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_国内外抗生素发展现状

全局_国内外抗生素发展现状
全局_国内外抗生素发展现状

南方周末/2009年/12月/10日/第H02版

特约之四叶草健康特刊(二)

全局:国内外抗生素发展现状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郭文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类对抗生素需求的持续增加,抗生素的市场值也在不断攀升。现阶段,中国已成为全球抗生素产量最大的国家,尤其在一些原料药的生产方面,中国拥有绝对优势。然而,由于中国的抗生素产业几乎是靠仿制为主,并且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从而缺乏核心争力。因此,了解国内外抗生素产业的现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已成为当前中国抗生素行业的一项迫切要求。

全球现状:市场逐年攀升

据全球行业分析公司(GlobalIndustry Analysts)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抗生素的市场值约为250亿-26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在这其中,美国位居第一,其在抗生素领域的销售额约为84亿美元;其次为欧洲,销售额为63亿美元。而亚太地区如今的复合年增长率虽然仅保持在4.81%左右,但它却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抗生素市场。

现阶段,抗生素耐药和非专利药竞争是影响全球抗生素市场的两大重要因素。近年来,抗生素耐药现象的频发影响了一些主要类别的抗生素的使用,从而直接制约了抗生素市场的发展;此外,在未来5年内,许多品牌抗生素药物将陆续面临专利到期的尴尬,随着价格低廉的非专利药涌入市场,抗生素市场销售额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然而,由于近年来全球各国的抗生素用量一直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一些新型抗生素的陆续上市亦将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因此将从整体上拉动全球抗生素市场的发展,使其继续保持逐年攀升的态势。据预测,到2010年,全球抗生素市场的销售额将达300亿美元。

在生产方面,由于现阶段亚洲已成为全球主要原料药生产基地,并拥有强大的抗生素生产能力,因此,欧洲及美国的一些制剂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就将其所需的一些抗生素原料药生产转移至中国、印度甚至东南亚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按欧美标准生产的抗生素原料药最终返销回欧美。

中国现状: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

作为全球最先制造出青霉素的七个国家之一,中国于1944年生产出了第一批5万单位/瓶的盘尼西林(俗称“青霉素”),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此后的六十多年里,中国的抗生素产业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抗生素产量最大的国家,并形成了以白云山制药、石药、哈药等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抗生素生产企业。

据统计,截至2009年,中国抗生素原料药的生产企业已有181家之多,产量合计14.7万吨,其中2.47万吨用于出口。全球约75%的青霉素工业盐、80%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90%的链霉素类抗生素均产于中国。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约一百余种抗生素品种实现了产业化,尤其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原料药生产方面,中国拥有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在国内医院的药物消耗量中,抗生素约占30%左右的份额,在有的基层医院该数值甚至高达50%。受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中国抗生素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攀升。据预测,2009年中国抗生素市场值约为600亿元左右,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4%。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虽然抗生素在中国取得了发展,但衡量一个产业是否强大要看它的盈利能力。近年来,中国抗生素市场的规模虽然在逐渐增加,但是盈利能力却在下降。并且在抗生素的研发方面,中国还

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在现有产品大多为仿制药,且同质化严重,从而造成了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因此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已成为中国抗生素产业的一项迫切要求。

白云山制药总厂作为国内一流的抗生素生产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识到了这一差距,不断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升级。与上海医工院合作研发的仙力素注射用头孢硫脒,填补了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头孢类抗菌素的空白,具有国际、国内的独创性和先进性,2004年获得国家化合物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广州市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目前,中国抗生素产业已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产业集团和完整产业链,这在硬件和资金上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而经过多年的竞争和积累,我国抗生素生产企业集成国内外技术资源的能力在提高,这为技术创新也打下了一定基础。如今,中国抗生素企业正积极参与国外高端规范市场的认证,范围涵盖产品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等;并且更多的企业已开始关注创新,力求在仿制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在工艺创新上有长足发展,以使自身从低端价值向高端价值攀升。此外,很多本土企业还纷纷与知名跨国药企展开合作,以提高自己在技术、工艺、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白云山制药总厂早在2003就与荷兰DSM公司展开全方位合作,采用其原料进行制剂的生产,提高产品品质。而近期,双方又在洽谈酶法原料等新技术的合作,共同打造抗生素的绿色产业链。

