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完整版)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完整版)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内涵

词源

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为《诗经》做注。

宋朝朱熹:“紧着课程,宽着期限”——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概念。西方: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活动分析法”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Race— Course)。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意义(有印象就好)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匹配选择)

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固有属性)

1.学科课程——知识

又称“分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作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他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是学科课程。

2.分科课程——经验

也称“经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组织方式)

1.分科课程:

又叫学科课程、科目课程

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美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综合课程:

是指打破畅通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按学习要求)

3.必修课程

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指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它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4.选修课程

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管理主体、层次)

1.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

3.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五)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按课程任务)——(非常重要)

1.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或得智力发展核能力的培养谢谢很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

“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师兄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性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

2.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变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比起基础型课程来有较大的灵活性。

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有学生自己来做,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六)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变现形式)

1.显性课程

又称公開課程、官方课程等,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

2.隐性课程

又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等,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不在课程计划中,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

“隐性课程”首次提出——杰克逊——1968《班级生活》

三.制约课程的因素(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一)社会——一定历史时期是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性(社会需求)

(二)知识——一定世道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特征)(三)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儿童发展)

四.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二)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一)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杜威

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1.经验论

2.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

3.主动作业论

4.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

优点:

(1)重视学生活动的心理准备,满足儿童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强调实践活动,重视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强调围绕现实社会各个领域赖组织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知。

局限性:

(1)过分夸大经验,忽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和顺序,随机性大,知识零散

(2)限制学生主体的发展

(3)轻视教育的社会任务

(二)学科(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

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是与活动课程理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

课程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

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永和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

优点:

(1)知识系统,继承人类文化遗产

(2)系统学习,知识的掌握

(3)为教师所熟悉

(4)课程的构成比较简单,易育评价

局限性:

(1)容易巴尔哥们知识割裂开来

(2)不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3)各学科容易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

认为课程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优点:

(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

(2)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

局限性

(1)片面强调社会需要

(2)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

(3)夸大教育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特别重要的单选题)

二.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不用背,理解就好)

1.普遍性目标取向

2.行为目标取向

3.生成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取向

三.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教学

目标

上一层次目标制约着下一层次的目标,

而下一层次的目标的对上一层次的目标的具体和落实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一)儿童——学习的需要——基本依据

(二)社会——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三)知识——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五.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去设计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双基教学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共鸣、态度体验、正确的价值观

考试注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基础。

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目标、教材三部分组成。

课程计划:

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课程标准:

每门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

根据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信息媒介。

一.课程计划

(一)概念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不经上级批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特征

(出题频率特别高、多选题)

1.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三)中小学课程设置

1.小学课程设置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初中课程设置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高中课程设置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一)概念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实习学科教学的分科展开。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课程标准设计的原则

1.关注的对象是学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要求

2.涉及的范围是学生综合的发展领域

3.要求是所有学生基=基本要达到的要求,而非最高要求

4.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5.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开发者

三.教材

(一)概念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可以使印刷品也可以是声像制品。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不是“圣经”

(二)教材的编排的原则与要求(简答语选择)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首要原则)。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试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一.课程结构概述

(一)课程结构的概念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二)课程内容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课程内容的横向结构——课程范围

课程内容的横向结构——课程序列(直线式和螺旋式)

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重要的多选)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腰围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1.1985年《中国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

2.1999年《中国中央国务院感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试行

3.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一)国家课程——由中央制定

(二)地方课程——省级、市级、县级教育机关

(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名词解释)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

6.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个性化

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

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1.合作开发:与一切可以合作的人和机构合作

2课题研究与实践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第六节课程设计与实施

(考试集中在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和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泰勒的目标模式(简答,多选,非常重要)

泰勒,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课程领域的圣经。

目标模式:(非常重要)

确定课程目标——————————————目标

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内容

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方法

根据目标评价课程————————————评价

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

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而提出。

所谓的过程模式是指,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然后予以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已经编订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征

(1)合理性(2)和谐性

(3)明确性(4)简约性

(5)可传播性(6)可操作性

2.学区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

4.校外环境

5.课程改革本身的特点

第七节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课程本身、学生学业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

二.主要模式(重要啊)

(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三)CIPP评价模式

(四)CSE评价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由“课程评价之父”泰勒针对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提出,评价原理所包含的7个步骤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就是确定目标,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认为评价除了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三)CIPP评价模式

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课程评价模式。包含四个步骤

1.背景评价

2.输入评价

3.过程评价

4.成果评价

记忆推荐:背书过程

(四)CSE评价模式

由斯泰克提出,实施步骤为:

1.需要评定

2.方案计划

3.形成性评价

4.总结性评价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三级考点,看下就好)

1.把焦点自重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材料

5.报告结果

第八节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资源的类型

(一)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按空间分布划分

(二)素材型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功能特点划分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表现形式划分

三.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1.优先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特别应该关注的课程资源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有事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三级考点,看下就好)

