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黑玉石雕刻技艺选题表

西藏黑玉石雕刻技艺选题表
西藏黑玉石雕刻技艺选题表

节目报审单

申报栏目《》录制时间选题《非遗手工技艺》系列之“黑色执着”拟播时间本期编导

选题背景

作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玉石雕刻技艺,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经历长时间的发展,最初受中原文化和印度雕刻技术影响的黑玉石雕刻技艺,成为了极具藏民族特色的工艺。这一古老的工艺的传承故事,当代雕刻师们献身其中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讲述。

内容简介

拍摄人物:曲尼贡布,土登嘉措,晋巴次旦,采石者

拍摄项目:西藏黑玉石雕刻技艺

拍摄地点: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岗德林村、西藏蓝雪商贸有限公司、黑玉石博物馆、黑玉石产地

【开篇】

画面:(音乐)一组西藏风景镜头;黑玉石雕刻博物馆全景;博物馆门口络绎不绝的人流;博物馆内欣赏雕刻作品的游客;精美的黑玉石雕刻特写。

解说:在这座坐落于……的博物馆中,往来的游人在一件件精美的黑玉石雕刻作品之间流连忘返,赞叹不已。这些美丽的工艺品正如西藏这片土地一般,散发着令人着迷的神秘气息。

据民间传说,第一位藏王聂赤赞普曾将天降的经书、塔模等佛教圣物封存于洞中,并以黑玉石雕刻佛塔作盖,于是便有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件黑玉石雕刻。现今,放置在大昭寺、桑耶寺等寺庙中的黑玉雕件,距今都有上千年历史。

【材料黑玉石】

画面:雅鲁藏布江及两岸的高山镜头。叠化黑玉石原石特写。

解说:黑玉石雕刻所用的黑玉石产生于海拔4500米以上的岩石和矿石山上,是独特的高原环境和自然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晶。这种黑玉石质地精密、细腻透明。整体雅致,如浩渺银河,自然写意,灵动洒脱。然而想要寻找它却并不容易。

画面:山间黑玉石原石的开采,或寻找矿石的人。

解说:****是一位山间的采石者……(黑玉石产量十分稀少,并且找寻起来十分困难。)

同期:开采情况,或矿石寻找情况。

【黑玉石雕刻技艺(老一辈雕刻师)】

画面:原石交易,或雕刻师挑选原石。

解说:从山间被发现黑玉石原石,等待着巧夺天工的双手为它们脱胎换骨。然而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是那么幸运的。它们必须经过雕刻师们的精心挑选。

土登嘉措是西藏黑玉石雕刻技艺的传承人之一。他正从这些原石中寻找满意的材料。

同期:土登嘉措(挑选什么样的,为什么)

画面:土登嘉措切割原石。在原石上创作。

解说:挑选好的石材,按照即将雕刻的佛像或者香炉等形状大小进行切割后,便可以开始进行雕刻创作了。

土登嘉措在切割好的石头表面涂上一层白灰,然后按照尺寸比例娴熟地画出基本的线条。这种石头上的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绘画基础,还必须对黑玉石雕刻的传统图案了如指掌,融会贯通。

经过土登嘉措的巧妙设计,一个***(跟据现场情况看画什么)的雏形已经隐约可见。

同期:土登嘉措为什么做这个形象,制作的一些细节…接下来的工序(“这件作品已经经过粗加工,大致模样已经出来了……”“接下来是细加工……”)。

画面:黑玉石加工过程画面。

解说:黑玉石的细加工,也是整个雕刻过程中最繁杂的部分,技艺较好的雕刻师,心中已经有了作品的样子,可以不需要再画,靠记忆和感知来雕刻。而不熟练的雕刻师,则需要画一层,雕刻一层,再继续画继续雕刻,这样重复十几次,才能完成。整个细加工的过程持续数月,并且需要十分细心和谨慎,一旦失手,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同期:土登嘉措,失手的经历。介绍加工工具,介绍一件细加工完成的作品。

