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简介:熊春錦先生,字厚金,是近代著名國學学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於湖北省一個道學家,自幼隨師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道、释、儒三道之学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修習道家內功、武術及相关法技,达到上乘妙境。

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醫科大學,畢業後在武漢市礄口醫院協和分院從事外科和中醫診療工作,任中醫主任醫師和外科副主任醫師,並任副院長、院長多年。其醫德醫技聞名遐邇,有口皆碑。

古人雲: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熊先生看到当今世界精神文明严重滑坡,伦理道德日益沦丧的现实,忧心如焚。他勇担历史责任,一边悬壶救苦,一边普传道德,救民济世。1989年,熊先生开始傳播道家哲學思想及道德文化,並傳授修德证道之理法学,學子遍及海內外。

2001年8月,熊先生應德國中醫中藥協會的邀請,去柏林進行學術訪問。9月,在柏林亞太文化周期間,應邀在德國洪堡大學附屬醫院和柏林市政府辦公廳舉辦了兩場學術報告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與會者的一致好評,TVB電視臺記者對熊先生進行了採訪,並在新聞節目中作了專題報道。之后熊先生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传播中华道德文化,受到广泛的欢迎。

熊先生现任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理事、欧洲康复养生学院院长、欧洲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南洋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2003年10月以来,熊先生在网络聊天室中讲解道德文化的宝典《道德经》,

深入浅出,融道德理论和实践方法与一炉,治病治心、医人医国皆是灵丹妙药。听者深受教益,普遍反映明白了宇宙真理,找到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现将熊先生讲解《道德经》的部分资料予以发布,愿读者从中明悟道德,并为弘扬道德、造福社会作出一份贡献。能如此,则不负先生之辛劳也。

第一章观妙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讲解:

打开门窗迎光明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道德经》?社会的文明必须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才是理想的社会。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也很快,但是伦理道德日益滑坡,我们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日益恶劣。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加强道德文明的建设。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结束时发表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着说明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中华民族有道德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老子的《道德经》就是这个传统的集中体现。中华古老的“道德文化”是一个巨系统,这个巨系统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模式,真实不虚地接受、学习和了解,并且掌握它。所以,首先得将我们的身和心调整到符合道与德要求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再来学习和实践“道德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将它的深刻的内涵解析出来,并且加以吸收和转换。

学习《道德经》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把道德落实在一言一行之中,就是要知行和一。请大家注意调节身与心。这种调适调节,也是在实践《道德经》第一章里这样一句话:“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徼落实到我们身体上,也就是这些穴窍门窗,这些经络。通过这些可感、可知和不太容易捉摸的穴位、经络和气,体悟一下这个徼在我们身上的微妙。要学会这种体悟和感悟,否则就没有办法达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状态。不保持这种状态,要想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那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对形的调适,首先重在对体表的穴位、经络,进行整体的开放性的调适。再深化下去,对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甚至全身所有的液体,都要把它们调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因为“有水必有气”,所以对体内液体的调适非常重要。

光有形还不行。也就是说把握住了穴位和经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还要把握住其中的液体。有形的水是血,是神经液、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淋巴液,全身所有的水分,称之为“体液”。人为什么会有气?可以说与全身的这些水有密切的关系,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气的旺、盛、衰、弱。体内的液体流速过快,使气不可留,不可存,容易丢失;体液的交换流动过于缓慢,会使气滞存、气塞、气闭,不利于健康。

“有水必有气”,我们的身体跟自然环境的道理是一样的。大道一理,观之于外而知内,观之于物而知身,道理是一样的。在水流、河流弯弯曲曲似有情的环境里,依山傍水,山明水秀那种生气盎然的环境里,我们会感到非常愉悦快乐,心情舒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弯曲之水前有生气。这种气滋养了山水、青草、树木,从而使它们得了旺盛的生气,才会使我们感知到了这个气的存在,所以产生了愉悦的感觉现象。我们的体内如果调节得好,不过份紧张,也不是过度松弛,处在一种中和的状态,那么体内的气也就处在一种生旺、长养的状态。

对调形要紧密地结合道德的原理来进行,紧扣着这个总的原则,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结合,那样我们的形身也就容易调了,容易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与场性外环境相交流,相沟通。这是对形体的松、静、自然的要求,应当掌握好,才有利于研究和实践《道德经》。

调整心身归道一

第二个调,要调整心与神,调心调神。心,就是我们的思维。心为神宅,脑为神府。怎样调心神呢?心在大家的观念之中首先想到的是意识,先要把自己的意识调适到一种中和状态,做到心不外想。通过调心来管好眼、耳、鼻、舌、身,都归到“一”上面来,这样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调神。这种调同样是个松、静、自然的过程,离不开这四个字。将心和神在它的宿舍和办公室里都调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让我们内在的场与宇宙的大场、天心、地心连接起来。

我们人的身体是整个自然的缩影,在与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感知自然,体悟大道;才能体悟到什么是德,如何增添我们体内所需要的德,弥补不足,由下德进入上德。如果不以众生为师,不以自然万物为师,不去跟它们联系的话,仅凭我们的后天意识是很难感觉到自己不足的。如果不把自己放下放开,就很难与天地之间的万物交流沟通,难以弥补我们心的不足、身的不足,无法实现我们经常所说的“以万物万事为师”。如果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也就失去了以万事万物为师的这一面镜子,也就难以照见自己,难以获得自补的方法。

经常关注一下这个状态,再来研究《道德经》,相信许多不解之迷,难解之迷,难解之情,通过保持这种状态,而能进入一种真实不虚的心感体悟。这样常常能够解析真意、本意,同时也能促进我们体内三元系统的变化。无论你是强身健体、治病疗疾、还是窥探人生或整个宇宙奥秘,相信在这一状态之下,就比较容易获得一种系统性的开发和应用。

为了更利于大家共同去探讨《道德经》,请大家坚持这种状态,保持住这一状态,然后再来学习探讨《道德经》。

由于“道经”的第一章和“德经”的第一章,是整部《道德经》的纲领,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反而越读越有滋味,越读心胸越开阔,越读对整个自然的感知,对道德的理解更为深邃。所以对这两章我们要将全身心融汇在其中,真实不虚地去心感体悟,心领神悟。这两大组织系统和物质系统,有为系统和无为系统,都要同步地、深刻地去了解它和掌握它。

由于很多人对文言文的理解、解读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前人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也有很多错误之处,所以增加了学习的困难。为了避免大家受误导的影响而走入歧途,我在这里再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稍微展开一下。也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自古解经人多许

观妙章第一。“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断句。首先谈《道德经》的断句。文言文以及经文,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要靠人的灵感思维去断句,去标识。拿来现在出版的《道德经》和其他的经典都可以看出,这种标点各有其说,其实反映的是每个人对经文、对文言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作者用他的主观意识所作出的判定,所加上的标点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不要受印刷品文章当中标点符号的制约,要能够跳出来,逐步去学会不用标点符号,而用自己的潜意识,凭自己的灵感思悟进行断句。当然,在早期还是可以依靠这些标点作个拐棍,依着前人的经验,借鉴他们在解读中

朴实性的经验。像“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有的在“道”字后面打个逗号,有的在“非”字后面打个逗号。不同的断句出来的意思的深和浅、广和窄,是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要真正读懂,还有赖于我们深层思维的解读。其他语句也都是一样,

都要自已去品悟体会。我在这里也不划条条,不划框框,建议大家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去读读,也许感觉就自然的不同,那种灵悟的开发也就会出现不同。

开篇第一句就点出了道,我觉得这个“道”字后面是应该点一个逗号。因为要突出重点,开篇就是要突出这个“道”的内涵和意义,然后再来阐述它,表述它。“可道”两个字呢?也就是对“道”的一种说明,是说道可以表述,简单的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再看“非常道”,“非”字后面打一个标点,后面是“常道”;这和“非”字后面不用逗号的读法意思是有差异的。这个“非常道”就总体而言,它阐述的意思是说这个“道”,不是一般平常道理对“道”的表述。先在字面上把持起来。有的人在“非常”后面打一个标点,在后面立起一个“道”。这些都可以去感悟一下,体会一下。

