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苯筛板塔课程设计

苯甲苯筛板塔课程设计
苯甲苯筛板塔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甲苯筛板塔分离

目录

第一章设计目的、要求以及内容........................... - 4 -

1.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 - 4 -

1.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 - 5 -

1.3安排与要求........................................... - 5 -

第二章设计计算........................................ - 5 -

2.1基础数据的汇总 ....................................... - 5 -

2.1.1组分的物理性质 .................................. - 5 -

2.1.2组分的饱和蒸汽压 ................................ - 5 -

2.1.3组分的气液平衡数据(常温) ...................... - 5 -

2.1.4纯组分的表面张力 ................................ - 5 -

2.1.5组分的液相密度 .................................. - 5 -

2.1.6组分的液体粘度 .................................. - 5 -

2.1.7常压下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 ..................... - 5 -

2.2工艺设计计算......................................... - 5 -

2.2.1进料组成........................................ - 5 -

2.2.2物料衡算........................................ - 5 -

2.2.3回流比的确定 .................................... - 5 -

2.2.4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 - 5 -

2.2.5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 - 5 -

2.3 精馏塔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 15 -

2.3.1操作压力计算 ................................... - 5 -

2.3.2操作温度的计算 ................................. - 5 - 2.3.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 - 5 - 2.3.4平均密度的计算 ................................. - 5 -

2.3.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 - 18 - 2.4精馏塔体工艺尺寸的计算 .............................. - 19 -

2.4.1塔径的计算 ..................................... - 19 - 第三章精馏段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 21 -

3.1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 - 21 - 3.2溢流装置计算........................................ - 21 - 3.3塔板布置............................................ - 22 - 3.4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 - 23 -

3.4.1塔板压降....................................... - 23 -

3.4.2气体通过每层塔板的液柱高度

h ................... - 23 -

p

3.4.3液沫夹带量e v的验算............................. - 24 -

3.4.4漏液的验算 ..................................... - 24 -

3.4.5液泛验算....................................... - 24 - 3.5塔板负荷性能图 ...................................... - 24 -

3.5.1 漏液线......................................... - 24 -

3.5.2液沫夹带线 ..................................... - 25 -

3.5.3液相负荷下限线 ................................. - 26 -

3.5.4液相负荷上限线 ................................. - 26 -

3.5.5液泛线......................................... - 26 -

第四章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 28 -

4.1附件的计算.......................................... - 28 -

4.1.1接管........................................... - 28 -

4.1.2冷凝器......................................... - 31 -

4.1.3 再沸器......................................... - 31 -

4.2 板式塔结构......................................... - 32 -

第五章热量衡算...................................... - 33 -

5.1热量衡算............................................ - 33 -

5.1.1塔顶热量....................................... - 33 -

5.1.2塔底热量....................................... - 34 -

第六章设计结果汇总及参考文献........................... - 35 - 6.1设计结果一览表 ..................................... - 35 -

6.2流程设计图......................................... - 36 -

6.3精馏流程设计方案的确定 ............................. - 37 -

6.4设计思路........................................... - 37 -

6.4.1精馏方式的选定 ............................... - 38 -

6.4.2加热方式 ..................................... - 38 -

6.4.3操作压力的选取 ............................... - 38 -

6.4.4回流比的选择 ................................. - 38 -

6.4.5塔顶冷凝器的冷凝方式与冷却介质的选择.......... - 38 -

6.6.6板式塔的选择 ................................. - 38 - 6.4 参考书目............................................... - 39 -

第一章设计目的、要求以及内容

1.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和生产实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对于一个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也是如此。

化工原理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之后的一个实际教学环节,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度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的能力,能够正确的选用公式进行计算和设计,强化工程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以及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进行的设计,要求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一个实际装置(本次设计为精馏塔装置)的设计,设计中应应对精馏原理、操作、流程及设备的结构、制造、安装、检修进行全面的考虑,最终以简洁的文字、表格及图纸把设计表达出来。本次设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设计。因此,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是培养化工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学生应培养和掌握:

1、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认真负责的设计态度。

设计应结合实际进行,力求经济、实用、可靠和先进。

设计应对生产负责。设计中的每一数据,每一笔一划都要准确可靠,负责到底。

2、独立的工作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在设计中碰到问题和教师进行讨论。教师只是做提示和启发,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在原则上不负责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学生应自己负责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学生可以在设计中可以相互讨论,但不能照抄,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检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最后阶段安排有答辩环节,若答辩不通过,则设计不能通过。

3、精馏装置设计的一般办法和步骤。

4、正确运用各种参考资料。合理选用各种经验公式和数据。

由于所用的资料不同,各种经验公式和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差别。设计者应可能的了解这些公式、数据的来历、实用范围,并能正确的运用。

设计铅,学生应该详细阅读设计指导书,任务书,明确设计目地、任务及内容。设计中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提高效率。

1.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1、选择流程,画流程图。

2、做物料衡算,列出物料衡算表。

3、确定操作条件(压力、温度)。

4、选择合适的回流比,计算理论板数。

5、做热量衡算,列出热量衡算表。

6、选择换热器,计算冷却介质及加热介质用量。

7、完成塔板设计。

8、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3安排与要求

设计进行一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一天)

教师介绍有关课程设计的情况,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应详细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目的、设计任务、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安排好今后两周的工作。

