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绪言、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编写者:童跃辉教学班级1202 时间:3. 30

一.学习目标

⒈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⒉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⒊了解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二.导入新课:从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系统复习初中化学。

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8面完成下面习题。

1 。化学研究的对象

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的基础科学。

⒉我国劳动人民会制造青铜器,时会冶铁、炼钢。

⒊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核心:

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⑴火焰:、、(温度最高)

⑵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⑶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⑷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石蜡蒸气燃烧>

B.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⒈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含量高。

⒉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空气中含量高。

C.科学探究

⑴学习特点(三关注):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a.形状 b.外观 c.能量)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

⑵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⑶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三方面):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⑷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四.合作探究完成下列练习。

⒈初中化学常用仪器

⑴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⑵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精确到毫升。

⑶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温馨提示】①先调整零点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④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⑷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要领: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温馨提示】①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③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给物体加热。④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⑸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位置;手持试管夹的柄,不要把拇指按在柄上。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距试管口约处;

⑹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⑴药品的取用

⒈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中,液体药品放在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⒉药品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把用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如需嗅闻气体

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扇闻>)

②节约原则: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以 。

③处理原则: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要 ,更不能 ,应放 。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 【温馨提示】

①液体的倾倒: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倒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吸取和滴加:a 、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b 、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c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要伸入容器内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③液体的量取:俯视读数,则读数偏 ; 仰视读数,则读数偏 。

⑵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装置装配的一般原则:先主后配、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先把导气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导管口有 冒出;松开手,一会形成一段 ,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就需重新安装

【思考】如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先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再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液面保持不下降,

证明气密性良好。

⑶托盘天平的使用(能精确到: g ).

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要领:一放平稳再调零,二垫纸或放器皿,三称物并记录,四放砝码游(码)移零。

【温馨提示】①易潮解和有腐蚀性药品,如: ,应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③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

⑷酒精灯的使用: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加热物质用外焰, 烧杯烧瓶垫石棉(网),液体管瓶杯和皿,固体则用管皿等

?此处:管(试管)瓶(烧瓶)杯(烧杯)和皿(蒸发皿)

【温馨提示】①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⑸仪器的洗涤

①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 ,也不 ③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 溶液或 洗涤,再用水冲洗。 ④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 溶解,再用水冲洗。 ⑤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

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⑹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用 或 盖灭

②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 溶液。

块状固体(镊子) 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粉末状固体(药匙) 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多量(倾倒) 要领:取液要细心,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管口,眼把量来盯。 少量(胶头滴管) 要领:排气吸液,悬空滴加

定量(量筒) 要领:量取液体要细心, 量筒桌上须放平,

视线、凹液面最低处, 读书准确须水平。

浓碱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H3BO3)溶液。

五.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30分)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食物腐败 B.工业上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盐酸挥发 D.白磷自燃、木炭吸附

2. 下列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3.某同学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仰视读数为27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平视读数为14mL,则倒出的液体量()

A.大于13mL B.小于13mL C.等于13mL D.无法确定

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6.5g白糖(1g以下的使用游码),称量完毕后发现砝码和白糖放反了,则小明称量的白糖实际是()

A.6.5g B.6g C.5.5g D.0.5g

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水的电解 B.水的浮力 C.水的分子结构 D.水的元素组成

6.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70分)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

用仪器名称回答: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

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⑥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到的仪器。

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⑵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⑶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⑷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9..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⑶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⑷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学后反思】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S-32 Ca-40 C-12 K-39 Mn-55 Cl-35.5 【复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变化; (2)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质的意义 ②量的意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知 2.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三“改”:将短线改成等号。 四“注”:即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标”: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 固体时,不须标出! .........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的依据: (2)计算的步骤:①“设”②“写” ③“找”找出之间的质量关系④“列” ⑤“求”⑥“答”。 典型例题分析及点拨: 【例题1】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 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然后在等号的上面标出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黑火药爆炸后的已知产物中少了氮元素,故而产生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⒉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制取氧气的方法 ⒊知道氧化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⒋了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⒌能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新课预习】教材第二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空气 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第一个用天平对空气组成进行定量分析化学家是:)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原因: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为什么? ③能否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为什么? ⒊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⒋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 ,影响 ,破坏 .全球 ,臭氧层和等 保护:加强大气,改善,使用能源,工厂的废气经 后才能排放,积极、、等 ⒌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⒍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如登山、潜水、宇航、医疗急救、)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金属切割) 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化工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冷却剂、麻醉剂 ⒎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

