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消毒液有哪几种 怎样使用

食用菌消毒液有哪几种怎样使用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消毒液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消毒药剂有甲醛、来苏水、漂白粉、高锰酸钾。今天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食用菌消毒液和消毒药剂有哪几种,以及怎样使用。

1、甲醛

甲醛是一种广普的杀菌剂,性质稳定,耐储存。但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甲醛常作为熏蒸剂。使用方法:

一是采用加热法,将甲醛置于玻璃或金属容器中,直接加热蒸发。

二是化学反应法,甲醛做还原剂,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按每立方米10毫升甲醛,5克高锰酸钾反应杀菌。也可用浓度5%的甲醛溶液喷洒,每立方米用量125-250克。

2、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紫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强氧化剂。使用方法:一是与甲醛一起熏蒸消毒:二是浓度为0.1%加i2%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表面消毒。

3、硫磺

硫磺主要用于熏蒸培养室和菇房,为杀虫杀菌剂。使用方法: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末15-20克(同时加入1-2倍的干木屑),点燃熏蒸,密闭门窗24小时。

4、石炭酸(苯酚)

石炭酸主要用于无菌室、接种箱的空间和表面消毒。用3%-5%的水溶液喷洒.30-60分钟即可,该药有很强的腐蚀性,避免沾在皮肤上。

5、来苏儿

来苏儿主要用于空间空气和表面的消毒。杀菌能力较石炭酸强4

倍。使用方法:用1%-2%的水溶液喷洒30-60分钟即可,也可用于洗手或浸泡台布。

6、酒精

酒精也是一种杀菌剂。无水酒精杀菌力很低,但是浓度为75%的酒精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皮肤和器皿的表面消毒。使用时用无菌水或者凉开水将浓度稀释为75%左右。

7、漂白粉

漂白粉有氯气味,灰白色粉末,在水中分解成亚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一是2%-5%的水溶液进行菇床和浸泡材料的表面消毒;二是0.5%-1%的水溶液喷雾,用于防治细菌和线虫。

8、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主要用于喷洒菇房和地面及床架。生产方法是硫酸铜:石灰:水以1:1:160或者以0.5:1:100配置,熬制,滤去残渣,取清液喷洒消毒。

9、石灰水

石灰分为生石灰和熟石灰两种。生石灰对环境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培养料中加入1%-2%的生石灰粉对杂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5%的

石灰水溶液可抑制多数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10、各类气雾消毒剂

气雾消毒剂主要用于接种前空间的熏蒸消毒。刺激性气味小,对人毒性小,消毒时间短,效果较好。如克霉灵、菇保一号等。

必洁仕使用说明

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 国家卫生部批准生产中国食用菌协会推荐产品 新一代熏蒸消毒专用产品--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 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即必洁仕牌复方消毒剂)是我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环保型杀菌剂。由国家卫生部批准,采用先进技术生产,是中国食用菌协会推荐产品。本消毒剂应用气体杀菌抑菌的先进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烟雾剂熏蒸方法,克服了农药的残毒残留问题。 本消毒剂的主要优点是: 一、杀菌抑菌效果显著 本消毒剂产品由A剂和B剂相互催化反应,即刻释放出高氧化态高活性的杀菌气体,迅速杀灭和抑制影响食用菌生长的各种杂菌。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专家试验,应用适当的熏蒸浓度和正确的防治技术,本消毒剂杀灭细菌效果达到100%,防治木霉菌效果95.00%,防治毛霉菌效果92.56%,防治链孢霉菌效果100%。杀菌彻底,效果明显,无死角,使接种室(箱)、培养室、出菇房(菇棚)达到无菌状态。杀菌抑菌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消毒剂,是替代甲醛及烟雾熏蒸剂最理想的产品。 二、环保卫生,使用安全 经北京市疾病控治中心检测审定,本消毒剂为无毒级产品。使用后,无农药残毒残留,无致畸致癌物,不呛人,保证操作者的身体安全。 三、缩短栽培期,提高栽培成功率

