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可能性、可能性的个数、可能性的大小1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可能性、可能性的个数、可能性的大小1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可能性、可能性的个数、可能性的大小1

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问题解决》

——可能性、可能情况的个数、可能大小综合测试卷(一)

一、选择:

1.太阳绕地球转是().

A.可能发生 B.不可能发生的

2.小胖今年体重是40千克,明年体重是45千克,是().

A.可能发生的 B.不可能发生的

3.走到十字路口时看见交通灯是绿灯,是().

A.可能发生的 B.不可能发生的

4.太阳()会从西方升起,东方落下.

A.可能

B.不可能

5.时间永远()停止.

A.可能 B.不可能

6.爸爸的年龄()比我的年龄小.

A.可能

B.不可能

7.一个星期后,天()会下雪.

A.可能

B.不可能

8.人()长生不老.

A.可能

B.不可能

9.今天,老师()可能表扬我.

A.可能 B.不可能

二、应用.

1.有蓝、黄两种颜色,请为下面盒子里的7个球涂色,使得任意摸出盒子里的一个球时,满足下列情况:

(1)一定能摸出篮球:

(2)一定能摸出黄球:

(3)可能摸出黄球:

2、小丁丁、小胖、小巧、小亚四人去慰问孤老,要选出一人和孤老唱歌,一人为孤老讲故事,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画树状图考虑:

3、从2、

4、6、8这四张数卡中抽出两张,拼出两位整数,总共能拼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

4、买2支不同的圆珠笔和3把不同颜色的尺,从中选出一支圆珠笔和一把尺,共有几种不同的选法?

5.食堂有2种荤菜,3种素菜,4种汤,要选出一荤一素一汤组成每天的午餐,共有几种方案?

6.有5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参加迎新年摸奖活动,他们从袋中摸出一张纸,其中只有一张纸有奖,男同学和女同学谁中奖的可能性大?

7.一个口袋里有1个红球,2个黄球,2个白球,4个绿球,这些求大小形状相同,从中任意摸一个球.

(1)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2)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

(3)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相等?

8.有大小两个数点块,同时掷出两个数点块,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掷出的点数有几种情况?掷出的点数之积有几种情况?

9.圣诞节前夕,五(4)班的同学和班主任周老师都准备了一份圣诞礼物,由抽取学号确定所得礼物,已知全班同学连班主任周老师一共32个人,同学们一致要求周老师先抽,那么周老师抽取到学号是20号同学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10.有10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6个,二等品3个,三等品1个,从中任取1个,取到二等品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多少?

11.在上海书展中小巧在书城买了一本科普读物,有上、中、下三册,要整齐地摆在书架上,有哪几种摆法?其中恰好摆成“上、中、下”顺序的可能性大大小是多少?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上册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 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 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去掉 ,可以将“0” 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 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 ───────────────────────────────────────────────────────小数除以整数: (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 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 达到要求的位数 ★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 ───────────────────────────────────────────────────────平均数:(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 ,也可以省略不写。 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1×a或者a×1都写成a,一般不写成1a。 (4)a×a可以写成a·a,也可以记作a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6)方程的作用是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 (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8)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 1