画面:黑玉石作品抛光,上油,镀金,成品。

解说:细加工完成之后的黑玉石雕刻作品,还必须经过抛光、上油等工艺,有的还需要在表面镀上一层金粉,才算完成。

同期:介绍这些工序用到的工具材料。

【传承和发扬(现代雕刻工厂、新一代雕刻师)】

画面:土登嘉措空镜,土登嘉措、曲尼贡布、巴桑啦空镜。

解说:虽然从事黑玉石雕刻是一项艰苦的劳作,但土登嘉措却乐在其中,并且一心希望这项古老的技艺能够传承和发扬。2004年,当怀着同样热情的曲尼贡布前来邀请他与另一位黑玉石雕刻大师巴桑啦一起创办黑玉石雕刻工厂时,他便欣然答应。

同期:曲尼贡布采访,创办工厂的初衷,期间经历的过程。

画面:雕刻工厂工作场景。晋巴次旦工作镜头。

解说:如今,曲尼贡布已经把这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成功申报为西藏自治区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在雕刻工厂学习的年轻人,便成为这项古老手工艺的传承人。眼前这个名叫晋巴次旦的小伙子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只有20多岁,但却已经是这的老人了。

同期:晋巴次旦采访,怎么来雕刻厂的。

解说:在这里,聪明勤劳的学徒,光是学画画都需要两年的时间。有了一定绘画基础的学徒,才能开始学习黑玉石雕刻,这个过程也需要三四年。晋巴

次旦的这些画作和雕刻作品,便这位年轻的黑玉石雕刻家成长的见证。

同期:晋巴次旦介绍自己的绘画和雕刻作品。

同期:晋巴次旦:“我的家在日喀则仁布县,在学西藏黑玉石雕刻之前,我就已经跟着一个河南师傅学习了几年绘画和汉族玉石雕刻……”。原本的梦

想。

解说:黑玉石雕刻,工作量大、周期性长,对脑力和体力都是一项挑战。

晋巴次旦每天要都要盘腿坐在垫子上工作8个小时。但是每天早晨,他还要趁

着大脑清醒、思维活跃的时候,读一会书。

同期:晋巴次旦:“主要读一些跟西藏文化和佛教历史有关的书,比如……”

解说:现在的晋巴次旦,已经把原本“先学雕刻再学木匠做家具”的梦想抛开了,他有了另一个更远大的梦想。

同期:晋巴次旦的梦想。

【尾声】:

解说:晋巴次旦的梦想也是所有黑玉石雕刻艺人的共同的梦想。当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对着这些雕刻作品表示由衷的赞叹时,自然不能想到土登嘉措,曲

尼贡布,晋巴次旦,以及那位深山里的采石者。但正是这些人的梦想与执着,

让这普通的石头在世人眼里不再平凡,如这雪域高原般具有神圣的灵性。

画面:游人欣赏黑玉石雕刻作品,黑玉石雕刻特写(叠化土登嘉措,曲尼贡布,晋巴次旦,采石者)。

主编意见

栏目编辑部

意见

总制片人意见

雕刻初级教程

第一讲;磨尖刀。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是不会磨制自己的雕刻工具,就想学雕刻,那是笑话,刚买来的工具中的各种刀具都是粗加工的,咋样磨制成雕刻需要的刀具呢?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尖刀开始吧,一套刀具中起码要准备大小不同的尖刀头两把(一般需要更多)。 首先要准备好厚板玻璃,然后将320的水磨砂子沿中间折成4等分,正反多折几次或用刀子割开,取四分一铺在玻璃板上,注意,玻璃板要干净,表面要平整干净。这就是用来磨刀

