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时:144课时

学分:8学分

一、课程性质

《陶艺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面向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二、设计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矛盾加大,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众多的手工技艺类项目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而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办学模式探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陶艺设计与制作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介绍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陶艺欣赏等陶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傣族慢轮制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课程中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立足本地旅游经济,开发特色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贯彻学生作品就是产品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模式。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民族村寨慢轮制陶体验教学,陶艺欣赏教

学,使学生了解陶艺的概念、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等知识,能熟练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具备开发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了解陶艺的发展概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的基本情况;了解陶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规律和、方法、步骤。

(3)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3ds MAX、Photoshop设计软件进行陶艺产品设计。

(4)掌握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运用泥条盘筑、拉坯、泥板成型、慢轮制陶传统工艺等成型方法制作陶艺产品。

(5)掌握陶艺装饰的基本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对陶艺产品进行装饰,掌握利用传统纹样对现代陶艺产品进行装饰的方法与理念。

(6)掌握燃气窑,傣族平地堆烧两种陶艺烧制方法。

(7)通过陶艺欣赏了解现代陶艺发展状况,了解云南民间陶艺面貌。

(8)掌握并贯彻民族元素在陶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二)实践实训内容、实训目的及课时分配《陶艺设计与制作》生产实训指导

一、课程名称:

陶艺设计与制作

二、面向专业:

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培训对象

三、学时:126

四、课程性质、任务、要求:

1、课程性质:陶艺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工艺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立足西双版纳州地方经济实际,强调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本课程对陶艺生产培训、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培训都有重要作用。

2、任务:

(1)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实训,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

3、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傣族慢轮制陶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核心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事陶艺设计、生产的实际动手能力。

五、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课程组织形式:进入实训基地,边做边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

2、教师指导方法:实训前先将具体方法讲述一遍,再带学生到实验实训基地亲手操作,边做边讲解。

六、考核内容与方法

1、考核内容与考核:所有实训都要做,都是考核的内容,按照操作步骤和规范给分。

2、学生的成绩:实际操作规范占30%,作品占70%。

七、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实训一传统陶艺造型的变形造型设计(2学时)

一、实验目的:学会在传统陶艺造型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陶艺造型形态。

二、实验材料:素描纸、绘图铅笔。

三、实训内容:结合实物样式,设计自己的陶艺产品的造型新形态。

四、操作方法:根据实物,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对实物造型进行变形。

五、作业:结合陶艺实物造型,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设计陶艺产品的造型,并在基础造型上变化出两个不同造型的形态。

实验实训二运用线、面的属性进行陶艺造型设计(6学时)

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材质属性,学会运用线、面的多种特性进行陶艺造型设计。

二、实验材料:素描纸、绘图铅笔。三、实训内容:运用线、面特性,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多种造型形态的陶艺作品。

四、操作方法: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结合线、面的特性及实际进行造型设计。

五、作业:结合实际需要,运用运用线、面的属性设计出两种陶艺造型(线、面属性陶艺造型作品各一件)。

实验实训三现代陶艺造型设计的多元化(6学时)

一、实验目的:学会利用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设计出不同的陶艺造型新形态。

二、实验材料:素描纸、绘图铅笔。

三、实训内容:利用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设计陶艺新造型。

四、操作方法:运用绘画的相关知识,结合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等知识设计陶艺新造型。

五、作业:完成三件陶艺造型设计作品(造型设计中的分割、组合及虚实形的转换各一件)。

实验实训四陶艺产品模型的变形(10学时)

一、实验目的:学会总结归纳不同陶艺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实际操作呈现不同陶艺产品模型的变形。

二、实验材料:计算机辅助

三、实训内容:完成自己设计的陶艺产品的造型建模并变换不同造型。

四、操作方法:运用3Ds MAX软件辅助建模,并运用工具对基础模型进行变形。

五、作业:完成陶艺产品的模型,并在基础模型上变化出两个不同造型的模型。

实验实训五多种材质与多角度渲染(4学时)

