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课时安排2 节课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况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能。

3、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2、难点:认识压缩空气有弹性的性质。

教学准备:材料:小口瓶、漏斗、橡皮泥、烧杯、水槽、玻璃杯、面巾纸、塑料瓶、气球、锥子、注射器、橡皮、水。教学过程:

一、活动探究

活动一:以粉笔、水为例,思考:为什么盒子里装不进粉笔了,水杯里倒不进去水了。

设计意图:导入活动,引发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从而理解和运用科学名词“占据空间”表述物体需要占据“地方”,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

从活动中,我们发现必须拿出盒子的粉笔才能留出空间放另外的粉笔,水也是如此。(过度揭示课题)

活动二:做上小实验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1

-----

-----

先让学生猜想后做实验,并提醒学生观察实

验的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发现:水漏不下去,纸团不湿、气球吹不大。归纳出: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水漏下去,纸团湿,气球吹大?

通过实验,去掉橡皮泥、倾斜水杯,给塑料瓶打孔,分析发现“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性质”。

活动三: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

介绍注射器,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注射器。

实验步骤:将针筒顶住橡皮锥,拉活塞前后,都要记下活塞的位置,推、拉活塞过程中,针筒口都要顶住橡皮,同时要提醒学生手感觉。

补充水和空气对比的实验,让学生用注射器吸水,再推、拉活塞,体验空气

和水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活塞的位置和手的感觉,认识到空气可以被

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注意:拉活塞力度不要过大,防止把活塞完全拉出来。

活动四:结合图片资料,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为什么这样做?

小结:利用压缩空气的性质制造的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二、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三、作业布置:活动手册P1

2

-----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