的磨刀板了,也可以用磨刀石代替(不过磨刀石用久了,就会凹凸不平,反而不如这个好用) 先把刀胚的这个面,贴在玻璃上来回的磨, 平面对平面贴在玻璃的平面上仔细的研磨

磨的时候刀子要抓稳,不能左右晃动,磨完以后刀的这个面是一个平整光洁的平面

再磨制其他两个面

大家记住,所有的寿山石刮刀都是单面的刀,如果磨成双面的,那是不能使用的。基本刀胚都把需要磨制的面车好了,尖刀只要照着磨光洁就行,记得所有的刮刀都必须手磨,如果刀发烫了,就停一会儿,因为刀头的钢是有回火的,所以禁止用机器来磨。否则过热导致退火,刀子就报废了,第一回磨的时候会比较费力,以后就比较简单了。 磨制好以后应该拿刀锋对光线看,如果刀锋有反光,这就是不合格的,刀锋不能有任何反光。记得千万不要用手摸刀锋,这些刀子的刀锋都是极锋利的,当你发觉不对的时候,你的手已经开了口子了。 问题: 1.请问磨刀时,运行的方向是否会影响刀峰的平整度? 都可以,不过磨最后几下的时候,刀锋不能向前磨,贴紧后,向后拉,如果刀锋向前,刀锋就会被砂纸磨损了。另外加点水磨效果会更好。 2.寿山石所有刮刀和推刀都是单面刃的,只有单面的才会锋利,双面刃的只有凿刀上才有。

西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分析

西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分析 摘要:西藏的饮食传统文化丰富而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经济开发价值 关键词:饮食文化、经济、旅游、西藏、开发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西藏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名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产品多样而又绿色健康,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西藏是一座文化名城,独特的高海拔自然风景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人来此游玩,其中,这里的饮食文化也是别具一格,风味独到。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制及摆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据客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决定采用诸如盘中敬餐、手递敬餐、餐巾敬餐、自主餐等用膳形式,还有素宴、荤宴之别。现代在家庭和集体的庆宴上,一般也像汉式餐,摆热菜、冷菜、汤、主食及零食。其中牛羊肉、酥油、糌粑、茶这四种是最常见的食物,每顿并不是特别丰盛但是很实在简单,藏族人民都离不开它们。这里还是佛教胜地,佛教信仰深深烙印在藏族人的骨子里,他们继承了仁爱仁慈之心,关爱生灵又对自身欲望充满不屑,这样,西藏的饮食文化就极其简单。 西藏地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整年的寒冷不利于一般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主食类的食品比较匮乏,大部分的食品多是肉类和乳品类。当然了既然这里有居民那定会存有抵抗恶劣气候的作物,青稞就是西藏特有的农作物,在艰苦的环境下历经岁月的抗争,坚强的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了为广大牧民提供食物。其中糌粑就是由它制成的便携式食物,制作简单,口味特别,我们可以用手将酥油茶、奶渣搅合在一起,用手抓着糌粑吃,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吃法会让初来乍到的游客感到茫然无知不知所措,但是当你真的动手抓着咽入腹中时,特殊的香味便刺激着你的味蕾,忍不住去赞美它。 另外,藏族对牛羊肉特别喜爱,但这不是因为这两种动物的肉是多么的好吃,只是藏族人民在肉食食物方面禁忌颇多,马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是禁吃的,许多海鲜类食品也是禁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佛教对藏族人民的影响多么的深刻。在吃牛羊肉的方式上一般采用风干后再吃,风干肉肉质口感极佳,质地松脆,醇