当你一旦感悟到和扑捉到妙徼以后,那种全身性的意念融汇在宏观宇宙之中的感觉,那一生都没有体悟过的一种不可名状的现象,就容易比较真实地出现在我们内环境当中。解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掌握一些诀窍和方法,这会有利于我们加深或者逐步加深理解,从而达到自然地解悟、顿悟开来。把这些方法结合到自己平时诵经和学习过程当中,对研究《道德经》这一“万经之王”,寻根问祖,是有帮助的。

虽然“道”可以用某些方式表达,但是可惜我们是在低维空间,对于多维空间的事物、现象、物质的表述,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也同样有这种深切的感受,所以也就用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么六个字,来表述道的根本特点。不要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的意识去曲解“道”的根本内涵。因为“道”确实是太博大、太深邃、太广泛、太细致了,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方法能够将它完整地描述出来。虽然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运用三维空间的思维和语言来形容它,作意识上的形容。但是一定要明白,我们所研究实践的和得到的成就,其实是非常小,只是世俗间的一般认识。也就是说,不是我们三维空间、低维空间世界里所完全能够拥有的。三维空间所拥有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仅是局部性的,不是道的全貌。

要想知道“道”的全貌,必须要通过解放我们的心和身,溶合到自然大环境当中去变化,才能逐步地体悟转换,重新再造,完成补充我们内部的德;通过这个德完善,再达到道境。这个“道”并不是一种常道。“常道”是太极顺旋转的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象,四象生五行,这样演变下去而展开来的,这是常道演化的一般规律,越演化就越复杂,越变化就越多越庞大。这个“道”它虽然在极为高深的空间之中,但它就是一,就是○,就是一种不可表述的信息。我们三维空间的意识、知识和文字难以简捷地表达它,但是它的能动性、能量性、可变性又是极为宏大的、根本性的。说它是物质也好,说它是生命也好,总而言之,“道”在这里要告知后来者掌握的,就是一种最朴素的、最简单平易的,是构成整个宏观大宇宙天地人的根本原动力。不能把它局限在从某一点上,某一理念上,某一个狭小的认识上,或者说某一段只言片语上。

可名非名几人知

“名可名,非常名”,这是第二句,同样也是六个字。这个“名可名,非常名”是对上面“道,可道,非常道”六个字的延伸。如果世人能够掌握它,那么它也就可以“名”。虽然这是给了一定的名称,或者说是解释,但是也不要用后天意识去理解,不要把它局限在三维空间,不要把它局限在有为状态,不要把它局限在主观意识领域。

跟上面所说的道理一样,虽然给了它以命名,但不是一般的名,这个名可用也不可用。因为这个名无法包容那么丰富的信息所蕴藏的内涵。我们到现在为止,科学发展到现在,也还无法用一种名词或者一种方法来涵盖道的丰富而巨大的信息量。所以,道虽然可名,但是一定要超越这个名的局限性,因为它不是常道之中、现实之中人们所理解的名。要超越、超脱这个“名”,不仅是在身心上超脱,在理性认识上,在对文字的解释上,都要解脱出来。不为相所惑,不为肉眼所见的文字、耳所听的语言所封闭、所束缚,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去把握住这个“非常名”。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咬文嚼字,擅断道德的可悲状态,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距离真道相距十万八千里。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个问题,老子继续展开来,谈到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无名”,延续到了非常久远之前,在人们没有文字、没有语言来表述它的时候,那它就是一个“无名”的状态。当我们再深化再参悟它的时候,可以明白“道本无名,道本无言”那种状态;那种状态、那个环境只是一个开始。什么是“始”呢?如果简单的说,“始”好像是一个开始,但它又是一个根本,是一个最朴素、最原始、最初的一种状态。在那个洪荒之前,它就客观地存在着,宇宙大爆炸还没有形成,这一动的动式还没有产生,可以说就是个“始”。这个“始”字左边是一个“女”字旁,右边再加一个“台”字。在《解文说字》里,“始”是“有女之初”之意。也就是说,女性还在发育之初之始。所以“无名天地之始”也是在指“道”。“无名”在这里也是描述“道”还在不具备名相的时候,也就是宇宙的根本。

“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有名”指的是什么呢?也是指的这个“道”。无名也好,有名也好,实际上都是对“道”的理念概念的表述。“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天地是万物,整个宇宙都是“物”,“道”就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是根本。它一动便产生了淳德,但它仍然还是一种“道”。虽然说它是万物之母,但它就是“道”。将这个“始”和“母”连起来,它对我们了解这个“道”,体悟这个“道”,修证这个“道”,却是很重要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在宇宙诞生之后,这么刹那之间的变化,经历如何的震动?你震动在大宇宙之中,还是震动在你的心?还是震动在你的腹?道的这种演化、变化与你内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你如何从这些文字当中去感应天地自然对我们内部的再造?如何回归到淳德、玄德?好好思悟这些问题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抓住了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个根本,建立起一种信念,一种信心,一种哲学观,一种思维观,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分析的方法,来体悟“道”、感悟“道”,从而知“道”、进“道”,从而证道、得道、了道。没有前面这几句话深刻地阐释道的根本,我们就无法掌握方法,也没有办法亲近它。

在道和德上,如果我们真实不虚地感悟到了,觉悟到了,你就会建立一个真正的正觉正念,也就不会被世间眼花瞭乱的各种学说弄得神魂颠倒。“道”就是这么简单,很朴素,任何语言形容都是多余的,只需要我们的心和身进入其中去实践、体悟、感悟,感而遂通。

无欲无心观妙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故”是承上启下的助词,可以译

作“所以”、“因而”。“故”指的是什么呢?是说要了解这个“真常之道”,这个“道”的本意,这个“无名”,这个“有名”的本来面目,就需要“常无欲”。这个“欲”字,可以说点出了众生所以远离“道”,丢失了德性的根本原因。真要做到了无欲,并且保持住这种无欲的状态,在这种前提之下,才能观到妙,知其妙。这个“欲”是遮盖我们先天慧性、先天状态的一种根本性障碍。能放下来,没有它,那就能心感体悟到“道”的奥妙。这个妙是极其丰富的,只有在无欲状态下,你就能够观微妙,观玄妙,观奇妙,观神妙,观仙妙。这是一种全面的观其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比较完整的深层次的观妙。这种“观”是指“心感体悟”,是第三只眼的观察,是心眼的通观,是第三只眼的局部观、局限观,是心眼的通观、整体观,前提是要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你要体悟大道,不仅要经常在先天状态下、在慧观状态下去心感体悟,去眼观心观道的奥妙,而且要从有为过渡到无为。

后一句“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欲”,就是说当你还存在后天,但是这种后天意识要控制在生理容许值之下,也就是说要建立在正觉正念的范畴之内,在这种状态下“观其徼”。对这个“徼”字前次我已经谈到了,在这里再深入说一下。这个“徼”字非常重要,它有一种“归”的意思,就是归属,分类归属;还有一种“边”的意思,身边的边,侧边的边。这个“边”,我们解释它的含义,可以拿一个钢丝圈,左手右手拿住以后,把它扭成一个“8”字,将这个“8”字圈向中间一挤,将重合的两个边捆绑起来,它很容易就构成一个太极图。这个太极图是重合的,必定是两条边。也就是说,太极图中央的弦线肯定是两条边组成的,一个叫阳鱼的内边,一个叫阴鱼的内边。这个“边”可以说就是徼。你们每个人都去做一下这个实验,对我们体悟道是有帮助的。我们曾经反复讲过,你能突破太极弦,达到一种通灵达神的状态,自由地穿越在这两边之间,也就是阴鱼之边和阳鱼之边的封闭状态,你能破它,你就复归了道。也就是说,你把这个扭式已经翻转过来,使你手上构成太极图的这个钢丝圆复归到了○的状态,这个弦在你手里已经消失了。当它顺转的时候,一扭曲就构成了这个太极。因为太极是道之动,它一动就生成太极。那么要想回到“道”的状态,也要靠一种动,那就是复扭,把它扭转过来以后,使这个徼消失,回到无极状态,就归了道。

在听课的过程当中,要想产生这个力量,在有欲的状态下,就要把握住这个边,把握住这个弦,时刻都不要离开这个太极弦。我们曾经谈到过,既不要在阳波的颠峰去把握,也不要在阴波的最高峰去把握,过阴过阳都是错误的。必须在这个太极图的中央来把握,中央点是最稳定的,是能够解开阴阳二气扭转力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要修中、用中、体中、悟中?道理都在这个徼上面。把握住了这个徼的中央,边的中央,你也就学习好了、掌握好了“常有欲以观其徼”。