与此同时,2009年中国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也将全面促进抗生素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除了政府将加大对医药市场投入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以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设和推进都涉及到了抗生素的生产和运用。新农合覆盖范围的扩大和保障力度的增强,使得第三终端农村市场进一步放量,这将成为未来抗生素产业的新增长点。在这些因素的全面推动下,中国的抗生素产业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抗生素解读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此,近年来人们通常将抗菌素也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也可以完全通过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得到。自1940年青霉素发现并被应用于临床以后,人类就开始了抗生素治疗的新时代,抗生素的普及使许多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使出生婴儿的死亡率和手术后感染率大幅度降低,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延长了15-20年。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抗生素种类已达数千种,而临床上常用的也有几百种之多。

抗生素发展新趋势

随着各国加强对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控制,以及对抗生素新品的审批逐渐从严,在全球范围内,抗生素无论从研发还是销售利润上,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减。从近年全球药品销售排行榜上看,目前仅有6种抗生素药品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

然而,作为在中国临床上占据极大份额的抗生素,用量占了所有药品用量的30%以上。随着中国普通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这种趋势不但不会下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反而会有上升的趋势。同时,随着国内抗生素巨头的转型、一批抗生素制剂企业的兴起及跨国公司产品的专利到期,国内抗生素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临床需求更新换代

在临床上,抗生素产品的更新换代在不断进行当中,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抗生素

临床用药市场变化明显,四环素、土霉紊之类的老品种已退出城市药品市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销量近几年不断上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品迭出;p-内酰胺类抗生素稳居国内抗生素市场之首,特别是头孢菌素增长迅速。2007年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统计表明,头孢类药物销售总额为29.80亿元,占全身抗感染药物市场45%以上的份额。

小头孢品种前景良好

近年来,由于国家一系列合理用药的政策引导,及序贯疗法在临床的推广使用,以头孢硫脒、头孢克肟、头孢丙烯、头孢地尼为代表的口服头孢临床用量激增。根据中国药学会对全国16个城市样本医院临床用药监测情况显示,近年来,进入到样本医院的部分小头孢品种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一些品种翻了几倍甚至是几十到上百倍,数据表明小头孢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及疗效逐渐得到广泛认可。以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的头孢硫脒为例,自2000年上市以来,由于疗效确切,每年都保持30%左右的增长,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小头孢在临床上光明的前景。

临床医生和消费者需求品牌化

近年来,随着“齐二药”等药害事件的发生,让临床医生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更加保守,倾向于国内外大品牌抗生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教授魏仁桂表示,对于抗生素品牌的选择,临床医生最看重的还是药品的质量。所以临床医生在药品质量上也有了更强的把关意识,尽量选择那些对质量把控好、注重品牌宣传的国内外大厂家的产品和临床口碑较好的品种,因为这些厂家重视制剂技术和品牌宣传,价格也适中。

在抗生素的另一个消费场所,药店的情况也比较相似,尽管高毛利产品由于店员的推荐能够在抗生紊销售上占据一定的份额,但在广东、河南、江西、福建等地的主流连锁药店,以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等为首的品牌抗生素的销售量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在调查中,不少药店店员表示这些大品牌抗生素由于质量及疗效俱佳,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指名品牌购买的情况占了大多数。这就意味着在抗生素消费习惯上,质量和疗效都更有保障的品牌抗生素占据主导地位,药物经济学、服用方便性占其次。

口服抗生素引导新潮流

随着合理使用抗生素政策的引导,呼吁尽量降低针剂抗生素的使用,在中轻度感染中尽量使用口服抗生素,这一原则在临床上也得到了主流医院临床医师的普遍推崇。

近日,有记者专门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多家医院进行了调查。抗生素用量较高的呼吸科、儿科等科室负责人对推广口服抗生素在中轻度感染的使用、遏制静脉注射抗生素滥用一致推崇。业内人士预测,抗生素的消费趋向将逐步回归到从低级到高级,先口服后针剂。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本用药将以较为低级、常用的抗生素为主,要求广大农村、社区医疗机构按序贯疗法进行,这类口服抗生素还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推广方式日趋成熟

