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历史时期黄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过演变,有的变迁还很大。如内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支,北支为主流,走阴山脚下称为乌加河,南支即今黄河。1850年西山

嘴以北乌加河下游淤塞断流约15公里,南支遂成为主流,北支已成为后套灌区的退水渠。龙门~潼关河道摆动也较大。不过,这些河段演变对整个黄河发育来说影响不大。黄河的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陕西省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目录 1 新《标准》制定的背景 2 制定新《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黄河流域(陕西段)在陕西经济和环境保护地位突出 2.2 黄河流域(陕西段)水污染严重 2.3 流域水环境容量处于危机状态,纳污总量已超过水环境承载力 2.3 以重化工业为主,传统工业比重大的区域特点造成的结构型、复合 型、压缩型污染问题突出 2.4 流域饮用水源面临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威胁 2.5原有标准不能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管理的需要 3.制定新《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3.1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流域治理目标提供保证 3.2 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 3.3 推进产业结构性污染的治理 3.4 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 3.5 强化流域治理的法制观念 3.6 为陕西经济发展保留一定的环境容量 4. 新《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的说明 4.1 新《标准》对污水排放去向作了哪些规定为什么排放标准不与功能区 挂钩 4.2新《标准》规定了哪些指标为什么只规定了19种指标 4.3新《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严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4.4新《标准》中对污水处理厂排水进行了哪些规定对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有哪些规定为什么要适当提高排入污水的浓度标准 4.6新《标准》中对其它污水的排放进行了哪些规定 4.7 新《标准》对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作了哪些规定排水量是如何确定的 4.8 新《标准》执行时间段的划分是如何考虑的

5 新《标准》的可行性和效益分析 5.1 执行新《标准》是否可行可行性的程度有多大 5.2 新《标准》的执行将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或效益 5.3受新《标准》影响的现有企业出路何在 1 . 任务来源和《标准》制定的背景 “十五”期间,陕西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十一五”期间是陕西国民经济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省开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陕西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陕西省黄河流域的关中和陕北地区GDP总值年均增长率将达11%以上,将会需要更多的水资源,产生更大的污水排放量,进一步加大水环境压力。陕西水污染防治不仅需要还历史旧账,还需控制新的污染源。同时国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的强制约束性指标。陕西省政府在《陕西省环境保护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10%以上的强制约束性指标,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0.1%,控制到31.5万吨;氨氮排放量控制到2.2万吨;国家《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陕西在2010年将黄河流域(陕西段)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26.2万吨。在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下,陕西省水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陕西省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制约的主要矛盾,通过环境治理优化经济增长,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为陕西的快速发展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快速发展的目标。 陕西省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仅有《渭河水系(陕西段)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61-224-2006)。该标准颁布于1996年,2006年进行了修订。十几年来,该《标准》为渭河流域(陕西段)的水污染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仅对污染因子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挥发酚(Ar-OH) 、石油类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做了特别规定。标准中有些指标已不能满足陕西省的水环境管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的实际需要,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污染防治的进程,不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行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技术依据,在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第十八条的要求,“要健全和完善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科学确定环境基准,努力使环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植物名录