2014年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导学案(全册,48页)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导学知识目标点: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 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 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 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②; 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 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 课堂练习: 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8.1海洋化学资源—导学案(无答案)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含丰富的资源; 2、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生物资源; 3、了解从海水中制备金属镁的化学原理及流程; 4、培养学生的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研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认识到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海洋的保护,使学生学会用辨证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海水制镁的原理【难点】:富集方法在化学上的应用【学习过程】(要求:独立思考完成、合作交流完善)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开心征程:海洋为我们提供了 二、自学感知、合作延伸:(一)海水中的物质(自主预习、自学感知) 1、海水中含量较多的金属离子主要有,酸根离子主要有。 2、海水中溶有的盐类物质。 3、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导弹,被誉为“国防元素”的是。(合作交流、拓展延伸) 1、把1000g海水加热蒸发,直接把水全部蒸发掉,就能得到约35g盐,则海水中溶解的盐的质量分数是。 2、总结归纳海水中的几个最: ①含量最多的物质是②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③含量最多的盐是④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⑤含量最多的阳离子⑥含量最多的阴离子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流程:海水或卤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 2、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分离提纯物 质的方法 A B C \ 3、海水制镁经历了从MɡCl2Mɡ(OH)2MɡCl2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富集:其他物质被移走而逐渐形成相对高的含量。),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1、海洋矿产资源中的常规能源有 2、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世纪能源”的是也叫,之所以有如此美誉的原因是什么?①、② 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通电 A B C 石灰乳 第 1 页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并做到格式规范。 学习导航: 一、课前自主学习、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计算:18克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和氢气各多少? 二、导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有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能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实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三、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学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实行相关的计算 例1:加热6克KMnO4,可得氧气几克? 1、设未知量; 2、准确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找出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练一练:工业上用煅烧石灰(CaCO3)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 [练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注意格式,书写规范 三、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四、反馈练习: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3克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等质量的物体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 A、KClO3 B、KClO3和MnO2混合物 C、HgO D、KClO3和KMnO4混合物 4、现有H2和O2共10克,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克水,则反应前O2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 g C、6.4 g D、9.2 g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 (1)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8克O2,最少需要KMnO4质量为________g。 (3)该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6、原煤中含FeS2,与O2高温下生成SO2和氧化铁,SO2污染空气。 (1)FeS2和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燃烧含FeS2 5.7%的原煤1000Kg,能产生SO2_________Kg。 7、(课后思考) 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其中Ca%=50%,取此样品16克,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Ca(OH)2质量为 A、3.7g B、7.4g C、14.8g D、22.2g 5.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6. 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反应的分类: 。 2.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2)还原剂、 (3)被氧化:、(4)被还原、 (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 3. 氧化剂:得(电子)→降(价降低)→还(还原反应, 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升(价)→氧(,被)→氧() 二、自我训练: 1.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3C + HNO3= Fe(NO3)3+ CO2+ NO2+ H2O (2)P4+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导学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 (4)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知道化学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方面所 作出的重要贡献。 (5)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与比较,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善于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学习难点: 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预习导航: 1、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古代我国()的制造,()的冶炼与应用,()的发明,()的烧制都是举世文明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如为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更多的( )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3、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的发展。 4、你能说出那些自然资源。 五、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几个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从而带领学生从此刻起真正进入化学的学科殿堂, 展现化学的独有魅力。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任务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所知道的化学方面的科学成就 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当今世界面临的与化学相关或依赖化学 科学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2、讨论结束有小组共同展示讨论结果 3、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完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介绍简单的 实验知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实 验探究,你认为碳酸氢铵逐渐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该 如何保存它? 4、有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5、学生一个人为单位积极思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化学对于认识 周围物质世界的作用,然后再组内进行交流 学习任务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播放录像:播放有关水、钢铁、白色污染、化工生产、环境污 染的影片剪辑。老师小结强调水、环保的相关知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水污 染?如何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 2、由指定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3、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代表演示铁丝生锈、高锰酸钾褪色的 实验。 4、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得出你所知道的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人类 遇到的问题还有哪些?请你提出解决思路。 学习任务三: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知识,说出自己知道的化学与新科技的 知识。 2、动手探究:分组探究不同玻璃材料的性能差异。 材料性能特点 (三)系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备注 学生刚接触化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合作,并且在他人展示过程中学会倾听 这是第一个实验,要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此过程中体现集思广益 让学生亲自动手,体会实验的乐趣