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材质属性,建立不同的场景或角度进行渲染。增加更多新的可能性。

二、实验材料:计算机辅助

三、实训内容:对同一模型贴附不同的材质,建立不同的场景。

四、操作方法:运用3Ds MAX软件编辑不同材质球给同一模型贴附不同材质并建立不同的场景进行多角度渲染。

五、作业:完成同一模型不同材质及场景渲染的效果图3张。

实验实训六效果图的后期处理(8学时)

一、实验目的:根据不同质量的效果图运用最快捷的方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实验材料:计算机辅助

三、实训内容:对不同的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

四、操作方法:运用Photoshop软件中的多种工具及滤镜呈现更多不同的效果。

五、作业:完成3张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实验实训七陶艺制作(42学时)

一、实验目的:掌握几种常见的陶艺制作成型方法。

二、实验材料:泥料、常用陶艺制作工具。

四、操作方法:按照陶艺操作规范操作。

五、作业:根据设计图,用泥条盘筑成型法、拉坯成型、手捏成型、模具成型法分别制作陶艺作品2件。

实验实训八慢轮制陶技艺(20学时)

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慢轮制陶制作技艺。

二、实验材料:慢轮等传统工具。

三、实训内容:慢轮陶艺成型。

四、操作方法:主要为盘筑与敲打方式。

五、作业:结合造型设计,运用传统技艺制作陶艺一件。

实训要求;

1.结合已有的设计图纸学习傣族传统制陶方法;

2.体会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注意事项

1.使用傣族慢轮方式应尊重传统方法,完全按照传统操作程序进行;

2.学习中尊重傣族生活与工作习惯;

3.制作中体会传统手段与当代造型意识的结合。

实验实训九陶艺装饰(24学时)

一、实验目的:掌握陶艺装饰的多种方法。

二、实验材料:陶艺坯体(湿坯、干坯、成品)

三、实训内容:釉料装饰、彩绘装饰、色料装饰、模印装饰、堆塑装饰、刻坯装饰、刮划装饰、贴花装饰、镂空装饰、捏雕装饰、综合装饰。

四、操作方法:学生选择合理方式对陶艺进行装饰。

五、作业:结合造型特点,运用综合装饰的方法进行陶艺作品装饰。

操作要求:

1.陶艺装饰前要进行装饰纹样的设计,力求体现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适宜市场需要,兼顾作品的艺术性。

2.根据实际作品选择最为合理的装饰手段进行实际操作。

操作准备:

1.场地设备工具的准备

2.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准备坯体和已经烧制好的陶艺品

注意事项:

1.遵守陶艺实训制度;

2.遵守陶艺装饰操作规则;

实验实训十陶艺烧制

一、实验目的:掌握煤气窑烧制方法、掌握傣族传统堆烧方法。

二、实验材料:陶艺干坯,相关烧制设备。

三、实训内容:作品(产品)烧制。

四、操作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煤气窑对产品进行烧制,学生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领下使用古老的堆烧技术对产品进行烧制。

五、作业:烧制报告。

操作要求:

1、烧制前对学生进行烧制流程的培训,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严格执行烧制流程。

2、根据实际作品选择最为合理的烧制方法进行实际烧制。

注意事项

1、遵守陶艺实训制度;

2、遵守陶艺烧制安全操作规程;

(三)课程教学资源条件

1.教师: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任教师

2.教学设施:多媒体画室和陶艺实训基地

(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

班级授课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按教学班级,建议理论课在多媒体画室进行教学,实践课在陶艺实训基地或陶艺工厂、民族村寨进行教学。

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实践性较强,实训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的过程既是巩固学生陶艺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陶艺动手能力的过程。

教学方法不限,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般地,建议采用讲授、示范、实训等“教”与“学”的方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可组织学生开展欣赏、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选用教材

