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产品简介概要

水处理产品简介概要
水处理产品简介概要

水处理产品简介

第一部分水质的简介

(1)天然水的分类

按硬度分类:mg/L(CaCO3)

按含盐量分类:mg /L

(2) 水污染的概述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3) 水中的自然污染物

悬浮物:肉眼可见,浑浊。

主要组成:

指水中颗粒直径约在10-4毫米以上的微粒。

漂浮物:动植物残体或腐败产物。

可沉物:泥砂和粘土类无机化合物。

胶体:光照下浑浊。

主要组成:

指水中颗粒直径在10-6~10-4毫米之间的微粒,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体,表面带有胶体,

不容易沉淀。

无机胶体:主要为铁、铝、硅的化合物。

有机胶体:腐殖质、工业污染物。

溶解物质:透明。

(4) 水中的人为污染物

化学性污染

污染杂质为化学物品而造成的水体污染。化学性污染根据具体污染杂质可分为6类:

①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②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③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④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⑤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⑥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

①悬浮物质污染:悬浮物质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质,包括固体物质和泡沫塑料等。它们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或农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悬浮物质影响水体外观,妨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不利。

②热污染:来自各种工业过程的冷却水,若不采取措施,直接排入水体,可能引起水温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质的毒性增加等现象,从而危及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

③放射性污染:由于原子能工业的发展,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和核电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使放射性废水、废物显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

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水体后,往往可以带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来存在于人畜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如伤寒、副伤寒、霍乱细菌等都可以通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进入水体,随水流动而传播。一些病毒,如肝炎病毒、腺病毒等也常在污染水中发现。某些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也可通过水进行传播。

(5) 自来水的现状

①工业发展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使水源受到污染;

②传统水处理工艺难以除去新的水源污染物,使用氯消毒时产生新的有害的氯代有机物(氯仿、三氯甲烷等);

③长距离供水、二次供水池、管网陈旧等原因造成供水的二次污染。

(6) 饮用水中的常见有害物

?污泥、浊度等颗粒杂质

现象:有颜色或浑浊的水,水龙头或阀门堵塞;

成因:污泥、悬浮杂质、砂、锈。

?异味、异色、异臭

现象:异味、酸味,漂白粉的味、鱼腥味等;

成因:余氯、氯化物、腐败有机物。

?硬水

现象:浴池内白色皂垢,热水器上的白色斑点,热水管出水变小,热水器发生“乒、乒”的声音。

成因:钙、镁等离子含量过高。

?铁锈

现象:水中有金属的味道,水管、屋顶水箱、衣物有红褐色污渍。

成因:钢水箱、自来水金属管道腐蚀。

?铅、汞等重金属

现象:水质使人恶心、想呕吐。

成因:含铅的水管,水源含有重金属。

?硫化物

现象:臭鸡蛋味,水龙头上产生的黑点,金属制品变黑。

成因:因氧化硫气体溶于水中。

?热原体、细菌、病毒

现象:生饮或烧开水时间不够产生腹泻或其他不适症状。

成因:细菌尸体(热原体)、细菌、病毒。

(7)水质指标

引用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常用水质指标

浑浊度:

?以光线透过的强度间接表示悬浮物的多少。

?单位:NTU(度)。

?测定方法:配置二氧化硅标准溶液进行对比测试。

色度:

?表示水的颜色强度的指标。

?单位:度。

?测定方法:与氯铂酸钾和氯化钴标准溶液进行比色测定。

电导率:

?表示水导电能力的大小,间接表示水的含盐量。

?单位:μS /cm。

?测定方法:水的电阻的倒数。

硬度:

?表示水中钙离子、镁离子数量之和。

?单位:mg/L(CaCO3)。

?测定方法:用标准溶液比色或滴定。

?分类:

碳酸盐硬度:水中钙、镁的碳酸氢盐、碳酸盐之和。

非碳酸盐硬度:水中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等之和。

PH值:

?表示水的酸碱性指标。

?单位:无。

?测定方法:比色或仪器。

溶解性总固体(TDS):

?表示水中溶解的矿物质和有机物的总量。

?单位:mg /L 。

第二部分家用水处理技术简介

(1) 微滤膜

?典型产品:PP纤维滤芯、喷涂滤芯、线绕滤芯。

?过滤精度:1μm -30μm。

?工作机理:通过机械筛分除去大于滤孔直径的物理性污染物。去除水中较粗颗粒杂质、污泥、悬浮物质。

?应用领域:深度净化前处理,使水质变的清澈,不能除去细菌和化学污染物,水中残留异味。

(2) 超滤膜

技术说明:

?典型产品:中空纤维超滤膜、陶瓷滤芯。

?过滤精度:0.01μm -0.1μm。

?工作机理:通过机械筛分除去大于滤孔直径的物理性污染物与生物污染物;如滤除水中悬浮物、微生物、细菌、铁锈等。

?应用领域:优质直接饮用水制造和深度净化处理的前处理,可以除去细菌,除去部份化学污染物,水中残留异味。

?特点:耐腐蚀、耐高温(陶瓷膜)、无污染(无深层污染)、寿命长(陶瓷膜可清刷50-100次、中空纤维超滤膜可进行冲洗)。

(3) 纳滤膜

技术说明:

?典型产品:纳滤膜(有机高分子材料);

?过滤精度:0.001μm -0.1μm。

?工作机理: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机械筛分除去大于滤孔直径的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化学污染物;

