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巩固翻译方法,落实翻译。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体现的庄子的思想与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小故事,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两则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庄子和惠子。谁能说说你了解的庄子和惠子呢?

生:庄子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继承老子的思想,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让学生将文学常识补充在课下注释上,有的内容就直接圈划,没有的补充)

生:庄周梦蝶:表现庄子热爱自然,人与自然万物相容相通的观点,在庄子眼中,庄周可能是蝴蝶变来的,蝴蝶也可能是庄周变来的。

曳尾乌龟:表现庄子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快乐的性格

庄子死亡陪葬的故事:表现庄子对死亡的淡然,诙谐幽默

那惠子呢?

生:惠子,叫惠施,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人物,善于辩论,与庄子是好友,也是知己。成语学富五车最早就是说的惠子,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用来形容读书很多,知识丰富。

师: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两篇故事,也许你会对庄子和惠子有新的认识。我们先来看第二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和惠子虽然是一对好朋友,但是这对好朋友的基本观点是不同的,所以在讨论问题时经常抬杠,甚至是在散步的时候就争论起来

二、文章朗读

请自由朗读,找一生朗读,找一个学生评价,纠正字音和断句。

把我担心读错的字正确读出来了,我们一起看。这个句子的节奏我再找同学读一读,要清晰。文言文要读懂得先读通,懂得字面的意思,我们来看看翻译。这是文章第一句话: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怎么译呢?在大家似乎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脱口而出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翻译才能做到不丢分呢?要直译,词语要落实,特殊的句式。

翻译整句话,展示不丢分口诀。

三、译文

小组合作翻译短文,将预习作业拿出来交流,讨论疑问,一人译一句,看是否按要求字字落实了,合作修改。

翻译剩余句子。固:两个固略有不同,前面是固然,后面是本来。复习我们学过的固(吾义固不杀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四、小组活动

让我们穿越千年,做一回庄子和惠子,同位之间,一个庄子,一个惠子,用古文对话。

我还想让同学们再模拟一次,这次我的要求是:用现代汉语、尽量原意、模拟人物语气。两次模拟,两次对话,一次古代汉语,一次现代汉语,老师想让你体会二者不同的魅力,古代汉语简洁明了、现代汉语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好,到目前为止,你读明白庄子和惠子两个人在干什么了吗?辩论。就什么问题辩论的呢?庄子的观点:知鱼之乐,惠子:人不知鱼之乐。这是一场著名的千古论辩,历来对于二者孰赢孰负争论不断,那么你认为谁赢了呢?小组讨论,意见一致的找理由,不一致的自己先交锋。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探讨。庄子智辩,重欣赏,对事物持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投射到外物上,从而产生“物我一体”的感受。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文中两人物一好辩,一智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读后让人会心一笑又沉思良久。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愚公移山练习语文版(含答案)

18 愚公移山 1.作品简介 《列子》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保存了寓言故事、神话传说、音乐史、杂技史等众多珍贵的先秦史料。其作者列子,本名列御寇,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2.文言文考点链接 “其”的用法 “其”是文言文中常用、中考常考的虚词之一,用法灵活多样,常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代词。 ①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译为“他”“它”。如《愚公移山》中“惧其不已也”的“其”。 ②用在名词之前,作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愚公移山》中“帝感其诚”的“其”。 ③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④也可译作“其中的”。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的“其”。 (2)语气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如《愚公移山》中“其如土石何”的“其”。 (3)连词。 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译为“如果”;表选择,译为“还是”。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4(5)。 01 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始龀.(chèn) 孀.妻(shuāng) 箕畚.(běn) 万仞.(rèn)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 (2)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 (3)聚室.而谋曰室:家 (4)杂然 ..相许.杂然:皆,共同许:赞同 (5)其妻献疑 ..曰献疑:提出疑问 (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丘:土山 (7)荷担者三夫 ..三夫:三个人 (8)叩.石垦壤叩:敲。这里是凿的意思 (9)始.一反.焉始:才反:回 (10)甚.矣,汝之不惠甚:太,过分 (1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地面长的草木 (12)北山愚公长息 ..曰长息:长叹