2、设计计算阶段(四~五天)

按设计任务及内容进行设计计算,有时甚至需要对几个不同的方案进行设计计算,并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较好的方案。计算结束后编写出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包含:目录、设计任务书、流程图、设计计算、计算结果及所引用的资料目录等。

设计计算说明书除了有数字计算之外还应有分析,只有数字计算,而无论述分析,这样的设计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通过的。设计部分应列出计算式,代入数值,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应有单位。说明书一律用A4纸写,文字部分要简练,书写要清楚。说明书要标上页码,加上封面,装订成册。

3、答辩(一天)

答辩安排在最后一天进行。答辩前学生应将设计计算说明书装订成册,连同计算机辅助计算一起交给教师。答辩时学生先简要汇报一下自己的设计工作,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章设计计算

2.1基础数据的汇总

2.1.1组分的物理性质

表1 苯和甲苯的物理性质

项目 分子式 分子量M 沸点(℃) 临界温度t C

(℃) 临界压强P C (kPa ) 苯A 甲苯B

C 6H 6 C 6H 5—CH 3

78.11 92.13

80.1 110.6

288.5 318.57

6833.4 4107.7

2.1.2组分的饱和蒸汽压

表2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

温度C 0

80.1 85 90 95 100 105 110.6 0

A P ,kPa

B P ,kPa

101.33 40.0

116.9 46.0

135.5 54.0

155.7 63.3

179.2 74.3

204.2 86.0

240.0

2.1.3组分的气液平衡数据(常温)

表3 常温下苯—甲苯气液平衡数据

温度C 0 80.1 85 90 95 100 105 110.6 液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汽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1.000 1.000

0.780 0.900

0.581 0.777

0.412 0.630

0.258 0.456

0.130 0.262

0 0

2.1.4纯组分表面张力

表4 纯组分的表面张力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苯,mN/m 甲苯,Mn/m

21.2 21.7

20 20.6

18.8 19.5

17.5 18.4

16.2 17.3

2.1.5组分的液相密度

表5 组分的液相密度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苯,kg/3m 甲苯,kg/3m

814 809

805 801

791 791

778 780

763 768

2.1.6组分液体粘度

表6 液体粘度μL

温度(℃) 80 90 100 110 120 苯(mP

a

.s)

甲苯(mP

a .s)

0.308

0.311

0.279

0.286

0.255

0.264

0.233

0.254

0.215

0.228

2.1.7常压下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

表7常压下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

温度t ℃液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x

气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y

110.56 0.00

109.91 1.00 2.50

108.79 3.00 7.11

107.61 5.00 11.2

105.05 10.0 20.8

102.79 15.0 29.4

100.75 20.0 37.2

98.84 25.0 44.2

97.13 30.0 50.7

95.58 35.0 56.6

94.09 40.0 61.9

92.69 45.0 66.7

91.40 50.0 71.3

90.11 55.0 75.5

80.80 60.0 79.1

87.63 65.0 82.5

86.52 70.0 85.7

85.44 75.0 88.5

84.40 80.0 91.2

83.33 85.0 93.6

82.25 90.0 95.9

81.11 95.0 98.0

80.66 97.0 98.8

80.21 99.0 99.61

80.01 100.0 100.0 2.2 工艺设计计算

2.2.1进料组成

操作压力:)

(

a

4000表压

P

处 理 量: h Kg /4400 进料组成: )( %36质量分率

馏出液组成: %97≥(质量分率) 釜液组成: %1≤(质量分率) 塔顶全凝器

回流比: m i n )22.1(R R -= 加料状态: 泡点进料1q = 单板压降: 0.7a kp ≤ 全塔效率: %60

2.2.2物料衡算

(1)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苯 的物质的量:kmol kg M A /11.78= 甲苯的物质的量:kmol kg M B /13.92=

399

.013

.92/64.011.78/36.011

.78/36.0x ==

+F

974

.013.92/03.011.78/97.011

.78/97.0x ==+D

012.013.92/99.011.78/01.011.78/01.0==+W

x

(2)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kmol M F /kg 54.8613.92)399.01(11.78399.0=?-+?= kmol g M D /k 24.8713.92)974.01(11.87974.0=?-+?=

kmol kg M W /96.9113.92)012.01(11.78012.0=?-+?= (3)物料衡算

F

w D Fx Wx D F

W D =+=+x

解: 带入h kmol h kg F /84.5054.864400/4400=== 399.0x =F 974.0=D x 012.0x =W

399.084.50012.0974.084

.50?=?+?=+W D W D

解得:h

km ol D h ol W /45.20/km 39.30==

2.2.3 回流比的确定

(1)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表8 气液相平衡数据

t /℃ 80.1

85 90 95

100 105 110.6 a A kp p / 101.33 116.9 135.5 155.7 179.2 204.2 240.0 a B kp p /

40.0 46.0 54.0 63.3 74.3 86.0 101.33 x/摩尔分数 1.000 0.780 0.581 0.412 0.258 0.130 0 y/摩尔分数

1.000

0.900

0.777

0.633

0.456

0.262

图1

因此根据上图可知:

塔顶:即当974.0x =D 已知该图的曲线方程为: 41.110444.42289.122+-=x x T

所以有:

℃73.8041.110974.0444.42974.0289.122=+?-?=D T

所以查表可知:

kpa

P kpa P B A 0.4033.101==

53.20

.4033

.101===B A D P P α 塔底;

同理得 ℃90.10941.110012.0444.42012.0289.122=+?-?=W T 所以查表可知pa P A k 0.240= pa P B k 33.101=

即 37.233

.101240===

B A W P P α 平均相对挥发度: 45.2=?=W D ααα 进料温度(泡点温度): 36.0x =F

℃72.9641.11036.0444.4236.0289.122

=+?-?=F T

(2)平衡线方程的求算

气液相平衡方程 y

y

y

y

y

y

x 45.145.2)1()1(-=

--=

--=

αααα

(3)q 线方程

进料状态由五种,即过冷液体进料(1>q ),饱和液体进料(1q =),气液混合进料(10<

q x =F x 。

(4)最小回流比

399.0==F p x x p

p

p y y x 45.145.2-=

由以上两式可得

619.0=p y 61.1399

.0-619.0619

.0-974.0min ==

--=p

p p D x y y x R

(5)回流比的确定

因为min )22.1(R R -=

所以确定回流比为 42.261.15.15.1min =?=?=R R

2.2.4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1) 图解法

上表表7常压下苯——甲苯的气液平衡数据

温度t ℃ 液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x 气相中苯的摩尔分率

y 110.56 0.00 109.91 1.00 2.50 108.79 3.00 7.11 107.61 5.00 11.2 105.05 10.0 20.8 102.79 15.0 29.4 100.75 20.0 37.2 98.84 25.0 44.2 97.13 30.0 50.7 95.58 35.0 56.6 94.09 40.0 61.9 92.69 45.0 66.7 91.40 50.0 71.3 90.11 55.0 75.5 80.80 60.0 79.1 87.63 65.0 82.5 86.52 70.0 85.7 85.44 75.0 88.5 84.40 80.0 91.2 83.33

85.0

93.6

82.25 90.0 95.9 81.11 95.0 98.0 80.66 97.0 98.8 80.21 99.0 99.61 80.01 100.0 100.0

根据上图绘制气液平衡图,并做出苯-甲苯物系的精馏分离理论塔板数。

图2

通过作图可知理论塔板数为16块,其中精馏段有8块,提馏段有8块。

(2)逐板计算法

①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液相质量流量:h kmol D R L /49.4945.2042.2=?=?= 精馏段气相质量流量:h mol D L V /k 94.6945.2049.49=+=+=

精馏段操作方程:D n D n n x V

D

V L R x x R R +=+++=

+x 11y 1 即得:

28.071.0y 1+=+n n x ...........................①式 ②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提馏段气相质量流程:)1(/k 94.69,===q h mol V V 因为 提馏段液相质量流程:h ol W V L /km 33.10039.3094.69''=+=+=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W m

W m m W

L W

x W L L x V W V L x x y '''''''1---=+-=+ 即得:

0043.043.1y 1-=+m m x ..........................②式 ③相平衡方程

通过上述计算已知相平衡方程为: y

y

y

y

y

y

x 45.145.2)1()1(-=

--=

--=

αααα.................③式

④ 逐板计算

利用精馏段的操作方程、提馏段操作方程以及相平衡方程,可自上而下逐板计算所需的理论板数。 因塔顶为全凝器,则974.01==D x y 。

由③式求得第一块下降液体组成

939.0974

.045.145.2974

.0x 1=?-=

利用精馏段操作线,即①式计算第二块板上升蒸汽组成为: 947.028.0939.071.02=+?=y

交替使用 ③ 和①式 则计算过程如下:

879.0947

.045.145.2947

.0x 2=?-= 904.028.0879.071.03=+?=y

794.0904

.045.145.2904

.0x 3=?-= 843.028.0794.071.04=+?=y

687.0843

.045.145.2843

.0x 4=?-= 768.028.0687.071.05=+?=y

575.0768

.045.145.2768

.0x 5=?-= 688.028.0575.071.06=+?=y

474.0688

.045.145.2688

.0x 6=?-= 616.028.0939.071.07=+?=y

396.0616

.045.145.2616

.0x 7=?-= 561.028.0396.071.08=+?=y

343.0561.045.145.2561

.0x 8=?-=

当计算到8x 时,即可得F x x <8,故改用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即式②,

486.00043.0343.043.1y 9=-?=

279.0486

.045.145.2486

.0x 9=?-=

394.00043.0279.043.1y 10=-?=

210.0394

.045.145.2394

.0x 10=?-=

296.00043.0210.043.1y 11=-?=

146.0296

.045.145.2296

.0x 11=?-= 205.00043.0146.043.1y 12=-?=

095.0205

.045.145.2205

.0x 12=?-=

132.00043.0095.043.1y 13=-?= 058.0132

.045.145.2132

.0x 13=?-= 079.00043.0058.043.1y 14=-?=

034.0079

.045.145.2079

.0x 14=?-= 044.00043.0034.043.1y 15=-?=

018.0044

.045.145.2044

.0x 15=?-= 021.00043.0018.043.1y 16=-?=

009.0021

.045.145.2021

.0x 16=?-=

当计算到16x 时,即可得出W x x <16

,所以计算停止。

整理上述计算过程即可得数据如下表: 表 9 板号 1 2 3 4 5 6 7 8 x 0.939 0.879 0.794 0.687 0.575 0.474 0.396 0.343<0.36 y 0.974 0.947 0.904 0.843 0.768 0.688 0.616 0.561 板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x 0.279 0.210 0.146 0.095 0.058 0.034 0.018 0.009<0.01 y 0.486 0.394 0.296 0.208 0.132 0.079 0.044 0.021