食用菌菌丝提前12-36小时萌发,提早发满菌袋,提高栽培成功率。 四、操作简便,用途广泛 把本消毒剂A剂药片投放到B剂溶液中,即刻产生消毒气体,对空间和物体表面消毒。无需点火,使用十分方便。可用于食用菌实验室、接种室(接种箱、接种帐)、培养室(培养车间)、菇房(菇棚)的消毒。也可用于种植食用菌各个环节的消毒。 还可以配制成消毒液喷洒,或擦洗消毒,对多种杂菌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即可以熏蒸、也可以喷雾,多种用途,灵活使用。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一、熏蒸使用方法 为提高本消毒剂的熏蒸效果,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1.熏蒸场所要求:熏蒸场所要求密闭遮光,温度1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上,低于此相对湿度的,可用水喷雾,增大湿度后再用药熏蒸。 2.熏蒸浓度与时间:接种箱用消毒剂按3ml B剂加入一片A剂药片熏蒸1立方米计算。熏蒸时间1h~2h。接种室(接种帐)、培养室、菇房使用消毒剂,按5ml B剂加一片A剂药片熏蒸5-10m3计算,熏蒸时间4-6h。如果有呛人的药味,可适当延长时间再进行接种。冷却室熏蒸,与接种室熏蒸方法相同,一定与降温同时进行。 3.投药高度:接种箱熏蒸,把药投入底部即可。其他场所熏蒸,投药高度不应低于0.5m,以高度0.8~1m最为理想。

食用菌消毒液有哪几种 怎样使用

食用菌消毒液有哪几种怎样使用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消毒液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消毒药剂有甲醛、来苏水、漂白粉、高锰酸钾。今天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食用菌消毒液和消毒药剂有哪几种,以及怎样使用。 1、甲醛 甲醛是一种广普的杀菌剂,性质稳定,耐储存。但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甲醛常作为熏蒸剂。使用方法: 一是采用加热法,将甲醛置于玻璃或金属容器中,直接加热蒸发。 二是化学反应法,甲醛做还原剂,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按每立方米10毫升甲醛,5克高锰酸钾反应杀菌。也可用浓度5%的甲醛溶液喷洒,每立方米用量125-250克。 2、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紫色针状结晶,是一种强氧化剂。使用方法:一是与甲醛一起熏蒸消毒:二是浓度为0.1%加i2%的高锰酸钾溶液用于表面消毒。 3、硫磺 硫磺主要用于熏蒸培养室和菇房,为杀虫杀菌剂。使用方法: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末15-20克(同时加入1-2倍的干木屑),点燃熏蒸,密闭门窗24小时。 4、石炭酸(苯酚) 石炭酸主要用于无菌室、接种箱的空间和表面消毒。用3%-5%的水溶液喷洒.30-60分钟即可,该药有很强的腐蚀性,避免沾在皮肤上。 5、来苏儿 来苏儿主要用于空间空气和表面的消毒。杀菌能力较石炭酸强4

倍。使用方法:用1%-2%的水溶液喷洒30-60分钟即可,也可用于洗手或浸泡台布。 6、酒精 酒精也是一种杀菌剂。无水酒精杀菌力很低,但是浓度为75%的酒精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皮肤和器皿的表面消毒。使用时用无菌水或者凉开水将浓度稀释为75%左右。 7、漂白粉 漂白粉有氯气味,灰白色粉末,在水中分解成亚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使用方法:一是2%-5%的水溶液进行菇床和浸泡材料的表面消毒;二是0.5%-1%的水溶液喷雾,用于防治细菌和线虫。 8、波尔多液

含氯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和使用方法

1 含氯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和使用方法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 消毒液1.84 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 毫升水里面放 2 到5 毫升84 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 到30 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2.84 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3.84 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4.不要把84 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5.要区分消毒与解毒的概念,如果有其他食物或药物中毒时切记不可把84 消毒液当作解毒药来使用,应该及时就医。6.84 消毒液应该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避免误服。7.蔬菜、水果等食物最好不要用84 消毒液消毒。8.84 消毒液的有效期一般为1 年,我们在购买与使用时要注意生产日期,放置太久其有效氯含量下降而影响消毒效果。9.如果浅色衣服染色,也可以用84 消毒液进行漂白。10.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11.本品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慎用。2 12.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13.毛、麻、尼龙、皮革、丝织品禁用。14.本品宜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15.本品需25°以下避光保存。16.有效期12 个月。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③