小学五年级数学:《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Reflection on "Possibilit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 一、背景分析 “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例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通过“猜想—验证”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是“猜想‘哪种颜色球多,摸到可能性就大’→验证‘果然如此’”,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并且为了防止试验的意外,刻意回避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老师准备材料时特意让学生从“黑球9个、白球1个”这样特殊情况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黑球多所以摸出来的黑球果然也多。 二、案例片断简述 [现象]真的意外吗? 老师在一个盒子里放入3个黄球和1个白球,问:如果连续摸10次,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1:7次摸到黄球,3次摸到白球。 生2:我猜是8次黄2次白。 生3:我觉得是9次黄1次白。……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 生:因为盒子里黄球有3个,而白球只有1个,所以我觉得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猜得合理?(生齐喊:摸摸看!) 教师指名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其他学生记录。最后,大大出乎意料,结果竟然是7白3黄。 教师非常尴尬…… [分析]实际上摸球意外结果的出现,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正是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与“可能性”辩证理解的契机,难道这一结果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吗?--没有,从可能性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甚至于10次摸出来全部是黄的都有可能。试问:如果这10次摸出来结果真的是黄的要多,那么学生就验证了黄的摸出来可能性要大吗?学生就没有问题了?难道用摸10次的结果就能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了吗? [现象]“统计”是好办法吗? 1、教师在盒子中放入1个白球和3个黄球,请学生猜想一下,摸球10次的结果会是怎样?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下知识点 (1)自然数: 0,1,2,3,…这些用来计数、编排次序、编码的数被称为自然数。 (2)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每个自然数n都接着后一个自然数" n+1 "。自然数这样一直延续下去,永无止境。 (3)自然数可以表示个数、序数、量数。 (4)0是自然数。 (5)毎一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紧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正负数 (1)前面有“+”号的数都是正数;前面有“-"号的数都是负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不写。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数轴 为了表示负数,我们从数射线上的“0"点出发,向相反方向(左)延长,使它成为一条直线,这样的直线就成为了数轴。 数轴的画法: (1)画一条直线(一般画水平位置的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零,把这点叫做原点。 (2)规定一个方向(一般取从左往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用箭尖表示,那

么相反方向就是负方向。 (3)再选取适当的长度作内一个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毎隔一个単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取点表示-1 -2, -3, … 我们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叫做数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所有表示正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右边,所有表示负数的点都在原点的左边。 原点(表示0的点)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点的分界点。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简易方程 先找等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和差问题: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行程问题:两个物体/人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 追及问题:两个物体/人同一起点,慢的先走,然后快的追慢的;两个物体/人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快的追慢的,最后相遇。 假设问题:几种不同的分法,但是数量不变。 调配问题:原来情况--变化情况--结果。 体积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发生时确定性的,有些事发生时不确定的。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并能简单的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归纳和判断能力。 4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公平公正意识,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熟悉的游戏活动中参与体验,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1对一些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自学检测 一、学生自学例1探索新知。 (自学检测) 学生回顾主题图的情景。 回答:1他们在进行一项什么活动? 2小明可能会抽到什么?小丽会抽到什么?小雪会抽到什么?为什么? 游戏:击鼓传花游戏的过程。出示舞蹈唱歌跳舞三个节目体验可能性。 (用可能也可能还可能等词语表述。 2、巩固新知 摸球游戏(一个盒子里全部是黄球,另一个盒子里有红的黄的白的等球。) 猜测:摸一次会是什么结果。 用“用一定可能也可能不可能”等词语表述。 二、教学例2和3(每小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4个黄球和1个白球。) 小组讨论:摸一次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学生反馈 学生活动,每人摸一次,小组记录摸黄球和白球的次数。 师:摸黄球的可能性和摸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吗?为什么? 摸黄球的可能性大,摸白球的可能性小。 小结: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人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抽奖活动。 下面是一个商场请我们设计的抽奖转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为一等奖,停在绿色区域为二等奖,停在黑色区域为三等奖。 师:你准备怎样设计,为什么? 小组讨论汇报。 三、活动 掷骰子

2019沪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们五(1)班共有31名学生,其中男同学有18 人,女同学有13人,全部都是外来农民工子女。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与学生谈话交流,与班主任的沟通,从中了解到了一些学习情况。总体来说,我们班的学生都来自农村,思想比较朴实,待人热情,课堂上能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也端正。家庭教育环境较差,许多家长都表示自己无力辅导孩子,教育、学习的任务都交给老师。这些情况对教学是很不利的。这些学生往往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不够自觉。如周顺、张力山等。还由于都是新来外地生,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习惯不够好,知识基础极差,甚至有个别学生,连最起码的作业也不完成,影响了学习。如朱金良、谭杰、张雨等。还有一些学生父母或忙于做生意,或忙于打工,不重视学习。学生间两极分化,个体差异性较大,优秀学生也有一些,如冉井红、陈星宇等,他们不仅班级管理能力强,而且乐于学习,善于思考,阅读理解能力也较强。但有30%的学困生,他们学习兴趣不足,上进心不强,工夫不在学习上,书写马虎,作业完成的质量差。也有一小部分学困生经常少做作业或不做作业,有欺骗组长、老师的现象。 因此本学期,我将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鼓励,多表扬,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协调各方教育力量,特别是做好学困生的补缺补差工作。积极改进教法,使学生都喜欢上数学,力争及格率达90%,使班上的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进步。 二、本册教材的总目标: 第十册教材的语言表述、标点符号、图形标注等方面都考虑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正数和负数:先介绍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其后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再给出“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初步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数轴:从数射线出发,通过对数射线的延长得出数轴,给出数轴的画法;使学生能够“借助书周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简易方程:简易方程是第九册《简易方程》的延续,主要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相关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和差问题”、“行程问题”等最基本问题的方程解法,特别强调了在利用方程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等量关系”的关键作用,并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可能性》单元试卷