前人说:“无欲观妙,有欲观窍”。窍在哪儿?窍就在这个徼。要把它展开来,哪些东西属于徼?你的思维最接近突破三维空间状态的这种思想、感悟、体会,包括身体的“八触”,心灵的一种潜意识的产生,可以说都是在有为的边的基础之上,都是在这个徼线上。当你津津有味地去看一部电视或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的时候,你过度地用后天意识投入到其中的时候,这不是徼。但是当你有时候在似看非看,注意力不是那么专注的时候,而常常会有另外一种思维的出现,这种状态就是徼。这要逐步地学会分别。因为人类经常生活在后天环境中,也就是经常处在有欲的环境中,所以就很难一步到位地去进入无欲状态,以观其妙。那么“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经常使用的一只法船,要借这只法船载抵彼岸。首先,第一站要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状态,这两者都得把握好。所以老子曰:“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的版本有“此”字,有的没有这个“此”字,这都不太要紧。那么这两者指的是什么?“此两者”指的是妙和徼,不通过这个徼,就无法达到妙。所以说是“同出而异名”。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这个“徼”说到底是一种微妙,只有通过微妙才能达到玄妙。微妙和玄妙可以说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看看太极弦中央的这条线,它的阳侧代表我们的后天,弦的另一侧内圆代表先天。如果将太极图的阴鱼看作是我们的另一空间,即肉眼不可见的空间,那么太极弦的这一条侧也是一条徼。这一条徼其中就有妙,通过徼的这个微妙,达到另一侧徼的玄妙,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说它是同出而异名,因为它在我们意识里都叫作玄。

众妙之门源空虚

实际上这条太极弦是一体两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果拿太极弦来比喻这个玄,如果能解开这个玄,你就可以达到系统性大统一的观到“道妙”。因为它是系统性大统一性道妙的门户。要体悟自然真常大道,就必须要破弦,才能归一。这个一,这个道,都是出自于道的根本上,虽然名称有异,但是它所反映的实质,反映的内核都是相同的,“同谓之玄”。因为这个徼已经非常接近弦线,可以说已经跟阴鱼弦线同在一条弦上,所以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整体地把握住,无为观其妙,有为观其徼;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立体的、执两用中式的、整体地把握住众妙之门,你才能得到道窍、道妙,从而步入知道、得道、证道、成道、了道。离开这个关键性的方法论,可以说都是异端邪说。不把握这个根本,有欲也好,无欲也好;徼也好,妙也好,都把握不住。不能背离这个原则,否则你就无法达到无极状态。

道是以一代万,要想亲近自然大道,就应该好好学习《道德经》。这部《道德经》用最简单的理论,已经把千种方法、万种方法、各种各类的方法都囊括在其中了,所以离不开它。由此可知,熟读了《道德经》,而且真正在体内修了德,当五德比较齐备的时候,一部《道德经》就足够你重返无极,登临大道。无论再造性命也好,再造身心也好;无论改造家庭也好,改造社会也好,那怕改造整个世界也好,都在其中了。因为道德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西方科学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西方科学家反而要到两千五百年年以前中国祖先的理论科学当中,去找推动整个西方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呢?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科学都逃不过这个自然法则。当今世界的许多东西都是人的欲望、欲念把它逐步复杂化了。道本身是至简至易的,是一种非常平易简单的道理。但是由于人们有了欲望,所以才愈演愈复杂,愈推论愈庞大。什么都想搞清楚,所以就成了五花八门的科学,东一家,西一家,实际上都是在离道背德,成了大海上的一个个的孤峰小岛,根本没办法连接在一起。现代人类虽然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科技时代,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能把它们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相反,国外的科学家反而发现原来这个基础在中国,在《易经》里面,在《道德经》里面,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人祖先的著作里面。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内环境的实践与变化。自古以来论述这个问题的书写了那么多,一部《道藏》看得令人头痛,非常的复杂。有人甚至穷毕生的精力去研究《道藏》,去读,去找,去钻,到底是精华还是是糟粕?对这种做法实在不敢恭维。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已经离道失德,太多太久,没有办法去真正地掌握“万法归一,一法代万;与其求万,不如求一”

的法则。他舍不得既得的东西,他放不下,舍不得,所以自己给自己身体周围,给自己的心灵周围,筑上了铜墙铁壁,把自己封固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迷,把自己的心和身封闭着。不知道去得这个一,不知道如何通过这个徼和通过这个妙,找到众妙之门。这个众妙之门一旦找到打开了,也就到简至易了。

我们再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看一看,也许就会发现这辈子白忙活的太多了,确确实实我们很多事情都在违背这个徼和妙而行持、而去做的。因为人类对这个德和道,失去的时间太远太久了。“一心散开万事皆变“。你把这个中央中心点把握住了,把你的后天欲念放一点,把自私自利的追求心放下来,就会直趋佳境。

一经透心万经会

有的人把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名利地位已经看淡了,但是他把实践的方法看得比什么都重。这是不是欲望?也是一种人心欲望。这种欲望把心封闭住了,中央震动不起来;这个绳子没有解开,被绳索把心紧紧地捆住了,使体内的圆不能复归出来,也就不容易近道。如果真能够把这个看破,突破这个观念以后,再来感觉一下,是不是节节应手?是不是层层自然变化?

有些人说什么经直指心源性海,什么经如何如何。其实千经万经的内容都在《道德经》里包涵着,还要到哪儿去找?宇宙间的一切真理在《道德经》里已经说得干干净净,何必再去翻那么多经书呢?能把这一部经书读通,也就一通百通了。何须还把自己埋在经书堆里,埋在古纸堆里呢?希望大家都认真地读进去,而且能够展开来,和自己的内环境结合起来,不要玩文字游戏,不要寻章摘句,不要断章取义,要整体去读,整体去观。道德文化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是一种大统一的理论体系,不允许割裂开。必须尽快地恢复到无,从有复归于无,你才能真实不虚的全面把握。否则你再怎样去深入讨论研究,都是一种偏执,偏于有为的错误方法。

对第一章“观妙”,就讲解到这里。因为它太深太广,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没有办法把它讲完全。看看历史上解释《道德经》的书,恐怕能够装满一个房子,解《道德经》的人也非常多。是否都完全解通、读通、符合真道了呢?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哑巴吃汤圆,各人心中有数。只可以借鉴,不能迷进去。最好不要轻易照抄别人的句子,要靠自己的灵感思维,读一点,识一点,悟一点,逐步地运用“道德经”深邃的、内在的、强大的与自然完全同步的能量,对自己的内环境进行再造。这才是我们真正学《道德经》、解《道德经》的根本方法。如果玩文字游戏,我们现代人玩不过那些专门玩笔杆子的人,他们文辞可以写得很漂亮,引经据典,牵强附会,长篇大论,但却是离题万里。

根据我读经的经验,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去读那些乱解经文的书。如果看到一种谬误的解释、错误的见解,而你又进入了一种先天状态在读经,在这种前提下,你肯定就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腻味,要得半天才能恢复到良好的状态。所以说在读经的时候,要将自己的身场和心场调适到与经相吻合的状态。古人在读经时,先要洗手、漱口,甚至还要沐浴。虽然可能重视了这种外在的表现和调整,没有重视心灵的调整,但由此可见古人在阅读这些真正与自然大道密切连结的经文的那种虔诚,是何等的可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先不要盲目去看那些杂乱解释的原因。并不是怕你们多掌握了知识,而是说读经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有时候读经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照样读下去,也能够产生好的

效果。为什么呢?因它主要的东西不在文字,而是在文义之中,在在文字所负载的场性中。要咀嚼出其中的味道来,要心灵同步上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更深入地解读经文,这也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大家可以借鉴。

暗夜磷光

2005-9-20, 09:25 AM[b]相关文章:[/b]