针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自编融汇现代设计手段与传统手工技艺的校本教材《陶艺设计与制作》,教材从传统制陶到现代制陶做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内容全面,图片精美,案例精彩,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另外,本课程已经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及电子课件已经在网站上发布,供教师和学生下载使用,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911202191.html,。

(六)考核评价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由学生完成一件陶艺产品的设计、制作、装饰、烧制等全过程,考试时长按照具体生产情况确定。

2.考核内容

陶艺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3.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考勤、作业、实训等)进行评定。

4.总评成绩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0.3 +期末成绩×0.7

五、编制说明

制定人:邱以胜

审核人:毛卫红

时间: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中国的陶艺历史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附录1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时:144课时 学分:8学分 一、课程性质 《陶艺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面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二、设计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矛盾加大,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众多的手工技艺类项目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而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办学模式探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陶艺设计与制作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介绍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陶艺欣赏等陶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傣族慢轮制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课程中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立足本地旅游经济,开发特色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贯彻学生作品就是产品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模式。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民族村寨慢轮制陶体验教学,陶艺欣赏教学,使学生了解陶艺的概念、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等知识,能熟练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具备开发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了解陶艺的发展概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的基本情况;了解陶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规律、方法、步骤。 3.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3Ds MAX、Photoshop设计软件进行陶艺产品设计。 4.掌握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运用泥条盘筑、拉坯、泥板成型、慢轮制陶传统工艺等成型方法制作陶艺产品。 5.掌握陶艺装饰的基本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对陶艺产品进行装饰,掌握利用传统纹样对现代陶艺产品进行装饰的方法与理念。 6.掌握燃气窑、傣族平地堆烧两种陶艺烧制方法。 7.通过陶艺欣赏了解现代陶艺发展状况,了解云南民间陶艺面貌。 8.掌握并贯彻民族元素在陶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版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课题名称: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课题类别:市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HKB10-02 课题主持人:马玉秋课题所在单位:阿城区回民小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天下,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校于2016年3月成立了阿城区第一家专业陶艺教室,并配备了先进的陶艺设备:拉坯机、电窑、转台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尽情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制作美丽的记忆。经过两年来的区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实验研究,由美术教师开发的"陶艺"课,成果显着,倍受青睐。由此想把课题做大、做强。申报了哈市规划重点课题《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意义和价值。具体问题以陶艺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创办特色学校。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三、校本课程的界定及遵循的原则陶艺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办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实验的校本课程。陶艺校本课程编排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特点,坚持严格的编排原则,除了一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外,还特别重视: 1、主体性原则: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原则,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

《多媒体作品创作》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多媒体作品创作》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多媒体作品创作 2、授课教师: 3、教学材料:自编/其他材料改编 4、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课程 5、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 6、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 7、学分设置:暂无 二、具体内容 (一)课程开设的背景或需求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以及功能丰富的应用软件的出现,数字图像不仅孕育出新职业——人物写真、婚纱或儿童摄影等,也越来越成全普通人的明星梦和照片PS。 利用网络资源、相关参考资料及教师个人水平开发《多媒体作品创作》校本课程,可操作性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可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不需要课本(可用电子材料),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特点明显。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内容的学习和作品创作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还可为班级活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视音频剪辑、图片处理、班徽设计、多媒体格式转换等)。 在信息技术课标的指导思想指引下,根据以往授课经验和我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理解,综合考虑自身长处、学生需求与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授课计划,列出每个专题的课题名称与所需的授课时间,针对重点、难点,使用典型范例进行说明;针对一些技术,给出想关参考文章,让学生有兴趣学,并学有所获。 在《多媒体作品创作》校本课程中渗透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切实达到课程目标。 (二)课程目标 低层次目标:独立安装软件;熟练操作素材的加工处理,如:照片、音频、视频的剪辑、合成,制作影集等。 中层次目标:作品制作,有创意。 高层次目标: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本课程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五年级《手工制作》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授课教师:李敏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周四 通过手工制作课,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善于挖掘美的脑,一双善于创造美的手,可以让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一、活动目的 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制作地方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手工制作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内容 让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各种废品,变废为宝。这样既可以节约财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捡垃圾”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举世闻名的画家毕加索的工艺品《公牛头》不就是变废为宝变来的吗!这种“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废可弃乐瓶可以制成花篮;旧挂历可以制成花瓶;蛋壳可以制成不倒翁,还可以粘贴成画;树叶、碎布块等均可以拼贴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人物画等,配上镜框,可以成为你房间里别出心裁的一件装饰品;河边拣来的鹅卵石,不妨变成戏剧脸谱或自制雨花石……同时加入彩泥、手工折纸、十字绣等内容,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高尔基说过:美就在丑的身旁。”只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开拓思维,就能变废为宝,所以说,变废为宝的过程,也是智力发展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既可玩物,也可益智,可谓“玩物益智”。