五年级数学单元试卷 第1页(共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单元调研试卷(三) (可能性) 一、填空。 1.口袋里只有10个白色围棋子,任意摸出一个,肯定是( )色的。 2.盒子里有9个红色跳棋子,2个黄色跳棋子。任意摸出一个,可能出现( )种情况,分别是( )和( ),摸出( )色跳棋子的可能性大。 3.正方体的各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抛掷这个正方体,看看哪一面朝上,有( )种可能出现的结果 。 4.任意摸一个球(如下图): (1)摸到的球可能是( )色的,也可能是( )色的。 (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摸到绿球的可能性( )。 (3)( )摸到黑球。 5.转动转盘,待转盘停下后,指针指向红色要唱歌,指针指向绿色要跳舞,指针指向橙色要讲故事。 (1)转动B 转盘,指针可能停在( )区域,也可能停在( )区域,共有( )种结果,指针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停在( )色区域的可能性小。 (2)小翠擅长唱歌,她应该选择( )转盘。 (3)小军不会跳舞,他应该选择( )转盘。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 封 线

(4)小明三个项目都能表演,因此它可以选择()转盘。Array 6.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不重复的三位数,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7.30个同学排队,要站成长方形,有()种排队方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增加()个同学或者去掉()个同学。 8.同学们一起掷两个骰子,如果得到两个数,它们的和不可能是 ()。 9.盒子中装有红、黄两种颜色的球,从中摸出一个球后再放回去摇 均。重复30次,结果摸出红色球6次,摸出黄色球24次,盒子 里()多、()少。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错的打“×”)。 李明从盒子中每次摸一个球,记录颜色后再放回去重新摸。10次 摸球的结果是8次摸到红球,2次摸到白球。 1.盒子里一定有8个红球和2个白球。() 2.盒子里的红球可能比白球多。() 3.盒子里不可能有其他颜色的球。() 4.盒子里的红球一定比白球多。() 5.下次王亮一定摸到红球。() 三、1.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在“转盘抽奖”游戏中,奖品多(或贵重)的区域和其它区域比 较,通常()。 ①比较小②比较大③一样大 2.猜一猜,涂一涂。 ⑴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一部分的可能性最小,就将那一部分涂 上红色(下左图)。 五年级数学单元试卷第2页(共4页)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如果设梨树的棵数为x棵,则桃树的棵数为() (2)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1.5倍,如果设梨树的棵数为x棵,则桃树的棵数为() (3)桃树的棵比梨多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4)桃树的棵比梨少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5)桃树是梨树的2倍多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6)桃树是梨树的1.5倍少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二、只列方程不求解: (1)有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600㎡,宽是40m,长应是多少米? (2)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6厘米,它的长是8厘米,它的宽应是多少厘米? (3)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100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共12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两种树各多少棵? (5)果园的桃树比梨树多40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 三、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1.盒子里的红球和白球一样多,每次取出5个红球和3个白球,取几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剩下6个,一共取了几次?白球和红球原来各有多少个?