耐盐植物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中的应 用 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的滨海盐碱地,仅东营市就有33.3万hm2。其土壤含盐量多在0.4%~3%,甚至更高。绝大多数绿化植物在此栽植会受到严重胁迫,甚至无法存活,进行常规绿化困难极大。过去曾采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和隔离换土等方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盐碱地绿化问题。针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状况和目前的绿化现状,我们认为,选择、利用耐盐植物作为绿化树种将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绿化的主要途径。 1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概况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人海口的扇形冲积平原,土地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成陆时间较短,成陆前受海水长期浸渍,成陆后由于受到海潮的淹没,整个土体上下都含有大量的盐分,属典型的滨海盐渍土,土 壤改良极其困难由于大部分土地由黄河泥沙沉积而成,土壤中水稳性团粒结构少,漏水漏肥,毛管作用强烈,表层土壤易积盐土壤养分含量低,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少,土壤瘠薄,也是严重制约绿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平均气温12.1℃~13.1℃,极端最低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41. 9℃。平均降水量560~590mm,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雨热同期,表现为春早多风、夏涝炎热、晚秋干早凉爽、冬季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年均蒸发量大约在1900mm左右。由于地下水位高,潜水矿化度大,地下水中可溶性盐(以氯化物为主)随着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呈现为春季积盐、夏季脱盐、秋季又积盐的水盐运行规律。 2盐碱地绿化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滨海盐碱地绿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总的来说大致采取了两种途径:一是用工程措施改良土壤,然后进行常规绿化二是选择不同耐盐范围的植物来适应不同的盐渍土壤。前者采用工程措施,挖排碱沟、蓄淡压碱、引黄压碱,待土壤含盐量下降后,再进行常规绿化,效果显著,但是造价太高,又加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这些有限的水资源,已不能维持已开发土地的压碱和灌溉,更谈不上进一步扩大面积,不能巩固开发成果,有一定的局限特性。后来,在城市绿化中又普遍采用了隔离换土法。如垒池换土、塑料薄膜隔离换土、植物桔秆等隔离换土法,然后进行常规城市绿化,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植物的生长,这种换土法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即由于树冠的扩大,根系会相应突破隔离层后受到盐分的侵害,表现出生长不良、树稍干枯,甚至存在前期暂活,后期死亡的现象,致使树木成活率低,大小不一

陕西黄河大峡谷(渭南段)湿地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陕西黄河大峡谷 (渭南段)湿地生态旅游区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建设项目内容提要 项目背景 陕西黄河大峡谷(渭南段)湿地生态旅游区位于渭南市东北部黄河峡谷盆地内,总面积约1000多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20~350米。范围从北向南依次是韩城龙门·太史祠名城文化旅游区,合阳洽川生态旅游区,大荔沙苑生态旅游区和潼关黄河·古城旅游区。是陕西东部旅游精品环线和关中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处在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旅游线路的主要地段,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该旅游区人数均在60万人次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旅游环境的改善,旅游人数将呈大幅增长趋势。 陕西黄河大峡谷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拥有全国最大的黄河河滨湿地—黄河峡谷湿地;国内最大芦苇荡—合阳洽川十万亩芦苇荡;有“华夏绝景”之称的洽川瀵泉七眼;拥有连绵不断古朴雄浑的地貌奇观—黄土峰林;有内陆最大的沙丘旅游资源—大荔沙苑农业生态区;有“北国三峡”之称的山河胜景——韩城龙门、石门、孟门黄河三门奇观;有“中国之冠,世界罕见”的大荔育红矿泉水源地;有三河交汇奇景—黄、洛、渭湿地自然保护区;有黄

河上唯一小于90°的潼关“万里黄河第一弯”;有黄河上最大的河心湿地草场滩涂——潼关黄河鸡心岛。还有以历史文化名城、古“有莘国”、“沙苑文化”等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黄河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辅助。整个旅游区涵盖有黄河峡谷漂流、芦苇湿地观鸟、温泉沐浴度假、矿泉疗养健身、沙苑大漠风情探险、影视基地文化休闲观光、民俗节庆采风、自然生态科普教育等内容的国家级精品生态旅游区。 规划目标 规划期限:2003~2015年,发展目标: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内外著名的自然生态旅游示范区,年接待游客达到180万人次。 旅游区形象 旅游区以黄河大峡谷为背景,以湿地生态旅游为主体,以洽川生态旅游区为中心辐射点,建成北起黄河三门,南达风陵古渡200公里长的旅游天然长廊,形成四个功能有所区分又相互补充的绿色自然生态、人文旅游景区。总体旅游形象是:黄河峡谷湿地沙洲湖泊苇海 温泉沐浴鹤舞名城史圣雄关 四大景区旅游形象:

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一2018,30(5):44 48ActaAgriculturaeJiangxi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http://www.jxnyxb.com DOI:10.19386/j.cnki.jxnyxb.2018.05.09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产量 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薄录吉1,李彦1?,罗加法1,2,张英鹏1,井永苹1,孙明1,仲子文1,刘兆辉3 一一收稿日期:2017-12-18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6CYJS05A01-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6DB28);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 项目(2016YQN40);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7CXGC022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6B09); 海外泰山学者 建设工程专项三作者简介:薄录吉(1985─),男,山东临沂人,博士,主要从事盐碱地改良及利用方面的研究三?通讯作者:李彦三(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2.新西兰农业科学院鲁亚库拉研究中心,新西兰哈密尔顿3240;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一要: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抗盐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二玉米二棉花和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三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二化学抗盐施肥处理(CHP)和有机抗盐施肥处理(ORP)分别使小麦产量增加了16.0%二17.9%和28.0%,生物抗盐施肥处理(BIP)和ORP处理分别使玉米产量增加了18.3%和17.6%,OPT二CHP二ORP及BIP处理分别增加棉花产量14.0%二18.2%二21.0%和24.6%,ORP和BIP处理分别增加花生产量15.6%和13.7%三说明合理施肥配合生物二化学和有机抗盐措施可显著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作物产量三 关键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盐碱地;施肥;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2一文献标志码:A一文章编号:1001-8581(2018)05-0044-05 EffectsofFertilizationonYieldandItsComponentsofSeveralCropsinSalineSoilinYellowRiverDelta BOLu-ji1,LIYan1?,LUOJia-fa1,2,ZHANGYing-peng1,JINGYong-ping1,SUNMing1,ZHONGZi-wen1,LIUZhao-hui3一一(1.Institute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KeyLaboratoryofAgriculturalEnvironmentinHuang-Huai-HaiPlain,MinistryofAgriculture/Shan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AgriculturalNon-point-sourcePollutionControlandPrevention/ShandongProvincialResearchCenterofNew-typeFertilize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Jinan250100,China;2.RuakuraResearchCentre,NewZealand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amilton3240,NewZealand;3.Shandong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Theeffectsofsalt-resistantfertilizationontheyieldandyieldcomponentsofwheat,maize,cottonandpeanutinsalinesoilintheYellowRiverDeltawereexploredthroughfieldtests.Theresultsindicatedthat:incomparisonwiththefarmer spracticefertilizationtreatment(FP),theoptimizedfertilizationtreatment(OPT),chemicalsalt-resistantfertilizationtreatment(CHP),andorganicsalt-resistantfertilizationtreatment(ORP)increasedwheatyieldby16.0%,17.9%and28.0%,respec?tively;thebiologicalsalt-resistantfertilizationtreatment(BIP)andORPenhancedmaizeyieldby18.3%and17.6%,respec?tively;OPT,CHP,ORPandBIPincreasedcottonyieldby14.0%,18.2%,21.0%and24.6%,separately;ORPandBIPim?provedpeanutyieldby15.6%and13.7%,separately.Insummary,theproperuseofbiological,chemicalororganicsalt-resist?antfertilizerscansignificantlyincreasethecropyieldinsalinesoilintheYellowRiverDelta.Keywords:Wheat;Maize;Cotton;Peanut;Salinesoil;Fertilization;Yield 一一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乃至世界造陆速度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之一,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三但是,在长 期成陆过程中,由于不断受到黄河改道二海水侵袭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近50%的土地存在不 同程度的盐渍化现象[1]三而该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二矿化度较高二土壤质地以粉砂和细砂为主二毛管 水作用强烈二土地水分蒸发量大等特征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盐分在土壤表面的聚集[2]三此外,该地区土壤耕层 有机质含量低,缺氮二贫磷二富钾 的特点又使得作物吸收养分不平衡,易缺苗断垄二生长发育不良二产量低而不稳[3]三因此,土壤盐分含量高二肥力低下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的障碍因子三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根据山西省芮城县境内黄河东岸西侯度遗址发现的180万年前远古人类用过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已有人类在活动了。西侯度出土了30余件石制品,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上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动物骨角制造工具和用火的资料,不仅在黄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国内其他地区和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于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的,距今150万年~180万年,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文化。 蓝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与陈家窝发现,其中公王岭猿人距今100万年~115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50万年~59万年。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于陕西大荔甜水沟发现,距近30万年~50万年,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于山西省襄汾县汾河东岸丁村发现,距今7万年~9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文化,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为晚期智人。 ——现代人是由新人直接进化而来的,分为4个阶段: 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发现地点及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