明德地方课程备课(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执教者:李敏 一、教学进程

第一章 手工及其教育 学习要点:了解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专业手工的种类、学习要点: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教学重点: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教学重点第一节手工概述 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如:纸艺、布艺、陶艺、玩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 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小学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一、(一)学科特点造型性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 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类的心理、生活状态。(二)视觉性 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三)表现媒介 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 感染力和表现力。二、造型规律 (一)小学专业手工的种类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小学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1、构思与设计规律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 (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 (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 加工制作 (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 美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 (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 象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 (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 一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色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接插、

少儿摄影课程纲要

少儿摄影课程纲要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课程说明 二、课程内容(摄影简史、摄影表现、欣赏评述)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少儿摄影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国内青少年摄影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从以青少年宫校外辅导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学校教育为主,适合小学生的摄影课程便应运而生。读图时代的到来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应当成为摄影课程的基本取向。少儿摄影课程应当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摄影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少儿摄影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少儿摄影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少儿摄影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少儿摄影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拍摄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选修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少儿摄影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积累视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少儿摄影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电子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少儿摄影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摄影作品,关注生活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少儿摄影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摄影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小学阶段的摄影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摄影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少儿摄影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摄影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

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

中国地质大学 课程名称陶艺欣赏与制作 教师姓名沈毅 学生姓名00 学生学号0000

说起陶瓷,外国人就会想到中国。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一.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 1、风格大的写意,含蓄隽永 2、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 3、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 4、与时代、政治、经济风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而层出不穷 5、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 二.发展历史 1、距今8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彩陶的出现 2、夏商周时期,釉陶出现(“釉”的出现,第一次飞跃) 3、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春早,越窑青瓷

4、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 5、宋五大名窑——瓷(第二次飞跃) 6、元明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 7、明、清古镇宜兴,紫砂 8、清,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第三次飞跃 1.彩陶的出现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常用三角、宽带、波折、网格等几何纹表示人面或动物纹风格从写实逐渐发展为抽象。 马家窑文化,图案常有平行、弧曲、交叉、同心圆、漩涡,风格流畅,繁而有序,物体刻画简单但形象。 大汶口文化,描绘精细,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 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