?应用领域:优质直接饮用水的制造,可除去水中各种有害物质并保留部分矿物质。

(4) 反渗透膜

技术说明:

?典型产品:反渗透膜;

?过滤精度:0.0001μm -0.001μm。

?工作机理:应用反渗透原理进行工作,在高压作用下通过机械筛分除去大于滤孔直径的物理性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化学污染物;

?应用领域:纯净水制造、工业纯水制造及海水、苦咸水淡化等;可有效除去水中的各种杂质,使之成为纯水或饮用水。

(5) 活性碳滤芯

技术说明:

?典型产品:颗粒活性碳、精密活性碳、后置活性碳。

?功能:通过活性碳的吸附作用,去除异色、异味、余氯,吸附水中有机物、调节PH 值来改变水的口感等。

?应用领域:深度净化前处理,使水质变的清澈,不能完全除去细菌和化学污染物,(6) 树脂软化滤芯

技术说明:

?典型产品:阳离子树脂

?功能:以离子交换方式软化硬水,去Ca2+、Mg2+等。

?应用领域:锅炉进水、电子、医药等超纯水、家用软水、逆渗透前置处理

(7) K D F(铜、锌合金)滤芯

?典型产品:KDF滤芯、KDF复合滤芯

?功能:以电化学氧化-还原(电子转移)方式来去除水中氯、重金属,并抑止细菌生长

?应用领域:

与活性碳混合用于过滤器滤芯,增加活性碳使用寿命;氧化还原硫化物。

第三部分家用水处理产品

(1)现阶段家用水处理产品的技术类别

混装型:

属于欧美流派,所有过滤材料装填在1个壳体中,其优点是产品结构较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易于推广。该类产品对原水水质要求比较高(合格的城市供水),大孔径,大流量。

集成型:

起源于英国,大规模兴起于日韩。其优点在于可以因地制水,对原水水质要求不高,属于定制化产品。可针对不同“水情”,定制处理工艺,选配滤芯,更科学。由于该类产品滤芯款式多,生产成本较高。

单一型:

属于中国本土流派。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单项功能强大,易于规模化生产,易于推广。

(2) 家用水处理产品种类

直饮机系列

功能:组合滤芯制直饮水、大容量冷热胆、电子制冷、压缩机制冷、缺水报警、滤芯寿命自检、多重保护确保使用安全、水温自定。

适用场所:家庭、写字楼、办公室等。

功能:反渗透组合制直饮纯水。

适用场所:家庭(50加仑),写字楼(200加仑~ 400加仑)。

超滤系列

功能:PP棉、活性碳、UF超滤膜组合制净水。

适用场所:家庭。

功能:复合滤芯制净水。

适用场所:家庭,中小型饭店、旅社及酒吧和饮料店。

中央净水器工作原理图

功能:阳离子树脂制软化水。

适用场所:家庭,中小型饭店、旅社及酒吧和饮料店。

软水机工作原理图

02砖石砌体结构水处理构筑物

填写说明 6.8.7 砌体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检验批验收记录 1、验收依据: [规范名称及编号]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141-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规范摘要: 以下内容摘录自《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141-2008; 本表适用于砖石砌体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验收。 主控项目 1、砖、石以及砌筑、抹面用的水泥、沙等材料的产品质量资料齐全,每批的出场质量合格证明及各项性能检验报告符合本规范6.5.1条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及有关的进场复验报告。 2、砌筑、抹面砂浆配合比满足施工和本规范第6.5.1条的相关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砌筑砂浆配合比单及记录;对于商品砌筑砂浆还应检查出厂质量合格证明等。 3、砌筑、抹面砂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试块的留置及质量评定符合本规范第6.5.2、6.5.3条的相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检查砌筑砂浆试块的实验报告。 4、砌体结构各部位的构造形式以及预埋件、预留孔洞、变形缝位置、构造等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测量放样记录。 5、砌筑垂直稳固、位置正确;灰缝饱满、密实、完整,无透缝、通缝、开裂等现象;砖砌抹面时,砂浆与基层间粘结紧密牢固,没有控股及裂纹等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技术处理资料。 一般项目 6、砌筑前,砖、石表面洁净,并充分湿润; 检查方法:观察。 7、砌筑砂浆、灰缝均匀一致、横平竖直,灰缝宽度的允许偏差为±2mm 检查方法:观察;每20m用钢尺量10皮砖、石砌体进行这算。 8、抹面时,抹面接茬平整,阴阳角清晰顺直; 检查方法:观察。 9、勾缝密实,线性平整、深度一致; 检查方法:观察。 10、砖砌体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8-1的规定; 表6.8.8-1砖砌体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允许偏差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 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四大类。 (一)物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物理法操作简单、经济。常采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及蒸发、结晶法等。 1.重力分离(即沉淀)法 利用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污染物和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水中悬浮物分离出来。沉淀(或上浮)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和隔油池。 在污水处理与利用方法中,沉淀与上浮法常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前的预处理。如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水时,一般需事先经过预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减少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而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仍要经过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过滤法 利用过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介质有钢条、筛网、砂布、塑料、微孔管等,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格栅、栅网、微滤机、砂滤机、真空滤机、压滤机等(后两种滤机多用于污泥脱水)。 3.气浮(浮选) 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污水中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如乳化油)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水面,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空气打入方式不同,气浮处理方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了提高气