道德经颂读方法:五字诀—熊厚金

下面对《道德经》颂读方法做简要的介绍。《道德经》是修者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古往今来修证《道德经》形成了一种教条方式以后也就诞生了科仪派,科仪派当中重要的方法就是诵念经文,但是这种诵念方法只是掌握了理形科学的内容,而理炁科学的内容就失传了。理炁科学退入山林,在社会上消失了。所以普通的颂读方法,解读《道德经》和其他经文的方法,常常难以真正的造就真人,难以造就圣人,甚至连贤人也难以造就。所以掌握好这个颂经心诀,合理的去采用诵念的方法,也是通真的一个路径。当然主要是“修”。修“道德”,修“心灵”,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原则、这个前提不能丢。在颂经的过程当中首先是一个“恭”字。这个“恭”字可以说是与启动经文当中的光、经文当中的理,与经文当中的场相连接的、必须不可离开的一种状态。这个“恭”是指的“心恭”,“身恭”,“恭敬”的“恭”,没有这个“恭敬”之心,没有这个敬畏、处下之心,就无法连通道德的能量场。这个“恭”还包涵了一种清静,身心的清静,要将自己的心身调节到一种清静的状态、空明的状态,这种状态才能成悟,才能相溶,才能接受,才能展开。因为在颂念的过程当中只有将心这个道德场、身这个道德场,都调节到接近《道德经》的场性,实现这个“恭”,才能打开这个门。所以说这个“恭”字,不仅仅只是在心灵上的一种“恭敬”心,而且还含有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身清静,使之符合《道德经》的纯洁、圣洁状态。有时候我们在前边先把内部清理清理,三调用一用,也是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恭”,达到这个“静”。身心的这个内环境状态清理干净,打扫一番,这样在念“太上心头坐”的时候才能坐得进去。没有恭敬心,没有清静身,没有干净的心,这个“太上心头坐”能坐得了吗?——坐不了,观不出来。“恭”,她需要相应的状态,相应的环境才能出现,虽然说每个人体内都有太上,都有佛,但是被尘埃、污垢包裹住了,封闭住了,出不来,所以就需要扫尘。有几个人能够达到六祖慧能的那种心修水平呢?没有,绝大部分人都是神秀的水平。所以还是要炼己,要扫尘,要勤拂拭,调节到那种状态,内环境之中,所以要用好这个“恭”。这个“恭”实际上是通过修心炼己来达到一种恭敬,调节自己的私欲、私心,从有为调节到接近无为的状态,从太极图的边缘调整到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的状态。整体把握住身、心的双调整,才能建立起与《道德经》所阐述的场性和其他经文所阐述的场性接近的一种状态。当这个调整完了以后我们才能说心即《道德经》,身即道德场。心中有了《道德经》再颂起来那不就相应了吗?身即道德场,那么《道德经》的能量不就存在了吗?那么“太上心头坐”不就很自然的出现了吗?离开了炼己,调节心和身的前提,这个“恭”是盲目的“恭”,是虚“恭”,是假“恭”,这叫不恭不敬。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对多维空间的洁净、神圣,那种非常的圣洁的感悟太少太少,认为高维空间的东西也像我们这个空间脏兮兮的,什么东西拿过来都可以吃,可以喝。其实是错误的。在高维空间的任何能量和物质与我们有为世界的物质在很多方面是格格不入的,是难以相容的。你不将内部的、心灵当中的、身心当中的垃圾和渣滓主动的清理掉,这些能量和物质难以进入我们的内环境,就是摆在面前你也吸收不动、消化不了。其实这是很简单的一种现象。就像我们在泥巴地里干了活,双手脏兮兮的一样,拿一块蛋糕来,非常干净、

洁白的蛋糕送到你面前了,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把手弄一弄、拍一拍才把这块蛋糕接过来。当认真时,吃之前肯定要先洗洗手。道理是相通的。所以这个“恭”的实践不要把她小看了,她是一把钥匙,是每一部经文的钥匙。没有这个“恭”字难以打开任何经文的门户。不在这个“恭”的统领之下把身心调节到符合经文的场性状态,那么也难以进入其中,难以承载其中的能量。当然在“恭”上面可以更加广泛的展开来讲。所需要做到的内容的确太多。但是证道不离“心”、“身”两个字。也就在“心”和“身”这两个字上面放下有为,树立无为,放下有欲,树立无欲,就这么简单,几个字就概括了。但去实践是一个滴水穿石的功夫。通过这个“恭”,我们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了,能够接近无为,即已接近徼,接近太极图的中央,真心都出现在这种状态,而心的欲念又调节到了与高维空间连通的允许值的水平之内,在这样的状态下那么这个“恭”才算是掌握了,并且调节好了,那么打开任何经文的场性之门也就容易实践和出现。所以这个“恭”字放在“恭”、“熟”、“忘”、“合”、“灵”五个字的首位,她的确是首要的,是一把钥匙。第二个字是“熟”。颂经文一定要读熟、念熟、诵熟。这个“熟”里面还有个“寻声”和“找音”的问题,也是一种技术。当然前面的“熟”,记熟了,念熟了,诵熟了之后你才能“寻声找音”。但是在边记边熟的过程当中也同样要注意“寻声”,找准“音”。因为颂经不是一般的技术,这个“熟”里面是一个特殊的技术。我们的声从哪儿来,是从我们的嘴,口腔,舌头的运动,口腔气流的震荡来。那么发什么声又出自于哪里呢?出自于大脑。是因为我们的神处在工作状态,他就在办公室里指挥着。但是心能不能直接的颂呢?不能直接的颂。他是通过这种后天的颂而相应。当你注意到了其中的天人密秘的时候,反观到心的时候就出现了“音”,叫“心音”。它与天合音在胸腔里边震荡就产生一股股的热流,再产生一种波,既震荡了自己,也震荡了身外的场。它不断的扩大,散发出来,而不是像普通的说话,只是口腔里面说而心里面没有相印。在“熟”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注意“寻声找音”,这个“寻声”是指我们在颂念某一段经文的时候,或者整篇经文的时候你关注一下你的大脑,关注一下你的口腔,舌头的运动,注意她产生的这个“音”、“声”。这个声是它发出来的。那么要找“音”,这个“音”是什么呢?是一种震荡,它能聚合我们体内变化的一种波,叫“音波”,或者叫“声波”。有的字的音我们发的时候,你不寻找的时候它这个震荡产生不了,是从口里面直来直去,因为要引起内环境的共鸣。《道德经》为什么要说“音声相合”呀,这个“合”字可是太重要了!这个“合”字可以说是颂经的人天密秘之一。这个波的震荡是一种相溶、相会,是彼此不分,这样才能形成最好的音乐、乐曲、颂之声。要把她整体的结合起来想,要主动去寻,主动去找。有的人颂的时候就是第三声不行还非得要用第四声,有的人用第四声不行还非得用第一声,每个字基本上是四种音我们要找准它。哪一种发音方式容易产生震荡,我们就找出来那个音加以科学的、合理的应用。那么文字当中哪一字对自己作用最强你就把握好那一个字。当然,每一段文章里面每一字都会引起或强或弱的震荡,但是毕竟有主有次,而且我们这个“音”,能够引起声频震荡的这个“音”,也存在着某些字先出来,某些字后出来的现象和状态。那么你连主要的、先出来的这一个都没有抓住,你怎么使后面还没有出来的突然展开出得来呢?其实有时候我们就是当面错过,没有发现,非得量级很强的时候你才感觉到。“噢”,这个字震荡了心灵,这是我的真音,找着了!但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找呢?主动去找不就事半功倍了吗。所以这个“寻声找音”是在“熟”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非常的重要。这个过程不论是我们自己在念颂,还是在跟读的过程当中都要注意在记熟、念熟、诵熟、背熟了的基础之上主动的去寻声找音,众妙之门的天音、音符。当然,这还是要大家重视“徼”,没有“徼”哪能抓住妙呢。有的人在那里念了,念出名堂了没有?没有。有的人跟我汇报说,老师,我念了一百零八遍了,《地藏经》我已经念了半年了,不知道怎么样。他反而问我不知道怎么样,不知道效果如何。为什么要问我呢,为什么不问自己呢?为什么有的同学只念了一个来月,甚至从学习了《道德经》以后只念了几天就找着了天音,找着了心音,进入了众妙之门呢。差距在哪