2.一盒糖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如果每人分6颗,那么还剩下14颗;如果每人分8颗,那么正好分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这盒糖果有多少颗? 3.育才小学学生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一辆车。问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 4.某校参加六一杯小学数学竞赛,原定考场若干个。如果增加2个考场,每个考场正好坐24人;如果减少2个考场,每个考场正好坐30人。参加这次竞赛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四、综合练习 (1)北京和呼和浩特相距660千米。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出,每时行驶48千米;另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每时行驶72千米。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几时相遇? (2)两个城市相距255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如果甲车每小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 数学期中试卷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10%) 0.8+4.32= 9.7-7= 0.28×100= 1.5÷100= 0.06×0.9= 1.6×25= 1-0.88= 14×0.5÷0.7= 27.5×11÷27.5×4=32.32÷0.4÷0.8= 2、列竖式计算(6%) 6.5×2.04= 2.7447÷2.01= (得数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十分位) 3、用递等式计算,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方法算(写出简便计算过程)(24%)(1)(3.22+18.2)+6.78 (2)213.6÷0.8×0.125 (3)240×[750÷(38-26÷2)] (4)6.4×99+8×0.8 (5)65×[(1-0.91) ×0.4+0.014](6)1.25×(4+0.8) ×2.5 二、列综合式计算(8%) (1)一个数的一半是4.8,这个数的2.5倍是多少?

(2)20加上2个5相乘的积所得的和除以600,商是多少? 第二部分(共30分) 三、解决问题。 1、每1.5千克大米装1袋,8千克大米可装几袋?还剩大米多少千克? 2、一条公路修好2.4千米,剩下的比修好的一半多0.6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 3、超市运进三筐鸡蛋,第一筐重15.8千克,比第二筐重1.2千克,第三筐鸡蛋比第二筐轻2.5千克,第三筐鸡蛋重多少千克? 4、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4小时行平均每小时行38千米,后5小时共行了177.4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山河化肥厂用两辆卡车5天共运化肥235吨,大卡车每天运化肥32吨,小卡 车每天运6次,小卡车每次运化肥多少吨?

小学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临城县鸭鸽营学区乔京华 【教学内容】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验学习的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及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可能性大小做出正确的预测。 难点:正确地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盘2个、棋子、彩色笔、盒子、纸张等。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2)学生已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教学方法】 (1)由故事引入可能性这个主题,采用情境探究法。 (2)通过参与转转盘实验,让学生“操作—观察—理解—应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面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有关。 (3)在教学中,采用“猜一猜——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 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 2.师揭题:学生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性事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 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 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 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以抽到跳舞为例) 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沪版

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终考试 (完卷时间:80分钟) 第一部分 计算 (共45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7分) 5.24+3.17 9.8-0.98 611 +211 +113 3.6×5÷3.6×5 3.5÷3.5-0. 42 0.52×3.25 (按四舍五入法将得数精确到十分位) 2.95÷1.1 (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方法表示) 二、解下列方程:(每小题3分,共6分) 4.7x = 12.32-3x 4(x +3)÷2=10 三、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就要简便算,并写出主要过程)(共24分) 3.6÷(1.1+0.7)×12.9 24.67-17.59+65.23-30.41 78×0.25×4×2 29×16.5-(7.8+5.3) 3.5×3.5+3.5×7.5 -3.5 (3.2+0.808)÷0.08 四、列综合算式或列方程解:(共8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 __ _____ _○____ ___ _○ __ __ _ _ _ __ ○_ __ _ __ _ _ _ _ __ ○ _ _ _ _ __ __ __○_ __ __ _ __

1)5.7与4.3和乘2.5所得的积去除11.8,商是多少? 2)一个数减去0.6的差的1.5倍,正好等于3.6,求这个数。 第二部分应用(共36分) 1、一个筑路队修一段路,原计划每天修120米,30天可以完成。实际提前5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2、甲、乙两人赛跑,甲的速度是7米/秒,乙的速度是5.5米/秒,甲在乙后面15米,两人同时同向起跑,问甲经过几秒追上乙? 3、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420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的3倍还少20棵,果园里有桃树、梨树各多少棵?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教学总结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上册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小数乘小数时: 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 2. 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 0”可以将“去掉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 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 小数除以整数: (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 (2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 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 ★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达到要求的位数 平均数:(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______________ (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 中的所有数(包括0 )都要参加计算。 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 1 xa或者a X1都写成a,一般不写成1a。 (4)axa可以写成a a,也可以记作a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6)方程的作用是能够表示一种等量关系。 (7)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

