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高一上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高一上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高一古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5.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也”表判断) .

6.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7.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之所以.是因为..)

二、倒装句

(一)、状语后置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4.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5.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6.给贡职如郡县

7.常痛于骨髓

8.嘉为(之)先言于秦王9.燕王拜送于庭

10.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11.贪于财货

12.具告以事13.长于臣

1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15.得复见将军于此

16.因击沛公于坐

(二)定语后置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

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三)、宾语前置

1.夫晋,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2.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4.籍何以至此?

5.今日之事何如?

6.客何为者?

7.何辞为?

8.大王来何操?9.沛公安在?

(四)主谓倒装①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

三、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2. (烛之武)辞曰

3. (烛之武)许之

4.敢以(之)烦执事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6.(晋)许君焦、瑕

7.阙秦以利(于)晋

8.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语)

9.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10.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11.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12.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

13.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

14.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

15.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

16.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17.又前而为(之)歌曰(省略宾语)

18.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

1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20.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21.比(于)诸侯之列22.皆陈(于)殿下

23.而(按)秦法…… 24.沛公军(于)霸上

25.沛公欲王(于)关中26.为(我) 击破沛公军

27.急击勿失(之)28.具告以事(之)

29.欲呼张良与(之)俱去30.毋从(之)俱死也。

31.旦日(你)不可不蚤自来谢(于)项王

32.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3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34.举所佩玉玦以(之)示之者三

35.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36.则与(之)一生彘肩37.加彘肩(于盾)上

38.再拜献(于)大王足下39.置之(于)坐上

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第1页 课程(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英语重点句型句式归纳总结

九年级英语重点句型、句式 Unit 1 1. by + doing通过……方式如: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by 还可以表示:“在…旁”、“靠近”、“在…期间”、“用”、“经过”、“乘车”等 如:I live by the river. I have to go back by ten o’clock. The thief entered the room by the window. The student went to park by bus. 2.too…to 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too+adj./adv. + to do sth. 如:I’m too tired to say anything. 我太累了,什么都不想说。 3.be / get excited about sth.=== be / get excited about doing sth. = be excited to do sth. 对…感兴奋 如:I am / get excited about going to Beijing.= I am excited to go to Beijing. 我对去北京感到兴奋。 4. ①end up doing sth 终止做某事,结束做某事 如:he party ended up singing. 晚会以唱歌而结束。 ②end up with sth. 以…结束 如:The party ended up with her singing. 晚会以她的歌唱而告终。 5.one of +(the+ 形容词比较级)+名词复数形式…其中之一 如:Sh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s. 她是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6. It’s +形容词+(for sb. ) to do sth. (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 如:It’s difficult (for me ) to study English. 对于我来说学习英语太难了。 句中的it 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o study English 7.unless 假如不,除非引导条件状语从句 如:You will fail unless you work hard..假如你不努力你会失败。 I won’t write unless he writes first. 除非他先写要不我不写 8.see sb. / sth. doing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强调正在发生 see sb. / sth. do看见某人在做某事如: 如:She saw him drawing a picture in the classroom.她看见他正在教室里画画。Unit 2 1.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某事 否定形式:didn’t use to do sth. / used not to do sth. 如:He used to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放学后他过去常常踢足球。 Did he use to play football? Yes, I did. No, I didn’t. He didn’t use to smoke. 他过去不吸烟。 2. 反意疑问句(中考不考,可作了解) ①肯定陈述句+否定提问如:Lily is a student, isn’t she? Lily will go to China, won’t she? ②否定陈述句+肯定提问如:She doesn’t come from China, does she? You haven’t finished homework, have you? ③提问部分用代词而不用名词 Lily is a student, isn’t she? ④陈述句中含有否定意义的词 如:little, few, never, nothing, hardly等。其反意疑问句用肯定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1)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在少数地方也用到了“是”来表示判断,如:“不知木兰是女郎。”“问今是何世。”但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 1.在主语后加“者”表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判断,基本形式有: ①A者,B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②A者,B。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③A,B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A,B。(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词语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环滁/皆山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亡秦之续耳。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此后典籍皆为版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此天子气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主动句:施动者+动词谓语+受动者(一般主动句) 施动者+(把+受动者)+动词谓语(“把”字句) ○被动句:受动句+(被+施动者)+动词谓语(“被”字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用“被”表被动。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二)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意念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三、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及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150例 ( 一)词义扩大 (1)把ba [古义]动词。握住,端着。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今义]①握住。②把持。③介词,将。④量词。 (2)股gu [古义]名词。大腿。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今义]①大腿。②事物的一部分。③量词。 (3)竟jing [古义]①动词。完毕,结束。②副词。终于,最后 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②或竟成痼疾。(《狱中杂记》) [今义]①完毕。②终于。③居然。④全。 (4)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步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③脚步。④实践。 (5)再zai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今义]①又一次,再一次,多次。②继续,还有。 (二)词义缩小 (6)夫fu [古义]①名词,成年男子。②丈夫。③夫子,对老师的称呼。④指从事体力劳动或奴役的人。⑤读fú,文言句首发语词、句中助词和句末语气助词。⑥读fú ,指示代词,这那种等。 ①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积贮疏》) ②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口技》) 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④渔夫、夫役 ③今若焉,悲夫。(《黔之驴》) ⑥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叶公好龙》) [今义]丈夫。 (7)购gou [古义〕①动词。悬赏。②动词。购买。 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今义]指购买物品。 (8)或huo [古义]①不定代词,有人,有的。②副词,也许。③有时,间或。

