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虚拟机资源使用申请表

深圳市电子政务云平台虚拟机资源使用申请表

深圳市政务云服务申请表

注:

1.此申请表仅供1套信息系统填写,若有多套信息系统,请分开填写。

2.申请单位需要提交《资源申请评估报告》。

3.完成并提供合格安全报告后,予以开通网络接入服务。政务公共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IP地址申请类

型分为私网和公网,该虚拟机服务不需被互联网访问的选私网,该虚拟机服务需被互联网访问的选公网。在用途填写上应尽量详细,例如选择公网,2个,邮件服务器;1个,FTP服务器;选择私网,8个,数据库服务器。

4.申请单位获分配的虚拟机首次登陆后应及时修改密码,做好系统、数据安全管理。

5.其他情况请在备注中写明。

6.本申请自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有效,如因申请单位原因未能及时完成相关业务的办理,继续办理须重

新提交申请。

申请单位(盖章):

日期:

XX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4) 1.1 项目名称 (4) 1.2 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责任人、项目法人 (4) 1.3 项目承建单位及负责人 (4) 1.4 项目监理单位及项目责任人 (4)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 1.6 定义 (4) 1.7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 1.8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2) 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与职能 (17) 2.1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7) 2.2 项目建设单位职能 (17) 第3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8) 3.1 现状分析 (18) 3.2 机房建设内容分析 (20) 3.3 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分析 (23) 3.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6) 第4章总体建设方案 (28) 4.1 建设原则和策略 (28) 4.2 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29)

4.3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31) 4.4 总体建设方案 (32) 第5章机房建设方案 (37) 5.1 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37) 5.2 机房装修 (38) 5.3 顶棚装修工程 (38) 5.4 机房配电系统 (42) 5.5 机房空调系统 (47) 5.6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49) 5.7 机房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53) 5.8 机房安防与门禁系统 (54) 5.9 机房机柜与KVM系统 (56) 5.10 机房消防系统 (61) 5.11 机房布线建设方案 (65) 5.12 电磁屏蔽机房 (66) 第6章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70) 6.1 设计原则 (70) 6.2 功能设计 (71) 6.3 应用系统整合方案 (108) 第7章运维管理设计 (109) 7.1 概述 (109)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信

10-资源管理和分配-内存CPU

VSphere的资源管理和分配 第一部分:管理内存和CPU分配 第二部分:创建管理pool资源池 第三部分:创建vApp 第四部分:网络I/O控制 第五部分:存储I/O控制 第六部分:配置执行vMotion 第七部分:创建管理Cluster 第八部分:配置管理DRS 开启HA功能。 ■什么是资源 服务器资源种类一般包括CPU、内存、电源、存储器和网络资源。 ■谁可以提供资源 主机和群集(包括数据存储群集)是物理资源的提供方。 对于ESXi主机,可用的资源是主机的硬件规格减去虚拟化软件所用的资源。 群集是一组ESXi主机。可以使用vSphere Client创建群集,并将多个主机添加到群集。vCenter Server 一起管理这些主机的资源:群集拥有所有ESXi主机的全部CPU和内存。 ■谁需要使用资源 @虚拟机是资源用户。创建期间分配的默认资源设置适用于大多数计算机。可以在以后编辑虚拟机设置,以便基于份额分配占资源提供方的总CPU、内存以及存储I/O的百分比,或者分配所保证的CPU和内存预留量。 打开虚拟机电源时,服务器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未预留资源可用,并仅在有足够的资源时才允许打开虚拟机电源。此过程称为接入控制。 @资源池是灵活管理资源的逻辑抽象。资源池可以分组为层次结构,用于对可用的CPU和内存资源按层次结构 进行分区。相应地,资源池既可以被视为资源提供方,也可以被视为资源用户。它们向子资源池和虚拟机提供资源,但是,由于它们也消耗其父资源池和虚拟机的资源,因此它们同时也是资源用户。 ESXi主机/集群(集中全部主机资源) | 父资源池Pool 向上:申请主机/集群中的资源份额(资源用户角色) 向下:给下辖的子资源池或虚拟机分配资源(资源提供角色) | 子资源池Pool /虚拟机VM ESXi主机根据以下因素为每台虚拟机分配部分基础硬件资源: ■ESXi主机(或群集)的可用资源总量。 ■已打开电源的虚拟机数目和这些虚拟机的资源使用情况。 ■管理虚拟化所需的开销。 ■由用户定义的资源限制。

