织层,其间有连接头皮静脉和颅骨板障静脉以及颅内静脉 窦的导血管。 ?临床特点是:血肿范围宽广,严重时血肿边界与帽状腱膜附着缘一致,前至眉弓,后至枕 外粗隆与上顶线,两侧颧弓部,恰似一顶帽子顶在患者头上。血肿张力低,波动明显,疼痛较轻,有贫血外貌。 骨膜下血肿 ?颅骨骨膜下血肿,除婴儿因产伤或胎头吸引助产所致者外,一般都伴有颅骨线形骨折。出 血多为板障出血或因骨膜剥离所致。 ?临床特点是:血肿周界止于骨缝,这因为颅骨在发育过程中,将骨膜夹嵌在骨缝之内。 头皮裂伤 ?头皮属特化的皮肤、含大量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容易隐藏污垢、细菌而招致感染。所 幸,头皮血液循环十分丰富,虽然头皮发生裂伤,只要能够施行彻底的清创,感染并不多见。 头皮撕脱伤 ?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几乎都是因为留有发辩的妇女不慎将头发卷入转动的 机轮而致。由于表皮、皮下组织层与帽状腱膜3层紧密相接在一起,在强力的牵拉下,往往将头皮自帽状腱膜下间隙全层撕脱,有时连同部分骨膜也被撕脱,使颅骨裸露。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的分类: ?按骨折形态可分为线状、凹陷、粉碎及穿入性骨折四种。 线状骨折 ?线状骨折约占颅盖骨折的65%左右。其特点为颅骨全层断裂而无凹陷,个别者仅外板断裂。 骨折线可长可短,长者横过二块以上的颅骨。 凹陷性骨折 ?凹陷骨折占颅盖骨折的30%左右。为颅骨全层和仅内板向颅内凹入。在小儿常仅为颅骨全 层凹入而无骨折线(乒乓球样骨折)。在成人则凹陷的骨片常呈粉碎,可称为粉碎凹陷骨折。

脑损伤后认知障碍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脑保护作用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5年6月第1卷第3期Chin J Neurotrauma Surg (Electronic Edition),June 2015,Vol.1,No.3·129· 脑损伤后认知障碍及神经生长因子的 脑保护作用 付小兵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副所长兼基础部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6所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W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军队后勤专用项目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以及《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国际创伤杂志》(IWJ)、《中国科学》(C 辑)以及《中华创伤杂志》、《国际下肢损伤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等国内外18家杂志主编、副主编或编委。长期从事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工作,主要领域涉及生长 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等。获国家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25项资助。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现代创伤修复学》等专著7部,在Lancet 和其它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18篇。获国家和军队二等以上成果21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首届全国百名优秀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总后十大杰出青年”、“科技金星”等称号。 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是常见的神经功能损害后遗症,严重地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是临床上常用的神经保护剂,对认知功能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一、脑损伤与认知障碍 从广义上讲,脑的损伤主要包括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和卒中。TBI 是由于颅脑的机械性创伤所致,在发达国家约2%的人终生饱受TBI 所致神经功能残疾的影响,其中有1/4的患者因此而丧失工作能力[1]。TBI 既可能直接导致伤者死亡,也可引起伤者运动功能缺陷、学习及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神经损害后遗症[2]。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出血性(脑内自发性出血和蛛网膜 下腔出血)约占20%。无论是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都将造成局部脑组织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神经组织的损伤及继发性病理损害的级联反应[2-3]。脑卒中所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人群的9%,已成为致死的第三位疾病。脑卒中所致的长期昏迷、偏瘫、认知障碍等已成为致残的第一位疾病。 1.TBI 与认知障碍:有研究证实TBI 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密切相关性,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isease ,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脊髓侧索硬化等,其中创伤与AD 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2]。研究发现,除了中、重度TBI 可引起认知障碍外,轻微TBI 也可伴随着年龄增长而最终影响认知功能。同时还有研究发现,在消除年龄和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后,十年之前有过轻微TBI 的人群,其在记忆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有TBI 病史的患者双侧的海马区组织也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TBI 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细 胞损害、神经递质异常、炎症反应、自由基氧化损伤等密切相关。当TBI 伤及脑实质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如额叶区和海马区受损可导致较为严重 ·述评· DOI:10.3877/cma.j.issn.2095-9141.2015.03.001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通信作者:付小兵,Email : fuxiaobing@https://www.360docs.net/doc/8e3161439.html, 129