英语作文万能句型总结

英语作文万能句型总结 1、It's important/necessaryforsb.todosth.(对…来说做某事是重要的/必要的) 这个句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表达观点或者建议的作文。比如,说到友谊,你可以说"对我们来说,交朋友是非常有必要的";说到健康的建议,你可以说"对你来说,每天跑步是很重要的";说到梦想,你可以说"对我们来说,拥有梦想是很重要的"等等。 2、notonly…but also…(不但…而且) 它可以连接两个主语一致的句子:"她鼓励我努力"和"她帮我复习功课"这两个简单句子就可以用这一句式连接,变成"她不仅鼓励我努力学习,还帮我复习功课";它还可以连接两个观点:"读书给我带来了快乐"和"读书开阔了我的眼界",可以变成"读书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3、help sb.(to)do/help sb.with(帮助某人做某事) 它可以用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比如"我的老师帮我学习";也可以用来表达"建议"的作用,我们可以在刚才的"对你来说,每天

跑步是很重要的"这句话后面加上"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和精力充沛"。 4、make名词adj.(让某人/某事…) 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写了一个事情后,总要写一下心情,否则作文会比较单薄。此时,这个句型就非常有效,比如"在她的帮助下,我取得了好成绩",这句话后就可以加一句"它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 5、so…that…(如此…以至于) 只要涉及到"结果"的两个相关句子就可以使用这个句式。比如"我的脚受伤了"和"我几乎无法走路"就可以变成"我的脚受伤如此严重以至于我几乎无法走路"。 6、spend…doing sth.(花费时间做) 这个句式可以用很多场合:提建议,叙述往事,花钱,花时间等。比如"我的老师帮我学英语"就可以改成"我的老师每天花1个小时帮我学英语";一个建议"对你来说,每天跑步是很重要的",也可以添加这一句型,变成"对你来说,每天花30分钟跑步是很重要的"。

人教版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一)宾语前置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不拘于时,学于余。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文言文4种特殊句式:答案

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 一、“……者,……也”译为:……是……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强将 2、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译文:不知道河南乐羊子的妻子是谁家的女儿 二、“……者……也”译为:……的是…… 1、族秦者秦也。译文:灭亡秦国的是秦王朝自己 三、“……者也”译为:……是……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2、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译文: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四、“……也”译为:……是……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译文: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的八景之一 2、鱼我所欲也。译文:鱼是我想得到的东西 3、环滁皆山也。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五、“……为……”译为:……是……(把“为”译成“是”,语序不变) 1、此为何若人?译文:这是怎样的人?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译文:中间那个戴高帽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3、必为窃疾矣。译文:一定是有偷窃的病了 4、项燕为楚将。译文:项燕是楚国的将领 六、用“是”“乃”、“诚”、“则”、“悉”、“本”表示判断 1、斯是陋室。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译文: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文: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6、臣本布衣译文:我本来是平民 7、定伯诳之言:“我亦鬼”。译文:宋定伯骗鬼说:“我也是鬼” 七、没有任何判断标志,只是由上、下之意促成判断,翻译时要在主语后加“是” 1、秦,虎狼之国,不可信。译文: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信任。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文:沿途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文言文中,否定判断句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非……”译为:……不是……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2、子非三闾大夫欤?译文:你不是三闾大夫吗? 二、“非……也”译为:……不是……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 2、卿太重,将非鬼也?译文:你太重了,可能不是鬼吧? 三、“非……者也”译为:不是……的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译文:百战百胜,(虽然很好却也)不是最好的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初中阶段常见地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中考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各种词类活用总结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名词)若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所+名词)“夜则以兵围所寓舍”3)名词后直接跟一个语气词,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者)“赵王之子孙侯者”(4)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状语+名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5)能愿动词“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6)名词+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7)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8)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或师焉 (9)名词带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10)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处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草行露宿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失期,法皆斩手巾掩口啼、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表对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表比喻)其一犬坐于前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孔雀东南飞潭西南而望" ⑥表示时间、动作的连续性卿当日胜贵 ⑦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以下待整理 3、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4、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翻译时要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1)"无鲜肥滋味之享"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2)群贤毕至,少长贤集 (3)将军披坚执锐 5、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不是使动、意动用法,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 (1)天下苦秦久矣:"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2)素善留侯张良 (3)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意动用法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英语句型变换总结