VMware内存分配

虚拟机内存分配VMware ESX(i)提供了三个参数来控制虚拟机的内存分配。 “限制(Limit)”限定了分配给虚拟机物理内存的上限,如果虚拟机使用的内存超过该限定值则hypervisor 强制回收内存,默认是无限制,即以虚拟机内存大小为限。虚拟机硬件设置中的内存对于大多数Guest OS 是不能热添加的,有的能热添加但是要使用添加的内存还要重启Guest OS,只有少数Guest OS能热添加并使用的,因为这个需要Guest OS识别,因此对Guest OS要求高。但是内存限制可以在虚拟机运行时随意的调整,Guest OS无需感知是透明的。 “预留(Reservation)”是保证分配给虚拟机最低物理内存的下限,即hypervisor至多从虚拟机回收内存到预留值为止,不再继续回收,保证一个基本的内存可避免性能降低到无法忍受。 “份额(Shares)”是当主机内存过量使用时,虚拟机可获得的物理内存是通过一个公式计算得到的,份额是其中一项。默认份额=虚拟机内存*10。公式:ρ=份额/(活动内存+k*空闲内存),ρ就是该虚拟机可获得物理内存比例的分子,分母是所有虚拟的ρ的和。k是惩罚因子,k=1/(1-IMT),IMT为空闲内存税(Idle Memory Tax),默认IMT=75%,即k=4,IMT值可以在ESX(i)的高级设置中修改。显然份额越大,活动内存比例越高则ρ越大,可获得的物理内存越多。hypervisor从ρ最小的虚拟机开始回收内存。 简单实例: 比如我们创建VM虚拟机的时候分配内存是4G,你们为了服务器性能和节省内存我们可以,在“虚拟主机属性”--“资源”--“内存“中设置预留1500MB 限制3500MB

互联网+电子政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电子政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前言 (4) 2项目概述 (4) 2.1建设背景 (4) 2.2建设意义 (5) 2.3建设原则 (11) 2.3.1实用性 (11) 2.3.2开放性与标准化 (12) 2.3.3先进性、成熟性和可扩充性 (12) 2.3.4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13) 2.3.5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14) 2.3.6业务多样性 (14) 2.3.7最佳性价比 (14) 2.4建设目标 (15) 2.5编写依据 (16) 3需求分析 (17) 4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内容 (24) 4.1城市基础数据库 (24) 4.1.1系统概述 (25) 4.1.2需求分析 (25) 4.1.3系统功能 (25) 4.2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 (26) 4.2.1移动电子政务平台 (27) 4.3政务协同办公 (28) 4.3.1远程医疗系统 (29) 4.3.2区域卫生系统 (30)

4.3.4医讯通平台 (33) 4.4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33) 4.5无线政务平台 (36) 4.6统一身份认证 (39) 4.7电子证照 (39) 5云计算中心总体设计 (39) 5.1云计算中心设计原则与规范 (39) 5.2云计算中心设计目标 (43) 5.3云计算中心方案设计 (44) 5.3.1云计算中心资源池设计 (47) 5.3.2云计算中心云管理平台设计 (60) 5.3.3云计算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83) 5.3.4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设计 (102) 5.3.5云计算中心备份容灾设计 (205) 6建设范围 (211) 7运维服务质量体系 (212) 7.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说明 (212) 7.1.1运维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212) 7.1.2运维服务体系建设目标 (214) 7.1.3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意义 (214) 7.2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5) 7.2.1服务宗旨 (215) 7.2.2体系建设内容 (216) 7.2.3运维服务体系架构 (219) 7.2.4运维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 (221) 7.2.5运维制度建设 (224)