食用菌的组织培养_高三作文

食用菌的组织培养 在一堂科技课上,彭老师让我们做食用菌的实验,我立刻有了兴趣。从那以后,我便对培养食用菌染上了兴趣,开始培养了一瓶属于自己的食用菌,看一看自己最后是否种成功。 一.对食用菌的了解 食用菌(ediblefungi)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的营养成分非常的丰富。它赋含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等,其中赖氨酸在烹调时能与食盐结合,生成氨基酸纳盐,这样使食用菌的滋味变的更为的鲜美。另外赖氨酸、色氨酸可以产生大脑传递物质,改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发育。人体脂肪酸的合成对增强人的抗体、提高耐疲劳性。现在营养学表明:食用菌当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八种氨基酸,还有粗蛋白质25%、脂肪8%、碳水化合物有60%之多,所以对于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软化血管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二.组织培养的方法 先是从植物体上取下一小部分,它们可以是根﹑茎、叶、甚至是繁殖器官(花瓣﹑花蕊﹑花药﹑果实)的一部分。是最开始进行组培的材料。接着,就开始消毒:(1)清水洗净切取下来的外植体可能带有的泥沙,灰尘. (2)需要的话再用软毛刷,洗衣粉水或洗涤剂洗涤外植体,用清水冲洗干净。 (3)75%酒精消毒液浸泡外植体:漂洗30秒—2分钟

(4)再次用氯化汞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外植体。 消毒完毕后,开始无菌操作转接种技术:第一步,先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空间﹑手洗﹑用酒精擦手﹑工具,接种工具烧至发红,冷却接种工具,然后拿培养基瓶,接开膜盖﹑在火焰上方,小心进行无菌操作转接种,尽可能避免污染,降低成本。注意:外植体和组培苗在培养基中的分布与接种量。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 序号日期记录 13.21无反映,刚种下种子。 23.26有一块地方开始变白。 33.31有很多地方开始变白。 44.05第一块白的地方长出食用菌。 54.10其它的白色地方也慢慢的长出食用菌。 64.15第一块食用菌长大了。 74.20其余的的食用菌也都长高了。 84.25白色的地方渐渐增多,食用菌也长大了很多。 94.30食用菌长出了很多。 105.05食用菌长大了。 在种植食用菌的时候,我记录了一下它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温度鸡腿蘑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35℃,最适生长温度在22~28℃。鸡腿蘑菌丝的抗寒能力相当强,冬季零下30℃时,土中的鸡腿蘑菌丝依然可以安全越冬。温度低时,菌丝生长缓慢,呈细、稀、绒毛状;温度高时,菌丝生长快,绒毛状气生菌丝发

食品用消毒剂

食品用消毒剂主要可以分为六种:过氧化氢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餐饮具专用)、食品工业次氯酸钠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含氯消毒粉、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 1. 过氧化氢消毒液 过氧化氢消毒液是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液体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为35%,可快速彻底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适合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的消毒,食品用工具和设备的消毒。果汁厂,饮料厂,啤酒厂设备,容器,管道的杀菌消毒。 2. 过氧乙酸消毒液(餐饮具专用) 过氧乙酸消毒液(餐饮具专用SQ-707型是以过氧乙酸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高效消毒液,可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织物消毒,果蔬消毒。 3. 食品工业次氯酸钠消毒剂 食品工业次氯酸钠消毒剂是以一种稳定性的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有效物含量≥5.0%,可杀灭肠道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应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织物漂白、消毒,瓜果蔬菜消毒,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餐饮具的消毒,祛异味。水体消毒。 4. 食品工业次氯酸钠消毒剂

二氧化氯消毒剂可用于环境及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织物消毒,食品工具,管道消毒,瓜果蔬菜消毒,自来水,井水消毒,医用污水消毒等水体消毒。医院污水及其他污水的消毒处理。 5. 含氯消毒粉 含氯消毒粉是以二氯异氰尿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含 量 15.0~20.0% 。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并能杀灭活体病毒。适用于学校,医院,幼儿园,酒店,餐饮店内的环境及一般物体表面消毒,织物漂白,消毒,瓜果蔬菜消毒,食品饮料,乳制品,肉类,水产品食用菌,果蔬等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容器具,CIP管道的消毒以及人员,衣物的消毒。 6.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 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液是以过氧化氢、银离子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过氧化氢含量≥6.0%;银离子含量≥60mg/kg。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适用于环境及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食品加工工具及设备消毒;食品饮料,乳制品,肉类,水产品,食用菌,果蔬等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设备,容器具,CIP管道的消毒及水体消毒。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老师 二〇一九年三月