初中《〈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知识梳理

初中《〈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选自《庄子》,作者是先秦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大师庄子,与老子并称,代表作《庄子》,又称《华南经》;庄子的思想渊源于老子,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老子“天道无为而自然”的思想,无论就理论的丰盈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来说,庄子都比老子高明。 【主题思想】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鄙视功名利禄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轻松、闲适,在辩论中每个人都很认真但又似抬杠,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体现了庄子旷达的心境和高雅的生活情趣。文中的惠子力辩叫真又太过拘泥,庄子巧辩尚美而又超然。其中的“鱼之乐”是庄子内心愉悦的投射与外化。 【重点词语解释】 1、惠子相梁(做宰相) 2、或谓惠子曰(有人)(告诉) 3、庄子往见之(看望) 4、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京城) 5、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栖息)(竹实)(甘泉) 6、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7、鯈鱼出游从容(悠闲自得) 8、是鱼之乐也(这) 9、安知鱼之乐(怎么) 10、固不知子矣(固然) 11、子固非鱼也(本来) 1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确定是) 【一词多义】 吓: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动词,威吓,恐吓。 之:庄子往见之代词,代“惠子”。 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助词,主谓句,取诵句子的独立性。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相:辅佐君主的人。这里是做宰相的意思。 例:惠子相梁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例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译文:在国都搜查了三天三夜。 (2)判断句: 例句:是鱼之乐也。 译文:这是鱼的快乐呀。 (3)省略句: 例句:惠子相梁,应为“相于梁” 【重点句子翻译】 1、夫远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译文: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4、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原文翻译】 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愚公移山》练习语文版

21 愚公移山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始龀( ) 荷担( ) 孀妻( ) 箕畚( ) 万仞( ) 穷匮(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年且九十( ) (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杂然相许( )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3.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4.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划一处)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句子积累——用原文语句填写。 (1)愚公之所以决心平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这一句而言的。 7.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根据所给提示指出其不同之处。 (1)性质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发点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氛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愚公移山’之我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不少于60字) (2)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两则材料,请你给“愚公精神”下个定义。 材料一:听起来是奇闻,谈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摘自歌曲《愚公移山》 材料二:17年前,唐卓琼的小儿子掉下悬崖而死。从那时起,他决心修一条“接”儿子回家的路。12年来,为了修路,86岁的母亲死在山上,老伴与他形同陌路,跟他一道修路的大儿子的妻子也选择离婚……“鸡公岭上通大道,和尚岩脚变坦途。”人们说,修路不止的他,完全是现代版的愚公。 ——摘自《重庆晚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 沁园春雪PPT课件3.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 2.rar 1 沁园春雪PPT课件.rar 2. 雨说PPT课件 3.rar 2. 雨说PPT课件2.rar 2 雨说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3.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rar 3 星星变奏曲PPT课件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2.rar 4.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PPT 3.rar 4. 外国诗两首夜PPT课件.rar 4 外国诗两首PPT课件.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2.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3.rar 5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2.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rar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2.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3.rar 7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2.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3.rar 8 致女儿的信PPT课件.rar 9. 故乡PPT课件2.rar 9. 故乡PPT课件3.rar 9 故乡PPT课件.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2.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3.rar 10 孤独之旅PPT课件.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2.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3.rar 11 我的叔叔于勒PPT课件.rar 12. 心声PPT课件2.rar 12. 心声PPT课件3.rar 12 心声PPT课件.rar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rar