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单质 60 4、以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 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差异。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1.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 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的气体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原料:和 2.原理: 3.实验装置(请画图) 4.收集方法: 5.验满方法:

6.检验方法:方法: 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元素和组成的化合物,但其性质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一、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溶于水。降温条件下,会变为体,称作“”。 2、化学性质: 既燃烧,也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1)一般情况下CO 2 与水反应: (2)CO 2 若在水中先加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 (3)CO 2 现象: 该反应的用途: 应用: 用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变硬的原因是: 在刚抹过石灰浆的室内生一盆炭火,墙壁变得更湿的原因: 实验室里久置的石灰水上层会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温室效应: 怎样防止温室效应: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密度比,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燃烧现象: (2)还原性: 现象: (3)毒性: 三.几种无色气体的鉴别方法: 的鉴别: CO 2 1.鉴定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是CO 的方法:将该气体通入中, 2 观察现象。 生成的方法:可用内壁附有 2.检验某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中是否有CO 2 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检验某些液态或固态物质燃烧是否生成CO 的方法是:可向燃烧后的集 2 气瓶中倒入少量的观察现象。

九年级-3.1-海洋化学资源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州城二中 【目标导航】请标出下列目标任务的关键词。 1、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了解海水及海底中的主要物质,认识海水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并掌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3、通过学习认识到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自我诊断】请自主诊断你的学习基础。 1、请用5-8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P60-63课本内容,用符号或横线标出重点、难点、疑难知识或关键词,可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2、按质量计算,海水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海水中最多的盐是_________ ,海水中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___,最多的阴离子是_________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 3、淡化海水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在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和。 【问题导学】请思考并解答下列重点学习问题。 1、认真学习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流程,分析共有几步反应,每一步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从海水中提取MgCl 2时,经历了“MgCl2→Mg (OH) 2 →MgCl 2 ”,的转化过 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21世纪能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目前为什么还没有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利用? 什么是锰结核?锰结核主要含有哪些元素?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哪一类? 3、实验探究: ①除去海水中的盐而得到淡水,最常用的方法是 ②怎样检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④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⑤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举一例) 从成分分析,海水和蒸馏水有什么不同,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区别海水和蒸馏水呢? 【梳理归纳】请梳理并记忆下列重点的知识。 1、海水制镁的流程是 2、海底矿物:主要矿物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热法中较为常用的是 【效果检测】请独立检测你的学习效果。 1、回忆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讲氯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知识梳理,深度思考】 知识点一氯元素的存在和原子结构 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____存在,其中主要以_________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 2.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周期第____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最外层有____ 个电子,容易得到____ 个电子形成____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二氯气 1.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_____色__________气味的____体。密度比空气____,有____,易____,能溶于水,通常1体积水约溶解____ 体积氯气,其水溶液称为氯水。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色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色烟) (2)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色火焰)。 (3)与水反应 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碱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与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 (5)跟还原性物质反应(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氯气与KI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氯气与Fe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氯水中通入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度思考: 1、将Cl2通入石蕊试液中的现象是什么?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值吗? 2、常见的有特殊颜色的气体有哪些?各显什么颜色?

化学:6.1《海洋化学资源》教学案(鲁教版九年级上)