目录 绪论 (1) 一、消毒与灭菌等相关概念 (1) 1. 1消毒 (1) 1. 2灭菌 (1) 1. 3无菌操作 (2) 二、消毒剂与灭菌工具设备 (2) 2. 1常用消毒剂 (2) 2. 2常用灭菌工具与设备 (2) 三、消毒灭菌方法与注意事项 (3) 3.1接种室和接种箱的消毒 (3) 3. 2试管母种(一级种)的灭菌 (3) 3.3原种栽培种的灭菌 (3) 四、操作相关的注意事项 (4) 4.1操作过程事先做好接种室、接种箱或净化台的消毒处理 (4) 4.2注意事项 (4) 4.3原种栽培种接种操作 (4)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摘要:食用菌生产的环节很多,包括菌种制作、播种、栽培、生产管理、成品采收、产品贮藏等。在这诸多环节中,防污染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防止污染的关键在于生产环境消毒、培养基灭菌、接种操作、培养管理等技术环节。我将对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做介绍。 关键词:食用菌消毒灭菌 绪论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的大国。食用菌产业己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食用菌不仅改善了人们的膳食结构,而且大量出口,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收入。目前,食用菌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展现了喜人的前景。食用菌产业具有两大风险,一是市场风险,二是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关键在于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需求量稳步上升,市场波动相对稳定。而技术风险相对突出。在食用菌生产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污染导致减产,严重的污染甚至导致绝收,给菇农造成极大的损失,因而影响菇农的积极性,进而限制了食用菌生产的更大发展。因此在食用菌生产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污染,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 一、消毒与灭菌等相关概念 1. 1消毒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全部彻底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例如医用酒精兑制成75%酒精等. 1. 2灭菌 灭菌是指把目标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抱在内)全部彻底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无菌即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家用消毒液种类

家用消毒液种类: 1、84消毒液、过氧乙酸:主要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壁、门窗等处的消毒,腐蚀性比较强,不适合家用;可以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汽车车厢消毒;家用洗衣机每两三个月可以用84消毒液消毒一次; 2、94消毒液:以复合季铵盐为主要成分,无毒、无异味、无腐蚀、无刺激,可以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可快速杀灭水果、衣物、餐具等各种器皿及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3、滴露、来苏水:比较适合家用,可杀灭细菌;一般洗衣机一滚筒水中加入3到5滴即可;还可加水配成1%到5%的溶液,将衣服、被单放在其中浸泡半小时到一小时再用水清洗;也可配成1%到3%的溶液,用来擦拭室内家具、地板; 4、漂白粉:1%到3%的漂白粉配制的液体可以用于喷洒或擦拭浴室、厕所;0.5%的漂白粉液还可以浸泡碗杯、痰盂、便盆及污染的衣物等; 5、高锰酸钾:适合用于瓜果、蔬菜的消毒,但浸泡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 今很多人家里都会使用消毒液来给家居环境消毒,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染;然而,消毒液的使用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太过频繁的使用消毒液,会对家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降低免疫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家用消毒液使用方法: 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的方法,如蒸煮、暴晒;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 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不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还会腐蚀管网,带来后患; 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 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

哪种宠物消毒液好?

哪种宠物消毒液好? 宠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家都觉得宠物萌萌哒,它们会带给我们许多欢乐。我们经常能够看见,孩子们与宠物一起玩耍的情景,画面十分温馨幸福。但是你知道吗?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很多,其中有部分是宠物和人都会感染的!那么,为宠物消毒,哪种宠物消毒液好呢? 德国拜安消毒液,味道淡香、价格亲民、狗狗或者猫猫都可以用、质量好。 雷米高消毒液,可以用在宠物围栏或者玩具的清洗上。 威露士消毒液,适用于宠物贴身衣物以及窝垫。 宠物消毒液怎么用 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宠物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1、消毒饮食器具:将消毒原液按照1:9的比例兑水,调好水后,将需要消毒的器具放入液体中浸泡半个小时。 2、消毒瓜果蔬菜:消毒原液与水的比例为1:30,将需要清洗的蔬菜瓜果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半个小时,如有特殊需要,可以浸泡十分钟之后,用小刷子轻轻刷洗。浸泡后用清水冲洗两次,保证上面不会有消毒液和污渍的残留。 3、消毒家具:宠物的天性是活波好动的,家里的家具难免会有他们“抚摸”的痕迹。这时,我们只需要将消毒原液与清水一1:29的比例调好,待清水与消毒液融合之后,可用抹布或者拖把对家里进行清理。 4、消毒宠物衣物:原液与清水以1:29兑好,请注意,毛巾不可以这样消毒。浸泡二十分钟之后用清水洗净。