里,思悟了没有?光是羡慕人家是不行。《道德经》的实践就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身中。看到人家的进步,看到人家的神奇,那是别人,那是别人的道,别人的德,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的德要自己放下心来在身内环境当中去务实求证,光睁着眼睛看外边不行,光竖着耳朵听外面也不行。你的垂帘内观,你的闭耳内听,去掌握自己的声,寻自己的音,这样才能与别的进步快的人相比美,这不就近了吗?找着了你就相近了,这是技术,是方法,必须要掌握。掌握了这些技术和方法,要思索,要有悟性,而不要仅仅执着于我颂了多少遍。告诉你们,真正具有心音的人哪怕一声佛号,哪怕一声经咒,足以惊天动地,胜过于一般普通的人颂一万遍经文!为什么呢?他通过他的音,他的真声、真音开启的是高维空间的场,调动的是高维空间的能量,道光德能产生的作用远胜于我们“无恭无敬”、不“熟”状态下,没有找到“真声真音”状态下转来转去颂多少日子颂的效果。颂的遍数多其实也只是一种督促,是一种自我鞭策。在没有进入那种状态之前必须要遵循这个遍数,用这个遍数去敲开你寻找“真声”、“真音”的门户。但是你老抱着遍数不放,而不主动的去“寻声找音”,难道一辈子就老死在念颂的遍数之中吗?这种状态也就太可怜了,也就是跟世人无异。与某些道观、佛庙里面那种状态没有差别了。不要忘记我们这是在实践《道德经》啊,而不是单纯表面的模仿!是进行性命再造的大工程。为什么要舍本求末呢?为什么总是只是抱着树枝不肯放弃而不能登上树干呢?为什么不去探根寻祖呢?从某些人执着的颂念经文的情况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同学是理不通啊!道理还没有搞通,主次都还没有掌握,太执着了。执着于一点不及其余,陷在阴阳里面跳不出来呀。说心修无极说了多少年了,这个心就是陷在“阳”里面或者陷在“阴”里面出不来。因为他不认识阴阳,不认得为无为,不能具体实践,不能具体对每一件事在心里面分析。这个知白守黑停留在嘴上,而没有在实践当中负诸于行动,所以他的心始终不是白就是黑,不是黑就是白,他无法达到无极的状态,无法达到无为的心态。蹉跎的是什么,蹉跎的是在太极阴阳当中,迷失在黑白两相之中,在这样之中浪费时间。“心无欲”我也强调了多少年了,这不就是“众妙之门”吗?从颂经反馈过来的情况来看都是这种状态,都陷在黑白里面没有出来。我还没有接到哪一个说在年初布置了化因方法以后能颂出名堂来的。相反还只是在这个道医天地打开以后,才出来那么六七个真的找准了音,读到了声,通过这个颂达到了“众妙之门”的,这倒是可喜。从这个事里鉴别、验证出了,我们学习《道德经》、掌握、实践的《道德经》,的确是一部万经之王,是我们打开任何经文宝库大门的重要钥匙。有了这个钥匙,那么我们再来颂念合音,特别是在掌握了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在“恭”、“熟”的前提下,在这个基础之上,找准了“音”,寻准了“声”,那么这个大门对每一个同学都是敞开的。希望大家先把这两点掌握好。颂经心诀的第三个字是“忘”。“恭”和“熟”掌握好了以后一定要“忘”。“忘”什么呢?首先是“忘声”,第一步是“忘声”。“忘声”的出现一定是在“音”出现的过程当中,声音出现的过程当中忘记这个“声”。每个对颂经有真实不虚体悟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悟。口里在颂这个音,声在发出,但是突然之间这个心里面的震荡开始了,就好像口腔里的这个音声没有经过大脑似的,只是关注到了胸腔里的震荡的那个声波,胸腔正中心有一团团的光,或者是读的相应的字释放出这个光波而出现了“忘声”的状态,这个“声音”的“声”你就不在乎。实际上还是在念,但是念的时候已经理解了这个能量的震荡为主宰,而口腔的这个声处在辅助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稳定了以后,口里的声不再出现,也就是说停止了颂念但是里面还是在继续着一团团的音、光、能在这里震荡,在扩散,再传导到全身。我们同学当中不是有吗?有的人颂的时候就感觉到里面的字出现了,口里面还是在颂,但是《道德经》当中的一段段的字却是出现在中脉上,出现在任脉、督脉上,而且随着这个颂的状态在流动、传输,在运转。这就是“忘声”状态下的一种真性的出现。这个“声音”忘记了,口腔和大脑思维把它忘了,那么“天音”也就涌现了,出现了。当然在这种状态当中,她有左右变化、晃动的过程,你把握好,别又把自己拉回到了嘴里边在颂,脑袋里边好像不知道。“怎么能量出现”你不要去想这个

问题。你一思,一想,马上又退到了口在念,脑袋里面在思维,而又把胸腔里面的真音丢失,你要善于把握这种“忘声”。当然这样在语言上、文字上教大家是教不熟的,非得要每个人去实践,去体悟。就是开关得自然一点,转过来就成功了。深化下去“忘声”,这个“忘声”你能深化你就能忘记你的身体。身形都忘了只有光流在运转,只有光团在放射,只有光波在震荡,这个时候才是稳定的真音,这个也就是最完美的《道德经》所讲的“音声相合”。在这个相合当中更深层次的变化也就会紧接着发生。所以这个“忘”字,虽然只是忘记在念颂着什么,关键是这个“忘声”。这个声波的传导方向,历史来源已经全部都忘记了,内部紧接着出现的是天音。这个天音的震荡特点,流动的方向、方位各人都不相同。不要刚才我一说人家证出来是《道德经》的文字在任督二脉中转你就马上建立起妄念——怎么不转呢?我转着试一试。转不了,你这样模仿模仿不了。有的人是在中脉上,比如“道,可道”,有的人在中脉上出现。有的人在颂这个“道”字的时候,这个“道”字就突然放大,无边无际;颂“可道”的时候,“可”字沉到海底了;但是有的人这个“可”字又上升到了天门了。怎么能够模仿呢,模仿了就是执,偏执了,所以只能讲说“忘声”。“忘声”下面出现的现象必然是天音。没有出现这个天音,或者说在没有出现天音的状态下你去妄思、妄想都是不可能真实的达到忘声而出现天音。这个“忘声”和忘掉身体,忘掉我心,这三忘都出现以后,音声相合,融混在道光之中也就很自然的容易出现。这就是第四个字“合”。“合”,声音和心声相合,天音合之于心,合之于身。整个的心身与道光德能,道德的能量场,在声音这个领域同频了,频率一致了,就像有一句成语当中所说的“敲钟罄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庙里边有一个大钟,距离这个大钟很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一个放在拜天地君亲师的供台上的一个罄,每当那个庙里敲钟的时候他家里这个罄就会发出自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现代科学解释就是这个钟的频率和这个罄的频率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例子用到这里来,这个“合”就是这个意思。道的音、道的能量,和我们本身的这个小环境“敲钟罄响”。音合于心声,天音促进我们凡身内环境的变化,这样就高度和谐,统一为一体了。在这种状态下,这种“合”能够保持,能够深化,能够全面展开的这种状态下,“灵”也就自然诞生了。“灵”,是指的进入“众妙之门”在无为当中的变化,灵悟、感应、作用力,是一种对道的体悟、感知。这其中的变化也就不用深谈。说多了大家可能产生追求心,模仿意,反而有障碍力。因为这几道关口我们不突破,“恭”的关口不破,这个基础达不到要求,声找音”常常也找不准。冥冥当中就是有人帮助找准这个音,找准这个声,那么是谁来帮你呢?是通过这个“恭”来达到这个目的的,实现找准声、寻准音。证道不离心身,要符合道德的标准自然恭敬。但是这个“礼”,这个“恭敬”,内环境的调节,礼德光明,没有这个光明心,做不到这个“恭”,那么第二步的“熟”的深化,也就是“寻声找音”就难以实现,也就更不容易谈到了第三步的忘声、忘心,忘身。“音声相合”,对我们颂经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恭”,没有这个“熟”,那也就遥遥无期。只有把这个“恭”,把这个“熟”的基础打好才能出现忘声而合真,以至于达“灵”。这五个字说起来简单,理解起来也不容易,要整体的把握住,环环相扣。不要只注意到现在的“合”、“灵”、“忘”,关键是重视“恭”和“熟”。“恭”和“熟”真正做到了,这个“忘”也就不难了。只是掌握灵机的一点感觉,一点动念。今天点破了,把这个心法告诉你们了,你们再去试,我相信只要把第一步“恭”,把第二步“熟”真正把握住的人,这个“忘”和“合”也就自然的出现了。好,今天对这个颂经心诀我们解释这么多,暂时解释这么多,下面请大家跟着《道德经》第一段的颂读体会一下。对于已经比较“熟”的人来说,已经比较“恭”的人来说,请你注意,内观你自己的心,就在这个胸腔中央,就在这个太极金刚镯,无极金刚镯中央,这个区域去观这个字,寻这个“声”,找这个“音”。当然这个速度不可能每一个字都观清楚,那么主要是抓住观出来的那个字,哪个字出来你就随哪个字,也就是“随观”,随着她的出现而观,而不是想着她出现而观。这个“随”字特别的重要,实践一下这个“声”,对全面产生的“音”的出现,去感悟一下,