在品牌推广方面,2003年以后,随着抗生素禁止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反商业贿赂以及限售令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原来国内抗生素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品牌经营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与此同时,外企凭借其较为成熟的市场运作以及学术推广模式,已经在不少临床医生心目中树立起了较好的品牌形象。目前临床医生获取抗生素产品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学术期刊杂志及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外企的学术会议在产品信息及学术信息方面的结合比较好,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

国内抗生素生产企业也逐步开始掌握这种较好的市场推广方式。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配合医药部门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培训论坛已经多年,为全国二三线城市的临床医生免费做了几百场培训,为临床医生提高科学使用抗生素的技能及合理使用的意识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抗生素在中国的数字故事

7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制造出青霉素的7个国家之一。1944年,中国生产出了第一批5万单位/瓶的盘尼西林(俗称“青霉素”),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1950年,青霉素钾盐结晶试验成功,并在上海第三制药厂投入生产。

75% 80% 90%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抗生素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14.7万吨,全世界79%的青霉素工业盐产于中国,80%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于中国,90%的链霉素类抗生素产于中国。

100如今中国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原料药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并在数十个产品的研发、生产、定价、市场等方面打破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一百余个抗生素品种实现了产业化。

30% 50%中国同时也是抗生素用量大国,医院的药物消耗量中,30%左右为抗生素药,有的基层医院则高达50%。

20中国出现抗生素之后的六十余年中,生产量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抗生素的普及使许多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据专家介绍,出生婴儿死亡率和手术后感染率因此大幅度降低,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5到20年。

1 202007年2月27日,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成功的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硫脒(商品名:仙力素),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近年来我国医药类新产品研发获得的国家最高技术发明奖项1988年,白云山制药总厂从上海工院引进头孢硫脒,到头孢硫脒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产业化研究和市场推广上经历了近20个春秋“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行的,只有在崎岖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 报告_调研报告 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1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9.7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 (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2)生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吨全价料的药物添加剂成本平均在20元/吨;肉鸡全价料饲料药物添加剂成本略低,在15~20元/吨;蛋鸡和奶牛饲料中药物成本最低,且产蛋期和泌乳牛饲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养殖场用药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饲料厂。XX年,生猪、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计用药支出(以养殖场支出计)预计在280~300亿元。生猪养殖场用药费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养殖场用药费用约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别占13%和10%。对于畜禽养殖场,抗生素支出约占用药总支出的70~80%。 (4)出栏每头生猪的平均用药成本(含母猪用药)为19元/头;肉鸡用药成本平均为1.5元/只;蛋鸡养殖全程的用药成本平均为1.9元/只;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年用药成本193元。一般而言,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精)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及挑战 2002-04-22 中医学有5000年历史,曾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建国以来,我国三代领导人都曾作过重要的指示,1985年6月20日中央再一指示:“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组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管理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绩。 但是,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还比较落后,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仅占3%的份额,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洋中药却占到97%,几乎垄断了国际中药市场。更有甚者,近年洋中药大举进入中国,抢占国内市场,目前洋中药进口额已超过我国中药出口额。为此,政协委员李连达在去年政协会议上提出0875号提案《关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提案》,就发展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提出了重要的建议。 一、政协0875号提案的主要内容 1.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江主席曾多次指示:“发展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也应该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灵魂。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承的基础上,以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全力推进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 2.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 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 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