上海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上海沪教版小学五年级 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一单元测试 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直接写得数。(12分) 3.99+0.11= 1-0.092=0.37×0.3=50×0.05=0.39÷1.3= 2.4×0.5= 10÷2.5=3×0.15=12÷2.5= 4.2-0.42= 6.3+0.37=4÷0.8= 二、解方程。(12分) 9x÷2=54 5.2+3x=7x 5x-2.4×3=13.8 3(25-x)÷2=12 三、递等式计算。(12分) 9.6+0.4×(2-1.85)(3.7×8.9-3.7×0.9)×0.25 4.7×6.8+47×0.320.25×(4-0.8)×1.25 四、填空。(12分) 1.根据102×3.4=346.8填空: 1.02×3.4=()()×0.34=3.468 ()×3.4=0.3468 1020×()=34.68 99 2.在1.57、2、2014、0、99/100、999.01这些数中是自然数的有()。 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2,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4.王阿姨加工小熊玩具,5小时加工了20个,那么王阿姨平均加工一个小熊玩具需要()小时,1小时能加工这种小熊玩具()个。 5.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米,此边上的高是6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精确到百分位是()。 7.某食品加工厂制作蛋糕时,规定每300克面粉需要加进5只鸡蛋,现在有面粉4.86千克,已加进58只鸡蛋,还需要加进()只鸡蛋才能符合规定的鸡蛋成分。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其中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4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选择。(4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含义,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 2.学生经历摸球的过程,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且与球的数量和摸球的次数有关。 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数学的随机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知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数学的随机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 乒乓球、课件等 一、谈话导入,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玩乒乓球吗?你见过哪种颜色的乒乓球?今天杨老师也带来一些乒乓球黄、白,除了可以打球、颠球,今天的数学课上还有不同的玩法,一起玩一个摸球游戏,边玩边想你会有新的发现呢。上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可能”,“一定”,“不可能”

1,大屏幕显示游戏规则:: (1).男、女生各选1名代表; (2)、男、女生各摸球5次,摸完一次把球放回去晃一晃; (3)、摸到黄球次数最多者获得胜利; (4)、摸球时,不许向箱子里偷看 女生5次都摸到黄球,男生5次都摸到白球,由此学生猜测女生的箱子里都是黄球,男生的箱子里都是白球,分别从这两个箱子里摸球,引出“一定”“不可能”,这是确定的。然后老师把两个箱子里的球放在一起,再摸,会有什么结果呢?引出“可能”,这是不确定的。 师:我们从刚才的摸球游戏中体验到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究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2,课件出示4个箱子里的球,列举所有可能摸出的结果。 3,用“不可能”“一定”“可能”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 (二)教学可能性的大小 1,提出猜想 课件出示箱子,里面装有5个黄球,1个白球。 师:如果让你来摸会是什么结果呢? 生:可能摸出黄球,也可能摸出白球。 师: 谁还想说? 生: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精品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完卷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计算(44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0分) 8.5-2.9= 0.5+5.55= 0.125×7×0.8= 3.6÷0.02= 3.9-0.9×4= 0.8÷0.5-0.8×0.5= 0.2×0.3×0.4= 1÷2.5×0.4= 8.6×0.9≈ (结果精确到个位) 2÷3=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二、解方程(打*的要检验)(10分) ① X ÷1.2+3.6=6 ② 2.1(9.6-x )=8.4 ③ * 4x +13=9x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8分) ① 15.68-8.25-(3.68+2.75) ② 6.4×5.6+64×0.44 ③ 4.4×2.5×3 ④ 0.5÷[(10.75-4.5)×0.8] ⑤ 9.8÷12.5 ⑥ 89.1÷(0.1-0.1×0.1)

四、列式计算(6分) ① 0.9被2减去0.2的差除,所得的商再扩大5倍,结果是多少? ②一个数的2.5倍比16少3.5,这个数是多少? 第二部分概念(21分) 一、填空:(16分,每题2分) ① 3小时15分=()小时 7.5m2=()m2()dm2 ②在()内填上“>”“<”或“=”。 73.8÷0.1()73.8 ×10 8.7÷0.99()8.7 ③ 8.968968……是一个循环小数,用简便形式记作(),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 ④把10升饮料装入容量为0.35升的罐子里,可以装满()罐,还余下()升。 ⑤含有字母的式子:4b÷2+7b+1,可以化简为,当b=1.5时, 这个式子的值是。 ⑥小丁丁上午9时28分进入动物园,参观了1小时41分,他于当天上午()时()分离开动物园。 ⑦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40分米,高是5分米,一条腰长8分米,这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⑧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S=(a+b)h÷2,当a=b时,S=(), 当b=0时,S=()。 二、判断(2分) ①小胖走3千米的山路,他上山的速度是2千米/时,下山的速度是3千米/时,那