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浐河东岸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仰韶文化的一种早期类型,距今约6000年。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设纺织城时发现,发掘面积1万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早期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 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中石器时代,是连结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或中间环节。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在陕西大荔县的沙苑地区发现15处遗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点,共采集到3000余件标本。根据这些石器的特点,认为它们是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从而将其命名为我国的第一个中石器时代文化——沙苑文化。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中石器时代的特征是:社会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属于自然经济,还没有出现农业。在中石器时代,细石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数十年来,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大量以细石器为主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可能填补我国新旧两大石器时代之间的缺环,而且还显示出我国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最发达的地区就是黄河流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正是在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细工艺传统为代表的中石器时代文化,其后,才在黄河流域发展成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此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发展的中心。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摘要

郑州市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摘要 来源:郑州市林业局浏览次数:4243次发布时间:2005-10-12 11:24:5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依据《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通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郑州市风沙源治理及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特编制《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2003-2013年)》。 第二条“森林(生态)城”,是以建设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生态功能稳定且结构完善的现代近自然型城市,是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环境绿化(美化、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第三条“郑州森林生态城”的范围规划在:东至雁鸣湖湿地及中牟沙丘东缘;西至郑州西北屏障邙岭及西南贾峪、白寨一带的水源地;北以黄河、黄河滩地及标准化堤防为界;南至省道102线附近的龙王、薛店一带。其中包括:城市中心建成区及近郊的五个区,以及远郊的中牟县、新密市、荥阳市、新郑市的部分乡镇。规划范围包括郑州城市及周边9个县(市、区)的43个乡(镇、场)的884个行政村,规划区总人口361.2万人,总土地面积2896.3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3-2005年; 中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13年。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九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为方向,以《郑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为基础,按照郑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郑州”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森林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生态城市。 第十条规划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森林生态城”纳入林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依据“森林生态城”规划设计的要求,整体推进,分期实施,把“森林生态城”建设落到实处。 2.优化生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黄河陕西段简介

黄河陕西段简介 黄河壶口瀑布[1] 黄河经内蒙古托克托至陕西潼关河段称黄河北干流,全长716.6公里。内蒙古托克托到龙门镇,俗称“大北干流”,该河段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黄河出了龙门,就进入了开阔地带,龙门至潼关这一段俗称“小北干流”,该河段河床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东西摆动频繁,为典型的堆积游荡型河道,素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1] 机构概况 (一)基本概况 陕西黄河河务局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的具有行政职能的基础公益类事业单位,机关设办公室(审计监察处)、工务处、水政水资源处(水政监察总队)、财务处、人事劳动处(党群工作处)、防汛办公室六个处室。下设黄河北干流管理局(陕西黄河北干流水政监察支队)、陕西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韩城、合阳、大荔、潼关四个河务局及机关服务处、陕西黄河工程局、陕西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九个单位。 全局现有职工326人,在职职工244人,大专以上学历175人,中高级职称 58人,助理级79人。 (二)历史沿革 陕西黄河河务局前身为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隶属于陕西省水电局。1985年2月,为了加强黄河小北干流河道管理,解决山、陕两岸滩地纠纷,黄委成立了黄河小北干流陕西管理局,隶属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1988年由黄委会直接领导,1996年更名为黄委会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河务局。2009年,更名为陕西黄河河务局,同时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三)主要职能