医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环保药剂与材料走俏环保型医药包成为趋势 近几年来,医药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越来越明显,随着国内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OTC药品政策的出台,药品包装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现代医药企业发展趋势是:大型制药厂都拥有自己的包装企业。而在不断的进步发展中,开发环保塑料医药包装材料逐渐成为药品包装技术发展的方向。 外资制药企业历来十分重视药品包装,因为他们认为包装是产品形象的重要部分,产品外观应当与内在品质一致。近年来,中国医药包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药品包装将呈现出更加方便、安全,更加符合环保要求的趋势。 当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在硬件上与国外医药企业相差不大,但软件环境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除了相关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外,药品流通体制也存在弊端。药品大多数在医院药房销售,在药店销售的仅是很小一部分,这限制了药品参与直接竞争,从而制约了医药包装业的发展。另外,现行的某些招标制度挫伤了医药厂商的积极性,企业无力在药品包装环节上下大气力,长期保持着“旧面孔”。 目前,由于国内部分企业的包装意识不强,对包装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包装的作用重视不够。制药企业大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白板纸作为药盒包装材料,这主要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很多企业一般不愿在包装上多花钱,普遍的做法是能省则省。这是我国制药企业的一大错误观念。 随着医药工业的蓬勃之势,医药市场将愈来愈广。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产品外包装正在成为突显特色的一种有效方式。制药企业应积极追寻新方向,将产品品质摆在第一位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环保药剂与材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问诊处方药网售医药电商崛起待时机 自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网上售卖处方药后,业内一直关注处方药“解禁”政策何时落地。不过,遗憾的是,多次被传出将于2015年初出台的“正式版”文件,如今仍不见踪影。对此,业界认为,网售处方药推广困难,主要受到处方药性质限制。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处于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药厂家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

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第五,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需要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的药剂,西药只要讲出名字就可以买到,甚至有医药超市让自己选药,这样准确性会高吗?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国出口的食物被检测出一些抗生素的残留而拒绝在海关之外的报道。据我了解,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在环境中有比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环境中的细菌早已接受过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了,人体如果再获得耐药菌的感染治疗就比较困难。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疗耐药性结核花费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银行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信。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是比重最大的一类。进入21世纪,中国要实现对WTO缔约国全面开放服务业的承诺,物流服务作为在服务业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服务门类,肯定会首先遭遇国际物流业的竞争。 物流的配送方式从手工下单、手工核查的方式慢慢转变成现今的物流平台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得配送流程管理自动化、一体化。 当今出现一种智能运输系统,即是物流系统的一种,也是我国未来大力研究的方向。它是指采用信息处理、通信、控制、电子等先进技术,使人、车、路更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交通事故、阻塞和污染,从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及生产率的综合系统。我国是从70年代开始注意电子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工作的,相应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科技情报信息、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机构。迄今为止以取得了以道路桥梁自动化检测、道路桥梁数据库、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系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交通与气象数据采

集自动化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成果。尽管如此,由于研究的分散以及研究水平所限,形成多数研究项目是针对交通运输的某一局部问题而进得的,缺乏一个综全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项目恰恰是覆盖这些领域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原来这些互不相干的项目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公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协调发展,使公路交通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1.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国内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 5%,占GDP的比重为6. 6%。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 2.物流专业化水平与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 的比例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在近年来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十五”期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6年的18. 3%;2007年这一比例则下降到18. 0%,标志着我国物流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物流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我国未来医学的五大发展趋势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轨迹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20年或30年,医学将发生 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 一、医学的任务将从以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以维护和增强健康、提高人的生 命质量为主 在未来寻求医学服务的,不再仅仅是患者,而会有相当数量的正常人;询医问 诊的人,也不仅仅是因为躯体的缺欠或某个系统有病患的患者,相当多的人是 为得到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而求医;医生开出的不会全是去药房取药的处方, 还有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的处方。 医学的对象将从以患者为主的模式逐步转变成为面向整个人群的模式。因此, 整个社会卫生资源的配置将重点分为两极,即社区医学服务与医学中心。有相 当数量的医生(有些国家约有半数左右)是从事社区服务的全科医生,而比全科 医生多得多的,对人群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省 资源的是社区护理队伍(包括家庭病床服务、老年公寓服务以及社区围产与婴幼 儿服务等等)。 医学中心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多的人们,在社区医学服务的基础上,将以方便就医与择优就医的方式,来选择他们的就诊医院。所谓方便就医,已 不再是区域观念,也不是距离概念,而是指要从时间、空间、人际关系等多元 因素进行考虑与判断的概念。 限制患者自由选择医院的逐级转诊制度和定点报销制度都将被淘汰,一些不方便、不优秀、无特色的医院势必走向分化,走向倒闭。其出路是:一、化整为 零走向社会,踏踏实实去做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二、彻底改革,提高水平,成 为患者心目中可信赖可选择的医学中心。否则就只好眼看着门诊量逐年减少, 空床位日益增多,医院效益每况愈下,直至难以为计,最终不得不宣告倒闭。 。 二、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将改变医学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精心保存的厚厚的病历,将被一张小小卡片所代替,这张卡片也许只 有名片大小,最多二、三张,就足可以记载一生的病情变化和诊疗经过,甚至 包括全部的影像资料。所谓病历,不再只是在某医院、某时期的病情档案的记