5、空气清洁:原液与清水的比例为1:1500兑好,待清水与原液充分融合之后喷洒在空气中。 宠物消毒注意事项:有人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这是个误区。 消毒药物浓度是决定消毒液杀菌(毒)力的首要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也不是浓度越高越好,如95%酒精不如70%的酒精的杀菌效果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不同的消毒剂,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消毒方法等。消毒剂对动物也有影响,浓度越高对动物越不安全,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时还应时刻关注动物的安全。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灭菌与消技术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灭菌与消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灭菌和消技术是关键的环节。灭菌是指在菌种培养和菌床制备过程中消除和杀灭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技术措施,而消菌则是指在菌丝生长和菌床养护过程中,对有害微生物和病原菌进行防治的技术手段。本文将针对灭菌和消技术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一、灭菌技术 1. 高温灭菌法 高温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提高环境温度来杀死微生物。常见的高温灭菌法包括蒸气灭菌法和热风灭菌法。蒸气灭菌法是将培养基或菌床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利用蒸气的高温来杀灭微生物。热风灭菌法则是通过将培养基或菌床置于高温热风中进行灭菌。 2. 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灭菌的技术手段。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乙酸、过氧乙酸酐、次氯酸钠等。这些药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3. 辐射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利用辐射源产生的辐射能量对菌种进行灭菌。常见的辐 射灭菌法有紫外线灭菌和γ射线灭菌。紫外线灭菌主要适用于空气和 表面的灭菌,而γ射线灭菌则适用于物体和材料的灭菌。 二、消菌技术 1. 保持良好的通风 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是十分重要的消菌措施之一。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排除室内湿气和有害气体,可以减少有害微生物 滋生的环境。 2. 清洁消毒 在菌房和器具的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可 以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和清洗,确保菌房和器具表面的洁净。 3. 使用无菌培养基 食用菌类的培养基是其生长的关键,使用无菌培养基可以避免外界 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在菌种培养和菌床制备过程中,务必使用无菌 培养基。 4. 控制温度和湿度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都有相应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菌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三、灭菌与消技术的应用案例 1. 蘑菇菌床的灭菌

食用菌接种室无菌操作及管理细则

食用菌接种室无菌操作及管理细那么为标准接操作,提高接种成活率,特制定此细那么,本细那么适用于接种室接种操作人员,菌种室及相关人员参照执行。 1、接种室接种操作人员应有强的无菌操作意识,任何不标准或无意识的操作及行为都有可能给接种带来污染隐患,因此所有接种室操作及行为都应此细那么为标准执行,细那么之外的操作及行为经咨询主管人员并经同意前方可用于接种作业,同时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细那么进行补充和完善。 2、接种室、缓冲间的消毒 接种室为高度无菌区,每天接种前2.5~3小时时段必须对接种室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之前所有接种所需物件、菌种等必须一次性准备到位。 挑选好的菌种在接种室开始消毒之前应对菌袋外表进行药浴消毒,消毒所用药品为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将菌袋浸入溶液中,并用抹布进行擦试,袋壁、袋颈、袋口及棉塞露于空气中的部位都应擦到,将擦洗完毕的菌种马上放到接种室即可以进行接种室的空间消毒作业。 接种室消毒时臭氧机开机时间为2小时,同时点3大包菇保一号辅导清毒;缓冲间5小包菇一号进行薰蒸。接种室消毒开始时间为每天早上的5:00~5:15,下午为11:15~11:30,接种时间上午不晚于8:

10,下午不晚于14:10。臭氧机关时间将由时控开关自动控制,消毒人员不再进入缓种间手动关闭。 3、接种前准备 接种室、缓冲间均采用统进统出方式,严禁分批及无序进出,进入前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将个人事情处理好,一旦进入直至接种完毕中途不得出入,进入缓种间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戴工作帽、穿专用鞋,换好后蘸取消毒液将双手洗净,然后同时进入接种室开始接种作业,进入缓冲间和接种室均应注意随手把门关好不留空隙。 4、接种操作 进入接种间先用75%酒精把手、接种铲、剪刀及工作台面、垫板擦拭一遍并将接种铲、剪刀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然后可进行以下操作。 4.1将菌种袋棉花塞、套环拔掉用灼烧后的接种铲将料上外表cm 左右的菌种刨掉弃之不用,所弃之菌种集中剩放于小桶内,做好后将菌袋倒置,并将袋口上折放于塑料筐内,注意袋口的密封,菌种不可暴露于空气中。 4.2碎化碎化操作推荐用完一袋处理一袋,也可以一次性将所有菌种碎化,但需注意碎化后的菌种必须密封好。碎化时可采用揉搓等手法,但注意不要弄破袋壁或揉搓过度造成菌丝损伤严重,影响后续发菌。菌种碎化粒度要求其直径不大于。 4.3每接完一袋菌种,接种铲必须重新在火焰上进行灼一次,特别是接触菌种的部位,灼烧时间应不短于20秒,并有相应的冷却时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是指将食用菌种植于大棚环境下进行栽培的一种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用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该技术。 一、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 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将食用菌栽培于大棚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大棚的保温、通风和湿度控制等条件,创造一个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环境。在大棚内,可以调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生长因素,使得食用菌生长出优质、高产、低污染、良好的品质。同时,大棚还能够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可控性,保证食用菌的生长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而达到高产、环保、稳定、可持续生产的目的。 二、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步骤 (一)基质选择 不同的食用菌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要求。因此,在选择大棚食用菌栽培技术时,首先应该针对不同的食用菌选用适合的基质。一般来说,食用菌的基质可以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两大类。有机基质可以是木屑、秸秆、树皮、麦秸等,而无机基质则是指石棉砖、蘑菇渣等。不同的基质有着不同的

特点和处理方法,因此在选择基质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用最合适的基质。 (二)菌种选择 对于大棚食用菌栽培来说,菌种的选择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选择菌种时,要考虑其生长速度、产量、耐逆性和菌干质量等因素。对于大棚食用菌栽培来说,一般采用的菌种有金针菇、木耳、香菇、平菇、松茸等,这些菌种均具有生长迅速、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 (三)大棚建设 大棚建设是大棚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步骤,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建设大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用适合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并采用合适的材料 来进行搭建; 2、根据菌种生长要求来调整大棚的内部环境,如温度、 湿度、光照等; 3、配备好适当的设备和器材,如通风设备、控制温湿度 的器材、水肥喷淋装置等。 (四)培育和管理 针对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其培育和管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大致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各种消毒液的调查报告

各种消毒液的调查报告 消毒液是一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的化学药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公共场所等领域。为了了解消毒液的种类和使用情况,特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整理出了以下报告。 调查对象:四个医院、五家食品加工企业、三个公共场所(如学校、超市等) 调查内容:消毒液的种类、使用频率、使用感受等方面 一、消毒液种类调查结果: 1. 酒精消毒液:调查对象全部使用了酒精消毒液,其中有五家食品加工企业还使用了食品级酒精消毒液。 2. 过氧化氢消毒液:四个医院使用了过氧化氢消毒液,但食品加工企业和公共场所未使用。 3. 氯化氢消毒液:食品加工企业和公共场所中有两家使用了氯化氢消毒液,但医院未使用。 4. 氯仿消毒液:未发现使用氯仿消毒液的情况。 二、消毒液使用频率调查结果: 1. 医院:根据调查结果,医院使用频率最高,每天至少使用三次以上消毒液。

2. 食品加工企业:调查结果显示,食品加工企业使用频率较高,每天至少使用两次以上消毒液。 3. 公共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公共场所的使用频率较低,每天使用一次或不定期使用消毒液。 三、消毒液使用感受调查结果: 1. 医院:绝大多数医院工作人员认为消毒液使用方便,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但存在刺激性气味和对皮肤有一定的干扰。 2. 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中的员工认为使用消毒液方便,对食品残留物具有去除效果,但也有员工反映刺激性气味较大,对味道敏感的员工影响较大。 3. 公共场所:公共场所的用户对消毒液使用没有太多感受,但个别用户反映刺激性气味较大,影响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消毒液的种类主要以酒精消毒液为主,使用频率较高,医院使用最为频繁;消毒液的使用感受方面,普遍认为方便、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刺激性气味和对皮肤的干扰。调查结果为消毒液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种植技术-食用菌稳产高效八大措施

