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板书:乘法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

①要求,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 114×7×3(用21看成“7×3”)

=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解决方法3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3、试一试

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反馈运算结果

① 54×312 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② 408×25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③ 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件“开心数学之旅”的练习,并板演评讲。

四、总结与作业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乘法

114×21=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乘法简便计算复习题_题型归纳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简便计算复习题_题型归纳 日期:2016 年01 月20 日 用时: ____ 得分: ____ 一、简便计算 2356-(1356-721)= 1235-(1780-1665)= 75×27+19×25= 31×870+13×310= 4×(25×65+25×28)= (300+6)×12= 25×(4+8)= 125×(35+8)= (13+24)×8= 84×101= 504×25= 78×102= 25×204= 99×64= 99×16= 638×99= 999×99= 99×13+13= 25+199×25= 32×16+14×32= 78×4+78×3+78×3= 125×32×8= 25×32×125= 88×12572×12=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214-(86+14)= 787-(87-29)= 365-(65+118)= 455-(155+230)= 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178×101-178= 83×102-83×2= 17×23-23×7= 35×127-35×16-11×35= 二、我会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4棵。一班有学生42人,二班有学生38人,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列式: 答:两班共植树棵。 2、看表,回答问题。 (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列式: 答:苹果和桔子一共千克。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列式: 答:梨比桔子多千克。 (3)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元,梨每千克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10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列式: 答:一共需要元。 3、小明每分钟走78米,大剧院到学校的路程是小明家到学校的3倍。

2012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2012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整册教案及教学 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淇滨小学司萍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三、教学设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

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进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小棒等。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定向诱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自主探究)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乘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复习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1、8×9×5 =8×()×9 6×(5×7)=6×()×() 2、18×24+18×76=()×( + ) (25+8)×4=()×()+()×() 3、73+93+27=73+27+93是根据() 4、由左边的算式推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13×2=26 13×10=130 13×12=() 25×4=100 25×34=() 二、判断正误。对打√,错打×。 1、78×99=78 × 100-1() 2、78+99=78+100-1 () 3、96×15=96 ×10×5 () 4、 45×14=45×2×7 () 5、28×60=28×6×10 () 6、32×40=30×40+2×40() 7、451—99=451-100-1=350() 8、450×86=3870 () 三、在()里填< > = 。 1、125×24()125×20×4 2、27×4×25()4×25×27 3、43×98()43×100-2 4、90×2()45×16 5、125×(4+8)()8×125+4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3×8 92×36—16×92 125×24 15×199 236×99+236 25×36 1426—369—631156×72+28×156 五.连一连。 36×100—36 25×42

24×40+25×2 148×100 84×25×4 84×(25×4 ) 21×18+21×12 21×(18+2 ) 86×15—86×5 86×(15—5) 24×125 36×99 148×99+148 3×(8×125) 六.笔算下面各题。 128×46= 403×24= 130×35= 308×32= 259×34= 20×369= 345×54= 501×63= 280×19= 七、解决问题。 1、从甲地到乙地坐飞机需11小时,飞机每小时行73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服装店够进大号与小号儿童服装各25套。大号没套60元,小号每套40元,一共应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3小铃一家三口人准备旅游,计划每天支出如下:伙食费50元,住宿费75元,往返火车票费用共240元。 (1)、如果外出旅游12天,至少应准备多少钱? (2)、如果小玲的父亲每月存500元,存三个月够出去玩吗? 一、填空(21分)。 1、5个十万和8个一千组成的数是()。 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六位是()位,第十位是()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 0到10各数。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

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 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乘法练习题.docx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 乘法练习题 1) 126×90=2) 93 115=×3) 27 404=×4) 55 820=×5) 75510=× 6) 671 ×36=7) 31 814=×8)491 34=×9) 64 211=×10) 542×65= 11) 805 ×86=12) 564 ×59=13) 86 ×963=14) 59 ×731=15) 848×73= 16) 145 ×31=17) 297 ×39=18)60 ×970=19) 92 ×942=20) 36×307= 21) 97 ×681=22) 17 ×525=23) 16 ×617=24) 521 ×72=25) 13×382= 26) 335 ×76=27) 92 ×281=28) 989 ×76=29) 72 ×828=30) 523×46= 31) 79 ×324=32) 570 ×79=33) 405 ×81=34) 762 ×21=35) 683×71= 36) 732 ×83=37) 790 ×39=38) 55 ×583=39) 93 ×922=40) 946×19= 41) 56 ×491=42) 93 ×455=43) 177 ×85=44) 87 ×476=45) 508×77=

