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大贤煤矿勘查报告正文

盂县大贤煤矿勘查报告正文
盂县大贤煤矿勘查报告正文

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贤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

二OO六年十一月·太原

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贤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技术中心

编写人白翠花

主任郭景林

总工程师郭景林

经理张春燕

提交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

提交时间2006年11月

报告编制人员

文字目录

第一章概况 (1)

第一节目的任务 (1)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3)

第三节自然地理 (5)

第四节矿井及小窑 (7)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8)

第二章矿井地质 (11)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11)

第二节矿井地质 (12)

第三章煤层与煤质 (16)

第一节煤层 (16)

第二节煤质 (18)

第四章水文地质 (23)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23)

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27)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29)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33)

第五节供水 (34)

第五章工程地质 (35)

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35)

第二节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 (36)

第三节环境地质 (38)

第六章地质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39)

第一节地质勘查工作 (39)

第二节矿井地质工作 (43)

第七章矿山开采 (44)

第一节煤矿设计建设情况 (44)

第二节煤矿生产情况 (48)

第三节探采对比 (48)

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50)

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50)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50)

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型划分 (52)

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2)

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53)

第九章结论 (54)

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1 1 区域地质图1:50000

2 2 地形地质图及水文地质图1:5000

3 4 3

4

地层综合柱状图

煤岩层对比图

1:500

1:500

5 6 5—1

5—2

1—1剖面图

2—2剖面图

1:2000

1:2000

7 8 9 6—1

6—2

6—3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9下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

1:5000

1:5000

10 7—1 8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

11

12 7—2

7—3

9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

1:5000

13

14 8—1

8—2

9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

15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

1:5000

1:5000

附表目录

1.钻探工程一览表

2.8号煤层钻孔综合利用成果表附表1—3 附表4—6

3.9号煤层钻孔及井下见煤点综合利用成果表4.9下号煤层钻孔综合利用成果表

5.15号煤层钻孔及井下见煤点综合利用成果表6.9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

7.9下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

8.15号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附表7—10 附表11

附表12—15 附表16—20 附表21

附表22—25

9.截止2006年6月整合后煤矿各煤层资源/储量估

算结果汇总表

附表26

10.整合前煤矿各煤层占用资源/储量统计表11.新增区与减少区各煤层占用资源/储量统计表附表27 附表28

附件目录

1.地质公司地质勘查资质证

2.采矿许可证

3.盂县资源整合有偿使用领导组文件盂资整发[2006]4号文(关于转发《关于〈阳泉市盂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的通知)

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矿整采划字[2007]454号文

5.阳泉市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管理局阳安监政发[2005]12号文(关于阳泉市地方煤矿2004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盂县煤炭工业局盂煤[2004]10号文(关于全县乡镇煤矿21万吨以下矿井2003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

6.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验报告(9、15号煤层)

7.《山西省盂县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贤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关于对采空区、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任务

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贤煤矿,现为南娄集团下属企业,始建于1968年,原为“一证多井”煤矿,在本井田内分别建有一坑(井田北部)、二坑(井田西部)和三坑(井田南部)。根据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在盂县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盂资整发[2006]4号文中,批准该矿只保留一套生产系统,其它坑口关闭,并将矿界调整了一部分。该矿现状为保留15号煤层的二坑,重建一套新的生产系统,联合开采9、15号煤层,其它坑口均关闭。扩界情况为在井田北部及南部扩大了一部分,在东部缩小了一部分。至此,大贤煤矿做到了“一矿一井”。

大贤煤矿整合前开采9、15号煤层,整合后仍开采9、15号煤层;原井田面积9.8929km2,整合后井田面积为10.7249km2,整合后大贤煤矿设计生产能力拟由54万t/a(原一坑9万t/a,二坑15万t/a,三坑30万t/a)提升为90万t/a。

为了全面掌握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井田煤炭资源,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并满足其扩产之需要,根据2006年4月13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加强煤炭资源整合矿井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

(晋煤行发[2006]269号)》要求,编制本矿井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编制本次工作的主要地质任务有:

1.搜集整理该区以往勘探资料及生产矿井的实际资料,以此为基础编制完整的地质勘查报告;

2.对井田内地层构造、煤层赋存、煤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

3.对矿山开采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作出评价;

4.对整合后井田内批准开采煤层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5.调查了解采空范围并估算资源储量,调查了解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

编制本报告的主要地质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2.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02年编制的《山西省盂县南娄集团大贤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3.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4年编制的《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贤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

4.矿方提供的最新的8、9、15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5.2005年以来该矿的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资料。

本次对井田内及其邻近生产矿井进行了地质调查工作,对原

地形地质图进行了实地检查和校正,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按照提纲要求进行了本报告的编制。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一、位置

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贤煤矿现属南娄集团下属企业,位于南娄镇许家沟村附近,属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坡头、秀寨井田与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的交界处,其行政区划属盂县南娄镇所管辖。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5年12月14日颁发的证号为1400000531248采矿许可证,井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0′00″—113°23′01″,北纬37°59′54″—38°02′04″。该矿井田内批准开采煤层为8、9、15号煤层,其井田范围由下列10个坐标点连线圈定:

1.X=4213599.00 Y=19709000.00

2.X=4212834.00 Y=19709000.00

3.X=4212830.00 Y=19708825.00

4.X=4211424.00 Y=19708824.00

5.X=4211421.00 Y=19708998.00

6.X=4210610.00 Y=19709000.00

7.X=4210032.00 Y=19707077.00

8.X=4209999.00 Y=19705870.00

10.X=4212959.00 Y=19707427.00

井田面积9.8929km2。

根据盂县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文件盂资整发[2006]4号文,整合后批采8、9、15号煤层,井田面积由9.8929km2增加为10.7249km2,井田范围由下列22个拐点连线圈定:1.X=4213599.00 Y=19709000.00

2.X=4212834.00 Y=19709000.00

3.X=4212830.00 Y=19708825.00

4.X=4212649.00 Y=19708824.00

5.X=4212648.00 Y=19708727.00

6.X=4212559.00 Y=19708728.00

7.X=4212550.00 Y=19708400.00

8.X=4211424.00 Y=19708399.00

9.X=4211421.00 Y=19708200.00

10.X=4210000.00 Y=19708200.00

11.X=4210032.00 Y=19707077.00

12.X=4209999.00 Y=19705870.00

13.X=4212432.00 Y=19704909.00

14.X=4212779.00 Y=19706210.00

15.X=4212920.00 Y=19707000.00

16.X=4213245.00 Y=19706998.00

18.X=4213460.00 Y=19707136.00

19.X=4213450.00 Y=19706998.00

20.X=4214000.00 Y=19707000.00

21.X=4214075.00 Y=19707996.00

22.X=4214099.00 Y=19709279.00

东西长约4.37km,南北宽约4.1km,井田面积10.7249km2。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矿整采划字[2007]454号文,井田5、6拐点坐标分别变更为:5.X=4212648.00,Y=19708638.00;6.X=4212557.00,Y=19708637.00。

二、交通

该矿北东距盂县县城8km,南东距阳泉市约48km,,盂(县)—寿(阳)公路由井田中部由北向南斜穿而过,于寿阳县城西与太(原)—旧(关)高速公路和石(家庄)—太(原)铁路交接。井田东北11km处为东坪铁路集运站。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

第三节自然地理

一、地形与地貌

本井田位于太行山西侧,山西省中东部。井田内地形属低山地带,地形复杂,冲沟发育,地表大面积黄土覆盖,西部和南部山坡上基岩零星出露。区内中北部以开阔沟谷为主,四周间或分

布有低山和黄土梁峁,总的地势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部,高程为1245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部,高程约为980m,最大高差达265m。

二、水系

该区属海河流域滹沱河水系温河支流。井田内河流主要为秀水河,发源于井田西南的西南庄一带,向东转北经南上社、许家沟、大贤村、南娄村于盂县城北汇入温河,秀水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井田西北部,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水量稍大,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涸。

三、气象

本井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多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秋季多水凉爽。根据气象部门观测,全年气温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8.7℃,最低气温为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6.7℃;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2.3℃。

年平均降水量585.9mm,且各月分布极不均匀,降水期多集中于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873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霜冻期自9月下旬至次年4月,无霜期约150天,最大冻土深度约0.8m左右。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约20.7m/s。

四、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划分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一、周边矿井:本矿周边分布有若干个小煤矿,下面简述各矿的生产概况。

1.东方振兴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东南部,为盂县县办煤矿,批采5、6、8、9、15号煤层,现采9、15号煤层,井田面积14.208km2,分三个坑口开采,一坑现生产能力21万t/a,二坑现生产能力15万t/a,三坑现生产能力15万t/a,斜井开拓,采煤方法均为壁式放顶煤炮采,金属液压支柱支护,井下涌水量不大,为高瓦斯矿井。据调查,目前该矿未发现有越界开采现象。

2.涧沟煤矿:位于井田东部,为村办煤矿,批采9、15号煤层,现采15号煤层,井田面积0.5665km2,斜井开拓,现生产能力9万t/a,采煤方法均为壁式放顶煤炮采,金属液压支柱支护,井下涌水量不大,为低瓦斯矿井。据调查,目前该矿未发现有越界开采现象。

3.南娄煤矿:位于井田东北部,为村办煤矿,批采9、15号煤层,现采15号煤层,斜井开拓,现生产能力15万t/a,采煤方法均为壁式放顶煤炮采,金属液压支柱支护,井下涌水量不大,为低瓦斯矿井。据调查,目前该矿未发现有越界开采现象。

4.栏掌煤矿:位于井田北部,为村办煤矿,批采9、15号煤层,井田面积2.1722km2,现采15号煤层,斜井开拓,分两个

坑口开采,一坑生产能力9万t/a,二坑生产能力6万t/a,在本次资源整合中,二坑已关闭。整合后的生产能力为15万t/a。采煤方法均为壁式放顶煤炮采,金属液压支柱支护,井下涌水量不大,为低瓦斯矿井。据调查,目前该矿未发现有越界开采现象。