陕西黄河河务局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机构,在黄河陕西侧行使水行政管职理能,管理长度为716.6公里,涉及榆林、延安、渭南三市。陕西黄河河务局履行对陕西省境内黄河干流河道统一管理职责,对黄河防洪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审批、落实地方匹配资金等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和管理。负责管辖两省境内黄河河道范围河段的水行政执法、水政监察、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及河道管理工作。 治黄工作 1、确保了黄河安澜 作为河务管理部门,陕西黄河河务局始终把防洪保安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确保了黄河小北干流防洪安全。先后战胜了1988年、1994年、1996年龙门站超过100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战胜了1996年元月份的特大凌汛,保证了沿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03年、2005年,两次支援渭河抗洪抢险,为战胜“03.8”、“05.10”洪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缓解渭河下游防洪压力,探索降低潼关高程新途径,自2006年开始,全力配合黄委做好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工作,保证了实验顺利进行,经过试验,潼关高程累计降低56厘米,达到了预期目标。 2、黄河小北干流河段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建局以来,组织实施并完成了“八六”、“九五”两次河道整治规划,修建了韩城桥南、合阳榆林、大荔华原、潼关七里村等13处护村护岸、控导工程,工程总长度65.85公里,坝垛552座,累计完成投资4个多亿。这些工程保护了沿黄4个县(市),涉及人口15万,60万亩滩地及相关企业的安全。 2010年,为了疏导渭河洪水入黄流路,使黄河、渭河中常洪水在三门峡水库上 游形成合力,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进一步缓解渭河下游防洪压力,实施并完成了渭河入黄流路调整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工程建成后,已经历了黄河、渭河三次中常洪水,观测效果非常好,如期发挥了投资效益。 3、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作为提升工程防洪能力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标准,逐步推进工程示范段建设,共建成南谢、七里村、雨林工程及东王管护基地等全河示范工程 7处,占全局工程总长度的14%。其中,以七里村工程为主体的“潼关黄河金三角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黄河工程已成为沿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吸引愈来愈多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它们在发挥防洪保安作用的同时,也成为沿黄旅游的宝贵资源。 4、水政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 为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确保依法开展涉河项目建设,不断加强河道管理,协调处理水事纠纷,严格建设项目管理。建局26年来,共处理水事案件150起,协调水事纠纷10起,发放河道内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10张,在确保黄河小北干流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区园林灌木树种选择技术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区园林灌木树种选择技术 郝传宝,赵国禹,秦宝荣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后勤管理一处,山东东营257061) 摘要指出在自然条件严酷的重盐碱地区,应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和经济条件,合理运用“选树适地”、“改地选树”、“选树改地”和 “选树选地”技术,既能保证树木成活,又能保证树木不受盐碱危害、生长旺盛,为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灌木中图分类号S7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3)02-00648-02The Research on the Selection of Landscaping Shrub Species in Yellow River Delta Re-Alkali Region HAO Chuan-bao et al (First Depart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Shandong 257061) Abstract In re-alkali region with severe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opography ,geomorphology ,soi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properly applying technique of “selecting tree species for adapting land ”,“transforming land to select tree ”,“selecting tree species and transforming land ”and “selecting tree species and land ”,which not only can guarantee survival of trees ,but also protect trees from damage of alkali ,so as t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building colorful horticulture landscape and realizing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Re-alkali region ;Landscaping ;Shrub 作者简介 郝传宝(1968-),男,山东东营人,副研究员,从事高校后勤 管理工作,E-mail :Haochb@upc.edu.cn 。*通讯作者,研究 员,从事滨海盐碱地园林绿化研究工作, E-mail :gbrb@163.com 。 收稿日期2012-11-23黄河三角洲地区是黄河入海口的冲积平原,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 地处117?31' 119?18'E ,36?55' 38?16'N ,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境内。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为滨海盐碱土 [1] 。雨热同季,四季分 明。春季干旱多风, 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206d ,≥10?的积温约4300?;年降水量550 600mm ,多集中在夏季,7 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由于潜水位及矿化度高, 海拔低,蒸发量大,受海水侵蚀的影响,多数土壤盐渍化严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绿地容易发生次生盐渍化,引起树木受盐碱危害,长势逐渐衰退甚至死亡。1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区园林灌木树种选择技术 1.1“选树适地”技术 根据绿化地段的地形、地貌、土壤等 条件,选择适宜的灌木树种,确保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0%以上。在地形平坦或地势较高、有自然植被或通过“水工” 改土措施将表层土壤含盐量降到0.5%以下的地段,可选择能够在这种立地条件下成活并正常生长的灌木树种。如:龙柏(球)(Sabina chinensis cv.‘Kaizuca ’ );紫穗槐(Amorpha fruiticosa Linn.);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rum Linn.);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等[2]。这项技术适用于城市或企事业单位的非重点区域绿化。优点是不需要投入大量“改土”资金,绿化成本低;缺点是园林景观比较单一,美化效果较差。 1.2“改地选树”技术在地势平坦或较高的区域或者有自 然植被的地段,通过采取深翻、晒垡、灌水洗盐等“水工”改土措施,使表层土壤含盐量降到0.2%以下;在寸草不生的光板地, 挖长、宽、深各70 80cm 的树穴或将种植地挖深70 80cm ,底部填20 30cm 厚的大粒径石子、炉渣、卵石等,周围铺设塑料薄膜后换填客土,并灌淡水压实,然后选择适宜树种栽植,如千头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cv.‘sieboldii ’);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石榴(Punica granatum Linn.);丝兰(Yucca fila-mentosa Linn.);凤尾兰(Yucca gloriosa Linn.);筐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 (Franch.)Hao ] ;酸枣Ziziphus jujube [Mill.var.spinosa (Bunge )Hu ex H.F.Chow ]等[3] 。这项技术适用 于水库四周、河渠堤坝和道路绿化。优点是投入的“改土”资金相对较少,不易因绿化而造成空间拥堵;缺点是景观不够丰富多彩,景观质量相对较低。1.3“选树改地”技术 根据景观设计要求所选择的园林灌 木树种特性, 采取适宜的微区改土措施,确保树木根际土壤含盐量维持在其可以耐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树木的成活和长期正常生长发育。1.3.1 普通树种的“选树改地”技术。大多数树种虽然对盐 碱的耐受能力不是很强,但在根系生长层土壤含盐量低于0.2%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为了节约资金、减少空间拥堵,可以适当降低盐碱设防标准。其改土方法如下:将种植地挖深60 70cm ,周围设挡土墙(高出原地面30 50cm ,地势较高或原来有自然植被者可略低些),底部填20 30cm 厚的大粒径石子、炉渣、卵石等,在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区域,要铺设一定密度的排碱管;上面再铺一层5 10cm 厚中砂、碎草或一层无纺布等;最后换填客土。经灌水、踏实、整平后即可种植树木。 这项技术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庭院绿化和城市重要景点绿化,优点是景观丰富多彩,景观质量较高,见效快,效果好;缺点是投入的“改土”资金较多,抬高的绿地会占用一定的活动空间,使人稍有拥堵感。 责任编辑高菲责任校对况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3,41(2):648-649

