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变阻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变阻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变阻器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变阻器》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六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也是第十六章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后。这样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同时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为学习“欧姆定律”打好基础。学生在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阻》,对电阻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理解了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但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接线比较复杂,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本节教学中,我采用探究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使他们在学习上获得主动权,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灌”的陈旧方式。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的记录、比较归纳、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充分展现物理学科的特点的魅力,让全班同学参与动手动脑,积极参加小组讨论以及分工合作,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研究中的曲直和艰辛,渗透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带着教材走向生活的学习习惯,注重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制作过程,了解科学发明创造、科技革新的过程。

(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难点: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小灯泡、铅笔(或铅笔芯)、金属夹、导线若干、多媒体教学平台。

【课时安排】一节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舞台灯光音量如何调节,让学生亲自上台在电脑上操作入手,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创设良好情景,引入“变阻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引出课题后,我采用分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问题:自己动手将课件上的的仪器连接起来(干电池、灯泡、铅笔芯、开关、导线连接起来,之后观察灯泡是否会亮,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学生基本上能够将电路连接起来,在探讨改变亮度上,很多学生都能够想到改变电阻的大小,但是改变的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说可以改变干电池的个数,有的学生想到改电阻的长度。这时老师就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告诉学生实际生活的电源的电压220V 是确定的,不能改变的,所以只能改变电阻(铅笔芯)的长度。

下面请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并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另一端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接入的铅笔芯的关系。

发现问题: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先请学生思考

然后回答,最后老师总结:电源的电压不变,铅笔芯越长,电阻大,电流小;铅笔芯越短,电阻小,电流大,所以通过改变铅笔芯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这就是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T改变电阻T改变电

流一一变阻器的原理。)紧接着,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改进,将一个长电阻线逐步改装成一个变阻器。

讨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材料选择:镍铬合金线为了滑动变阻器的调节的范围更大,我们还需更长的电阻线,应该选择什么材料最合适?引导学生参阅书本“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值” ,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较大点,容易调节。

问题2:导线太长一一绕成线圈

有同学指出解决办法是将导线绕成线圈,有的同学说,平时我们见到的缝纫机线,弹簧就是这样的,我很满意。(课件演示)我又开始引导:导线较软,线圈没有支架,容易散乱。

问题3:支架一一绝缘材料(瓷筒)首先,我提示大家,选导体作支架的,是导体还是绝缘材料,学生基本一致认为:绝缘材料。进一步引导:众多的绝缘材料用什么材料较好呢?同学提出了很多方案,硬纸筒,圆木棒,塑料棒(没有同学提瓷筒)我为了鼓励同学们说:“很好,这些绝缘材料都可以做支架”。但我想提醒同学们,如果用这些材料作变阻器线圈支架的话,它也有的缺点,比如,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较大时,因导体发热,容易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这时,就有部分学生开始小声地议论:会烧起来。这时,很多同学都醒悟过来,我让同学们继续找既能绝缘,又不会出现因电流过大而引导事故的绝缘材料。最终确定用瓷筒。

问题4:线圈短路一一涂油漆绝缘

紧密排绕的镍铬合金线线圈横向之间会导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用塑料以绝缘的时候,我作了一此引导,塑料、油漆等绝缘都可以,但塑料绝缘比油漆绝缘线圈占用的空间大,所以常用油漆绝缘。当绝缘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导线夹在密绕的被绝缘的导线上移动时,电路会出现什么问题?电路是否是通路?经过启发、讨论,采用部分刮漆的办法解决达成了共识。

问题5:怎样改变镍铬合金线的长度一一滑片引导学生回忆刚才做的实验,导线一端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课件演示滑动变阻器的组件、组装)

问题6:滑片靠在绝缘油漆上,不能跟镍铬合金线上接触一一将与滑片接触的镍铬合金线绝缘油漆刮掉。(课件演示)

问题7:连接导线夹的导线T金属棒(固定滑片)