寿山石雕刻名家

寿山石雕刻名家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共十一位,三位已故。) 周寶庭 男,(1906.5.14—1989.7.14)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壽山石雕名藝人。小名依季,又號異臂,福州人。師從名藝人林友清、鄭仁蛟。創立“周派",技法既有東門尖刀深刻,剔透靈巧,又有西門圓刀薄意,古樸典雅,擅長仕女與印鈕、古獸雕刻。 周寶庭 ,1906年5月14日出生於福州市郊東門後嶼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時,他父親把他送到壽山石雕“東門派"名藝人林友清處學藝,4年滿師後因不滿足於已掌握的技術,至25歲又拜夀山石雕名匠鄭仁蛟為師。鄭仁蛟經常帶他到“集古齋"等古董店雕刻仿古印鈕,臨終還以平生技術結晶《古獸圖稿》相贈。周寶庭感激不盡,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但把師傅那一套技術全學到家,而且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雕刻題材樣樣精通,尤其擅長于仕女與古獸的雕刻。他雕刻的古獸,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其更具生命力;他雕刻的人物,善於保留原料特質,構圖飽滿、古樸典雅、富有神韻,且刀法以渾樸見長。 解放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認真研究壽山石雕東、西門兩大流派的藝術特色中。大膽地在東門派精巧靈通的基礎上,吸收西門派古樸淳厚的優點,形成自己刻工精細、刀法嚴謹、構圖新穎、意境深邃的藝術風格。1955年,他又積極回應國家號召,帶頭組織一個18人的“後嶼石刻生產小組",將自己的住房騰出來作為工廠,並親自擔任技術指導和產品檢驗工作,還讓妻子出來燒水煮飯、搞好後勤。1956年,福州西門石刻生產合作社成立時,他又擔任工務主任,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也首次榮獲福州市“名藝人"稱號。 1961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來閩視察並到福州石雕廠參觀時,周寶庭受到接見。董老在參觀工廠裡擺出來的數十件壽山石雕精品時,反復端詳、揣摩他雕刻的那件《九螭虎穿環》,說是“群螭屈曲盤旋,穿環靈動自然,圓滑晶瑩,古樸可愛,難得可貴"。 “文化大革命"期間,周寶庭被當作工藝美術界壽山石雕的“反動技術權威"遭到批判,但他仍然以廠為家、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從不荒廢自己的專業,為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傳統

中国边境问题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 陆地边界争端: 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中俄之间的第一个条约是1689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以后陆陆续续签署了70多个条约。1929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斯大林下令苏联红军远东边防部队占领了这些河道和相关岛屿。 2.与朝鲜的边界。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3.与印度的边界。 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4.与越南的边界。 法卡山、者阴山、老山地区。 从1974年开始,越南当局在中越边境不断制造挑衅事件,仅1978年就入侵中方边境1100多起。 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的半年时间里,越南在边境地区侵占中国领土达160余处。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全线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在17天作战中,突入越南军队防御纵深20-40公里,攻占了越方4个省的21个县(市)。3月,中国军队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但中越边境冲突并没结束。1981年5月,中方开始收复法卡山、扣林山地区的作战。1984年4月,中方开始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直到80年代末,中越双方才完全罢兵。 中越边界谈判1993年8月开始,在人类进入千禧年的倒数第二天,中越双方完成了16轮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在所有双方有争议的227平方公里土地中,113平方公里划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划归中国。 5.与缅甸的边界。 江心坡问题,南坎问题 1960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即现在的中缅边界线)所遗留。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南坎问题”是指位于南畹河和瑞丽江汇合处的勐卯三角地区的归属,又名南畹三角地区,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勐卯三角地区主权原来属于中国,这一点没有疑问。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缅边界划分),英国人就已经强行修筑了从八莫到南坎的公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世界猛犬之首——藏獒 在世界各种名犬中,西藏牧羊犬——藏獒以其勇猛机敏闻名遐迩。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风沙雪雨变幻无常。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保护牛羊,藏獒长期与兽类斗勇斗智,形成了粗犷凶猛、灵活敏捷的特有秉性。藏獒是一种英勇无畏的动物,不论对手多么强大,它们从来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战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布达拉宫脚下,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发,大地被冰雪覆盖,瘟疫横行,正当藏族人民和他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牲畜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时,忽见许多身披袈裟、手摇禅铃盘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骑上的活佛从天而降。活佛的坐骑就是藏獒,他们的到来,使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瘟疫消除。善良的藏族人们因此而获救。故在高原上,藏民一提起藏獒,都无不对它崇敬有加,认为藏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护神。 同是还有另一个传说: 在广阔的高原,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牛、羊、豹子、熊和一些野生动物。在放牧间歇

威风漂亮,二是保护它在与野兽搏斗时免遭致命攻击。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古人云:“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关于藏獒最早的记载是来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75年,他在游记里写到:“西藏人有如此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其形如藏驴,吠声如狮。”中国人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藏獒的目光很典型,总是微微闭着双眼,眼神之中含有一种蔑视的神态,那种处变不惊的沉稳气度颇具王者风范。 在一个西藏人家,如有人敲门,藏獒会机警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像往常一样眯着眼睛,用一种警觉的目光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开门后,如果家里只有小孩子,而进来的人还是一直往屋里走,似乎有什么企图,藏獒就会用低沉的、浑厚的、具有无穷穿透力的、轻轻的呜鸣声,警告来人,它会维护主人的一切,不要乱动……