九年级语文下册 26《庄子二则》浑沌之死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浑沌之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体会课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寓言的寓意。 难点: 体会课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的特点。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谨曾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的集大成人物就是庄子,庄子思想对于今天我们或许更有一种同时伍的感受和意义,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庄子的《混沌之死》 二、走进作者: 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教学设计>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三、预习检测: 1、生字识记 倏(shū):<书>极快地。如:倏地。 沌(dùn):混(浑)沌。 (1)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如:混沌初开。 (2)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 渻(shěng):古代人名用字。 恃(shì):依赖;倚仗。如:有恃无恐。 2、词语识记 时:常常,时 常。德: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2.能力目标: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精神内涵。 3.情感目标:领会庄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借助注释,自译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诸子那纵横捭阖的雄辩,亲历躬行的实践,高尚傲岸的品格,光耀千古的思想,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文化现象,筑就了我国历史上不为多见的文化巅峰,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拜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感受庄子的人格光芒,感悟生活的真谛。 二、自主学习 (一)读中有品 分成两组演来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然后点评字音、停顿及语气是否到位。 (二)读中有思 学生借助注释、口译课文,说说应该掌握的重点词语。然后在文章中找出你所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是字词释义方面的,也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读中有编 演读课文——编演课本剧 我特别想请我们班的同学用现代汉语把当年庄子惠子的对话场景重新演绎一下。小组准备一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发挥合理的想象,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前的战国时代。 师: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滨上游玩,庄子说:“鲦鱼进进出出,游玩得这么从容,这真是鱼儿的快乐呀!”请学生续老师的表演往下演绎。 三、小组合作讨论 四人小组讨论取得共识后发言:

(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围绕什么辩论?惠子凭什么肯定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或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 庄子知道不知道鱼的快乐,其实这场千古之辩是可知与不可知的辩论,惠子说: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所以我肯定你当然不知道鱼。他根据逻辑推理来得出的。所以说惠子的思想逻辑性非常严密。 (二)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而这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惠子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三)庄子最终击败了惠子靠的是什么? 庄子很聪明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关键是“安”字,在惠子那里,“安”的意思是“怎么”?在庄子那里变成了“哪里”。庄子最后说了那句话,你在哪里知道?我就是在桥上知道的。很明显,庄子在这儿偷换了概念。他靠耍小聪明,偷换概念取得了胜利。 (四)假如你是庄子,你如何取胜?用逻辑推理。 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五)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你觉得这么说有没有道理? 境由心生。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境由心生: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因为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所以他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本来就是快乐的,所以他觉得鱼也很快乐。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1.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下亦乐也。——清宣颖 2.一个歌咏自然的人,用自己的心感悟自然看见了一支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美学大师宗白华。 由清宣颖及现代作家宗白华读庄子的评论来启示学生“移情现象”。这种现象还体现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诗歌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萧县郝庄初级中学李海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 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彩屏显示:MTV录相《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疏通难词、难句。 彩屏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万例.()汝.()魁.父()荷.担() 箕畚 ..()()孀.妻()始龀.() 智叟.()穷匮.()曾不若.() 亡.以应()一靥.()陇.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年且.九十②惩.山北之塞③指.通豫南 ④投诸.渤海之尾⑤始一反.焉③汝之不惠. 三、听朗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含词、句)。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疑(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解决生字难词,基本疏通文意)。 五、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讨论下列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 彩屏显示:1.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移山”?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移山”的结果如何? 六、全班齐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课文写了哪些人? 明确:有愚公、智史、愚公妻、子孙、京城氏遗男。 彩屏显示:愚公等人的人物速写画。 2.哪些人响应愚公的号召,参加了移山的行动? 明确:愚公、荷担者三夫(三个子孙)、遗男。 3.移山的工作做起来顺不顺利?遇到哪些困难?请学生从书中找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小结: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越是困难的处境,越能显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所写的这些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如何,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一人扮愚公,一人扮愚公妻,一人扮智空,一人读叙述做文字,“杂日”由全班齐读。要求把握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5.从指导朗读人手,理解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愚公妻和智良说的话差不多,能不能用同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明确:不能,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以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资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总之,愚公真是“献疑”,智更是“笑而止之”,一“疑”-“笑”,态度截然不同。“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全班齐读2、3段,深入体会愚公妻与智具不同的态度。 再来看愚公子孙和“遗男”的态度。找出表明他们态度的词、句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精选2019.5(附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比较阅读2019.5 一、2008年台州市(二)(12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节选自《庄子·秋水》)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 20.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 ..的一项是()。(3分)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公与之.乘 B.杀之.以应陈涉 C.何陋之.有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2.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3分) 答: (三)(9分)戴震难师段玉裁 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③就傅:跟随老师④为:是⑤非常:不寻常 2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日.数千言不肯休()(2)相去.几何时矣()(3)师无以应.()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3分)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25.读了上文,你认为少年戴震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3分) 答: 二、(2014荆门)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钓鱼记》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之濠上也。” 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①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②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①意:意愿,愿望。②奚:怎么,哪里。 10.(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是鱼之乐也②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①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安得广厦千万间C.①神变则鱼逝矣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D.①子意乎鱼,目乎鱼②目似瞑,意暇甚 11.(3分)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事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 12.(3分)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13.(4分)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划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总结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仞(ren) 惩(cheng)山北之塞(se) 荷(he)担箕畚 (jī běn) 孀(shuāng)妻始龀(chen) 智叟(sǒu) 穷匮(kui) 厝(cuo) 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年且九十且:将近。 (2) 惩山北之塞惩:苦于。塞:阻塞。 (3) 杂然相许许:赞同。 (4) 且焉置土石焉:疑问代词,哪里。置:安放。 (5) 寒暑易节易:交换。 (6) 其如土石何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 何苦而不平苦:愁。 (8) 帝感其诚感:被,感动。 3.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始一反焉反通返,解释为返回。 (2) 汝之不惠惠通慧,解释为聪明。 (3)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解释为没有。