《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训指导手册 所在院系艺术设计系 所学专业家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 号学级班 名姓学生 师指导教 日年六一二零四月二十 《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实训指导书 陶瓷艺术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艺术门类,在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陶瓷的点缀, 目前针对陶艺品创意设计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在家居以及装潢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了必修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课程体系设置中,将陶艺品创意设计与制作课程按工序分为了陶艺品设计与制作常识与基础、装饰方法与技巧、修坯工艺与技巧、上釉技法、烧制常识与工艺五个方面,要求掌握陶艺品设计与制作的技法,要求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能独立完成陶艺品的制作,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实训须知 计划应积极参加教学行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1、实训室是进项制格遵守实训室的各教师的指导,严从规定的各项实训,服实训指导和乱丢洁,不准吸烟,不准高声谈话度和操作规程,室内保持肃静、整物。屑杂纸 定穿戴工作衣帽,着装整应按规训室,学生进入时,2、有特殊要求的实、大方。洁 的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预习,明确实训容进行认真3、实训前对实训内察内容。观骤及 果。示范,详细记录实训结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实训4、实训时应按要求备、工具、文件仪无关的其它器、设、实训中不得随意动用与规定实训5的其设备及材料,不得随意做规定以外与材料,不得使用其它组的仪器。它实训 告,交按要求完成果及内容,按时实训报6、实训后,要认真分析实训结告。实训报批阅,不得无故不写或不交指导教师 室物品乱拿、实验器设备和其它财产,不得将自7、觉爱护室内的一切仪出室外。带乱用、乱拆、乱装或私自 电源、火源,并向节约水、电、材料,遇到事故立即切断8、要注意安全,急措施。紧师报导教告,采取指

陶艺制作教学案例

走进陶艺世界 ——陶艺制作 【项目介绍】 我国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伟大的国度里有着无数的传统文化瑰宝,陶艺就是其中之一。陶艺是土、水、火相结合的一种人工形态。瓷器更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 陶艺是以粘土为原料,以泥条盘筑、泥板成型、徒手捏制等方法成型,然后经过施釉和烧制而成的一种雕塑工艺品。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常会见到,但很多人在深深喜爱他们之余却并不知道这些实用与美观为一身的艺术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陶艺制作的过程除了可以锻炼双手各关节和肌肉,同时还可以提高手、脑、眼的协作能力。 开设陶艺课程让学生认识陶艺、感受泥土、掌握制陶基本技法,使我们古老的文化继承、传扬和发展。 【活动目标】 1.了解陶艺辉煌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认识陶艺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能力目标: 2.掌握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三种制陶技法和制作步骤,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至少一件陶艺作品外加小组合力完成一件作品组合。 3.通过欣赏优秀名作,感受祖国悠久的陶艺文明,提高审美修养。 4.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打开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领悟沟通、协商、策划与合理分工的重要性,感受团队合作的强大力量。 【学情分析】初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记制作陶艺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步骤,并能独立完成课程任务。创作一:运用所学技法结合自身创意制作出一件独一无二的陶艺作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总结探索制作经验,并完成创作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主题明确、内容积极的作品组合。 解决策略:1.教师亲自示范结合细致讲解加强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步骤的记忆,主要讲解泥条盘筑法、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 2.大量创意作品的欣赏,扩宽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制作细节,学生在分享的设计与创意的同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与提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如何将个性化创意落实到实践操作中。 难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象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两部分组合时要注意粘贴要牢固,并且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好承重,防止重心不稳导致作品坍塌或损坏。 解决策略:将两部分连接的地方先刮毛糙,再刷泥浆,然后保证不变形的基础上施力固定。外在接痕,用泥塑工具刮平。 承重问题要从绘制设计图时就要想到,制作过程中要保证做到下重上轻,下大上小,陶泥用量比例平衡。 【活动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示范并加入有效的讲解和总结,使学生直观地掌握陶艺技法,提高学生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和创作过程中的准确性。 2.动手体验探究法: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索精神,充分感受和体验陶泥的艺术魅力。 【活动准备】 1.陶艺历史的相关资料 2.印有数字的号码牌(便于抽号分组)