浮效果,有时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4.离心分离法 含有悬浮污染物质的污水在高速旋转时,由于悬浮颗粒(如乳化油)和污水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方法。常用的离心设备按离心力产生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由水流本身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旋流分离器,由设备旋转同时也带动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为离心分离机。 旋流分离器分为压力式和重力式两种。因它具有体积小、单位容积处理能力高的优点,近几十年来广泛用于轧钢污水处理及高浊度河水的预处理。离心机的种类很多,按分离因素分有常速离心机和高速离心机。常速离心机用于分离低浆废水效果可达60%~70%,还可用于沉淀池的沉渣脱水等。高速离心机适用于乳状液的分离,如用于分离羊毛废水,可回收30%~40%的羊毛脂。 (二)化学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质,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包括电解)法等。 1.化学沉淀法 向污水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使它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以降低污水中溶解物质的方法。这种处理法常用于含重金属、氰化物等工业生产污水的处理。按使用沉淀剂的不同,化学沉淀法可分为石灰法(又称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法和钡盐法。 2.混凝法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使污水中的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凝聚成大颗粒而下沉。通过混凝法可去除污水中细分散固体颗粒、乳状油及胶体物质等。该法可用于降低污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某种重金属毒物(汞、镉、铅)和放射性物质等,也可以去除能够导致富营养化物质如磷等可溶性无机物,此外还能够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因此混凝法在工业污水处理中使用得非常广泛,既可作为独立处理工艺,又可与其他处理法配合使用,作为预处理、中间处理或最终处理。目前常采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碱式氯化铝、铁盐(主要指硫酸亚铁、三氯化铁及硫酸铁)等。

中原油田回注水结垢问题分析

收稿日期:2003-02-24;修稿日期:1004-02-12。作者简介:蔡爱斌,男,1988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师。一直从事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工作。 中原油田回注水结垢问题分析 蔡爱斌 吴建军 侯德霞 刘红霞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范县457532) 摘要:油田回注水结垢不但会造成井筒堵塞,严重时会影响油气产量。回注水中Ca 2+,Mg 2+含量高以及外界条件变化(温度、压力、流速、p H 值等)是引起结垢的主要因素。中原油田原采用注入石灰乳的方法解决回流水的腐蚀问题,但会使系统Ca 2+浓度上升并使污泥量增加,因此最有效的办法是注入化学阻垢剂,同时要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平稳操作。 关键词:油田 回注水 结垢机理 阻垢剂 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TE35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015X(2004)02-0062-03 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水的结垢问题已受到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油田主要是采用注水开发,注水是为保证地层压力,提高原油采收率。油田注入水常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清水,即油田地下水或地表水;另一种是污水,即与原油同时采出的油层水。清水和污水经加药、絮凝、沉降处理后回注地层。 1 结垢危害与结垢部位 如果注入水的水质不合格或与油层水的水型不吻合以及盐含量过高都会引起结垢和腐蚀。结垢可以在地面管线和井筒内发生并造成堵塞。管线因结垢可能被堵死,即使不被堵死也会使管线阻力增加,造成能源浪费,甚至严重影响生产。结垢也可以在地层内发生,造成近井地带堵塞,使油层渗透率降低,井的吸水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到油气 生产,结垢还会引起腐蚀。油田管线结垢往往是致密的层状垢,为厌氧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一些厌氧菌(如硫酸盐还原菌等)在垢下大量繁殖,造成局部点蚀穿孔。 通过对地面注水系统的调查,易结垢部位多为管线下部、弯头处、闸门等流速发生突变或温度较高部位。 2 结垢原因 中原油田回注水中的主要成垢物质是碳酸钙。水中Ca 2+和Mg 2+含量高,Ba 2+和Sr 2+含量较低,矿化度在70000~140000mg/L 。这些离子与水中C O 32-及SO 2-4反应易产生CaC O 3,CaSO 4,BaSO 4,Sr SO 4垢。表1列举了中原油田几个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前后的分析数据。 表1 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前后分析数据 站名主要离子含量/mg L -1 K +Na +Ca 2+Mg 2+Cl SO 42-HCO 3 CO 32-矿化度/ mg L -1pH 值水型文三污来水 3629761865496728837342270114336 6.5CaCl 2滤后2495544238536835019270160794498.0濮三污来水4082725945916976733251760119280 6.5CaCl 2滤后38300241262562011391401871074507.0胡二污 来水4631545238698021417461860133746 6.5CaCl 2 滤后 45733 4247762788331663 394 171744 8.5 在给定的物理条件下,水中各种以离子状态存在的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是一定的。一旦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这些化学物质就可能成为固体而沉 经验交流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orrosion &Protection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2004, 21( 2) 62

污水处理流程图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污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和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一、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 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四大类。 (一)物理法 通过物理作用,以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的污染物质(包括油膜和油珠),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物理法操作简单、经济。常采用的有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过滤法及蒸发、结晶法等。 1.重力分离(即沉淀)法 利用污水中呈悬浮状的污染物和水密度不同的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水中悬浮物分离出来。沉淀(或上浮)处理设备有沉砂池、沉淀池和隔油池。 在污水处理与利用方法中,沉淀与上浮法常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前的预处理。如用生物处理法处理污水时,一般需事先经过预沉池去除大部分悬浮物质减少生化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而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仍要经过二次沉淀池的处理,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过滤法 利用过滤介质截流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介质有钢条、筛网、砂布、塑料、微孔管等,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格栅、栅网、微滤机、砂滤机、真空滤机、压滤机等(后两种滤机多用于污泥脱水)。 3.气浮(浮选) 将空气通入污水中,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污水中相对密度接近于水的微小颗粒状的污染物质(如乳化油)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水面,从而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得以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根据空气打入方式不同,气浮处理方法有加压溶气气浮法、叶轮气浮法和射流气浮法等。为了提高气浮效果,有时需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 4.离心分离法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 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 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 注水水源污水处理站注水站注