所以,通过计算可知理论塔板数为16块,且与作图法得出相同结论。

2.2.5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有给定的条件可知全塔效率(T E )为60%

且 T

E N N 理

实= 所以可知

精馏段:(块)

实146.08

==

N 提馏段:(块)

实146

.08

==N

故综上所述 理论塔板数为16块,实际塔板数为28块,其中15块为进料板,精馏段14块板,提馏段为14块板。

苯-甲苯精馏塔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苯——甲苯混合体系分离过程设计 二、课题条件(原始数据) 1、设计方案的选定 原料:苯、甲苯 年处理量:108000t 原料组成(甲苯的质量分率):0.5 塔顶产品组成:%99>D x 塔底产品组成:%2

设计容 摘要: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二元物系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在确定的工艺要求下,确定设计方案,设计容包括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塔辅助设备设计计算,精馏工艺过程流程图,精馏塔设备结构图,设计说明书。关键词:板式塔;苯--甲苯;工艺计算;结构图 一、简介 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根据塔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设置一定数目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液层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填料塔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向上(也有并流向下者)与液相接触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属微分接触操作过程。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1)生产能力大;(2)传热、传质效率高;(3)气流的摩擦阻力小;(4)操作稳定,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5)结构简单,材料耗用量少;(6)制造安装容易,操作维修方便。此外,还要求不易堵塞、耐腐蚀等。 板式塔大致可分为两类:(1)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浮阀、筛板、导向筛板、新型垂直筛板、蛇形、S型、多降液管塔板;(2)无降液管的塔板,如穿流式筛板(栅板)、穿流式波纹板等。工业应用较多的是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浮阀、筛板、泡罩塔板等。 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味甜、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甲苯是最简单,最重要的芳烃化合物之一。在空气中,甲苯只能不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甲苯的熔点为-95 ℃,沸点为111 ℃。甲苯带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味(与苯的气味类似),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清澈如水的液体,密度为0.866克/厘米3,对光有很强的折射作用(折射率:1,4961)。甲苯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焙烧水吸收SO 2 炉送出的混合气体(先冷却)中的SO2,其余为惰性组分,采用清水进行吸收。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5℃ (三)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二设计方案简介 2.1方案的确定 用水吸收SO 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 2 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O 2 2.2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对于水吸收SO 2 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阶梯环是对鲍尔环的改进。与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由于高径比减少,使得气体绕填料外壁的平均路径大为缩短,减少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锥形翻边不仅增加了填料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填料之间由线接触为主变成以点接触为主,这样不但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同时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阶梯环的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成为目前所使用的环形填料中最为优良的一种。 2.3设计步骤 本课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设计 (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二)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三)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四)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 三、工艺计算 3.1基础物性数据 3.1.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5℃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为ρ L =997.1 kg/m3 粘度为μ L =0.0008937 Pa·s=3.2173kg/(m·h) 表面张力为σ L =71.97 dyn/cm=932731 kg/h2 SO 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 L =1.724×10-9m2/s=6.206×10-6m2/h (依Wilke-Chang 0.5 18r 0.6 () 1.85910 M T D V φ μ - =?计算,查《化学工程基础》) 3.1.2 气相物性数据 设进塔混合气体温度为25℃,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Vm=Σy i M i=0.1×64.06+0.9×29=32.506g/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苯-甲苯体系板式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苯-甲苯体系板式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 分离含苯35% ,甲苯65%的二元均相混合液,要求所得单体溶液的浓度不低于97% 。(以上均为质量分率) 物料处理量:20000吨/年。(按300天/年计) 物料温度为常温(可按20℃计)。 ?设计内容 设计一常压下连续操作的板式精镏塔,设计内容应包含: 方案选择和流程设计; 工艺计算(物料、热量衡算,操作方式和条件确定等),主要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塔高、塔径); 主体设备设计,塔板选型和布置,流体力学性能校核,操作负荷性能图,附属设备选型; 绘制工艺流程示意图、塔体结构示意图、塔板布置图; (设计图纸可手工绘制或CAD绘图) ?计算机辅助计算要求 物性计算 ①编制计算二元理想混合物在任意温度下热容的通用程序;

②编制计算二元理想混合物在沸腾时的汽化潜热的通用程序。 气液相平衡计算 ①编制计算二元理想混合物在任意温度下泡点、露点的通用程序; ②编制计算二元理想混合物在给定温度、任意组成下气液分率及组成的通用程序。 精馏塔计算 ①编制计算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液最小回流比的通用程序; ②编制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液精馏塔理论塔板逐板计算的通用程序。 采用上述程序对设计题目进行计算 ?报告要求 设计结束,每人需提交设计说明书(报告)一份,说明书格式应符合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其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前言、章节内容,对所编程序应提供计算模型、程序框图、计算示例以及文字说明,必要时可附程序清单;说明书中各种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若需图线一律采用坐标纸(或计算机)绘制;引用数据和计算公式须注明出处(加引文号),并附参考文献表。说明书前后应有目录、符号表;说明书可作封面设计,版本一律为十六开(或 A4幅面)。 摘要 化工生产和现在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色各样的化工产品。设计化工单元操作,一方面综合了化学,物理,化工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根据课程任务设计优化流程和工艺,另一方面也要结合计算机等辅助设备和机械制图等软件对数据和图形进行处理。 本次设计旨在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苯和甲苯化学性质相同,可按理想物系处理。通过所学的化工原理理论知识,根据物系物理化学特性及热力学参数,对精馏装置进行选型和优化,对于设备的直径,高度,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组成等)对其生产效果,如产量、质量、消耗、操作费用