种植技术-食用菌稳产高效八大措施 1. 牢固树立综合防治的“大防治”观念 食用菌病害的发生、发展甚至流行,都有其一定的规律。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如果某项条件不能满足,则病害的发生就可能减轻,降低甚至无法发生,或者即将发生也不能造成危害。因此,防病应从源头抓起,并至生产结束为止,中间任何环节都不能放松,杜绝病害发生的条件。 2. 选用优良的脱毒菌种 选用优良的脱毒菌种是确保菌丝健壮,提高菌丝抗性最有效的措施,脱毒菌种有两大优势:①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②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在逐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提高抗病性,抗病性强。 3. 菇棚及环境严格消毒 菇棚消毒是消灭残存病毒、病菌的主要手段。首先,菇农要清理菇棚周边环境,要打扫干净,并多次喷洒500倍液的多菌灵类杀菌剂。其次,对老菇棚要清理地面残留菌物。然后对墙体、边角、通风孔、地面等进行彻底喷洒消毒,最后关闭门窗进行熏蒸消毒。 4. 对覆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 对覆土材料进行有效处理是防止带病进棚的重要环节。覆土宜采用暴晒、药物、堆闷等结合的方法。造好覆土后,先在硬化的地面暴晒,随时翻动,覆土粒保持在0.5厘米以下的粒度,然后用100倍液食用菌祛病王溶液边喷边翻动,反复2次,最后覆膜堆闷备用。 5. 基料处理要严格 基料是确保不带病进棚的关键环节,该阶段包括干料的暴晒、拌料堆放和发酵规范化装袋、培养发菌等重要的过程,要搞好环境及配料的灭菌。 6. 菇棚内经常喷洒杀菌剂 喷洒杀菌剂是出菇过程中的主要预防手段,自菌袋或基料进棚后,应经常喷洒消毒药物,经常通风检查,及时处理杂菌感染,以达预防病害的目的。 7. 将病害消灭在菇芽之中 初发之时,是防治病害大量繁殖到成危害的主要时期,初发之时应进行彻底处理,

消毒药水哪种好

消毒药水哪种好 关于《消毒药水哪种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起居中因为手术治疗或者其他的原因,大家免不了出現创伤创口,这种创口要是没有积极主动合理的开展解决,很有可能造成创口感染,进而影响伤口修复的过程。在创口的处理方式中,伤口消毒算作比较关键的一点,那麼创口消毒用什么好?应当怎样开展伤口消毒?那麼下边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消毒水哪样较为行吧! 一、常见的消毒产品 事实上日常生活有那麼几类我们常见的消毒杀菌:乙醇、鱼

石脂、碘伏消毒液、紫药水。这种消毒液消毒原理大不一样,适用不一样的创口,伤口消毒的情况下需要依据病人创口的状况挑选适合的消毒液。 1.乙醇:医用酒精消毒的基本原理便是根据乙醇毁坏而且凝结病菌做到除菌的功效,因为乙醇拥有极强的刺激,一般只用于对创口周边的皮肤消毒,不可以立即涂擦创口。不然不仅刺激性创口,疼痛不舒服,还会继续使创口蛋白质凝结,影响伤口修复。 2.鱼石脂:碘酒消毒的基本原理便是碘元素可立即与羟基融合,毁坏蛋白质和酶,使微生物菌种身亡。可是鱼石脂是不可以涂在创口上的,涂之后应当尽早用乙醇脱点,防止烧灼病人的皮肤。 3.碘伏消毒液:它是更为常见的消毒液,针对皮肤的刺激小,沒有浸蚀功效,另外能够产生一层防护膜,防止病菌再度感染。可是对碘皮肤过敏的病人应当禁止使用。 4.紫药水,医药学上变成龙胆紫,具备除菌、推动结疤的功效,