水井 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 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 1、悬浮物 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给水处理中常用技术概述 摘要:给水处理是指运用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混凝技术、过滤技术、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消毒技术,分析各技术去除水中杂质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混凝;过滤;膜分离;消毒 由于水是一种溶解力很强的溶剂,又与外界环境如空气、地壳、土壤等广泛接触,故而水中必然含有很多杂质,而水的处理或者净化其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关杂质,以获得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水供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过滤、吸附、膜分离和消毒等。 1 混凝技术 混凝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和投加适当的混凝剂,经混凝过程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然后通过澄清、沉淀进行分离。历史上很早以前就有以明矾净水的记载,直至今日,我国的水厂大都采用铝盐或铁盐作为无机混凝剂,近年来也研究开发和应用了一些新的混凝剂如无机聚合态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铝(PAS)等,也包括一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等。 给水和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为了满足用水水质和环境排放的要求,一般在预处理中采用混凝沉淀法,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絮凝剂以破坏溶胶稳定性,使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颗粒絮凝成较大的絮凝体,以便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混凝处理实际上包括凝聚和絮凝两种胶体颗粒物的聚集过程,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水处理工艺,应用十分普遍。近年来,在絮凝动力学、絮凝形态学、新型高效混凝剂以及高效絮凝反应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推动了混凝技术的进步。 2 过滤技术 过滤技术是选择和利用多孔的过滤介质(或称滤料截面)使水中的杂质得到分离的固液分离过程。它通常与混凝、澄清或沉淀结合使用,这样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水的浊度,而且对去除水中某些有机物和细菌、病毒也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多数工业用水处理中也常采用作为预处理过程。根据过滤技术的特点可知,在过滤技术中选择适当的过滤介质-滤料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过滤介质--滤料从砂、无烟煤、微孔塑料、陶瓷,到各种高分子分离膜等可以有多种选择,它们可以去除水中不同粒度的杂质,此外,通过对过滤器进行优化设计可对过滤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原水经过混凝澄清处理以后,大部分悬浮物已被去除,但此时水质仍无法满足饮用水标准和后续处理工艺的水质要求,所以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过滤常被安排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经过滤后的出水浊度可以降到小于1单位。在原水浊度较低时(25单位以下),也可采用不经澄清直接过滤。 3 吸附技术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的过程,他可以发生在气--液、气--固和液--固两相之间,在水处理中主要讨论物质在水与固体吸附剂之间的转移过程。许多多孔的固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8-12-30T14:57:07.5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王丽芳 [导读] 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不到位,轻则影响水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生产,重则引起停产,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水处理构筑物的施工质量。 武汉市给排水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34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环保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大量的生活与工业污水流入江河、湖泊或补给到地下水中,给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对渔业用水、生活用水等用水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城乡水污染已成制约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也愈发严格。为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许多污水厂由于原设计等级原因,原有的污水处理单元已无法满足现有污水处理要求,所以对这一类型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也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工程包括生化池、沉淀池、中间提升泵房等九个单体组成,除加药间、配电间为建筑物以外,其余均为构筑物,其中最大的构筑物为生化池,长为154.4米,宽为63.4米。 2水处理构筑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1桩基施工质量是确保水处理构筑物质量的第一道关 该生化池设计桩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沉桩工艺采用静压法施工。(1)严把桩身质量控制关:桩进场后,对桩的外观进行检查,要求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对尺寸进行抽检,长度、边长、孔径等偏差都必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2)桩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复核桩位测放和标高控制点,审查桩基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及可行性,施工机械的选择、场地条件能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考虑了地质情况、桩截面、长度;沉桩顺序的合理性等。在桩施打过程中,督促施工方安排专人加强检查,同时安排监理人员现场跟踪,重点检查桩位、桩身垂直度、静压桩油压值、桩顶标高以及桩接头焊接质量等。 2.2钢筋 (1)严把钢筋原材料和加工质量关。(2)钢筋连接及安装的质量控制:施工方案中水处理构筑物钢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施工完成后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浇筑。 2.3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不到位会引起池体裂缝,从而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处理构筑物的使用功能,按照设计要求,生化池混凝土标号为C25,抗渗等级为P6。(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原材料控制:施工、监理、建设三方单位对混凝土供货商进行实地考察,查看供货商相关手续;查看混凝土生产现场;要求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应在满足商砼泵送施工工艺及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中、粗砂,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附录F.0.4的规定;外加剂选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根据初凝时间和气温情况,确定缓凝剂的掺入量。(2)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尽可能避开高温、大风等时段;混凝土进场后检查随车质保资料,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强度、抗渗等级等质量情况;检查施工人员和设备准备情况等,同时监理部安排专人旁站;商砼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擅自加水,同时散落的混凝土严禁再用于浇筑;泵送混凝土前润滑输送泵管的水或水泥砂浆严禁入模。底板混凝土浇筑顺序为从底板一边依次浇筑至另一边,外墙水平施工缝以下部位的混凝土应待底板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但不得超过底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3)混凝土养护:抗渗混凝土的养护按规范要求,不得少于14天,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生化池底板采取草帘、麻袋覆盖保湿法,壁板采取带模养护法,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并要求施工单位专人落实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2.4变形缝 变形缝的施工质量是水处理构筑物施工控制中的重点、一旦处理不到位,很难修复处理到位,给以后生产运行会带来很大麻烦。生化池总长154.4米,宽为63.4米,高7米(含底板),其中3.3米在正负零以下,3.7米在正负零以上。为防止水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起收缩等各种影响,设计在长度方向设置了五处橡胶止水带,在宽度方向设置了两处橡胶止水带,将整个水池分成了18个区。设计要求伸缩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型号为CB300×8-30,底板外贴止水带型号为EB300×8-30,伸缩缝的宽度为30mm。(1)橡胶止水带质量的控制,橡胶止水带进场后检查质保资料是否符合《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国家标准要求;质保资料、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均符合要求后按规范见证取样送检,检测结果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于该工程。(2)安装质量的控制:安装质量也是控制变形缝质量的要点,具体施工参见《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橡胶止水带的各种交叉连接节点应在工厂中做成配件,仅直线段在施工现场连接,在绑扎钢筋和支模时,止水带必须可靠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其中间孔应正好固定在变形缝位置,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发生移位。变形缝处混凝土必须捣固密实,止水带下部不应产生空洞、气孔等隐患,否则影响止水效果。(3)浇筑过程中,要求施工和监理单位专人跟踪检查。 2.5施工缝 由于生化池总高7米(含底板),浇筑底板时设计要求第一道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面以上500处,上面还有5.8米,需多次浇筑,施工缝处理不好,会导致水池渗水。在浇筑下一段混凝土时要把施工缝处处理到位,监理安排专人跟踪,封模之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绝不封模。具体要求: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2.5MPa;已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清除浮渣并冲洗干净,保持湿润,不得积水;浇筑前,施工缝处应铺设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其厚度为15~30mm,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安全和功能性试验 3.1满水试验 (1)根据规范要求,水处理构筑物施工完毕后,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功能性试验,尤其是满水试验,这也是鉴定水处理构筑物功能的一个关键试验。(2)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相邻两次注水时间要不小于24小时,且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每次注水应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或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和沉降量检测,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