化学教学案 __年_ _月 ___日第__ _课时主备教师______ 集备人员______

讲解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给海水加 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 (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交流 展示 1.各小组之间相互纠错帮教。 2.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难解决的题目。 3.教师释难解疑。 小结学生畅谈本节课复习的收获。 作业练习题 练习 反馈 1、下列操作不能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A、过滤 B、使海水结冰脱盐 C、加热蒸馏 D、多级闪急 蒸馏 2、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3、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纯净物 B、“可燃冰”能燃烧,所以水也能燃烧 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 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4、下面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31、(09重庆)淡水资源紧缺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水的污染。某城镇生产、生活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河流中A、B、C三处某次水样抽测结果如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少硫酸厂废水对河水的污染,要选用一种廉价的物质进行 处理,你选择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C处水草疯长,鱼虾几乎绝迹,主要原因是河水中、P两 种元素含量过高。 (3)你认为在A、B、C三处中,最适合作自来水厂取水点的 是。 1.(2009·龙岩)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下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他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4.(2009·新疆)某校学生对买来的工业固体烧碱中的杂质进行研究。 ①猜想,杂质可能是残存的NaCl,还有变质生成的Na2CO3。 ②查阅资料:a.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b.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③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样品少许,加水搅拌完全溶解样品溶于水 2.用一支试管取上述溶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少 许,再滴入几滴稀HNO3 有白色沉淀出 现, 部分沉淀溶解并 _____+AgNO3= NaNO3+AgCl↓ ____+2AgNO3= 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H2O+___↑ 地点 项目 A B C pH 6 4 5 1L水中 溶解的氧气 0 .011g 0.007g 0.003g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课前预习】 1、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有: ⑴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具体步骤是:首先将空气___________除去杂质等,然后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_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 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 ⑵在实验室里,常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放出氧气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仪器的名称A. ___ 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 ⑵用酒精灯_____焰加热(填“内”或“外”),因为__ ____ _____; ⑶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____倾斜(填“上”或“下”),原因是___________; ⑷收集氧气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当集气瓶口处有_________冒出时,表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还可以用瓶口向__ _排空气法(填“上”或“下”),这是因为__________ _。 ⑸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观察与思考 1、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交流研讨:⑴将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默写在下面(同桌相互检查默写对了吗?): ⑵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分析以上反应的共同点。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单元复习二 【章节知识网络】 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交叉分类法 2.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对分散系分类 二、离子反应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章节巩固与提高】 一、选择题 1.(2012·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考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胶体:雾、银氨溶液、蛋白质溶液 B.非电解质:己烷、乙酸乙酯、淀粉 C.糖类: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 D.同系物: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2-3、SO2-4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

加入试剂及其顺序(从左至右)正确的是( ) A .氯化钡溶液、硝酸、硝酸银溶液 B .硝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 C .硝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D .稀硫酸、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3.(2012·潍坊模拟)溶液和胶体具备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微粒都能透过半透膜 B.用石墨电极做导电性实验时,分散质微粒都定向且朝一个方向移动 C.都有丁达尔效应 D.都比较稳定 4.(2012·黄冈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 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22442Ba OH H SO ====BaSO H O ↓+ - + - ++++ B .NH 4HCO 3溶液与过量KOH 浓溶液共热: 4 32NH OH NH H O ====↑ + - ++ C .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 3323Fe 8H 2NO ====3Fe 2NO 4H O ↑+-+ +++ + D .KI 溶液与H 2SO 4酸化的H 2O 2溶液混合: 22222I H O 2H ====2H O I -++++ 5.(2012·枣庄模拟)下列变化中起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的元素不是同一种元素的是( ) A .在400 ℃左右且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 B .工业上用稀硫酸和氧气与单质铜反应制取硫酸铜 C .工业上用石灰乳和氯气制备漂白粉 D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制取氯气 6.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3Fe 2+ +2S 2O 2- 3+O 2+x OH - ===Fe 3O 4+S 4O 2- 6+2H 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每生成1 mol Fe 3O 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 mol B .Fe 2+ 和S 2O 2- 3都是还原剂 C .1 mol Fe 2+ 被氧化时,被Fe 2+ 还原的O 2的物质的量为1/3 mol D .x =4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四种离子,在其中加入稀硫酸后它们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发生变化。这四种离子可能是( )

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案

2013年九年级下册全册化学导学案(含答 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导学2 课题2 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学会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填空: 1、由于农作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较大,因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可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3、_________、_________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进行氮的固定。 4、常用的磷肥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钾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6、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_________。 7、常用复合肥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提高农作物的 产量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二、合作探究 9探究初步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0、铵盐的检验方法? 三、精讲点拨 四、反思整合 1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达标测试 13、农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 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了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容易被农 作物吸收的硝酸盐。雷雨给庄稼施加了() A.钾肥 B.磷肥 C.氮肥 D.复合肥 14、被誉为“春果第一枝”的大樱桃已经成为烟台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为了预防大樱桃在成熟期发生裂 果现象,果农常施用一种钾肥。这种钾肥的水溶液能与