年处理量18万吨苯—甲苯混合液的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HaiBin College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年处理量18万吨苯—甲苯混合液的连续 精馏塔的设计 院(系、部):化学工程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签名: 2015 年4 月12 日

摘要 目前用于气液分离的传质设备主要采用板式塔,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过程。浮阀塔在操作弹性、塔板效率、压降、生产能力以及设备造价等方面都比较优越。其主要特点是在塔板的开孔上装有可浮动的浮阀,气流从浮阀周边以稳定的速度水平进入塔板上液层进行两相接触,浮阀可根据气体流量的大小上下浮动,自行调节。其中精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包括塔高、塔径、塔板各部分尺寸的设计计算,塔板的布置,塔板流体力学性能的校核及绘出塔板的性能负荷图。 关键词:气液传质分离;精馏;浮阀塔

ABSTRACT Currently,the main transferring equipment that used for gas-liquid separation is tray column. For the separation of binary, we should use a continuous process. The advantages of the float value tower lie in the flexibility of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operation, pressure drop, producing capacity, and equipment costs. Its main feature is that there is a floating valve on the hole of the plate, then the air can come into the tray plate at a steady rate and make contract with the level of liquid, so that the flow valve can fluctuate and control itself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air.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distillation designing includ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ower height, the tower diameter, the size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tray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ray, and the check of the hydrodynamics performance of the tray. And then draw the dray load map. Key words:gas-liquid mass transfer;rectification;valve tower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吸收塔汇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课题: 设计水吸收半水煤气体混合物中的二氧化碳的填料吸收塔设计者:王涛 学号:1043082002 指导老师:曹丽淑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3 1.1设计题目????????????????????????????????????????????????????????????????????????????????????????????3 1.2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3 1.3设计内容???????????????????????????????????????????????????????????????????????????????????????????????3 第二章设计方案???????????????????????????????????????????????????????????????????????????????????????????4 2.1设计流程的选择及流程图??????????????????????????????????????????????????????????????????????4 第三章填料塔的工艺设计??????????????????????????????????????????????????????????????????????????????4 3.1气液平衡关系????????????????????????????????????????????????????????????????????????????????????????4 3.2吸收剂用量???????????????????????????????????????????????????????????????????????????????????????????5 3.3计算热效应???????????????????????????????????????????????????????????????????????????????????????????5 3.4定塔径??????????????????????????????????????????????????????????????????????????????????????????????????6 3.5喷淋密度的校核?????????????????????????????????????????????????????????????????????????????????????6 3.6体积传质系数的计算??????????????????????????????????????????????????????????????????????????????7 3.7填料层高度的计算??????????????????????????????????????????????????????????????????????????????????8 3.8附属设备的选择???????????????????????????????????????????????????????????????????????????????????9第四章设计结果概要??????????????????????????????????????????????????????????????????????????????????15第五章设计评价 ?????????????????????????????????????????????????????????????????????????????????? 17

苯-甲苯板式精馏塔的课程设计

目录 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3) 设计题目: (3)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3) 三、设计内容: (3) 一.概述 (5) 1.1 精馏塔简介 (5) 1.2 苯-甲苯混合物简介 (5) 1.3 设计依据 (5) 1.4 技术来源 (6) 1.5 设计任务和要求 (6) 二.设计方案选择 (6) 2.1 塔形的选择 (6) 2.2 操作条件的选择 (6) 2.2.1 操作压力 (6) 2.2.2 进料状态 (6) 2.2.3 加热方式的选择 (7) 三.计算过程 (7) 3.1 相关工艺的计算 (7) 3.1.1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7) 3.1.2 物料衡算 (8) 3.1.3 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 (8) 3.1.4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和操作线方程 (9) 3.1.5逐板法求理论塔板数 (10) 3.1.6 全塔效率的估算 (11) 3.1.7 实际板数的求取 (13) 3.2 精馏塔的主题尺寸的计算 (13) 3.2.1 精馏塔的物性计算 (13) 3.2.2 塔径的计算 (15) 3.2.3 精馏塔高度的计算 (17) 3.3 塔板结构尺寸的计算 (18) 3.3.1 溢流装置计算 (18) 3.3.2塔板布置 (19) 3.4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21) 3.4.1 塔板压降 (21)