黄河的地理位置 及历史重要地位

黄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重要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高程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落差2280km。黄河流域位于东经96°~119°,北纬32°~42°之间,东西长约1900km,南北宽约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包括内流区4.2万km2),加上下游受洪水影响的范围共约91.5万km2。 地形地貌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四个地貌单元。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藏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程3000~5000m,有一系列的西北—东南向山脉,山顶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青海高原南沿的巴颜喀拉山绵延起伏,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祁连山脉横亘高原北缘,构成青海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黄河河源区及其支流黑河、白河流域,地势平坦,多为草原、湖泊及沼泽。 第二级阶梯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高程1000~2000m。本区内白于山以北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包括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白于山以南为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及太行山地。 河套平原西起宁夏下河沿,东至内蒙古托克托,长达900km,宽30~50km,海拔高程1200~900m。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河套平原北部的阴山山脉和西部的贺兰、狼山犹如一道屏障,阻挡着阿拉善高原的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沙漠向黄河流域腹地的侵袭。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黄河河套以南,北、东、西三面为黄河环绕,南界长城,面积约为13万km2,海拔高程1000~1400m,是一块近似方形的台状干燥剥蚀高原。高原内风沙地貌发育,北缘为库布齐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河流稀少,盐碱湖众多。高原边缘地带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鄂尔多斯高原,海拔高程1000~2000m,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地貌类形有黄土塬、梁、峁、沟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图文)此博文包含图片 (2008-10-06 14:38:10)转载▼ 标签:旅游摄影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拓荒牛真情年代分类:出游实录 P1 【资料】黄河三角洲(图文)

