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生活2009-02-09 20:13:44 阅读213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看了迟毓凯博士的报告一一《教师心理调试与辅导》,感触颇深,迟博士把话说到我们教师的心坎上了。

一、教师的生活。

迟博士说,有个教师给他发了个短信:

起的比公鸡早,

睡的比小姐晚,

干的比驴还累,

混的比猪还惨,

管的比警察还宽。

这话是有点夸张,却是中小学教师生活的写照,我很赞同这个看法。确实,中小学教师生活非常

艰苦,在城镇,一个班八、九十人,教师管不过来

二、教师的工作环境。

迟博士说,现在教师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概括:

1、学生难教:态度差、动机弱、差别大;

2、家长难处:要求高、心眼多、意见大;

3、学校难呆:评比多、检查多、成就少。

现在老师的工作压力确实很大,对学生,教师是想管不敢管,骂不得,打不得,说又说不服。有

一位初中的老师跟我说,她上课时,有一位学生听MP3,她劝说了几句,学生不理她,她便没收”了MP3,这学生便要老师赔偿500元,说老师弄坏了他的MP3,价值200多元,精神损失费200多元,合计500

元。学生的态度令人发指。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在部分家长,更是不可理喻,孩子手痛脚伤,都要怪罪到教师身上来,又是责骂,又是赔偿,

弄得老师无心教学。更有一些媒体追风捉影,尽报道教师的不是,弄得教师人心慌慌。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人类文明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当人们急躁心理岀

现的时候,当师道尊严过早损落的时候,教师的压力就非常大。

人们习惯于把社会问题归因于教育,把教育的问题归因于教师,这时,教师的压力就特别大。

三、教师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迟博士说了几点:

1、抓住一个关键:有了问题主动想办法。

2、围绕两个中心:针对问题和针对情绪。

3、用好三大策略:直面问题、转换观念、自我训练

4、参考十大方法:①直面问题,②寻求支持,③有序安排,④离开现场,⑤别太较真,⑥运动宣

泄,⑦尽情娱乐,⑧施撒爱心,⑨放松想象,⑩重构认知。

有了问题要主动想办法。问题是躲不过的,有了问题要主动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有了压力也要主动想办法减缓压力,减缓压力的办法很多,如倾诉、跑步、打球、听音乐、跳舞、喝酒、摔东西等。迟博士说,选择减缓压力的方法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以不损人害己为前提(不要以骂人减缓压力)

2 、以适合自己为首选(选择的方法要适合自己)

3 、以悦己怡人为上选(以慈善活动减缓压力最好)

4 、以经济方便为原则(不要用摔打贵重物品来减缓压力)

针对问题和针对情绪。面对问题,要抓紧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工作做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问题解决了,压力也就解除了。如果一时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改变自己的情绪。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尽量从好的方面思考问题,就会减缓自己的压力。

直面问题。迟博士说,面对问题,教师应有以下三点思考:

1 、教育的性质: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我认为,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脑力劳动。既然是脑力劳动,就不可避免要承受心智活动,直面心理

压力。

2 、对专家的观点:信专家,还是信自己?

我认为,有时要信专家,有时要信自己。比如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每“ 一个学生都能教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如果我们用以上专家的话要求自己,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有时也不利于解决问题。迟博士说,真正的专家,说话常常是片面的,正因为片面,他的话才深刻,面对专家的观点,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说话,用自己的大脑说话,这样,才不会被压力压倒。

3 ,自身的定位: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想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对不能做好的事情,就听天由命吧。

我们不能做好所有的事情,不可能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要爱护自己,不要被他人累倒,自己和他人都是重要的,不要为他人

而迷失自己。

转换观念。迟博士说,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人的心理

反应有以下规律:

发生事件——自我观、人际观、世界观——心理行为反应。

当事件已经发生,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无法回避时,我们要转换观念,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如当你失恋,无法弥补时,就不要再想怎样留住对方的心,而要想“中华儿女千千万,这个不行咱就换”。

自我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倾诉、放松、活动、兴趣、营养等。

倾诉是减缓压力的妙方。把你的痛苦和烦恼说出来,会感到很舒畅。倾诉的对象可以是你信任的

人、你喜欢的人、关心你的人等。

放松:听音乐、看电视等。

活动:散步、打球等。

兴趣:培养自己的爱好,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下棋、跳舞等

营养:吃某些食品,会使人心情舒畅,如香蕉、葡萄等。

四、教师如何过得快乐健康。

迟博士说了4 点:

1 、向孩子学习:学会自得其乐

增强控制能力

2、向强者学习:

3 、向愚者学习:选择注意焦点

4 、向苦难学习:享受自我幸福

我们平时常说“苦并快乐着”,这是提醒我们要向强者学习,要向苦难学习。可我们平时很少关注

向孩子学习,向愚者学习。孩子总会自得其乐,愚者因无欲望心,或欲望较弱,因而总是很快乐的。我们

应学会自得其乐,减少个人欲望,那样才会快乐。

迟博士说的都是我们平时接触的或经历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更多关注和思考这些问题,迟博士

的话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