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画我的小房子》优秀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画我的小房子》优秀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画我的小房子》优秀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画我的小房子》优秀教案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画我的小房子》

教材中所介绍的画图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附带的程序,其具有容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欢。学习这节课,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画图,软件的功能以及熟练掌握填充颜色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习其它画图软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再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材中所介绍的画图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附带的程序,其具有容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欢。学习这节课,对于帮助学生了解,画图,软件的功能以及熟练掌握填充颜色的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学习其它画图软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中,学生通过对颜色、形状、图案等内容的自主安排设计自己想象的房子,并通过计算机绘制出来。房子不同于大熊猫、五星红旗,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色彩,它只是有一些特定的组织结构和要素,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综合运用画图工具。

我的学生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画图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且已经掌握了画图基本工具的运用,这为我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三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而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

学生对计算机还存在着神秘和陌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通过学生与电脑开展人机互动,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认识画图工具箱中的填充工具并掌握填充颜色的不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操作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学习方式,同

时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必要

的基础。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栏中各种工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难点:前背景色、背景色的置换。探究各种工具的扩展功能及应用。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

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任务驱动,合作学习

(三)综合运用,自由创作

(四)作品展示,和谐评价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老师想问大家让他们畅谈自己

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看后的感受。

在什么地方住呀,能他们对这些房

从学生每天朝夕相处,最最熟悉的简单描述一下你住的子充满了欣喜与好

事物入手,再次揭去了计算机神秘的面房子吗,”奇。欣喜世间会有这

(一)创设情境,激纱,降低了学习难度,使三年级的孩子:“你们住的房子么漂亮的房子,好奇

情导入们再次认识到原来高科技的东西也离不可真漂亮,老师今天也什么样的画笔能画

开我们的生活呀,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给大家带来了几幅漂出这么好的房子。

探究的信心。亮的房子图片,大家想孩子们的脸上:

不想欣赏一下,” 噢~原来如此~我也

音乐响起:在悠扬会画呀~于是我紧紧

的音乐中,一幅幅精美抓住这一教学契机,

绝伦的房子图片呈现我顺势说道:“那你在孩子们面前。空灵的们想不想画出属于音乐流淌着,孩子们完自己的漂亮的房全沉浸在美的事物之子,”孩子们顿时跃中。跃欲试,此时此刻他

引道:“ 这些房子们对这些小房子的究竟是什么画的呢,兴趣已到了极点。老师告诉大家就是我

们平时经常使用的画

图工具。”

向学生出示了第学生自主学习,一个学习任务:我先出认真操作示了一个房子的轮廓,苏霍姆林斯基让学生自由的在上面说过:在人的心灵深画东西、添颜色。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学生在自由复习固的需要,这就是希之中遇到了问题:在涂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色时,发现自己的橡皮者、研究者、探索者。将过去学过的画图工具复习了一遍,变成了彩色的了。这是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下面学生自由创作打下了基础。这么回事呢, 里,这种需要特别强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前背景提出了第二个学(二)任务驱动,自烈。色、背景色的置换。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主学习在学生合作学通过复习,很自然地从涂色工具的旧课本中的新知识,可边习的时候,采用边演知识点转到了前景、背景的新知识点,学边操作练习。示边操作的方法,学过度自然。对学生的闪光点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扬,令是他们品味到成巩固。

功的喜悦,使信息技术学生在自主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习的过程中,培养了会水乳交融,更加增强自学能力,养成不怕了他们画好小房子的困难、积极思考、与信心~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引导:“我们刚才

学会了如何选取工具,

学会了如何选取前景

这一环节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色和背景色及“橡皮”

(三)综合运用,自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工具的使用方法,大家自由的画着属

由创作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于自己的小房子。发

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要开始设计自己的小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作品。房子了,老师要看看谁

设计的房子美观、新

颖、独特,并且要从中

选出优秀作品发布在

我们学校的网站上,让

所有浏览我校网站的

人都能欣赏到你的佳

作。”