国家地质公园标志 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

东,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滔滔黄河,奔腾东流,挟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P2 【资料】黄河三角洲(图文) 连绵百里芦苇荡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改道后冲积形成的。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

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这次决口,使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 现代黄河三角洲,以垦利县宁海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前缘突出于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 在黄河入海口两侧新淤地带的15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992年建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原生性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其中核心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1.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6.3公顷。2006年9月,这里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是迄今为止我国惟一一处河流及地貌景观地质公园,主要展示三角洲及部分地质地貌景观,包括黄河三角洲平原的河流地貌景观、海岸带附近的黄河河口地貌景观。 P3 【资料】黄河三角洲(图文)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

ICS 13. 060. 30 Z60 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 224-2011 代替 DB61/224-2006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011 - 04 - 20发布 2011 - 05 - 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 实国务院原则批复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 划》,促进区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保护陕西省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DB61/224-2006《渭河水系(陕 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本标准与 DB61/224-2006相比,扩充了指标体系,对生化 需氧量(BOD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N)、 挥发(Ar-OH)和石油类部分排放级别的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适当从严,并增加十一项控制项目;扩 大了使用范围,从渭河水系(陕西段)扩展到陕 西省内黄河流域。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 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振文、吕亚鹏、沈炳岗、黄西川、徐楠、宋丽娜、张霞、孙长顺。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代替了DB61/224-2006。 DB61/224-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61/224-1996。 DB61/ 224-2011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河流域(陕西段)的排水单位排入地表水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16种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内以各种排放形式向黄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的排放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景观绿化暗管排碱技术效果探讨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景观绿化暗管排碱技术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9-02-25T09:18:54.5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张青 [导读] 对盐碱地地区进行生态绿化处理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资源,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 山东中咨公路咨询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91 摘要:对盐碱地地区进行生态绿化处理既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资源,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资源盐碱性,结合该地区盐碱地的盐碱性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造林绿化现状,着重阐述了暗管排碱在盐碱地地区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景观绿化;暗管排碱 一、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的盐碱性分析 盐碱土盐碱地是指人们对于盐化土壤或者是碱化土壤的一种总称,实际上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是两种不同的类别,但是它们在性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联系,而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在发育的过程中又具有本质的区别。按照盐化土壤和碱化土壤的定义,通常将含盐量小于0.3%的土壤称之为轻度盐渍土,将含盐量处于0.3%-0.6%之间的土壤称之为中度盐渍土,而将含盐量超过0.6%的土壤称之为重度盐渍土。我们在对盐碱土进行类别划分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土壤溶液电导率以及可交换性钠吸收率作为土壤类别的划分依据,结合盐土的量化指标可细分为四种类型,综合PH值大于8.5的有两大类别:第一种类型为碱化土,这种类型的土壤溶液导电率小于4,但是可交换性钠的吸收频率大于15;第二种为盐碱土,盐碱土的土壤溶液导电率大于四,同时土壤中的可交换性钠吸收率也大于15。第二大类别为综合PH值小于8.5的土壤,这种土壤的盐碱性较低,一种是盐化土,其土壤溶液的导电率大于4,土壤的可交换性钠吸收率小于15;第二种为非盐碱土,非盐碱土的土壤溶液导电率小于4,同时可交换性钠的吸收率也小于15[1]。