压舱水知识小结

压舱水总结 (一)压舱水的危害 污染物:(1)藻类,微生物,细菌。 (2)油类:浮油,分散油,乳化油。 危害:(1)海域污染 (2)物种入侵 (二)压舱水的处理 (1)详述方法 置换法: 排空法:逐一将压舱水排空然后重新泵入洁净的深海海水。 (会使船舶稳定性丧失,加大船舶倾覆危险) 溢流法:底部进入,上部溢出。不改变船舶的吃水差和稳差。 (需要更换海水量大,换水时间长,能耗大。压载舱会承受较大的内部压力,给船 舶结构带来安全影响。) 巴西稀释法:压载舱顶部注入,底部流出。减少寒冷天气甲板结冰的危险有利于搅拌沉积物。机械处理: 过滤法:选择合适的网目,去除不同的生物种群。安装方便占地小,成本不高。 旋流分离法:利用管路中高速流动的水流产生的分离作用,将固体生物和病原体从压载水中分离出去。(可处理40um以上微生物)。操作简单,成本合理,可去淤泥。 物理法: 加热法:40℃~45℃足以杀死或抑活有害水生物。低温长时间≥高温短时间 紫外线法:DNA丧失活性。对浮游植物:高强度光照短时间>低强度光照长时间,波长:253.7 对微生物灭活效果最佳。无二次污染。 超声波法::可产生热量、压力波的偏向,形成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导致浮游生物缺氧死亡。化学法: 氯化法:添加氯气和次氯酸钠,最高灭菌率为76.4%。 臭氧法:氧化作用杀死微生物。