音乐再次响起。有

人说音乐是开启智慧

之门。在美妙的音乐

中,孩子们的思绪飞

扬,想象的翅膀开始放

飞。

教师进行个别指

导。

把学生的作品

:“老师发现同学以网络为载体呈现

们设计的小房子都很在全校学生面前,让

美,下面我们来展示一每一位同学都能够

让同学把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下,互相学习、共同分欣赏到他们的作品。

说给大家听一听。由于每位同学在活动享,在展示时还要谈谈在快乐的赏析中,潜(四)作品展示,和中分处的角色不同,因此他们的体会也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移默化的规范自己谐评价不同,这种交流是非常必须的,让孩子们也可以说说你的创作的行为。同时在全校

学会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也利于今后体会。如果你欣赏他的同学留言的反馈中

小组活动的开展。杰作你可以赞扬、也可发现自己的不足或

以提出自己中肯的建得到道德的共鸣,获

议。” 得他们继续前进的

动力。

第四课画我的小房子

前景色:左键单击颜色块改变前景色

背景色:右键单击颜色块改变背景色

这节课非常朴实,就是我平时的一节课,以前,我也听了许多的信息技术课,有些课整节

课当中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学生举手也很积极,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能够学到的本领

却很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直接给学生想要的知识呢。我觉得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

一节课有成功的亮点,也有失败的遗憾。在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我没有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直接就合作了,这难免就会出现学优生一言堂的现象,而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 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 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 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 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实施背景 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

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1]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图文混排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一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第一册教案 于庆华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本学期学习目标: 1、展示神奇的电脑及互联网,激发小朋友学习电脑的兴趣; 2、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鼓励多操作,多动脑,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电脑; 3、学做电脑保健操,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采用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共六个单元,包含了以下内容: 1.了解电脑 2.学习使用键盘 3.认识“图画”软件 4.学习使用颜色 5.用几何图形组成作品 6.图画技巧 教材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可作适当地调整。 教学进度

学生现状分析与机房设施: 四年级一班48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但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概念、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在网上搜集信息。 3.使学生明确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教学方法: 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重视上机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4.注意对学生介绍当前流行的信息技术知识。 5.注意寓教于乐,发展学生想象创造的能力。 课程目的 1、展示神奇的电脑及互联网,激发小朋友学习电脑的兴趣; 2、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鼓励多操作,多动脑,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电脑; 3、学做电脑保健操,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课前准备 1、了解当地的教学环境、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课程的难易程度; 2、准备多媒体演示、PPT、视频、歌谣等教学内容 3、准备相关教具器材 课程内容(见下) 第一课认识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初步学会使用鼠标的移动、指向、单击、双击。 3、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会正确的开机、关机。 教学难点: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沙后所小学 刘桂明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总结