问题&为了使之连入电路T加接线柱。接着介绍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3、介绍铭牌,引出注意事项:

(1)介绍铭牌含义我采用让学生试讲,然后由师生共同纠正的方法,最后得出准确含义。

(2)注意事项

a、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通过的最大电流;

b、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阻值最大端。

4、探究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规则

下面我们进行实验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首先要告诉学生滑动变阻器应该串联在电路中不能并联,同学们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前要弄清下列7 个问题。(用多媒体课件投影)

(1)滑动变阻器有 4 个接线柱而接入电路时,如果只需接两个,共有几种接法。

(2)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

(3)滑动变阻器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很小,几乎为零?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时电阻变大?

(5)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滑动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

(6)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

(7)画出实验电路图。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步骤。最后把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和实验结果拿出来投影,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规则,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在指导学生判断滑片移动引起电阻变化时,应注意让学生培养先分析变阻器上电流的流向的习惯。

(结论:使用方法是上、下各接入一个接线柱,串联在电路中。)(课件演示)

4、完成课堂练习,老师巡视,给学生指导。

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小组讨论,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探究性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以老师教学生听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思考,参与探究实验,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基本上能够懂得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2、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设计实验和探究,让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探究途径,体验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3、考虑到学生的智力水平、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等原因,因此,我到实验室后对学生的座位重新做了编排,把物理成绩好的跟差的分在同一小组,把动手能力强的跟相对较弱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这样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

4、由于变阻器的学习属技能性训练,因此探究的方式也与前面的学习有所不同,以提出思考性问题的方式展开,并且教材中的思考题只有动手操作,才会深刻体会,所以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要提醒学生把滑片置于电阻最大位置,然后再合上开关,移动滑片,判断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的变化,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和电流的大小,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 老师们通过制定一份教案设计,可以使教学方式有所提升。下面由为你带来初三物理的电阻教案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电阻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63-P6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

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2.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路符号是,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比较大的单位是千欧,兆欧。 4.1 MΩ=1000000Ω=106Ω1 kΩ=1000Ω=103Ω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在同一个电路中,如果接入不同的导线,流过导线的电流是否相同呢? 老师演示P63图16.3-1的实验,大家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在电路中接入不同的金属丝,灯泡的亮度不同。这说明流过灯泡的电流是不同的. 2.想一想:铁的数量很多且价格便宜,为什么不用铁而用铜来制作导线的内芯呢? 3. 介绍一些常见用电器的电阻的大小: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约几欧到十几欧,常用电炉丝的电阻约几欧。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不相同,在有的导体中,电流不容易通过,而在有的导体中,电流较容易通过。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 ﹥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 ﹤r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13.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 内能的定义 2、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热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不能逆说) 三、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四、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讲:P 129 空气压缩仪)

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每题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无效.选择题单独使用答题卡的学校,将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 1.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面是分别使用一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 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不省力的是 2.以下实例所涉及的力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A.当杠铃被成功举起保持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B.当工人推箱子而没有推动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当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时,书包所受的重力 D.当桌上的回形针受到上方磁铁吸引向上运动时,磁铁对回形针的吸引力 3.如图所示,小明在做“蹦极”的模拟小实验,他用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 端固定在铁架台的A点,B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 球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小球的动能一直增大 D.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热传递时,能量从内能高的物体转移到内能低的物体 C.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教学重难点 电阻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1)电路有哪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重要的导体是什么?通常用的导线多是用铜做的,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呢? 二、新课教学 (一)电阻1、电阻(顾名思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电阻的符号:R 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4,知道下述内容。 (1)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2)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Ω1MΩ=10Ω