抗生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抗生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抗生素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近几十年来抗生素飞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业。抗生素类药物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也越发严重。抗生素的研究与发展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慎用。 关键词:抗生素,应用,滥用,研究,发展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也可以说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 抗生素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人类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 其实,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了此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所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 抗生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抗生素杀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哺乳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不受这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药的“金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克服困难,8年之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去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同比增长8.16%;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同比下降了1.72%。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草药、中成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值得研究和开拓。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 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赵王林,付海燕,杨海韵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医药;化学药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中亦有关于“骨痿”的论述。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骨痿》中进一步指出了“骨痿”与“骨痹”间的差异,认为“骨痹”是“骨痿”的进一步发展,其后张从正则从临床症状角度谈到了两者的不同,他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无说》中指出两者应分而论治。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当属于“骨痿”。 2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即以肾虚为主,同时伴有脾虚、肝虚、血淤之候的多虚多淤的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不居集》中:“诸般腰痛皆属肾虚,……腰肢痿弱,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痛亦隐隐而不甚,是其候也”均说明肾虚精亏,不能主骨生髓,骨失濡养而致腰脊酸痛,因其为虚痛,故痛势隐隐,绵延不绝;精舍神,精衰则神弱而致神疲乏力;精虚则不能化气,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行,痹阻经络而致腰背疼痛。现代研究亦证实[1],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失常,包括下丘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充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消瘦、肢体痿弱不用,久痿必致骨无所用,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体虚气弱,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气机不利,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脉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俱虚的同时,往往伴随血淤的存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血淤与淤血也是其重要病因,而淤血更为重要病理[2]。肝虚与骨质疏松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肝藏血,肾藏精。血的生化,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3 辨证分型研究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系统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医证型的划分是依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及其发展、转归、预后等特点进行分辨和概括的结果。江湧等[3]根据本病临床特征,把原发骨质疏松症按痿、痹、淤痉辨病分类。以无痛为痿,疼痛为痹,外伤为淤,抽搐为痉,再根据病因病机、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刘庆思[4]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对原发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为4型,即肾阳虚衰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气滞血淤型。苏培基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淤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论治[5]。徐祖健等[6]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在其临床调查对象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肾阴虚型占47.25%,肾阴虚型占16.48%,肾阳虚型占10.99%,脾肾阳虚型占9.89 %,脾胃虚弱型占5.49%,其他类型占9.89%。除上述几种辨证分型以外,国内学者根据对骨痿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尚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辨证分型。虽然这些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其总体均以肾虚为主,并与脾虚、肝虚、血淤相关。 4 辨证论治研究中医药采用整体调整的疗法,多以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辨证加减治疗本病,临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李茵等[7]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得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106种药物1 20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