2015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 选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广数字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转发举办2015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的的通知》的精神,开展了2015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实效性,优化了教学过程,促进 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万成林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科研处负责具体事宜,各处室协助支持,并得到各教研组、各备课组的大力配合。学校制定了《桂林市逸仙中学2015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选暨教师研究课评比活动实施方案》及《评分细则》,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组织得力。 (一)早布置,早推进,早落实。 2015年6月科研处就在教研组长会上布置了有关工作。要求各教研组落实两个工作:1、准备工作。在教研组内组织讨论,确定本组研究内容。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师交流,主要交流在“课堂与教学”中遇得到的问题与困惑,以确定本组的研究方向。2、教研组初赛的流程:(1)各教研组围绕本组研究内容进行研讨。(2)在教研组内研讨形成思路后进行组内试教。(3)经过组内评比推选教师代表参加校级优秀课例的展示和评比。 (二)全体教师参与,辐射作用大。 活动期间,要求全体无课的老师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并做好考勤工作。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踊跃参加。在这样的氛围下,参加评选活动的老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大胆尝试。参赛教师既有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青同志,他们都能够把本次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展示自己和学习交流、充实提高的机会。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评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共有12人参加了决赛,361人次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收到评课材料126份。为了更好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我的新工具——计算机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 2、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3。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教学重点: 使用计算机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1.认识计算机 学生动手启动计算机,通过看、听、摸,感受计算机的启动是一个系统逐步、有序工作起来的过程。在启动计算机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主机、显示器和键盘的变化,了解计算机系统自检的过程。 在开机时,学生通过打开显示器、主机开关的前后顺序,认识到主机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核心。同时正确的开机顺序,能防止电流对主机的冲击,造成损坏。 2.体会鼠标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在“涂涂画画”的过程中,通过操作鼠标,观察显示器屏幕的变化,体会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鼠标属于输入设备,它在显示器上是以指针来表达的,从而明确输入设备在输出端是有表达的。其中画图软件将鼠标输入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 活动中,指导学生尝试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等操作。关于“使用完一个工具,就需要关闭它”,如果不关闭窗口,会有许多功能模块(软件)在同时工作,占有系统资源,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等,关闭即可使此模块停止工作。 活动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完成一个绘画作品,只要能体会鼠标和显示器之间的关系即可。 3.体会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 第三个活动是敲敲打打键盘在计算机中输入信息,此活动和“涂涂画画”类似,所不同的是使用了两种不同信息输入设备。 活动完成后,在“记事本”中不一定呈现成品,只要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能体会到键盘的输入功能即可。键盘上有一些功能键,在输入字符过程中,能够控制输入。在输入字符的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求功能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鼠标操作实现光标的定位,体会鼠标和键盘实现光标定位的操作有什么不同,认识到在信息输入过程中,作为输入设备,鼠标和键盘可以互相配合使用,能够高效完成信息的输入。 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需要学会正确关机。 4.关于“链接” 教师告诉学生计算机是人类处理信息工具之一,人类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信息处理工具,减轻了劳动强度,简化了工作步骤。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人类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 关于信息处理的几个环节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教材以后的课目会相应提到,教师应对此先有所认识和了解。

网站的设计(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网站的设计(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 一等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教学课题 网站的设计1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以网站欣赏为主线,介绍网站设计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站设计的整体构思。 2、了解网页设计的关联知识 技能目标: 、了解网站设计的基本流程 2、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个性化创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网站的整体构思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高中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它是进行网页制作的前提工作,其重点在于创建网站的几个步骤,即网站设计的整体构思。在这部分内容中,

要求动脑思考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对于本节课内容只在于让学生了解网站设计的完整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暂时只要他们能够策划出简单的网站就可以了。 五、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上学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windows的基本操作、字处理软件的应用,掌握了上网的相关操作(如:接入Internet、浏览网页,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等),通过观察,他们对上网很感兴趣。很多学生曾问我:老师,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呀?是谁做的呀?怎样发布到Internet上的呀?那些动画是怎么做的呀?等等。由此可见,他们对网站的设计也一定有兴趣、有信心。为了使本节课内容更好的让学生吸收,我特提前(上节课)给他们介绍了FrontPage软件(包括菜单的介绍、创建站点)。 六、教学方法及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场所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节课,本人采用了多种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观摩课情况总结

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小结 “平板、手机、互动、远程、云桌面……各种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同时让全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唯一一项现场课竞赛—2017年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观摩评选活动上,来自全区中小学校144名参赛教师用3天的时间“晒”出了144节精心准备的互动课堂,向前来观摩的近2000名教师、50名评委展示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等10个学科深度融合的应用成果。 在观摩数学课中,有两节课我印象特别深刻,其中一节是南宁二中的数学课“函数sin+ y cos =”的周期,这本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但是这节课通过计算、猜想、验Ax Bx 证、总结,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等。深刻的讨论了这种函数的周期,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几何画板用来验证学生的猜想,简单方便。 另一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课是“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运用信息技术让立体图形变得很直观,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到了PPT、希沃软件、智能黑板等一体机的模式,但是也没忘了这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信息技术科。对于数学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也做到了。所有的好课在运用了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在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观摩课后,听课老师们的开展了评课议课的活动,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的创新思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教案