3.4.2液面落差 (22) 3.4.3液沫夹带 (22) 3.4.4漏液 (22) 3.4.5 液泛 (23) 3.5 塔板负荷性能图 (23) 3.5.1漏夜线 (23) 3.5.2 液泛夹带线 (24) 3.5.3 液相负荷下限线 (25) 3.5.4 液相负荷上限线 (25) 3.5.5 液泛线 (26) 3.6 各接管尺寸的确定 (29) 3.6.1 进料管 (29) 3.6.2 釜残液出料管 (29) 3.6.3 回流液管 (30) 3.6.4塔顶上升蒸汽管 (30) 四.符号说明 (30) 五.总结和设计评述 (3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甲苯浮阀精馏塔共19页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 流程示意图 冷凝器→塔顶产品冷却器→苯的储罐→苯 ↑↓回流 原料→原料罐→原料预热器→精馏塔 ↑回流↓ 再沸器← → 塔底产品冷却器→甲苯的储罐→甲苯 3.2 流程和方案的说明及论证 3.2.1 流程的说明 首先,苯和甲苯的原料混合物进入原料罐,在里面停留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泵进入原料预热器,在原料预热器中加热到泡点温度,然后,原料从进料口进入到精馏塔中。因为被加热到泡点,混合物中既有气相混合物,又有液相混合物,这时候原料混合物就分开了,气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上升,而液相混合物在精馏塔中下降。气相混合物上升到塔顶上方的冷凝器中,这些气相混合物被降温到泡点,其中的液态部分进入到塔顶产品冷却器中,停留一定的时间然后进入苯的储罐,而其中的气态部分重新回到精馏塔中,这个过程就叫做回流。液相混合物就从塔底一部分进入到塔底产品冷却器中,一部分进入再沸器,在再沸器中被加热到泡点温度重新回到精馏塔。塔里的混合物不断重复前面所说的过程,而进料口不断有新鲜原料的加入。最终,完成苯与甲苯的分离。 3.2.2 方案的说明和论证

本方案主要是采用浮阀塔。 精馏设备所用的设备及其相互联系,总称为精馏装置,其核心为精馏塔。常用的精馏塔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类,通称塔设备,和其他传质过程一样,精馏塔对塔设备的要求大致如下: 一:生产能力大:即单位塔截面大的气液相流率,不会产生液泛等不正常流 动。 二:效率高:气液两相在塔内保持充分的密切接触,具有较高的塔板效率或传质效率。 三:流体阻力小:流体通过塔设备时阻力降小,可以节省动力费用,在减压操作是时,易于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 四:有一定的操作弹性:当气液相流率有一定波动时,两相均能维持正常的流动,而且不会使效率发生较大的变化。 五: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检修方便。 六:能满足某些工艺的特性:腐蚀性,热敏性,起泡性等。而浮阀塔的优点正是: 而浮阀塔的优点正是: 1.生产能力大,由于塔板上浮阀安排比较紧凑,其开孔面积大于泡罩塔板,生产能力比泡罩塔板大 20%~40%,与筛板塔接近。 2.操作弹性大,由于阀片可以自由升降以适应气量的变化,因此维持正常操作而允许的负荷波动范围比筛板塔,泡罩塔都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31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 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 处理含苯煤气2000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 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塔径的计算; ③其他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 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 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 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 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 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SO2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论文

SO2填料吸收塔課程設計 專業班級:化工0803班 姓名:*** 學號:****** 指導老師:*****

目錄 一·目的和要求 二·設計任務 三·設計方案 1.吸收劑的選擇 2.塔內氣液流向的選擇 3.吸收系統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圖及說明) 4.填料的選擇 四·工藝計算 1.物料衡算,吸收劑用量,塔底吸收液濃度 2.塔徑計算 3.填料層高度計算 4.填料層壓降計算 5.填料吸收塔的主要附屬構件簡要設計 6.動力消耗的計算與運輸機械的選擇(對吸收劑)五·設備零部件管口的設計計算及選型 六·填料塔工藝數據表 填料塔結構數據表 物性數據表 七·對本設計的討論 八·主要符號說明 九·參考文獻

一·目的和要求 1.進行查閱專業資料、篩選整理數據及化工設計的基本訓練; 2.進行過程計算及主要設備的工藝設計計算,獨立完成吸收單元的設計;用簡潔的文字和圖表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和計算結果; 3.建立和培養工程技術觀點; 4.初步具備從事化工工程設計的能力,掌握化工設計的基本程式和方法。 5.獨立完成課程設計任務。 二·設計任務 1.題目:SO2填料吸收塔 2 生產能力:SO2爐氣的處理能力為1500 m3/h(1atm,30℃時的體積) 3 爐氣組成:原料氣中含SO2為9%(v),其餘為空氣 4 操作條件: P=1atm(絕壓) t=30 ℃ 5 操作方式:連續操作 6 爐氣中SO2的回收率為95% 三·設計方案 1.吸收劑的選擇 用水做吸收劑。水對SO2有較大的溶解度,有較好的化學穩定性,有較低的粘度,廉價、易得、無毒、不易燃燒 2.塔內氣液流向的選擇 在填料塔中,SO2從填料塔塔底進入,清水從塔頂由液體噴淋裝置均勻淋下。 3.吸收系統工藝流程(工藝流程圖及說明) 二氧化硫爐氣經由風機從塔底鼓入填料塔中,與由離心泵送至塔頂的清水逆流接觸,在填料的作用下進行吸收。經吸收後的尾氣由塔頂排除,吸收了SO2的廢水由填料塔的下端流出。 4.填料的選擇 可選擇(直徑)25mm塑膠鮑爾環填料(亂堆)。特性數據如下: 比表面積α:209 m2/m3