电子政务云平台设计指南

(一)“信息孤岛”的形成 由于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规划和互联。“数据王国”仍然存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及时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QWB_2014智慧城市圈子专注产业链的概念普及、报告分析及趋势等的行业分享,致力于搭建IT大佬、政界、商界、学界的跨界智力及项目对接平台!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许昌学院虚拟机申请表

许昌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虚拟机申请表

许昌学院虚拟机使用规定 一、服务的对象和范围 许昌学院各院、系、所、中心,各部、处,各单位。 二、虚拟机托管服务条款 1、托管部门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等相关国家法律和许昌学院校规校纪,以及许昌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的管理规定。 2、托管服务器原则上只允许对外开放以www为主的互联网基本信息服务,如需提供其他 服务,需要申请时特别说明,经信息化管理中心审批后,方可提供。 3、托管部门自行解决服务器上所有版权(许可/使用权)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法律纠纷,并 负责服务器上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4、为了规范校园网络管理,保障托管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最快时间的故障排除和应用服务 的恢复,托管部门须填写《许昌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虚拟机申请表》”。 5、信息化管理中心有权对虚拟机使用进行必要的监控,以保证学校网络的正常运行。 6、信息化管理中心保留因托管部门违反服务条款,或因服务器中毒、被黑客侵入等情况出 现时终止服务器运行的权利。 三、服务内容 1、信息化管理中心提供良好的机房环境,完备的机房设施。 2、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设备物理位置的摆放、IP地址的分配、网段划分、网络流量监控和 校园网的正常运行,保证设备物理安全、网络畅通。 特别提示:1、申请单位的主机管理员应做好定期数据备份工作。信息化管理中心不负责虚拟机上各单位应用数据的备份。 2、申请用户定期对虚拟机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网站代码安全、定期对操作系统 打补丁,定期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定期查看维护日志,定期更改密码等。 四、争议解决与不可抗力 1、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引起供电和通信不稳定而造成的网络故障以及软硬件问题,信息化管 理中心不承担责任。 2、由于ISP(Internet Services Provider)的原因造成的网络故障,将由信息化管理中 心负责与运营商联系,及时排除故障。 信息化管理中心保留对本规定的最终解释权。 许昌学院信息化管理中心 2015年6月