(4) 一厝朔东厝通措,解释为放置。 4.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用原文填空。 (1)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交换季节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课文,翻译及中考题(含答案)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故事两则 课内文段 2007年慈溪中学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6—19题(9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 ..鸱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庄子是▲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例如▲、▲。(3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庄子来,欲代子相.▲②于.是.鸱得腐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2分)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19.庄子在文中将自己比作▲的“鸩鶵”,将惠子比作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鸱”,

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教案人教版

23 愚公移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子及相关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的能力。(重点) 3.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重点) 4.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歌中唱的愚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愚公移山》一文的主人公。历经千百年了,愚公精神还被人们广为传唱,当然也有人认为“愚公精神可嘉,但是做法很蠢。出入不方便,为什么不修路,不搬家,而一定要移山呢?”你认为哪种说法好,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文本。 二、预习展示 1.作家作品简介。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子》一书记载的神话寓言资料十分丰富,一些在中国相当著名的神话,皆出现于《汤问》篇。有的作品上古时已经出现,在《列子》书中稍作调整,如《夸父逐日》;有的则早已流传民间,但在《列子》书中首先记载下来,《愚公移山》就是典型的例子。 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有风趣的动物、植物或人类故事,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寄寓一种思想,给人以某种教益或启示。 2.掌握难词难句。 ①通假字:反一返惠一慧亡一无厝一措 ②一词多义: 且:A.将近;B.况且。 固:A.本来;B.顽固。 献:A.提出;B.奉献。 曾:A.甚至;B.竟然。 荷:A.荷花;B.肩负。 惩:A.苦于;B.惩罚。 ③特殊句式: 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 3.通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 明确: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一)分析人物形象 1.文中写了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这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点总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等 二、重点词语 1、梁、桥 2、游、游玩 3、从容、悠闲自得 4、安、怎么 5、是、这 6、固不知子也、固然 7、子固非鱼也、本来 8、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9、循、追溯10、其,话题。11、本:最初。 三、原文及翻译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四、内容分析 1、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句子是: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5、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6、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