寿山石常见名词和问题释疑

寿山石常见名词和问题释疑 砂和肉 砂就是寿山石矿石的围岩,有各种岩石,但大多为花岗岩.硬度比寿山石硬得多,所以被称为砂.* 肉就是寿山石矿石中一般雕刻的部分,也就是常说的寿山石.也有多种成分叶腊石,地开石,伊犁石等等. 砂随寿山石石种不同也不同,所以可以作为鉴别寿山石的一个依据,当然是在这个寿山石有砂的情况下就这张图可以看出,下面不透明的部分是砂,上面有漂亮色泽和质地的是肉. 在这个二号矿上,肉是这部分的,其他自然全部是砂了

二号矿的砂是寿山石围岩中,最坚硬的一种,色彩多是带各种颜色的浅灰色。 砂(围岩)随寿山石石种不同也不同,所以可以作为鉴别寿山石的一个依据,当然是在这个寿山石有砂的情况下. 这里最典型的是,以前一些无流水纹的杜陵石和高山的鉴别,其中一个手段就是鉴别他们的砂,总的来说,他们的围岩是颜色类似,构成也类似,都是表现为由水晶砂构成,但最大的区别是杜陵的围岩水晶砂很密集,而高山系石头的水晶砂会稀疏一些。

杜陵的砂 而高山系石头会有棉砂(杜陵很少会有)

而且一些高山系的石头,砂中的水晶砂密度没有杜陵高,也没有杜陵的砂坚硬。如下面这个黄色鸡母窝石。

一些砂的名称 砂,指石头中大块的围岩。 砂丁,就是寿山石中包裹的零散围岩颗粒或硬质包裹体,由于很小所以被称为砂丁,也跟随寿山石品种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砂丁,因此砂丁也可以作为寿山石石种的一个鉴定依据. 芙蓉的砂丁多是一种棉砂。 而高山系和杜陵系的常见的是水晶砂丁,水晶砂丁其实是石英晶体,和沙滩的砂子是一种东西。 本图是杜陵的白色水晶砂丁

杜陵系和马背,房拢岩这两个质地很类似杜陵的石种都有紫红色的水晶砂丁,高山没有这种紫红的水晶砂丁,所以这也是一个鉴别的依据。 杜陵的紫红色砂丁。 而高山则有他们特殊的砂丁,黑针。在寿山石高山,芙蓉系等石头中常见一种黑色小包裹体,俗称"黑针"他的颗粒很微小的时候,并不太影响刀感,呈现黑色,有的时候会有金色反光,这就是为什么称为黑金沙,如果其颗粒较大的时候,会呈现明显方形特征,并有铜状金属光泽,很多朋友以为这是铜矿石,其实并不是铜矿石,这是方铁矿的晶体.这种晶体很坚硬,大粒的会导致雕刻刀崩裂。细小的黑金沙,比较多石种都常见,如高山系大多石种,一些芙蓉。 此图为高山系坑头石的细小黑针,带有一定方向性的分布是坑头石的特征。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70)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寿山石雕艺人林谦培事迹