根据上述判定标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测量发现,该地区的土壤溶液导电率大于4,同时土壤的可交换性的吸收率也大于15,综合PH值大于8.5,属于盐碱土的类型,我们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充分的结合该类型土壤的PH值、土壤溶液导电率以及可交换性钠的吸收率等基本特点作为研究和治理的指导方向。 黄河三角洲地区所辖土地面积非常广阔,主要包括山东省的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以及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陆地面积达到2.65×104公顷,所辖市区有19个县市之多。黄河三角洲地区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扩张最快的地区,主要是因为黄河水域携带的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床不断增高,同时使得海岸线向海滩以每年0.3公里的速度推进,平均每年因为黄河所携带泥沙所造地面积达到10000公顷以上。但是该地区所形成的陆地由于时间比较晚,而且地下水的水位较高,一般只有2-3米,而在近海区域地下水位仅为0.5-1.5米。由于该地区是黄河积沙所形成的陆地,该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长时间处于干旱地区,地下水的矿化程度非常高,矿化程度最高者可达200克/升,使得该地区的土壤盐渍化非常严重。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资源非常丰富,盐渍化土地面积达到了 4.49×105公顷。其盐制化土地面积占到了该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而且在该地区的重度盐渍化土壤面积达到了2.363×105公顷,也占到了该地区总面积的28.4%[2]。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非常严重,因此导致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起农业利用率非常低。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该地区的开发难度大,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而我们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土地绿化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该地区的土壤盐分重,而且极易引发炎退化,为了有效的避免该地区土壤绿化以后出现反应退化,采用暗管排碱,彻底的对该地区的盐碱地进行治理,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化效果,提高盐碱地的治理效率。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和绿化现状 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和绿化,历时较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全面增加耕地面积,山东省在深入系统的开展盐碱地绿化造林和改良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在黄河三角洲的寿光建立起了全国第一个滨海盐碱地造林试验,开始对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进行改良和造林技术研究。在后期,我国大量的专家学者针对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进行的盐渍土的治理以及开发利用对策分析等多项研究,同时也针对该地区的植被绿化情况和生态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针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改土技术以及工程措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其研究的内容着主要表现在盐碱地的形成机理区域环境变化和土壤盐渍化机理,土壤退化速度等多方面的理论。虽然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渍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但是由于该地区的盐碱地程度非常高,智力条件非常复杂,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治理所取得的成效非常有限。 本文充分借鉴了在荷兰围海造田运动中取得良好成果的暗管排碱技术进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地改良和绿化工作。暗管排碱技术农田排水进行水位控制,而对于改良盐碱地也是非常有效的工程措施,现阶段在全世界盐碱地的治理过程中,暗管排碱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景观绿化暗管排碱技术效果分析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的景观绿化工程实施暗管排碱,其主要原理是让盐碱随水来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借助于铺设的暗管将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同时将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使土壤能够达到脱盐和防止防止进一步氧化的作用。在景观绿化中使用暗管排碱,使景观绿化的绿地地下水位能够降到1.2米以下,将盐碱地内的盐碱土进行清除,同时置换出0.6米的种植土。在进行暗管排碱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暗管口径一般为110PVC带孔波纹管,而输水管采用的是口径为110PVC管[3]。对水进行过滤的滤料采用的是锅炉炉渣,将其包围于管道周围,最终排出的盐碱水可以集中到降水井进行排出,降水井的位置选择在管道的最低点, 在进行暗管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坡降,这样有利于管道的水及时排放到降水井中,在进行暗管埋设的过程中,管道的埋设深度、埋设间距需要根据绿化的植物种类,结合置换土的土壤结构以及水位高低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进行暗管排碱技术的流程主要包括八个步骤:即先进行碱土挖除——对挖出的场地进行清理平整——挖出排盐沟——在管沟内填埋锅炉炉渣——铺设排盐管——设置排盐井对排盐管包裹无纺布——采用工业炉渣回填——回填种植土。在按照上述流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几个细节:在进行排盐管埋下的过程中其坡降要达到1%以上,在开槽埋管的过程中尽量顺直,不要弯曲,尽量使得海盐效果达到最高。其次,在进行埋管之前,首先应该应用无纺布对排盐管进行包裹,以免泥土堵塞排盐管的管孔,影响排盐效果。 暗管排碱技术是大型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的重要方法,在应用该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时具有该见效果显著,通常在实施暗管排键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