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寰宇,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们的邻居宜兴有着古老的制陶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技艺在陶瓷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被誉为“陶都”;惠山泥人也响誉国外,被称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邻校的市三中在中小学陶艺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首列。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校凭借各方优势,在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发展到全校的美术课堂中,深受各年级学生的喜爱。去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陶艺夏令营暨作品展评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得到同行和领导的好评。 我校师生从中受到鼓舞,更加积极参与陶艺的教学活动,并希望从兴趣小组和不定的美术课的形式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形式,从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在国际上,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陶艺教育十分发达,几乎从小学至大学都有一套完善的陶艺教育体系。人们之所以对此热忠和重视,是因为陶瓷艺术教育对人的各方面发展有促进、调节、培养、发展的作用,具特有的魅力。 21世纪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我国也开始了具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陶艺教学活动可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硬件方面,我校已经建立一间陶艺专用教室、一间作品展示廊和烧窑室,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划逐步扩充。在师资方面,我校有三名专职美术教师,还有一名兼职教师,均为35岁以下大专以上的年青教师,四人都十分热爱美术教育,并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 从社区到社会各界、从校领导到校外专家、从教师学生到家长,齐心协力开发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我们坚信在这个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能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课程理念 1、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选择贴近学生能引起其兴趣的、基础的、利于学生发展的陶艺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础容。坚持学生主动探究,重视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2、挥陶艺教育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 适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陶艺的独特价值,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陶艺表现的多样性、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以及了解中国陶艺发展史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而培养学

陶艺制作与欣赏

陶艺欣赏与制作 20071002884 尹露1129 欣赏篇——现代陶艺之我见 在后工业时代的当下,过渡、短暂、偶然似乎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烙印。皆因时间也从未停留在某一时刻,“现代主义”代表着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特征的一种“文明的形式”,就如同封建制度是中世纪的特征一样。 然而,正像封建制度从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并非在全世界都出现一样,现代主义在当代也不是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同封建制度一样,现代主义也因地区情况、特定文化的历史以及被引入的时期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即使有这些条件的限制,也还是有一种综合性的特征存在着,无论在整个国家或是某一层组织的表面或形式上,都能很容易地把它们辨认出来。这种综合性特征即表明了现代主义,即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状态。并以现代人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显现出来。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她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无法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现代陶艺应是从属于现代陶瓷艺术文明的一支,但她更多的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当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个体审美及人文观念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她更多的则是在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这使其充满了象征与浪漫的特征。陶瓷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与独特的命运造就了其1万多年的真实历史。她凝聚了泥土之深沉,水之灵气,气之飘逸,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入了火的激情。 从现代陶艺诞生之时就与古典陶瓷艺术划清界限,但她继承了古典陶瓷艺术的独特气质与魅力,如凝聚了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当然最为壮观的则是融合了火的激情与洗礼,铸就永恒亦或死亡就在这熊熊烈火的洗礼之中。现代陶艺最终摆脱了古典主义思想带来的审美桎梏。对古典主义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运用众多现代主义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从而起到了一种审美导向的作用!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的概念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和 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艺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犁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本质内涵,并加以 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现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观念及审美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但它更多的则是在 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首先它凝聚着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最为壮观的则 是融合了火的激情。想要认识和理解现代陶艺,我们应当从它的物质属性---陶瓷,进行 一些深入的了解。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 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它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不可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 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陶瓷文化是古代中国闻名于世的代表性文化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中 国历代的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光辉早已载入史册!由于众多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还有许多 人的审美需求还停留在传统陶瓷艺术审美的框架之内,这应当是一种历史的尾声。 新生代的人群正在不断的成长与扩大,追问当代审美需求的现代性、多元性、自由性 的仪式与呼声也是日益高涨。中国现代陶艺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 延伸到众多领域。 作为闻名中国的北方瓷都唐山,有着较为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历史,骨质瓷是其闻名于 世的代表之一,使用精美的日用骨质瓷可以说是一种高级享受,然而透过各种工业化、机 械化产品大量泛滥的现状,我们可以感受到最珍贵的人情味也在逐渐的流失。这就是一方 面我们享受着工业化文明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在远离自然,虽然这也是事物两面性的 凸现。并更加说明了科学上的规范化,替代不了艺术的多元化,复制品替代不了原作,机 械也永远代替不了手艺。 现代陶艺并不否定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更不会摒弃世代传袭下来的鬼斧神 工般的精湛技艺,一方面我们既要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世界强 权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挤压,如何走出传统阴影和当代精神的困惑;如何去借鉴和吸收 西方现代陶艺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陶瓷文化的精华;如何在传统光辉的重 压下重建中国现代陶艺的话语体系,使其成为具有新的活力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媒介。 对此沛霖育华搜集了现代陶艺所体现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正如波德莱尔所言:“现代 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二是对传统陶瓷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 运用众多当代性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三是在社会发展的框架内继