合理分配虚拟机资源 确保应用高效运行

合理分配虚拟机资源确保应用高效运行 随着虚拟机数量的不断增加,了解哪些资源会对虚拟机稳定性产生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资源不仅指单个虚拟机资源,还包括虚拟机共享的资源。 应用性能表现良好绝非偶然。需要对应用以及交付给应用的资源有所了解。虚拟机资源涉及多个方面:CPU、内存、网络以及磁盘。在规划虚拟机时应该考虑这些资源之间的关系,否则,分配的资源不合理将导致虚拟机内的应用程序性能表现不佳。 CPU 虚拟机每个vCPU只运行在一个物理核心之上,因此CPU频率越高虚拟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高,vCPU数量越多有助于提升应用的性能表现。一个比较复杂的因素就是在ESXi服务器内,所有的虚拟机共享使用物理CPU。ESXi服务器的核心数越多,每个vCPU获得的核心份额也就越大,因此多核心的性能表现要强于核心频率高但数量少的情况。 如果虚拟机需要占用大量的CPU时间,那么可以考虑为虚拟机分配第二个vCPU,但是请记住,为虚拟机分配两个以上vCPU并不一定让应用运行的更快,因为只有多线程应用才能有效地使用多个vCPU。 更糟糕的是,VMkernel为多vCPU虚拟机调度计算资源的难度也更大,这意味着增加vCPU后应用可能会运行的更慢。目前ESXi服务器通常有很多核心,因此如果虚拟机规模合理,那么通常能够为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所有虚拟机提供充足的CPU时间。 RAM ESXi服务器内RAM资源通常有限,因此在给虚拟机分配RAM时需要格外小心。VMkernel在处理RAM时非常巧妙;允许虚拟机使用ESXi服务器所有的物理内存而且会尽量避免占用物理内存却没有真正使用的情况。 物理内存被完全用完后,VMkernel必须确定哪些虚拟机能够保留物理内存,哪些虚拟机要释放物理内存。这称之为“内存回收”。当虚拟机占用的物理内存被回收后,存在的一个风险就是会对虚拟机的性能造成影响。虚拟机被回收的内存越多,相应的风险也就越大。 最明智的是只为虚拟机分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内存。分配额外的内存将会增加回收风险。另一方面,当虚拟机操作系统将未被使用的内存用作磁盘缓存时,将会显著降低对磁盘系统的性能要求,所以这里有一个折衷问题。 对于数据库服务器以及VDI桌面来说,为虚拟机分配更多的内存往往更划算—在一台ESXi服务器上运行更少的虚拟机—而不是购买高性能的磁盘阵列。关键在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 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 (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2)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第-浙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世官制 2.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 3.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4.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 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 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6.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 C.心外无物D.知行合一 7.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A.甲骨文B.小篆 C.隶书D.楷书 8.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 C.“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 D.“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9.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11.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12. 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 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②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④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 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云计算的资源分配现状

云计算的资源分配现状 云计算的资源分配是指在一个共同的云环境中使用者根据一定是使用规则来调度资源的过程。目前云计算资源调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算法是指以学习的方式对解空间进行人工搜索,以减少任务的平均时间,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云计算的负载均衡 不同的用户对云计算有不同的需求,云计算必须满足服务器网络带宽、吞吐量、延迟和抖动等负载需求。因此,在进行云计算时,更应该注意云计算的负载均衡。 (3)云计算的能耗管理 数据中心作为云计算的中心,能耗过大,不仅浪费电能,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环境。因此,加强云计算能耗管理也是云计算资源配置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章对于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SPEA-II做出了详细的基础知识介绍,通过数学模型以及流程图对于该问题进行了解析分析。通过此小结可大致了解多目标问题的优劣端以及如何利用遗传算法和SPEA-II进行修饰,避免局部最优解,从而获得优秀的目标最优解集。

基于改进 SPEA-II动态资源配置 通过分组编码和多目标优化模型可知,根据遗传算法在交叉和突变阶段提出的TMR,便可以指出基因的类型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选择已经分层的Pareto前沿时,使用预筛选操作来维持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当达到一定的进化代数时,上一代种群中平均功耗最低的个体被输出。 MOGAISP可以采用自适应概率突变和交叉概率突变进行遗传操作,以帮助我们防止遗传算法进化的过程陷入局部停滞的状态,保持遗传算法种群的多样性,提高了遗传算法进化和全局最优搜索的速度和能力。MOGAISP选择机制选择EFP种群的最优个体,使