抗生素市场研究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95 抗生素市场研究报告完整 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生素市场研究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各类抗生素原料价格走势 头孢原料药价格走势趋势:7-ACA系列头孢需求正旺,出口增长,上中间体部分商品化产能受搬迁影响未能实际进入;但20xx年后中间体供应情况将转变。7-ACA 价格回落是迟早之事。预计下游大宗原料药将同步下降。小品种头孢原料药价格小品种头孢原料药价格趋势:总体情况看价格小头孢的规模开始放开,需求量上升到50吨以上的品种价格将价3000元以下逐渐下降到20xx元/kg,特别是那些在制剂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Moore等(1946)首次报道,在中添加抗生素,能明显提高肉的日增重。自此,人们对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先后有6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畜牧业,在动物疾病防治、提高利用率、促进畜禽生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不科学地滥用,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及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了抗生素添加剂的应用。我国是畜禽生产大国,但由于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出口量仅占生产量的0.9%-l.2%。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要提高我国畜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抗生素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已成为畜牧工作者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1.抗生素在畜禽中的使用现状 化学工业学会和制药工业学会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约为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占年总产量的46.1%)用于畜牧业。美国忧思科学联合会(UCS)估计:约有70%的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被用作、、肉牛的添加剂。https://www.360docs.net/doc/902347763.html,王云鹏等对国内5省、市进行的业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调查表明,饲养场滥用抗生素现象相当严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包括B一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新霉素、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林可胺类的克林霉素等。在第10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副主任马越研究员曾指出: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全球每年消耗的抗生素总量中90%被用在食用动物身上,且其中90%都只是为了提高转化率而作为添加剂来使用。

1.1盲目、随意用药问题突出。 据调查,在畜禽过程中,抗生素被应用于无使用特征、治疗单纯病毒感染、预防用药超过规定的时间、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等现象比比皆是。目前,我国户(场)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郊区,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只有初中乃至小学文化,没有或缺乏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懂得合理用药的方法,不清楚抗生素残留的危害,部分户仅凭着经验饲养,畜禽无病“防病”意识太强,诊断疾病水平较低,凭感觉用药问题突出。随着畜禽疾病的复杂化,诊断难度的加大,滥用药率高达60%~90%。 1.2过量、长期使用抗生素情况普遍存在。 者传统的思想认为:质量较差,含量不足,使用药物多多亦善,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加大抗生素使用剂量和长期使用现象普遍存在。据了解,少者,用药剂量加大2倍~3倍;多者,加大数倍至十几倍。同时,—些厂家为了提高销售量,使用非常用的名称,以冒充新药,蒙骗户的现象以及随着复方的大量涌现,经销商推荐用药程序的“详细周到”,也加剧了抗生素的过量和长期使用的现象。 1.3使用禁用抗生素现象时而发生。 2000年以来,国家陆续公布了一些在畜禽生产中禁用的药物。如农业部2002年4月公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其中明文禁止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在所有食品动物作所有用途的使用。但在监督检查或场中时而能够看到,其使用依然禁而不止。