多用以皮肤、粘膜的外伤感染及细菌感染。因龙胆紫收敛性较快,结疤快,故不适合用以较深创口及较脏创口,不然痂下易囤积浓液。 一些一般的裂伤创口,小的裂伤,无显著流血,创口干净,能够外抹碘伏消毒液,随后用消毒杀菌沙布捆扎,或贴上创口贴。大的裂伤,有显著流血,依照以上的流程清除后,还需要到医院门诊开展清创手术缝合,防止创口超燃。 扎伤的创口,如针、刺刀等造成的创口,最先清除创口残留,要是没有残留可先挤压成型创口,让它排出一些血液,再外敷过

干制食用菌作业指导书

分发号:003 一干制食用菌生产工艺流程图 注▲为关键控制点 一、原料验收:原料为鲜木耳,鲜双胞蘑菇、鲜香菇,要求原料食用菌色泽鲜 亮、大小均匀,无杂质、无虫蚀、无异味、无腐烂、无霉变。 二、预处理(挑选、清洗、分选控水):将不符合要求的食用菌挑选除去后清 洗至水清澈为止,用3目的震动分选筛进行分选控水10—12min. 三、烘干:温度40℃—48℃,时间7—9 h,水分≤11.0%。 四、内包装:电子称、封口机提前用75%酒精消毒,内包材至少提前半小时杀菌消毒后,根据生产指令上的产品规格进行装袋,设置封口机速度 60-80 袋/分钟,并不定期抽检装量、封口严密度和打码清晰度,每班抽检不少于10袋,称量,记录每袋单重量,另取平均值,确保封口严密不漏气,打码清晰,净含量不少于标示量. 二、各工序作业指导书 1、原料验收 原料为鲜木耳,双胞蘑菇、香菇等,鲜木耳,双胞蘑菇、香菇来源于本公司基地,盛装的的工具必须清洁卫生、最好采用通风良好的竹篮、背筐等用具盛装鲜食用菌。严禁用布袋、塑料袋等易压紧工具装运.要求原料食用菌色泽鲜亮、大小均匀,无杂质、无虫蚀、无异味、无腐烂、无霉变。

鲜食用菌保管必须保存在保鲜库内并定期检查,控制库房内温度、湿度,确保鲜食用菌不出现霉、烂、变质现象及其它污染。 2、原料预处理(挑选、清洗、分选控水) 对各原料进行挑选使其达到洁净完好后备用;将挑选好的鲜食用菌放在清洗池里清洗干净。用3目的震动分选筛进行分选控水10-12min. 3、切割、摊晾 将预处理好的鲜食用菌根据生产需求放入蘑菇切割机中进切割,切割好的鲜食用菌摊晾于清洁摊晾盘中,摊食用菌厚度为3cm~5cm。摊晾至失重25-30%,达到手握软而不破的程度。 4、烘干 用75%的酒精浸泡的抹布擦拭烘箱内的盘子,用洁净抹布对烘箱外壁,墙壁、玻璃进行擦试,用消毒过的拖把对地面进行擦试。称量(25~30kg)食用菌放在烘箱内的料盘中以2-3㎝厚度均匀地摊平;打开烘箱开关,温度40℃-48℃,时间1-1.5 h,水分≤11.0%。烘干完毕把烘制合格的食用菌快速倒入洁净食品级周转箱,并进行称量后定置摆放悬挂中间产品状态标示卡。 5 分拣 把烤焦物分拣出来。 6、内包 速度 60-80 袋/分钟,封口严密不得漏气,打码清晰,净含量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控制执行。 6。1电子称、封口机清洗消毒 电子称不得直接用清水冲洗或抹布含水太多,电子称必须保持干燥,生产期间可以不用抹布擦洗。 6.2装袋 装袋操作时必须佩带公司发放的一次性手套,每小时自觉洗手消毒一次.根据要求称量成品后封口,保持电子称干燥,如发现电子称数字显示不稳应立即通知生产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对以往所称成品进行逐个检验。并及时更换电子称.封口速度 60—80 袋/分钟,封口严密不得漏气,打码清晰,不定期抽检,每班抽检不少于10袋,称量,记录每袋单重量,另取平均值,平均值与规定重量之差不得大于±2g.检查是否漏气、包装封口是否整齐、包装袋印刷是否清晰正确,做好相应记录。 7、外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