教学资源平台简介

教学资源云平台的设计目标,是希望借助于IT信息新技术手段,为教育资源均衡做出有益的辅助,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优秀课件资源全面共享:利用云平台的交互教学、大规模直播以及海量课件自动生成,丰富教学资源平台的资源量和提升实用性,使得优秀的课件资源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教学资源平台上,最终被各地区、学校的师生轻松共享,达到教育资源均衡的目的。 二、教师能力均衡发展:通过云平台,以教育局为主导,各优势学校和薄弱学校逐步参与进来的方式,逐步开展起云平台上的教研交互和教学评价活动。提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校之间展开教学研讨和教学交流的便利性,加大教师业务培训的频度和效率,使广大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各地区、学校之间教师业务水平的均衡发展。 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共享包括四部分,分别是自动录播云、课件资源云、教研资源云和资 源展示门户。 自动录播云:集中式远程管理和控制分布于省、市、区、校四级网络架构 中的全自动录播系统,并按一定的策略,将分布存储在各个 录播系统上的优质课件资源自动汇聚到云存储中心,最后通 过资源展示门户统一发布。 课件/教研资源云:课件资源包括授课过程视频、授课教师简介、课程介绍、章 节索引、章节缩略图等信息。教研资源不仅包括了课件相关 内容,还包括授课教师的教案、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 评价过程产生的专家点评内容、评价量规表等服务于教研工 作的信息内容。两者都由大量的多媒体文件组成。因此,要 让教学资源真正为广大师生所用,必须解决海量信息存储问 题以及由大规模并发点播、直播导致的中心带宽和性能不足 的问题。 教学资源云平台的课件/教研资源云由资源存储中心和资源 分发后台两大系统构成。资源存储中心采用云存储技术,可 对PB级别的海量课件资源进行有效地存储和管理,同时由 于采用了云存储技术,系统具备灵活的可伸缩性,可根据实 际情况分阶段按需建设,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 同时,资源分发后台采用HA-CDN内容分发网络架构设计, 位于中心节点的CDN调度中心服务器按照智能分析算法将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docx

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方案设计分析1XXX省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需求分析 1.1功能需求 (1)IT资源池化需求数据中心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均进行虚拟化,形成计算资源池、网络资源池、存储资源池,达到可被云平台统一调度、自动化部署的效果。(2)安全可靠的云服务需求参照中Y网信办、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对政务云安全架构以及公安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对政务云的安全进行顶层架构设计,部署硬件安全、云安全软件和安全管理平台等设备,满足云平台自身架构、租户内部以及不同租户间的安全防护需要。同时,政务云平台可提供虚拟防火墙、虚拟堡垒机、虚拟负载均衡等安全云服务。(3)虚拟数据中心需求政务云平台可为各省直部门提供虚拟数据中心(vDC)服务,不同vDC达到逻辑隔离和安全可控,vDC的管控和运维可由各vDC管理员负责。vDC 支持对云资源的自动化部署、可视化监控等操作。(4)高效的运维管理需求建设云运维中心,实现可视化、自动化运维,提升运维效率,对云环境下的运维框架、流程完善、职责划分进行系统性优化;根据各单位管理需要,个性化制定政务云运维、管理组织架构,并制定在线云资源开通流程及现有业务迁移规划。(5)大数据服务功能需求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平台服务。云平台部署大数据平台,各租户可通过申请获取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可提供数据抽取、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工作,租户可部署相关软件抽取大数据平台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及展示,完成大数据软件搭建,减少各单位重复建设。