(3)在电子技术中,我们常用到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出示 各种电阻器实物) 说明:这些电阻器,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 3、出示常见材料20摄氏度,0.1平方毫米、1米长的电阻值, 引入电阻大小除了与材料有关之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探究 提问: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与导体的粗细有关;与温度、体积、密度、形状、质量等有关。 下面我们先来探究一下电阻与材料、长度、粗细的关系。(解释 体积、密度、形状、质量实质对应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实验器材:和课本上一样; 方法:控制变量法; 下面请大家认真看视频(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7分钟 看完后分析: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 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3.导体的电阻受温度影响(作为课外作业由学生课外做) 结论:多数导体,温度高电阻大;少数导体,温度高电阻小。 解释三个因素理解(形象记忆): 长度长电阻大(跑50米,跑1000米);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初中物理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r^TL-l 【器材的选取】 如果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 . 5V,则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就可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即可,电压表使用0?0 . 6A量程即可,滑动变阻器应该挑选最大电流超过0 . 5A的规格。 观看视频后学生一起回答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 0”刻线处,如果不 在,还要注意先调零; 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 ④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 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刻线,确保读数正确。 引入例题,进而全面覆盖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注意事项。 【评估与交流】: 你能从这些数值中看岀还有什么规律吗? 规律: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灯泡的电压越大,灯 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大。即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师生共同讨论 回答 渗透一种选择器材, 保证实验安全的意 识 可以在学生实验中再 强调说明,这样可以 节省时间 师生一起讨论 解决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 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二)特殊方法测量电阻 1.没有电流表 (1 )现有两个电压表、一个已知电阻R0、一个电源、一个开 关和若干导线,如何测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 (2)若没有定值电阻R0,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能 否测出待测电阻Rx呢? 2. 无电压表 (1) 现有两个电流表、一个已知电阻R0、一个电源、一个 开关和若干导线,如何测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类比于上面没 有电流表的情 况,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能够举一反三 学生分析、讨论 组织学生自主设计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发散 思维 培养物理素养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及反思-初三物理电阻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及反思|初三物理电阻 知识点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是最后一章的内容,怎样制定一个好的教案帮组学生更好的掌握呢?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 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 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电阻的测量,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体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过程;能进行初步的相关电路分析、电路故障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使学生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养成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 2.基本电学实验常规;与实验相关的动态电路分析、电路故障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导线若干(共24组)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提出】: 1.教师出示一个坏的收音机,告诉学生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模糊不清的电阻线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呢?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上面这一过程。

问题: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能不能进行测量一下呢?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收音机这一实物,进行展示,点明 需要更换标注模糊的电阻,并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测量电阻。这样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 二、新课教学 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实验原理: (2)实验电路图: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设计实验】 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明自己小组的解决方案。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归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电压表”、“电流表”的作 用入手,分析测电阻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的提问;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心中“欧姆表”的疑问,从而得出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实验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电流 和电路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流和电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和电路图。 (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简单的电路连接,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学科知识。 (2)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科学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物理学习经历的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经历实验、类比等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科学方法、锻炼探究能力。 (2)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领悟物理学科知识的美。 二、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教学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三、教学用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小电风扇; 2、学具:(2人一组)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二极管、小电风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夜景图片。

分析:通过夜景图片唤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情感,通过师生交流逐步引入关于电的课题《电流和电路》。 2、活动探究,新课教学 (1)活动1 让小灯泡亮起来 ①教师出示一只小灯泡,提出问题:“你们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分析:连接电路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能会让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被一些有趣的现象所吸引,而忘记了探究的目的和对象,不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这是探究成功的最大阻力。因此,通过小组比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是探究成功的保证。 ②学生动手连接电路,小组互相合作。 分析: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实验带来的乐趣。同时及时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估,有效的评估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不仅让学生顺利形成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提倡那些先让灯亮起来的小组帮助灯没亮起来的小组,体现了合作、互助的精神。 (学生连接可能有不同的方案,如果有,针对学生的生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③以学生连接的电路为例,引导学生得出电路的组成 和各元件的作用。 分析:电路元件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电路元件的 作用学生也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本节内容稍作引导学生能 自主掌握。 ④引导学生思考建立电流的概念。