第1课认识计算机 (一)教学容分析 本课是《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1课“认识计算机”的容,主要容有“信息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应用”、“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四部分,是认识信息技术重要的处理信息工具——计算机的常识课,是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担负着引导学生入门的重要任务,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学生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信息和计算机的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对计算机应用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他们还未形成系统知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科学,不能够按操作规正确使用计算机,他们迫切地想通过信息技术课来进行学习,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2)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 (3)知道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能够按操作规正确使用计算机。 2.过程与方法 能从观察中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的事实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遵守机房纪律、爱护计算机和机房设备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3)能够树立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以及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策略 本课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组成和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破重点,教师可以在课堂

全国信息技术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欢迎来我家

奇妙的组合 【教材分析】 《奇妙的组合》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材第一册(下),第六课的内容。属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第三个模块的——用计算机画画。本课主要介绍了“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教材采用组合图形的活动展开教学,通过组合汽车、机器人等图形,使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亲自动手得到提高。本课将选定工具独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用选定工具对图形进行移动、裁剪等修改。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对“画图”软件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工具,能够制作简单的电脑绘画作品。“选定”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修改绘画作品,因此学生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时,可以在一些简单的图画中进行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矩形选取工具和移动图形。 2.掌握对选定图形进行移动、裁剪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请小动物吃午餐的情境,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使用画图中的选定工具,对作品进行合理的修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请小动物吃午餐情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意识。 2.通过“大家来动手,打扮小书房”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 掌握选定图形的使用方法,并能对选定图形进行移动、裁剪等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 用选定工具进行合理构图。 【教学法设计】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问题解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练习用图,学生自学使用提示卡文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如果小熊猫和小猴子来做客,你们知道要拿什么食物招待它们吗?(学生回答)大家掌握的知识可真丰富!太棒了!你们这么热情,我相信小熊猫和小猴子来了一定能饱餐一顿。老师这里有一幅小熊猫和小猴子的图画,它是在“画图”程序里绘制而成的,你能用画图程序把它打开吗?(学生说操作步骤,教师操作,打开图片) 师:这幅图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学生回答) 师:小熊猫和小猴子面前各放着一个空盘子,怎样才能把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准确的放进空盘子里呢?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认为“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课堂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灵活的行动,调动学生最大的积极性,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格式设置的基本方法; 设置好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和字形。 技能目标:能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为每一个故事插入一张相配套的图片并调整好文字环绕方式、位置和大小; 为小报插入一个艺术字报头“成语故事”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喜欢成语故事,喜欢成语。 【教学重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 【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word文档中的内容复制到自己的word文件中去。 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美化故事小报。 【课前准备】:成语故事文字和图片资料。 [案例描述] 片断1 讲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上一堂信息技术课。我找点轻松的内容,不如来讲个故事吧! 生:有点兴趣,脸上表情开始放松了。 师: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许多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已演变成了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成语。有谁知道关于成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个? 生举手:《守株待兔》……(讲故事)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兔子撞在树上是偶然的,农夫等下去是不会有兔子的。 师:是的,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获得成功。 师:大家还有什么故事? 学生涌越举手。 师:不如这样,老师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成语故事,放在你们电脑的“d:\成语故事”文件夹下。请大家自己打开去浏览,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 片断2 通过范列作品掌握小报制作的要点 在打开教师指定的文件夹浏览了里面的故事图片和文字后,教师适时抛出了本堂课的任务: 师:大家觉得故事和图片看起来方便吗? 生:不怎么方便,看了故事再去看图片,换来换去不方便。 师:是的,所以老师把这些故事制作成了一张成语故事报,大家来欣赏一下。 出示已做好的小报给同学们欣赏。 师:同学们,大家觉得这几张成语故事小报怎么样?