1.2性能需求 (1)计算性能需求通过对计算性能评估,需采用E7系类高性能处理器组建计算资源池,提供相同计算能力的情况下,减少对机房空间的占用。计算设备需要满足电信级可靠性,保障计算节点稳定运行。随着各局委办业务不断迁移上线,虚拟机数量不断增加,所有虚拟机均通过云平台统一纳管,根据初步估算,要求云平台管理虚拟机数量大于4000个。(2)存储性能需求随着业务访问量不断提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量不断增加,系统对存储的存储容量、读取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存储资源池达到600000IOPS,单台存储容量可扩展到PB级。 (3)网络性能需求为保证业务正常访问,数据中心采用千兆接入,万兆到核心。核心设备转发性能满足不低于50T全限速转发,SDN控制器不低于20XX0个的控制通道数,满足因业务增多对网络设备和控制器的需求。(4)安全设备性能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省直部门将相关业务迁移到云平台,政务云平台的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流量越来越大,安全性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出口安全及云平台内部安全设备性能整体吞吐量不低于320G。(5)可靠性需求政务云平台运行着各类实时业务系统和非实时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必须保证无中断运行,对支撑设备和平台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虚拟机迁移中断时间不高于2min,不影响业务使用。 1.3标准规范体系需求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为准则,梳理国家、省现有电子政务现有标准规范,在XXX省已有标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商网云政务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政务服务。 解决方案: 一、平台建设的目的 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云政务服务。同时,把政府部门的公开资源也通过平台有效的整合,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需要的部门或应用(如无线城市),实现无线资源、信息资源、政府的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打造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务”! 二、平台建设的意义 本平台的建设无论是从提高政府职能,服务民生,还是在响应国家、市委市政府在云计算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业务扩展、服务广大民生 从服务民生来说,通过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实现低保比对、社会保险查询等民生关心的问题;从服务社会来说,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民众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卫生死角进行举报,实现全民参与。 2、提高政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利用现代通信网的网络资源和移动终端的随身性、方便性,为公务人员提供随时随地获取权限内的政务信息的手段,尤其是为出差中或临时不在办公室的公务人员提供了突破地域和空间以及有线网络长度的限制的工作方式,必将会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统一资源管理、实现节能降耗 通过该平台可以把政府部门的资源(政务系统、行管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政府部门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社会救助单位)的资源)释放出来,可以方便实现多维政务信息的融合; 因为平台采用统一的网络隔离、安全传输以及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政务的安全性,避免了因各政务部门单独建设整套系统(网络、平台、安全设备等)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VMware vSphere资源分配管理观念入门

善用虛擬化特性 VMware vSphere資源分配管理觀念入門 在虛擬化的世界裡,資源的分配與管理是很重要的課題,但也最容易被忽略或誤解。在此要介紹的是一些有關VMware vSphere 虛擬化資源的重要觀念,主要內容為Virtual CPU、Memory的運作概念,以及VM的資源設定配置基礎,還有了解何謂資源池(Resource Pool)。 本篇文章重點不在VMware vSphere資源分配管理的操作與設定,而是著重於虛擬化資源分配的初步理解。首先,就從Virtual CPU 的運作概念開始說起。 Virtual CPU的運作概念 要了解Virtual CPU的運作概念,可從實體運算資源如何分配與對應、Logical CPU、Hyper Threading、Multicore Virtual CPUs 來加以說明。 實體運算資源如何分配與對應 在以往傳統的運作模式,一部實體伺服器可能配備有一顆或多顆實體的處理器(Physical CPU),但是卻只有一個作業系統在使用這些CPU。 作業系統並非時常要使用這些CPU的運算能力,可能只有某段時間才需要運算能力,過了一陣子又不需要。 這種情形往往造成CPU大部分的時間都處於閒置的狀態,整體時間拉長來看,處理器的使用效率非常的低落。 有沒有想過,一個資料中心有著數百數千部伺服器散落於各個角落,平時這些伺服器所要利用到的CPU資源,可能都只是一整天當中的某一小段時間,其他時候,這些已開機卻閒置的CPU資源,形成了多大的浪費呢? 正因運算資源閒置的時間太長、太零散,所以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統籌這些運算資源,透過疏導與分配的方式,讓很多的OS排隊來利用這些閒置的資源,當有需要時,就來請求使用,不需要時,就不要霸佔著位置不放。虛擬化就是一帖良方,可以有效拉高運算資源的使用率。 首先,要探討的是Virtual CPU(vCPU)的概念。以一個VM來說,當你給了它兩顆vCPU的時候,並不是代表這個VM真的擁有兩個實體CPU的運算能力。 因為它的CPU是虛擬出來的,每個VM上的Guest OS所看到的CPU,其實都不是真的,沒有實際的運算能力。那麼,要如何讓這個VM真正擁有運算能力呢? 當虛擬的CPU能夠「對應」到一個實體運算單位(Logical CPU,或稱為Hardware Execution Context、HEC)的時候,它就真正取得了實體的運算能力。 我們知道一個實體CPU在同一時間,是不可能幫多個OS作運算的,在一個CPU Cycle單位時間內,一次只能處理一個執行緒,沒辦法被切成兩半,分割資源給VM_A,同時又切割給VM_B來使用。 所以,假設要讓一個4GHz的實體CPU分給兩個VM同時來使用,希望VM_A拿到3GHz運算資源,另一個VM拿到1GHz運算資源,那Hypervisor該怎麼做呢?答案就是剛剛所說的,利用虛擬「對應」實體的方式來達成目的。