上海沪教版五年级下数学试卷

五年级(下)数学练习(9)班级姓名学号 一、直接写出得数: 28-0.28 = 5.4×0.5 = 72÷0.9 = 5.8+4.2÷0.06 = 15.3+9.7 = 8.3÷0.2 = 6.33×0.5 = (10-4.3)×0.8 = 8.6-4.9 = 13.7×0.6 = 49.49÷0.7 = 12.5×8-0.8 = 二、解方程: 5.5+6x = 28.3 0.7(x-2.4)= 11.2 9.5x-1 = 7.1x+5 三、求图形中的X: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20平方分米,上底为9分米,下底比上底多2分米,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钢板,底的长度是28厘米,比高度的3倍少5厘米,这块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1.4倍,如果宽增加2厘米,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2厘米,长比宽宽多11厘米,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这个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一、直接写出得数 8.45+22.65= 19-1.9= 23.6×0.4= 46÷20+80= 36.7-15.9= 42.8-4.28= 42.8+18.2= 100.01-9.09= 9.78÷0.2= 3.05×0.1= 24.5+45.6= 16.7×0.5= 二、解方程:(打*的检验) (10x-4.8)÷4=0.6 9.4+4.8x=1.8x+10 *3(x+2)=4x-7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1、妈妈的年龄比小胖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胖年龄的3倍,今年妈妈和小胖今年分别几岁? 2、果园里种的梨树比苹果树多105棵,梨树是苹果树的16倍,梨树和苹果树各多少棵? 3、小利的科技书比故事书少16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3倍,小利有科技书、故事书各几本? 4、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去年爸爸比小明大30岁,小明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5、两块布料,第一块148米,第二块100米,两块各剪去同样的一段后,剩下的米数第一块是第二块的3倍。两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6、两根同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65米,第二根用去9米,剩下的电线,第二根的长度是第一根的3倍。两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

统计与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学习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单元重点: 1、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会罗列所有可能的结果。 2、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单元难点: 1、会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会罗列所有可能的结果。 2、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 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是概率论中研究得最早,在社会生活中又广泛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比如说为n个。(2)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都是1/n。等可能性事件在概率论发展初期即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故这类随机现象通常又被称为古典概型,本单元的例1、例2和例3及相关练习都属于古典概型问题。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word版本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 识点归纳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上册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原来的数。 ─────────────────────────────────────── 小数乘小数时: 1.先按照整数出发的方法算出积 2.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有“0”,可以将“0”去掉 ─────────────────────────────────────── 在被除数、除数都大于零的除法中, 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等于1时,商=被除数; 当除数小于1时,商>被除数; ─────────────────────────────────────── 小数除以整数: (1)可以按整数出发的方法计算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出道被除数末尾有剩余,在剩余部分后面添0,再继续除 ─────────────────────────────────────── 循环小数:从小数部分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循环小数部分以此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求近似数:用笔算求商的近似数时,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得到要求的结果★如果要求凑整到的位数大于实际结果,需在末尾添“0”达到要求的位数 ─────────────────────────────────────── 平均数: (1)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出于一组数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3)在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数时,这组数值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算。 ─────────────────────────────────────── 方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范汉权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 学情与教材分析: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行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是在本单元,本单元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进行合理的想象和猜测,培养统计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剖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的长方体;盒子;黄色和白色的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还记得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演示:如下图情境。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为什么呢?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归纳】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设:设未知数 2.找:找等量关系 3.列:列方程 4.解:解方程 5.检、答:检验并写答句 【例题讲解】 一、文字题 1、140除x的商是20,求x。 2、一个数的4倍比它本身多150,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1.8倍比它的2倍少1.96求这个数? 4、甲数是0.78,比乙数的4倍多0.18,乙数是多少? 5、60比一个数的3倍少30,这个数是多少? 6、一个数的5.5倍加上它的4.5倍得1,这个数是多少? 7、比一个数的8倍少50.5就是这个数的3倍,求这个数。