5.王村煤矿:位于井田北部,为苌池镇镇办煤矿,批采15号煤层,现采15号煤层,井田面积0.8379km2,立井斜井混合开拓,现生产能力9万t/a,采煤方法均为壁式放顶煤炮采,金属液压支柱支护,井下涌水量不大,为低瓦斯矿井。据调查,目前该矿未发现有越界开采现象。

6.北上社煤矿:位于井田西部,原采15号煤层,因资源枯竭,已关闭。

二、其它小窑

井田内北部煤层埋藏较浅,有8、9号煤层露头,但无其它非法小窑进行开采。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

一、以往地质工作

本井田属沁水煤田阳泉矿区西南部、盂县勘探区南部,区内采煤历史悠久,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高。

1.1954~1955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及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本区煤层进行了采样工作。

2.1955年华北地质勘探局215队对本区进行普查工作,著

有《山西省中部交城到盂县间煤田地质普查报告》。

3.1957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盂县、寿阳东南部进行了补充地质测量工作,提交了阳泉盂县至寿阳间详查报告。

4.1957~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在盂县、平定、寿阳等地进行普查钻探施工,共完成钻孔39个(盂县24个),总进尺6043.97m(盂县2809.15m),1959年9月提交《盂县—寿阳普查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该区地层、构造等地质现象。

5.1958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对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进行地质精查勘探工作,共施工钻孔54个,进尺6207.82m,获得A+B+C级储量30688.5万t,于1960年提交《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精查地质勘探报告》,1962年6月该报告经山西省储量委员会以79号决议书将其定为“精查不合格”。1980年煤田图册称“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井田详查”。

6.1959年—1960年,华北煤田地质勘探119队在盂县勘探区进行精查勘探,共施工钻孔368个,进尺13493.17m,获得A+B+C级储量641363kt,1960年3月提交了《山西省沁水煤田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地质勘探最终报告(精查)》。1962年山西省煤管局组织复审时因钻探质量等问题降为详查。该次勘探大部分钻孔为无岩芯钻进,采用物探测井手段解释煤层,仅有少量钻孔为取芯孔,所以煤芯煤样化验资料较少。因未搜集到有关验收评级资料,钻孔和煤层质量不详。考

虑到本区此后再未进行过新的勘探工作,上述勘探成果即为本区煤层开发的唯一地质依据,故本次报告编制中对井田内及邻近钻孔资料全部加以利用。

本井田位于“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区”与“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详查区”之间”。本次工作利用了坡头南北、秀寨南北井田详查区的6个钻孔与上社—涧沟—刘家沟井田详查区的22个钻孔。

二、以往地质报告

1.1996年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省盂县南娄乡大贤煤矿矿井地质资料》。

2.2002年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省盂县南娄集团大贤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行发[2003]122号文批复。

3.2003年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地测队对各坑口的巷道及工业广场进行了实测。2004年,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对该矿进行了资源储量检测,编制了《山西南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贤煤矿2004年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阳泉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其成果进行了核查评审,经核查,该矿2004年5月累计查明9、15号煤层资源/储量11423.2万t,保有基础储量5048.6万t。

第二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

一、区域地质

1.区域地层

井田属沁水煤田北部边缘阳泉矿区盂县勘探区坡头南井田与涧沟—刘家沟井田的一部分,该区内基岩零星出露,根据区域范围内地表基岩出露及钻孔揭露情况,区域地层发育情况如表2—1。

2.区域构造

井田位于沁水块坳盂县坳缘的翘起带,区域构造以东西向褶皱带派生有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为基本特征。陷落柱不发育。

二、区域含煤特征

区域上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太原组岩性以灰白色、灰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石灰岩(K2、K3、K4)及煤层组成,含煤层6层,编号为15号、13号、12号、11号、9号、8号,其中9、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8、12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

山西组含煤层5层,编号为1、2、3、4、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它均为不可采煤层。

地层特征一览表表2—1

第二节矿井地质

一、地层

井田内均为第四系黄土覆盖,现根据井田范围内钻孔揭露资料及邻区钻孔资料,对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含煤地层的基底岩系。本井田内无出露。主要为灰—深灰

色石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夹薄层黄绿色泥岩组成。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根据本区勘探资料,本溪组厚度50.00—60.00m,平均53.50m。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灰黑色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和铝土质泥岩组成。上部夹1—2层薄层石灰岩,底部常见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赋存。上部可见0.10—0.30m薄煤层。本组与下伏马家沟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以标志层K1砂岩为底界整合覆盖于本溪组之上,顶界为K7砂岩底,据钻孔揭露厚90.00—125.00m,平均113.50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以灰白色、灰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石灰岩(K2、K3、K4)及煤层组成,含9、15号两层主要可采煤层,8、12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为不可采。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该组厚度为35.00—63.00m,平均55.00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含1、2、3、4、5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本组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在区内仅有下部地层,主要为灰黄色、灰绿色砂岩、灰色、灰黄色粉砂岩及泥岩等,夹有1—3层煤线,底部常有一层稳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