陶艺教学校本教材

韩店镇肖镇小学陶艺教学校本教材 单位韩店镇肖镇小学 年级五年级 学科陶艺 姓名张文杰

目录 陶艺课程开设的概况 (3) 陶艺课程的现状及开设的意义 (6) 小学陶艺课程安排计划 (8)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10) 泥条盘制方法 (10) 泥板成型法 (15) 徒手捏制法 (22) 拉坯成形法 (28) 雕塑挖空法 (32) 韩店镇肖镇小学陶艺课学生评价表 (33)

陶艺课程开设的概况 一、陶艺简介: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社会开始崇尚个性,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有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富于陶瓷制作者个人特性的陶瓷,陶瓷作品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开始丰富起来,不只限于日常用的器皿,一些纯粹的陶瓷造型艺术或陶塑也大量出现了。 陶艺是一个综合了美术,书法,雕塑,雕刻,手工的现代素质教育最合适课程,带有很强的可塑性,不仅会带给儿童无穷的新鲜感,更可以令儿童有种亲近自然的感觉,从而自发的爱上陶艺艺术。陶艺在中国正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逐步成长起来,参与和从事这一艺术门类的艺术家越来越多。而且,由于它集趣味性、创造性为一体,已经成为一项极受青少年欢迎的学校素质教育和都市休闲活动的内容。 二、陶艺原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粘土,如何高明的陶艺家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陶艺家将粘土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再经过高温烧制完成一件陶艺作品。三、儿童学习陶艺的益处: 陶土是无毒无臭的天然矿物,柔软湿润,可塑性强,亲近可爱。陶艺制作,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需要,人人都喜欢制作,个个都能成功,儿童更喜欢它。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儿童的兴趣。”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儿童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把金钥匙。陶艺教学,无疑是一个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良好场所。 (二)有利于情感的发展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得到众多高中学校的充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为巩固已有的校本课程成果,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特制订该实施方案。 一、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部分占总课时的20%-25%,从而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的角色,在政策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 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两个纲领性文件颁布实施,国家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 我校校本课程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早,1995年至今一直在进行校本课程的探索,并把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作为新学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作为省课程改革重点调度学校及潍坊市双十行动示范高中所重点承担的课题之一。“新学校行动计划”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已经结题,与此相关的“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正在研究中。 二、新学年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一)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2014——2015学年度,学校将继续加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通过问卷、座谈等摸底:包括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资源、环境、设施设备状况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全体任课老师至少完成一门校本课程的《课程纲要》。巩固骨干校本课程,继续完善优秀特长生档案,进一步推进特长生培养工作;继续组织指导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完善学校的校本教材体系;通过“新学校行动计划”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创新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一支勤钻研、会合作、能奉献、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有较强课程建设能力的整体教师队伍。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具备新的课程观;学会选择;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

中国地质大学陶艺制作与欣赏选修课100分

第一部分(课上学到的知识) 中国陶瓷是一项微点的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中国陶艺艺术举世闻名,其中陶艺的出现和发展先于陶器。大约从唐代开始逐渐取代陶器制作,此后的陶器艺术爱是走向下坡路。然而无论如何,陶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艺的巨大成就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关中地区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老官台文化时期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有个别钵形器口沿装饰一条宽彩带,这是彩陶的萌芽。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彩陶,表明在半坡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并且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人面鱼纹彩陶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烧成,彩画永不掉落。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同样内容的彩陶盆,半坡遗址中曾出土几件。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纲要