九年级上册物理 电压 电阻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压电阻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电压电阻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在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偏转,则应对电压表进行 ______; (2)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3)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4)测出L1两端电压后,小明同学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小聪同学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答:______;理由:______; (5)测出AB、BC、AC之间的电压,记录在图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结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U AB/V U BC/V U AC/V 3.1 1.4 4.5 【答案】机械调零不相同 2.0 电压表换用0~3V量程,重做实验不正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实验存在偶然性,需多测几组数据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使用电压表之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向零刻度的左边,说明电压表没有调零,此时应对电压表进行机械调零。 (2)[2]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中,为了使得到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应该采用规格不相同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3)[3]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选择的是0~15V大量程,其示数为2.0V。 [4]2.0V远小于15V,容易产生误差,为了读数更准确,电压表应该换用0~3V的小量程,重新完成实验。 (4)[5][6]不正确,理由是根据电流流向,电流从电压表正极进、负极出的原则可知,将与A 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完整版)初三物理电阻测量测试题

电阻测量测试题 1.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2.5V的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中: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2)晓明同学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向右偏转,而电流表指针向零刻度的左边偏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晓明同学排除故障后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 指针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 流是A,小灯泡正常工作时 的电阻是Ω。(结果保 留一位小数) 2.小亮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 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已经连接了如下图所示的部分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 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2)闭合 开关之前,应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 的(选填“左”或“右”) 端,目的是为了; (3)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是Ω;(4)小亮移动滑片又测量了两次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与其他同学交流也是同样的情况,由此总结得出: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大,灯泡的亮度(选填“变亮”或“变暗”),灯泡的电阻。 3.在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 (1)请你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用笔画 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 (2)实验时,若只有Rx断路,开关 闭合,电路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现象 是; .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电压表不能 使用,小明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作为定值电阻R0使用(R0 值已知),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Rx阻值,测量时, 只闭合开S1电流表示数I1,只闭合S2电流表示数I2,则Rx 两端电压为,电阻Rx= 。(用I1、I2和 R0表示) (4)因图乙未能测出多组数据,于是小明向 老师借了一只定值电阻R0(R0值已知),设计 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重复(3)中的测 量步骤和计算方法,并多次测量求出了R x的 阻值,小明得出的Rx的阻值是 (正 确/错误)的,理由是。4.关于测量定值电阻阻值得实验 【方案一】运用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阻值为R0的固定电阻,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0的固定电阻、电源、 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步骤一、请你在图17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时所需的电路图, 并连接电路 步骤二、将电压表在Rx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 表的示数Ux 步骤三、将电压表在R0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 表的示数U0 步骤四、根据你设计的电路的特点和实验所测得的物理量,写出Rx的表达式(用符号表示) 【方案二】运用一只电压表(无电流表)一个已知最大阻 值的滑动变阻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 器材:一只电压表、一个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电 源、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请你在图148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所需的电路图。 评估交流: (1)从实验操作角度看,以上两个方案中,方案更好。 (2)好在(只 要求写出一条) 5.小明用“伏安法”测量定植电阻Rx的阻值,实验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Ω); B.二节干电池(每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C.电压表一个(量程0~3V,0~15V); D.电流表一个(0~0.6A,0~3A); E.滑动变阻器R0(规格为100Ω,2A);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则; ①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 值,则该电路中电流表所选用的量程对应的分度值 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 A。 ②小明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该实验不能较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那么,为了能较精确的测出Rx的阻值,请你只利用提供的部分器材重新设计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A.在虚线方框内画出 你设计的可行实验电路 图,要求连接好电路后, 电表的位置不移动就能测 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其 中部分已画好) B.根据所画的电路图, 用铅笔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使之成为符合要