1.进行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3.开发实施条件

4.研究学生情况

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建立资源数据库

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五章 课程知识分享

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内涵 词源 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为《诗经》做注。 宋朝朱熹:“紧着课程,宽着期限”——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概念。西方: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活动分析法” 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Race— Course)。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意义(有印象就好)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匹配选择) 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固有属性) 1.学科课程——知识 又称“分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作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他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是学科课程。 2.分科课程——经验 也称“经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它集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又从应用的视角切入时代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形成教育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 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要素三、教育的形态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学重点】 1.“教育”的概念。2.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2.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2.能举例说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3.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负向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学重点】 1.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2.教育功能类型。3.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教学难点】 1.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2.教育的个体功能。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 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4.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山香版教育学教师和学生

精心整理 第四章教师和学生(特别重要) 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非常重要) 一.教师的概念 1.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 2.二.1. 19942. 3. 1.2.3.4.1.2.私学 3.4. 专业化阶段:质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 1995你那,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职业角色) 最大的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榜样)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理解后的选择题) 管理类型:强硬专断、仁慈专断、放任自流、民主管理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 6.“研究者”和“学习者”、“学者”——教师应该反思自己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和创造性 (二).连续性(时间)和广延性(空间) (三).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时间长、见效慢 (四). (五). 1. 2. 3. 五.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 (四)职业心理健康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四个“对”)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职业道德的和核心) 3.对待他人:团结协作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及其意义 (一)课程的内涵 最早出现在唐宋期间,《五经正义》; 在西方,最早出现于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 美国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他提出的“活动分析法”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一)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是指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类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杜威 (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又叫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综合课程 是指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的各种要素及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 (三)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2.选修课程 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四)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五)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六)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划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

附件二:《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写指南 适用专业语文、英语、 音乐 修读学期第4学期制订时间2015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B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对应职业或容教师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基础》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学要求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

山香版教育学第一章教育概述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得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得概念 教育就是人类有H得地培养人得一种社会活动,就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得一种途径。 “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 从两种角度来对教育得定义: 1 ?从社会得角度来定义,可以把“教育”得定义分为三个层次: (1)广义得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2)狭义得教育:指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得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得身心发展规律,有11得、有机会、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得方向发展变化得活动。 (3)更狭义得教育:德育 2、从个体得角度来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得过程。 兼顾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给教育下定义: 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展得促使个体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也有个体得个性化) (二)教育得属性 1、本质属性: 教育得本质属性就是育人,即教育就是一种有U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区别与其她事物得根本特征,就是教育质得规定性,也就是具体而实在得规定性。 具体而实在得规定性体现在: (1)教育就是人类所特有得一种有意识得社会活动;(H得性) (2)教育就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得活动;(社会性) (3)教育就是以人得培养为直接L1标得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性) 2、教育得社会属性 (1)永恒性。人类社会——教育 (2)历史性。古与今——不同 (3)继承性。古与今一一不同 (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相对独立性。超前”或“滞后” (6)生产性。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7)民族性。国与国-不同 (三)教育得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与教育媒介(教育影响)就是构成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 1、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II得地影响她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得人,统称为教育者。 广义得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

(山香版)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4、教育起源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

教育学第五章 教育目的课后思考题

第五章教育目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⒈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⒉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 ) A.体育 B.体育、美育 C.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D.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⒊美育即() A.审美教育 B.艺术教育 C.社会美教育 D.自然美教育 ⒋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监督作用 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 D.全面发展功能 ⒌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法 ⒍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目的 B.教育性质 C.培养目标 D.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⒎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⒏我国教育目的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学说 ⒐.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 ( )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目标 D.培养目标 ⒑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A.从各自理想出发,使各个价值得到充分发展 B.人的精神、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C.德、智、体、美相结合的全面发展 D.自由天然性得到自由发展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教育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春秋》 3.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3年 D.1995年 8.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9.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1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11.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 C.教育能力 D.研究能力 12.“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 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 D.专业品质 13.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17.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8.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19.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A.高等教育 B.在职培训 C.继续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23.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27.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2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教育学基础 课程标准 十二所

附件二:《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写指南 语文、英语、 适用专业 修读学期第4学期制订时间2015 音乐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B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别专业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教师资格证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 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基础》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 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 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使学 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 力。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 深厚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学要求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 研究成果;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 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

教育学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填空 1.现代意义的教师与古代意义的教师的本质区别是、、、。 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主要包括、、、。 3.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即、、。 4.教师职业是以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5.现代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 6.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三种取向,分别是、、。 7.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 8.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又是。 9.学生的本质特点是以系统学习为主;是具有的人;具有明显的特征。 10.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方面、和环境方面。 1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 12.在师生关系的诸类型中,是师生关系的主体。 13.教师的领导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型、型、型。 二、不定项选择 1.现代意义上的“教师”与古代意义上的“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A 多功能性 B 专门性 C 高素质性 D 发展性 2.教师职业的地位包括。 A 政治地位 B 经济地位 C 法律地位 D 专业地位 3.学生的本质特点是。 A 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 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C 以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 D 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4.我国在1993年颁布的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A 《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 《义务教育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5.下列不是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的是。 A 朋友角色 B 管理者角色 C 灌输者角色 D 示范者角色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A 崇高的职业道德 B 丰富的文化知识 C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D 高尚的社会地位 7.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无差别原则 B 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 无歧视原则 D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8.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稳定性 B 不均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顺序性 9.男生在游戏中一般喜欢扮演坚强不屈的英雄,女生喜欢扮演救死扶伤的大夫,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 稳定性 B 不均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顺序性 10.在师生关系的诸类型中,是师生关系的主体。 A 心理关系 B 教育关系 C 社会关系 D互动关系 三、名词解释 1. 教师2.教师专业发展3.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4.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5.教师的专业理想 6.教师的专业能力7.教师的专业知识8.教师的专业自我9.教师的职业角色10.教师的职业形象11.学生发展12.师生关系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测试题