一、网络课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附件5 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为落实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普及与应用力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广泛共享”,加快基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资源,特制定《2013年度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建设指南》。 一、建设原则 教师培训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包括:(1)适切性原则:在对教师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成人认知方式和网络学习模式等研究成果为依据,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2)前瞻性原则:本着信息技术动态发展的观点,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要体现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和最新成果,以及教师日益发展的专业需求;(3)实用性原则:教师培训的目的是应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必须符合信息技术特点,体现技术的应用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公开征集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500学时数字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研修工具等。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升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三、资源种类与基本要求 (一)资源种类 2013年教师培训优质数字资源重点建设的种类包括网络课程、典型案例、“微课”资源和研修工具。 1.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的培训活动的总和。从组成内容来说,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课程教学必备的要素。从组成形式来说,它包含符合网络学习特点、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教学支撑环境,以及基于以上二者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 2.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是指在记录培训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典型意义事例及相关信息的资源。概括来说,典型案例有两类,一类是培训案例,可用于培训者总结培训教学经验,开展培训研究,促进培训水平提高。这一类培训案例需要包括培训设计方案、教学课件、课堂视频实录和教学反思四个部分(有的还包含专家、培训学员点评)。另一类是应用案例,可用于培训学员了解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激发培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能力。 3.“微课”资源

智慧教育公共教学资源云平台部署方案

智慧教育公共教学资源云平台 部署方案

目录 第1章图书馆电子阅览室IP地址分配 (5) 1.1AP配置 (5) 配置要点 (5) 配置步骤 (5) 验证配置 (11) 配置文件 (12) 1.2后台虚拟机及管理配置 (16) 第2章语音室规划设计 (20) 2.1终端调试 (20) 实施文件概览 (20) 各脚本文件代码 (22) 安装升腾客户端的曦帆管理软件 (26) 使用GNS3搭建DHCP服务器 (44) 使用曦帆桌面管理软件批量发送文件 (47) 实施步骤 (62) 打开加电自启动功能 (73) 正常启动后进入虚拟机系统 (75) 2.2IP地址及资源规划 (76) 2.3交换机配置 (76) 语音室1418交换机 (76) 语音室1423交换机 (79) 2.4后台虚拟机及管理配置 (82) 第3章教务处多媒体教室规划设计 (85) 3.1VMS ip地址规划及资源分配规划 (85) 3.2终端ip地址及资源配置 (85)

3.3实施步骤 (85) 3.4后台虚拟机及管理配置 (86) 第4章实训中心计算机机房规划设计 (88) 4.1VMS ip地址规划及资源配置 (88) 4.2交换机配置 (89) 实训室B601交换机 (89) 实训室B603交换机 (92) 实训室B604交换机 (95) 实训室B605交换机 (98) 第四实训楼汇聚交换机 (101) 4.3后台虚拟机及管理配置 (114) 第5章vRelize 60部署指南 (117) 5.1Vcops简介 (117) 5.2前期准备 (117) 5.3开始部署 (119) 在数据中心中新建IP池 (119) 将VCops的ova文件部署到Vcenter环境中 (120) 登录Vcops (132) 初始设置 (134) 如果是选择快速安装 (137) 启动群集 (139) 环境设置及输入产品许可证 (140) 安装和配置解决方案 (143) 查看监控信息 (148) vRealize Operations Manager管理的其他扩展功能 150 第6章批量添加域用户 (151) 6.1添加用户脚本格式 (152)