1、图书馆里故事书的本书除以8再加上16本,就是科技书的本数。科技书有120本,故事书有多少本? 2、九江长江大桥全长7675米,比武汉长江大桥全长的5倍少675米。武汉长江大桥全长多少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长方形的长与宽。 4、师、徒两人合作加工机器零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450个,且师傅加工零件的个数是徒弟的2.5倍,徒弟加工了 多少个零件? 5、爸爸的年龄比小亚大26岁,且爸爸的年龄比小亚的3倍多2岁。小亚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6、五(1)班要在植树节种树苗185棵,每人平均种6棵,还剩下5棵,五(1)班有多少同学? 7、停车场停放着一些客车和货车,其中货车有42辆,如果客车开走10辆后,剩下的客车就比货车多2辆,那么客 车原来有多少辆? 8、修路队修两条路,第一条长35.6千米,比第二条路的2倍多5.6千米,第二条路长多少千米? 9、水果店运来桔子150千克,比香蕉的一半还多65千克。运来香蕉多少千克?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共45分) 1、直接写出结果8﹪ 2.8+2= 1÷0.25= 0.73-0.27= 0.4-0.4×0.4= 0.56÷0.8×0.7= 0.25×12= 7.4÷(0. 2×0.5)= (2.5+0.75)÷0.1= 2、解方程(带*检验)8﹪ 3x +0.12=4.2x *12.6(x +4.8)÷2=63 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6﹪ 27.44-1.17+12.56-8.83 1.25×3.2×0.25 (3.2+1.8)÷ 0.25×0.4 50.5÷[(15.6-3.5×4)÷3.2] 4、列综合算式或用方程解答8﹪ (1) 0.7加上0.3的和除4乘0.5 (2)一个数的一半比2.4与50 的积,商是多少? 的积少12,求这个数。 5、看图计算5﹪ 求下面组合体的体积:(单位:cm ) 第二部分(共19分) 1、填空题14﹪ (1)填上合适的数或计量单位。 20 50 10 30 8

3.07立方分米=()毫升 480 = 4.8 (2)五十点零五写作(),300.06读作()。 (3)规定零摄氏度以上为正,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是126℃,可记作()℃,夜间平均温度是零下150℃,可记作()℃。 (4)把2.515、2.551、2.151、2.115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3个的数是()。(5)一个长方形操场,周长是200米,已知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是()米,宽是()米。 (6)小胖、小丁丁、小巧、小亚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要在四人中选一名组长和副组长,总共有()种不同的选法。 (7)要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硬纸盒,长为6分米,宽为2分米,高为4分米,至少要()平方分米的硬纸。(接缝处忽略不计) (8)有一块棱长40厘米的正方体钢材,将它锻造成高和宽都是20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锻造成的钢材长()厘米。 (9)一本童话书一共有100页,小亚每天看x页,已经看了8天。小胖还剩下________ 页没有看完;如果x = 9时,小胖还有 ________ 页没有看。2、判断题2﹪(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的一条直线叫做数轴……()(2)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选择题3﹪(将符合要求的选项编号填入括号内) (1)已知N>0,下面式子中错误的是()。 A、N×0.99﹤N B、N÷0.1﹥N C、N÷1.01﹥N D、N×1.1﹥N (2)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 A、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B、面积不相等,周长相等 C、面积、周长都相等 D、面积、周长都不相等(3)工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2.5吨,比实际每天多烧0.5吨,这样实际烧煤30天,原计划烧几天? 解:设原计划烧X天。下列正确的方程是() A、2.5X=(2.5+0.5)×30 B、2.5 ×30=(2.5-0.5)X C、2.5 ×30=(2.5+0.5)X D、2.5X=(2.5-0.5)×30 第三部分(共36分) 1、一台磨粉机3小时磨粉2.55吨,照这样计算,7小时可磨粉多少 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