颅脑损伤练习题(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颅内压增高 答案: 正常成人颅内压力为~2KPa,儿童~1KPa。当某种原因使颅内容物体积增加,颅内压力持续在2KPa以上,就会发生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2、脑疝 答案: 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力高压,使一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被挤压到压力较低的解剖间隙部位中去,即脑疝。 3、小脑幕裂孔疝 答案: 又称颞叶钩回疝,当一侧幕上压力持续增高时,该侧颞叶的脑组织(钩回、海马回)疝入小脑幕裂孔下方,可压迫中脑和牵扯同侧动眼神经。 4、枕骨大孔疝 答案: 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枕骨大也后缘的小脑扁桃体,在颅内压增高时被挤入枕骨大也,压迫延脑的生命中枢。 6、库欣反应 答案: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柯兴反应。 二、单选 1.头皮损伤中最严重的是 E A.裂伤 B.挫伤 C.头皮下血肿 D.骨膜下血肿 E.撕脱伤 2.脑损伤病人出现中间清醒期提示有C A.脑挫裂伤 B.脑震荡 C.硬脑膜外血肿 D.颅底骨折 E.脑内血肿3.脑水肿进行脱水治疗,常用的药物是C A.呋塞米(速尿) B.地塞米松 %甘露醇 D.氢化可的松 %葡萄糖液 4.男性,30岁。因汽车撞伤头部发生颅前窝骨折。其护理错误的是B A.床头抬高150~20。 B.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C.禁忌堵塞鼻腔 D.禁止腰椎穿刺 E.枕部垫无菌巾 5.男性,35岁。因头部受伤昏迷10min,清醒后在转送途中又昏迷,估计颅内血肿的位置在B A.帽状腱膜下 B.硬脑膜外 C.硬脑膜下 D.脑实质内 E.蛛网膜下腔 6~7共用备选答案 A.一侧瞳孑L缩小,对光反应迟钝 B.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C.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消失 D.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迟钝 E.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 6.脑干损伤的瞳孔变化是D 7.发生小脑幕切迹疝的瞳孔变化特点B 8、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有加剧表现,处理的关键措施是【A】 A、头颅CT,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 B、安静卧床,头高30度 C、保持便通 D、20%甘露醇250ml,一日二次,静点 E、限制水,盐入量 9、颅内压增高病人昏迷,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措施是【D】 A、通过鼻腔口腔导管吸痰 B、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C、环甲膜穿刺 D、气管切开 E、用开口器侧卧位引流 10、诊断颅内占位病变,无痛、安全、准确的方法是【A】

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颅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存在,也可以合并存在。对 预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颅脑损伤的程度及其处理效果 【临床表现】 患者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等。 【分类】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以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 1、头皮损伤:①头皮血肿②头皮裂伤③头皮撕脱伤 2、颅骨损伤:①线性骨折②凹陷性骨折 3、颅脑损伤 【护理要点】 (一)观察病情 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多较危重,应严密观察,作详细记录,一般3-5 日内,每1-2 小时观察一次,严重者15-30 分钟观察一次。 1、意识情况:意识变化可提示脑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演变的情况。 ①昏睡:病人处于睡眠状态,可唤醒,反应迟钝、表情淡漠、深浅反射均存在。 ②昏迷:意识丧失,呼唤及刺激不能使其清醒,可分a、浅昏迷b、深昏迷 2、瞳孔变化: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体征之一。对病情较重者每15 -30 分钟观察一次,如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有意识障碍,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如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射消失,伴深昏迷是病人临危的现象。 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定时测量并记录,如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有力,呼吸先快后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警惕有颅内血肿或脑疝形成早期,须立即处理,若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呼吸变浅而不规则,是脑干功能衰竭的表现。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 出血,若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若体温下降又变增高尤其在受伤一周后持续 高热,应考虑又伤口、颅内、肺部或泌尿系发生感染。 4、肢体活动: ①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及程度。 ②伤后立即出现偏瘫,多为原发性脑损伤。 ③伤后一段时间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原有的瘫痪加重,并伴意识障碍加重,多为继发性脑损害所致,脑部病灶多在瘫痪肢体的对侧。 ④头痛、呕吐:a、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警惕发生脑疝的可能。 b 意识障碍不太深者可因头痛而表现躁动不安,应注意防护,避免发生坠床或损 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