丙烯醛:广谱灭活剂。 脱氧:~~~~~ 羟基自由基:极强的氧化性,无选择的彻底杀灭有害水生物。处理后生成水和氧气。 电解法:通过点解海水生成有效氯灭除有害水生物。 存在的问题: 紫外线法:本质:(1)核酸对紫外线能量的吸收,达到一定剂量,DNA分子发生变异。 (2)自由基光电离,导致细胞死亡。 (3)细菌<海藻 (4)光照强度达到:10000uW/(cm2s)的计量时,细胞不同程度的破坏死亡。 问题:(1)受悬浮物影响,会出现光复活现象。 (2)紫外线穿透力差,有效距离6-12cm,当海水中含有较高的物及溶解 物、浊度较高或气泡影响时,杀死细菌效果会大大降低。 (3)杀灭时间长,在线处理效率低。 (4)灯光易结垢,要定期清理,容易爆炸。 (5)部分海藻对紫外线有抗性,强光对藻类照射有局限性。 电解法:问题:(1)能耗大,大大增加处理成本。 (2)河口等地的低盐水,盐都大大低于正常的海水,电解效率降低。 (3)点解方法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存在安全隐患。 (4)处理时间长0.5-1.5h,只适合在船舱杀灭,无法在线应用。 (5)电极在海水易消耗,表面形成沉积。 (6)处理过的压舱水腐蚀性强,严重破坏船舶涂层。 置换法:问题:(1)需要时间长,对船舶管路及泵能力有一定要求。 (2)专用压载管路,需改造船体结构。 (3)压载舱底的沉积泥。 羟基自由基:本质:(1)具有很高的氧化还原电位,E=2.80V,因此具有广谱性。 (2)参与的反应属于游离基反应。 (3)具有很高的电负性和亲电性。 (4)羟基链反应无毒无污染。 问题:(1)制取的浓度和产生量小,只能小范围实验和研究。 (2)制取须外加大量的药剂及催化剂,大多是以水和臭氧为主体,存在 处理成本高以及化学药品安全问题。 (3)化学反应速率低,完成反应时间长。 (4)为提高速率需要外加设备,一次性投资大。 优化对策: 紫外线处理:(1)前端加过滤设备,压载水层厚度不可太厚(6-12cm) (2)防止气泡--层流--(几何尺寸,平均流速和流体的物理性质,密度粘度) (3)灯管结垢--(析晶,微粒,化学和生物)--(温度、压载水流速、PH)电解法:(1)阴阳极的平衡电位--海水盐浓度↑和温度↑ (2)阳极析氯过电位,阴极析氢过电位--海水温度↑、电极材料(阳极钛和阴极镍)和电流密度。 (3)电解液的欧姆降--盐度↑、温度↑ (4)耗电量和有效氯的关系

新型高效油田回注水处理剂配方研究

常进行.本研究旨在研制新型复合水处理剂处理油田回注水,降低污水平均腐蚀率,使水质指标达到回注水标准.2 实验部分 2.1试剂和仪器 试剂:混合碱SH-1 ̄4系列、助凝剂CH-1 ̄3系列、混凝剂AN-1 ̄4系列、稳定剂YN-1 ̄2系列. 仪器:SZD-1型散射浊度仪,上海棱谱仪器仪表有限公司;SC-956型六联絮凝试验仪,湖北潜江市仪器厂;BG-1型微孔薄膜过滤器,无锡石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扫描电镜(S-530HITACHIJapan);RCC-I型旋转挂片金属腐蚀测试仪,山西新元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常规分析用仪器等.2.2 筛选试验 实验采用含油28.7mg/l、pH=6.5、水温45 ̄50℃、200ml污水水样,投加不同的混合碱、助凝剂、混凝剂和稳定剂,采用六联变速搅拌器,以50r/min、80 r/min、120r/min、160r/min 搅拌不同时间,进行混凝试验,混凝搅拌后,根据矾花大小与沉降快慢,分别测定水浊度与渣体积,筛选出合适的药剂配方[3]. 2.3混凝工艺流程 结合污水现行处理工艺、水质特点及处理药剂的实验结果,通过对污水的pH值调节、温度、各种药剂组合配伍试验、药剂加入量及加入顺序、不同药剂间隔时间等实验操作,采用四步混凝法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确定最佳处理流程方案[4],如图1. 3 结果与讨论 3.1混合碱的筛选 在pH=8.5水质中,投入不同的混合碱及相同的助凝剂和絮凝剂的前提下,其处理水浊度和渣体积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SH-3混合碱,具有较好的水处理效果. 图2 不同的SH系列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pH=8.5) Vol.28No.5 M ay 20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5期(下) 2012年5月1油田污水概况油田采出污水绝大部分经处理后回注地层,起到补充地下水亏空及驱油的作用.油田回注水处理是石油生产工业中的重要环节,油田污水矿化度高,游离CO2含量高,呈酸 性,pH值偏低,总铁离子含量高,存在HCO3-、Cl- 、SO42-等离 子,对油井造成腐蚀结垢[1-2].产出污水水质分析如表1,水中含油、 腐蚀率、SS、∑Fe、细菌等主要指标均大大高于部颁标准,腐蚀结垢严重,细菌滋生,严重影响油田注水工作的正新型高效油田回注水处理剂配方研究 方正辉,龙 革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414000) 摘要:实验探讨出一种适合于矿化度高的油田污水处理的低磷配方.该配方使用后悬浮固体SS 量、水质总铁含量、含油量分别达到0.06mg/L 、2.0mg/L 和1.4mg/L ,SR B 、TGB 均为102个细菌/mL ,浊度降到0.2Ntu ,并且水质稳定. 关键词:水处理剂;低磷;油田回注水中图分类号:X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5-0052-02 项目pH 总铁(mg/l)悬浮固体(mg/l)含油 (mg/l)平均腐蚀率 (mm/a)SRB (个/ml)TGB (个/ml)游离CO 2 (mg/l)浊度 (Ntu)水质 6.5 7.8112.328.7 1.0751*******.31 111.4 部颁标准 0.5 ≤4.0 ≤1.0 <0.076 <102 102 注:平均腐蚀率为静态挂片结果 表1 油田水质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52--