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第1册教案 新课标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学期教案(进度) 进度第一周: 第 1 课 2~5 页第二周: 第 1、 2 课 5~11 页第三周: 第 2 课 12~16 页第四周: 第 3 课 17~19 页第五周: 第 3、 4 课 20~25 页第六周: 第 4 课 26~28 页第七周: 第 5 课 29~31 页第八周: 第 5、 6 课 32~39 页第九周: 第 6 课 39~43 页第十周: 第 7 课 44~49 页第十一周: 第 7 课 44~49 页第十二周: 第 8 课 50~57 页第十三周: 第 8 课 50~57 页第十四周: 第 9 课 58~62 页第十五周: 第 9 课 58~62 页第十六周: 综合实践教育: ⒈了解信息世界。 ⒉认识算机的组成,认识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1 / 4

⒊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如: 使用鼠标,键盘上文字的输入。 ⒋学会全拼输入法。 ⒌学会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教养: ⒈培养学生上机的正确操作姿势。 ⒉掌握正确的指法。 ⒊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⒋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本教材在保持原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 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为理念,以任务驱动为引领,以做中学、情境中学、活动中学和过程中学等为主要方法来组织和安排教材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设计活动,力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本册教材分三个模块,共 17 课,供三年级使用。 本学期教学前 9 课,分别是: 了解信息世界、认识计算机、学会使用鼠标、认识 Windows XP 及窗口、学会使用键盘、指法练习、学会输入汉字、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⑴。 第 2 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 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制作海报》

制作海报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黄伟祥 教学内容 该内容选自于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课本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了解海报的基本要素和制作海报的步骤;掌握插入“来自文件”图片的方法;灵活运用文字环绕方式,并让学生实践应用──制作海报,对个别作品进行欣赏、评价和修正,但这三个活动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知。 第二课时的课题是《海报欣赏会》,任务是学生进一步,欣赏作品、师生共同全面深度点评、修正,让作品更具艺术性、欣赏性。 ★从教材编排 本小节是安排在《做一个有个性的小画家》、《学做小编辑》等章节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输入文章、美化文章等技能,学会设计贺卡和书籍封面等综合应用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是本课时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本节内容后,教材还安排了综合实践《电子板报制作》这一内容,学生在本课时所获得的“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文字的环绕方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拓展,充分展示了这套教材编写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一、学生分析 ★年龄特征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表现欲望强、富有创造力,制作海报的活动为这群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习兴趣 学生第一次接触海报的制作,让他们自主进行精美海报设计,领略海报的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抢答”、“拼海报方块图”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学习知识与活动热情融为一体,并把学生作品进行网上展览、投票,根据作品得票数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从学习中收获自信,加深学习兴趣。 ★认知水平 学生已经掌握了输入文章、美化文章等技能,通过设计贺卡和书籍封面,学生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审美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 ★学习障碍 学生筛选图片素材犹豫不决,影响制作海报的进程。 二、设计思想与理念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采取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

精编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3篇 信息技术优秀案例

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3篇信息技术优秀案例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3篇信息技术优秀案例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案例1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方便的记事本保存文件 作者及工作单位正定县回民小学庞静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主要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讲解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进行练习的同时,学会如何使用记事本软件及保存文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课让学生在进行练习时,能够很好的掌握一些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很好的加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设计练习时体现相关的知识点,以此加强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掌握。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河大版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的第十一课。 在本课中,我们将认识一种文字处理软件记事本。记事本是一种即简单又方便的写字工具。通过本课,同学们不仅可以检验前几课打字练习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