xx 石雕艺人xx 事迹 xx 石雕艺人xx 林谦培,清代同治、光绪间福建寿山石雕艺人。字继梅。福建侯官县人。 擅雕刻印纽、博古及圆雕人物,海兽尤为专长。喜以神话、仙佛作习题材,具 北魏遗风。人物体型微胖,头大身短,衣褶流畅简练,饰以线刻锦纹,须发开 丝染墨,画眉点睛,刀路清晰,卷曲纹理,有条不紊,备极传神。在继承杨 璇、周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和弟子林元珠创始了寿山石雕“东门流派”艺术风格。林谦培被尊为“东门流派”鼻祖。东门派主要分布在福州东郊,都采石之自然形态雕作人物。晚年积平生得意之作,拓描成谱。 xx 石雕传承人xx 林亨云,1930 年出生,福建福州人,自幼爱好雕刻艺术,早年从事木雕工艺,师从陈发坦,70 年代由塑造佛像进而从事木雕、牙雕、寿山石雕的创作研究,擅长人物、动物圆雕,以尤擅雕刻北极熊及金鱼著称。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习题材以动物为主,将木雕、牙雕技法运用到石雕中,他屡次应邀赴美 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其作品亦屡次在全国各种大展中获奖,其中 《海底世界》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代表 作品有:木雕《熊》、寿山石雕《海底世界》、《金鱼》、《北极熊》等。 因家庭贫困,加之对雕刻艺术的热爱,13 岁时,林亨云就踏上了从艺之路。一开始跟着舅舅学习龙眼木雕。“刚开始学的时候,买进来的木头在雕刻之后仍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去,就为了用卖出去的钱再换新的材料,用来练手。”为了使雕刻作品惟妙惟肖,少年时的林亨云留意观察身边各种小动物的习性和体态,一边看一边模仿。经过十几年的刻苦钻研,20 多岁时,林亨云就蜚声艺坛。当时艺术界如此评价青年林亨云:“以擅刻动物著称,他所雕刻的熊,比例准确,形象逼真。”1970年,40 岁的林亨云开始研究寿山石雕艺术。从此,用艺术赋予石头生命,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林亨云一生经历丰富,石雕艺术自成一体,别具风格。他的特点在于不仅 掌握了石雕传统技法,而且吸收了木雕、牙雕的艺术长处。

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民俗文化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下面就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一、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拉萨地区的贵夫人,装扮珠光宝气,饰物细腻而小巧。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贵族服装从样式看,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黄色及红色僧服。 二、饮食 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族种植青稞的历史很长,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贡嘎昌果沟遗址就有古青稞碳化颗粒的出土。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就称作糌粑。糌粑有脱麸的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的粗质糌粑之分。糌粑里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若糌粑内放入

西藏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拉萨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24.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 A.井田制瓦解 B.礼乐制度推行 C.宗法制完备 D.纺织技术提高. 25.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音乐呈现这种特征 的主要因素是唐朝 A.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北宋画师刘宗道“作《照盆孩儿》,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这可以佐证,北宋时期 A.雕版印刷术尚未普及 B.画家的商业意识浓厚 C. .文人画开始一统天下 D.绘画普遍受理学影响 27.观察下面《明朝各代朝贡次数统计图》。据此可反映出明朝 A.朝贡贸易解体 B.财政能力下降 C.私人贸易取代官方贸易 D.改变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28.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清政府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中国经济殖民地化 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 29.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30.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 原因是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31.1952 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2个大字,“锻炼身体”的口号成为这一-时期的热词。这反映出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然而在旅游这一产业中,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本论文除了介绍了西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就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了一些讨论很提出相关意见,希望西藏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必须更新开发理念,使得经济、社会、坏境效益兼得,保护好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推动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献综述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 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超详细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详细). 时间重大事件 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时期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6月在虎门海滩销烟。英国政府决定发动侵略中国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鸦片战争后,中国少数人有了民族觉醒的意识。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国签订《穿鼻草约》,道光帝不满,派奕山到广州主持军事,对英作战。关天培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壮烈牺牲。5月,英军进逼广州,弈山投降。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林则徐编成了《四洲志》。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2年6月,陈化成坚守吴淞口以身报国。镇江守军与敌人血战到底。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协定关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3年英国强迫清攻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领海主权,司法主权(享受领事裁判权),关税主权(协定关税)等等。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山区传教,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先后参加拜上帝教,成为领导骨干。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太平天日》等文章,表现了要建立帝王事业的志愿。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评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要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绝对平均分配所有财物,这是一种空想,加上连年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4月,发动北伐与西征。 9月,周立春领导青浦人民赵义,刘丽川领导上海小刀会起义。北方捻党起义。 4月23日沙俄尼古拉一世下令侵占中国库页岛。 1855年捻党在雉河集会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开始有统一的指挥和领导。捻军成为太平天国在北方的友军。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58年沙俄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爱珲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