国内水处理概况

国内水处理概况 1.我国污水处理工艺 自我国第一座采用活性污泥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921年在上海建成以来污水处理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是层出不穷。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历经数百年变迁,从最初的一级处理发展到现在的三级处理,从简单的消毒沉淀到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再到深度处理回用。目前我国所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AB工艺、水解一好氧工艺、氧化沟工艺、氧化塘及土地处理工艺。 1.1 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1914年,Arden和Lokett在英国化学工学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论文,并于同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创了世界上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两年后,美国正式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的诞生,奠定了未来100年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 1921年,活性污泥法传播到中国,中国建设了第一座污水处理厂—上海北区污水处理厂。1926年及1927年又分别建设了上海东区及西区污水厂,当时3座水厂的日处理量共为3.55万吨。 我国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当时没有对出水氮磷含量的要求,生物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及其改良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态和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使经处理的污水BOD达到排放标准,而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率非常低。同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我国已日益严重,为适应国家对氮磷的排放要求,保护水环境,一些采用传统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污水厂已对现有工艺进行改造,增设了除磷脱氮功能。 1.2 AB工艺 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的Botho Bohnke教授开发了AB工艺。该工艺在传统两段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段即A段的污泥负荷,以高负荷、短泥龄的方式运行,而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A段由于泥龄短、泥量大对磷的去除效果很好,经A段去除了大量的有机物以后B段的体积可大大减小,其低负荷的运行方式可提高出水水质。但是由于A段去除了大量的有机物导致B段碳源缺失,所以在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时该工艺的优势并不明显。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展了对AB工艺的特性、运行机理及处理过程的稳定性的研究,并将其用于工程实际,且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如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淄博污水处理厂、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等。AB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值变化和有毒物质具有明显缓冲作用、可分期建设的特点。但其对低浓度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并且此工艺产泥量大,目前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污泥的处理处置难,因此限制了AB工艺的发展应用。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设计-平流式隔油池(全套图纸)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 设计》 设计计算书 班级:环工1221 姓名: 学号: 设计题目:平流式隔油池(共壁)日期2016 年1月1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是如何通过构筑物的工艺及构造设计得以付诸工程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使之了解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合理协调工艺、结构、施工和运行操作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程制图能力。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二、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重点在训练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故在确定构筑物主要工艺尺寸时,不要求作详细的工艺计算,物理处理构筑物可仅以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涉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确定,以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作为设计参数。 以下设计流量可用作设计时参考: 设计流量 Q =60、100、130、170、210、250 、290、330m3/h。(竖流式沉 s 淀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水解酸化池可选取得流量为≦210 m3/h,平流式沉淀池选取的流量≧100 m3/h)每位同学可选取一个流量下的某个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 设计中要选取上述不同构筑物的典型水力停留的时间和负荷,得出相应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考虑合适的构筑物座数,按第二条中的要求,选择一座或一组构筑物进行设计绘图。 设计相同构筑物并采用同一型式者应选用不同的设计流量。 2、构筑物池壁厚用200-300mm,池底用300mm,渠道、隔、挡板壁厚用100-150mm;走道宽700~800 mm;进、出水管道视构筑物及设计流量大小采用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概述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概述 摘要:我国油田广泛采用采出水有效回注对油田进行高效开采,因此,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油田的再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概述油田采出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并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现状和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油田水处理的发展提出帮助。 关键词:油田采出水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一、概述 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采水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一些区块的含水率已达80%以上,对采出水进行处理、有效回注成为解决油田污水既经济又实用的途径[1,2]。目前,含油采出水已成为油田主要的注水水源,尤其是在延长油田等缺水油区。随着油田外围低渗透油田和表外储层的连续开发,为保证油田的高效注采开发,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油田水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石油生产中一项重要技术。 二、采出水处理工艺 1.采出水处理现状 油田采出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油量及油在水中存在形式有差异,且常与其它污水混合处理,单一采出水处理设备处理效果不佳;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两三种水处理设备联合使用,才能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回注标准。另外,不同油田的生产方式、环保要求及净化水的用途等不同,造成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差别比较明显。 2.采出水处理的发展历程 在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中,通常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方式处理。进入深度处理设备前的一系列处理方法称为预处理,包含一级处理与二级处理。常见的一级处理有重力分离、浮选及离心分离,主要除去浮油及颗粒固体;二级处理主要有过滤、粗粒化、化学处理等,主要是破乳和去除分散油。深度处理有超滤、活性炭吸附、生化处理等,主要去除溶解油。 采出水处理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分四个阶段: 2.1沉降除油+石英砂过滤 油田开发初期(1978~1985年),原油脱水采用两段电化学处理流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自然浮升、混凝沉降、压力过滤等流程,采出水主要以排放为主。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设计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是如何通过构筑物的工艺及构造设计得以付诸工程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使之了解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合理协调工艺、结构、施工和运行操作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程制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成果 完成一个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典型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较完整地绘制该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 可选择下列构筑物中的一项进行设计和绘图。也可在征得教师 同意后,自选其它构筑物进行设计。 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共壁合建。采用回流加压溶气工艺,可不设计溶气罐) ②平流式沉淀池(两个池共壁合建) ③竖流式沉淀池(两个池共壁合建) ④斜板沉淀池(共壁合建) ⑤平流式气浮分离池(共壁合建。采用回流加压溶气工艺,可不设计溶气罐) ⑥平流式隔油池(共壁合建) ⑦推流式曝气池(两组共壁合建) ⑧接触氧化池(3格以上串联,或2组并联) ⑨水解酸化池(共壁合建) 每个同学设计成果为其构筑物工艺施工设计图纸l套(若干张),提交设计计算书l份。 三、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重点在训练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故在确定构筑物主要工艺尺寸时,不要求作详细的工艺计算,物理处理构筑物可仅以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涉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确定,以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作为设计参数。 以下设计流量可用作设计时参考: 设计流量Q s=60、100、130、170、210、250 、290、330m3/h。(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水解酸化池可选取得流量为≦210 m3/h,平流式沉