体悟一下。还有的同学可以体会一下“忘声”,如何“忘声”?其实有的时候确实是在那么一刹那之间你证得了就得到了,你巩固她她就发展了。好,我就不再啰嗦了,就边放边带着大家读这第一章。大家边观,边体会“恭”、“熟”、“忘”、“合”,暂时不要求大家的“灵”。(注:师带颂,录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再讲一点,把刚才事情急没有讲完的一点内容补充一下。这个颂经的心诀当中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集体颂的效应。我们刚才所讲的都是属于专业化的一些内容、心法,心里面的方法,心诀,这是完整的展开众妙之门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补充的一点就是如何看待我们在普通状态下诵念的效果和作用。就是说颂经实际上存在着个体效应和群体效应。由于经文的本身带有能量,通过我们诵念能够展开这个场,把能量不完全性的散发出来,展示开来,所以这里也带有一个普及性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集体颂当中的作用也是奥妙无穷。虽然可能没有进入“恭”、“熟”、“忘”、“合”、“灵”的状态,但是其中有为颂念的“声”带动了这个“音”的生成也是一个不可低估,不可小看的能量。这是古往今来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西方国家也曾经特地组织了这方面的实验,也就是群体颂念经文能够减轻某一个区域甚至城市的犯罪率,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效果?其实这里的经文的“声”带动了“音”而抒发了能量,散发了能量。当然,西方有些科学家不仅仅只在这个环节上作了实验,而且对医院的病人也曾经作过实验。就是组织众多的人一起颂念经文回向给所有住院的病人,结果这些病人的痊愈率大大提高,治疗病程变得短,大大的缩短了,与对照组相比较效果都出来了。还有其他范围也采用了这种方式,结果是相同的。颂和不颂群体效应出现的科学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向好的方向转换,减轻、缩短痛苦,改善不良的环境,这些效果都出现了。那么这些实验反过来也就反映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方法的确是科学的,也验证了这经讲过,凡是能囊括阴阳,或者能够穿透太极弦的一些文章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经”,而且历史上只有“经”才是永世不衰。她不会消失,她不会像某种科学家的思想那样有时代的局限性,完成了一个时代的使命那种思想也就难以继续存在或产生能量作用。“经”是穿越太极弦的,而《道德经》更加奇妙,她是高居在太极之上的。她所携带的意境、境界连无极都无法准确的描述她。所以她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可以说在学习“经”的心法当中,就如《道德经》当中所言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个作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推演开来。我们可以看到,可以估量到她的无穷的作用力和能量,的确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就像东北女老板雷诺马来访,她说他跟道挺有缘的,她讲了一个事例,给我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她虽然是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新老板,但是她却对道家的文化比较重视。在SARS“非典”期间,她的公司有将近三百名员工(在沈阳),她推出一项较好的措施,这项措施就是全体员工每天早上都要集中在一起学习和朗诵。学习和朗诵什么呢?太上的《感应篇》。结果她的公司整个书声朗朗,全体员工都积极的去朗诵《感应篇》。而且她还采用了措施和手段,谁先背会了这个《感应篇》奖励一百元。只要会背了,到财会室去拿一百块钱。她说,她在组织全体员工每天早上半小时颂念太上《感应篇》的几个月当中,是她公司成立以来出勤率最高的时期。几乎没有人感冒,更不用说感染上SARS“非典”。而且整体员工的向心力、作用力、团体精神、敬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出现了极其明显的变化。整个公司的业绩直线的上升。而且有的员工的家属带着自己的子女来一起念颂,有的子女出现了一些特异的现象:学习成绩,表达能力和应变的能力都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员工都主动的感谢这个总经理出的这个良好的主意和采用的良好办法。从这个事例当中也可以说,实践验出了集体颂念《道德经》的群体效应,经文的群体效应。任何经文只要我们真心去颂都能够产生相应的效应、效果。当然,个体颂要注意“恭”、“熟”、“忘”、“合”、“灵”。只要不轻易的排除、排斥她,同样

能产生良好的作用。更加值得推荐的是集体的颂。如果同学们有条件不妨开展这项实验,在你的家中开始,“修之于家,其德乃余”嘛。早上规定十五分钟,全家人一起诵念诵念《道德经》的几个章节,形成规矩,反复的诵。训练一个月下来你再看是不是家中更和睦了,家庭的礼气更足了,矛盾减少了,你这个家长更好当了,孩子更听话了,夫妻的矛盾减少了。这些试验,我相信这些良好的效应和作用在你组织好的情况下一定会产生的。如果你是老师,你不妨在你所带的班级上试一试。就取《道德经》的第一章让你的学生颂一颂,颂一个月总结一下,看看这些学生是不是好带多了。这个《道德经》是大家都可以颂的。不像教育部在有的地方开展《三字经》的教育,家长群起而攻之反对,不愿意让孩子接受《三字经》的教育。说那样会把孩子教傻、教呆。但是《道德经》不同,我相信家长不会反对。颂念可以将我们群体效应发挥出来,这个群体效应发挥出来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可以做,可以跟校长讲一讲,大胆的开展这方面的实验,注意好总结。更何况我们在西北地区还有一所道德教育试验小学,正在运筹之中。大家不是感到到我们课堂来发言的小孩非常的可爱吗,非常的纯真吗?《道德经》是不会把孩子教傻、教呆的,只会教得更聪明,具有智慧,更加符合自然规律,这个能量实际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就像道德的能量暂时还没有被我们发现一样。如果谁发现了这个能量的结构,发现她的存在那么对人类的贡献确实也就太大了!因为人类只相信验证出来的东西,对暂时没有验证出来的东西总是抱着一种似信非信的状态,不相信,非常的可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出真知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这一基本法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法则,进行实验,注意好总结,看一看这种效应,群体效应。当然,我们是强调颂经当中的“朴实性”和“专业性”。在“朴实性”当中用好这种集体颂念的效果。只要把握住了颂经心诀的整体纲要,无论是“修之于家”,还是“修之于乡”,我们都可以广泛的进行一些科学实验,使这个德真正的“立”起来、“长”起来,不就是功德无量吗!什么叫功德无量?实际上就是一种能量,你放置到四方永远也不消失。这些最好的作用我们要把她肯定下来,并且保持住,发展她的一些相应方法,掌握其中的一些机变,更好的推广《道德经》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在前面讲了五个字:“恭”、“熟”、“忘”、“合”、“灵”,这是每个专业性的,内证道德的人,修真者,应当掌握的。但是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去这么做吧,很多人是在自然场性的作用力下、正向作用力下才能达到这个状态,那么你就不要忘了颂经的“朴实性”和“朴实性”的一些方法。整体的把握住,在家里,在单位好好的应用。你如果是个老板,你觉得现在的员工像刺头一样难以领导,难以统领,那么就组织集体颂,在集体颂当中由于每个人的声都打开了,言于心声,首先把这个声规范到了经的要求之中、内涵能量之中,那么反馈到心里,对每个人的心都起到了调节的作用,使每个人的后天处在一种校正的状态,校正到正确的状态,校正到符合道德的状态。这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力是通过这个“音”来震荡,音的“波”来产生的,作为一种功境再一起带到每个人的大脑之中。同时经文里面的能量也通过这种出声的颂,通过音声的震荡结合在一起释放出来反馈到每个人的心灵之中,起到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启迪作用,改善、修改作用。如果说很多的人都应用这一方法,那的确真能产生一种很巨大的变化。实际上颂经的妙处的确是一部非常高深的高级方法。早在多年前,在未改版的教材中就提到了,那么今天通过这个机会给大家强调一下这种个人作用、群体作用、家庭作用和社会作用。我们把这个“音”,把这个“声”科学的应用起来。当然不能离开这个“经”。把这个掌握好了都可以去实践。希望大家每个人都能成为这方面实践的科学家,好好总结总结经验。大的科学家当不成,家里的科学家恐怕很多同学可以当吧。建立一种共识,大家一起抽一点时间颂一颂我看完全是可以的。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今后每天正式讲课前,建议大家,建议管理员就放颂,就带颂《道德经》的相关章节,使大家在这个群体效应和作用当中逐步的深化,带往这个“恭”、“熟”、“忘”、“合”、“灵”的专业境界。丢开了“朴实性”而专门去谈论专业性的东西也就有点显得像阳春白雪,不能适应一般人了,那样不符合道的总规律。可以把这两块,“朴实性”的内容善加利