美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美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一)中医药发展简史 中医药传入美国的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中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霍夫施塔特(R. Hofstadter)等所著之“The United States”(《美利坚合众国》一书(1976年Prentice Hall Inc出版)中就指出:公元1603年苏格兰商人在美建立弗吉尼亚(Virginia)公司的三项主要目的中,第一项便是从美国西部寻找道路与中国贸易。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茶叶通过英国间接输入美国,但当时只是作为保健饮料用。公元1784年,中国药材肉桂、桂皮、茶叶等已经通过中美贸易开始直接运抵美国。 19世纪初叶,欧洲医学家应用针灸术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出版了一些有关著作。随后中国的针灸术也通过欧洲的医学文献传入美国。公元1820年后,美国医学杂志开始选载欧洲应用针刺术的经验和学术报告记录,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兴趣。公元1825年著名化学家、医生Franklin B Bache从法文翻译出版了Morand 的《针刺术研究报告》一书,并在临床上试用于治疗。然而针刺术在19世纪对美国医学界并无多少影响。 中医药作为一门学科,比较系统地传入美国,是从19世纪4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批华人的移居而出现的。公无1848年1月美国西部发现黄金后,赴美华人逐渐增多。其中有不少中医药从业者。在早期抵美的中医药人员中,有姓氏可查的名医如广东顺德县籍的黎普泰,以其医术精湛而名噪一时,每日门诊量数以百计,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费度尔镇有亲自经营“陈记生草药店”的余风庄。此外还有公元1866年在美国爱达荷州波义西市行医并取得“合格药师”证书的卓亚方。公元1887年随父到俄勒冈州的约翰德市购买下金华春草药店经营中药,并有“神医”之誉的伍于念等。在旧金山等华人集居地区,未出现较现代化的西医西药以前,用中草药治病也非常普遍。 由于中医在美一直未取得合法地位,加上近代西方现代医学发展,各国传统医学出现低谷趋势,美国出现对中医的排斥态度,中医被美国人视为“巫医”不科学而遭到否定。故中医药虽然传入美国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并没有真正被美国公众所接受,长期以来中医药的使用者,几乎只限于旅美的华人。 真正改变中医药在美国的处境,并使之得到发展,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后,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尼克松的随行私人医生塔卡(Walter R. Thach),在华时参观了针麻手术,一名美国记者还亲身体验了针刺感受。塔卡回国后介绍他的见闻,他说:“我看到的东西很少,但已足够使我相信其中有重要的东西存在,这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并在临床上应用它。”此后美国一些著名医学刊物和其他报刊上经常登有介绍中医、针灸的文章和报道。1972年6月闷热的一天,法院执行官的车停在美国曼哈顿东郊的一座褐色沙石建筑的前面,他们是来给纽约市针灸中心的非法行医者下传标的。当天在中心执业的6名针灸师之一的大卫.洪说:“一名护士引我从后门溜了出去。我到一楼时,发现那里有很多人,前门已经被封销了。”那时美国很多官员和医生视针灸为巫术,只有为数不多的针灸师蛰伏于唐人街。如今全美的针灸师已经超过一万人,每年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测试仪器发展现状及趋势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这是19世纪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名言。到了21世纪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测试测量行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保障。 而测试仪器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测试测量行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对仪器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测试仪器市场也正在快速发展。 全球测试仪器市场情况及分析 国内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在经过一段沉寂后,慢慢开始复苏。产品大幅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市场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通信、广播电视市场的巨大发展,引发了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迅速增长,二是电子测量仪器行业近几年迅速向数字化、

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出了部分数字化产品,因而在若干个门类品种上取得了较快增长。从近期中国仪表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势头喜人的,与全国制造业一样,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仍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尽管中国仪器市场正在快速的发展着,但与国外仪器生产企业比较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主要科研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单位中使用的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同时,国外公司还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依然非常大。目前,在世界电子测量仪器市场上,竞争日趋激烈。以往,测试仪器生产厂商主要都将仪器产品的高性能作为竞争优势,厂商开发什么,用户买什么。而今则已变成厂商努力开发用户需要的仪器,并且把更便宜、更好、更快、更易使用的测试仪器作为奋斗目标。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全世界测试仪器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人们普遍认为,电子测量仪器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 国际仪器发展趋势和国内现状 一、国际趋势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前言 (2) 1.资料、方法和结果 (2) 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表现 (3) 3.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4) 4.控制滥用抗生素的对策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7)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抗生素用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 年1~ 4 月医院门诊抗生素销售收入所占药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药品品种与抗生素品种比例状况等数据进行统计,进一步进行处方分析, 以反映医院抗生素用药现状并探讨医院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抗生素用量较大且有滥用现象。结论: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否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ABSTRACT 关键字:抗生素;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前言 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使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它既有发挥治疗作用的一面, 也会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不利于病人的毒副反应,。甚至还会导致医源性疾病,引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在综合医院病房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治疗感染性疾病和对某些疾病以及围手术期给予抗菌药物以预防性用药。使之达到疗效最佳和副作用最小、尤其是减少医院耐药菌株的产生、减少医院内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抗生素临床应用现状表明,滥用抗生素已成为普遍现象。现就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做简单分析。 1.资料、方法和结果 1.1 资料 搜集某医院2012年1-4月抗生素销售金额数据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类、汇总、从而得出结论。 1.2 方法 对医院的人使用抗生素的现状处方分析,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医院2012年1-4月病人600例。 1.3 结果 2012年,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占西药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居高不下。平均值为60.2% ;门诊抗生素应用率相当之高。其消耗金额占医院抗生素消耗金额的百分比平均73.8%, 其数据详见表1。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 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6%,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