海洋化学资源 学案 1

海洋化学资源 主备人:高长亮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序号: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洋资源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等。 2、了解(知道)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的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海水中的物质 自学指导1:快速阅读课本30页的有关海水中的物质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物质是()和()。在海水中,溶解的盐的含量占______;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__和______,最多的非金属离子______,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______、_______。 2、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3、步骤是怎样用图示表示的? 4、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1: 1、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的星球,海洋资源丰富。一地处海边的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镁为原料煅烧石灰石,②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变成干冰,③使得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④把海水引入反应池中,使熟石灰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以获得氢氧化镁,⑤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发、浓缩、结晶。 ⑴该厂的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 ⑵按要求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②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③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④盐酸溶解氢氧化镁_______________【】 2、为了区分海水和淡水,可以加入下列那种试剂()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 3、下列关于海水提取镁盐来制取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电解氯化镁溶液 D、利用钠将氯化镁中的镁置换出来4、从海水中提取镁盐,通常将_______加入海水中或卤水中,沉淀出______,_______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能制的金属镁,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没有涉及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知识点2:海底矿物 自学指导2:根据下列问题阅读课本,并完成下列题目: 1、海底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含有常规的化石燃料―――___、_____、______,还含有新发现的新型矿产资源――______,又称为______,还被科学家誉为______、______;还有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______,又称为______。 2、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除了海水中的_______和________外,还含有丰富的_______和________ 。 3、随着海洋的开发,海洋污染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保护人类共有的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和其他燃料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是什么? 练习2: 1、近年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又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晶体。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 B、它的化学式可写为H2O C、他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的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能源问题 2、关于多金属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金属结核是锰的合金 B、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 C、锰结核中只有一种金属 D、全世界多金属结核含量微乎其微 3、保护海洋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控制陆地污染,实行陆地污染物总量控制 B、禁止工业三废的排放 C、可以使用含磷洗衣粉,以增加海水中的磷,从而有利于海生植物的生长 D、推广使用对环境危害较小的农药化肥 4、天然气水合物是由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和水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因其极易燃烧,又称为______。比同等条件下的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时的优点:______________ 5、海洋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总含量非常巨大。 6、我国渤海及东海海域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海水受到某些元素的污染形成的,它导致海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有(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根据藻类的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填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最新2021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20)

第12课时练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胡文2021年 1.石油、煤、天然气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为缓解能源危机:①可以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 气做能源;②可用酒精做能源;③砍伐树木做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① B. ①和④ C. ②和④ D. ④ 2.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量越多越好 B .应通入适量空气 C .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 D .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3.甲烷和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如下: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 1,2H 2(g ) +O 2(g )==2H 2O (g )△H 2, 2H 2(g )+O 2(g )=2H 2O (l )△H 3常温下取体积为4:1的甲烷和氢气混合 气体11.2L (标况),完全燃烧后恢复常温,放出热量为 A.0.4△H 1+0.05△H 3 B.0.4△H 1+0.05△H 2 C.0.4△H 1+0.1△H 3 D.0.4△H 1+0.2△H 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molCH 3COOH 和1mol NaOH 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5.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09上海19)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l Q 、2Q 均为正值): 221222H (g)+Cl (g)2HCl(g)+Q H (g)+Br (g)2HBr(g)+Q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2Q >Q 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 .生成1molHCl 气体时放出l Q 热量 D .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 7.(09天津卷6)已知: 2CO(g)+O 2(g)=2CO 2(g)ΔH=-566 kJ/mol Na 2O 2(s)+CO 2(g)=Na 2CO 3(s)+1/2O 2(g)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 kJ/mol D.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 23 8.(09四川卷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 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1/2H 2SO 4(aq)= 1/2K 2SO 4(aq)+H 2O(l);?H=-57.3kJ/mol C.C 8H 18(I)+ 25/2O 2 (g)=8CO 2 (g)+ 9H 2O (g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H=-5518 kJ/mol 9.(09全国卷Ⅱ11) 已知:2H 2(g )+ O 2(g)=2H 2O(l) ΔH= -571.6KJ· mol -1 CH 4(g )+ 2O 2(g)=CO 2(g)+2H 2O(l) ΔH= -890KJ· mol -1 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 B.1∶3 C .1∶4 D.2∶3 10. (09重庆卷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 (l )+3O 2(g )==2CO 2(g )+3H 2O (g );△H=—1367.0 kJ/mol (燃烧热) B .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3kJ/mol(中和热) C .S (s )+O 2(g )===SO 2(g );△H=—269.8kJ/mol (反应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