苯甲苯精馏塔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北师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11 题目: 苯—甲苯精馏塔设计

前言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容,是在学习过基础课程和化工原理理论与实践后,进一步学习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设计可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得到化工设计能力的基本锻炼,更能从实践中培养工程意识、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 此次化工原理设计是精馏塔的设计。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十分重要的设备,它是利用两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连续的高纯度分离。在精馏塔中,料液自塔的中部某适当位置连续的加入塔,塔顶设有冷凝器将塔顶蒸汽冷凝为液体。冷凝液的一部分(称回流液)回入塔顶,其余作为塔顶产品(称馏出液)连续排出。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上升,来自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液从塔顶逐渐下降,气液两相在塔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质传热过程,使混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精馏塔的分离程度不仅与精馏塔的塔板数及其设备的结构形式有关,还与物料的性质、操作条件、气液流动情况等有关。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热、传质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贮存、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仪表。由这些设备、仪表等构成精馏过程的生产系统,即本次所设计的精馏装置。 课程设计是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我们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能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还应当具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一次让我们接触实际生产的良好机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认真去对待每一项任务,为毕业论文等奠定基础。更为将来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虽然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在平常的化工原理课程学习中总是只针对局部进行计算,而对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缺乏认识,所以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垂阅者提出意见,在此表示深切的意。 作者 2013年12月

苯与甲苯精馏塔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年处理5.4万吨苯-甲苯精馏装置设计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101班 姓名:董煌杰 学号:10114308(14) 指导教师:陈建辉 完成日期:2013年1月17日

序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必 修的三大环节之一,起着培养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目录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书 (1) 二、设计计算 (3) 1)设计方案的选定及基础数据的搜集 (3) 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7) 3) 塔板数的确定 (9) 4)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5) 5)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21) 6)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23) 7) 塔板负荷性能图 (27) 三、个人总结 (36) 四、参考书目 (37)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氨气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采用清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2000m3/h,其中含氨为8%(体积分数),混合气体的进料温度为25℃。要求: ①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5%(体积分数); 2. 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3)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8倍。 3. 填料类型 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4. 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和说明 (2)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3)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4)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5)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6)绘制液体分布器施工图 (7)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8)设计参数一览表; (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A3号图纸); (10)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A3号图纸); (11)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目录 前言 (1) 1. 水吸收氨气填料塔工艺设计方案简介 (4) 1.1任务及操作条件 (4) 1.2设计案的确定 (4) 1.3填料的选择 (5) 2. 工艺计算 (6) 2.1 基础物性数据 (6) 2.1.1液相物性的数据 (6) 2.1.2气相物性的数据 (6) 2.1.3气液相平衡数据 (6)

2.1.4 物料衡算 (7) 2.2 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8) 2.2.1 塔径的计算 (8) 2.2.2 填料层高度计算 (9) 2.2.3 填料层压降计算 (12) 2.2.4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13) 3. 辅助设备的计算及选型 (15) 3.1填料支承设备 (15) 3.2填料压紧装置 (16) 3.3液体再分布装置 (16) 4. 设计一览表 (17) 5. 后记 (18) 6. 参考文献 (19) 7. 主要符号说明 (20) 8. 附图(工艺流程简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 前言 在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食品、医药及环保等部门,塔设备属于使用量大应用面广的重要单元设备。塔设备广泛用于蒸馏、吸收、萃取、洗涤、传热等单元操作中。所以塔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将气体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吸收操作是气体混合物分离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板式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连续精馏板式塔的设计专业年级:11级化工本2 姓名:申涛 指导老师:代宏哲 2014年7月

目录 一序言 (3) 二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 (4) 三设计计算 (5) 1.1 设计方案的选定及基础数据的搜集 (5) 1.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8) 1.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2) 1.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7) 1.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8) 1.6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21) 1.7 塔板负荷性能图 (24) 四设计结果一览表 (30) 五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31) 5.1附件的计算 (31) 5.1.1接管 (31) 5.1.2冷凝器 (33) 5.1.3 再沸器 (33) 5.2 板式塔结构 (34) 六参考书目 (36) 七设计心得体会 (36) 八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序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设计

资料 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化工生产常需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方法。塔设备一般分为阶跃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 筛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生产能力大于%,板效率提高产量15%左右;而压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筛板塔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塔板的造价可减少40%左右;安装容易,也便于清理检修。本次课程设计为年处理含苯质量分数36%的苯-甲苯混合液4万吨的筛板精馏塔设计,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使气(或汽)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精馏条件的确定 (1) 精馏的加热方式 (1) 精馏的进料状态 (1) 精馏的操作压力 (1) 确定设计方案 (1) 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2) 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2) 保证安全生产 (2) 第二章设计计算 (3) 设计方案的确定 (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 原料液进料量、塔顶、塔底摩尔分率 (3)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3) 物料衡算 (3) 塔板计算 (4) 理论板数NT的求取 (4) 全塔效率的计算 (6) 求实际板数 (7) 有效塔高的计算 (7)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操作压力的计算 (8) 操作温度的计算 (8) 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8) 平均密度的计算 (10) 液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11) 液体平均黏度的计算 (12) 气液负荷计算 (13)