寿山石雕的工艺技法

寿山石雕的工艺技法. 1、“相石”设计 寿山石雕艺人在创作动刀之前,总要对着待雕刻的石料仔细揣摩一番,这就叫“相石”。“相石”在创作过程中是极重要的一个步骤,通过“相石”揣摩推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2、雕刻艺法 1)雕刻寿山石工序大致分为: 打坯——运用雕刻工具,将原料的多余大块面切除,使其适合于作品题材的需要并在粗坯的基础上,继续雕琢景物的各部结构,达到表现作品的基本造型和内容。 凿坯——凿坯时先粗后细,由表及里,通过凿坯,使作品所表现的景物如人体的结构、衣饰、动物的毛发、肌肉、山峦的皱法,树木、花卉的枝叶,瓣蕊以及配景的细节等,都应该 达到基本清晰精确。 修光----修光是雕刻的最后修饰过程,依*不同的刀向和刀法,刻划出景物的气质和精神。 2)寿山石雕刻技法: 浮雕----浮雕按景物刻划的厚度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两种,通过浮雕的应用,使 作品表现的物象在结构上更有立体感。 镶嵌----其保留了高浮雕艺术风格,将刻成浮雕石片直接粘贴于器物板面之上,形成一幅 景物明显突起的画面。 镂空----又名透雕,是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的雕刻法,它可分单面、双面、三面、四面、六面和里外多面镂空雕法,一般都在浮雕的基础上,放洞透空镂雕背景,衬托主题。 链条----链条雕刻是玉雕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法,寿山石雕偶有应用,起始装于印钮,后也应于作品上。其制作难度大,需胆大心细,熟练掌握石性与技巧,才能获得成功。 3、揩光上蜡 寿山石雕刻品在雕刻完成后,还需要经过精心磨光,才能充分显现出寿山石的特质和天然色泽,使作品外表光润明亮,磨光可用砂纸、木贼草、冬稻茎、竹签、桐油瓦灰砖等,磨光分 粗磨、细磨和“揩光”三道过程。 粗质寿山石在磨光或罩色处理后,需要上一层薄蜡,以保持石质的稳定,上蜡所用的原料是以四川白蜡65%和东北软蜡35%渗合溶化而成的中性蜡块。 上蜡前,先将石雕加热至100—150℃,用毛刷蘸溶化了的蜡液薄涂外表,待均匀后缓缓降温冷却,再用软质麻布细心揩擦,直至焕发光泽,石雕经过上蜡,虽然色泽纹理得到充分表露,但石质经加温往往逊其温润,故名贵石料不宜上蜡。 4、技法 1)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物体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中看到物体的各个方面。从研究古代的寿山石雕获知,与殷、商、周、秦、汉。唐的百雕一样,圆雕也是寿山石雕最古

西藏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

西藏日报(汉)/2016年/10月/3日/第004版 高原要闻 西藏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 (2000年3月30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16年9月28日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十六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边境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边境地区居住、通行、生产或者从事本条例规定的其他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边境管理包括国(边)界管理和边境地区管理。 国(边)界管理是指国(边)界线及其标志的管理;边境地区管理是指边境管理区、边境地带和边境特定区域的管理。 边境管理区一般是指沿国(边)界的县、乡(镇)行政区域;边境地带是指紧靠国(边)界线两千米以内的区域;边境特定区域是指口岸、边境通道、边境临时警戒区、边境互市贸易区(点)、边境旅游景区(点)等区域。 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边境管理区所在地的地(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实施爱民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边境地区交通、电力、通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边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落实好各项边民补助政策。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边境管理区所在地的地(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边防委员会。 各级边防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边境管理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第六条公安边防部门依法履行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人口管理服务、通行检查、出入境边防检查等职责。 外事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边境地区涉外工作和国(边)界的界务管理工作。 公安、国家安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边境管理工作。 第七条边境管理区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边境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县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与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分别签订护边联防和治安防范责任书,建立联防联控责任制度。 边境管理区所在地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护边联防组织,加强对护边联防队员的管理、培训、考评和奖惩。 第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国(边)界标志和边防设施,维护边境地区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义务。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边境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国(边)界管理 第十条国(边)界界桩、界碑、界标等标志物的保护、修复、重树,边界联检,保持边界走向清晰,开辟边界通视道,界河的维护等国(边)界界务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韦燕生在2006年1月《中国旅游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他也提出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查理兹的研究表明,遗产旅游和文化旅游反映出欧洲旅游需求的重大转变,虽然欧盟委员会并没有把遗产旅游以及文化旅游列为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给西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于古格王国,人们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传闻,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反而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加上它只存在了数百年,它是如何消失的,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人们想要了解的欲望也就越加的浓厚了,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99亿元,占当年GDP的12.7%。但是盲目的旅游不仅是对西藏资源的浪费,也没有满足旅游者期望的要求。所以,如何开发西藏的文化旅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定义与发展趋势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