记事本软件的使用学会如何保存文件。 在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自主动手实践去完成任务,从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课已经学习了基本的打字方法,对于保存文件应该不是陌生的,所以本课内容易于接受。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使用记事本软件,能利用记事本软件输入并保存。 2、理解掌握字符、文件、文件名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记事本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㈠欣赏儿歌(英文) ㈡谈话引入。 二、教授新课,学以致用: (一) 启动记事本软件。 (二) 输入英文歌词 (三)保存儿歌。 (四) 退出记事本软件。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四 年 级 信 息 技 术 课 教 案 白沙中心小学 任课教师:曾纪妥

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教案 目录 第一课与键盘交朋友 (1) 第二课从基本键开始 (2) 第三课食指、中指本领大 (4) 第四课无名指、小指也争强 (4) 第五课小写转大写、数字转符号 (5) 第六课争当打字小能手 (6) 第七课用计算机写作文 (7) 第八课输入中文符号与词组 (8) 第九课修改文章中的错误 (10) 第十课编辑字块 (11) 第十一课修饰文字 (13) 第十二课编制与打印作文集 (15)

第一课与键盘交朋友 一、教学要求: 1了解键盘的发展和种类; 2学会键盘的正确操作; 3愿意接受规范的按键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按键的方法; 2组合键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计算机是怎么知道人们下达的命令的呢?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利用小小的鼠标,就可以指挥计算机“干活”。但是,还有些指令只能通过键盘输入给计算机。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设备,它们就像是计算机的眼睛和耳朵。如果没有键盘和鼠标,计算机就变成了瞎子和聋子,那多不方便呀! (二)新授 1、出示键盘略图。 2、介绍键盘的发展。 师:最初的键盘只有86个键,后来人们常用的几个键和数字键分了出来,键盘的键一下子增加了15个,这就是1011键标准键盘,出现了Windows 95 操作系统后,在键盘上又多了三位成员,变成了104键标准键盘。Windows 98 出现后,键盘又多了5个,变成了109键键盘,从86到109键,键盘的功能真是越来越强了。 3、键盘的种类 师:在计算机发展的初始阶段,尽管有各种不同的品牌,可是键盘的外形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计算机的发展,不仅使键盘的键数增加了,也使键盘的外形变化了很多。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有趣的键盘: A 无线键盘:这种键盘不需要用电缆和计算机连接。 B 带托键盘:这种键盘上有一个托架,击键时托架托住手腕,就不会感到手酸。 C 多功能键盘:利用这种键盘可以直接控制光盘驱动器,播放C D VCD或者

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授课课题:绘制简单的图形 授课教师:徐嵘 授课班级:七年级一班 胶州市第十中学 2006.12.26 第7课绘制简单的图形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在临近元旦的喜庆气氛中,通过设计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来认识绘图工具

栏各工具用法,学会绘制各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制作贺卡过程。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任务驱动和教师引导相辅相成,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高尚情操与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二)课题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三单元中怎样绘制图形及图形的美化等内容。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有利条件,创设信息化的教与学环境,利用丰富的素材、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以新课改有关理念指导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中的主动性。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制作贺卡以及指导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可用不同方法,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通过问题情境的感受,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问题。 重点:绘图工具箱中多种绘图工具的运用。 难点:图形颜色填充和图形合理搭配组合。 (三)教学策略分析 1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般计算机水平的能力。学生能够熟练的进行文字录入与相关修饰,能够熟练使用鼠标。对WORD2000的操作环境及文字编辑知识有一定了解。 2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 共42台计算机,全部联网,有小哨兵多媒体教学软件。 (五)设计思路 1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元旦快要到了,你为自己的同学、朋友准备礼物了吗? (2)为何不自己做一个电子贺卡送给他,来表达你对他的祝福? 2 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认识表绘制图形 让学生先打开WORD2000,找到绘图工具栏的位置,认识该工具栏各部分名称。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通过绘图工具可以绘制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学生自主练习的形式巩固这部分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