幼儿教育学第五章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幼课程的基本要素是( )。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 B.课程内容、课程要求、课程评价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D.课程方法、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 2.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更应该以素质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幼儿课程促进幼儿素质发展的关键是( )。 A.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B.学科知识的积累 C.技能训练的加强 D.直接经验的获得 3.( ),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它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 A.分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4.幼儿园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 )。 A.知识与经验 B.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 C.活动 D.上课 5.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只有按这样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转化为幼儿完整、系统的学习经验,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这说明在组织幼儿园课程时应遵循( )。 A.整体性原则 B.生活化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6.( )主要是借助语言讲解来进行的,所以运用时应特别注意直观性原则。 A.间接教学 B.直接教学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7.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 )和教育工作两大方面。 A.教育活动 B.教师 C.教学环境 D.幼儿发展 8.客观的进行评价就是不抱成见,没有偏见,以评价的标准平等的对待人和事,把通过观察、测量、访谈、调查等方法从各方面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如实地加以描述,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做出分析和判断。这体现了课程评价的哪项原则( )。 A.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B.评价要有客观性 C.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D.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9.五指活动课程的创始人是( )。 A.蒙台梭利 B.陈鹤琴 C.杜威 D.维果茨基 10.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及幼儿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具有 ( )性质。 A.基础性 B.非义务性 C.适宜发展性 D.系统性 11、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是() A.幼儿园教育活动 B.幼儿园教学 C.上课 D.游戏 12.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 A.分科课程 B.核心课程 C.活动课程 D.选修课程 13、()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A.幼儿园教学活动 B.教学内容 C.幼儿园课程 D.幼儿园环境 14、()是课程的其他要素的抉择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教育过程起导向作用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组织 D.课程评价 15、( )是课程目标的载体,是有关知识和经验 A.课程内容 B.课程组织 C.课程编排 D.课程评价 16、在适当的条件下,素质所蕴含的潜能能释放出来,说明素质具有() A.基础性 B.潜在性 C.稳定性 D.发展性 17、下列关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园课程是终身教育的根基课程 B.幼儿园课程时基础素质教育课程 C.幼儿园课程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 D.幼儿园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 18、幼儿课程要与幼儿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而育,表明幼儿园课程具有() A.启蒙性 B.奠基性 C.基础性 D.义务性 19、关于“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期末重点+真题)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要素(考研真题)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深入地认识这三个要素,一个方面对“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深化,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形态的认识提供了概念基础。 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期末重点)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非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制度化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业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家庭教育 是指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期末重点+考研真题) 是指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依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纪律、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等一系列行为,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适应一定社会或阶段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社会教育 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实验教育学(考研真题)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生物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劳动起源论 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考研真题) 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 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 教育的正功能 是教育在促进社会和人发展上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负功能 是指教育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效果。 教育的本体功能: 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即教育的职能(教育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承担的职责)。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期末重点+考研真题) 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工作 第一节至第三节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课外教育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自习课、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与教学一样都是正规教育且方向一致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1)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的教育任务; (2)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属于正规教育 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互相配合的 (3)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必要的补充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活动(参观、考察、访问、宣传、游览) (二)社会公益活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三)科学技术活动 (四)学科活动(主体) (五)文化艺术活动(“五小活动”) (六)体育活动 (七)课外阅读活动 记忆推荐:两社两科问题课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二)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 (三)个人活动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广泛性 3.自主性 4.灵活性 5.实践性 记忆推荐:自愿领饭食 五、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一)要有明确目的性、计划性 (二)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五)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六)要与课堂教学相互配合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 (一)社区对学生的影响 (二)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 (三)报刊、广播、电视、电影、戏剧等传播媒介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1.环境和谐 2.以身作则 3.方法科学 4.严慈相济 5.要求一致 6.全面关心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协调一致,互相配合 (三)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联系 互访、建立通讯录,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 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1)课程要素的演化 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杜威确定的课程要素有: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和审美经验要素。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为什么我国中小学课程需包含这些要素呢? 答: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 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国外也有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三课堂’. 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它集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又从应用的视角切入时代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形成教育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 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 【教学内容】

一、教育的概念二、教育的要素三、教育的形态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学重点】 1.“教育”的概念。2.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1.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2.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2.能举例说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3.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负向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 能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学重点】 1.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2.教育功能类型。3.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教学难点】 1.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2.教育的个体功能。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 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4.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