46) 377 ×63=47) 65 ×128=48) 257 ×59=49) 576 ×34=50) 38×882= 51) 487 ×83=52) 64 ×954=53) 961 ×88=54) 72 ×437=55) 897×47= 56)56 ×433=57) 662 ×78=58) 309 ×60=59) 63 ×623=60) 698×40= 61) 679 ×99=62) 80 ×497=63) 666 ×50=64) 13 ×544=65) 747×52= 66) 55 ×737=67) 69 ×725=68) 441 ×44=69) 132 ×37=70) 292×89= 71) 700 ×93=72) 53 ×655=73) 833 ×27=74) 27 ×164=75) 427×75= 76) 185 ×21=77) 48 ×850=78) 352 ×97=79) 62×469=80)832 ×93= 81) 918 ×19=82) 591 ×73=83) 54 ×829=84) 98 ×929=85) 86×303= 86) 61 ×146=87) 52 ×239=88) 34 ×142=89) 475 ×43=90) 44×518=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张树安 西华园小学 2010年9月1日

目录 备课分工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表 全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第7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目录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1 9月1-3 认识更大的数 4 2 6-10 认识更大的数 4 3 13-17 线与角 4 4 20-24 线与角 4 5 27-30 乘法 4 6 10月6-8 乘法 4 7 11-15 图形的变换 4 8 18-22 除法 4 9 25-29 除法 4 10 11月1-5 除法 4 11 8-12 方向与位置 4 12 15-19 方向与位置 4 13 22-26 生活中的负数 4 14 29-12月3 统计 4 15 6-10 练习课 4 16 13-17 期末复习 4 17 20-24 期末复习 4 18 27-31 期末复习 4 19 1月3-7 考试 4 目录 全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总结(全)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 1.竖式计算 ①多位数乘法法则:整数乘法低位起,几位数乘法几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数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百位数乘得若干百,积的末位对百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几次乘积加一起。 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法则: 因数末尾若有0,写在后面先不乘, 乘完积后再补0,有几个0补几个。 2.估算 ①估算的方法:一般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将因数估成整十、 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过程用“≈”连接。 ②注意事项: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3.乘法规律 ①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②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a倍,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b倍, 积就扩大(或缩小) a×b倍。 ③如果两个乘数的和相等,这两个乘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当这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这两个乘数的差越大,积越小。(二)计算器 1./ 显示时间,

2.计算操作:如计算25×4,先输入25,然后输入×,接着输入4, 再输入=,就能得出计算的结果了。 3.计数法: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一、填空题。 1. 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 ),再在积的末尾添( )。 2. 12的103倍是( ),31个200是( )。 3.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 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积的末尾与第二个乘数的( )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的各位相乘,积的末尾与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 5. 一袋面粉重50千克,一辆卡车可以装142袋,一辆卡车可以装( )千克面粉。 6. 小明在计算完2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使用( ),应该先按( ),再按( ),然后按( ),最后按( )键。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 ( ) 2. 一个三位数乘0与一个两位数乘0的积相等。 ( ) 3. 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积的末尾一定有两个0。 ( ) 4. 键是计算器的开关机键。 ( ) 5.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

知识共享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课程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的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知识共享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到10各数。 4、掌握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5.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除法