用,或者把大家带往专业性的“恭”、“熟”、“忘”、“合”、“灵”的境界,那么就需要大家在课堂上,进入课堂之前或之中抽一点时间将自己调整好,进入特定的状态,去把这个“恭”实践好。在实践好这个“恭”的前提下来“熟”,完成这个“熟”的变化,大家再一起同步的进入“忘”,从而与道相合,与道的能量相融合,去实践“敲钟罄响”,互相“合”、“灵”从而达到“灵妙”的状态之中。好今天补充这一点,也是为了防止大家“偏”。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音版】 谷(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玄(xuán)牝(pìn), 玄(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用(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世间万物生机,生生不息,就好像一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一样,我们管他叫做“玄牝”,“玄牝”就是“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 1 那不可言说、不可解释的最根本的存在,我把它称之为“道”。无法给这个最根本的存在命名,姑且把它命名为“道”吧。天 地万物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是他们存在的另一次开始。天地万物知道自己已经被命名了吗?没有;对他们来说,存在和不存在,有名字和没有名字,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命名,我们又如何认识事物的微小差别?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他们的区别是非常微妙的。微妙就微妙在:这种区别只对于人才有意义。 2 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美,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美的标准,可这个美的标准是恶的;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善,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善的标准,可这个善的标准是不善的。美有了标准,善也有了标准,人们借此把许多事物排出在美和善之外,这岂不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恶和不善?美和丑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善和恶互相对立,又互相彰显。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成立。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上和下、音和声、前和后,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圣明的人

绝不有意地制定标准,使本来和谐的事物互相对立起来。事物会自己发生变化,生长和死亡遵循他们内在的规律,何必去故意地干预他们?你不去干预他们,他们的生长才最为完美。 3 不崇尚贤能,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竞争;不珍贵黄金和宝玉,人们就不知道自己原来很贫穷;在人们的心中放上了这样那样的渴望,而又无法满足他们,痛苦和不满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普遍滋生。所以幸福的社会是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们心境恬淡,食物充足,欲望淡漠,身体强健。人们不知道贤能是好的、而且黄金和宝玉是可贵的。人们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快乐和健康。这样的社会与其说是没有政治的,不如说已经达到了政治的最高境界。 4 是“道”在统领着世上的万事万物。“道”是如何进行统领、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得呢?我想,“道”像一个自我展开 的无边胸怀,使万事万物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锋利的,它承受他们的锋利;混沌的,它接受他们的混沌;它和最光明的东西一起闪光,和最昏暗的东西一起昏暗。它隐藏在事物的背后从不显露自己。 5 天地不知道有仁爱,所以天地把世间万物看作无分别的芻狗;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及全文注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 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 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莫(mò)柔(róu)弱(ruò)于(yú)水(shuǐ), 而(ér)攻(gōng)坚(jiān)强(qiáng)者(zhě) 莫(mò)之(zhī)能(néng)胜(shèng), 以(yǐ)其(qí)无(wú)以(yǐ)易(yì)之(zhī)。 弱(ruò)之(zhī)胜(shèng)强(qiáng), 柔(róu)之(zhī)胜(shèng)刚(gāng),

天(tiān)下(xià)莫(mò)不(bù)知(zhī),莫(mò)能(néng)行(xíng)。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云(yún): 受(shòu)国(guó)之(zhī)垢(gòu), 是(shì)谓(wèi)社(shè)稷(jì)主(zhǔ); 受(shòu)国(guó)不(bù)祥(xiáng), 是(shì)为(wéi)天(tiān)下(xià)王(wáng)。 正(zhèng)言(yán)若(ruò)反(fǎn)。 【译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做到。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w 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g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ér yì míng ,tóng wèi zhī(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xuán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 yǐ。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qī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yīn shēng xiāng hè,qián hòu xiāng suí。shì yǐ shèng rén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chù wú wéi zhī shì,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wù zuò yān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ér bù cí,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gōng chéng ér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fú jū。fū wéi fú jū,shì yǐ bù qù。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音版】 勇(yǒng)于(yú)敢(gǎn)则(zé)杀(shā), 勇(yǒng)于(yú)不(bù)敢(gǎn)则(zé)活(huó)。 此(cǐ)两(liǎng)者(zhě),或(huò)利(lì)或(huò)害(hài)。 天(tiān)之(zhī)所(suǒ)恶(è),孰(shú)知(zhī)其(qí)故(g ù)? 天(tiān)之(zhī)道(dào),不(bù)争(zhēng)而(ér)善(shàn)胜(shèng),

不(bù)言(yán)而(ér)善(shàn)应(yìng), 不(bù)召(zhào)而(ér)自(zì)来(lái), 坦(tǎn)然(rán)而(ér)善(shàn)谋(móu)。 天(tiān)网(wǎng)恢(huī)恢(huī),疏(shū)而(ér)不(bù)失(shī)。 【译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此两者都是勇,但是却由表现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这就是自然规律,可又谁知天意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圣人也很难判断,自然规律是不争而取得胜利,不言而万物响应,不召而众生自来,淡然筹谋天下大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是广大无边的,所无不包,没有一点疏失。 扩展阅读:《道德经》价值影响 《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等没有不受老子影响的,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道德经》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学、宗教等等方面。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从侧面说明了《道德经》的巨大影响。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全文解释

《道德经》全文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但无穷尽), 动之愈出(越动付出愈多)。 多言数穷(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解析《道德经》中的“道”字 作者:杨君 指导教师:吴媛媛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他提出了“道”这个概念,作为全文的思想体系核心,其涵义博大精深。老子以“道”字,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阐述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如何理解老子的“道”?“道”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这些问题反映了老子本身对“道”的理解及其所蕴涵的哲学深度。本文将对“道”字从文字结构与老子对“道”的理解两方面阐述其意义。关键词:道;老子;古文字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Dao(道)" in " Dao De Jing " Abstract: The "Dao De Jing" wirte by Lao Zi, it contains a wealth of philosophy of life. He put forward the "Dao" as the center of this article, it has both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profound scholarship. He used the "Dao",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to explain the universe,life,and society.B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Dao"?What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es it have?These problems reflect interpretation of "Dao" by Lao Zi himself,and the philosophical depth what it has.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ing the "Dao" from the text struc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y Lao Zi. Key words:Dao;Lao Zi's;Ancient writing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无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 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t iān 天x ià 下 j iē 皆 z hī 知 měi 美 z hī 之 wéi 为 měi 美, sī 斯 è 恶 yǐ 已。 j iē 皆 z hī 知 s hàn 善 z hī 之 wéi 为s 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 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 ià 下 x 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 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ɡōnɡ 功 c hénɡ成é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专门道。名可名,专门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讲的。但如此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讲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事实上"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差不多用得非常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讲"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讲:"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那个地点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讲,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能够讲,但不是通常所讲的道。名能够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能够讲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能够讲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从虚无的角度,能够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能够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讲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1天下的人都明白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明白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

道德经 上篇道经《老子》第一章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子》第四章 【解释】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呐,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呐,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老子》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虚,但不短缺,越拉动它风量越多。说的多了就行不通了,还不如保持适中的态度。 《老子》第六章 【解释】空虚是永恒存在的,这叫做深奥的母性。深奥的母性。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断地存在着,其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长地久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因为它生存不是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站在前面,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得到保全。这不正是它不自私吗所以能达到自私的目的。 《老子》第八章 【解释】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事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老子》第九章 【解释】端的满满的,不如适可而止。磨的尖尖的,锐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因富贵而产生骄傲,就会给自己带来灾害。成功了就急流勇退,这才合乎自然的道理。《老子》第十章 【解释】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顺,能象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内省,

《道德经》全文 拼音 注释

道德经 《老子》第一章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解释】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子》第四章 【解释】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呐,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呐,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老子》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虚,但不短缺,越拉动它风量越多。说的多了就行不通了,还不如保持适中的态度。《老子》第六章 【解释】空虚是永恒存在的,这叫做深奥的母性。深奥的母性。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断地存在着,其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长地久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因为它生存不是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站在前面,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得到保全。这不正是它不自私吗?所以能达到自私的目的。 《老子》第八章 【解释】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