虚拟机管理规范V1.0

虚拟机管理规范 一、总体要求 1、不要随意在公共场所安装虚拟机客户端,进行登录虚拟机操作。 2、虚拟机按需创建,做到专机专用,正式运行虚拟机和测试用虚拟机应分开,停用的虚拟机应及时删除。 3. 创建后的虚拟机及时登记并纳入服务器统一管理,每开通一个虚拟机要及时把虚拟机配置,用户名,密码,主机地址纳入管理库 二、虚拟机创建 1、虚拟机命名:使用[操作系统类型_虚拟机用途]的格式,如“Win2003_MIAP”、“CentOS_MIAP” 2、存储位置:虚拟机安装在挂载磁盘存储,一般不使用服务器自带存储。 3、虚拟机操作系统类型设置:根据准备安装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进行设置。 4、CPU数量:根据每台服务器业务量分配CPU和内存,通常情况下选择2个CPU即可。 5、内存分配:根据虚拟机用途以及预期的负载分配内存。内存一般分为1G、2G、4G、8G通常情况下分配的大小不小于1G、不大于4G。内存总使用量一般不能超过服务器所配内存的75%

6、网卡:如无特殊需求只需配置一个虚拟网卡。 7、磁盘大小:虚拟磁盘初次分配不宜过大,以后可根据情况扩充。用于一般网站和应用系统的windows2003服务器磁盘容量应不小于35G。 三、创建虚拟机模板 创建虚拟机模板时应注意: 1、升级到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并配置好自动升级的设置。 2、装操作系统后即创建虚拟机模板,以便以后使用。 3、虚拟磁盘容量初次分配不宜过大,满足操作系统需要并有一定保 留空间即可,日后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再增加磁盘容量。 四、虚拟机状态监控 每次进行服务器安全检查时应查看虚拟机工作状态。 1、虚拟机服务器(Host)运行状态。包括硬件工作状态、CPU、内存、网卡负载等。 2、各虚拟机(Guest)运行状态。包括虚拟硬件配置,Guest的CPU,内存,网卡负载等。 如果负载过重或存储容量不足,应及时调整虚拟机设置。 五、虚拟机参数配置 对虚拟机虚拟硬件的配置进行更改,应使虚拟机处于关闭电源

基于云技术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架构

基于云技术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架构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推进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应用。鼓励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绿色节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强调要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安全可控。 电子政务云(E-government cloud)是属于政府云,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IT服务平台。电子政务云通过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各个政务云之间的互连互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而我国电子政务战略计划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基于国内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各级政府部门、机关所建立的本单位电子政务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这些异构、功能单一、互通互联互操作性差的系统基础之上建立起高效、安全、稳定、可靠的统一电子政务系统就成为我国电子政务云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关键。 基于此,安徽商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层次化电子政务平台体系结构,通过构建性能良好、功能完善的电子政务云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 平台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技术和新产品出现。云计算技术与电子政务相结合,就是一种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基于云技术,

安徽商网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上文所提出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基础设施层(IaaS) 以虚拟服务器的方式向政府部门交付IaaS服务,它的技术实现本质是在云操作系统层将下层的云基础资源以虚拟机的方式进行组织,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及相关的资源管理技术。服务器虚拟化能够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成多台虚拟服务器,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并通过对虚拟化服务器进行隔离封装来保证其安全性。 2、平台支撑层(PaaS) PaaS服务是为政府部门提供应用软件的开发、测试、部署和运行环境的服务。这里的“环境”即包括那些用于直接承载应用软件的运行平台(例如应用服务器),又包括支撑软件运行的辅助系统软件。支撑PaaS服务的技术主要是与分布式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 3、应用软件层(Sa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