《熠尘陶艺》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熠尘陶艺 18 课程类型才艺培养总课时适用年级三到六年级“熠尘”意为“我让泥土闪光,陶艺为我添彩”。小学生于每学年初自愿报名参与,课程内容按单元以陶艺基本技法的提升为编排顺序,以物品陶艺制作、文化欣课程简介赏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陶瓷文化,学习并运用手捏、盘条、拉坯、上釉、烧制等简易的工艺制作、创作陶瓷器物。活动中,结合地方文化,以陶瓷器型及诗文欣赏、个人与同伴成长评价为辅,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活动效果。 我校将“培养阳光自信的学生”定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制订了阳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了健康生活、艺术审美、趣味益智、学科拓展四大体系40多门课程,每周固定两节上课时间,学生打破年级、自主选课参与学习。熠尘陶艺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为目标,帮学生确立了“启慧敦品”的学习目的。现已实施三年多,每学年有30多名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参与活动。 有着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现代的陶瓷生产、销售十分兴盛,地方性的陶瓷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学校为本课程配备了150多平方米的展室、活动室,装配了两台高温电窑及大宗拉坯机、烘干机、练泥机、泥工工具、展示橱、操作桌等设施;在平时活动中,师生搜集的陶瓷器物、自制的“倒流壶”等模具、教具达三四百件。背景分析 这些都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任课教师从事小学教育二十多年,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基本上把握住了校本课程实施理念,向陶艺专业人员学习陶艺技艺,努力做到以陶艺活动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课程实施最终目标。这几年,多次得到教育部、华东师大、省、市、区等校本课程教育专家的现场指导与鼓励。在去年市、省教研室组织的优质校本课程评选中均获一等奖。本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积极参与,不只是提高了陶艺制作水平,拓展了陶艺文化视野,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得到了培养,促进了学校阳光育人理念的落实。1.了解浅显的陶瓷知识,感受家乡及祖国在陶瓷方面的灿烂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学习简单的陶瓷制作技艺,动手、动脑制作、创作较精细、有意义的作品,逐步提升勤劳整洁的品性,初步树立敢于猜想、尝试、创新的科学意识,培养专注课程目标深入的品质。 3.观察、欣赏、品评他人陶瓷作品及同伴行为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及能力,升自己善于合作、乐于助人、阳光向上的品格 4搜集陶瓷器物及相关文化,拓展陶瓷文化知识视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验实践的快乐与意义1 二、学习主题

篆刻校本课程纲要

篆刻校本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 2、开发教师: 3、教学材料: 4、课程类型: 5、授课时间: 6、授课对象: 7、学制: 8、授课地点: 二、具体项目: (一)课程背景: 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新《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特别要求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通过篆刻教学实践,创建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篆刻的历史、学会欣赏篆刻艺术、力求篆刻艺术入门。这对传承篆刻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因此,本学年度我校开发了《篆刻》这一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和乐于探究的精神,激发起一种强烈的创新欲望,使学生在篆刻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能力。 2、初步理解篆刻的重要原理,如章法和篆法;初步掌握主要的技能。如,基本刀法和章法等。 3、初步养成对篆刻的关注兴趣,提高篆刻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体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性,加速开发和利用更广泛的校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安排: 1、篆刻内容:初中生校本课程《篆刻》的教学内容与一般的成人篆刻是有区别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学内容体现出趣味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特征。因此,教学内容主要设定在识印欣赏与工具材料、刻印过程与方法、刻印技巧、刻印要领、有关篆刻的人文故事等五个方面。各有侧重,既注重普及性知识技能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各层次教育的较好衔接,又注重差异教学,侧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篆刻课程对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目标分为知道、领会;技能目标分为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