《道德经》第18章 大仁大义 原文释义解读

第18章大仁大义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抛弃了,才彰显出仁义。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虚伪狡诈。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才会显出孝慈;国家昏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 【导读】 在老子看来,人人所向往的仁义的出现,恰恰是因为大道荒废了;那些巧诈、奸伪的出现,恰恰是因为人们恃以提防、辨别他们的智慧。同样,孝慈、忠臣的出现无不如此。乍看老子的说法很难理解,但仔细思索却发现,道理尽在其中。 【解析】 在本章中,老子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辩证思想,“大道”盛行之时,像“仁义”这些东西自然地存在于人们的行为当中,人们不缺乏仁义,所以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倡导的必要。只有当社会秩序大乱、大道缺失、仁义泯灭的时候,人们才会由于缺乏这些东西而大加倡导。 从古至今,仁义、智慧、孝慈等都是为人们所推崇的。而孔子的最高理想是“仁义”,“仁”已经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取向。然而,老子却创造性地指出,人世间的大道被人为地废弃了,人们才会制定礼仪,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区别贵贱,结果原本没有的虚伪和奸诈也随之而来。 老子是一个善于洞察世事的高人,他总能从事物的表象看出问题的实质,从结果看出原因,这个本质和原因往往就隐藏在表象和结果的反面。 老子为什么总能从事物的表象和结果的反面找到答案呢?原因就在于我们人类是最复杂的情感动物,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能够进行思考,在处理问题时,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行为准则。人类虽然由大道生成,而且在大

道中发展壮大,但随着智慧的开启,愈发变得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起来。人类忘记了自己的由来,不再遵循自然大道,这种对大道的漠视态度,使得人类离大道越来越远。 偏离大道越来越远,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类自取灭亡,为了避免这种惨剧的发生,人类就人为地制定了一些行为规范来加以约束,于是一些政令条文、奖惩制度、政策法规也随之出现。这些政策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但它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废止大道的结果必然是有所作为,一旦有了作为也就有了好和坏的区分,对于好的、正确的我们要加以褒扬、赞颂;而对于坏的、错误的我们则要大加鞭挞、惩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针对这种情况,老子提出了仁义的概念。何谓仁义?仁,从古人的组字结构上来考察,“二人”为“仁”。为什么需要两个人呢?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的标准,有参照物才能进行区别对待。假如人与人之间不用交往,那么我们人类也就不能称为“人”了。孔子曾这样定义“仁_”,他说:“仁者爱人。”如果连自己的同类都不爱,还配称人吗?这种行为还配叫仁吗?义,正义、道义、义气。 “仁”和“义”合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在本章中是指那些合情合理、合乎道义并热爱同类的行为。仁义能带来和睦安定,不仁义必将招致祸患。人们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纷纷行仁义,这是人们有智慧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仁义?就是因为存在不仁不义,大道作为社会自然的公平准则被抛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这是因为人是有欲望的动物,由于欲望的驱动,人们难免会利用各种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些人为了职位的攀升,对上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为了给自己开脱罪责,不惜蒙骗别人,颠倒黑白;也有些人成天摆出一副忠实的面孔,其实心里早已打好了坑害别人的小算盘,他们使用种种伎俩,只为一己私利。他们心中没有半点仁义,却要装出十分仁义的样子,其虚伪本质掩藏在华丽的外表和花言巧语里,他们越是装得仁义,就越能得到大的好处。 这种处处蒙骗别人的行为就叫大虚伪,为什么会有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行为?就是因为人们运用机巧智慧的缘故。“伪”字该如何解释呢?“人为”即伪。人为就是人有意去做而不是顺应自然的行为,是违背了大道的行为,所以我们称人为的东西都是虚伪的,都不是朴素自然的;人在有作为的时候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掺杂进自己的智慧,所以就有了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等行为,虽然这些行为是在暗中进行的,掩盖在虚伪的外衣之下,但还是能被人感知,甚至被人揭露和批判。

《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上篇道经《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名。 wú无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以ɡuān 观 qí 其 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 两 z hě 者, t?nɡ 同 c hū 出 ?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nɡ 同 wai 谓 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z hī 之 y?u 又 x uán 玄, z h?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n 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t iān 天x ià 下 j iē 皆 z hī 知 měi 美 z hī 之 w?i 为 měi 美, sī 斯 a 恶 yǐ 已。 j iē 皆 z hī知s hàn 善 z hī 之 w?i 为 s 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 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x ià 下 x iānɡ 相 yínɡ 盈, 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 和, q ián 前 h?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nɡ 恒 yě 也。 s hì是yǐ 以 s hanɡ 圣 r?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wàn 万 wù 物 z u? 作 ?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r 而 fú 弗 yǒu 有, w?i 为?r 而 fú 弗 s hì 恃, ɡōnɡ 功 c h?nɡ 成 ?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i 唯 fú 弗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注音版】 知(zhī)其(qí)雄(xióng),守(shǒu)其(qí)雌(cí), 为(wéi)天(tiān)下(xià)溪(xī)。 为(wéi)天(tiān)下(xià)溪(xī),常(cháng)德(dé)不(bù)离(lí), 复(fù)归(guī)于(yú)婴(yīng)儿(ér)。 知(zhī)其(qí)白(bái),守(shǒu)其(qí)辱(rǔ),为(wéi)天

(tiān)下(xià)谷(gǔ)。 为(wéi)天(tiān)下(xià)谷(gǔ),常(cháng)德(dé)乃(nǎi)足(zú), 复(fù)归(guī)于(yú)朴(piáo)。知(zhī)其(qí)白(bái), 守(shǒu)其(qí)黑(hēi),为(wéi)天(tiān)下(xià)式(shì)。 为(wéi)天(tiān)下(xià)式(shì),常(cháng)德(dé)不(bù)忒(tè), 复(fù)归(guī)于(yú)无(wú)极(jí)。朴(piáo)散(sàn)则(zé)为(wéi)器(qì), 圣(shèng)人(rén)用(yòng)之(zhī),则(zé)为(wéi)官(guān)长(zhǎng), 故(gù)大(dà)智(zhì)不(bù)割(gē)。 【译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 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它处在寂静、清澈的状态之中。它独立存在着,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力量而改变。它循环往复地运动不息,可以说它就是生天生地的母亲。本人不知晓它的名字,就给它起个字叫“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就叫“大”。它极其博大,无边无际,就消逝在茫茫太空了。它消逝的地方,极远极远。由极其远大的地方,就又返回来了。所以,道,天,地,王也。国中有这四大,而王只是其中的一个。人依存于地,地依存于天,天依存于道,道依存于自然。 【启示】 宇宙中万事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源于大道,统一于大道。大道是宇宙的本原、本元。这是老子《道德经》的一个根本观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一道是一种混沌状态的物质,在天地之前就产生了。二,它没有名字,老子给它起的名字明“大道”。四,大道周而复始地运三,大道独立存在。任何其他力量也改变不了。所以,才会生天生地生万物。动不息。正因为它不停地在运动之中,五,任何一个有组织的地方,都存在着四样的东西,这就是道、天、地和人中。在这里,老子所说的王,不单是指国王,也是指得道的高人。六,讲述了人与天地大道的关系。人依存于地,地依存于天,天依存于大道,大道只依存于自然规律。这里连用了四个“法"字,当效法、依赖讲。在世界哲学中,只有老子把人与天地并提,也只有中国哲学是讲天人合一-观点的。

道德经27章解析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引语] 本章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 [评析] 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之前就早已存在了。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它无声无形,独立而存在,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运行着,它可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叫做什么名字,所以称之它为:“道”,勉强的描述它是“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它周行无所不至,曰:“逝”,逝周而无所不穷极,不偏于一个地方,曰“远” 其体独立,不随于所适,保持本性,曰:“返”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焉”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 无法找到的“炫耀”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弟子在一起聊天,一位出身富有的学生,当着所有的同学的面,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有一片广大的土地。 正当他吹嘘的时候,一直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地拿出一张地图,说:“麻烦你只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说。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地找出一小块儿来,但和亚细亚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 “雅典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个更小了,好像是在这里。”学生指着一个小点说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