2017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3 愚公移山 精彩开篇词 蚍蜉撼树、螳臂挡车,总是招来人们“不自量力”的嘲讽,可是,当年近九十的“愚公”率领他的子子孙孙誓要移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时,我们的内心却表现出无限的崇敬。也许我们比“愚公”多智,我们会有无限的想象力挣脱束缚,但我们多的只是方法和技巧,缺少的恰是这种“愚公”精神。感谢这个可爱的老头子,他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财富。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理思路 一、新课导入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耳听江涛的《愚公移山》,这是怎样的一段传奇佳话?我们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叹?请随我走进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仞(rèn) 惩(chéng) 塞(sè) 迂(yū) 荷(hè) 箕畚(jī běn) 孀(shuāng)妻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方七百里方:面积。 惩山北之塞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迂:曲折,绕远。 毕力平险毕:全。 杂然相许许:赞同。 损:削减。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寒暑易节易:交换。 固不可彻彻:通。 何苦不平苦:愁。 (2)通假字 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教学设计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郑月琴 【教学设想与创意】 教无定法法自在——法依学情,法循文意。节选自《秋水篇》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不足百余字,却让我们于充满情趣的两位亦友“亦敌”古人的精神对话中感受不同的认知态度和思想脉动。学习文言,就要反复诵读,潜心涵咏,辨知文义,感受声律;学习文言就要沉浸文本,立体感知,体验反思,个性表达,明悟作品语言艺术,通达作品文化底蕴,构建精神家园,养成文化品格。以人为本,由文寻意,反复诵读,多元体验,这就是我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深度体验”教学法。观景溯源,读诵体味,辩论知趣,听思悟境,导图延意,由“知”字一线串珠,循序渐进,披文入情,臻入三昧,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这就是我的简约文言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积累“安、固”等重难点文言词汇,学会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文言文。 2.注重迁移整合,尝试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文言的能力。 3.深度体验,感悟庄子哲学思想和人生境界,培养超然审美的文化品格。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言的韵味。 2.情感体验,感悟庄子的思想。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知”之景 欣赏园林图片,感知经典魅力,激趣导入课文。 二.“知”之味 1.说说初读体验 2.读准字音和节奏 3.读出韵味和语气 (1)从延长音感受文言韵味。 (2)从重点词体味对话语气。 4.读明语意和情境

(1)有方法地译读。 ①学生翻译;②难点解析:游、固、安;③方法引导。 (2)有情味地演读。 ①创造想象;②重现场景;③互相点评。 三.“知”之趣 1.课文变形,理解庄惠两个半回合辩论中的观点和理由的不同。2.激情辩论,体验庄惠两个半回合辩论中的思想和态度的不同。(“知与不知”的辩论) 四.“知”之境 1.补充阅读《涸辙之鲋》,理解庄子“知鱼之乐”的性格。 2.补充《庄子》解读视频,感悟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3.拓展《庄子》中的“游”,感受庄子“追求自由”的理想。 4.再读课文,涵咏体味,感怀庄子的“鱼游人生”的境界。五.“知”之续 1.补充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 2.课外阅读鲍鹏山的《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写读书心得。

九年级语文(下)《愚公移山》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万仞()荷担()箕畚()() 孀妻()始龀()穷匮()智叟() 雍南()朔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 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 ) 河阳之北( ) ( ) 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3)固不可彻()固众人() (4)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 (5)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论不__ 移风__俗诉__法律 原形__露付__实施鞠躬尽瘁,死而后__ 6、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7、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如太行、王屋何? 8、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语段阅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原文翻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原文翻译 导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先秦:佚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从容:悠闲自得。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 全:完全,确定是。 6.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7.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哪里。 8.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原文翻译】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翻译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及翻译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文言文阅读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原文和译文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课文翻译 6.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及注释 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说课稿 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阅读答案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21.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过程: 1.在梳理文意的过程中,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 2.认识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核心。 3.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也很接近,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4. 关于思想意义的分析。首先要充分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其次要认识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核心。再次,要把握神话结尾的作用。 一、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义:返回。) (2)汝之不惠(“惠”通“慧”,义: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义: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义:放置。) 二、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古义: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今义:常指方向,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2)惩. 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警戒。) (3)聚室. 而谋曰(古义:家人;今义:常指屋子。) (4)本在冀州之南,河阳. 之北(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常指太阳。) (5)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常指阴天。) (6)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表反问语气) 三、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将要,快要) 且. 焉置土石(况且) 且焉.置土石(哪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用在句尾,表示的语气,呢) 始.龀(刚刚) 始. 一反焉(才) 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其. 如土石何(放在“如……何”的句式前,加强反问语气) 河阳之. 北(结构助词,“的”) 跳往助之. (代词,代愚公等人) 汝心之. 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曾不能损魁父之. 丘(代词,指这件事) 操蛇之神闻之. (代词,指这件事) 河曲智叟笑而. 止之曰(连词,表修饰关系) 且 焉 始 其 之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23、愚公移山教案

学科语文课题23、愚公移山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知识 能力 1.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 2.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过程 方法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 态度1.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2.正视成长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明确故事寓意。 2.学习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2.“愚公移山”的现实意义。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希望同学们学完之后有深刻的启迪。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出示: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