1.当我们判断是一般现在时,句式为: 主语+(don’t)+ 动词原形+ ---。(肯/否) Do +主语+ 动词原形+ ---?(一般问句) 主语(三单)+ 单数动词+ ---。(肯) 主语(三单)+ doesn’t + 动词原形+ ---。(否) Does +主语(三单)+ 动词原形---?(一般问句) (一般现在时通常有often usually every day/year/month seldom等时间状语) They go to school on foot. 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They don’t go to school. He doesn’t go to school. Do they go to school on foot? Does he go to school on foot? 主语+am/are/is﹢done(被动) 2.当我们判断是一般过去时,句式为: 主语+ 动词过去式+ ---。(肯) 主语+didn’t+动词原形+ ---。(否) Did +主语+ 动词原形+ ---?(一般问句) (通常有yesterday,three days ago, just now,last week/year/night 等时间状语. ) 主语+were/was+done(被动) 3.当我们判断是现在进行时,句式为: 主语+ be +doing (肯) 主语+ be + not +doing(否) Be+主语+doing ?(一般问句) (通常有now listen look 等时间状语) 主语+be+being+done(被动)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语文的难点,属于有区分度的题。句子翻译要兼顾词法与句法。文言词法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和词类活用,尤其要重视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文言句法重点考查几种特殊句式,即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 真题再现: 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矣。 虽然率领十多万军队,不过已落入我的谋划之中,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了。【提卒:率领军队;坠:落入;画:谋划;破:打败】 (2)魏徵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 魏徵多次劝谏,认为只要用恩德安抚他们,一定会无需讨伐冯盎就自己来归顺。【频:多次;但:只;以德:用恩德;讨:讨伐】 (3)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趣之,一日一夜至。 赵奢已经打发走秦国间谍,于是下令卷起铠甲催促部队行军,一天一夜就到了。(4)不如背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 不如背叛秦国而去援助宜阳,你一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会乘秦军疲惫去袭击它,一定会把宝物奉送给你。 (5)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魏绛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躲避危难,有了罪责不逃避刑罚。 对人或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用判断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借用“者”、“也”等标志词构成。译作“……是……”。格式(1):……者,……也。(2):……者也。(3):……,……也 例: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夫战,勇气也。 ④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用判断句,没有标志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60267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英语重点句型句式归纳总结