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依然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3年比较,2004年医药制造业总体和化学药的增长步伐都明显回落,而中药行业则与上期基本持平,利润增速还有所提升,行业的经营稳定性相对突出。1997到200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多,占整个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增长到2004年的%。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持续存在,可以预计中药行业的这种稳定增长态势仍将持续。 国际市场状况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强化,我国中药的出口额在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亿美元之后,曾持续走低,连年大幅度滑坡,落后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2002年之后这种势头有所好转,出口额开始回升,2003年,则取得稳定增长,于8年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2008年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可以说国产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正处于上升阶段。中药出口从1950年到2007年的近60年间,出口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50-1979年处于发展初期,1979-1999处于平稳增长期,1999-2007处于高速增长期。1950-1969年出口额仅在5000万美元以下,从1974年开始出口过1亿美元,1994年开始中药出口突破5亿美元,2006年开始中药出口突破10亿美元大关,从1999年到2008年这8年中,中药出口翻了一翻。可以说中药出口的历史是从无到有,从平凡到辉煌。?

国内外公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1章绪论 1.1我国公路现状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1.2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4.5%左右。 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42.52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36.4万公里、2.5万公里和9.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45.3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1.78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

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概况

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概况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田理 摘要: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对于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人来说,中医药只被看作是外来的医药,被视为是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一部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中医药在美国发展的概况:(1)美国补充替代医学的概念内容、应用发展现状与原因及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2)美国中医药的现状:美国中医药的基本情况、发展简史、基本现状,中医教育与中医执照考试,中医药管理、各州对法律地位的认可情况、联邦政府对与中医药相关的主要法规、与中医药产品有关的FDA监管产品类别、从业资格认定管理,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问题;(3)美国中医药研究概况: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的特点、涉及的疾病、研究的重点、科研资源情况、科研管理特点及中医药研究的重视程度,在中医药相关领域如中药、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针灸的研究情况;(4)对中美中医药合作的思考和建议。通过推进中美中医药合作,将有助于对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临床疗效等方面的更科学认识,这对推动中医药自身发展和促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但对于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人来说,西医才是他们一开始就接触到的传统医药。在美国,中医药只被看作是外来的医药,被视为是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一部分。 1. 美国的补充替代医学 1.1 概念 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指独立于西医之外的多种保健、治疗体系或方法的统称。补充与替代医学是个相对概念,是为区别于传统西医而人为定义的。 1.2 内容 在美国,补充与替代医学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1)独立的替代医学系统,如顺势医学、中医学、印度医学等;(2)精神和意念疗法,如打坐、祈祷、音乐疗法等;(3)具有生物学基础的疗法,如营养补充剂、草药、维生素等;(4)机体调整疗法,如脊柱调整疗法、骨骼调整疗法、按摩疗法等;(5)能量疗法,如气功、触摸疗法、电磁疗法等。 1.3 发展现状 1.3.1 应用现状 目前,在美国接受补充与替代医学治疗的人群正逐年迅速增加,许多医师和医院都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慢性病、疑难病患者,在传统西医无法治愈的情况下,都希望寻求补充与替代医学以缓解或治疗疾患。 据有关调查显示,美国有63%的癌症患者、24%的背痛患者、45%的艾滋病患者曾接受过补充与替代医学方法治疗;哈佛医学院替代医学中心的调查也显示,美国人每年用在替代医学中的花费从1990年至1997年增长了45.2%,即1997年增为212亿美元,成年人1年中至少用过16种替代疗法治以者从1991年的33.8%增至1997年的42.1%。 1.3.2 发展原因 美国政府正在对医疗保健政策进行改革以减少国家经费开支,这给替代医学提供了发展空间。另外,替代医学得以发展与下列因素有关:(1)西医治疗费用昂贵,全美医疗费支出从1965年的410亿美元猛增到1975年的1300亿美元,到2000年则增长到12000亿美元;(2)西医对许多疑难病症无能为力,尽管补充与替代医学方法也不一定能治愈某些疑难、慢性、晚期疾病,但却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3)西药存在安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