苯-甲苯连续精馏浮阀塔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苯-甲苯连续精馏浮阀塔设计 设计条件: 常压: 1p atm = 处理量: 100Kmol h 进料组成: 0.45f x = 馏出液组成: 98.0=d x 釜液组成: 02.0=w x (以上均为摩尔分率) 塔顶全凝器: 泡点回流 回流比: min (1.1 2.0)R R =- 加料状态: 0.96q = 单板压降: 0.7a kp ≤ 设 计 要 求 : (1) 完成该精馏塔的工艺设计(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筛板塔的设计算)。 (2) 画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塔板负荷性能图、精馏塔工艺条件图。 (3) 写出该精馏塔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结果汇总和设计评价。

目录 摘要 ........................................................................................................................................................................... I 绪论 (1) 设计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3) 第一章塔板的工艺计算 (5) 1.1基础物性数据 (5) 1.2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5) 1.2.1已知条件 (5) 1.2.2物料衡算 (5) 1.2.3平衡线方程的确定 (6) 1.2.4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7) 1.2.5操作线方程 (7) 1.2.6用逐板法算理论板数 (7) 1.2.7实际板数的求取 (8) 1.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9) 1.3.1进料温度的计算 (9) 1.3.2操作压力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9) 1.3.4平均密度计算 (10) 1.3.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11) 1.3.6液体平均粘度计算 (12) 1.4 精馏塔工艺尺寸的计算 (12) 1.4.1塔径的计算 (12) 1.4.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14) 1.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4) 1.5.1溢流装置计算 (14) 1.6浮阀数目、浮阀排列及塔板布置 (15) 1.7塔板流体力学验算 (16) 1.7.1计算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静压头降h f (16) 1.7.2计算降液管中清夜层高度Hd (17) 1.7.3计算雾沫夹带量e V (18) 1.8塔板负荷性能图 (19) 1.8.1雾沫夹带线 (19) 1.8.2液泛线 (19) 1.8.3 液相负荷上限线 (21) 1.8.4漏液线 (21) 1.8.5液相负荷下限线 (21) 1.9小结 (22) 第二章热量衡算 (23) 2.1相关介质的选择 (23) 2.1.1加热介质的选择 (23) 2.1.2冷凝剂 (23) 2.2热量衡算 (23) 第三章辅助设备 (28)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焙烧水吸收SO 2 炉送出的混合气体(先冷却)中的SO2,其余为惰性组分,采用清水进行吸收。混合气体的处理量m3/h 2000 含量(体积分数)10% 混合气体SO 2 的回收率不低于97% SO 2 吸收剂的用量与最小用量之比 1.3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5℃ (三)设计内容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 (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 (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 (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二设计方案简介 2.1方案的确定 属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为提高传质效率,选用逆流吸收流用水吸收SO 2 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 程。因用水作为吸收剂,且SO 2 2.2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对于水吸收SO 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 2 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38聚丙烯阶梯环填料。

阶梯环是对鲍尔环的改进。与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由于高径比减少,使得气体绕填料外壁的平均路径大为缩短,减少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锥形翻边不仅增加了填料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填料之间由线接触为主变成以点接触为主,这样不但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同时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阶梯环的综合性能优于鲍尔环,成为目前所使用的环形填料中最为优良的一种。 2.3设计步骤 本课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设计 (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二)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三)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四)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 三、工艺计算 3.1基础物性数据 3.1.1 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5℃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为ρ L =997.1 kg/m3 粘度为μ L =0.0008937 Pa·s=3.2173kg/(m·h) 表面张力为σ L =71.97 dyn/cm=932731 kg/h2 SO 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 L =1.724×10-9m2/s=6.206×10-6m2/h (依Wilke-Chang 0.5 18r 0.6 () 1.85910 M T D V φ μ - =?计算,查《化学工程基础》) 3.1.2 气相物性数据 设进塔混合气体温度为25℃,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Vm=Σy i M i=0.1×64.06+0.9×29=32.506g/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苯-甲苯精馏塔设计

西北师范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11 题目: 苯—甲苯精馏塔设计 学生姓名: 卢东升 学号: 201173020228 2014年1月3日

前言 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在学习过基础课程和化工原理理论与实践后,进一步学习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设计可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得到化工设计能力的基本锻炼,更能从实践中培养工程意识、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 此次化工原理设计是精馏塔的设计。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十分重要的设备,它是利用两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连续的高纯度分离。在精馏塔中,料液自塔的中部某适当位置连续的加入塔内,塔顶设有冷凝器将塔顶蒸汽冷凝为液体。冷凝液的一部分(称回流液)回入塔顶,其余作为塔顶产品(称馏出液)连续排出。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上升,来自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液从塔顶逐渐下降,气液两相在塔内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质传热过程,使混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精馏塔的分离程度不仅与精馏塔的塔板数及其设备的结构形式有关,还与物料的性质、操作条件、气液流动情况等有关。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热、传质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贮存、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仪表。由这些设备、仪表等构成精馏过程的生产系统,即本次所设计的精馏装置。 课程设计是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我们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能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还应当具备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一次让我们接触实际生产的良好机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时机认真去对待每一项任务,为毕业论文等奠定基础。更为将来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虽然为此付出了很多,但在平常的化工原理课程学习中总是只针对局部进行计算,而对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缺乏认识,所以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垂阅者提出意见,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 作者 2013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