初三物理教案电阻解析

第九讲:电阻 知识点 1.电阻的概念 2.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滑动变阻器 5.读电阻箱的示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3)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 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 求知欲.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 爱. 教学重点(1)理解电阻是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2)变阻器的使用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2)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上节内容:电压的作用?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预习本节内容:1,电阻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变阻器 4,变阻器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什么叫导体?生活中常见的导体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导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金属铁既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铁来做导线呢? 考点/易错点1:电阻 演示实验1 提问:电压相同,小灯泡亮度不同, 为什么?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导体阻碍作用 的大小,符号是“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Ω)。 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Ω的含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Ω 3.介绍常见的小灯泡、白炽灯灯丝的电阻、定值电阻。 考点/易错点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 2.进行猜想: 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粗细有关 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四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3.设计实验 演示实验2: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3: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演示实验4: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4得出结论: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2)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如碳例外) 考点/易错点3:变阻器

2020年初中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测试卷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小红正准备将一电表接入电路中,她这是要测量电路中的()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消失 B.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说明导体的电阻越小 D.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3.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为7.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9V,若电源电压为12V ,则L1,L2两端电压分别为() A. 3V,4.5V B. 3V,5V

C. 3V,4V D. 4V,4.5V 4.图(a)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8V、2V B. 10V、 2V C. 2V、8V D. 2V、10V 5.下列各电路元件中,阻值最大的是() A.实验室用的短铜导线 B.实验室用的小灯泡 C.家用普通白炽灯泡 D.试电笔中和氖管串联的电阻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开关S闭合,灯泡L1、L2发光,电压表V2示数为3V,电压表V1示数为() A. 3V

B. 6V C. 4.5V D. 9V 7.如图所示,若将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互换,当开关S闭合后,造成的后果为() A.电流表、电压表都会烧坏 B.电流表、电压表都不会烧坏 C.电压表烧坏,电流表不会烧坏 D.电流表会烧坏,电压表不会烧坏 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灯L1、L2、L3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L1、L2、L3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B.甲、丙表是电流表,乙表是电压表 C.甲、乙、丙是三只电流表 D.乙表测的是灯L2、L3两端的电压之和 9.如图所示,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教案

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两种电荷》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三)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顺着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总结:摩擦起电,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 1摩擦起电 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我们看到,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