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水处理基础知识课件 第一节:水质与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各种杂质或污染物的重要标志,是水质状况的综合反映。 给水处理→杂质污水处理→污染物 水中杂质的来源污水及分类 水中杂质的分类及特性污水的处置途径 水源的类型及特性污染物分类及污水的水质指标 水中杂质的来源 自然过程:降水、渗透、冲刷等 人为因素:使用中污染 水中杂质的分类 悬浮物特性 动水中呈悬浮状,静水中可下沉或上浮。 包括泥砂、大颗粒粘土、矿物废渣等无机易沉悬浮物和草木、浮游生物体等有机易浮悬浮物。 通常用重力沉降法去除。 胶体特性 尺寸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不会下沉。 包括粘土、细菌、病毒、腐殖质、蛋白质等,造成水的色、臭、味。 须投加混凝剂方可去除。 溶解物特性 稳定均匀分散在水中,外观清澈透明。 包括阴阳离子(Ca2+、Mg2 + 、Na + 、K + 、Hco3- 、SO42 - 、Cl –等)和溶解气体(O2、CO2等)。 须用化学或物化等特殊方法去除。 天然水源的类型 地下水江河水湖泊及水库水海水 地下水特点 水质较清,细菌较少,水温和水质较稳定,但含盐量和硬度高于地表水。一般宜作饮用水和工业冷却水的水源。 江河水特点

悬浮物和胶态杂质含量较多,细菌含量和浊度高于地下水。含盐量、硬度较低。 水的色、臭、味变化较大,有毒、有害物质易进入水体,水温不稳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湖泊及水库水特点 水质类似于河水,但浊度较低,一般含藻类较多,易受废水污染,含盐量较河水高。 分淡水湖和咸水湖,咸水湖含盐量在1000mg/l以上,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 海水特点 含盐量高,约3500mg/l左右,且各种盐类或离子的重量比例基本一定。 其中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9%左右,其次为硫化物、碳酸盐,其他盐类含量极少。 须经淡化处理后方可作为居民生活用水。 污水及其分类 污水: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中用过,并为生活或生产过程所污染的水。 分类: 污水最终处置途径 排放水体:污水的自然归宿,可充分利用环境容量,但易造成水体污染。 灌溉农田:污水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也是污水处理的一种途径(土地处理法),但应严格控制水质。 重复使用:最合理的污水处置方法,应用前景广阔。是水资源短缺地区必须采用的方法。 污染物分类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特点: 在自然环境中极不稳定,易于氧化分解,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种类繁多,组分复杂,难于区分和定量。 水质污染指标: BOD ----生化需氧量

水处理技术知识点总结

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使得水的性质发 生变化,影响使用。 2.天然水按水源的种类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 3.天然地表水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 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 4.按杂质的颗粒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 5.表征水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有色度、嗅、味、混浊度、固体含量及温度等。 6.表示污水物理性质的指标有水温、嗅味、色度以及固体物质等。 7.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物质。 8.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一定条件下,即水温为20C,由于好氧微生物的生活活动, 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和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单位为mg/L。 9.化学需氧量(COD):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CO2和H2o,测 定其消耗的氧化剂量,用mg/L来表示。常用的氧化剂有两种,即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重铬酸钾的氧化性略高于高锰酸钾。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COD; 用高锰酸钾做氧化剂测得的值为CODmr或OC。 10.总有机碳(TOC):将一定数量的水样,经过酸化后,注入含氧量已知的氧气流中,再通 过铂作为触媒的燃烧管,在900C高温下燃烧,把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记录CO2的数量,折算成含碳量即为总有机碳。 11.总需氧量(TOD):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等。将其氧化后,分别 产生CO2、H2O、NO2和SO2等物质,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以mg/L表示。 12.无机物指标主要包括氮、磷、无机物类和重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 13.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经过复杂的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 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来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水体自净。水体净化现象从净化机理来看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 14.氧垂曲线:由于污水排入水体后,水体中DO曲线呈悬索状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 15.给水工艺常用流程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 16.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7.城市污水根据其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对污水 中的悬浮的无机颗粒和有机颗粒、油脂等污染物质的去除,一般由沉砂池、初沉池完成处理过程,也称物理处理法。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也称生物处理法。三级处理和深度处理既有相同之处,又不完全一致。 18.工业废水处理流程:污水——澄清——回收有毒物质处理——再用或排放。 19.格栅是后续处理构筑物或水泵机组的保护性处理设备。格栅的作用:用以拦截较粗大的 悬浮物或漂浮杂质,如木屑、碎皮、纤维毛发、果皮、蔬菜、塑料,以便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20.调节池的作用:中和PH值、减小防止冲击负荷、贮存水量、调节水温,调节池的类型 有:水量调节池和水质调节池。 21.分散体系:是指有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体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 散相,在分散相周围连续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22.胶体的基本特性:光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的表面性能、电泳现象、电渗现象 23.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征。胶体的的稳定性分 为动力学稳定和聚集稳定两种。 24.混凝:是指水中胶体颗粒即微笑悬浮物的聚集过程,它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凝聚: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