中国近现代基本框架

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框架 一、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本时期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点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称近代后期。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政治史: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史:自然经济的解体。 文化史:新思想的萌发。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本期中国近代史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标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初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出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全面形成。 政治史: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展。(二农二侵二资) 经济史: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化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的出现、发展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 改革史:戊戌变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 本期历史以1912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的建立为标志,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到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北洋军阀政府取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深化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 ②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新旧交替的时期。 政治史:辛亥革命;捍卫民主共和。 经济史: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黄金期。 文化史: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问题与主义之争。 改革史: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的兴起(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27大革命的失败) 本期历史以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二阶段:大革命的兴起——国民党取得政权和北洋军阀的末路。 政治史: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

寿山石雕的鉴赏及价值评估

寿山石雕的鉴赏及价值评估 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寿山石雕艺术正是如此。 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 (1368~1398年),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写:“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但其时收藏“寿山石”原石可能不是为艺术欣赏,而是为了雕琢之后制造器具。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寿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工艺品外,其本身的质地、纹理、颜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极具收藏的价值。比如说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因为有“易金十倍”的价值,收藏一块田黄石,便是一个资产的“保险箱”,也可以说是财产数量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千金买田黄”或是“万金买田黄”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为了艺术的欣赏。现代寿山石收藏家仍有许多热衷于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国—个教授“万金买田黄”,便是买了一块2两重的田黄原石材。台湾有一个收藏家,专门收藏寿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国画家齐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话。他则穷搜广采,收藏了一千颗,而且是质量上乘的“中国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戏称为“千石王子”。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赏石方法 赏寿山石重在“三看”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依托西藏地域民族文化特色

依托西藏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搞好藏区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法制廉政内涵,企业文化将无法支撑。本文通过对西藏地区电力企业部门廉政文化建设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对地域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将其有效地与电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对接。明确从领导干部及党员先锋、职工、家属、藏区群众四个层面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在实践中落实廉政文化主体建设,以藏区地域文化资源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形成民族特色的廉政长效机制,从而突出电力企业员工、家属、藏区群众多主体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模式,丰富民族地区的国企廉政文化建设内容。 关键词:藏区;电力国企;廉政文化;参与;构建 Relying on the regional culture features of Tibet, build Tibet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well Abstract:corporat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corruptible culture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lack of integrity, the connotation of legal system, enterprise culture will not be able to suppor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Tibetan region department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the lack of integr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and then to dig and analyze the regional ethnic culture, the effective docking with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incorruptible cultural construction. Clear from the leading cadres and party members' vanguard, workers, family members, the Tibetan people in four aspec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legal system, in practice to carry out the integrity culture main body construction, in the Tibetan regional culture resources, perfect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form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ity, long-term mechanism, so as to give prominence to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employees, family members, the Tibetan people more subject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corruptible cultural construction mode,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egr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national regions. Key words: Tibetan area,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Incorruptible culture, To participate in, Build 前言 在新形势下,藏区电力国企如何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如何抓住工作中的着力点带领藏区人民实现中国梦,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保持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