2020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电路中不可以用小灯泡代替电流表判断电流强弱 B .实验只需控制导体的材料相同 C .该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有关 D .根据图中的实验可以得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从欧姆定律可导出R =U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 .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减小2倍 C .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倍 D .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 变亮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灯L 变暗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 变亮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灯L 变暗 4.甲乙两地相距30km ,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地检修员先用如图所示的测量仪接入AB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乙地检修员后用相同的测量仪接入CD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18km B.15km C.12km D.10km 5.下列有关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知识中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铜、铁、橡胶都是导体 B.玻璃、塑料、大地都是绝缘体 C.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D.有一些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做超导体 6.为了检测酒驾行为,如图甲所示是小明设计一款酒精浓度检测仪的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接通电源,当传感器酒精浓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与电压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 B.电源电压为5V C.电阻R1的阻值为15Ω D.若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示数变大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多种方法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 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 x的阻值。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 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 1 ?原理:由欧姆定律- 推出 2 .电路图:(见图1) 3 ?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3V)、定值 电阻(10 Q)、滑动变阻器、导线。 4 .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实验步骤: (1 )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 程的选择, “ +”、“ - ”接线柱。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 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 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5V)、正常发光 (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V电流I/A电阻R/ Q 1灯丝暗红1 2微弱发光 1.5 3正常发光 2.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随着灯泡亮度的增 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 .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R)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教学课题《电阻》教案 教案背景(设计意图及学情分析) 《电阻》是一节以实验活动、实验探究、实验验证为主的新课。 学生对物理实验本来就有探究欲望,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动手操作、仪器安装整理、故障分析等过程,在过程中相互合作、默契配合、充分交流、积极讨论;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发挥,使知识得以迁移和生成;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使用技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体会改变电流大小的两种途径; 2. 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认识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 形成电阻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4. 了解两种物理实验设计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情感目标:激发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热情,体验动手操作解决具体问题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了解两种物理实验设计思维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认识到电阻时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学难点: 能设计并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1、通过导入问题情境(如上面的问题设计)引入新课。 2、通过交流让学生组装实验器材连接电路,设计实验并将结果记录表格,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实验,科学分析实验现象,合理总结实 验结论。 4、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所需设备:电流表、小灯泡、金属丝、各种导体、酒精灯、电阻丝、导线、开关、多媒体投影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设计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舞台灯光的亮度需要调节,收音机的音量需要调节,电扇的转速也需要调节……你知道这些是如何实现的吗? 二、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活动一)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猜一猜:将元件连成如课本图14-1所示的电路,你能有几种方法改变电流大小?你能设计出它的电路吗? 根据电路图,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展示 提醒学生注意记录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并组织学生交流总结: 为什么电压相同时,选用不同的导体,电路中的电流不同呢? 电阻概念的建立 1、概念: 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 2、电阻的符号 元件的符号 电阻的单位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通过改变电路中电流大 小来实现) 试验器材与电路图 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 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所需 的物理器材 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实验现 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归纳 并的得出结论: 1、电路中接入同一导体时, _____________,即改变导 体两端的______可以改变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保持电路两端电压相同 时,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可 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学生交流总结得出:导体在 导电的同时还存在着对电 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 电流的阻碍作用一般不同。 通过问题情境,引入新 课(体现从生活走向物 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 力和利用现有条件设 计解决实验过程中问 题的能力 培养锻炼学生在实验 过程中能洞察细微,能 用比较法、转换法、控 制变量法解决遇到的 实际问题。 - 金 属 丝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 【篇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用)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13.1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课程内容 1、 2、 3、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气﹥v液﹥v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0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r0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r0 -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 16.2(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内能的定义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 ★过程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热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变化 物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则内能减少。(不能逆说)

最新初三物理电压 电阻试题经典

最新初三物理电压电阻试题经典 一、电压电阻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年”是时间单位 B. 卫星通信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 超导体在超低温状态下电阻为零 D.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答案】C 【解析】【解答】A、光年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故本选项错误. B、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本选项错误. C、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正确, D、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①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 ②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微波通信的手段之一. ③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超导体的电阻为0,不会放热,所以电能无法转化为内能. ④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此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光年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对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特点和流体压强跟流速关系的认识和了解,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 移动,在此过程中() A.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不变 C. 电流表A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亮 D. 电压表V1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暗【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I= ,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及反思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及反思 电阻是初三物理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怎样做一个好的教案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呢?下面为你整理了初三电压电阻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 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及决定因素。 教师准备:电阻定律演示器九套演示电表一块电源小灯座电流表开关各九个导线每组六根金属勺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一套铅笔(芯)、钢尺 教学方法: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课前让学生收集、观察家用电线,并在课上展示。提出问题:为什么普通导线都是用铜或者铝制成的,而不用铁丝?(注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分组做P14图6.3-1实验(通过可观察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知的信息是学习抽象概念的重要方法) 二导学达标,形成概念 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铁丝(或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大。是因为导体虽善于导电,却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一新的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板书:(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符号:R 让同学们阅读P15的内容并回答电阻的单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书:(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特点; 2.能解释某些热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想象和类比等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随时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有关现象。 ★课程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难点——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具——玻板、水、水槽、弹簧测力计等 ★过程 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 m 。 2、物质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见书P124图) a.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小结得出——扩散速度:V 气﹥V 液 ﹥V 固 演示: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情况 b.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三、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演示:观察弹簧测力计上示数变化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关系。 ①引力=斥力 d=r ②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减小,则引力减慢,显示引力) d﹥r ③引力﹤斥力(斥力、引力都增大,则引力增大慢,显示斥力) d﹤r ★小结: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小结,培养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反思: §(1)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课程内容 1、内能的定义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重点——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过程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热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温度、状态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