【教师寄语:既然选择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 乘除法 【基础再现】 1、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2、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时间=()÷() 速度=()÷()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时从被除数的()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 (1)如果除到被除数十位后余下的数不够商时,就在商的个位上补(),不够商的数为()。比如242÷6 (2)当被除数的某一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的末尾是0时,就不用再除下去,只要在对着被除数末尾余下的位数上面补()。比如:5400÷9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这个是 。 有余数的除法公式:被除数=()。 【重难点】 1、掌握乘法的各个性质。 2、掌握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掌握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4、掌握商不变的定律。 【经典例题】 一、填一填。 1、速度的意义: 4千米/时表示() 12千米/分表示() 2、224÷28可以把除数看作()试商。 3、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该()。 4、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的13倍是被除数,商是()。 5、计算720÷[(12+24)×20],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6、根据56÷4=14,请试一试运用商不变规律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7、填表。 速度12千米/时100米/分 时间3秒22时2分 路程240千米2500米180千米 8、()个47是1034,32个()是736。 9、800÷25=(800×4)÷(25×4)这样计算的依据是利用:()。 10、要使3□6÷34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52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11、在计算89×4×25时,可以先计算(),再算(),运用的定律是(),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12、37×56+56×63=56×( + ),运用了()律,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13、计算72×125时,因为有因数125,所以把72变成(×)。计算44×25时,因为有因数25可以把44变成( + )或(×)。 14、a÷38=16......b,当余数最大时,a是()。 二、选择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除数是15,那么余数一定()。 A.等于15 B.小于15 C.大于15 2、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A.2 B.3 C.4 3、下面()算法是对的。 A.400÷25=400÷(25×4)=400÷100=4 B.400÷25=(400×5)÷(25×4)=2000÷100=20 C.400÷25=(400×4)÷(25×4)=1600÷100=16 4、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从A城开往B城需要3小时。 (1)60×3=180表示();(2)180÷3=60表示(); (3)180÷60=3表示()。 A.从A城开往B城需要多少小时 B.从A城开往B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全册总备课 一、本册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 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力图实现课程内容的展开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过程四位一体,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册教材以“情境+问题串”为基本呈现形式,为自然而然地展开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 本册教材强化了“情境+问题串”的呈现形式,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重要内容的呈现,都力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或一组与课程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特定情境出发,展开一组数学问题,引领师生进行数学学习,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实现数学课程目标的过程。同时,这样一种稳定的、具有较强包容性的呈现形式,无疑也为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学与教的要求、创造性开展数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2、在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体现。 (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教材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第一:设计了专门的积累活动经验的课,在这些课中不以学习某个具体的经验、公式为目标,而是通过设计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数学思考的经验。第二:在一节课学习的“问题串“中,设计积累活动经验的活动和问题。 对于基本数学思想,教材力求通过设计活动和问题,体现抽象、推理和模型

思想。 (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部分内容问题串的设计,体现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教材还设计了专门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每学期期中的“整理与复习”中,专门设立了“我提出的问题”的栏目,鼓励学生整理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回顾整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 第一阶段,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可能是基于表面信息直接提出的;第二阶段,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3)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对重要数学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技能的形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教材采取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角度理解、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等形式。第四版教材基本改变了“依靠记忆理解概念”“依靠简单重复训练形成技能”的做法。 (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新世纪教材的不懈追求。修订后的新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设计挑战性的问题、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及自始至终伴随学习全过程的4个典型人物各具特色的活动与对话等,以求达到不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材始终贯穿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情境设计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 教材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涵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同时,在情境的设计上,更加注重题材的多样与丰富,并使情境的素材来源尽可能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 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 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 , 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 , 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 , 平角、周角的认识 , 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 , 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 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 , 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 现象 , 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 通过具体实 例的展示 , 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 , 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5.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 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 探索商的 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 位置 , 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 学生已经认识了8 个方向 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 , 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 学段学习的发展 , 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周围的环境 , 都有较大的作用。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 对此学 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 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 , 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 , 并能体验大数的实 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 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 , 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 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 , 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 和垂线 , 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 , 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 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3.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计算 ,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 , 会利用计算器 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 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 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 , 初步 掌握探索的方法 , 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 并能 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5.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 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 转 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 , 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6.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 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 , 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全册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的教学处处围绕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展开,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逐步实现由实物到图形、由图形到数字的抽象思维,使他们看见实物的数量能想到数的符号,看到数的符号能联想到具体的实物。 2. 注意提问的技巧性,缓解教学难度。如果直接询问学生几和第几的区别,学生比较难回答。但是结合生活实际询问学生一组中最喜欢的排第几?那么在潜意识中学生已经知道第几就是指一组中的某一个,再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区分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易于学生掌握。 1. 让学生自己在情境图中发现信息的同时渗透分类知识,使学生明白1、2、3、4、5在图中表示什么,这些数字还可以表示什么,接着让学生将具体物体的个数转化为用图形来表示,再根据图形抽象出数字,使学生体会到数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 写数之前给予学生书写姿势、握笔方法的指导,为今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抓住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1. 教材中安排了“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即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该用哪个数表示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教学注入了动力。