九年级英语重点句型、句式Unit 1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 如:by + doing1. 通过……方式还可以表示:“在…旁”、“靠近”、“在…期间”、“用”、“经过”、“乘车”by 等I live by the river. 如:clock. I have to go back by ten o' The thief entered the room by the window. The student went to park by bus. . too+adj./adv. + to do sth to 太…而不能常用的句型2.too… m too tired to say anything. 我太累了,什么都不想说。如:I' === be / get excited about doing sth.3.be / get excited about sth. be excited to do sth. 对…感兴奋= I am / get excited about going to Beijing.= 如: I am excited to go to Beijing. 我对去北京感到兴奋。 end up doing sth 终止做某事,结束做某事4. ① 晚会以唱歌而结束。如:he party ended up singing. 以…结束②end up with sth. 晚会以她的歌唱而告终。如:The party ended up with her singing. …其中之一名词复数形式 5.one of +(the+ 形容词比较级)+ 她是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如:Sh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chers. 做某事…对于某人来说)'s +形容词+(for sb. ) to do sth. (6. It 对于我来说学习英语太难了。's difficult (for me ) to study English. 如:It to study English 是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句中的it 引导条件状语从句7.unless 假如不,除非 You will fail unless you work hard..假如你不努力你会失败。如: t write unless he writes first. 除非他先写要不我不写 I won'.see sb. / sth. doing看见某人正在做某事强调正在发生8 see sb. / sth. do看见某人在做某事如: 如:She saw him drawing a picture in the classroom.她看见他正在教室里画画。 Unit 2 1.used to do sth. 过去常常做某事 否定形式:didn't use to do sth. / used not to do sth.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这些特殊句式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或运用某些词语做标记,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以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者,……也”,“……者,……”,“……,……也”,“……者也”。 例如:(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者”、“也”的句子都表判断。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句的意思是“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这是“者”只表提顿,不表判断。又如,“珠可历历数也”句的意思是“念珠可心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也”在这里是助词,表肯定语气,不表判断。 2、用“则”“皆”“乃”“即”“诚”“必”“亦”等副词表肯定判断。 例如:(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此为何若人?”“必为有窃疾也” (7)熊掌,亦我所欲也。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3、用“是”“为”表判断。 例如:(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中的“是”字,大多数是作为代词使用的。例如,“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句的意思是“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是进亦忧,退亦忧”句中“是”指代前句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例如:兵革非不坚利也非天质之卑 5、不用判断词,根据上下文判断。例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刘备,天下枭雄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有标志词语 (1)“于”表被动例如:管夷吾举于士 (2)“为”表被动例如: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为……所……”表被动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见”表被动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没有标志词语例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_百度文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否定句、疑问句、固定句式等。 详细分析如下: 一、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①主谓倒装(谓语前置;②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③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④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下面分述之。 1.主谓倒装 方法指导:主谓倒装即主语和谓语顺序颠倒,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为主语,“甚矣”是谓语,前置了,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 又如: ①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君也,大哉!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美哉! 2.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就是把本来应在前面修饰中心词的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形成倒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在句中,“石”是中心词,“铿然有声”是定语,正常语

序应为:铿然有声之石,所在皆是也。又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在句中,“人”是中心词,“可使报秦者”是定语,正常语序应为:计未定,求可使报秦之人,未得。定语后置句一般有三种形式,其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中心语+定语+者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好事之少年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烧溺死之人马甚众 ⑵判断方法之二: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无强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 ⑶判断方法之三: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3.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句中“余”是宾语,“欺”是谓语动词,“不余欺”,就是“不欺余”。又如:“大王来何操?”句中“操”是谓语动词,“何”是宾语,“何操”即“操何” 对于宾语前置句式判断方法如下: ⑴判断方法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it的用法及句型总结

It的用法 一、Tell the functions for “it” in each sentence: 1、---What’s the weather together? ---It is fine. 2. It is hard to communicate with him. 3. I find it hard to communicate with him. 4. It is Li that who cleaned the classroom. 5. It is a book. 二、It 用法归纳 1,指代it (1).用作人称代词:指代物、整个句子 (2)用作非人称代词 2,形式it:(1)作形式主语(2)作形式宾语 3,强调it 4,特殊句型 5.在答语中指代this/that: 1).--- Whose book is that? ---It’s mine. 三、特别注意:it, one和that作替代词的用法及区别 1. it代替前面提到的同一事物,该事物既可以是可数名词也可以是不可数名词。(特指,指代单数,指代物,同名同物) Can I borrow your pen?—Sorry,I’m using it. 2. one代替前面提到的同类事物中的一个。该事物只能是可数名词,前面可以有冠词,也可以被this、that或形容词修饰,其后也可以有定语。(泛指,指代可数名词,指代人或物,同名异物) I have a bike. Do you have one? Eg: (1).I bought a dictionary three years ago and I am still using______ now. (2) I bought a dictionary three years ago but I am going to buy a new _______soon. (3). that代替前面提到的同类事物中特指的一个。该事物既可以是可数名词也可以是不可数名词,必须要有后置定语,但不可以有前置修饰语。(特指,指代单数或不可数,指代物,后面有定语) The coffee produced in Brazil is more famous than __________in Mexico.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

八年级语文一、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