2. 在理解0的含义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见到的“0”,从而直观形象地理解“0”除了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基准等。有了生活实例的证明,学生的理解才能更深入,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6~10各数是在认识5以内数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知道数是对直观物体数量的描述,图画是一种半抽象活动,书写是完全的抽象。之所以把这三个要求放在同一道练习中,主要是让学生逐步体验实物、图像符号与数字符号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倒着数数这一过程,既扩大了学生对数的功能的认识,又让他们知道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力求体现开放性教学特点,如数数的思维过程就是开放的、多样的。 1.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然后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数学更贴近学生,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 在作比较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数学学习不再是学生依赖教师讲授、被动接受的过程,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1. 放动画课件,既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明白数字大小的比较是以“一一对应”为基础的,便于学生正确理解“=”“>”“<”的不同含义,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逐步发展。 2.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特点,知道开口要对着较大的数,增强对大于号的感性认识。对两个数来说,大于、小于只是不同的表述形式,直接用同一件事引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单元乘法试题

第三单元:乘法 知识要点:①三位数乘两位数;②计算器的使用;③有趣的算式(算式规律的探索); ④乘法交换、结合、分配律(简便运算)。 一、计算能力测试。 1、直接写得数。 42×20= 240÷5= 700×40= 707÷7= 60× 12= 9600÷8= 30×62= 340÷4= 14×7= 810 ÷90= 2、列竖式计算。 178×46= 408×25= 37×235= 380 ×23= 3、用递等式计算。 360÷6×51 380+350÷70 (165-75÷3)× 8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2+25)×4 105×34-5×34 103×32 99×121 5、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3×17+5×17 (22+44)×30 (18+4)×6 18×6+4×6 22×30+44×30 60×30-60×20 60×(30-20)(3+5)×17 二、填空。 1、27×21+73×21=() A、100×21 B、73×42 C、100×42 D、27×42 2、25×(17×5)不等于() A、(5×17)×(5×5) B、125×17 C、5×5×5×5×17 D、5×17 ×5×5 3、999×101不等于() A、(1000-1)×101 B、(100+1)×999 C、999×(100×1) D、(900 +90+9)×101

4、估计下表各算式中另一个因数。 5、探索规律。 ①123456789×9×2=2222222202,123456789×9×3=3333333303,观察上面两个算式, 写出下面两式的结果。 123456789×9×4=(),123456789×45=()。 ②33333×66667=2222211111,333333×666667=222222111111,观察上面两个算式, 写出下面两式的结果 3333333×6666667=(),33333333×66666667= ()。 三、我会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4棵。一班有学生42人,二班有学生38人,两 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更多免费试卷下载lSpjy. 分站fydaxue. 2、看表,回答问题。 (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3)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元,梨每千克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10 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大剧 3、小明每分钟走78米,大剧院到学校的路程是小明家到学校的3 (1)小明14点钟从家里出发,经过15 小明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修改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第一节数一数 教学时间:累计节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乘法分配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2.今天我们将通过再一次的探索来学习,看还能够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独立尝试,初步发现规律。 出示情境图,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①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这幅 图,你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哪些信息大家能根 据获得的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教师出示问 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②列式解答,学生先独立列式,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3+5)×10=8×10=80(块)引导学生说出:白色3行,蓝色5行,两种颜色共8行,一行有10块,所以先算出一共有8行,再用8×10算出 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方法二:3×10+5×10=30+50=80(块)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3×10和5×10 分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白色瓷砖和蓝色瓷砖的块数。)(黑板板书) 方法三:(4+6)×8=10×8=80(块)引导学生说出:左面墙4列,右面墙6列,两面墙共有10列,一列有8块,所以我先算出一共有10列,再用10 ×8算出共有多少块瓷砖。(黑板板书) 方法四:4×8+6×8=32+48=80(块)引导学生说出这边的4×8和6×8分 别是算什么(分别算出左面和右面瓷砖的块数。)(黑板板书) 2.类比举例,归纳概括规律。 你能把这四个算式分成两组用等号连接的算式吗 3×10+5×10=(3+5)×10 引导学生说出3个10加上5个10也就是8个10(黑板板书) 4×8+6×8=(4+6)×8 引导学生说出4个8加上6个8也就是10个8。(黑板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